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及其意义

合集下载

阿多诺、阿尔都塞、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的学说

阿多诺、阿尔都塞、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的学说

阿多诺、阿尔都塞、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的学说内容提要:阿多诺以意识形态批判而闻名,但阿多诺究竟持何种意识形态观却颇难捉摸。

本文试图表明,阿多诺已经坚持着当今流行于西方的“意识形态物质化”、“意识形态建构现实”的观点。

并且,由于阿多诺极度悲观地将现代社会判定为极权主义社会,阿多诺将意识形态等同于同一性思维或同一性意识,而同一性思维主要涉及的不只是工具理性,而且是黑格尔式辨证理性。

阿多诺将黑格尔整合一切异质性的那种思维看成是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

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正是为反对那种同一性思维而提出的。

阿多诺的意识形态学说明显陷入了目前备受争议的“文化主义”倾向中。

关键词:意识形态极权主义同一性工具理性实质理性否定辨证法1.作为意识形态批判者的阿多诺形象如果说,整个法兰克福学派的工作基本上都是一种意识形态批判的话,那么,阿多诺无疑是其中的头号代表。

哈贝马斯在谈到阿多诺与本亚明在社会批判方面的差别时,就将阿多诺的工作称为“意识形态批判”,而将本亚明的工作称为“救赎性的批判”(即宗教性的批判)。

可见,阿多诺是以意识形态批判而闻名的。

从阿多诺的著述可以看出,阿多诺获得一个意识形态批判家的名声有多方面的原因。

例如,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独特看法就是具有决定性的方面之一。

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阿多诺终生满足于只做一个资本主义的批评家,而从不投身于反资本主义的革命实践,以致于在1968年世界性的造反风潮中备受奚落。

其关键的原因就在于他强烈地感到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一个深深的悖论。

由于强调目前资本主义社会具有超强的同化能力,阿多诺相信,任何在现时代急于将理论付诸实践的努力实际上都是不可能的,它导致的结果必然是理论的变质和实践的虚假。

在《顺从》一文中,阿多诺批判了传统的理论与实践关系学说,认为它表面上同等对待理论和实践双方,实际上却赋予实践以优越性,让理论成为实践的附庸。

因此,固守传统的理论与实践关系学说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仅不会导致真正的反抗,反而只能导致隐蔽的顺从。

什么是意识形态批评

什么是意识形态批评

什么是意识形态批评意识形态(Ideology)是指一种观念的集合。

法国哲学家特拉西创制了“意识形态”这一新概念,试图为一切观念的产生提供一个真正科学的哲学基础。

但真正运用意识形态理论来进行社会和艺术批判的,还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发展了特拉西关于意识形态“观念学”的思想,从社会深层结构角度对意识形态的内涵进行了拓展。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把意识形态看作阶级社会中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社会意识形式,是为当下社会合理性进行阐释和辩护的意识。

在这个意义上,意识形态并不代表全面、真实的社会意识,而仅仅是部分的和虚假的。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意识形态》)解释说:“马克思的思想一开始就在意识形态的两种大相径庭的意义之间存在着张力。

一方面,意识形态有目的、有功能,也有实践的政治力量;另一方面,似乎仅仅是一堆幻象,一堆观念,它们已经与现实没有联系,过着一种与现实隔绝的明显自律的生活。

”正是意识形态的这种充满张力的矛盾,才使我们在研究文学艺术这一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上,不得不注意到文学艺术本身作为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二重性。

意大利的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狱中札记》)也从现实性和理论性两方面分析了意识形态。

他认为:“必须区别历史上固有的意识形态,也就是一定基础所必需的意识形态与随意地,合理化的,设想出来的意识形态。

”前者是现实的,必然的,后者仅仅是理论的,论战的。

因此,为了使科学从空想到行到,他提出了著名的“实践哲学”,强调革命行动中所谓“领导权”的重要性。

这个“领导权”表现在文化思想领域就是统治阶级所掌握的“文化霸权”。

因此,葛兰西认为,革命斗争应该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他提出了“民族-人民”文学的概念,认为文学批评不能仅仅来自某种理论的想象,而应该来自更丰富的社会生活。

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理论研究

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理论研究

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理论研究作者:孔婷来源:《魅力中国》2017年第19期摘要: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在综合前人对意识形态理解的基础上,从不同层面上对意识形态进行不断的深化,伊格尔顿始终立足于马克思唯物主义基本立场,通过对意识形态“虚假性”特点的双面解读,注重意识形态的实践功用意义,探寻未来理想的社会实践道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关键词:意识形态;虚假性;政治功用特里.伊格尔顿是英国当代著名的文學评论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英国《卫报》曾报道其在文化批评领域是最有成绩的哲学家。

作为一名文学评论家,伊格尔顿将文化看作是整个社会的活生生的生存方式,而在这里文化批判的核心就是意识形态的批判。

意识形态作为文化的内核,对其进行分析和把握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利于我们真正的深入了解伊格尔顿的文学批判思想。

一、意识形态的概念意识形态作为一个开放性的词汇,自从其出现以来就从未有过明确统一的定义,意识形态本身是一个极难把握的概念。

意识形态一词,最早是由法国人特拉西提出来的,他所想要表达的意识形态就是科学的观念,在这里特拉西通过意识形态试图建立起关于人类认识的科学性的理论,这种思想在当时极具现实和实践意义。

之后意识形态的概念又多经转折,到了马克思这里,给了意识形态一个全面的解释。

马克思提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的上层建筑,思想的上层建筑就是意识形态,它主要由法律、政治、宗教思想等内容组成。

伊格尔顿作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其意识形态思想立足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础上,并从葛兰西、阿尔都塞等哲学家们的意识形态理论思想中吸取合理成分,构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意识形态理论。

二、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的来源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理论通过整理马克思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关系的基础上,立足于马克思“虚假意识形态”的内容,并结合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意识形态的进一步解析,逐渐明确了自己的意识形态理论。

审美是一种权力交锋的实践——伊格尔顿的审美意识形态理论

审美是一种权力交锋的实践——伊格尔顿的审美意识形态理论

J u a o u e U i r t( hlsp ya dS c l c n e o r l f b i nv s y P i o h n o i i c ) n H ei o aS e
J 12 1 u. O 0 .
为, 进入后 现代社会 , 美与 意识 形 态之 间的 关 系变得更 为复杂 。 审 这是 因为 , 审美此 时不但 已经 成为一种 意识形 态, 而且其 内部也 不断发 生着权 力 交锋 的 实践 。 在伊格 尔顿看来 , 审美意识 形 态发 生作 用 的物 质基础 和媒 介是
“ 身体 ” 审美在争夺领导权 的过程 中对身体的欲望等 产生影响 , 。 成为一种 打着意识形 态烙印的 身体 冲动 , 它们又
[ 关键词 ]审美意识 形态 ; 领导权 ; 力交锋 ;身体 权
[ 中图分类号 ]B 3 0 8—6 [ 文献标志码 ] A [ 文章编号 ]10 — 7 9 2 1 )4 0 1— 0 149(000—02 0 4
审美意识形 态是伊 格尔顿 在 2 0世纪 9 0年 代接受 了葛 兰西 的领导 权理论 之后提 出的最 重要 的美 学概 念。他认 为 , 进入后 现代社会 , 审美 与意识 形态 之间 的关系 变得更 为复 杂。 这是 因为 , 审美 此时不 但 已经成 为一种 意识 形态 , 而且 其 内部也 不断 发生着 权力 交锋 的实 践 。 因此 , 要深 入分 析伊 格尔 顿 的审美 意识 形态 理论 , 还需 要进 一 步分析 葛兰 西 的领
在 一定程度上 冲击着建构 它们的 意识 形 态 , 使其 得到 更新和发展 。 由此 , 格 尔顿把 身体 、 美与领 导权 的争夺 伊 审
成 功地 联 系起 来 , 审 美 活动 纳 入 社 会 历 史 中 , 审 美幻 象找 到 发 生 现 实作 用 的 基 础 , 把 使 开辟 了通 过 美 学 解析 主 流 意识 形 态控 制 、 资 本 主 义 进 行 批 判 的新 领 域 。 格 尔顿 的深 邃 与 创 见 就 在 于 此 , 就 实现 了其 对 马 克 思 主 义 关 对 伊 这 学 的 重 大发 展 。

文学对意识形态的“超越”如何不可能:基于伊格尔顿文艺理论思想

文学对意识形态的“超越”如何不可能:基于伊格尔顿文艺理论思想

文学对意识形态的“超越”如何不可能:基于伊格尔顿文艺理论思想发布时间:2021-01-13T01:50:57.611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0年16期作者:赵泽龙[导读] 伊格尔顿重视阐发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并得出了结论“文学是意识形态”[1]。

对此,伊格尔顿已经做出了详细的论述。

除了伊格尔顿的理由,文学无法彻底“超越”意识形态之根本原因是文学与意识形态之间的桥梁——现实社会的作用,现实社会无可避免地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从而作用于文学的载体——“文学作品”的创造者、内容本身,接受者等方方面面,因而文学不具有“超越”意识形态的可能性。

赵泽龙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 400716摘要:伊格尔顿重视阐发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并得出了结论“文学是意识形态”[1]。

对此,伊格尔顿已经做出了详细的论述。

除了伊格尔顿的理由,文学无法彻底“超越”意识形态之根本原因是文学与意识形态之间的桥梁——现实社会的作用,现实社会无可避免地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从而作用于文学的载体——“文学作品”的创造者、内容本身,接受者等方方面面,因而文学不具有“超越”意识形态的可能性。

关键词:伊格尔顿;文学;意识形态How the Transcendence of Literature to Ideology is Impossible:Based on Eagleton's Literary TheoryZhao Zelong(College of liberal Arts,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China)1、伊格尔顿话语体系下的“文学+意识形态”与“超越”伊格尔顿将意识形态概念置于马克思、恩格斯确立的社会历史的框架下加以考虑,他认为上层建筑中的一些特定的社会意识形式即“意识形态”,它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最终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伊格尔顿实际上是抽取和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点的部分内容。

特里·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观

特里·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观

The Ideology Theory of Terry Eagleton 作者: 黄应全[1]
作者机构: [1]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89
出版物刊名: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页码: 87-92页
主题词: 特里·伊格尔顿;意识形态观;英国;文学理论家;马克思主义;阿尔都塞主义;新葛兰西主义
摘要: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伊格尔顿也许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中继葛兰西和阿尔都塞之后最系统地探讨过意识形态概念的著名学者.本文试图阐明他的意识形态学说的基本特征.这包括四个方面:一、他既反对意识形态中心论又反对意识形态终结论,处于二者之间.二、他兼顾中性的意识形态与贬义的意识形态,广泛涉及意识形态的内含与特征.三、他对贬义意识形态尤其是意识形态认知方面的竭力维护和重新阐发,对'虚假意识'概念正名.四、他既非阿尔都塞主义者也非新葛兰西主义者,处于二者之间.本文认为,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学说显示出一种中正平和的色彩,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趋向成熟和精致的一种表现.。

试分析伊格尔顿的文学意识形态

试分析伊格尔顿的文学意识形态

试分析伊格尔顿的文学意识形态作者:杨莉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5年第04期内容摘要:伊格尔顿在他自己建立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基础上,运用了典型的自相矛盾的理论研究方法去研究文学,又建立了文学意识形态理论,成为了文学意识形态理论的建构者。

关键词:文学文学意识形态理论一.伊格尔顿文学意识形态的理论的来源1.理论支持。

首先是他的老师威廉斯。

学生期间他创作的《文学理论导论》,一本影响了几代欧美大学生的教科书读物,使他成为威廉斯的尖子生。

威廉斯从动态的角度想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并在这种思想主张下提出了“文化唯物主义”。

在他的许多作品中,虽然对“文化唯物主义”进行了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拓展,但是仍然可以看出,很大程度上,沿袭了来自威廉斯的观点。

作为英国学术界左派的一员,法国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阿尔都塞对伊格尔顿的影响更不容忽视。

阿尔都塞理论的出现,对于他来说就如久旱逢甘露。

于是他接受了阿尔都塞用结构主义和精神分析主义学阅读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这为他修正和综合马克思主义倾向和社会主义倾向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2.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理论。

他一生创作的理论经典,对我国的学者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但是,不少学者,对伊格尔顿的研究理论产生了误解或曲解。

那么要想正确的理解他的理论观点并加以应用,就要先理解他的意识形态理论。

伊格尔顿认为,意识形态首先是一种社会特定团体的信仰与观念,在社会利益的刺激下形成的思想形式或具体行动导向功能的话语。

也是一个整体社会权利的生产所形成的思想观念。

作为必不可少的中介体,个体可以感知它存在的世界,并且将个体与社会结构联系在一起。

意识形态是一整套以行动为取向的信念。

它赋予了可能存在内涵巨大差异的群体或阶级以一致性,使存在内涵差异的群体或阶阶具有一致性。

它也是给予统治以合法性的必要手段。

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它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导向,就使统治阶级的统治是具有一定的合法性的。

二.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历程及结果1.研究历程。

论审美意识形态及其遗产——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探析

论审美意识形态及其遗产——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探析
( 安徽 大学 文学 院 ,安徽 合肥 20 3 ) 309

要 :作 为 当代 著名 的马 克 思主义 理论 家和批 评 家 ,伊 格 尔顿 文学批评 观念 的一 个重要特
点是 :对马 克 思 “ 意识 形 态” 观 的继承 和 创 新 。 以 《 十世 纪 西 方文 学 理论 》 这部 理 论 著 作 为 二
中心 ,我们可以考察到伊格 尔顿从无意识和形式两个层面重立 “ 审美意识形态” 。这样的理论是

种 创 新 ,但 仍 然 陷入 了意识 形 态 的悖论 和本质 主 义的 漩涡 。
关键词 :伊格 尔顿;审美意识形态;政治无意识 ;形式;本质主义
中 图分类 号 :I0 文献 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17 30 (0 2 5— 13— 3 26 6 1— 8X 2 1 )0 00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收稿 日期 :2 1 4—0 0 2—0 4 基金项 目 :本文 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 目 “ 马克思 主义文艺理论中 国化研究” ( 目批准号 1A W0 1 的阶段 项 0Z 0) 性成 果 。
作者简介 :林 秀 (9 5一) 18 ,女 ,福建福清人 ,安徽大学文学 院硕 士研究生 ,研究方 向 :文艺学 。
a p r n a r : n ein n x adn eter o ” iel y rm K r Ma .T ruhhsm jr h o ni o at et e ih r gadep n igt o f doo ”f al r h g i ao e — m t f u i t h h y g o x o t
作为享有 国际声誉 的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 理论家 ,在 中国 ,伊格尔顿的公众影响力越来越受 到关注 。伊格尔顿著述颇丰 ,对 于中国读 者而言 , 他 的理论著作读者群 最广泛 的大概莫过 于 《 十 二 世纪西方文学理论》 。这本书在全世界范围 内被重

伊格尔顿的审美意识形态生产理论述评

伊格尔顿的审美意识形态生产理论述评

特里·伊格尔顿(TerreyTagleton,1934——),当代英国最有代表性的“新左派”文艺理论家和批评家。

他出生于英国萨尔福特一个爱尔兰移民家庭,其父是工厂的技术工人。

伊格尔顿早年就读于教会学校,中学时代开始接受社会主义思想,后进入剑桥大学深造,师从英国著名文学批评家利维斯,后又得到英国老一辈左派批评家雷蒙德·威廉斯的指导。

伊格尔顿先后在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任教,深受阿尔都塞及本雅明等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观念的影响。

伊格尔顿已出版十余种文艺理论和评论著作,主要代表作有:《批评和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1975)、《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1976)、《瓦尔特·本雅明或革命批评》(1981)、《文学原理引论》(1983)、《审美的意识形态》(1990)等。

伊格尔顿对于审美意识形态和文学生产理论的深入研究、对“英国文学研究”的精辟分析、对现代西方各种文化理论的适时批判,以及对包括后现代主义在内的当代西方各种文学现象和文化现象的精湛分析,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使他成为当代西方最具国际声誉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和文化理论家之一。

(一)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的生产伊格尔顿深受威廉斯[i]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观念的影响,关注文学艺术与其它社会实践和文化实践的关联。

然而,伊格尔顿不是一般地讨论包括文艺在内的文化与权力、经济以及社会实践的关系,而是特别注重把生产论、意识形态论、价值论以及文化学、修辞学相融合,建构了一个独特的具有广阔而深刻的文化视野的文学理论和批评的模式。

与许多当代西方文论家相似,伊格尔顿也特别关注文本,并试图建立文本科学。

他的基本思路是:文学文本的对象并不是生活(历史),而是思想(意识形态),声称文本与历史之间有直接和自发联系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这是一种应该彻底抛弃的朴素经验论。

“真正的”历史,即通常所谓的生活本质,从来不会直接地呈现于文本之前。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论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论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论
本文主要对特里·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理论做一番梳理,并对此做出相应的分析和评价。

作为一位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伊格尔顿一直强调批评的社会历史性。

他认为批评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行为,具有现实的功利性和目的性,认为文化的历史就是政治与意识形态的历史。

他自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来观察种种文化现象,从政治的角度来理解文本意识形态、批评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及文化意识形态。

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论述伊格尔顿的文本意识形态。

伊格尔顿认为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它区别于其它意识形态的关键之处在于文学的形式,文学形式的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当意识形态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文学形式往往会发生重大发展。

第二章论述伊格尔顿批评意识形态。

这是伊格尔顿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理论,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在对各种文学流派的借鉴和批评中,树立了文学理论的社会性和政治性的特色。

第三章论述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

本章从现代化时期三个伟大美学思想家——马克思、尼采、弗洛伊德三种身体分析美学入手,进而探索伊格尔顿的审美的内化压抑及审美与权力的悖论。

第四章论述伊格尔顿文化意识形态。

本章通过对文化概念、文化危机和文化战争等问题进行政治的分析,进而探究伊格尔顿的审美文化意识形态理论。

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

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
意识形态是个体与其真实的生存状态想像性关系的再现。
为了说明我关于意识形态的结构和功能的中心议题,我将首先提出两个主题,一个是否定的,另一个是肯定的。第一个主题涉及到用意识形态的想像形式来"再现"的对象;第二个主题涉及的是意识形态的物质性。
主题一:意识形态再现了个体与其存在的真实状态的想像性关系。
在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背景下,强调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极强的现实针对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先进的社会意识,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归纳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过程中:向世人展现了我们党思想上精神上的旗帜;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竞争力;有利于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线、共同的思想基础,成为了我们党、国家、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引导全社会思想道德上的共同进步。
拉克洛(Ernesto Laclau)
意识形态不是由对肯定的本质的误认所构成的,确切地说是相反,意识形态是由于没有认识到以下事物所构成的,即没有认识到任何可能性不确定的特征,以及没有认识到任何最终弥合的不可能性。
.
列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
意识形态这个概念最初是一个黑格尔式的概念,后来被用于马克思主义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批判,这个概念所拥有的许多令人信服的力量来自尼采和弗洛伊德。它的新颖之处就在于:理性现象可能比起非理性现象晦暗,更难以把握。它的神秘化力量可以如此隐蔽,以至于逻辑的艺术不足以打碎这种神秘。神秘化源于一种无意识的意图,将神秘之物给神秘化了。

《论特里·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特点》范文

《论特里·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特点》范文

《论特里·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特点》篇一一、引言特里·伊格尔顿作为当代英国知名的文学理论家和意识形态研究者,其对于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在学术界有着重要的影响。

他的意识形态理论以其独特性、深刻性和广泛性著称,对现代社会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特里·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特点,分析其理论的核心思想、研究方法及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二、特里·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的核心思想特里·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理论以批判性、多元性和实践性为核心。

首先,他的理论具有强烈的批判性,通过对现有社会制度的深入剖析,揭示了意识形态在维护现有权力结构中的作用。

其次,他的理论具有多元性,强调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关注不同社会群体在意识形态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最后,其实践性表现在他将意识形态理论与实际社会问题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社会问题的策略。

三、特里·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方法特里·伊格尔顿在研究意识形态理论时,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

首先,他运用了文本分析法,通过对经典文献的深入解读,揭示了意识形态的内在逻辑。

其次,他运用了历史分析法,将意识形态放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考察,分析了其演变过程及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此外,他还采用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意识形态理论与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相结合,拓宽了研究视野。

四、特里·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特点1. 批判性:特里·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理论具有强烈的批判性,他通过对现有社会制度的剖析,揭示了意识形态在维护现有权力结构中的作用,为人们认识和理解社会现实提供了新的视角。

2. 多元性:他的理论强调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关注不同社会群体在意识形态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这一特点使得他的理论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能够更好地反映社会的多元性。

3. 实践性:特里·伊格尔顿将意识形态理论与实际社会问题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社会问题的策略。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及其意义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及其意义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及其意义特里·伊格尔顿是当代杰出的文学批判学者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

伊格尔顿在文学批评方面的文献非常多。

西方学者引用率虽然很高, 但是在哲学方面的专著却很少。

西方对伊格尔顿的研究已经起步, 而在国内学术领域, 伊格尔顿被翻译的著作只占其著作的三分之一左右。

我们仅能通过这些少之又少的著作来寻找伊格尔顿哲学思想的蛛丝马迹进行梳理。

相对来说, 国内的研究状况较西方状况还是落后的。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是他的哲学体系的核心。

他从文学批评方面入手, 总结并归纳出他的意识形态理论;又从意识形态理论出发, 完善和丰富了他的文学批评理论。

本文着重从伊格尔顿的原著进行梳理, 从而归纳出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概况和内容提要, 并结合实际对其理论进行一些评价, 旨在为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提供一些有意义的依据。

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 主要阐述了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理论的理论渊源、伊格尔顿对意识形态范畴的界定, 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的价值局限及其作用。

第一部分的主要工作是从马克思与恩格斯、卢卡奇与葛兰西、法兰克福学派和阿尔都塞的思想中提取出伊格尔顿的思想来源, 为对其意识形态理论概况的梳理进行铺垫;另外, 还对伊格尔顿本人对“意识形态”的概念以及范畴的界定进行了介绍。

第二部分的主要工作是对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理论从文学的维度进行阐述, 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找到新的视角。

文学是否是意识形态?文学与意识形态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文学批评和意识形态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这都是第二部分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部分的主要工作是对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一些客观的评价, 在肯定其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的基础上, 提出其理论中的缺点和局限, 为研究伊格尔顿和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寻找到更好的切入点。

政治与审美意识形态——特里·伊格尔顿文艺、美学思想研究

政治与审美意识形态——特里·伊格尔顿文艺、美学思想研究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政治与审美意识形态——特里·伊格尔顿文艺、美学思想研究姓名:***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文艺学指导教师:***20030416中文捅要特里·伊格尔顿是当代具有国际声誉的英国“新左派”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和批评家。

近40年的学术生涯中,伊格尔顿在文艺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文学批评、美学、文化研究等领域都取得了卓越而富有创见的学术成果。

伊格尔顿一直以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或马克思主义“左派”自居,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守和发展使他的理论显得独树一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批评在新形势下仍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20世纪中后期风云变幻的西方文论界,伊格尔顿的理论非但没有被挤到边缘,反而更显出勃勃生机,更具患想对垒的风流。

但是,国内外对伊格尔顿学术思想的研究以简要的评介居多,缺乏对其思想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

本论文以细读伊格尔顿的重要原著为基础,围绕伊格尔顿整个学术思想中凸现出来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政治与审美意识形态”,以研究他的文艺思想为主、美学思想为辅,从“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生产和审美意识形态”、“批评理论和批评实践”、“文化研究和文化批判”以及“后现代主义批判”等领域较为全面深入系统地论述伊格尔顿的学术思想。

在研究方法上以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以及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为参照系,采取从宏观到微观再到综述的方法,从伊格尔顿的学术和思想发展历程入手,对他的理论进行整体性的把握和具体论述。

论文共分六章,其中第二章到第五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

第一章是绪论,分两节。

第一节是对伊格尔顿作为英国“新左派”理论家的学术和思想历程的介绍,重在说明其家庭出身、所处时代、所历人生的独特性与其思想和学术发展的复杂关系。

伊格尔顿出生在英国一个有着爱尔兰血统的工人阶级家庭,21岁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2l世纪初,他的思想和学术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英国著名文化理论家和文化批评家雷蒙·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中经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马克恩主义又回到威廉斯的大众文化思想。

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理论研究

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理论研究

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特里·伊格尔顿是当代西方最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也是一位颇受争议的学者,其激进、思辨的学术风格以及创新性的理论视角使其思想具有复杂性、多义性等特点,基与此原因,国内外学术界对其思想未达到应有重视。

本文立足于这一理论特点,并未对其所有理论进行探讨,而是以其思想核心即意识形态
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性的把握,整合不同时期的意识形态概念,明晰伊格尔顿阐释这一概念的理论来源以及现实背景,为我们了解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理论提供一个基本的立足点。

本文综合整理伊格尔顿的理论文本,针对其意识形态理论的论述做出系统化、逻辑性的解读。

意识形态作为具有“开放性”特征的范畴,其定义具有复杂性与多变性,伊格尔顿不是力求给意识形态理论下一个明确的定义,而是通过对前人
理论资源的整合和分析,主张用历史性思维去思考意识形态概念。

他主张对意识形态进行综合分析,将关于前人对意识形态的概念论述,整合
交织成为一个文本,也就是理解为一个语言符号系统。

在对意识形态的探讨中,
伊格尔顿首先对意识形态的概念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一个极具包容性的概念,并
通过意识形态与各具体领域的应用,分析在文学、美学中意识形态所起到的作用,阐述了人应基于感性生活的实践哲学立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方法。

本文试图在对伊格尔顿意识形态论述的基础上对这一理论做出客观评价,为我们研究意识形态理论提供借鉴。

文学,就是一种意识形态——对伊格尔顿文学本质观的一种读解

文学,就是一种意识形态——对伊格尔顿文学本质观的一种读解
学本 质 问题 的关 键词 。从 意识 形 态 角度 人 手 , 格 伊
这一词的含义来说 。 就是一种意识形态。 [ 这一观 ”2 1 1 点于 2 世纪 8 年代随着《 O 0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 的译 介被 引人 中 国 ,O年代 以来 。由于 它适 应 了 中 国文 9 艺学 界对 文学 的政 治性 、 意识 形态性 的强调 和 回归 , 得到 了较 为广泛 的接纳 和认 可 。 然而 .国内一些 学者 对伊 格尔 顿这 一论 断 的理 解是有明显偏差 的,要想正确理解伊格尔顿的这一 论断 , 一是要把握伊格尔顿所谓“ 意识形态” 的含义; 二是要关注伊格尔顿独特的研究方法及其现实意义。
第 1 卷 第 5期 2
21 0 0年 9月
石家庄学 院学报 Ju a o h izu n nvr t or l f iah agU i sy n Sj e i
Vo .2, . 11 No5
Se 2 0 p. 01
文 学 , 是 一种 意 识 形 态 就
— —
对伊格 尔顿文学本质观 的一种读 解
第 5 期
李卫华 : 文学 , 就是一种意识形态
5 9
不 仅详 尽 地梳 理 了“ 识 形 态 ” 意 的学 术 史 , 且 对 各 而
都 认 定人 们 的思想 是有 其 特定 的历 史原 因 的 。而这
种重要的意识形态理论的价值和意义作了评估。 伊格尔顿首先追溯了“ 意识形态” 这一概念的源 头 .即法 国启蒙思想家特斯杜 ・ ・ 德 特拉西 ( ett Ds t u d rc .74 13 ) 19 在 他 的 四卷 本 著 作 eTay 15 — 86 于 7 6年 《 观念 学要义 》 中提 出的“ 观念学 ” 这是特 拉西试 图创 。 立 的一 门新 学 科 , 研 究对 象是 “ 的观念 是 如何形 其 人

伊格尔顿的文学意识形态论

伊格尔顿的文学意识形态论

伊格尔顿的文学意识形态论作者:王天保伊格尔顿认为文学既是一种生产,也是一种意识形态。

[1]之所以采用“生产”的概念来言说文学的生成首先是为了强调了文本生产的物质基础,同时也表明其观点的“唯物主义美学”特征。

对于伊格尔顿来说,文学生产最直观的形式是一种物质生产,把语言(语言的声音和符号都是物质性的)加工成文本,而文本以各种各样的物质形式存在并且还可以被制造成商品。

但是由于语言材料负载着一定的意识形态内容,因而文学文本在话语生产的同时也进行着意识形态的生产,文本的消费也伴随着文本意识形态对接受者的塑造。

因此,文学文本的生产又不同于一般社会生产。

从生产材料来看,文本生产的主要材料是话语,包括其物质形式的语言和非物质形式的意识形态观念。

从生产过程来看,文本生产包括对语言材料的加工和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的冲撞。

从生产结果来看,文本生产既有物质形态的语言产品又有非物质产品(意识形态效果)。

在伊格尔顿文学生产论美学的视野下,文学既具有意识形态性,也具有意识形态批判性,它一方面有维护一般意识形态的因素,另一方面又通过展示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客观上起到了批判意识形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与历史依据伊格尔顿把马克思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理论作为他的文学意识形态论的理论基础。

他认为上层建筑的基本职能“是使占有经济生产资料的社会阶级的权力合法化”,而上层建筑除了包括法律、政治、国家之外,还包括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职能也是“使社会统治阶级的权力合法化;归根结底,一个社会的统治意识即是那个社会统治阶级的意识。

”[2]而艺术则属于意识形态,因此艺术必然也具有使统治权力合法化的功能。

伊格尔顿还结合文学批评史和英国文学史论证了这一观点。

他考察了20 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对文学概念的界定,最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事实上不可能给文学下一个‘客观的’定义。

因为这就把为文学下定义变成人们决定如何阅读的问题,而不是判定所写事物之本质的问题。

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观探析

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观探析

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观探析朱彦振【摘要】美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对维护和巩固社会秩序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美学是一种有关身体的话语,美学是作为沟通感性与理性的的媒介而产生并发挥作用的。

重建唯物主义美学,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回到起源,从身体的视角出发重新思考一切,恢复身体话语的基础地位。

身体话语的建构过程经历了马克思、尼采和弗洛伊德三个阶段。

%Aesthetics is a kind of ideology closely related to politics,which plays a particular role in maintaining and consolidating the social order.It is a kind of discourse about body,which comes into being and brings into play functions as the medium of communicating the sensibility and the reason.The most resultful strategy for rebuilding materialistic aesthetics is that recurring to theorigins,renewedly thinking all the question from body and resuming the basic status of body discourse.The constructing process of body discourse undergoes three phases: Marx,Nietzche and Freud.【期刊名称】《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31)006【总页数】5页(P40-43,52)【关键词】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身体【作者】朱彦振【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理论一系,江苏南京21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151伊格尔顿是一位具有国际声誉的西方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和文化理论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及其意义
特里·伊格尔顿是当代杰出的文学批判学者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

伊格尔顿在文学批评方面的文献非常多。

西方学者引用率虽然很高,但是在哲学方面的专著却很少。

西方对伊格尔顿的研究已经起步,而在国内学术领域,伊格尔顿被翻译的著作只占其著作的三分之一左右。

我们仅能通过这些少之又少的著作来寻找伊格尔顿哲学思想的蛛丝马迹进行梳理。

相对来说,国内的研究状况较西方状况还是落后的。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是他的哲学体系的核心。

他从文学批评方面入手,总结并归纳出他的意识形态理论;又从意识形态理论出发,完善和丰富了他的文学批评理论。

本文着重从伊格尔顿的原著进行梳理,从而归纳出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概况和内容提要,并结合实际对其理论进行一些评价,旨在为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提供一些有意义的依据。

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主要阐述了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理论的理论渊源、伊格尔顿对意识形态范畴的界定,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的价值局限及其作用。

第一部分的主要工作是从马克思与恩格斯、卢卡奇与葛兰西、法兰克福学派和阿尔都塞的思想中提取出伊格尔顿的思想来源,为对其意识形态理论概况的梳理进行铺垫;另外,还对伊格尔顿本人对“意识形态”的概念以及范畴的界定进行了介绍。

第二部分的主要工作是对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理论从文学的维度进行阐述,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找到新的视角。

文学是否是意识形态?文学与意识形态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文学批评和
意识形态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这都是第二部分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部分的主要工作是对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一些客观的评价,在肯定其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的基础上,提出其理论中的缺点和局限,为研究伊格尔顿和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寻找到更好的切入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