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黄褐斑的治疗现状(一)

合集下载

针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现状

针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现状

针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现状黄褐斑(chloasma, melasma)是一种多见于中青年女性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

现代医学认为多种病因可致本病,如紫外线照射、化妆品、妊娠、内分泌紊乱、过度疲劳、种族和遗传等。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主要病机为气血不能上荣于面。

目前临床上中医药治疗本病方法较多,其中针灸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方法主要有毫针针刺和耳穴贴压,还有穴位埋线、刺络放血、拔罐等。

笔者查阅了CNKI数据库中近5年国内运用针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文献,发现利用针灸治疗黄褐斑越来越受到重视,现综述如下。

1毫针及其复合疗法毫针是针刺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针具,可以针刺全身腧穴[1]。

毛忠南等[2]采用经络美容法,选取百会、风池、大椎、肺俞、肝俞、脾俞、肾俞、手三里、足三里、关元、三阴交,印堂、四白、颧髎等穴位,配和辨证施针及局部皮损美容针围刺治疗黄褐斑,总有效率93.3%。

张学丽等[3]根据时辰的干支按时取穴,同时取合谷及色斑所在部位腧穴,配合辨证取穴(肝郁气滞加太冲、三阴交、膈俞,脾胃虚弱加足三里、脾俞、胃俞,肝肾亏虚加三阴交、太溪、关元),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

史红裴等[4]选取双侧蠡沟、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或丰隆及中脘、尺泽(右),配合皮损局部围刺和辨证取穴,总有效率90.0%。

宋鹏[5]采用局部围刺结合背俞穴配合辨证治疗。

总有效率为97.2%。

魏凌霄等[6]采用围刺配合体针辨证治疗。

对照组采用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和中药辨证治疗。

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朱玉[7]采用辨证针刺配合对大椎及背俞穴进行梅花针叩刺和拔罐治疗,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组。

李子勇等[8]应用皮损局部挂针加直接灸配合体针并辨证配穴治疗黄褐斑,全部有效。

2耳针及其复合疗法“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灵枢·口问》),耳与经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现代医学认为,黄褐斑的发生与内分泌、自主神经功能有关。

而通过刺激耳穴,可以疏通经络、运行气血,尤其对调整内分泌的功能非常重要。

黄褐斑治疗进展情况分析

黄褐斑治疗进展情况分析

黄褐斑治疗进展情况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黄褐斑是一种后天性色素异常性疾病,典型表现为对称分布的色素沉着斑及斑点,最常见于肤色较深(Fitzpatrick皮肤类型Ⅳ型至Ⅵ型)的育龄妇女的面颈部。

黄褐斑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最主要的致病因素为紫外线辐射和口服避孕药及怀孕导致激素的变化,其他危险因素包括甲状腺疾病、抗癫痫药物、光毒性药物和遗传因素,而在男性通常是特发性的。

黄褐斑生活质量评分(melasma quality oflife scale,MelasQOL)表明,该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尤其是面部有病变的患者。

黄褐斑根据色素积聚的部位可分为三种组织学类型:表皮型、真皮型和混合型 J。

黄褐斑的分型对指导治疗方案和预后很重要,因为真皮型的黄褐斑往往对治疗不敏感,尤其是外用药物治疗_3]。

氢醌是治疗黄褐斑的标准制剂,但2006年起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禁止柜台销售含氢醌药物,因出现过几例外源性褐黄病的报道,加之在啮齿动物中的实验研究表明氢醌可能有致癌作用。

鉴于此,急需寻找一种新的安全有效方法来治疗黄褐斑。

本文总结了自2006年以来发表的有关黄褐斑治疗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对多种干预措施及其对黄褐斑的治疗效果进行综述。

经大量的临床发现阿胶黄精丸有补气养血,滋养肝肾,调节内分泌,活血化瘀等作用,对脸上长斑有从根调理的效果。

外用药物治疗氢醌及其与皮质类固醇和维甲酸联合应用氢醌是最常用的脱色剂,可通过与酪氨酸竞争抑制黑素合成途径,并通过阻止DNA及RNA的合成选择性破坏黑素小体及黑素细胞。

由4%氢醌、0.O1%氟轻松和0.05%维甲酸组成的三联疗法(tfi.ple combination cream,TCC)是目前唯一被FDA批准用于治疗黄褐斑的含氢醌的药物组合 j。

然而,对激素引起的面部萎缩的担心限制了TCC 的使用,其应用不宜超过6个月,且不宜用于维持治疗_5]。

黄褐斑的治疗及研究近况

黄褐斑的治疗及研究近况

黄褐斑的治疗及研究近况目的对黄褐斑目前主要的中西医治疗情况及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寻找黄褐斑有效的治疗方法。

方法检索国内2005— 2011年有关黄褐斑治疗及研究文献,从中西医治疗、综合治疗、研究情况进行分析、归纳。

结果中西医治疗黄褐斑各有其特点,西医见效快,重在治标,但容易复发,且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而中医药具有疗效稳定、毒副作用小,虽起效慢,但比较巩固。

结论运用中药方剂内服、外敷,针灸、埋线、耳穴等中医特色疗法治疗黄褐斑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同时中西结合、内外结合、针药结合等多种治疗手段同时运用综合治疗也是取得满意疗效的有力保证。

关键词:肝斑;黄褐斑;中医药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增多性皮肤病,中医学属“肝斑”、“黧黑斑”、“蝴蝶斑”等范畴,在自然人群中患病率较高,好发于中青年女性,育龄期女性较多,以颜面部位的对称性分布、大小不一、形态不定、无自觉症状的淡褐色至淡黑斑片为临床特征,通常分布于颧部、颊部、眼眶周围、鼻部以及前额等,皮损表面光滑,不高于表皮,没有炎症,无脱屑,无痛痒感,日晒后加重。

黄褐斑发展缓慢,病程较长,具有顽固和复发的特点,是临床常见而又难以治愈的皮肤病之一,近年来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日益显示出优势,现就黄褐斑的中西医治疗及相关实验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西医治疗黄褐斑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还不明确,现代医学对其治疗多停留在治标阶段,以外治法为主。

旨在抑制黑色素细胞增生、防止黑色素颗粒形成、加速黑色素颗粒降解以及降低黑色素细胞活性等。

1.1 内治法 FI服全身治疗药物“,主要有维生c、维生素E及其衍生物,也是目前较经典且疗效肯定的药物,此外还有谷胱甘肽、止血环酸、孩儿茶素、托吡酯、碧箩芷、原花色素、川芎嗪、灵芝多糖、羟基白藜芦醇等。

李清等以维生素EC复合剂治疗3O例黄褐斑患者,发现治疗前黄褐斑患者血LPO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治疗后LPO值明显低于治疗前,说明维生素E、维生素c对黄褐斑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黄褐斑中医治疗现状(精)

黄褐斑中医治疗现状(精)

黄褐斑中医治疗现状关键词黄褐斑;中医治疗中法分类号R758.42黄褐斑(Chlosma)是一种后天性黑色素沉着过度性皮肤病,发生于日晒部位并于日晒后加重。

常见于妇女,从青春期到绝经期都有。

临床表现为黄褐色或淡黄色斑片,不规则形状,对称分布于面部,无炎症及鳞屑,无自觉症状。

随季节、日晒、内分泌变化等因素减轻或加重,呈慢性病程〔1〕。

凡七情内伤,肝郁气滞,饮食劳倦,妇人经血不调等均可致病。

①情志不遂:如肝气郁结、暴怒伤肝、思虑伤脾、惊恐伤肾等,皆可使气机紊乱,气血悖逆,不能上荣于面而生。

②劳伤脾土:凡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偏嗜五味,使中土转输失职,或土虚不能制水,水气上泛,气血不能濡煦而生斑。

③肾精受损:凡房室过度,久伤阴精,水亏不能制火,虚火上炎,颜面不得荣润而酿成褐斑〔2〕。

刘爱民〔3〕调查436例黄褐斑患者,年龄多集中在26~45岁之间,妊娠或分娩后发病者228例(52.3%),脉多属虚脉,故认为本病是以虚为主的病证,以气血阴虚为多;病位在心、脾、肾、肝;病因病机:26~45岁的妇女,经妊娠分娩后,气血耗伤,肝肾亏损,加之繁重的家务工作多劳伤心脾,气血阴虚或气郁而结,络脉瘀滞,热与瘀亦是其中病理表现之一。

本文就黄褐斑中医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1 治疗现状1.1 中医内治法1.1.1 分型治疗多从肝、脾、肾三脏入手,调理气血为主〔1,2〕。

①肝郁气滞型:治宜舒肝解郁,选柴胡疏肝散。

胸闷乳胀加郁金、川楝子;口苦加龙胆草、栀子;瘀血重加大黄?虫丸。

②肝脾不和型:治宜舒肝健脾,选逍遥散化裁。

月经不调,加丹参、益母草;经来血块,加桃仁、红花;两乳胀痛,加青橘叶、青皮;腹胀便溏,加党参、炒山药。

③劳伤脾土型:治宜温阳健脾,选苓桂术甘汤或四君子汤加减。

大便溏薄,加煨姜、炒山药;腹胀纳差,加炒山药、陈皮;④肾水不足型:滋阴补肾为法,选六味地黄丸加减。

伴阴虚火旺者,宜滋阴降火,选知柏地黄丸。

遗精盗汗者,加金樱子、芡实;失眠多梦,加生龙骨、生牡蛎。

黄褐斑的治疗新进展

黄褐斑的治疗新进展

黄褐斑的治疗新进展黄褐斑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色素性皮肤病,多发生在面部和颈部。

该病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包括暴露于紫外线、内分泌紊乱、遗传因素、药物反应等。

黄褐斑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貌和心理,因此代表着一项重要的医学难题。

近年来,黄褐斑的治疗研究有了新的进展,本文将就此作一介绍。

1. 光学及激光治疗光学治疗可分为黄光治疗和胡萝卜素光动力疗法。

黄光治疗是应用可见光在特定波长下照射皮肤,以治疗黄褐斑。

这种治疗能够直接破坏多色素细胞,而且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胡萝卜素光动力疗法是应用单纯的胡萝卜素在不同波长的激光照射下治疗黄褐斑。

该治疗能够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增加胶原蛋白生成,从而使皮肤明亮光滑。

2. 化学治疗化学治疗是应用多种化学物质来改善皮肤色素,治疗黄褐斑。

其中常用的治疗方式包括外用药治疗和内服药治疗。

外用药物包括氢化可的松、曲安奈德等,通过改善皮肤人瑟质水平,促进色素代谢来达到治疗效果。

而内服药物则以抑制甲状腺素、维生素C等药物为主,能够有效抑制麦拉宁色素的合成和分泌。

3. 植物治疗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黄褐斑的治疗中,许多植物也具有非常好的疗效。

比如,很多人已经知道,醋中含有丰富的醋酸,醋酸可以通过分解清除皮肤表层的老废物质,促进细胞代谢及细胞更新、祛黄美白;在中药中,防风、菊花、苦参等也一直被用于黄褐斑的治疗,具有天然的美白祛斑功效。

综上所述,黄褐斑的治疗研究在不断进步,并且还有很多不同的治疗方法可以选择,包括光学及激光治疗、化学治疗和植物治疗等。

然而,只有全面了解并准确识别引起黄褐斑的因素,才有可能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同时,注意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紫外线照射,也是有效改善黄褐斑的重要因素。

黄褐斑的治疗现状(一)

黄褐斑的治疗现状(一)

黄褐斑的治疗现状(一)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慢性难治性色素性皮肤病。

主要特征是面部对称性色素过度沉着,为形状不规则,颜色淡褐色至深褐色、界限清楚的斑片,无炎症表现及鳞屑,无明显自觉症状。

皮损主要分布在前额、颞部、鼻部和颊部1]。

黄褐斑多见于育龄期妇女,男女比例约为1∶92]。

病情可有季节性,常夏重冬轻。

黄褐斑发病机理复杂,真正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多数学者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遗传因素,紫外线照射,妊娠,雌激素,孕激素水平,血清铜含量,口服避孕药,内分泌失调,子宫卵巢疾病,甲、乙型肝炎,胆囊炎,激素治疗,酪氨酸功能障碍,化妆品,光敏性药物,氧自由基,皮损区微生态改变,抗癫痫药及情绪波动等。

在上述诸因素中内分泌失调、遗传和紫外线照射被认为是发病主要原因。

黄褐斑几乎是所有种族共患疾病,但以居住在紫外线照射强烈地区的Ⅳ-Ⅵ型肤色的人,尤其以亚洲人和西班牙人为多2,3]。

由于黄褐斑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人们的面部美观,给患者身心带来一定影响,临床治疗方法多样化,现将目前的黄褐斑治疗方法综述如下,以供参考:1、局部药物治疗1.1遮光剂:患者外出可以使用遮光的工具(如伞、太阳冒)或在曝光部位外涂宽光谱的遮光剂(如5%氧化锌霜和5%对氨基苯甲酸霜),减少紫外线直接照射在患处。

遮光剂分为物理和化学遮光剂,它不但能遮挡阳光还能起到皮肤美容的功效。

1.2脱色剂的使用:黑素的多少决定皮肤色素的深浅。

目前应用最广泛、研究最多的治疗色素增加性疾病的药物是酪氨酸酶抑制剂。

这是因为酪氨酸酶作为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酶,其异常过量表达可导致人体的色素沉着性疾病。

酪氨酸酶的抑制剂主要是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而达到抑制黑色素合成。

它主要有含酚基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巯基化合物等4]。

1.2.1含酚基化合物:羟基苯甲酸和羟基苯甲醛对酪氨酸酶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5%的氢醌酸又名对苯二酚,与酪氨酸酶的底物酪氨酸结构类似,竞争性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抑制酪氨酸转化为黑素,减少黑素的合成。

黄褐斑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黄褐斑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黄褐斑也称肝斑,黄褐斑属于获得性色素增多的皮肤疾病,颜色为深浅不一的褐色,多分布于双颊、眼睛周围,形态无规则性,阳光直射会加重颜色。

黄褐斑患者皮肤组织内黑色素增加,黑色素细胞异常表达升高,40~50岁女性易得,皮肤呈现深色女性比皮肤浅色患者容易发生黄褐斑,随着时间的延长,病情加重。

目前,黄褐斑的发病原由还不了解,但是文献表示[1],多与妊娠、雌激素及紫外线相关。

黄褐斑患者往往存在机体功能失调,大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上的月经不调、烦闷、失眠即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疾病,给患者身心带来较大影响。

大量研究表示[2],临床治疗黄褐斑的方法存在多种,例如进行全身治疗,采用激光手段对患者色斑进行局部治疗,或从中医理论出发进行标本兼治治疗,临床选择时需慎重,该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综述。

1中药治疗中医将黄褐斑归属为“面尘、肝斑、黧黑”范畴,病因与肝肾脾直接相关,气血不足是黄褐斑患者主要发病原因。

中医治疗黄褐斑需要从肝肾及血瘀方面进行辨证治疗。

从另一个角度出发,黄褐斑的发病与患者情志不畅、气滞血瘀,从而伤及肤络,颜面失养而至。

临床需要针对不同类型黄褐斑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

李云等[3]研究表示,黄褐斑患者面部血热经络阳性旺盛,血液中毒素物质显露于表面,治疗需要从疏肝解郁方面进行治疗。

刘俐等[4]研究表示,在中医辨证治疗的同时适当添加活血化瘀药物,对明显改善黄褐斑患者的面部暗沉状态。

文献表示,对多黄褐斑患者采用中药四物汤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疗效。

但中药治疗用药时间长,因此可采用皮肤外敷及内服药物综合治疗,能明显缩短治疗周期,增加治疗效果,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

2外用药物黄褐斑患者进行外用药物治疗目前已经成为临床常见方法。

能够联合内服药物联合治疗黄褐斑疾病,效果更佳。

DOI:10.16662/ki.1674-0742.2021.04.191黄褐斑的治疗现状及进展韦克基广西贵港市皮肤病防治院皮肤性病科,广西贵港537100[摘要]黄褐斑是临床皮肤病中最常见的难治疗皮肤疾病。

黄褐斑的治疗新进展

黄褐斑的治疗新进展

黄褐斑的治疗新进展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问题,特别是在中年人和老年人中更为常见。

它常常被称为“老年斑”,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中的黑色素沉积增加,导致皮肤出现褐色斑块。

黄褐斑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外貌和心理健康,因此对于黄褐斑的治疗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介绍关于黄褐斑治疗的新进展,包括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治疗的最新技术和疗效评估等内容。

黄褐斑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外用药物、激光治疗、化学剥脱和微针等。

我们来了解一下外用药物治疗的情况。

外用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漂白剂、抗氧化剂和激素制剂等。

漂白剂主要作用于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包括羟基酸、阿魏酸和角酸等。

抗氧化剂可以减少黑色素的沉积和氧化,如维生素C、维生素E和果酸等。

激素制剂能够抑制皮肤色素的生成和沉积,但需要慎重使用,因为长期使用激素可能导致皮肤变薄和色素沉着更加严重。

外用药物治疗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不会留下明显的副作用和疤痕,但疗效相对较慢,需要长期坚持使用。

而且对于一些色素沉着较严重的黄褐斑来说,外用药物治疗效果不够明显,需要采用其他治疗方法。

激光治疗是当前比较流行的治疗方法之一。

激光治疗通过选择性光热作用,破坏皮肤深层的黑色素,从而减轻黄褐斑的颜色和面积。

激光治疗的优点是治疗效果快,疗程短,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黄褐斑。

激光治疗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疼痛、红肿、水泡和色素沉着加重等副作用。

而且激光治疗的效果因个体差异较大,有的患者治疗后可能出现色素沉着更加严重的情况。

化学剥脱是一种通过化学物质来破坏皮肤表层组织,从而使皮肤重新生长、更新的治疗方法。

化学剥脱的常见药物有果酸、水杨酸、三氯乙酸和苯甲酸等。

这些药物可以促进皮肤的代谢和更新,减少黑色素的沉积,从而改善黄褐斑的情况。

化学剥脱的优点是治疗效果明显,适用范围广,适合不同类型和程度的黄褐斑。

化学剥脱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刺痛和红肿,需要严格控制浓度和时间,以免引起色素沉着加重。

黄褐斑的治疗新进展

黄褐斑的治疗新进展

黄褐斑的治疗新进展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面部出现棕黄色的斑块或斑点。

黄褐斑通常会给人们带来心理和社交上的困扰,所以治疗黄褐斑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针对黄褐斑的治疗方法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下面将介绍一些较为新的治疗方法。

1. 激光治疗:激光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黄褐斑的方法。

目前常用的激光治疗方法包括激光顺应性光学模数(Q-switched lasers)和光动力疗法。

激光治疗可以通过选择性地破坏黑色素细胞来减少色素沉着,但是激光治疗可能需要多次治疗才能达到满意效果,而且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疼痛、红肿、皮肤瘢痕等。

2. 小黄褐斑种子物理除去法:这是一种新提出的黄褐斑治疗方法。

该方法利用小黄褐斑在病变区域密度较高的特点,将小黄褐斑当作种子,用一种特殊的器械挖去,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这种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明显等优点。

3. 化学剥脱:化学剥脱是一种通过化学物质来去除色素沉着的方法。

目前常用的化学剥脱剂有果酸、三氯乙酸和水杨酸等。

化学剥脱可以加速细胞代谢,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减少色素沉着。

但是化学剥脱需要专业医生进行操作,且容易引起皮肤刺激和过敏反应,所以患者在接受化学剥脱治疗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产品和合理的用量。

黄褐斑的治疗在近年来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如激光治疗、小黄褐斑种子物理除去法、化学剥脱和光动力疗法等。

每种治疗方法都有其适应症和不良反应,所以在进行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患者还需要注意防晒和保护皮肤,避免黄褐斑的复发。

黄褐斑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黄褐斑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浙 江中医杂志 21 年 2 02 月第 4 鲞箜 塑 7
【 献综述 】 文
黄褐 斑 的 中医药 治 疗 现 状
袁敏 芳 刘 涛峰。( 导) 指 1 安 徽 中 医学院 安徽 合肥 2 0 3 30 8
2 安徽 中医学院 第一 附属 医院 安徽 合 肥 2 0 3 30 1
总有 效 率 7 %。袁 群[ 肝 肾 同调 治 疗 黄 褐 斑 5 7 5 ] 6例 ,
浙江 中 医杂 志 2 1 0 2年 2月 第 4 7卷 第 2期
制 剂 ( 胡 、 当归 、赤 芍 、 白芍 、川 芎 、王 不 留行 、 柴 I
路路 通 、香 附 、枳 壳 、元 胡 、丝 瓜 络 、红 花 、青 皮 、 陈皮 、娑 罗 子等 组 成 ) 每次 1 g 0 ,每 日 2次 。对 照 组 内服维生 素 2 0 rg 次 ,每 日 2次 ,外 用 3 氢 醌 软 0 / a 膏 。治疗 组 总有效 率 9 . 1 ,对 照组 总 有 效率 6 % 5 1 8 ( PG0 0 ) . 5 。秦竹 等l _ 1 ¨采用 补 阳还 五 汤 治疗 女 性 面部 黄褐 斑 2 8例 。治疗 组 :黄芪 、当归 、川 芎 各 2 g I 0 ,桃 仁 、赤芍 各 1 g 5 ,红 花 、 白芷 各 1 g 0 ,地 龙 5 ,冬 瓜 g
4 拔 罐 法
2 例 。治 疗 组 :鸡 血 藤 、丹 参 各 2 g 1 0 ,赤 芍 、 白芍 、
益母 草各 1 g 5 ,生 蒲 黄 、炒 蒲 黄 、香 附 、柴 胡 、杭 白 菊 、丝 瓜 络 、 当 归 、熟 地 各 1 g 0 ,红 花 、 山 茱 萸 各 5 。每 天 1 ,水 煎 2服 。连 服 4周 。对 照组 :维 生 g 剂

中医治疗黄褐斑近况

中医治疗黄褐斑近况

1剂 ,连 服 2 1 天 。基 本 治 愈 率 7 2 . 4 %,显 效 率 1 5 . 3 %,
好转率 7 . 1 %,无效率 5 . 2 %,总有效率 9 4 . 8 %。黄慧芹 ¨ 自拟 活 血 消斑 汤 ( 当 归 、熟 地 、鸡 血 藤 、丹 参 各 3 0 g , 赤芍 、 红花 、 川芎各 l O g , 甘草 6 g 。肝郁气滞者加柴胡 、 郁金 , 肝肾阴虚者加女贞子、 枸杞子 , 脾虚湿盛者加白芷 、 薏苡仁 )治疗 4 0 例黄褐斑。对照组 4 0 例 口服大剂量维 生素 c 。总有效 率治 疗组 8 5 . 0 %, 对 照组 4 7 . 5 %,两组 比 较差 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万 克英 等 治疗 8 6 例, 均 外用 3 % 氢醌 霜 。中药组 4 8 例 另用 复方 活血化瘀 汤 ( 当归 、 红花 、 生地 、五 味子 、桃仁 、阿胶 、茯 苓 、丹参 、白芍 、黄芪 、 甘草、柴胡 、女贞子等 ),西药组 3 8 例另服维生素 c , 维生素 E 。 治疗 3 个 月 ,总 有 效 率 中 药 组 6 8 . 8 %,西 药 组3 4 . 2 %,两组 比较有 极显 著性 差异 。
黄褐 斑 多对 称 分 布 于颜 面 ,尤 以颧 部 、两 颊 多见 , 呈 黄 褐色 至深褐 色 、淡黑 色斑 片 ,大小不 等 , 形 状各 异 , 边 界 清 晰 。无 自觉 症状 , H晒后 加 重 。近年 来 中医治 疗 黄褐 斑优 势 日 益 突 出 ,综 述如 下 。 1 中药 内治 1 . 1 辨证 论 治 王 茜 茜 治 疗 7 0 例 ,辨 证 分 为 3 型 。肝 郁 气 滞 型 用逍遥丸加减 ( 柴胡 、赤芍 、白芍 、丹皮 、焦栀子 、山 药 、当归 、茯 苓 、 白芷 、 白花蛇 舌 草 、刺蒺 藜 、蝉 蜕 各 l O g ,丹参 、益母草各 1 5 g ),脾虚湿阻型用参苓 白术散 加减 ( 党参 、茯 苓 、白术 、泽 泻 、赤芍 、姜半 夏 、生 薏 苡仁 、山药、陈皮、滑石、炒枳壳 、蝉蜕各 l O g ,丹参 、 益母 草各 1 5 g ), 肝 肾 阴亏型 用知柏 地 黄丸加 减 ( 知母 、 黄柏 、生地 、枸杞 子 、丹皮 、茯苓 、泽 泻 、麦冬 、山药 、 山茱 萸 、当 归 、桃 仁 、白术 、蝉 蜕各 l O g ,丹 参 、益 母 草各 1 5 g ) 。治 愈 2 5 例 ,显 效 3 4 例 ,好 转 6 例 ,无效 5 例 ,总有效 率 9 2 . 8 %。柏 亚 萍等 报 道蔡 瑞康 教 授分 为 两型。 肝 肾亏 虚型 用六 味地黄 丸加 减 ( 黄芪、 黄精、 熟地、 山药 、 山茱萸 、 丹皮 、 茯苓 、 泽泻 、白芍 、 当归 、 菟丝子、 女贞子 、 旱莲草等 ) , 气滞血瘀型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 桃 仁 、当 归 、红花 、 白芍 、熟 地 、山药 、川 I 芎 、枳 壳 、甘 草 等 )。胸 闷乳 胀 加 柴胡 、郁 金 、夏 枯 草 、延 胡索 、炒 川 楝 ,腹 胀 便溏 加 党参 、炒 山药 、炒 白术 、茯苓 ,腹胀 纳 差加 焦 山楂 、陈皮 、厚朴 ,经 血不 调加丹 参 、益母 草 , 痛 经 或 经血 夹块 加 桃 仁 、红花 ,失 眠多 梦加 生 龙骨 ,生 牡 蛎 、酸枣 仁 、合 欢皮 、柏 子仁 。 同时外 用 4 5 % 壬 二 酸 软 膏 ,取得 满 意疗 效 。瞿幸 分 为 7 型治 疗 :肝气 郁结 证宜疏肝解郁 ,用加味逍遥丸 、柴胡逍遥散加减;脾虚 痰湿 证 宜化 痰 利湿 ,用 除湿 胃苓 汤 、二 陈汤 、半夏 白术 天麻 汤 、参 苓 白术 散 加减 ;③ 肝 肾 阴虚 证 宜滋 补肝 肾 , 用六味地黄丸 、知柏地黄丸 、左归丸加减 ;④肾阳不足 证 宜 温 肾壮 阳 ,用 金 匮 肾气 丸 、真 武汤 、五子 衍宗 丸 、 金樱 子膏加 减 ;冲任 失调证 宜养 血调 经 , 用 乌鸡 白凤 丸 、 桃 红 四物汤 加 减 ;瘀血 阻络证 宜 活 血化瘀 通 络 ,用 通 窍 活血 汤 、血 府逐 瘀汤 加减 ;血虚 风热 证宜养 血散 风清 热 , 用 四物汤合 桑菊 饮加 减 。 1 . 2 专方 治疗 郭 义 龙 等 用 柴 红 方 ( 丹参 1 5 g ,柴胡 1 5 g , 薄 荷6 g ,赤 芍 1 5 g ,栀 子 l O g ,红花 6 g ,当归 1 5 g )治 疗 1 0 0 例 ,对 照组 5 0 例 口服 维生 素 C片 。总有 效率 治疗 组 8 6 . 6 %,对照 组 4 9 . 0 %,两 组 比较差 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黄 小英 等 自拟 褐斑 消汤治 疗 9 8 例 ,基本 方用 白芷 1 5 g , 生地 2 0 g ,当归 1 5 g ,生何首乌 2 0 g ,制黄精 1 5 g ,枸杞 子 1 0 g ,玉竹 2 0 g ,乌梅 2 0 g ,漏 蓝 子 6 g 。 肾虚 肝郁 者 加 女贞子 1 5 g ,郁金 1 0 g ,脾虚湿盛者加薏苡仁 2 0 g 。每 总第2 4 3 期)

黄褐斑不再是难题有效治疗方法揭秘

黄褐斑不再是难题有效治疗方法揭秘

内调外敷结合:内 外兼修,效果更佳
注意事项:根据个人 体质和病情,选择合 适的中药配方,并在 医生指导下使用
化学剥脱法
原理:利用化学物质去除皮肤表面的角质层,促进皮肤新陈代谢 优点:快速、有效,适用于大面积黄褐斑 缺点:可能引起皮肤刺激、过敏、感染等副作用 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化学剥脱剂,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过度剥脱导致皮肤损伤
治疗: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 服药和复查
Part Five 成功治疗黄褐斑的案例
分享
典型案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年龄、性别、职业等 黄褐斑症状:颜色、面积、持续时间等 治疗方法:药物、激光、护肤品等
治疗效果:黄褐斑消退程度、皮肤改善情 况等
患者反馈: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生活习 惯改变等
医生建议:日常护理、饮食调整等
日常护肤和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防晒:避免阳光直射,使用防晒霜
清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油脂和污垢 堆积
保湿:使用保湿产品,保持皮肤水分
饮食:均衡饮食,避免过多摄入刺激性 食物
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皮肤修 复
运动:适当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 皮肤抵抗力
Part Four
黄褐斑治疗的注意事项
选择正规医院和专业医生
黄褐斑对生活的影响
影响美观:黄褐斑使皮肤变得 暗沉,影响个人形象
影响自信:黄褐斑可能导致患 者自信心下降,产生自卑心理
影响社交:黄褐斑可能影响患 者的社交活动,导致社交障碍
影响心理健康:黄褐斑可能导 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 问题
黄褐斑的常见治疗误区
过度依赖化妆品:化妆品 只能起到遮盖作用,不能
Part Two
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斑的成因和影响

黄褐斑的治疗新进展

黄褐斑的治疗新进展

黄褐斑的治疗新进展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问题,特别是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更加普遍。

它的症状是在皮肤上出现深色斑点,这些斑点通常出现在脸上,手臂,脖子和其他暴露在阳光下的部位。

它是由于皮肤中的黑色素沉积导致的,主要是由于长期的紫外线照射和老化的影响。

虽然黄褐斑并不会对身体带来重大风险,但它通常会对个人的形象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很多人都非常关注其治疗方法。

本文将会探讨1000字以下的黄褐斑治疗新进展。

传统的黄褐斑治疗方法包括使用美白霜,化学剥脱,激光治疗等方法。

然而,这些方法都有一些缺点:1. 美白霜:市面上销售的美白霜通常会使用氢醌,水杨酸和果酸等成分。

虽然这些成分可以减少黑色素的产生,但是如果长期使用,有可能会对皮肤产生损伤和刺激,以及引起炎症反应。

2. 化学剥脱:化学剥脱依靠一定浓度的酸类化合物与皮肤接触,以达到清除皮肤老化角质细胞,改善暗沉、毛孔粗大、痘印、斑点、皱纹等各种皮肤问题的作用。

但是这种方法的效果通常比较慢,需多次治疗。

且长期使用也有可能导致一些副作用,如干燥、发红、瘙痒等不适症状。

3. 激光治疗:激光治疗的效果通常比较显著,但是手术的风险和代价也相对较高,且存在一定的复发率。

此外,有可能会出现治疗后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的情况,需要注意。

1. 无针水光疗法:无针水光疗法(或称水氧疗法)是一种新型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它主要是利用超声波技术将美白剂等有效成分导入到皮肤深层中,从而快速达到改善皮肤暗沉和黄褐斑等问题的效果。

此外,超声波还可以刺激皮肤细胞的活力,促进新陈代谢,从而达到肌肤亮白的效果。

2. 纳米柔肤:纳米柔肤技术是指使用高科技生物材料和科技手段,直接进入皮肤表层组织内层,通过瞬间放大爆炸清洗,从而将附在皮肤上的污垢和老化角质去除,碳粉技术更能有效的吸附黑色素沉淀。

这种技术不仅能深层清洁皮肤,还可以使皮肤更加平滑,减少黑色素沉积的机会,有助于减少黄褐斑的问题。

3. 美肤针注射:美肤针注射又称微针美肤,是一种采用微针或纳米针具有多个微型针尖,将美容配方注入皮肤的方法。

黄褐斑的治疗新进展

黄褐斑的治疗新进展

黄褐斑的治疗新进展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问题,会给患者的外貌带来很大困扰。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黄褐斑的治疗也在不断更新,本文将介绍黄褐斑的治疗新进展。

治疗黄褐斑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激光治疗、化学剥脱、射频治疗等。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这些方法的效果也在不断提高。

最近,一些新的治疗方法也被引入到临床实践中,为黄褐斑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激光治疗一直是治疗黄褐斑的主要方法之一。

近年来,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激光设备的问世为治疗黄褐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飞梭激光可以更精准地作用于皮肤表层,减少对周围正常皮肤的损伤,同时还可以刺激胶原蛋白的增生,对黄褐斑的治疗效果更显著。

化学剥脱也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传统的化学剥脱会对皮肤造成一定损伤,有一定的恢复期。

近年来,一种新型的非损伤性化学剥脱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黄褐斑的治疗中。

这种技术利用活性成分渗透到皮肤表层,通过促进皮肤代谢和细胞再生来减轻黄褐斑的色素沉着。

除了这些传统的治疗方法,一些新型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涌现。

皮肤微针技术被应用于黄褐斑的治疗,通过微针对皮肤进行微创损伤,刺激皮肤的自我修复能力,达到减轻色素沉着的效果。

一些新型的外用药物也在不断研发和应用中,比如一些含有光敏剂的外用药物,可以在光照的作用下选择性地作用于色素细胞,达到淡化黄褐斑的效果。

黄褐斑的治疗新进展主要体现在治疗方法的不断完善和创新。

新型的激光设备、化学剥脱技术、射频治疗、皮肤微针技术以及外用药物等,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同时也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需要注意的是,每种治疗方法都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当谨慎,最好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希望通过不断的科研和临床实践,黄褐斑的治疗方法能够不断进步,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效果和体验。

近十五年来针灸治疗黄褐斑的概况

近十五年来针灸治疗黄褐斑的概况

近十五年来针灸治疗黄褐斑的概况本文通过对近几年黄褐斑的针灸治疗近况进行综述,从耳穴疗法、针刺疗法、刺血拔罐疗法、穴位敷贴疗法、穴位注射疗法、综合疗法等详尽介绍了针灸治疗黄褐斑的研究近况,为临床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标签:黄褐斑;针灸;近况;概况黄褐斑是指颜面部出现黄褐色或淡黑色的斑片,平摊于皮肤之上,大小不定,多对称分布于颧、颊、额、鼻四周,压之不退色,表面光滑,日晒后加剧,属于祖国医学中的“肝斑”、“黧黑斑”、“蝴蝶斑”范畴。

1耳穴疗法耳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十分密切,是机体体表与内脏联系的重要部位,通过刺激耳穴能调节脏腑功能。

栾氏[1]采用耳针加耳穴治疗黄褐斑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30例。

治疗组耳针取穴有面颊区、肝、内分泌、盆腔、内生殖器,气滞血瘀配膈、肝、皮质下,肝肾阴虚配肾、脾、肝。

每次取主穴及配穴5~6个,常规消毒后,在穴区内寻找敏感点,快速刺入至软骨膜。

另一耳相同穴位贴压王不留行籽,隔日治疗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

对照组予口服维生素C 和维生素E,三个月后结果显示:治疗组痊愈32例,好转2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痊愈4例,好转9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43.33%。

治愈率及总有效率相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

赵氏[2]采用割耳敷药治疗该病,其将40例患者分为3型,分别是肝气瘀滞型、脾胃湿热型、阴虚火旺型,取穴是耳门、内分泌、三焦、皮质下、子宫、肾上腺、缘中,肝气郁滞加肝、胆、肾;脾胃湿热加脾、胃、艇中、大肠;阴虚火旺加心、肾、小肠。

具体操作是用l5号刀片的刀尖,在耳穴上用刺、划、挑等手法,使其局部皮肤少量渗血,敷以沾有药粉的干棉球,塞于耳腔起到止血消炎活血化瘀的作用,然后用胶布固定,保持24 h。

每周2次,10次为一疗程。

药粉主要成分为熊胆、三七、大黄、白芨。

治疗结果,治愈9例,显效18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82.5%。

2针刺疗法王氏[3]运用远端取穴为主治疗该病取得不错的疗效。

中医治疗黄褐斑现状及展望

中医治疗黄褐斑现状及展望

作者:张凤娥,欧阳恒,杨志波【关键词】黄褐斑;中医药疗法;综述黄褐斑是皮肤黑色素增加而形成的一种面部呈褐色或黑色色素沉着性损容性皮肤病,是皮肤科疑难病症之一。

近年来,中医对本病的治疗有较大进展,兹将目前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现状作一概述,并对未来的发展作出展望。

1现状1.1内治法1.1.1辨证施治①从肝论治,治以疏肝理气、养血活血,用柴胡疏肝散或逍遥散加减方或自拟方[1-3];②从肝肾论治,治以滋补肝肾、理气养血活血,用六味地黄汤合逍遥散加减方或自拟方[4-5];③从肝脾肾论治,治以补肾疏肝健脾、调和气血、养颜祛斑,用六味地黄汤合逍遥散加减方或自拟方[6];④从肾肺肝论治,治以滋肾宣肺疏肝、温升清阳、肃降阴浊,用滋肾汤、宣肺汤、疏肝汤3方合用[7];⑤从脾肺虚瘀论治,治以健脾祛湿、宣肺疏风、养血活血,用健脾祛湿、宣肺疏风、养血活血方药[8];⑥从瘀论治,治以活血化瘀、通络祛斑,用血府逐癖汤或桃红四物汤加减方或自拟方[9];⑦从肺湿瘀论治,治以宣散湿浊瘀毒,用宣表化湿、化瘀解毒通络方药[10];⑧从肺胃郁热论治,治以益气养阴、清肺胃郁热,用自拟消斑方[11]等。

1.1.2病证结合一般先辨病,拟定治疗的主法主方后,再根据皮损改变、结合全身表现,将其分为若干证型,在主方基础上随证加减。

①从瘀论治,在祛瘀方药上随证加减[12];②从肾论治,在滋阴益肾、养血活血方药上随证加减[13];③从肝论治,在疏肝方药上随证加减[14];④从肝肾论治,在补益肝肾方药上随证加减[15];⑤从肝脾肾论治,在疏肝理气、补肾健脾、活血祛瘀方药上随证加减[16]。

另外, 也有先辨证拟方,再在每证方药屮加入同一组方药以辨病论治。

如从肝论治,在每证方药中均加入疏肝解郁的香附、郁金等;从瘀论治,在每证方药中均加入活血化瘀的桃仁、红花、赤芍、当归、川芎等[17]。

1.2外治法近年来,黄褐斑的治疗在外治方面进展很大,方法丰富,但总以辨病论治为主。

黄褐斑的治疗进展

黄褐斑的治疗进展

黄褐斑的治疗进展黄褐斑,好发于面部,多发于青年女性,少数也见于少年或老年女性及部分男性患者,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常见诱发因素有遗传、紫外线照射,口服避孕药、妊娠、甲状腺疾患等造成的激素水平异常,抗惊厥药物[1]以及精神因素[2]等。

一项最新全球性的调查[3]发现,遗传、紫外线照射和患者年龄较妊娠、口服避孕药在黑素的生成因素中占有更重要位置。

近年来本病治疗有不少进展,现将其综述如下。

1 系统治疗黄褐斑的发生主要与皮肤中黑素增加有关,酪氨酸酶是黑素在黑素细胞内生物合成过程中最主要的酶,黑素的增加与黑素细胞活性增强有关。

黄褐斑治疗目的是阻止黑素细胞的增生,抑制黑素小体的形成和促使其分解[4]。

传统的治疗黄褐斑的药物中,维生素C为还原剂,维生素E有抗氧化作用,二者均能抑制黑素生成。

谷胱甘肽、半胱氨酸为酪氨酸酶中铜离子的络合剂,因为能抑制络氨酸酶的生成,故可以用于治疗黄褐斑。

近年来发现止血环酸可以抑制黑素合成,李大宁等[5]利用中波紫外线照射豚鼠裸露皮肤,制造色素沉着斑动物模型,将止血环酸注射于动物皮损,观察用药前后皮损内黑素细胞标记物HMB45(抗黑素瘤特异性抗体)的表达及黑素含量的变化,发现注射药物的皮损内黑素细胞的数量无明显变化,黑素含量减少,说明止血环酸不影响黑素细胞的数量,可能是通过影响黑素细胞的功能,抑制黑素表达,从而达到淡化色斑的效果。

廖烈兰等[6]给予176例患者口服止血环酸片0.25g,维生素E胶囊0.1g,维生素C胶囊0.1g,均3次/天;并辅以中药祛斑面膜敷治30min,1次/周;对照组70例患者,除不服用止血环酸片外,其余治疗措施与治疗组相同,疗程60天。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黄褐斑面积减少程度、评分指数下降程度均有差异(P<0.001),其中随机抽查61例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测定并调查女性经期天数,所有指标在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认为止血环酸治疗黄褐斑有效、安全。

2 外用药物治疗外用药物一直是黄褐斑治疗的主要方法,主要适用于表皮型黄褐斑[7],最新研究表明黄褐斑根据黑素在皮肤中的深浅组织学分类并不完全正确,黄褐斑的形成与表皮中的黑素更密切[8-9],这为外用药物提供了更广泛的使用依据。

黄褐斑患者的诊疗技术

黄褐斑患者的诊疗技术

黄褐斑患者的诊疗技术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对称性褐色色素沉着斑。

色素沉着过程较慢,好发于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中青年女性面部。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尚不清楚,女性多见,可能与遗传及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

(一)生理性反应开始于妊娠中期,分娩后逐渐消退。

可能因黄体酮和雌激素增多所致。

(二)症状性可见于月经不调、痛经、慢性盆腔炎、慢性肝功能不全、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慢性酒精中毒、结核病、癌瘤等患者。

(三)药物因素口服避孕药(约有20%服药者发生),长期服用氯丙嗪、苯妥英钠。

(四)其他因素日光、热刺激、化妆品、外用药物等。

二、临床表现典型的皮损多对称分布于颤骨的突出部、前额、眉弓、眼周、鼻翼和上唇等部位。

多见于青春期女性,可呈“蝶形”分布,色斑边缘清楚或呈弥漫性,无鳞屑附着,眼周及下颌很少受累,颜色多数比较均匀,有时也可见不均匀的斑点状。

皮损仅表现为颜色的改变,一般无自觉症状。

色斑深浅与日晒、季节及内分泌等因素有关,春夏季加重,秋冬季减轻。

有时还与患者的精神状态有关,熬夜、疲劳等可以加重色素沉着。

临床上根据颜色的深浅可分为呈淡褐色斑的表皮型和呈深褐色或蓝色斑的真皮型。

病程不定,可持续数月或数年。

三、组织病理(一)表皮型以表皮基底层为主的黑色素增加,但黑色素细胞的数量并不增加。

(二)真皮型真皮浅层有少许噬黑色素细胞,有时在血管和毛囊周围可见少许淋巴细胞。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根据皮损为褐色斑片、好发部位、无自觉症状及多见于中青年女性等特点,易于诊断。

本病需与色素性化妆品炎、颤部褐青色痣、黑变病、炎症后色素沉着及光化性扁平苔葬等面部色素性皮肤病进行鉴别。

色素性化妆品皮炎与用化妆品相关。

黑变病的皮损为青灰色,可呈网状,耳前、颗部、额部好发,颈部、躯干部也可有类似改变,病理检查有基底层液化,色素失禁、真皮部较多嗜黑色素细胞。

炎症后色素沉着如皮肤型红斑狼疮、光敏感性反应、严重的特应性皮炎等,有明显的炎症过程,而黄褐斑无明显的炎症过程。

黄褐斑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黄褐斑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黄褐斑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袁敏芳
【期刊名称】《浙江中医杂志》
【年(卷),期】2012(47)2
【摘要】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面部的获得性色素沉着过度性皮肤病,发生于日晒部位,并于日晒后加重.对称分布于面部,以颧部、颊部及鼻、前额、上唇为主.损害为淡褐色到深褐色的斑片,大小不一,边缘清楚或呈弥漫性,有时呈蝴蝶状,表面光滑,无炎症表现及鳞屑,无自觉症状,男女均可罹患,以中青年女性多见.对此,中医疗法有一定优势,兹将有关资料综述如下.
【总页数】3页(P149-151)
【作者】袁敏芳
【作者单位】安徽中医学院安徽合肥230038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医药治疗面部黄褐斑进展
2.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现状
3.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文献计量分析
4.Q开关1064nm激光联合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研究进展
5.基于CiteSpace的近20年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研究现状及趋势可视化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褐斑的治疗现状(一)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慢性难治性色素性皮肤病。

主要特征是面部对称性色素过度沉着,为形状不规则,颜色淡褐色至深褐色、界限清楚的斑片,无炎症表现及鳞屑,无明显自觉症状。

皮损主要分布在前额、颞部、鼻部和颊部1]。

黄褐斑多见于育龄期妇女,男女比例约为1∶92]。

病情可有季节性,常夏重冬轻。

黄褐斑发病机理复杂,真正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多数学者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遗传因素,紫外线照射,妊娠,雌激素,孕激素水平,血清铜含量,口服避孕药,内分泌失调,子宫卵巢疾病,甲、乙型肝炎,胆囊炎,激素治疗,酪氨酸功能障碍,化妆品,光敏性药物,氧自由基,皮损区微生态改变,抗癫痫药及情绪波动等。

在上述诸因素中内分泌失调、遗传和紫外线照射被认为是发病主要原因。

黄褐斑几乎是所有种族共患疾病,但以居住在紫外线照射强烈地区的∶-∶型肤色的人,尤其以亚洲人和西班牙人为多2,3]。

由于黄褐斑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人们的面部美观,给患者身心带来一定影响,临床治疗方法多样化,现将目前的黄褐斑治疗方法综述如下,以供参考:1、局部药物治疗1.1遮光剂:患者外出可以使用遮光的工具(如伞、太阳冒)或在曝光部位外涂宽光谱的遮光剂(如5%氧化锌霜和5%对氨基苯甲酸霜),减少紫外线直接照射在患处。

遮光剂分为物理和化学遮光剂,它不但能遮挡阳光还能起到皮肤美容的功效。

1.2脱色剂的使用:黑素的多少决定皮肤色素的深浅。

目前应用最广泛、研究最多的治疗色素增加性疾病的药物是酪氨酸酶抑制剂。

这是因为酪氨酸酶作为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酶,其异常过量表达可导致人体的色素沉着性疾病。

酪氨酸酶的抑制剂主要是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而达到抑制黑色素合成。

它主要有含酚基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巯基化合物等4]。

1.2.1含酚基化合物:羟基苯甲酸和羟基苯甲醛对酪氨酸酶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5%的氢醌酸又名对苯二酚,与酪氨酸酶的底物酪氨酸结构类似,竞争性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抑制酪氨酸转化为黑素,减少黑素的合成。

它是目前公认最有效的治疗黄褐斑药物之一。

最佳浓度为3%,最合适的赋形剂是水醇基质(等量的丙二醇和无水乙醇)。

常用方法是2次/d外用,8-10周5]。

副反应有接触性皮炎、外源性褐黄斑等6]。

目前常用的衍生物有:3%氢醌单戊酸酯霜,本品是氢醌与戊酰氯在催化剂作用下酯化制得,性质较氢酸稳定,脱色力更强;对二酚单丙酸酯(MPHQ)是氢酸的一种脂肪酸酯,由氢醌和丙酸反应制得。

此外,MPHQ在含水基质内非常稳定,有明显的脱色作用和抑制黑素细胞产生黑素颗粒的能力。

熊果甙也是一种含酚基的化合物,对酪氨酸酶也有抑制作用,虽然其抑制效应明显比羟基苯甲醛和羟基苯甲酸差,但由于其副作用较小,已作为增白剂添加入美白化妆品中,与全反式维甲酸连用效果较好。

1.2.2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尤其是许多中药材中含量丰富。

其中包括人们熟知的茶多酚(儿茶素)、大豆异黄酮(染料木素与黄豆甙)和来自柑橘的橙皮甙与柚甙等。

黄酮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其中包括:抗氧化作用、消炎作用、抗癌和抗基因诱变作用。

近年来,许多富含黄酮类物质的植物天然提取物(如银杏、甘草提取物)应用于化妆品中4]。

1.2.3巯基化合物:巯基化合物是酪氨酸酶独特的抑制剂,例如半胱氨酸、L-半胱氨酸二羧酸盐、半胱氨酰色氨酸等半胱氨酸衍生物等化合物都是酪氨酸酶的有效抑制剂N-乙酰-4-硫-半光胺基酚就是一种新型退色剂,治疗黄褐斑有极好的效果。

4%水包油乳剂,每日2次,6个月后有满意的疗效,有效率达74%,且性质稳定,刺激性小,不引起永久性色素脱失。

其机制可能是减少功能性黑素细胞的数量和减少黑素小体向角元细胞转运的量6]。

1.2.4壬二酸:是从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培养液中分离出的二羟基酸。

它既是酪氨酸酶的竞争性抑制剂,直接干扰黑素的生物合成,同时对过度活跃或异常的黑素细胞有选择性的细胞毒作用。

通过破坏线粒体呼吸和细胞的DNA合成,而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减少黑素的生成,达到脱色素作用。

20%壬二酸霜结合广谱遮光剂治疗表皮型和混和型黄褐斑,60%以上的患者有效,但疗程需6个月以上。

有人认为壬二酸的疗效至少与氢醌制剂相当,而理化性质稳定,无明显副作用是其优点7]。

其浓度在15%-20%时是人们可以耐受的,过敏反应和光毒反应很少发生,不良反应包括瘙痒、轻度的暂时性红斑、鳞屑和灼热感,这些不良反应症状通常2-4周可以消退且没有系统损害。

1.2.5维甲酸:可抑制体外培养黑素瘤细胞的酪氨酸酶活性,阻止黑素向角质形成细胞的转运,减少角质形成细胞粘合度,增加药物渗透。

0.1%维甲酸霜每晚使用1次,68%患者有明显改善,但疗程较长,约24周。

表皮型效果明显,真皮型效差。

副作用为轻至中度红斑、脱屑。

可从低浓度起使用,逐渐增至1%,以免引起局部刺激8]。

1.2.6激素:一般观点认为激素不宜用于面部皮肤,因为容易导致局部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毳毛增多和色素沉着。

但是有国外文献报道,用0.01%的氟新诺龙联合氢醌和维甲酸治疗黄褐斑患者8周后,并未发生明显副作用9]。

激素与维A酸和氢醌联合外用,不仅见效早,且能有效抑制黑素的合成与分泌,减少黑素产生9]。

短期使用弱效激素联合维A酸和氢醌治疗黄褐斑是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1.2.7复合制剂:Taylor等采用0.05%维甲酸+4%氢醌+0.01%氟轻松三联制剂治疗641例黄褐斑患者,8周疗程结束时,色素完全消褪及75%消褪的患者分别为26.1%、70%,虽有轻微不良反应,但均可耐受10];且疗效和安全性较长,可达1年。

许建波等曾报道,用3%复方氢醌乳膏(氢醌、果酸、地塞米松)与斑必治(4%氢醌)相比较,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70.27%,差异有显著性11]。

由此可见,复方制剂有强化、协同、增效作用。

1.2.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霜:通过抑制和消除活性氧自由基的作用来减少黑素的形成。

1.2.9金属硫蛋白(MT):其分子量很小,对自由基有很强的清除能力。

对黄褐斑患者来讲,外源性补充MT非常必要。

它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防止脂质过氧化,使细胞尤其是细胞膜中的不饱和脂肪得以保护,从而起到保护细胞膜流动性、防止细胞衰老的作用,也能使丙二醛的产生减少,色素沉着减少。

迄今为止,MT是清除自由基最强的蛋白质之一,它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为SOD的1万倍以上,作为祛斑产品,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当今世界上较热门的研究课题。

2局部物理治疗2.1化学剥脱雷琐辛:雷琐辛是儿茶酚的同质异构体,是早期应用于化学剥脱剂的药物之一。

浓度为50%的雷琐辛可用于中、深层剥脱,治疗黄褐斑合并雀斑和日光性着色斑亦有效。

羟乙酸:羟乙酸化学剥脱剂代表了一类安全有效的治疗面部色素沉着的方法,它已较广泛地用于治疗黄褐斑。

用10%-15%的羟乙酸洗剂加2%氢醌可增强疗效。

曲酸:当曲酸凝胶治疗黄褐斑无效时,可用曲酸化学剥脱剂,它由2%曲酸与3种羟基酸(水杨酸、柠檬酸、乳酸)组成。

使用曲酸化学剥脱剂后发生皮肤干燥现象比羟基乙酸化学剥脱剂少。

羟乙酸联合曲酸或羟乙酸联合氢醌治疗黄褐斑的色素沉着都有很好的疗效。

缺点是曲酸制剂的刺激性比氢醌大。

三氯乙酸:三氯乙酸为中深层剥脱剂的一个辅助用药,可用于治疗泛发性及持续性的黄褐斑。

水杨酸:浓度为20%-30%的水杨酸化学剥脱剂也可治疗黄褐斑的色素沉着,这种剥脱剂可以间断2周使用。

Grims12]的研究表明,水杨酸化学剥脱剂对于改善黄褐斑和炎症后色素沉着有中等到显著的疗效。

2.2超声波:用维生素C注射液、肤康宁霜、本草去斑灵霜均匀按摩,再用超声探头在皮肤作螺旋式移动治疗,每次20-25min,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据丘雁等报道,采用超声波加不同比例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进行超声波导入,经过2个月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13]。

2.3冷冻:采用液氮、液氧、液氢等低沸点介质制造成表皮浅∶°冻伤,借助自愈新皮达到治疗目的,一般无不良反应,患者能耐受。

2.4微晶换肤:其原理是用气泵把天然矿物“微晶体”通过管口嘴高速冲击表皮,使老化变质的表皮脱落,通过组织的自愈功能创造新的表皮,使皮肤变得白腻柔软和富有弹性。

3-10d接受一次治疗,8-10次为1个疗程。

一般第3次治疗以后,皮肤即有明显改善。

该技术尚未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确切效果应进一步验证。

2.5磨削术:用磨头将表皮去一层而达到去色素的目的,易发生瘢痕、色素沉着等副作用。

2.6光学治疗:铜蒸气激光、氩激光是利用选择性光热分解的原理,疗效不稳定。

如设定的能量输出过高,则有产生色素减退、色素沉着和瘢痕的危险,现少用。

脉冲CO2激光和2940nm 的Er:YAG激光治疗过程中表皮和真皮上层受到损伤,术后有感染、色素沉着或减退、疤痕等风险,故术后应注意局部护理,避免阳光直射。

强脉冲光,532nm倍频Nd:YAG激光,1064nmQ开关Nd:YAG激光,优点在于选择性破坏色素颗粒或色素细胞,而临近的正常细胞不被或较少被破坏,是目前治疗黄褐斑常用的手段之一14]。

刘洪波等15]治疗黄褐斑90例,能量密度为20-26J/cm2,总有效率为56.7%.治疗结束后3-6个月对53例随访,有3例复发。

黎宁等16]治疗黄褐斑35例,能量密度为18-35J/cm,总有效率占71.4%。

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应该重视治疗参数的设置。

Q开关Nd:YAG激光,激光穿透皮肤的深度与激光的波长正相关,波长532nm的激光在皮肤中穿透深度小,较为适合治疗分布于表皮及真皮浅层的色素病变;1064nm波长的激光在皮肤中穿透较深,故可用于祛除皮肤深层色素。

王志刚等17]使用532nm倍频Nd:YAG激光治疗黄褐斑102例,能量密度为5-10J/cm2,总有效率占88.4%。

温景18]对72例黄褐斑激光治疗和71例祛斑面膜治疗作为对照:对于浅棕色的黄褐斑予以532nm倍频Nd:YAG激光治疗,能量密度1.5-6.0J/cm2;对于深灰蓝色、棕黑色的黄褐斑予以1064nmQ开关的Nd:YAG激光治疗,能量密度3.0-12.0J/cm2,对照组采用超声波美容仪祛斑面膜倒膜疗法,经4个疗程治疗,激光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5.28%,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8.03%,两者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2.7中药面膜外用:目前以中药为主的面膜治疗黄褐斑日渐成熟。

猪苓、白芷、白薇、党参、紫草、丹参、马齿草、蔓荆子、山茱萸、乌梅、白鲜皮、白蒺黎等均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

特别是一种油溶性甘草提取物(LPT),其主要化学成分是光甘草定(10%-40%),它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效果比氢醌大16倍,以0.1%的浓度,每天使用3次,连用4周,可明显亮洁皮肤。

用甘草的提取物制成霜剂,外用治疗黄褐斑、老年斑均获显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