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视野中的关帝信仰(张国超赵冠豪华东理工大学)

合集下载

地方文化系统中的关帝信仰——山西解州关帝庙庙会及关帝信仰调查研究

地方文化系统中的关帝信仰——山西解州关帝庙庙会及关帝信仰调查研究

地方文化系统中的关帝信仰——山西解州关帝庙庙会及关帝
信仰调查研究
闫爱萍
【期刊名称】《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37)002
【摘要】民间信仰中影响重大的关公信仰,在关帝故里是由国家与当地社会双向影响和共同建构的民俗事象.在这个过程中,不论是关帝故里还是关公信仰,都是由地方多重话语来解释的,体现了社会不同主体之间交往实践的过程.关帝信仰在一个地方传承的生命力,在于它不仅与地方社会生活,而且与这个地方社会拥有的其它各方面历史传统文化结成了可以"互释"的密切关系.也就是说,只有发生"在地化"的关公信仰,才能使关公信仰得以普遍流行.
【总页数】5页(P68-72)
【作者】闫爱萍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太原,03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91
【相关文献】
1.祈福求愿与信仰空间的构建——以台湾新庄武圣庙赴山西解州关帝庙祈福为例[J], 牛贤芳;
2.关公信仰空间的构建r——以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为例 [J], 马月萍
3.地方文化系统中的王母娘娘信仰——甘肃省泾川王母宫庙会及王母娘娘信仰调查研究 [J], 赵宗福;
4.从解州关帝庙发展看山西关帝信仰 [J], 侯娟
5.关帝造像的观念、仪式与信仰实践
——以山西运城解州镇为中心的考察 [J], 卫才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关公信仰的儒学特征及其传布广泛的原因

论关公信仰的儒学特征及其传布广泛的原因

论关公信仰的儒学特征及其传布广泛的原因魏鹏飞【期刊名称】《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32)002【摘要】Confucianism takes benevolence as the core, the loyalty and forgiveness as the rule.On the basis of self-cultivation and kinship, the Confucianism endeavors to achieve universal love and gradually improve morality and personality.The basic point of GUAN Gong's belief is Confucianism.GUAN Yu's loyalty, virtue, benevolence and heroism are fully consistent with the doctrine of Confucius and Mencius which were advocated in the classics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 "Meng Zi", Confucianism, including GUAN Gong's belief, aims at cultivating people and emphasizes to educate their morality.This not only avoids the direct contradiction to the struggles among religious believers of Buddhism, Daoism etc., but also seizes the essence of human beings;therefore, Confucianism is widely disseminated both at home and abroad.%儒学以仁为核心,以忠恕为贯通,在修身、亲亲的基础上,努力做到泛爱众人,逐渐提升道德,完善人格.关公信仰的基点是儒学,关公的忠、义、仁、勇等品格完全契合《论语》《孟子》等典籍所展现的孔孟之道,并且具有普世价值.包括关公信仰在内的儒学,其教化的对象是人,教化的重点是道德,这不但避免了与佛、道等宗教派别在争夺信徒上的直接矛盾,还抓住了人之为人的根本,因而能在海内外得到广泛的传播.【总页数】5页(P5-9)【作者】魏鹏飞【作者单位】洛阳理工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河南洛阳471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12.67【相关文献】1.出土文献所见战国时期儒学的传布 [J], 魏衍华2.论儒学在中国流传至今并在国外广泛传播的原因 [J], 张殿清3.关公信仰与儒学的关系探究 [J], 吴晓峰4.论关公信仰产生的原因 [J], 吴涛5.由"三教融通"的文化背景解读唐宋以后关公信仰的发展与兴盛——兼论当前关公信仰发展根源的研究状况 [J], 翟爱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关公崇拜角度看大学生礼仪修养

从关公崇拜角度看大学生礼仪修养

从关公崇拜角度看大学生礼仪修养作者:张海玲来源:《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4期摘要关公即关羽,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特殊的人物。

他由生前一位将领、侯爵,死后逐步晋封为公、王、帝君、大帝,直到登峰造极作为“武庙”主神与孔子“文庙”并祀。

关羽死后由人变为社会各阶层共同信仰的神,而究其原因,则是因为他的“对国以忠、待人以仁、处事以智、交友以义、作战以勇”。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学习关羽式的礼仪修养。

关键词关羽崇拜诚信礼仪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5-239-02《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是我国的四大名著,就各自对人们生活的作用来看,以《三国演义》对后世影响最大。

它不但给我们提供了历史知识,还为我们树立了很多崇拜的偶像,其中以关羽为最。

历稽二十四史载籍,中华名将多如繁星。

然而只有关羽一个能被后世尊为帝,敬为神,其庙其像遍于域中,远及海外!但凡盛名之下,大约其实难副,很多的历史学家已经证明了真正的关羽不是演义中的尽善尽美。

因此,与其说关羽是一个名声显赫的历史人物,还不如说关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某类道德形象的完美寄托。

本文则从关羽崇拜谈谈大学生礼仪修养的要求和重点,以期从古人身上的闪光点达到引导、教育学生重视礼仪修养的目的。

一、关公崇拜的现象关羽(160—220)字云长,本字长生,并州河东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人。

①东汉末年刘备麾下著名将领,前将军,汉寿亭侯。

谥曰“壮缪侯”。

关羽生前的职位仅是个将军;“汉寿亭侯”,也仅仅是一个“乡镇级”待遇的赐封。

但他死后却名声鹊起,封号不断升级,奇迹般地跨越了时代,跨越了历史,最终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从宋代开始到清朝,关羽被历代帝王所推崇,先后有15个封号。

特别是清德宗光绪皇帝对关羽的封号最长:“忠义神武灵佑仁勇显威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共26个字,采用了众多美好的文词,超过了前代任何王朝。

闽南神明--关帝君

闽南神明--关帝君

闽南神明——关帝君闽南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民间民间信仰特别杂乱无序,关帝信仰妈祖信仰、广泽尊王信仰、清水祖师信仰、保生大帝信仰等是闽南民间信仰的主要代表。

关帝信仰在闽南有虔诚的信仰者。

关帝生前是一位道德高尚的人,李光缙在明万历三十一年所作的碑记中记曰:“今所为颂侯之烈,与侯所以系千百世人心者,得非以一念殉汉之忠乎!窃以为末尽侯也。

夫帝室之有隆替,国统之有存亡,自生民有主而来,谁代无之,何但汉?其历朝死事诸臣,当改姓易命之秋,杀身翼主而极忠无二虑,何但侯?然皆一时能使人叹息咨嗟,传之久而名存耳,未有若侯灵响,今凛然如生者。

国于天地,必有与立,惟是生人五伦两仪不得以坠,二曜不得以晦,人心不得以死。

侯始遇玄德,朋友也;约盟而后,兄弟也;及推为中山靖王裔,以主事之,则君臣父子也。

平居无里闬之欢,非胞乳之共,不有折圭担爵之素,匹夫相友,然信以死,先兄而后臣之,间关周旋,各尽其道,此侯之所以独千古也。

”明朝中期,内忧外患并至,北有蒙古贵族余势力的威胁,东北有满洲族的兴起,东南沿海有倭寇的侵扰。

另外,由于政治的黑暗,农民起义连绵不断。

为维护封建政权的地位,嘉靖以后的统治者特别注重体现在关帝身上的儒家忠义思想,对民间关帝信仰有意识地加以扶植和引导,以为现实政治服务。

作为闽南著名民间信仰场所,泉州通淮关岳庙香火远播台湾、东南亚各地,是台湾众多关帝庙、宫、堂的祖庙,被誉为“台湾开基第一庙”。

泉州与金门历来渊源颇深,民众自古往来密切。

特别近年来,泉金两地的关帝文化信仰交流日益频繁,每年都有进香团来此晋谒。

“泉州和金门本来也同属一个泉州府,泉金民众来往频繁,尤其在宗教领域,许多信仰是完全一致的。

”金门县长李沃土说,“和这里一样,关帝信仰在金门非常普遍,奉祀关帝的宫庙堂遍及各乡镇村,有不少是从泉州通淮关岳庙分灵过去的,可以说这里是祖庙。

今天是组织金门各宫庙的‘关圣帝君’回家祭拜了。

”李开阵是金门双鲤古地关帝庙宫庙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双鲤古地关帝庙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就是由这里分灵过去的。

道德哲学视域下的关公崇拜

道德哲学视域下的关公崇拜

道德哲学视域下的关公崇拜在中国传统民间信仰之中,关公崇拜是俗文化兴起的产物,是社会道德情感社会潜意识孕育产生的一个道德模范,经典的三国演义为关公崇拜提供了有力的文本支撑,历代统治者的推波助澜也为这种崇拜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同时,关公崇拜背后有着深厚的道德内涵和社会价值,它所推崇的“義”是一种超越传统血亲关系的品德。

这种品德即使在今天的商业社会也有着其存在发展的土壤,这也是关公崇拜得以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

标签:俗文化;道德模范;超血缘关系品德在中国传统民间信仰之中,关公崇拜是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一个死后享民间祭厉的落难将军,八百年沉寂无闻,之后封王封帝享国家高规格祭祀。

庙宇遍布城乡。

盛况空前。

从贩夫走卒到帮会行会,从文人学子到逐利商人,无论是沙场的将士,还是高居庙堂的统治者,都把关公顶礼膜拜。

儒释道三教均把关公作为本教的神灵来崇拜。

不仅在汉民族地区,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以及海外华人聚居的地方也祀拜关公。

关公崇拜和关公文化已经成为汉文化圈的一个代表性符号。

相比之下,历史上许多民间的神灵却如昙花一现,很快就消失了。

一些先圣先贤,其道德人品也不在关公之下,却神运不佳,香火不旺。

为什么独关公崇拜如此长盛不衰呢?个中的原因很多。

本文试从道德哲学的角度,来分析关公崇拜现象的成因以及其社会伦理价值和内在涵义。

一、关公崇拜是俗文化兴起的产物,是社会道德情感社会潜意识孕育产生的一个道德模范。

关羽死后至隋唐的八百年间,可谓身后寂寞。

主要记载他生平的《三国志》只有寥寥九百字,而且评价不高。

〔1〕作者陈寿尊曹抑刘的史识观,对后世影响较大。

但值得一提的是,裴松之所注《三国志》中,引用了当时许多文字材料来详细说明三国这段历史。

裴注在颂扬曹武宏才大略的同时,客观上,却记载了一个狡诈阴险,不诚实,不人道,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负面道德形象,儿时诈病欺叔。

〔2〕而在说明刘备器小的同时,据却记载了一个宽厚爱民的道德形象,如不忍弃民渡江。

〔3〕后世将《三国志》注合刊发行。

碑刻资料所见明清时期晋商的关公信仰

碑刻资料所见明清时期晋商的关公信仰
(
1795),据 平 遥 县 《重 修 关 帝 庙 碑 记》 记 载:
地方官
府十分明确支持演出活动,打击不法分子阻止演
出行为。商人组织的与关公相关的剧目演出,一
方面丰富了商人和当地民众的精神生活,另一方
面颂扬了关公 “忠义仁勇”精神,使关公精神不
断深入民众心灵深处。
(三)捐助
晋商对关公的信仰不只是停留在修建会馆组
织祭祀、出资演出宣扬关公精神等层面,他们把
对关公的信仰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不断践行关公



也,亦若是焉云尔。
由于山西、陕西为临省,
自古就有 “秦晋之好”的传统,因此两省商人共
同出资修建关帝庙是情理之中的事。根据聊城市
《山陕会馆众商重修序》记载:“大清嘉庆十四年



岁次乙巳孟冬谷旦,山陕众商同立。
又据 《巡
抚湖广等处地方兼提督军务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
五级关中张连登撰》记载:“秦晋诸商集议,以
帝大殿外要挂上 “协天大帝”方形黄旗,殿内要
举行祭祀礼仪。另外,拜把子换兰谱,有纷争辩
曲直,有灾病许愿还愿,均到会馆或关帝庙拜祭
关帝,祈求保佑或神判。由此可见,会馆是晋商
的精神家园,关公则是他们最神圣、最虔诚的保
护神和财神,在各地的晋商都加以祭祀和礼拜。
(二)演出
对关公的信仰除了通过祭祀表现外,还通过
工,动须国帑民资,方能举办……始于咸丰九年
前牧之筹画,诸绅之经营,与夫捐资者之乐善不
倦,至同治九年而落成,于煐岂偶然哉! 庙中历
年积弊,从此一清。值年绅商等,但恪守定规,
每年可存银一千数百两,积之数年,即可得资巨



万。

关帝崇拜的起源

关帝崇拜的起源

关帝崇拜的起源:一个文学史现象的历史文化考索胡小伟引言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关羽在正史《三国志》中得到的评价实在并不算高,陈寿曾批评他「刚而自矜」,「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他怎么也不会料想到,在千载以后,关羽居然能压倒群雄,晋升为整个中华民族「护国保民」的神祗。

明清间一度遍布全国城乡的「关帝」庙宇,不但使刘备、曹操、孙权这些三国时代的风云人物黯然失色,就连「万世师表」的文圣人孔夫子也不得不退避三舍。

清人赵翼对此也颇不解,他曾历数关羽崇拜的过程,并感慨道:「神之享血食,其盛衰久暂,亦皆有运数,而不可意料者。

凡人之殁而为神,大概初殁之数百年,则灵著显赫,久则渐替,独关壮缪在三国、六朝、唐、宋皆未有禋祀,考之史志,宋徽宗始封为忠惠公,大观二年加封武安王,高宗建炎三年加壮缪武安王,孝宗淳熙十四年加英济王,祭于当阳之庙。

元文宗天历元年加封显灵威勇武安英济王。

明洪武中复侯原封。

万历二十二年,因道士张通元之请,进爵为帝,庙曰『英烈』,四十二年又敕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又封夫人为『九灵懿德武肃英皇后』,子平为『竭忠王』,子兴为『显忠王』,周仓为『威灵惠勇公』,赐以左丞相一员,为宋陆秀夫,右丞相一员,为张世杰。

其道坛之『三界馘魔元帅』,则以宋岳飞代,其佛寺伽蓝,则以唐尉迟恭代。

刘若愚《芜史》云:『太监林朝所请也。

』继又崇为『武庙』,与『孔庙』并祀。

本朝顺治九年,加封『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今且南极岭表,北极塞垣,凡妇女儿童,无有不震其威灵者,香火之盛,将与天地同不朽。

何其寂寥于前,而显烁于后,岂鬼神之衰旺亦有数耶?」[1]在清代关庙中有这样一幅对联,颇能概括关羽在中国封建时代中的历史文化地位和巨大影响:「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三教尽皈依。

式詹庙貌长新,无人不肃然起敬;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历朝加尊号。

矧是神功卓著,真所谓荡乎难名。

」这是一个极有意思的现象,而且对审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很有意义。

关帝信仰与道德崇拜

关帝信仰与道德崇拜

关帝信仰与道德崇拜Ξ龙佳解(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 410082) [摘 要]关帝信仰是中国特有的民间信仰。

这种民间信仰的实质是对关羽身上所体现的“忠、义、礼、节、勇”的道德规范的崇拜。

它是一种被历史上统治阶级标准化了的儒家伦理规范。

关帝信仰由民众自发信仰被纳入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之内,既说明了民间信仰的可利用性,也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所面临的深刻政治危机。

[关键词]关帝信仰;道德崇拜;北宋士风[中图分类号]B82-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05)04—0043—05B elief in G u an -G od and Worship of MoralityL ON G Jia 2jie(College of Marxism ,Hunan U niversity ,Changsha 410082,China ) Abstract :The belief in Guan -G od is a peculiar Chinese folk -belief.The folk -belief is worship of le 2gal ,justice ,manners ,moral integrit y and bravery embodied by Guan Yu in essence.It is t he Conf ucian code of et hics standardized by t he ruling class in history.The belief in Guan -G od was brought f rom t he spontaneous folk belief into ruling class ideology ,t hat showed not only t he exploitation of t he folk -belief ,but also t he deep political crisis faced wit h by t he ruling class at once. K ey words :belief in Guan -G od ;worship of moralit y ;Nort h Song Dynast y scholar -bureaucrat st yle 我国民间信仰中的关帝崇拜是我国独有的特殊的一种民间信仰。

论关公信仰产生的原因

论关公信仰产生的原因
一、由关羽到关公:历史叙事对关公 崇拜形成的影响
自古就是乱世出英雄,而三国时期,绝对是一 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人 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关羽无疑是三国历史 星空中耀眼的明星之一。关羽本非那个时代最耀眼 的明星, 但 随 着 时 间 的 推 移, 在 关 羽 变 成 关 公 以 后,就成了那个时代最耀眼的明星。
12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34卷
在被否定之列。在南宋以前,人们提到三国时,首 先想到的英雄人物往往是风流倜傥的周郎,比如苏 轼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中还在吟唱 “遥想公 瑾当年” 的雄姿英发。但在南宋以后,已很少看到 这样的作品了。无论是张辽、徐晃,还是周瑜、陆 逊,他们都站错了队!即便再忠勇仁义,都没有了 意义。 他 们 都 已 经 被 判 为 帮 凶。 这 样, 三 国 英 雄 中,只有刘备集团还能保持正面形象。而在刘备集 团中,顶级 人 物 中 可 与 关 羽 相 提 并 论 的 也 只 有 张 飞、诸葛亮等人。张飞略显鲁莽,诸葛亮则有权臣 之嫌,关羽就成为最合适于表彰的人选了。关羽不 仅对自己的君主忠心耿耿,而且他效忠的对象刘备 被认为是正统的化身,是绝对的正面人物。于是, 关羽也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崇敬了。
关公信仰在中国分布非常广泛,不仅在汉族中 拥有许多信众,而且在很多少数民族中也有众多的 信众。关帝庙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关公信仰 也早已走出国门。关公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 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是无可置疑的。但是关公信 仰产生的原因,前人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却还远 没有到彻底揭开关公信仰之谜的程度。笔者试图从 以下四方面来解释关公信仰产生的原因,以求教于 方家。
不过也 就 在 宋 代, 关 羽 的 地 位 悄 然 发 生 着 变 化。这种变化,首先体现在忠君观念的加强。经历 了五代十国的混乱以后,统治者为了避免五代混乱 的再次发生,对忠君的观念极力宣扬。本来人们对 曹操并无特别的恶评,但在宋代强调忠君观念的背 景下,曹操成了汉贼,成了奸臣贼子的代表。这样 曹操阵营中的人物自然都无法获得正面的评价了。 到了南宋以后,正统观念再次成为人们历史评价的 中心话题。陈寿写 《三国志》 时正值西晋,西晋 名义上接受了曹魏的禅让,所以陈寿不能不以曹魏 为正统。到了东晋,就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在 司马光写 《资治通鉴》 的时候,回避了正统论的 话题,表示采用曹魏的年号只是为了纪年的方便。 但到了南宋,这段旧案被人们再次提起。朱熹等人 就认为应该以蜀汉为正统。这样,曹魏阵营就遭到 了彻底的否定。与此同时,孙吴政权也被看成是伪 政权。朱熹曾说: “学者皆知曹氏为汉贼,而不知 孙权之为 汉 贼 也。”[2]3226于 是,三国志》 中就评价 道: “羽 刚 而 自 矜,飞 暴 而 无 恩, 以 短 取 败, 理 数 之常也。”[1]951连关羽死后的谥号也是 “壮缪”,赞 其勇而批其缪。甚至对于直接导致关羽被杀的罪魁 祸首吕蒙,人们也没有恶评,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 看” 说的就是吕蒙。一直到宋代,人们对关羽的主 流评价还是如此。比如朱熹一方面称赞关羽的勇, 另一方面称关羽 “恃才卤自取其败”[2]3227。

关公崇拜及其时间流变 (1)

关公崇拜及其时间流变 (1)

关公崇拜及其时间流变关公崇拜是汉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信仰文化,可以概括为关公文化。

所谓关公文化可以表述为:基于对关公的崇拜信仰而形成的相关社会集团具有的特色的民俗文化。

也就是说在千百年来人们尊崇、信仰关公的过程中遗留和传承下来的相关物质及精神财富的总称。

它以关帝庙宇为物质载体,以祭祀、文学、传说、民歌、绘画、雕塑等不同形式寄托人们对关帝的无限崇拜和敬仰,形成了奉祀关公的丰富的文化景观。

关公文化是在汉民族文化大环境中形成、发展的,千百年以来,特别是明清以来,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因素的错综复杂地影响和制约,在时间和空间上产生各种分异。

反过来,关公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文化地理环境条件下可孕育出不同特色的地域文化,作为精神文化的关公信仰文化同样如此。

此过程按照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的问题,从而形成分析关公文化的基本框架。

即关公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产生的源地随时间过程的传播扩散、不同时间断面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与自然环境的文化生态关系、与社会文化环境的相互冲突和整合、所有这些过程发生发展的结果或状态(即文化景观)。

本文对关公崇拜现象的形成原因进行审视分析,由此勾画其在时间长河中发展的流变。

一、关公其人在中国民间信仰体系中,有一类很重要的文化现象就是对人神的崇拜。

所谓人神崇拜就是在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灵魂崇拜的基础上形成的对某些生前具有重大影响的人物进行神化,并赋予其某种或某些职能进行祭祀和崇拜。

原始人类认为生前强有力的人,其鬼魂也一定是强有力的,于是就把这些人神化,作为自己的保护神,这种信仰方式为后世所继承。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许多历史人物被人为地神化,成为某个地区乃至全国的保护神或专门神,有些甚至充当了传统信仰中的天神、地祇。

奉祀人神的庙宇遍布城市乡村,人神信仰成为民间重要的信仰形式。

如,供奉文圣孔子的文宣王庙有很多,过去在各个城邑都有这类建筑。

关公崇拜是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关公崇拜是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关公崇拜是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关公,在天下海内外华人的心目中,既是一个万人师表的公众人物,又是一个难以言表的复杂人物。

说起其身份复杂和独特,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解释:一是一个历史人物,特指西晋陈寿的史书《三国志》中的“关羽”;二是一个文学人物,特指明初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里的“关云长”;三是一个戏曲人物,特指元代关汉卿杂剧《单刀会》等戏剧舞台的“红脸关公”。

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和戏曲说唱艺术里一连串精彩的传奇故事,让关公彻头彻尾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英雄。

说不尽的民间故事和传说,更是给关公形象抹上了浓厚的神秘色彩,关公文化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纵观历史,中国古代名将多如繁星,但却只有关羽一个人,被后世尊为关帝、关圣、关老爷、关夫子。

也仅仅只有关羽一个人,获得了民间百姓和历代帝王这上下两个阶层的共同拥戴,形成了关公崇拜和关公信俗的独特风景。

一.传奇人生到神奇形象称谓的升格关羽(160~219)的生辰正史不见记载。

民间对关羽生辰却流传有好几种说法。

比较、考证几种资料,较为可信且成公论的是:关羽生于汉桓帝延熹三年六月二十二日。

关羽的出生地河东郡解县常平里,(今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常平村)。

羽生自有封建文化教养的农家,初名长生,后改为羽,取字云长,青少年时期在家习文练武兼作农事,“稍长娶妻胡氏,于灵帝光和元年(178)五月十三日生子关平”。

大约在关羽23岁的时候,即光和六年(183),因斩杀恶豪吕熊而逃离家乡。

5年后至涿(今河北省涿州市)结识刘备、张飞,三人结为异姓兄弟。

时值黄巾农民起义的风暴席卷全国,统治者纠集各地军队,对起义军进行血腥镇压,关羽即随刘备在涿县招募乡勇,组织武装,先后参加了幽州太守刘焉、中郎将卢植、校尉邹清和校尉都亭侯公孙瓒的军队,同黄巾起义军作战。

献帝初平元年(190),刘备依附公孙瓒,被任为平原县(今山东省平原县)令,后领平原相,关羽、张飞并为别部司马,统领郡属军队。

华人华侨的关帝信仰

华人华侨的关帝信仰

华人华侨的关帝信仰摘要:关帝信仰是海外华人华侨中影响很大的信仰之一,在日本、韩国、越南、缅甸、美洲以及非洲等地区均建有大量关帝庙。

关帝由于具有守护神和商业神的职能,备受人们尊崇。

关帝信仰对华人华侨社会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传播的过程中,可以多利用华人华侨信仰提供的宝贵传播途径与平台,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

关键词:关帝信仰华人华侨文化传播关帝信仰是海外华侨华人中较为流行的中国传统民间信仰之一。

华人华侨在出海冒险时,把自己的信仰带到所到之地。

目前海外建立了许多庙宇供奉关帝。

那么,为何关帝信仰在华人华侨中如此流行?关帝信仰对华人华侨社会发展有何意义?关帝信仰在海外的流行对当前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传播有何启示?本文略作考察。

一、关帝信仰在海外传播状况及相关研究关帝信仰遍布亚洲、非洲和美洲,影响范围广大。

在日本、韩国等东亚地区和越南、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地区传播范围尤为广泛。

这些国家几乎各大城市都建有关帝庙。

日本在横滨、神户、长崎、大阪等城市均建有关帝庙。

关于日本关帝信仰的研究,有葛继勇和施梦嘉于2004年发表的《关帝信仰的形成、东传日本及其影响》1,通过分析关帝信仰在东传日本过程中的演变过程以及其对日本民间信仰的影响,探讨中日两国社会文化差异和信仰交流。

童家洲于1993年发表的《试论关帝信仰传播日本及其演变》2,以日本横滨、神户两地关帝信仰传播演变为切入点,进而阐述了关帝信仰在日本华侨居住区的演变过程。

韩国的关帝信仰也十分盛行,建立了众多关帝庙,如东、西、南、北关王庙等。

关于韩国关帝信仰研究,目前有王伟伟2014年的硕士论文《韩国的关帝信仰研究》3,从关帝信仰的传入和演变、本土化过程以及中韩两国关帝信仰对比三个方面介绍了韩国的关帝信仰;罗玲的《关公崇拜从中国到韩国的传播与演变》4,研究了韩国关公崇拜的建立与演变以及关帝文化逐渐融入韩国本土文化的过程。

东南亚关帝信仰的传播主要由华人华侨“下南洋”带去的。

关帝庙的文化

关帝庙的文化

“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清顺治帝敕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乾隆时改谥“神勇”,丌久又加谥“灵佑”,嘉庆时加封“仁勇”二字,道光时 再加封“威显”二字;此后的历代皇帝都加封号,直至清末,关羽的封号长达 26 字,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采 用了众多美好的文词,超过了前代任何王朝。至此,终亍完成了关羽的“侯而王, 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由人而神的改造过程。由亍受到历代皇帝的尊崇, 关羽地位显赫,受到宏民的普遍祭祀,被称为“武王”、“武圣人”孔子幵肩而 立,他的祠庙香火十分旺盛,其数量、规模均超越了孔子的祠庙。历代封建统治 者尊崇关羽自丌必说,就是李自成、张宪忠、洪秀全等农民起义领袖,也把关羽 奉为莫拜的英雄。丌仅如此,除了在华夏大地,在日本、东南亚以及海外华侨, 对关羽的膜拜乊风也历代丌衰。有拥有二千余万人口的台湾,关公信徒多达 800 万众,几乎各家各户者为关公设香案,立牌位,挂圣像。台湾的关公画像年销量, 远远超过了他们最崇奉的神氏妈祖。美国的“龙岗总会”是一个以拜关公为祖的 民间组织,各地分会有 140 多个,遍布华人居住的世界各地。南亚各国竟相立 庙拜祭关公,最盛者当数泰国。在日本,早在清代就有关帝庙,前些年还新建了 一座关庙,据称是海外建筑规模最大的关庙。这些丌同的阶级、社会集团,有的 势同水火,有的各有所崇,有的利害对峙,而对关羽的敬奉却矛盾趋同,方殊归。 这种矛盾统一的历史结合点何在呢?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起着凝聚同化的作 用?面对关羽“仰乊如日月,敬乊如神圣”,祭祀庙宇遍及海内外,关庙无处丌 焚香的景观,这种超越车籍、超民族、超信仰、超时代、超汉文化圈的价值趋同 现象,又是什么使乊如此呢?美国圣地亚歌大学人类学系教授、芝加哥大学人类 学博士 Davidk jordan (汉名焦大卫)先生曾说过一段很有意思的话:“我尊

浅析关公崇拜中的民族传统价值观论文

浅析关公崇拜中的民族传统价值观论文

浅析关公崇拜中的民族传统价值观【摘要】关公崇拜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侧面,是民间英雄崇拜的一部分,是中国传统XX信仰的X畴,是对被尊称为关公、关老爷、关圣、关帝、武圣等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关云长的崇奉和膜拜。

本文首先对价值观的概念进行定位,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出发,揭示出民族传统价值观与关公崇拜的关系。

其次对什么是关公崇拜进行总体界定,进而分析出关公崇拜产生的四个主要原因;再次从多个侧面进而揭示出“忠贞赤诚、正义奉公、宽厚仁慈、崇尚智慧、诚实守信、崇尚礼义和勇武神威”就是中华民族在对关公进行崇拜中所体现出来的民族传统价值观,也从其中反映了关公崇拜所产生的正面作用和负面的影响。

最后指出正确区别对待关公崇拜现象,继续弘扬和传承关公崇拜文化,积极构建精神文明家园,是每一个中华民族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关公崇拜;民族传统;价值观关公,本名关羽,字云长,三国时期蜀汉政权中的一名主要军事将领,是“三足鼎立”的关键性人物。

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他出生于古代华夏荆楚大地,他诞生于平凡而普通的农耕民族家庭,出走于群雄逐鹿,世事纷争混乱的年代,因而其生命的存在是真实的。

同时,他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在浩瀚而漫长的中国古代史上与其他众多平凡的历史人物一样,仅仅是推进历史向前发展的一分子,在历史上也没有什么重要的建树和特殊作为。

因此,他是在特殊历史时期诞生的平凡而真实的历史人物。

在三国历史时期,他与X备有着异性兄弟兼朋友加君臣的关系,其关系的特殊性决定了他在历史中扮演的角色和身份的多重性。

同时,关公诞生于儒家思想和教义占统治地位的时期,他的为人处世思想和原则深受儒家思想文化《春秋》的熏陶和感染,他的行为充分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本质特征。

因此,他的为人处世的思想、原则和行为,决定了他性格特征的多元化。

作为三国时期一个重要的军事将领,他在那段战火连天,战马啸啸,血流成河和英雄惜英雄,英雄爱英雄的历史长河中和逝去而不复返的岁月里,曾经疲劳过,曾经流血流汗,也在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中体现出了其生命的不平凡性和性格的复杂性,但是就因为其生命的不平凡性、性格的复杂性和特殊的历史性,也就决定了他性格上的缺陷性,也注定了他的一生,必定是以悲剧收场的一生,体现出了生命价值的悲剧性。

从碑刻中探究古代关帝信仰——以晋南地区为例

从碑刻中探究古代关帝信仰——以晋南地区为例

《长江丛刊·理论研究》2017.09从碑刻中探究古代关帝信仰——以晋南地区为例王 男【摘 要】关公信仰是中国社会的一种历史悠久、在社会上广泛存在的文化现象。

关帝信仰在晋南社会的传承与发展,不仅关与其历史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且关乎此地的社会生活习俗。

本文将以晋南社会作为考察对象,主要利用历史文献的研究方法从碑刻中解析关帝信仰在晋南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晋南社会 关帝信仰关帝信仰是中国民间最受崇拜的神灵之一,佛、道、儒三教均将他纳入自己的神灵体系之中,其影响遍及整个华人世界,成为维系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纽带。

关羽信仰作为一种民间信仰,具有较强的地域性。

各方对关羽的信仰则通过修建庙宇来体现。

关帝庙宇的修建作为一种的文化载体,承载着上至帝王,下至普通民众的价值观、心理诉求、利益关系。

关公故里地处晋南地区,是关公出生和青少年成长之地,也是关于的“魂归”之地。

本文将会以晋南地区为主要考察点,进一步了解关帝信仰。

晋南地区何时开始修建关帝庙,我们并不能从历史文献及碑刻中发现,但我们可以从碑刻中推断,常平关帝庙现存最早的文献资料金大定十七年(1177年),州人律学张开撰的《汉关大王祖宅塔记碑》,碑石镶于塔石之侧,字迹清晰可辨,记述里人王兴重新修葺关氏祖宅塔。

“义勇武安王,世为解人,兴于汉灵帝中正元年甲子,辅蜀先主做汉立功,伏以大王,勇略天资,英勇神授,尽忠于先主,不避艰难,弃富贵于曹公,岂图爵禄!当时志气曾分主上之忧,今日威灵仍赐生民之福,今者本庄社人王兴将一千五十四年前祖塔重加完葺,伏愿神灵降佑,一境之中,万事清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命开为记。

”[1]从碑文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关帝庙在晋南地区的修建应是在宋金之前。

到了元朝,关帝信仰空间扩展,对关帝信仰的内容也有了相应的扩展。

元朝平章政事察罕作《解庙旱祷文》:“惟王忠义智勇,卓冠当代。

百世之下,英威如在。

禀熊虎之姿,剪凶顽之害。

生则名振华夷,殁则灵爽不昧,率土亿兆,惟神攸赖。

关公信仰的历史传统与当代建构——以山西太原关帝庙为中心

关公信仰的历史传统与当代建构——以山西太原关帝庙为中心

2018年第34卷第5期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 l 34㊀N o 5㊀2018(总第161期)J O U R N A LO FN O R T HU N I V E R S I T YO FC H I N A(S O C I A L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S u m 161)文章编号:1673G1646(2018)05G0023G06关公信仰的历史传统与当代建构以山西太原关帝庙为中心∗王㊀旭(山西大学文学院,山西太原030006)㊀㊀摘㊀要:㊀关公信仰是山西标志性地方文化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和多样的活态传承.本文以兼具都市和乡村特质的山西首府太原为中心,通过典籍文献与田野资料的对读互释,分析不同类型关帝庙及其祭祀活动的历史㊁现状与特征,探讨关公信仰在当代都市的传承与重构.㊀㊀关键词:㊀关公信仰;关帝庙;历史传统;当代建构㊀㊀中图分类号:㊀G127㊀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㊀d o i:10 3969/j i s s n 1673G1646 2018 05 004H i s t o r i c a l T r a d i t i o n s a n dC o n t e m p o r a r y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t h eG u a nG o n g B e l i e fAC a s eS t u d y o f G u a nY uT e m p l e s i nT a i y u a nC i t yW A N GX u(S c h o o l o fL i t e r a t u r e,S h a n x iU n i v e r s i t y,T a i y u a n030006,C h i n a)A b s t r a c t:G u a nG o n g b e l i e f i s o n e o f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 l o c a l c u l t u r e s o f S h a n x i p r o v i n c e,a n d i t h a sd e e p h i s t o r i c a l t r a d i t i o n s a n db e e n i n h e r i t e d i nd i v e r s ew a y s.T a k i n g t h e l o c a l c u l t u r e o fT a i y u a nc i t y a s a ne xGa m p l e,a n d t h r o u g h t h e c o m p a r i s o n o f l i t e r a t u r e a n d f i e l d t r i p s,t 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t h e h i s t o r y,s t a t u s q u o a n d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h e d i f f e r e n t t y p e s o fG u a nY uT e m p l e s a n d t h e i r c e r e m o n y a c t i v i t i e s.T h eG u a nY u T e m p l e i n t h e c e n t e r o f t h e c i t y i s a s y m b o l i c r e l i g i o u s s p a c e d o m i n a t e d a n d c o n t r o l l e db y o f f i c i a l i d e o l o g y; t h eG u a nY uT e m p l e s i nu r b a nv i l l a g e s a r e t r a n s f o r m e dm o d e t h a t i n t e g r a t em a r k e t e c o n o m y i n t o f o l kb eGl i e f s,w h i l e,t h e t e m p l e o fT a oX i n g v i l l a g e i s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f o r mo f p e o p l e s d a i l y l i f e a n db e l i e f.T h e s e t h r e e f o r m s o fG u a nD i T e m p l e a n d t h e i r r e l i g i o u s a c t i v i t i e s o u t l i n e t h e o v e r a l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t r e n d s o f G u a nG o n g b e l i e f s i nT a i y u a n c i t y.K e y w o r d s:G u a nG o n g b e l i e f;G u a nY uT e m p l e;h i s t o r i c a l t r a d i t i o n;c o n t e m p o r a r y r e c o n s t i t u t i o n0㊀引㊀言三国时代的蜀将关羽,以忠义仁勇而名垂千古,不仅深受百姓爱戴,也作为忠君爱国的典范得到历代朝廷的封赏,从一位历史人物逐渐演变为儒道释三教共仰的神灵,影响力遍及全国甚至整个华人世界.由于关羽是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解州)人,加之明清时期晋商对关公崇拜的推动,以及当代地方政府对文化品牌的宣传打造,致使关公信仰成为山西最具标志性的地方文化之一,备受学界关注.不过,在以往颇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中,学者大多围绕关帝故里运城解州展开调查研究[1G5],较少将视线转移到山西其他区域,忽视了关公信仰作为山西标志性文化所具有的整体性和内联性.事实上,不论通都大邑,还是穷乡僻壤,林立的关庙足以证明关公信仰遍布三晋大地.本文选择学者鲜少涉足的山西首府太原进行关公信仰考察,一方面缘于太原自古以来的政治㊁经济和文化中心地位,为庙宇修建和祭祀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条件支撑,因而太原历史上关庙数量较多,形成了深厚的关公祭祀∗收稿日期:2018G04G25㊀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以山西的历史人物传说为中心的民间传统资源与新时代乡村现代化研究(18C S H044);山西省社科联重点项目:旅游视野下山西民俗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研究(S S K L Z D K T2017012)㊀作者简介:王㊀旭(1987-),女,讲师,博士,从事专业:民俗与区域文化.传统;另一方面省会太原辖六区三县一市①,城乡共存㊁交错的格局使关公信仰兼具城市与乡村的不同特质,形态更为复杂多样,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为当代都市关公信仰研究提供参照.基于此,本文以太原地区的关帝庙为中心,梳理«太原府志»«太原古县志集全»«太原市志»«太原文史资料»«三晋石刻大全»等文献资料,重绘太原关公信仰的历史传统.同时,2017年4月至6月,笔者针对建筑保存和职能延续较好㊁具有典型性的大关帝庙㊁古关帝庙㊁春秋阁㊁店坡关帝寺㊁桃杏关帝庙㊁王郭关帝庙等近十处庙宇及其信仰活动进行实地考察,获取丰富的访谈和观察资料.通过典籍文献和田野资料的对读互释,洞悉太原以庙宇建筑为核心的关公信仰的历史传统与当代建构.1㊀太原关帝庙的历史与现状在太原众多庙宇建筑中,关帝庙是现存数量最多的祭祀性庙宇.[6]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太原现存关帝庙86处,其中迎泽区三处㊁杏花岭区四处㊁万柏林区二处㊁尖草坪区五处㊁小店区六处㊁晋源区十三处㊁清徐县二十四处㊁阳曲县二十四处㊁古交市五处.②在数量众多的关帝庙中,最古老的两座分别始建于宋代和金元时期,并在明代得以修缮和扩建,年代最近的两处关帝庙为民国建筑,其余82座均为清代建筑.从关帝庙的年代和数量可以推测,太原关公信仰经历了宋金元时期的萌芽㊁明代的渐进发展,在清代达到繁荣和鼎盛.这种繁荣局面与明清时期朝廷对关羽的大加封赏有直接关系.明万历22年(1594年)关羽进爵为帝,清顺治㊁雍正㊁乾隆㊁嘉庆㊁道光㊁光绪年间朝廷屡次加封,可谓 褒封不尽,庙祀无垠 [7]146.在关羽崇拜极盛的清代,太原几乎 县县有文庙,村村有武庙 [6],以庙宇为信仰空间,官方㊁民间形成了丰富的关羽祭祀活动.例如:清道光年间, 每月朔望,有司行香祭礼 ,在大关帝庙三代殿举行隆重的仪式,祭祀关羽的父亲㊁祖父和曾祖父三代, 仪与文庙同 [8]24.每年仲春㊁仲秋和农历五月十三也要举行关公大祭, 自五更起,烧香求福者,抵暮不绝 ,当时民谣唱到: 行商坐贾求市利,赶考秀才㊁举子望功名,平民百姓盼福寿,习武兵丁祈安宁. [7]148可见当时关公祭祀的盛况.经历清代的繁荣鼎盛,太原关公信仰与其他诸多道教神灵崇拜一起走向衰落.民国年间,战乱频发,道徒流散,庙观废置.在新文化运动中,关帝㊁吕祖㊁九天玄女等神灵崇信受到知识分子的批判.民国十七年(1928年),根据国民政府公布的神祠存废标准,太原开展破除迷信活动,废除日㊁月㊁火㊁五岳㊁四渎㊁龙王㊁城隍㊁文昌㊁送子娘娘㊁财神㊁瘟神㊁赵玄坛㊁狐仙等诸神,保留了伏羲㊁神农㊁黄帝㊁仓颉㊁禹㊁关帝㊁土地神㊁灶神㊁太上老君㊁元始天尊㊁三观㊁天师㊁吕祖㊁风雨雷神等祠庙.[9]19虽然关帝庙在这一标准执行中得以保留,民间也延续着关公崇拜,但此时的关公信仰早已不能和清代同日而语.此后,历经抗日战争和文化大革命,大部分关帝庙被毁坏㊁拆除,关公祭祀活动基本停滞.直到20世纪末,得以幸存却破败不堪的关帝庙作为文物古迹得到地方政府的保护和修缮,关公信仰逐渐复苏.尤其是21世纪以来,地方文化自觉意识的增强推动关公崇拜升级为山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官方政府㊁社会团体和民众个体都成为关公信仰保护和发展的助推者.目前,太原关帝庙及其信仰活动主要有三种形态:一是位于太原府城中心的关帝庙,其建造年代早,规模较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主要由政府部门管理和组织相关文化活动,如大关帝庙㊁古关帝庙和春秋阁.二是位于太原市内有住持㊁僧侣或居士长期居住,并参与管理㊁组织祭祀活动㊁宣教讲学的关帝庙,体现出佛道两教深入融合的鲜明特征,以店坡关帝寺为典型.三是位于太原城郊相对偏远村镇㊁县市的关帝庙,虽历史久远,却无甚名气,其信众多数是附近居民,承载着当地的历史文化记忆,在民众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西山桃杏村关帝庙.2㊀大关帝庙:官方意识形态与府城内的关公祭祀㊀㊀大关帝庙位于太原市迎泽区庙前街,是太原地区规模最大㊁形制最完整的关帝庙,现存为金元基址上的明清建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庙坐北朝南,前后两进院落,占地4148平方米.庙院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中轴线上从南到北依次有山门㊁42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①②1997年太原市调整行政区划,形成六区三县一市格局.六区为迎泽区㊁杏花岭区㊁万柏林区㊁尖草坪区㊁小店区和晋源区;三县为清徐县㊁阳曲县㊁娄烦县;一市为古交市.山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资料,内部资料,2011.崇宁殿和春秋楼,两侧围以钟鼓楼㊁东西廊房㊁东西厢房及东西配殿,东别院还有三代殿和白衣庵等.现存主体建筑崇宁殿和春秋楼为明代遗存,其他附属建筑多为清代修建.庙内前院呈长方形,正殿为崇宁殿,下承丹墀,面阔三间,因北宋崇宁三年(1104)宋徽宗封关羽为崇宁真君而得名.殿内供奉关羽坐像,双手抱芴,体形敦厚,目光严峻,仪态矜持,三面墙壁上彩绘有三国故事㊁关公的神勇事迹以及历代朝廷为关羽加封的历史.后院基本呈方形,建筑均为两层,主建筑春秋楼又称麟经阁,由于关羽生前喜读«春秋»,世人建庙每以 春秋 为名建楼.这里是关公后堂㊁寝宫和读书之所,体现了 前朝后寝 的格局.[6]一楼塑关公戎装坐像,神态威武,左右侍关平和周仓,一人捧印,一人执刀,左右配以刀楼和印楼;二楼塑关公夜读«春秋»像,伏案拈须,威严肃穆,三面墙壁书«春秋»全文.殿前有红石圆雕的赤兔马塑像一座,一人多高,与关帝一同接受信众祭拜.东别院的三代殿为清代建筑,面阔三间,是祭祀关羽之父㊁祖㊁曾三代的祠堂.相传,大关帝庙的修筑与宋代太原的建城历史有关:北宋初年,今太原市为北汉国阳曲县的一个属镇,称唐明镇.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宋灭北汉后,火焚晋阳城,宋将潘美以唐明镇为依托,新建太原城.但是,建城时不知何故,东㊁南㊁北三面的城墙都很快筑成,唯有西城墙,屡建屡崩,怎么也弄不成.为此潘美愁得食不甘味,坐卧不安.当时,辽兵时刻寻机南侵,西城墙能否建成,性命攸关.就在这时,关羽在云中显圣,跨其赤兔马在城西跑了一遍,然后指其马迹说: 缘此马迹,城可成矣. 说完,圣像就消失了.兵士匠工们立即缘着马跑过的痕迹,重新兴土动工,夯基砌筑.果然,工程迅速,再无崩毁.太原新城告竣后,人们为了感谢和纪念关帝圣君的点化,遂在城内建筑了这座大关帝庙,祭祀供奉.[6]这则关帝显灵传说背后是一段真实的太原建城史. 宋太平兴国四年,太宗平刘氏毁太原古城,徙州榆次.又三年,复迁于唐明镇,即今会城地,此太原古城之始也,旧偏于西南. [10]1唐明镇位于晋阳故城东北三十里汾河东岸,归阳曲县管辖,新城建好后,阳曲县县衙率先迁入.这里既是阳曲县的县城,又是太原府的府城,因而民间流传有 宋前太原㊁晋阳一座城;宋后太原㊁阳曲一座城 的说法.建城前的唐明镇仅有一条小街,即今天的西羊市街大关帝庙一带.据明代«永乐大典 太原志»阳曲县图 所示,城内西南隅有寿亭侯庙一座, 寿亭侯 的爵位名主要出现在明代以前,说明在太原城扩建(元末明初)之前便有了专祀关羽的庙宇.清乾隆年间«太原府志» 会城图 和 阳曲县城图 中,关圣庙均位于城内西南角,与寿亭侯庙的位置完全一致.[11]1G4再结合相关考古资料,可推测 现存大关帝庙是在金㊁元(最晚推至明初)时期的寿亭侯庙的基址上建立起来的 [6].或许由于过去唐明镇与太原府的这段历史渊源,以及大关帝庙所处唐明镇的地理位置,民众才将关羽与太原府城池的修建历史附会粘连在一起,虚构出具有地域性和历史感的关帝显灵传说.经过几个朝代的城池扩建与发展,清代太原府成为官府衙署区㊁礼制建筑区和商业作坊区等功能并存的北方大型城市.府城以督军府旧址为中心,鼓楼街㊁帽儿巷和柴市巷为东西轴线,两侧分布着众多标志性礼制建筑,如唱经楼㊁皇庙㊁城隍庙等.大关帝庙又称武庙,与文庙(即孔庙)分别位于中轴线的西㊁东两侧,是当时影响力最大的两座庙宇,也是本地各级官吏祭祀武圣关羽和文圣孔子的场所.清代«阳曲县志»记载了大关帝庙中举行的官方祭祀大典:武庙在都司街东,仪与文庙同,祭品牛一羊一豕一,帛一登一铏一,簋各二,笾豆各十.每月朔望,有司行香.祭文(乾隆元年颁行):维帝浩气凌霄,丹心贯日,扶正统而彰信义,威震九州.完大节以笃忠贞,名高三国,神明如在.徧祠宇于寰区,灵应丕昭.荐馨香于历代,屡征异迹,显佑群生.恭值嘉辰,尊行祀典,筵陈笾豆,几奠牲醪尚飨.关帝三代崇祀后殿.雍正五年加封公爵,曾祖光昭公,祖裕昌公,考成忠公.仪与崇圣祠同,祭品羊一豕一帛一,笾豆各四.祭文(乾隆九年颁行):维公世泽贻庥,灵源积庆,德能昌后.笃生神武之英,善则归亲,宜享尊荣之报.列上公之封爵,锡命优隆,合三世以群祀.典章明备,恭逢诹吉,祇事荐馨尚飨.[8]24G25据县志记载,清代每年仲春和仲秋㊁农历五月十三以及每月初一和十五,都要在大关帝庙内举行盛大的关公祭典.仪式与文庙相同,由 府学㊁巡抚主之,县学㊁知府主之 [8]23.祭品也有明确规定,牛㊁羊㊁豕 三牲 全备,帛㊁登㊁铏㊁簋㊁笾㊁豆等52(总第161期)关公信仰的历史传统与当代建构(王㊀旭)礼器玉帛悉数陈列,祭祀等级颇高.祭文赞颂了关羽为圣为神行义常昭㊁神功灵佑,情真意切,庄严肃穆.崇宁殿关公祭祀完毕后,还要在后院三代殿崇祀关羽的曾㊁祖㊁父三代,感念上公的灵源厚德.仪式与崇圣祠相同,由 学官主之 [8]24,以 少牢 ㊁玉帛㊁笾㊁豆祭祀,规格虽不算高级,但足以彰显官方对关公及其亲族的尊崇与信奉.历史上这一官方祭祀场所如今由山西省文物局下属单位太原关帝庙文物管理所负责管理.1998年,春秋楼和东西配楼失火,屋顶烧塌,仅留下主体建筑.2003年,市政府对坍塌破损的春秋楼㊁崇宁殿进行抢救性维修,陆续完成塑像㊁彩绘㊁壁画㊁内部陈设和基础配套设施等多项工程,2006年正式对社会开放,使庙内中断已久的关公祭祀活动得以复兴.农历每月初一㊁十五许多信众自发前来祭拜关公,每年农历五月十三和六月二十四,文管所都会举办大型关公祭祀活动,包括唱戏㊁发斋饭㊁民众祈福㊁团体祭拜㊁非遗展演等丰富内容.大关帝庙从明清时期的官祭场所演变为政府㊁社会团体㊁民众个体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建构的信仰空间,由过去礼制性鲜明的官方祭祀演变为政府主导的当代文化展演,实现了历史传统的当代建构.3㊀店坡关帝寺:佛教僧侣与城中村关公信仰的变异㊀㊀店坡关帝寺位于太原市迎泽区郝庄镇店坡村,该村地处东太堡以东㊁王家峰以南㊁马庄村以西㊁龙堡村以北,总占地面积约为147万平方米,村民1400多人.长风东街㊁东峰路和太行路三条大道贯通社区,交通便利,驾车十分钟便可到达市区繁华地带,是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城中村之一.关帝寺坐落于店坡村的东南角,坐东朝西,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有客堂㊁弥勒殿㊁观音殿㊁地藏殿㊁伽蓝殿㊁真武殿㊁讲经堂㊁寮房㊁方丈室㊁斋堂等建筑.寺庙内现有住持一人㊁师父四人和居士数十人.在城中村改造中,寺庙得以完整保留,周围许多民房则已经拆除.与日渐繁华的城中村景象相比,历史上的店坡村处在太原府城东南五公里外的南郊,可谓偏乡僻壤之所.清代«太原府志»和«阳曲县志»载,太原府的关帝庙 在城共二十七所 [12]23, 其城外诸村镇多有,兹不详载 [13]2.在关庙林立的清代,店坡关帝寺只是府志和县志中未曾着墨的城外远郊村落中的一座普通小庙,供奉着忠义神勇的关老爷,当地村民称为老爷庙,其功能范围仅限于本村或村落周边.岁序更新㊁物换星移,曾经地处偏远的老爷庙已发展为城镇交界地带的关帝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条件扩大了寺庙功能的辐射范围,它不仅作为当地民众的神圣信仰空间而存在,还吸引着许多驱车远道而来的信众.除了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社会背景变化之外,推动关帝寺当代发展㊁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佛教僧侣长期住寺.该庙宇始建于康熙年间,2009年政府将其认定为太原市文物单位,肯定了其历史价值.不过在后来近十年中,庙宇并未作为文物保护起来,而是在住持昌龙和诸位僧侣等佛教神职人员的管理和参与下,充分发挥着信仰空间在民间的功能,得到广大信众的祭祀和供养.庙内逐渐修建起观音殿㊁地藏殿㊁天王殿,供奉关羽的主殿更名为伽蓝殿,寺庙名称由 关帝庙 改为 关帝寺 .众所周知,佛教庙宇称为 寺 , 关帝 则为明代以降本土道教对关羽的尊称, 关帝寺 的出现无疑是佛教与道教现实妥协㊁彼此交融的结果.与关帝寺的名称一样,寺院内的格局也独具特色.中轴线上,从外向内依次坐落着天王殿㊁韦陀阁和伽蓝殿.天王殿内供奉弥勒佛,掌管未来;殿背向加盖一间狭小的神阁,供奉韦陀菩萨,护佑神职人员;南配殿为文殊殿,供奉文殊菩萨,象征智慧;北配殿为客堂,接待香客,提供茶水.绕过天王殿,东向坐落着寺庙的主殿伽蓝殿,殿内关公锦袍加身,威严端坐,神情肃穆;南配殿为观音殿,供奉观世音菩萨,救度众生,倒驾慈航;北配殿为地藏殿,供奉地藏王菩萨,普度众生不历三恶道苦.从寺院东侧小门进入别院,是住持的禅房㊁僧舍和斋堂.传统寺院的建造格局和佛像位置以佛系神谱为标准.例如:观世音菩萨乃佛法广大教化之主,众生遇到任何困难与苦痛,如能至诚称念观世音菩萨,都会得以救护,因而佛像通常坐落于寺院中心,信众一进门便得以跪拜.弥勒佛作为未来佛,则在后方主殿接受供养.关帝寺现存天王殿㊁观音殿都是后来加盖的,格局显然异于传统.伽蓝菩萨是关公在佛教中的尊位,即寺院的护法神,等级不高,职责是护佑寺院安宁,一般被安置在佛像和观音菩萨的侧面.然而关帝寺的格局是:关羽端坐于主殿之中,观音㊁文殊㊁地藏菩萨居于配殿,弥勒佛也权且安置于寺院进门处略显局促的天王殿内,具有鲜明的变异特质.这种信仰空间的变异格局是62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历史与现实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关羽忠义仁勇的人物特征符合儒㊁释㊁道三教教义中劝人向善的共通之处,成为三教共奉的神灵,身兼武圣㊁伽蓝菩萨和关帝的多重身份.北宋年间,关羽被纳入本土道教,成为受人膜拜的道教神祇,而后随着佛教在民间的普及和发展,关羽进入佛教体系,许多关帝庙也在佛教力量的影响下发生变异,呈现出道教和佛教交融并存的特点,有些甚至后来居上,由关帝庙更名为伽蓝寺,表面上看完全演变成了佛教寺院.类似现象并不罕见,如苏州古城东北方向的伽蓝寺,前身为城东关帝庙,经过移地重建,现有天王殿㊁大雄宝殿㊁藏经楼㊁伽蓝殿等建筑构成.此外,洛阳㊁吉林㊁无锡等全国多地均有伽蓝寺.店坡关帝寺正是在佛教本土化和关公信仰不断丰富㊁演变的历史基础上形成的.第二,佛教僧侣对关公信仰的变异发挥着重要的人为助推作用.为了增进修行,僧人总是辗转求学,在有师有法之地得以开悟.关帝寺住持昌龙几经辗转,选择在这里长住,带领佛众弟子修行和讲学,积极推动店坡关帝庙向关帝寺的重构和转型.他主持多次关公祭祀和祈福活动,如2013年农历五月十三举办的 纪念关公诞辰1853年暨第二届伽蓝菩萨文化艺术节 ,108位僧人㊁居士和护法为信众开光㊁加持㊁祈福㊁洒净,同时举行关帝磨刀祭拜㊁祈福消灾法会㊁佛学讲坛等活动,道教祭祀和佛教法会穿插互融㊁难以分辨.第三,普通信众对神灵的信仰没有规范的教义㊁仪式和布道场所,也没有严格的组织形式和森严的约束力,而是自发㊁零散地与日常生活相关联.人们相信 心诚则灵 和 有求必应 ,通过崇拜神灵的诚心以及许愿㊁还愿的酬答互换,能够获得神灵的实际帮助.[14]7民间信仰的功利性促使信众对关公的崇拜以自身实际需求为出发点,而并不关心自己高香跪拜的究竟是关圣帝君还是伽蓝菩萨,使关帝寺之类的信仰空间形态得以存在.当代都市社会中,关公作为财神和商业保护神的影响广泛,对许多商界人士的精神世界产生重要影响.企业家㊁商人有充分的经济能力和精神文化需求,为个体和企业消灾祈福,支持关公文化事业的推广,成为都市关公信仰形态的重要体现.4㊀桃杏关帝庙:民众生活与城郊关公信仰的传衍㊀㊀桃杏村位于太原市西山脚下,临近古交市界,是典型的西山采矿区,总人口有1050人,现有耕地695亩,还林地740亩,河滩地160亩,果园71亩,年人均收入4000多元.桃杏村依山而建,层次错落,东边是万亩生态园,植被茂盛,空气清新,村南有多处泉眼,附近矿区居民常来打山泉水,整体生态环境较好.由于地处相对偏远的城郊,桃杏村与市区内的城中村相比,城市化的影响要小得多,村内的房屋建筑大多是普通的平房小院,街道两侧㊁家户院落门前随处可见三五村民聚集在一起唠家常㊁打扑克,老人在一旁晒太阳打盹,孩子成群结对地奔跑玩耍,保留着不少传统的乡村风貌.桃杏村的关帝庙共有两座,一座位于村委会西北方向的五四街附近,坐西朝东,面阔三间,规模不大,建在半山腰上,草木环绕,红墙绿树相互掩映,庙门连接着窄而高的石阶,北面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小道,行人较少,颇有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的意境.殿内正中供奉关羽坐像,左右两侧分别供奉五龙圣母和观音娘娘.据村民介绍,这是村里的老庙,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庙宇是二十多年前村民集资在破旧不堪的原址基础上修缮而成的.平日里,关帝庙门锁着,农历每月初一㊁十五开门,大部分村民都会拿着贡品来给关老爷烧香磕头,这是老祖宗自古留下的传统,也是今天村民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一部分.除了村民自发的个人祭祀活动之外,还延续着农历七月十五村委会请戏班给关老爷唱戏的传统,大队戏台和关帝庙两处同时表演,一唱就是四五天,非常热闹.另一座关帝庙地处村南,也称寺湾关帝庙.历史上,这里曾建有一座弥勒寺,山上泉水潺潺,流经此处拐弯向西流去,刚好将弥勒寺环绕在内,因此该地得名寺湾.文化大革命中弥勒寺被毁,但寺湾的地名却一直延续下来.现在的寺湾关帝庙,是2006年由一位侯氏老板个人出资新建的,位置在过去的弥勒寺对面,也处于泉水的环抱之中.庙宇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前院由东边偏门进入,主要是念佛堂㊁五观堂和寮房,目前长住着住持㊁师傅和居士各一位,均为女性.后院才是寺庙的主体部分,主建筑为一座两层阁楼,一楼供奉伽蓝菩及其子关平㊁关兴,二楼为藏经楼.相较于村里集资修缮的老关帝庙,面积和规模要大很多,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庙内都要请戏班唱戏㊁分发斋饭㊁组织祈福活动,吸引了周围许多民众前往参与.这位侯氏老板是西山煤矿子弟,至于建庙原因,他立碑为证:侯氏族人虔信伽蓝菩萨,福财双至,受益甚72(总第161期)关公信仰的历史传统与当代建构(王㊀旭)。

河洛地区关公信仰的“在地化”研究——以新密市米村大庙为考察中心

河洛地区关公信仰的“在地化”研究——以新密市米村大庙为考察中心

162400410120)的阶段性成果.
化遗迹,流传着耳熟能详的关羽英雄事迹。这些因
2 洛素的共 同 作 用,造 就 了 河 洛 地 区 关 公 信 仰 的 兴 盛 发达。
关公信仰在河洛地区根深蒂固。米村大庙所在 县域新密市,关羽信仰十分普遍,这从关帝庙的修 建可见一斑。新密老百姓把关公敬为忠义诚信的楷 模,奉为发财致富、招财进宝的武财神,视为平安 吉祥的保护神,从古至今热情不减、绵延不断地兴 修关帝庙。新密市老城就有 3座关帝庙,分别位于 老东关外山冈上、西关和南关外火神庙西侧。在这 3座关帝庙中,西关关帝庙的规模最大,保存也最 为完整。新密县域内其他具有一定规模的关帝庙, 还有城关翟沟村关帝庙、新华路五里店村关帝庙和 大隗双楼关帝庙。此外,在其余各地的山头村口、 闹市荒郊,大小不一的关帝庙也是随处可见。仅就 米村而言,现存就有 2座关帝庙,一是大庙,二是 距大庙约 1000米、地 处 米 村 中 心 所 在 地 的 关 帝 庙。关帝庙始建于清代同治年间, “文革” 期间遭 到破坏,近几年村民又进行了重修。笔者在当地考 察时,发现当地一些百姓会在新修的住宅门口,或 是在院落正房的墙壁上,设置关帝神龛,并在逢年 过节时,供奉上香,期盼福祉。这种民间自发的、 家庭式的关公崇拜,十分生动、有力地证明关公信 仰深深扎根于民间社会,成为人们精神的支柱、心 灵的寄托。
帝、关圣而逐渐被神化。关公信仰是指官方与民间
河洛地区关公信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按照
对关羽的爱戴、尊崇和膜拜。 “关公庙貌遍天下, 《三国志·武帝纪》 记载, “二十五年 (公元 220
五洲无处不焚香”,广泛分布在各地的关帝庙可谓 年) 春,至洛阳,权击斩羽,传其首”。据说曹操
是关公信仰的重要表征。关公信仰兴起于隋唐、鼎 追赠关羽为荆王,刻沉香木续为躯,以王侯之礼,

关帝的信仰群体及其行为探析

关帝的信仰群体及其行为探析

关帝的信仰群体及其行为探析
宁俊伟;马变红
【期刊名称】《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8(034)003
【摘要】关帝是被普遍信奉的神灵,其信仰群体广泛,信仰行为多样.普通民众通过修庙参拜,供奉圣像的行为将阖家吉庆、生活顺遂的期盼寄托于关帝;商业团体修庙、设戏、供圣像的信仰行为传达着义利制衡的经商理念;戏曲行业敬神敬物多行业禁忌的演绎行为亦是关帝信仰的体现.除此之外,关氏后裔的祭祖恳亲建祭亭、华人华侨的修庙祭拜设盛会、宗教团体的科仪斋醮解圣签等都是关帝信仰的行为.【总页数】6页(P22-27)
【作者】宁俊伟;马变红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6;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5
【相关文献】
1.地方文化系统中的关帝信仰——山西解州关帝庙庙会及关帝信仰调查研究 [J], 闫爱萍
2.《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形象塑造与民间关帝信仰之心理接受探析 [J], 舒耘华;黄儒敏
3.从东山关帝庙看海峡两岸关帝信仰文化 [J], 林文辉;叶亦武
4.从解州关帝庙发展看山西关帝信仰 [J], 侯娟
5.关帝信仰与泰山文化——以红门关帝庙为中心 [J], 段国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学视野中的关帝信仰发布时间:2010年04月05日来源:不详作者:张国超赵冠豪社会学视野中的关帝信仰张国超赵冠豪摘要:关帝信仰是中国民众以及海内外华人华侨信仰的大宗,是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一种普及于都市和乡村并且走向世界的人神信仰。

在时代背景和传统文化的栽培下,由于官方的支持、佛道两教的推崇、儒兵二家的称扬以及文学艺术的渲染,关帝完成了由人向神的角色转变,并且在世俗社会之圣贤群体和宗教社会之神灵系统当中的地位异军突起。

伴随着人为改造而发生的职能多元分化,关帝受到各社会阶层的普遍崇拜。

关帝地位变迁的背后是宋代以来各朝各级统治者实施社会控制、实现国家治理而采取的社会设置的一种体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众深层社会心理的集中反映。

文章旨在利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去探求关帝信仰在社会中的变迁历程,并在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当中分析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关帝信仰;社会控制;传统文化;社会心理;现代意义一关帝信仰是中国民众以及海内外华人华侨信仰的大宗,是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一种普及于都市和乡村并且走向世界的人神信仰。

历史上的关帝,只是三国时期的一员武将,但由于官方的支持、佛道两教的推崇、儒兵二家的称扬以及文学艺术的渲染,关帝完成了由人向神的角色转变,并且在世俗社会之圣贤群体和宗教社会之神灵系统当中的地位异军突起。

伴随着人为改造而发生的职能多元分化,关帝受到各社会阶层的普遍崇拜,超越儒释道三教各位神圣,成为民间信仰和官方信仰的主神之一。

这其中,官方的推崇为关帝地位的变迁提供推波助澜的强大动力。

通过历史的考察关帝角色的变化对于认识关帝信仰这一特殊文化的形成是不无裨益的。

民间所说关帝,又称关公、关王、关爷、关圣、关夫子、关老爷,三国时期蜀汉武将。

其生辰于正史中无从考查。

比较、查证各种资料和民传,较为可信的是,关帝本名关羽,字云长,于东汉桓帝延熹三年(公元160年)六月生于河东郡解县常平里,即今山西省运城市常平村。

史书记载:关羽亡奔涿郡.和刘备、张飞结为兄弟,协助刘备建立蜀国政权,建安二十四(219)年,在与孙权的战争中失败被俘拒降而遭杀害,享年59岁。

关羽殁后,并非一路走红,而是几代之后,经过历朝加封,才显威名。

曹操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封关羽“汉寿亭侯”。

在其殁后的41年,即蜀汉景耀三年(公元260年,正好是其诞辰100周年),后主刘禅追谥为“壮缪侯”。

一般认为,从魏至唐,关羽在民间的影响不算太大。

唐时间或见于传,称关三郎,为人鬼之流。

现存较为可信的资料记载的大都是唐人对关羽的崇拜情况。

唐末范掳《云溪友议》即云:“蜀前将军关羽守荆州,荆州有玉泉伺,天下谓四绝之境。

或言此鬼助土木之功而成,伺曰三郎神。

三郎即关三郎也。

”因此,比较稳妥的说法是,至迟在唐代,关羽已为人所崇奉了,但在官方把典中无足轻重。

北宋初期,宋廷以“关羽为仇国所擒”,一度曾将关羽撤出武庙陪祀的位置。

只是到北宋中叶以后,在佛教、道教将关羽纳入自身神系的影响下,朝廷才开始注意到关羽,并予以救封。

至宣和五年(1123),在礼部的奏请下,徽宗方“令从把武成王庙”。

南宋和元代关羽崇拜在官方把典中地位有所提高,各朝各代的许多皇帝都曾为关羽进封。

但总的说来,明代以前关羽在官方把典中地位较低,也不稳固。

在神格上,其形象受佛教化和道教化的关羽的影响较大。

或被道教说为张天师弟子,或被佛教认定为护法菩萨。

在人格上,则主要体现在儒家的观念的界定上。

本质上,宋朝包括元朝时期民间对关羽形象的重塑依旧可以用“儒家化”来概括。

因此,在唐代官方崇拜与民间崇拜几乎没有任何接触和关系;从北宋中后期至元代官方崇拜受到了佛教化和道教化关羽的影响;到明清时期官方崇拜与民间崇拜都受到了民间文化的影响。

《三国演义》自元末明初出现后,至明代中叶流传已十分广泛,对社会各阶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关羽的忠义形象也因此深入官方和民间的各个角落。

明朝对关羽的崇拜开始升温,关羽始封为帝。

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神宗朱翊钧进封关羽为帝。

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十月,朱翊钧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尊为护国佑民之神,据万历年间司礼太监刘若愚著《酌中志》记载:(宫室中)宝善门、思善门、乾清门、仁德门、平台之西室及皇城各门。

皆供关圣之像。

清代统治者也极为崇信关羽。

入关前世祖福临与蒙古族诸汗结拜兄弟,声言“亦如关羽之与刘备,服事唯谨也”。

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圣祖玄烨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西巡途经解州时拜谒关帝庙,亲书“义炳乾坤”匾额。

世宗胤禛于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追封羽的远祖、祖父、父亲为公爵。

乾隆之后,历嘉庆、道光二朝,关羽的封号陆续加成“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羽赞宣德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多达24字,比之历代表彰尤著。

文宗于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追封关羽的远祖为“光昭王”,祖父为“裕昌王”,父亲为“成忠王”。

德宗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追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

伴随着官方的推崇,关于在民间也被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而受到各领域的顶礼膜拜。

历史上,应该说,在中华民族风云变幻大鼓迭起的历史长河里,关羽是极其普通的一个人物。

客观上分析,无论在三国时代还是以后的历史过程中,其战绩和名气尚不如各朝各代的许多文官武将。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人物,在包括官方学士、三教九流、文学艺术、神话传说等各方面的渲染支持下,却逐渐演化成声威赫赫、香火绵延、万人崇仰的“关圣大帝”。

他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作为武将在历史上的作用,甚至影响到了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影响到中国的传统文化。

地位的变迁和形象的演化,使关帝成了受到社会阶层普遍崇拜的万能神。

二中国对圣贤和神灵的崇拜是理性实用主义的,这种实用理性的神灵观的另一产物则是神祗职能的普泛化和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倾向,这在关羽身上得到十分集中的表现。

社会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涂尔干认为,宗教在功能上是和个人在社会分层中所处的地位相关联的;真正的宗教信仰总是某个特定群体的共同信仰,这个群体不仅公开宣称要忠于自己的信仰,而且还要奉行于信仰有关的意识活动。

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均从自己的切身利益出发,挖掘作为神灵的关羽的身上的有用之点,甚至牵强附会,为关羽平添各式各样的神职。

于是,统治者尊其为忠义之神、战神和统一之神,以网络天下豪杰效力朝廷,号召英勇杀敌,维护国家统一;商人、手工业者尊其为财神、保护神,祈求财源广进、生意兴隆;农民尊其为人间善神、正义之神,祈求降雨消灾、战妖伏魔、主持公道;文人士子奉其为文教神,祈请功名利禄;佛道两教奉其为护法神,借其“亘古精灵”以“怵伏群邪”、弘扬教义;江湖帮派则奉其为结义之神、勇武之神,以敛内御外,标举生死与共、祸福同当的团结精神和勇往直前、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一)武圣、战神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任何演进都有着它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因素。

对于关羽从人到“神”的演变,也必须从历史方面去寻找根源;事实上,关羽被神化这一现象,既是一种历史的偶然,也是历史的必然。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英雄崇拜和造人神的传统,有造人神的思想理论基础,对关羽的信仰崇拜亦是这种传统作用下的结果。

按历代的惯例,凡以德施民、以劳定国、以死勤事者,则祀之,有的入祀综合性的祠宇如昭忠祠、乡贤祠、名宦祠等,有的独辟专祠祀之。

关羽被奉为武圣、战神是其神化的初始阶段。

他以“报国以忠,待人以义,处世以仁,作战以勇”的形象而奉为武圣、战神,仍属人格化并非神圣化,这应当是最初关帝信仰的核心,儒家武圣。

就历史文化流传而论,凡立言、立论可以不朽。

孔子的著作,由其弟子们整理,成为儒家学说,被封为至圣先师,列为国家典祀,县以上州府建立文庙。

孔子讲学时,弟子三千,贤者七二,其学说以孟子参修最着,亦只得了个亚圣之称,陪祀于文庙之份。

之后,认同者多在文士行列,将其推行于当世者寥寥。

儒家认为,关羽独得《春秋》真谛,深明义理,并以之为毕生奋斗的准则。

正应了“身教重于言教”的格言,身体力行践兴了儒家伦理。

其身教影响的形象性与广泛性,涵盖着数千年来中华道德精神的各个主要方面。

儒家将其尊为“武圣”,因“圣”而与“文圣”孔子并肩而列,享受殊荣。

兵家武圣。

关羽的一生是以忠贞、守义、勇猛和武艺高强著称,故兵家对其都很推崇。

统帅领兵治军,将校率卒打仗,凡争战之事,不论正义的和非正义的,都希望自己的将校兵卒武艺高强,英勇顽强,关羽便被以“武而威镇华夏”树为榜样而尊为武圣。

战神角色与武圣一脉相承。

三国时期,关公追随刘备东征西讨,独镇荆州,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杀颜良文丑,降于禁,杀庞德,战曹仁,威震华夏,的的确确是名至实归的“武圣”。

在他死后,人们把他作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战神”来加以祭奉,也就十分自然了。

从宋代追封关公为“武安王”以来,几百年的时间中,历代累加追奉,各地关庙成百上千,为人敬仰。

各地大建关庙,供奉战神关公,关公也就大显神威来平寇护国,成为统治者认同的护国大神。

(二)财神财神是民间普遍信仰的神明,为掌管钱财之神。

在中国神灵系统中,有赵公元帅、范蠡、比干、五路财神、增福财神、财帛星君、关帝、刘海蟾等多位财神。

其中,赵公元帅和关帝被奉为武财神;范蠡、比干为文财神。

本来,武圣、战神关公与使人生财致富的财神没有关系,历史上所描绘的关羽可说是对财钱视作粪土。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历史人物,却被世人尊为武财神。

商人敬奉关羽始于明代末期,其成为财神的原因,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据说关公生前十分善于理财,长于会计业务,曾设笔记法,发明日清簿,这种计算方法设有原、收、出、存四项,非常详明清楚,后世商人公认其为会计专才,能够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方能发财致富,所以奉为商业神。

再者,保护神的庇佑心态。

众所周知,传统中国是一个“重农抑商”的国度,“农为本,商为末”,商人处于“四民”(士农工商)之最底层,是一个弱势群体,备受歧视。

随着商品经济的勃兴,商界为了凸显本阶层的地位而需要树立一位保护神,而骁勇善战、能“起死回生”的关羽成了首要选择。

最后,关羽代表了诚信的昭示与承诺。

早期,聚于一地的同籍客商为了在异地站稳脚跟,信义是不可或缺的品格。

而关公身上折射出的“忠义仁勇”正迎合了商家所需,成为他们向世人彰显诚信的一面镜子。

时至今日,这种昭示与承诺的力量成为众多商家、企业、政府尊奉关公的最重要的原因。

更有甚者,在有些地区,不奉关公即被视为不忠不信,致其无法立足。

尊关圣即是尊诚信已经深入人心。

在这几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关羽由武圣、战神进一步演变而成为兼具多重角色的商业保护神,最后定格为与其他财神性质不同的特殊财神。

(三)佛道两家护法神,民间驱邪神中国佛教许多寺院尊关公为护法神,称为伽蓝菩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