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政治知识点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巩固知识,总结知识,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一框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1.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广大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各级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查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2.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包括哪三个?(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①性质: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A立法权:即指定法律的权力。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省、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B决定权: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C任免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的权力。
D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权力。
③地位:全国人大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2)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①性质: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
②职权: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
(3)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①性质:地方各级人大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②职权: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③地位:它们与全国人大一起构成了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
4.人大代表(1)性质: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各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政治生活常识- 认识政治的概念和特征- 政治的基本任务和要求-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政治决策的基本程序- 政治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第二单元:我国政治制度- 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宪法制度- 国家权力机关及其组织方式-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国家主席和国家副主席- 国务院和其组成部门第三单元:人民民主专题- 人民民主的实现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 人民政协的作用和特点- 政党的作用和地位-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第四单元: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点- 经济体制改革及其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国有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经济发展的战略和政策第五单元:我国社会建设与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色- 安居乐业和幸福生活的权利- 教育、科技和文化建设- 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 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作用和作为第六单元:我国法律与法治建设- 法律的含义和作用- 我国法律的主要规范- 法治社会的特征和要求-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九年义务教育和法制教育第七单元:全球化与中国- 全球化的概念和特征- 中国参与全球化的意义和方式- 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 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国际合作- 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第八单元:公民和社会-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公民的履行义务- 公民参与社会管理- 守法自觉与自觉守法- 公民素质与公民修养第九单元:经济与政治发展的关系- 经济发展对政治发展的要求- 政治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要求- 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关系- 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性第十单元:珍爱生命,预防犯罪- 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 预防性侵害和少年犯罪- 缅甸、尼泊尔的风险- 人员、设备、网络安全- 预防犯罪的重要性和策略以上是人教版九年级政治各单元的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必修(4篇)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必修【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1、我国初级阶段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制度: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我国的分配方式主要有:1)按劳分配(公有制)2)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经济)3)按生产要素分配(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土地和管理等。
)2、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1)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项重要举措。
完善分配政策,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通过加强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调节财政支出,保护中低收入者的经济利益,减轻老百姓的经济负担。
增加社会保障支出,使更多的人特别是中低收入者能够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3、效率和公平的辩证关系是什么怎样实现二者的统一(1)效率和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一,两者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第二,两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又存在矛盾。
提高效率必然牺牲一些公平或保证公平必须放弃一些效率。
(2))怎样实现二者的统一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②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知识点总
结
1、全面依法治国的内涵:全面依法治国是指在社会全面、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坚持以宪法为核心的法治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行政、依法司法、依法治理社会,建立社会各方面权利得到有效保障的法治社会。
2、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包括:宪法至上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依法行事原则;公正司法原则;司法独立原则;监督执法原则,及其他法治原则。
3、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国家社会治理的根本准则,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性条件,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遵循。
实现全面依法治国,不仅有利于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而且有助于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三四单元知识点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三四单元知识点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核心观点:1.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我们要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2.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人的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
3.我们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4.我们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
【做法】5.关爱他人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6.关爱他人要做到心怀善意、尽己所能、讲究策略。
【做法】7.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促进我们的全面发展。
8.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青年担当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做法】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承担责任)一、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认识责任)1.责任的含义及其来源。
(1)含义: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2)来源:①对他人的承诺;联系情境:小华答应朋友的事尽力做到。
②职业要求;联系情境:小凯对于上级分配的任务能够保质保量完成。
③道德规范;联系情境:小敏在家中孝敬父母,主动承担家务。
④法律规定;联系情境:小丰遵守法律法规,从不做违法犯罪的事。
2.责任与角色的关系。
(1)随着时代发展和所处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
(2)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角色不同,责任不同。
3.列举自己扮演的角色及承担的责任。
4.青少年承担责任的表现。
(1)对自己负责:小到按时完成作业、为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承诺、认真做事。
(2)对他人和社会负责:学会感恩,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在辛苦付出中体验对他人负责的快乐和幸福。
5.承担责任的意义。
(1)对自己:承担责任是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能够使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诚信的良好品质;能展示自己的才干,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有资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担起时代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等。
初中政治九年级全一册(人教版)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三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第六课参与社会生活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1、我国人民是怎样当家作主的?(P74页第一段)①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权决定国家的重大事务。
②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人民行驶权力要通过适当的方式。
这就是:人民——人大代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权力机关——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力。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它与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的关系怎样?其主要职权有哪些?(P74-75页)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与其他国家机关相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位最高,权力最大。
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接受它的监督。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主要有: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等都由它来选举或决定;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
3、依法治国的地位、含义、依据、意义、要求各是什么?⑴依法治国的地位: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⑵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其中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⑶依法治国的依据:宪法和法律。
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宪法。
⑷依法治国的意义: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⑸依法治国的要求:①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其中,有法可依不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
②实行依法治国,要求一切国家机关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组织和建立起来,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政。
七年级下册政治第三单元
七年级下册政治第三单元政治第三单元主要讲述了民主与专制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
民主制度是指国家的权力来自人民,人民有权利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监督,政府通过选举产生。
而专制制度则是国家的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或单一机构手中,人民没有参与决策和监督的权利。
民主制度作为一种现代政治制度,具有多元化、平等保护、人民参与等特点。
多元化指的是民主制度的决策权分散在各个机构之间,有利于防止权力滥用和专制。
平等保护则是指民主制度保障人民平等的权利和地位,法律对所有人适用,没有特权阶级。
人民参与是指人民在选举中有权利选择代表,并且有权利通过示威游行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诉求。
而专制制度则是一种权力高度集中、人民权利受限制的政治制度。
在专制制度下,国家的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或单一机构手中,人民没有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监督的权利。
专制制度中往往存在权贵阶层,他们能够享受特权,而普通人民则受到压迫和剥削。
相比之下,民主制度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权利。
在民主制度下,人民能够通过选举和公开辩论的方式来选择自己认为最能代表自己利益的政府。
政府的决策也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的监督和反馈,避免了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在现实生活中,民主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选举可能被操纵和不公平,政府的决策可能受到特殊利益集团的影响。
此外,民主制度的决策时间相对较长,难以应对紧急情况。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优化和改进民主制度,提高其效能和公正性。
与此同时,专制制度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仍然存在。
专制制度往往会导致人权受到侵害,社会不公平现象加剧。
而且,专制制度容易导致政府的权力滥用和腐败问题,给人民带来困扰和不满。
综上所述,民主制度是一种相对较为公正和合理的政治制度。
民主制度能够保障人民的权利和地位,给人民更多参与国家事务的机会。
然而,民主制度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持续改进和完善。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警惕专制制度的危害,推动全球范围内的民主发展。
只有建立起公正和民主的政治制度,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知识点整理在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中,学生将学习到许多与个人与集体、个人与法律相关的知识。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整理,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单元内容。
一、集体的重要性1. 定义:集体指的是由多个人组成的群体,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整体。
2. 集体的作用:a. 提供帮助和支援:在集体中,我们可以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共享资源。
b. 培养合作精神:在集体中,我们需要通过合作来实现共同的目标,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和合作能力。
c. 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集体可以让人感到归属和认同,提高团队合作的意识和凝聚力。
d. 塑造个人性格和价值观:集体可以对个人的思想、行为、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引导个人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二、服从集体规则1. 集体规则的重要性:集体规则是指在集体生活中,为了维护集体的正常秩序和成员的利益,制定的有关行为规范和约定。
2. 遵守集体规则的意义:a. 维护集体秩序:遵守集体规则可以使集体的生活有序,减少冲突和纠纷。
b. 尊重他人权利:遵守集体规则可以提醒我们尊重他人的权益和个人空间。
c. 培养纪律意识:遵守集体规则可以培养纪律观念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d. 培养责任感:遵守集体规则可以培养个人的责任感,懂得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三、个人与法律的关系1. 定义:法律是由国家或者社会制定和规范的行为准则和规则。
2. 个人与法律的关系:a. 依法行事:个人应该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言行,不得违法乱纪。
b. 尊重法律:个人应该尊重法律的权威和地位,不可随意违反法律规定。
c. 受到法律保护:个人享有法律给予的权利和保护,同时也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d. 学习法律:个人应该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内容,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
四、维权意识与能力1. 定义:维权意识是指个人对于自身权益的认识和保护的意识。
七年级上册政治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政治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在七年级上册政治课程中,第三单元是关于“民族国家”的知识点。
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民族、国家和民族国家的基本概念,以及我国的民族团结和宪法保障。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家建设和民族团结。
1. 民族民族是具有共同历史、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和心理特征的人群。
在我国,我们有56个民族,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共同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
2. 国家国家是一个具有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人民共同意志的社会政治组织。
国家是人民的国家,国家的发展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3. 民族国家民族国家是指由一个或几个民族组成的国家。
在民族国家中,各个民族都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团结在一起,共同推动国家发展。
4. 我国的民族团结在我国,各民族要相互尊重、团结合作,共同促进民族团结。
政府也应该倡导民族平等、团结和互助,提高各民族的文化、宗教和语言地位。
5. 宪法保障我国的宪法保障了各民族的合法权益,保护了民族团结和民族文化的发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所有的行政和司法机关都要以宪法为依据行使权力。
通过学习七年级上册政治第三单元的知识点,我对我国的民族国家建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我看来,民族团结是我国的宝贵财富,各民族应该和睦共处、相互理解。
政府应该更加重视民族平等和文化传承,让每个民族都能够在国家的发展中发挥作用。
我国的民族国家建设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增强民族团结意识,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加繁荣昌盛,民族团结也能够得以长久保持。
通过本文的总结和回顾,相信我们对七年级上册政治第三单元的知识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希望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弘扬民族团结的精神,共同为构建一个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我们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不同的民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化、传统和习俗,这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民主与法治1. 民主是什么?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也是一种社会政治理念。
民主体现了人民的意志,通过选举和参与决策来实现国家的管理和治理。
民主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制度,更是一种社会文化,是一种民众参与政治的权利和义务。
2. 法治是什么?法治是指以法律为核心,通过法律手段来规范政府权力和公民行为的一种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
法治是现代社会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是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
3. 民主与法治的关系民主和法治是密不可分的。
民主制度是保障法治的重要途径,法治是民主制度运行的重要保障。
民主和法治相辅相成,互为基础,相互制约,实现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
第二部分:宪法与法律1. 宪法是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是国家政治制度和国家根本组织法的总称。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是国家最高法律。
宪法的制定和修法必须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2. 法律是什么?法律是国家机关制定或授权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是国家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依法处理事务的依据,是法律关系的载体,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强制力。
3. 宪法与法律的关系宪法是最高法律的法律,是其他一切法律的总纲。
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和实施化,是宪法的重要载体。
宪法和法律是一脉相承,相互衔接,相互制约,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部分:公民权利与义务1. 公民权利是什么?公民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人身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和文化权利等。
公民权利是国家赋予和保障的,是公民的合法权益。
2. 公民义务是什么?公民义务是公民依法应当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包括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以及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公民义务是公民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
3. 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公民权利与义务是相互对应、相互制约的。
公民享有权利的也要履行义务;履行义务的也要享有权利。
公民权利和义务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公民的法律地位和社会地位。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重点知识梳理,全是必考点!
第六课 师生之间6.1 走进老师【知识整合】一、走近老师1.了解教师职业(1)教师的工作有什么特点?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
人类数千年文明的延续,在很大程度上靠教育来传承。
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在现代社会,教师已发展成为一种专门职业。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2)时代对教师有什么要求?时代在发展,教师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今天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2.风格不同的老师(1)为什么老师有不同的风格?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尊重老师的“不同”,可以让我们走近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老师。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2)我们为什么要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好老师的形象,我们喜欢的老师,风格可能不尽相同。
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
我们要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3)我们怎样与风格不同的老师相处?①承认老师的差别。
因个人喜好而喜欢某位老师很正常,但是,承认并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才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老师。
②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
从多角度了解老师的职业和生活,善于发现老师的优点,寻找接纳老师的理由。
③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目的。
尝试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初衷和用意,更好地理解老师。
④主动交往。
试看主动和老师交往,从一个微笑、一句问候开始,表达自己对老师的亲近感,拉近师生问的距离。
二、师生交往1.教学相长(1)我们为什么要与老师相互交流?古人云:“教学相长。
”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2)我们怎样与老师交流?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和法治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知识点归纳
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第七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单元序:1、治理国家和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
2、是治国理政最大的规矩,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3、是国家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以理性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
第七课前言: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什么?一、我国法制建设的历程(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P74-75)1、法律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2、法律的本质和作用: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它既维护公共管理秩序,也保障正常的社会生活。
3、法律的发展历程:(1)在古代社会,法律确认和保护人剥削人的等级制度,特权阶层常常凌驾于法律之上;(2)近代以来,法律的地位和权威不断提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逐渐成为现实,法治代替了人治,成为一种全新的国家治理方式。
4、中国法律发展的历史及评价。
(1)历史:中华法系源远流长。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制定成文法;西汉时期,强调礼法结合;唐朝时期,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封建法典;鸦片战争之后,一些仁人志士试图将近代西方国家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国未获成功。
(2)评价:中华法系源远流长,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法律文明,古老的中国为人类法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名词点击】什么是中华法系?指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在中国古代法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法律文明,它强调法律与伦理道德的统一,代表性法典为《唐律疏议》。
(二)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P75-77)1、法的产生: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2、决定因素: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3、法的历史类型: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
4、法的特征:(1)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
【名词点击】什么是社会规范?是指调整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
主要包括法律规范、道德规范、职业规范等。
政治一到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政治一到三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政治基本概念政治的定义:政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行为,以及这种行为所形成的一系列制度、组织和活动。
政治的基本特征:政治行为具有目的性、合法性、权力性和制度性等基本特征。
政治的基本职能:政治的基本职能包括调解社会利益冲突、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及实现社会整体利益。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政治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国家、政权、政治制度、政治过程、政治文化、政治思想、政治行为等内容。
国家的定义:国家是指一定的领土、人民和主权的政治组织。
国家的基本特征:国家的基本特征包括领土、人民、主权和政权等。
国家的基本职能:国家的基本职能包括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保障社会权利和利益以及处理国际关系等。
第二单元:政治制度政治制度的定义:政治制度是指国家政权组织的形态、结构、法律规范和行政程序等方面的规范与约束。
政治制度的类型:政治制度可以分为民主政治制度、专制政治制度和威权政治制度等类型。
民主政治制度的特征:民主政治制度的特征包括政府的合法性、政府的权力分立、政府的选举制度、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政治参与等特征。
专制政治制度的特征:专制政治制度的特征包括政府的权力集中、政府的合法性不足、政府的权力行使受限制和公民的政治权利受到限制等特征。
威权政治制度的特征:威权政治制度的特征包括政府的权力强制性、政府的合法性有限、政府的行政效率高和公民的政治参与受到限制等特征。
政治制度的运作原则:政治制度的运作原则包括法治原则、平等原则、自由原则、参与原则和公共利益原则等原则。
政治制度的权力机构:政治制度的权力机构包括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和司法机构等。
第三单元:政治文化和政治社会化政治文化的定义:政治文化是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一定社会的人们在政治活动中形成的特定观念、价值取向和信仰体系。
政治文化的特征:政治文化的特征包括传统性、复杂性、多元性和动态性等特征。
高中政治必修4第三单元重要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4第三单元重要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联系的含义: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1)原理: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②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③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 注意:并非任意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联系是具体、有条件的。
(2)方法论: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
3.联系的客观性:⑴原理: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⑵方法论:①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4.联系的多样性⑴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⑵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⑴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区别:①含义不同。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②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联系: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三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一、参与政治生活1、人民当家作主:我国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及职权:(1)地位: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职权:最高立法权、最高监督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
4、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5、实施依法治国的要求:实施依法治国,前提是有法可依,中心环节是有法必依,关键是执法必严,必要保证是违法必究。
6、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
7、宪法的法律地位: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8、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2)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3)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9、行驶监督权、建议权的渠道:可以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可以采用写信、发电子邮件、打电话、走访等方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
10、正确行使政治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应该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不能诬告陷害,不能贴大字报、聚众闹事。
11、履行政治义务:维护国家安全、保守国家秘密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二、关注经济发展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它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2、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3、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4、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九下政治第三单元知识点
以下是九下政治第三单元的部分知识点: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答:①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还存在很多不合理的、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②通过改革解决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进步。
③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什么?
答: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国情是什么?
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国情是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5.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
答:城乡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差距依然较大。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原因有哪些?
答: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④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⑤坚持改革开放;
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⑧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⑨坚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⑩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等。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知识点梳理
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第一节基本经济制度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P61-P62)答: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P61)答:(1)国有经济。
①地位: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②含义:国有经济的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共同所有。
(2)集体经济。
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非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P61)答: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
4.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P61)答:①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地位)②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作用)5.对于公有制、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我国的国家政策是怎样的?答:①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鼓励、指导、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②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6.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是什么?(P62)答:①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②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7.除了按劳分配外,我国还存在哪些分配方式?(P62)答:①让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
②在一定条件下,人们还可以取得社会保障收人,获得社会公益事业的帮助。
8.什么是市场经济体制?(P63)答: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9.市场经济中,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P63)答:①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生产多少,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来调节。
八年级上册政治三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政治三单元知识点本文主要介绍八年级上册政治学科第三单元的知识点。
一、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1. 政治制度的定义政治制度是指某一国家或地区在政治组织、国家机构等方面的体系和规定。
2.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涵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内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增强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
3.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性国家治理现代化对于推动国家现代化发展、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加强国家软实力和影响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宪法的作用和性质1. 宪法的定义宪法是国家最高法律,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总章程和最高准则,是国家权力机关运行的基础依据。
2. 宪法的作用宪法规范国家机构和国家行为,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石和保障。
3. 宪法的性质宪法具有基本法律、总章程、最高准则等性质,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三、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能1. 国家机关的定义国家机关是指通过宪法和法律规定,代表国家行使权力的机构,包括行政、立法、司法等机关。
2. 国家机关的组织国家机关包括中央和地方两个层级,中央机关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组成;地方机关由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其常务委员会、地方政府、地方人民法院、地方人民检察院等组成。
3. 国家机关的职能国家机关的职能包括行政管理、立法制定、司法审判等,其目的在于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社会进步等。
四、民主权利与义务1. 民主权利的定义民主权利是指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表达意见权、知情权、财产权、言论权等。
2. 民主义的三个基本原则民主制度的三个基本原则是普选、多党制和民主集中制。
3.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的权利特别是民主权利与公民的义务是密不可分的,公民必须履行有关的义务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以上是本文对政治学科第三单元的知识点进行了简要介绍,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政治制度的构成要素、特征以及宪政制度等。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知识点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什么是联系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因素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限制和互相作用。
2、联系的广泛性、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方法论意义:客观性切忌主观任意性。
多样性注意剖析和掌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样条件。
※3、整体和部分的含义、关系及其掌握两者关系的方法论意义含义: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目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目上看它是多。
关系:互相差异,又互相联系。
方法论:建立全局看法,重视局部作用。
4、系统的含义、基本特色,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意义含义:系统是由互相联系和互相作用的诸因素组成的一致整体。
基本特色: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构造的优化趋势。
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意义:用综合的思想方式来认识事物。
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知识点二: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什么是新事物什么是往事物什么是发展(即发展的实质 )新事物是切合客观规律、拥有强盛生命力和远大前程的事物。
往事物是违反事物发展的必定趋势,最后走向消亡的事物。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行进和上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往事物的消亡。
2、发展的广泛性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3、为何事物发展的前程是光明的,道路是波折的掌握这一看法有何意义前程是光明的: (1)新事物是切合客观规律、拥有强盛生命力和远大前程的事物。
(2)它在战胜了往事物中悲观的、过时的和腐败的东西,汲取了往事物中踊跃的、合理的因素,并增加了为往事物所不可以容纳的新内容。
(3)社会领域内的新事物能够获得人民民众的支持和拥戴。
因此新事物必定战胜往事物,前程是光明的。
道路是波折的: (1)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美到比较完美的过程。
(2)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同也有一个过程 (3) 往事物老是坚强抵挡和全力抹杀新事物,因此,新事物战胜往事物必定经历一个漫长而波折的过程。
八年级上政治三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上政治三单元知识点在八年级上,政治学习的第三个单元涉及到政治制度和国家机关。
政治制度是指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规则的总和,包括宪法和法律、制度、政策等方面,它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框架。
国家机关则是国家行使国家权力和管理国家事务的机构和组织,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以及特别机关等。
一、政治制度“制度”一词源于“正道有规矩,框框固定型”的“文字本意”,简而言之就是国家治理和社会生活中所实行的规矩、规则、程序和机制等方面的总和。
作为政治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特指一定范围内的行为方式和组织形式,是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规则。
一般来说,政治制度包含五个方面,即宪法和法律、行政管理、司法审判、军事国防和党的领导等。
这些方面都是政治制度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宪法和法律被认为是政治制度的基础和核心,以此为中心的行政管理、司法审判、军事国防和党的领导再次构成了整体政治制度的完整框架。
在政治制度建设中,各方面的制度都要有机衔接、相互支撑,才能够保障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国家机关国家机关是国家行使国家权力和管理国家事务的机构和组织,它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机关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和执行国家方针、政策和法律,领导和管理国家各级行政、司法、军事和文化教育事业。
国家机关根据职能分为三类,分别为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
国家权力机关主要负责制定法律、监督政府行政行为和行使一些特殊的权力;行政机关则主要负责实施法律、落实政策,具体管理和协调国家行政事务;审判机关则是处理各种民事、刑事案件的司法机关。
除此之外,国家机关还包括一些特殊机关,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等,它们都有具体的职能和任务,对于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政治学习的第三个单元中,我们需要了解政治制度和国家机关所涉及的内容,加深对宪法和法律、行政管理、司法审判、军事国防和党的领导等各个方面的理解和认识,这对于我们今后的人生和事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教师工作的特点?P61
(1)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2)在现代社会,教师已发展为一种专门职业。
2.时代对教师的更高要求(标准)?P62
(1)有理想信念(2)有道德情操(3)有扎实学识(4)有仁爱之心
3.为什么有不同风格的老师?P63
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
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4.如何面对风格不同的老师?P64
(1)承认老师的差别(2)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
(3)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目的(4)主动交往
5.为什么要教学相长?(教学相长的表现)P66
(1)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2)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
师更好的“教”
6.如何理解教学相长(含义)?P66
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
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的“教”。
7.教学相长的好处(作用)?P66
(1)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2)既是对老师的积极反馈,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新资源(3)可以促
进师生共同进步
8.如何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P67
(1)老师的表扬激励我们更好的学习和发展(2)老师的批评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3)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9.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P68
(1)学生乐于学习(2)老师寓教于乐(3)师生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
10.为什么要尊重老师?P69
(1)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2)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3)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
情感上的关怀,我们也应该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11.与老师发生矛盾怎么办?P69
(1)自我反思,冷静、客观的分析原因;(2)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3)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4)求同存异,主动关心
12.家的含义(什么是家庭)?P71
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13.怎样正确认识家?(家的意义、作用)P72
(1)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2)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14.中国人心目中的回家?(在中华文化中家是什么?)P74
(1)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2)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相传、血脉相
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15.孝亲敬长的原因?P74
(1)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2)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3)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16.如何理解尽孝在当下?P74
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17.如何孝亲敬长?P75
(1)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2)与双亲长辈保持亲近、融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3)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
18.面对家庭结构的改变,我们应该怎么做?P78
只要我们用心感悟就会发现,家中的亲情仍在,尽管它的表现形式可能会发生变化。
19.为什么会出现爱的碰撞?(爱的碰撞的原因)P79
(1)进入初中的我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和家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2)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
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亲子之间的碰撞增多了,有时伴着甜蜜,有
时出现紧张,甚至发生冲突。
(3)作为两代人,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很大,对问
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亲子冲突有时在所难免。
20.处理不好爱的碰撞(冲突)会有什么后果?P81
如果处理不好,亲子冲突就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
有效的化解冲突,既需要父母做出榜样,也需要我们自己努力。
21.进入初中后,和家人关系变化的表现?P79
(1)一方面,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2)另一方面,面对
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时我们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
22.如何化解与父母的冲突?P82
(1)爱在沟通中加深,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沟通来解决(2)我们可以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
我们可以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法表达我们
的爱。
23.和父母沟通的技巧?P82
(1)关注事实(2)把握时机(3)留意态度(4)选择方式(5)考虑环境
24.现代家庭的特点?P83
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25.中国家庭结构从过去到现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P84
(1)家庭变得越来越小(2)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3)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
民主
26.现代家庭的类型?P84
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
核心家庭:由父母与未婚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
主干家庭: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父母及第三代组成的家庭。
27.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P84
(1)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2)探讨社会和人生问题(3)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4)创建学习型家庭,参与社区活动
28.怎样构建和谐家庭?(构建和谐家庭,我们应该怎么做?)P85
(1)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2)有效沟通和交流,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
和冲突(3)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中的问题
29.如何化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或冲突?(面对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我们应怎么做?)P86
(1)帮助家庭成员舒缓情绪(2)明确自己是不偏不倚的中立者(3)引导家庭成员看到对方的优点
(4)帮助家庭成员走出“面子”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