5第五章 物质的跨膜运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糖转运相关的12种载体蛋白GLUT1-GLUT12;
具有高度同源的氨基酸序列,都含有12次跨膜的a
螺旋。
(三)协助扩散

GLUT1协助葡萄糖摄取的构象变化模型
由GLUT蛋白所介导的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表现出的 酶动力学特征:

协助扩散比简单扩散快速; 存在最大转运速率; 不同的载体蛋白对 溶质的亲和性不同。
合成相耦联,如线粒体的
氧化磷酸化和叶绿体的
光合磷酸化。故称
H+ - ATP合成酶。 与V-型质子泵相反!
三、ABC超家族

也是一类ATP驱动泵,含有几百种不同的转运蛋
白,广泛分布在从细菌到人类的各种生物体中。

每个成员都含有两个高度保守的ATP结合区,故 名ABC(ATP-binding cassette)超家族。每 种ABC蛋白只转运一种或一类底物,但整个蛋白 家族能转运离子、单糖、氨基酸、磷脂、肽、多 糖、甚至蛋白质。

分布在植物细胞、细菌(包括酵母)和细菌细胞
的质膜上。

H+泵把H+泵出细胞,建立和维持跨膜的H+电化学
的梯度,并用于驱动转运溶质摄入细胞。

如:细菌摄取糖和
氨基酸。
二、V-型质子泵和F-型质子泵

都含有几种不同的跨膜和胞质侧亚基。 功能:只转运质子( H+),并在转运H+过程中

泵蛋白不形成磷酸化的中间体。
(一)简单扩散

膜对于分子的通透 性主要取决于分子
大小和极性。

小分子比大分子易 穿膜,非极性分子
比极性分子易穿膜。
(二)水孔蛋白:水分子的跨膜通道

水分子可通过简单扩散缓慢进入细胞;


水分子也可经水孔蛋白快速跨膜。
水孔蛋白——由4个亚基组成的四聚体,每个亚基
都由6个跨膜a螺旋组成。

水孔蛋白对水分子高度特异:
5
1~2 1~2 4×10-8 (pH7.4) 110

细胞内外离子差的调控机理:

1. 取决于一套特殊的膜转运蛋白活性; 2. 取决于质膜脂双层的疏水性特征。

疏水性分子和离子不能直接透过脂双层,怎么办? 膜转运蛋白:载体蛋白、通道蛋白
(一)载体蛋白及其功能

载体蛋白 —— 是存在于细胞膜上的多次跨膜的蛋白分子, 可介导被动与主动运输,具有通透酶性质。 每种载体蛋白能与特定的溶质分子结合,通过一系列构 象的改变介导溶质分子的跨膜转运。
第五章 物质的跨膜运输
本章内容提要

第一节 膜转运蛋白与物质的跨膜运输

一、脂双层的不透性和膜转运蛋白 二、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


第二节 离子泵和协同转运

第三节 胞吞作用与 胞吐作用

一、P-型离子泵 二、V-型质子泵和F-型质子泵 三、ABC超家族 四、协同转运 五、离子跨膜转运与膜电位
一、胞饮作用与吞噬作用 二、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三、胞吐作用
物质通过细胞质膜的转运途径

物质的跨膜运输是细胞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 之一。
被动运输:简单扩散、协助扩散 穿膜运输
主动运输:Na+-K+泵、Ca2+泵、协同运输
胞吞作用:胞饮作用、吞噬作用
膜泡运输
胞吐作用
第一节 膜转运蛋白与物质的跨膜运输
simple diffusion
(四)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是由载体蛋白所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 度或电化学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方式。 根据所需能量来源不同,分为:


由ATP直接提供能量(ATP驱动泵) 间接提供能量(耦联转运蛋白)
光能驱动
(四)主动运输

1、ATP驱动泵——ATP酶


离子或分子的逆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运输与ATP水解相耦联。
运输方向 被转运分子是否 具特异性 运输的分子高浓 度时的饱和性
顺浓度梯度 无

顺浓度梯度 有

逆浓度梯度 有

第二节 离子泵和协同转运

ATP驱动泵功能是逆浓度梯度转运离子和小分子, 都是跨膜蛋白。根据泵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分为:

P-型离子泵 V-型离子泵 F-型离子泵 ABC超家族——转运小分子 转运离子
如MDR1。 利用水解ATP的能量将各种药物从细胞质内转运到细胞外。 由表达MDR细胞衍生来的肿瘤(如肝癌)难以治疗,正是 由于它们对各种化学治疗药物都具有抗性。

三、ABC超家族

生理功能:

是细菌质膜上糖、氨基酸、磷脂和肽的转运蛋白;
是哺乳类细胞质膜上磷脂、亲脂性药物、胆固醇 和其他小分子的转运蛋白;

由2个a亚基和2个b亚基组成的四聚体,b亚基是糖
基化的多肽,帮助a亚基折叠。
钠钾泵工作原理:
Asp
(一)钠钾泵——Na+-K+ ATPase

存在于动物细胞的细胞质膜上。

维持细胞内低Na+高K+的离子环境,这对维持细胞
正常生命活动,对神经冲动的传播以及对维持细胞
的渗透平衡,恒定细胞的体积都是非常必要的。
一、P-型离子泵

都有2个独立的a催化亚基,具有ATP结合位点。


绝大多数还具有2个b亚基,起调节作用。
在转运离子过程中,至少有一个a亚基发生磷酸化
和去磷酸化反应,从而改变泵蛋白构象,实现离子
的跨膜转运。

由于在泵周期中利用ATP水解能, 形成磷酸化中间体,故名 P-型离子泵。
(一)钠钾泵——Na+-K+ ATPase

分布在肝、小肠和肾等器官的细胞质膜上的ABC 蛋白能将天然毒物和代谢废物排除体外。
四类ATP驱动的离子和小分子运输泵的比较
类型 P型 运输物质 结构与功能特点 存在的部位 H+泵:存在于植物、真菌和细 菌的质膜;Na+/K+泵;Ca2+泵; H+/K+泵:存在于哺乳动物胃细 胞表层质膜。 细菌的质膜、线粒体内膜、叶 绿体的类囊体膜。 H+、Na+、 通常有大小两个亚基,大 K+、Ca2+ 亚基被磷酸化,小亚基调 节运输。 H+ H+ 多个跨膜亚基,建立H+的 电化学梯度,合成ATP。
F型 V型
多个跨膜亚基,亚基的细 植物、酵母和其他真菌的液泡 胞质部分可将ATP水解, 膜;动物细胞的溶酶体和内体 并利用释放的能量将H+运 的膜;破骨细胞和肾管状细胞 输到囊泡中形成酸性环境。 等分泌酸性物质的质膜。 两个膜结构域形成水性通 道,两个细胞质ATP结合 结构域与ATP水解及物质 运输相偶联。 细菌质膜(氨基酸、糖和肽)、 哺乳动物内质网膜(MHC相关 的抗原肽);哺乳动物细胞质 膜。
初级主动运输

2、耦联转运蛋白

包括同向转运蛋白和反向转运蛋白,又称协同转运蛋白。 介导热力学上不利的反应与热力学上有利的反应相耦联。

次级主动运输

3、光驱动泵

溶质的主动运输与光能的输入相耦联。
性质
参与运输的 膜成分
能量来源
简单扩散
脂类 不需能量
协助扩散
通道蛋白 载体蛋白
浓度梯度
主动运输
载体蛋白 ATP水解或 浓度梯度
钙泵工作原理:
Conformational change


Ca2+泵在肌细胞的肌质网内储存Ca2+ ,对调节肌细胞的收缩 运动至关重要。 在动物细胞质膜上分布的Ca2+泵具有钙调蛋白(CaM)的结 合域,可调节Ca2+泵活性,但内质网型的Ca2+泵没有CaM的 结合域。
H+- 泵—— H+- ATPase
同向转运——物质运输方向与离子转移方向相同, 如小肠上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或 氨基酸等有机物。 反相转运——是指物质跨膜转运的方向与离子转移 的方向相反,如动物细胞通过Na+驱动的Na+/ H+ 反相转运方式来转运H+ 以调节细胞内的pH。

葡萄糖分子通过Na+驱动的同向转运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再经载体介导的协助扩散方式进入血液; Na+-K+泵消耗ATP 维持Na+在质膜两侧的电化学梯度。
(二)通道蛋白及其功能
离子通道:具有离子选择性的、门控的跨膜通道。

离子通道特点:

极高的转运速率; 没有饱和值;

是门控的。 电压门通道、配体门通道、压力激活通道

离子通道类型:


离子通道类型:

电压门通道、配体门通道(B,C)和压力激活通道
压力激活通道举例:
物质运输的船与桥
载体蛋白

通道蛋白

二、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
被动运输 —— 是指通过简单扩散或协助扩散实现物 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转运。转运动力 来自物质的浓度梯度,无需能量。 (一)简单扩散

简单扩散 —— 疏水的小分子和小的不带电荷的极性分子
在以简单扩散方式跨膜转运中,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也不需要膜蛋白的协助。
三、ABC超家族

由4个“核心”结构域组成的结构模式:

2个跨膜结构域(T)——形成运输分子的跨膜通道, 并决定每个ABC蛋白的底物特异性。 2个胞质侧ATP结合域(A)


“核心”结构域是以4个分开的 多肽存在; “核心”结构域是融合成1个 或2个多结构域多肽。


真核细胞中第一个被鉴定的ABC蛋白——多药抗性转运蛋白,

K+和Na+逆浓度与电化学梯度输入和输出的跨膜转
运是一种基本的、典型的
主动运输方wenku.baidu.com。
(二)钙泵与其他P-型离子泵
钙泵—— Ca2+- ATPase。

分布在所有真核细胞质膜
和某些细胞器膜上。

肌细胞肌质网膜上的Ca2+泵

作用:引发刺激-反应耦联 结构:100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构成的跨膜 蛋白,含10个跨膜a螺旋,其中3个与中央通道相 连。

通道内高度保守的氨基酸残基(Arg、His和Asp)
侧链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非常狭窄的孔径。

(三)协助扩散

协助扩散——是各种极性分子和无机离子顺其浓度梯
度或电化学梯度减小的方向的跨膜转运。该过程无需
能量,需要特异的膜转运蛋白协助物质进行转运,因
此转运速度加快,转运特异性增强。

葡萄糖载体(GLUT)蛋白家族
V-型质子泵

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的胞内体和溶酶体膜,破骨 细胞和某些肾小管细胞的质膜以及植物、酵母和
其他真菌细胞的液泡膜上,故又称膜泡质子泵。

原理:利用ATP水解供能从细胞质
基质中逆H+电化学梯度泵出H+进入
细胞器,以维持细胞质基质pH中性
和细胞器内的pH酸性。
F-型质子泵

位于细菌质膜、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类囊体膜上。 原理:H+顺浓度梯度运动,将所释放的能量与ATP
致使静息膜电位减小甚至消失,此即称之。

反极化——当细胞内Na+进一步增加Na+平衡电位,
形成瞬间的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称之。

超极化——在Na+大量进入细胞时间, K+通透性 液逐渐增加,随着动作电位出现,Na+通道从失活 到关闭,电压门K+通道完全打开, K+流出细胞从 而使质膜再度极化,以至于超过原来的静息电位,

非选择性通道,如孔蛋白; 离子选择性的、门控的跨膜通道,如K+通道。
Structure of one subunit of a bacterial porin (A: side view, in plane of membrane; B: view from periplasmic space (from inside, looking out through pore in outer membrane)
在动物、植物细胞由载体蛋白介导的协同转运
五、离子跨膜转运与膜电位

膜电位—— 细胞质膜两侧各种带电物质形成的电
位差的总和。

静息电位——细胞在静息状态下的膜电位。
动作电位——在刺激
作用下产生行使通讯
功能的快速变化的
膜电位。
五、离子跨膜转运与膜电位

除极化——细胞接受阈值刺激,Na+通道打开,引 起Na+通透性大大增加,瞬间大量Na+流入细胞内,
ABC型
离子和各 种小分子
四、协同转运

协同转运是一类由Na+-K+泵(或H+泵)与载体蛋白
协同作用,靠间接消耗ATP所完成的主动运输方式。

物质跨膜运动所需要的直接动力来自于膜两侧的离
子电化学浓度梯度,而维持这种离子电化学浓度梯度
则是通过Na+-K+泵(或H+泵)
消耗ATP来完成的。
四、协同转运
一、脂双层的不透性和膜转运蛋白

活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明显不同:Na+,K+
表 典型哺乳类动物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比较
细胞内浓度(mmol/L) Na+ 5~15 细胞外浓度(mmol/L) 145
组分
K+
阳离子 Mg2+ Ca2+ H阴离子 Cl-
140
0.5 10-4 7×10-8 (pH7.2) 5~15

细胞对葡萄糖的协助扩散
(一)载体蛋白及其功能

载体蛋白特点:

有特异性的结合位点; 转运过程具有饱和动力学特征; 可被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
(二)通道蛋白及其功能

通道蛋白 —— 通道蛋白所介导的被动运输不需 要与溶质分子结合,它横跨膜形成亲水通道,允 许适宜大小的分子和带电荷的离子通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