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浅埋暗挖隧道、明开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工程浅埋暗挖隧道、明开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1.1.1依据文件
**中心区电力管线工程北四环(**西路~北中轴)(SJ06058C-T1901)
1.1.2相关规范、标准、文件
1.1.
2.1《电力基建工程施工工艺手册土建.电缆沟道分册》
1.1.
2.2《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基本标准》
1.1.
2.3《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工作基本标准》
1.1.
2.4《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1.1.
2.5《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8-2002)
1.1.
2.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1.1.
2.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
1.1.
2.8《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1.1.
2.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1.
2.10《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1.1.
2.1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1.1.
2.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
1.1.
2.13北京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暗挖施工安全技术规程(DBJ 01—87—2005)
1.2编制原则
1.2.1满足业主针对本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等各方面的要求。

1.2.2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通过对技术、经济的综合比较,选择合理施工方法、技术措施,确保在满足业主对质量和安全要求的基础上按期完成工程。

1.2.3 隧道浅埋暗挖施工采用信息化管理进行施工过程控制。

1.2.4在本工程实施过程中将严格控制地面的沉降量。

根据周围环境、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对变形的敏感程度,采取稳妥可靠的措施,确保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安全。

2、工程概况及特点
2.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中心区电力管线工程北四环(**西路~北中轴)。

设计编号为:SJ06058C-T1901。

本段施工范围包括:T1901卷册**中心区电力管线工程北四环(**西路~北中轴)电力沟部分,由设计起点0+000至0+658.6,包括4座竖井。

拟建电力隧道起点为**西路现状电力隧道,向东穿越**西路,沿北四环路北侧向东延伸,途经景观西路,终点为**桥东侧现状电力三通井处,电力隧道位于北四环北红线南侧9米处,**桥处位于北四环永中北侧65米处。

主线结构形式为:拟建电力隧道为2.0×2.3m单孔浅埋暗挖隧道(复合衬砌结构)。

本工程地下水有两层,上层滞水水位标高为38.00~43.00,在地面下6~9米,下层潜水水位在32.00~34.00,在地面下12~14米,而隧道底板标高为35.00左右,故施工中需考虑全线降水。

本工程电力沟穿越土层为粘性土和砂土。

2.2第一段主要工程量
2.0×2.3m电力浅埋暗挖隧道:726.1m;
2.0×2.0m电力明开隧道:20m;
本段共设4座竖井,分别是1#、2#、4#三通井,3#通风井, 2#、3#竖井均为直径4.1m的圆形竖井, 1#、4#竖井均为直径5.3m的圆形竖井。

2.3工期安排
计划开工日期2007年6月25日,竣工日期2007年12月25日。

总工期184天。

2.4工程质量要求
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
2.5工程特点
(1)本工程隧道主要穿越砂性土层,土质自稳能力差,未见详细水文地质报告。

施工中应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好降水施工,减少地下水影响。

(2)本工程中电力沟上部的市政管线众多,暗挖电力隧道施工中控制地面沉降,保证所穿越管线的安全是本工程的重点。

为此施工前我单位将对沿线地下管线进行充分调查,掌握地下管线的种类、数量、埋深及与电力隧道的位置关系;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严格执行“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测量”的浅埋暗挖十八字方针;加强暗挖施工过程中的监控量测,以监控量测来指导施工,切实做到信息化施工。

(3)提高电力隧道的防水质量是保证结构正常使用的重点。

提高防水质量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认真把住“三关”,即把住结构自防水关:全包柔性防水关:施工缝、变形缝防水防水关;严把原材料质量关,对防水卷材作相应的老化、拉伸检测,确保防水卷材的质量;加强对防水层铺设的过程控制与管理。

3、施工部署
3.1施工指导思想
按照建设部颁布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部署。

本工程以“精心组织,细致管理,科学部署,质量第一,文明安全施工并举,确保工期”为施工指导思想,精心组织施工。

3.2施工组织机构
我公司将成立强有力的项目部,组织有经验的施工技术人员,集中操作熟练的施工队伍,集中指挥,分段突击,确保工程按期保质完成。

项目总工
生产副经理
项目经理
项目部组织机构
技术组
行政组工程组
各施工专业队
经济组
3.3施工计划安排
计划开工日期2007年6月25日,竣工日期2007年12月25日。

总工期184天。

具体工期安排详见后附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

根据施工内容和工艺的不同,整个工期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以网络计划制定的各阶段日期为准):
3.3.1竖井、隧道初衬施工
准备工作就绪后,进入竖井及隧道初衬施工阶段。

竖井开挖后,进行隧道初衬施工。

本工程施工计划按单掌子面日掘进2米编制。

3.3.2防水及隧道二衬施工
在隧道一衬施工完成后,对一衬结构进行堵漏防水,在无水条件下做聚乙烯丙纶双面复合防水卷材。

本阶段主要完成隧道及竖井的防水施工和隧道二衬施工。

3.3.3竖井二衬施工
隧道二衬施工完成后,进行竖井二衬施工。

施工中应注意各预埋件的安装,做到位置准确,无漏装。

3.4劳动力、材料、设备计划
3.4.1工力部署
根据工程量及工期要求,项目部制定了详细的劳务用工计划,要求施工队伍各工种人员配备齐全,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暗挖班组分为白班、夜班两个小组。

暗挖作业班组8个,每组24人
明开作业班组1个。

每组30人
二衬作业班组4个,每组35人
防水作业班组2个,每组20人。

3.4.2材料、机械计划
根据工程需要,在开工前要对工程中所需的砂石料、水泥、商品混凝土、钢材、管材、设备等材料进行详细计算,提出详细的计划,并严格执行验收与检测程序,确保原材料与构件的质量。

同时将施工中所需的机械设备、小型生产工具、小型配件等器材准备充足,确保材料、机械及时供应,正常运转。

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机械设备
3.5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3.5.1施工现场布置原则
施工总平面布置以方便施工,节省投资,不影响现况交通,不对周边环境造成干扰为原则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遵照临时设施修建标准,并符合北京市消防安全和文明施工规定进行布置。

3.5.2临时用水
本工程施工用水主要为施工竖井、隧道锚喷混凝土用水、混凝土养护用水及环保降尘洗车用水。

利用2#竖井附近上水,作为施工水源。

利用Φ50聚乙烯管,接入竖井工作区内并安设截门,以解决施工用水。

3.5.3临时用电
根据现场调查情况,施工中将考虑在2#竖井东侧设1台315KV A变压器,施工用电线路就近接入,沿线敷设临时电缆,在竖井处引出电源安装配电闸箱,以保证施工、生活区用电。

3.5.4施工占路及用路
本工程施工中1#竖井主要利用现况北四环路副路作为施工用路;2#、3#、4#竖井利用现场临时路作为施工用路。

竖井部位施工期间用统一标识的标准围挡全部封闭。

3.5.5竖井现场布置
竖井四周用全新的蓝色标准围挡进行封闭。

现场施工组织板:在竖井入口处醒目的位置,设立施工组织板。

在组织板上写明工程名称、项目经理部的施工负责人、质量主管、现
场管理以及安全主管、施工队白班和夜班的井长、质量员,安全员。

围挡内砂石料、水泥、钢筋等材料分类码放,统一标识牌;空压机、锚喷机等机械设置防噪防尘棚。

现场照明:施工场地内设多盏照明灯使夜间施工有足够的亮度,均匀不闪烁。

照明灯不得照向现况交通道路来车方向,以免影响交通安全。

3.5.6生活区布置
根据现场条件在2#竖井附近搭设临时项目经理部办公室和库房,面积约300m2。

在施工现场设民工生活区。

4、主要施工方法
本段主线为2.0×2.3米浅埋暗挖法单孔隧道,直墙、圆拱,厚平底板。

隧道做法为:喷射混凝土+网构钢架+钢筋网支护+防水层+现浇钢筋混凝土。

隧道施工严格按照“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方针。

其主要原理就是充分利用土层自稳作用,开挖后及时施工初期支护结构并及时闭合,同时进行监控量测;为保证施工安全,在隧道开挖前采取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固措施,加固土体后再开挖、支护。

土方采用上下台阶开挖法,用小推车水平运土,在竖井处用电葫芦提升至卸土场。

初期支护完成并稳定后,施做防水,再进行二衬结构施工。

本工程另有2.0×2.0米电力明开隧道20米。

隧道做法为:沟槽开挖+混凝土垫层+底板钢筋绑扎+底板模板支护+底板混凝土浇筑+侧墙、顶板内模支护+侧墙、顶板钢筋绑扎+侧墙、顶板外膜支护+侧墙、顶板混凝土浇筑+土方回填。

本段竖井分为直径4.1m圆形竖井和直径5.3m圆形竖井两种,均采用复合衬砌结构。

为保证井筒结构稳定,在井口设现浇钢筋混凝土锁口圈梁,在圈梁下采用喷射混凝土+网构钢架+钢筋网支护+防水+现浇钢筋混凝土二衬结构的形式。

竖井环向施做锚杆,竖直方向两榀一打,上下错开,角度15~20o,锚杆直径32mm,长2.5m,水平间距1m。

4.1 工程测量
进入施工现场后,认真组织工程测量人员进行图纸学习,学习监理文件,有关规程、规范。

熟悉现场环境,了解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了解施工工序流程,对地下管线情况要采取有效的物探、坑探措施,查明情况,
记录备案。

与新建管线有矛盾处及时向设计反映。

开工前对建设单位所交付的中线位置桩、导线控制桩、水准控制桩、导线水准等测量资料进行检查、核对,并将复测结果报监理工程师认定后,作为永久桩点保护,以指导施工测量与竣工测量。

拟投入的主要测量设备见下表:
4.1.1测量工艺流程
为了工程能顺利地进展,同时能及时地了解和控制地上、地下构造物下沉量,本工程中测量人员分主要负责施工测量,根据工程进展对竖井、隧道进行测量,以及定时地对竖井和隧道的收敛情况进行记录,同时根据隧道施工的进展,对地面高程进行精确的测量,准确的把握地面的下沉量,使地面沉降控制在规定值范围内。

测量工艺流程图
4.1.2竖井施工测量
(1)竖井放线测量
竖井中心和竖井十字中线的测设:通过竖井中心的两条相互垂直的水平直线,称为竖井十字中线(简称竖井中线),通过竖井中心的铅垂线称为
竖井中心线,进行竖井中心和中线测设工作前,应从设计资料中取得竖井中心的坐标和竖井主要中线的坐标方位角,以及现有场地控制点的测量成果资料,还应有场地平面图、竖井设计施工图等。

测设竖井中心和竖井中线的步骤如下:
a.建立近井点与设置测站点
b.进行竖井中心和十字中线的放样时,在实地的井口附近建立近井点,
该点与作为联系测量所用的近井点一并考虑。

当近井点距井中心较
远时,增设测站点。

c.放样竖井中心
d.根据本工程情况,放样竖井中心采用极坐标法,竖井中心放出以后,
以大木桩固定,刻上十字中心以表示竖井中心点的位置。

e.放样竖井中心十字线
基点一般采取先作初步放样,然后再作精确放样,精确放样结束后,绘制竖井基点布置图,图上附表著名各基点坐标、高程、埋设特征与附近地面建筑物的位置关系等。

地面高程控制测量应满足规范要求,见下表:
(2)竖井开挖测量
在施工竖井井口位置利用全站仪和天底仪(铅垂仪)完成地面坐标向地下坐标的传递。

投点中误差满足隧道施工规范中规定的±3mm,全站仪配合天底仪对每一坐标点进行三次坐标传递,三次坐标传递相对于地面近井点坐标误差应满足隧道工程测量规范中要求的±10mm以内,才可以使用,否则应重新进行坐标传递。

4.1.3隧道掘进测量及检查验收
为保证和检查隧道掘进按设计要求施工而进行的测量,称为隧道掘进测量,其主要任务有:
根据隧道设计资料,求得放样数据,在实地放样出隧道的掘进中线方向和隧道底板高程。

在直线隧道中,为了减少导线量距误差对隧道横向贯通的影响,应尽可能将导线沿着隧道中心敷设,导线点数不宜过多,以减少测角误差对横向贯通的影响,由于地下导线是布设成支导线的形式,而且每设一个新点,中间要隔上一段时间,因此在每次测定新点时,将以前的控制点进行校核。

由于地下导线边长较短,应尽可能减少仪器对中误差及目标偏心误差的影响。

洞外水准点、中线点根据隧道平纵图、隧道长度等定期进行复核,洞内控制点根据施工进度进行确定。

两竖井隧道长度较长时,在洞门口设置激光仪进行量测。

隧道掘进的过程中,随时检查和验收其掘进方向坡度和断面规格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1.4 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精密导线控制测量、精密水准控制测量,严格按照规范要求使用其规定的仪器设备,所测成果必须在规范限差内,如有超限必须重测。

为保证达到测量精度要求,确保工程质量,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加以保证:
(1)工程开工前制定具体的《测量方案》,并上报主管部门;
(2)施测人员由具有丰富地下铁道测量经验的持证人员担任;
(3)现场交接桩时,均需有交接桩记录,记录必须内容完整、签字齐全;
(4)实测前作好与相邻标段内控制点的贯通联测工作,确保测量控制点的相互衔接;
(5)原始数据必须标明日期、施测人、校核人;
(6)所有测量结果必须经专人复核后,方可用于指导施工;
(7)所有测量仪器必须达到其标称精度,并在年检期内;
(8)有效的保护一切基准点和其他相关标志,至工程竣工验收结束为止。

4.2降水施工
4.2.1大口井设计参数
由于本次投标未见详细水文地质报告,根据我单位以往在该地区的降水施工经验,进行初步的降水设计。

待进场后根据现场情况做详细调整。

(1)大口井布置
降水井采用单排布置。

大口井直径600mm,中心间距8m,3#—4#隧道外轮廓线距井中心3m,4#竖井向东隧道外轮廓线距井中心2m,其他隧道外轮廓线距井中心2.5m。

潜水泵:扬程大于25.0m ,泵量≥2.0 m 3/h
井管采用外径Φ400mm 的无砂砼管,每节管长950mm ,壁厚50mm ,孔隙率25~30%。

排水总管采用直径Φ200mm 铁管,每隔10.0~15.0m 砌筑一墩台将排水管架立,架立高度约0.5m ,排水管线坡度不小于1‰。

排水口拟排入现况雨水管。

(2)降水井深度H
654321H H H H H H H +++++≥
式中:
H —井点管井的埋置深度(m )
H 1—井点管埋设面至基槽底面距离 (m )
H 2—降水水位距基坑底要求的深度(m ), 本工程取H2=1.0m
H 3—承压水降水水位距降水井内水位高差(m ),H3=ir0,i 为水力坡度,取i=1.0;r0为降水井中心距管沟外侧的水平垂直距离,取r0=2.0m ,则H3=2.0m 。

H 4—降水期间的地下水位变幅(m ),本工程取 H 4=1.0m
H 5—滤管综合工作段长度(m ),取H 5=1.5m
H 6—沉砂管长度(m ),取l 1=1.5m
经计算大口井井底在隧道底以下7m 。

4.2.2大口井施工
(1)试验井施工
在施测的井位上首先施做试验井2~3座,试验井井深25米,施工方
法同正式降水井。

通过试验井进一步核准施工区域的水文地质参数,为降水施工方案的调整和正式降水井的施工提供参数与依据。

(2)挖(围)泥浆池
根据场地条件在距降水井3m左右处挖泥浆池,一般每2口井共用一个泥浆池。

(3)成孔
为确保降水效果,减小洗井难度,所有管井采用泵吸反循环钻机成孔,井径、孔深不小于设计值,井孔应保持圆正垂直。

(4)换浆清孔
下井管前先注入清水置换全井孔内泥浆,用砂石泵抽出沉渣并测定孔深。

置换过程中,务必安排好泥浆及渣土的清运工作。

(5)下管
井管采用无砂砼滤水管,在预制混凝土管鞋上放置井管,同时在水位以下包缠1层80目尼龙网,缓缓下放,当管口与井口相差200mm时,接上节井管,接头处用尼龙网裹严,以免挤入泥砂淤塞井管,竖向用3-4条30mm宽、长2~3m的竹条用2道铅丝固定井管。

为防止上下节错位,在下管前将井管依井方向立直。

吊放井管要垂直,并保持在井孔中心,为防止雨污水、泥砂或异物落入井中,井管要高出地面不小于200mm,并加盖或捆绑防水雨布临时保护。

(6)填砾料
井管下入后立即填入砾料。

砾料沿井管外四周均匀连续填入,将稀泥浆挤出井孔。

填砾料时,应随填随测砾料填入高度,当填入量与理论计算
量不一致时,及时查找原因。

不得用装载机或手推车直接填料,应用铁锹填料,以防不均匀或冲击井壁,如遇蓬堵可用水冲。

填砾完成后在洗井过程中,如砾料下沉量过大,应补填至井口下3米处,其上用粘土封填。

砾料为φ3-7mm干净砾料。

(7)洗井
由于是采用反循环钻机施工降水井,可采用下泵试抽洗井,用潜水泵反复进行抽洗,直至水清砂净,上下含水层水串通,否则改用空压机由上而下分段洗井。

洗井过程中应观测水位及出水量变化情况。

(8)水泵安装
潜水泵及泵管吊放安装,置于距井底以上1.5m处,接通电源,做到单井单控电路,并检查水位继电制动抽水装置和漏电保护系统。

降水井结构大样图
(9)抽降
连网统一抽降后应连续抽水,不应中途间断,需要维修更换水泵时,应逐一进行。

开始抽水时,因出水量大,为防止排水管网排水能力不足,可以间隔的逐一启动水泵。

抽水开始后,应逐一检查单井出水量、出水含砂量。

当含砂量过大,可将水泵上提,如含砂量仍然较大,应重新洗井。

4.2.3大口井排水
为便于观察单井抽水水量变化,设计排水管主管(集水管)采用φ200×4mm 钢管,支管采用φ89mm 钢管。

排水采用明排,明排管线直接铺设在不影响交通的路面或绿地上,并作防锈处理。

排水装置做法详下图。

地面井口示意剖面图
面图
检查井)降水排水管水干管
主排水管
泵管C10混凝土基础
混凝土井圈Φ219mm 红机砖100mm厚钢筋混凝土方砖井盖C10混凝土基础
5皮砖厚约300m m 简易暗埋式井口剖面示意图
400mm井管
4.3竖井施工 根据本工程现场情况,为便于施工,拟将1#竖井移至0+049.5处,改为4.1m 圆形竖井。

竖井施工程序:首先进行测量放线,然后破除地面,挖锁口圈梁土方;
圈梁土方挖除后,绑扎圈梁钢筋、支模,浇注圈梁混凝土;然后进行竖井起重架施工;立完井架后按设计榀距人工挖土,出土;出土后,逐榀安设水平钢格栅、挂钢筋网片、焊连接筋、喷射混凝土;最后进行竖井封底。

4.3.1竖井施工方法
为保证井筒结构稳定,在井口设现浇钢筋混凝土锁口圈梁,在锁口圈梁下采用喷射混凝土+网构钢架+钢筋网支护,初期支护衬砌厚0.25m ,钢架竖向间距0.6m ,二衬厚0.2m ,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

圆形竖井每榀钢架由4片组成,竖井土方开挖采用相对开挖的方法,对称施作,严禁全断面开挖。

开挖后及时安装钢架,并喷射混凝土封闭开挖面。

4.3.2竖井架子安装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竖井起重架设置1台5t电葫芦。

安装后先进行空载和重载的安全检测,满足连续作业的要求。

竖井架子除固定在锁口圈梁上外,其余均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支墩,以支撑竖井架子的自重及吊运重物时所发生的一切荷载,每一个支墩的断面形式为1.5×1.5×2.0m(长×宽×高),现浇C20混凝土,在基础中预埋20mm厚锚固钢板,以便于工字钢立柱与基础的连接,钢板平面尺寸400×400mm,为了保证架子承担的荷载能够均匀地传入基础中,宜将钢板作有效的固定,在钢板上焊4根Φ25钢筋,长1.5米,埋入基础混凝土,钢筋与钢板焊接牢固,其下设φ16钢筋套子,间距200mm,纵向均匀布置。

4.4隧道土方开挖及初期支护
根据设计文件暗挖隧道穿的地层,大部分位于粉质粘土层中、部分位于粉细砂层中,设计中未见详细的水文地质报告。

为保证隧道施工安全,隧道施工总原则是“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

暗挖隧道施工,首先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固拱顶土体,然后开挖土方,挖土后进行钢格栅+钢筋网+联结钢筋+喷混凝土+模注钢筋混凝土内衬联合支护,在两层初砌间设防水层。

4.4.1开洞门
隧道的施工由施工竖井开始进洞,在凿除竖井隧道口部初衬前,预先
打入隧道的第一组超前小导管对开口段围岩进行预注浆加固。

待浆液达到设计强度后,凿除口部初衬后架设隧道拱架,外侧拱架用连接筋与竖井格栅焊接在一起,随后进行隧道施工。

4.4.2超前小导管预注浆支护
为防止坍塌,稳固土体是开挖洞体的先决条件,所以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支护进行加固地层。

(1)超前小导管加工:本工程中超前钢管采用Φ32钢管,每根小导管长2.25m,并在管周布孔(孔距100mm-200mm,孔眼直径为8mm)。

小导管在拱部满布,环向间距300mm,纵向水平投影搭接长度0.5m。

为便于插入土层,钢管端头焊成锥形,确保注浆时达到设计压力,达到加固土体的目的。

(2)钻孔:针对土质情况,施工中超前小导管,采用引孔打入法,钻孔机具采用YT-28型钻机。

立三榀钢架施作一次超前小导管。

(3)插入钢管:超前小导管从网格钢架断面腹部穿过,立三榀钢拱架打一次小导管。

用风动凿岩机取出旋转机件,使用锤击功能将钢管击入土层,用压缩空气将管内积物吹净,孔口采取暂时封堵措施。

(4)封堵:注浆前要将尾部及孔口周边空隙封堵。

钢管尾部使用浆塞和快速接头,孔周边用快硬水泥浆进行封堵。

(5)注浆:采用改性水玻璃浆液进行注浆加固。

暗挖隧道注浆加固是包含浆液试验与调配、浆液搅拌设备,现场注浆工艺与操作等一整套工序施工法。

其中浆液配置与注入工艺是影响隧道注浆加固效果的两大因素,所以在施工中严格工艺要求,加强专业操作人员培训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以适应隧道开挖三班作业的需要。

注浆的浆液配比在施工前由质控人员调制并试验,达到设计效果后(所有注浆体的固结直径不小于400mm)再使用。

在该地区一般的调制过程是:用98%的浓硫酸缓慢倒入水桶中,边倒边用玻璃棒搅动,稀释成18%-20%的稀硫酸;将浓度40-45Be’水玻璃稀释成浓度为18-20Be’的水玻璃;将稀硫酸与稀释的水玻璃按1:2的比例混合,并保持搅动8分钟,防止浆液凝固,可适当添加缓凝济。

经验配比为浓硫酸:水玻璃:水=1:4:14。

作业时采用电动注浆机压注,注浆压力为0.5~1.0MPa,按单管达到设计注浆量作为结束标准;当注浆压力达至设计终压不少于20分钟,进浆量仍达不到注浆终量时,亦可结束注浆。

注浆结束后,将管口封堵,以防浆液倒流管外。

浆液在现场配制,配制的浆液与注浆速度相应,浆液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不得任意延长停放时间。

注浆时应注意检查各联接管件的联接状态,对注浆速度应严格控制。

注浆压力经试验确定,注浆厚度即注浆浆液扩散半径不小于400mm。

如本工程中土质较差,改性水玻璃浆液的固结效果不理想时,我单位将考虑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进行注浆,双液浆注浆方案另行编写。

4.4.3本工程对注浆材料的要求
本工程地处城区,施工时对环保要求较高,同时隧洞穿越的地层复杂、多变,要求注浆浆液的适应性较强,所以注浆材料须满足以下要求:
(1)浆液是真溶液,也可以是悬浊液。

浆液粘度低,流动性好,能进入细小裂隙;
(2)凝胶时间可以在几秒至几十分钟范围内随意调节,并能准确地控制;(3)稳定性好,在常温、常压下较长时间存放不改变其基本性质,不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