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万重山漫想》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万重山漫想》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理清课文所体现的作者的思路,联系思路理解语句的含义和作用。

(二)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理解中心意思。

(三)作者讴歌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期望人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扬首创精神,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二、教学重点:

理清思路,从作者的思路中领悟怎样使思维条理化。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理清文章思路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

五、课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学生体会标题的含义。“过万重山漫想”是偏正结构的短语,中心词是“漫想”。请学生谈对标题含义的理解。

明确:“过万重山”是指1980年乘船穿行三峡时的经历。“漫想”的“漫”有“不受拘束”之意,作者驰骋想象,思路开阔。我们从标题可以悟出本文的内容主要是“漫想”而不是见和闻。这个理解可作为阅读本文,把握作者思路的钥匙。

二、学生阅读全文,找出可以表示作者思路的语句,说出全文总体可分几个部分。

明确:第一部分(1、2段)实写过万重山。

第二部分(3~16段)漫想的过程

1层:“漫想”的起点——由三峡想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

2层“漫想”之二——由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想到远古,想到人类历史。

3层:“漫想”之三——由历史回到现实,又想到未来。

第三部分(17.18段)“漫想”的终点——我感到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

三、分析第一部分两小段的思路。

1.读第1段,画出重点语句,说说本段内容。

明确:“小时候”和“直到今年”对应,“一向”“神往”和“直到今年”“才有机会第一次”对应。本段突出了自己对“穿过三峡”向往已久。

2.学生读第2节,说说分几层意思。

明确:八句话,扣住题目“过万重山”。分三层。1、2句是总写。3、4句是具体写。5~8句用设问句由观景过渡到“漫想”。仔细揣摩3、4句,“夹江两岸连绵起伏的高山”“耸峙云霄”的和“横枕江面”的是远景;“迎面扑来”的和“转瞬即逝”的是近景。写山之近景也是侧面写江流的狂暴、湍急。“从高山的缺口伸出几道光束,如同仙入伸出发光的手臂”是写具有神奇色彩的阳光,也是写高山耸峙。抓住了景物特色,引人遐想。

四、分析第二部分

第一层:

1.学生读第3段,找出直接说明作者思路的句子。这些语句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面对这奇景”“头脑里一无所有”只是作者欲擒故纵,意在暗示,下面的内容并不着急写景。“就在这原始状态的空白中,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转向写思绪,是作者“漫想”思路的起点,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过万重山漫想教案》由“第一个”人串连以下几段。

2.学生读第4段。各句的关系是什么?

明确:前两句一正一反,强调确有“第一个”。“后来的无数个”既强调了“第一个”开拓精神之伟大,也是下文的伏笔(见第11段)。“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延展开去。”紧承上节。是“漫想”思路的延展。

3.学生读第5段,想一想在意思的衔接上有什么特点?作者使用资料又有什么特点?

明确:这一段是写第一个人“他穿过三峡是在什么时候”。

在衔接上,先写大禹的传说,又写《禹贡》的文献资料,再写秦设置巴郡蜀郡的史实。按历史年代先后来写,衔接紧密。

作者使用古代文献资料,信而有据,推导出问题的答案。这显示了作者渊博的学识。

“似乎”“大约”等词表现了严谨的态度,避免了主观武断。

4.学生读第6段,这一段使用什么资料?这一段内容与前一段有什么关系?

明确:这一段是写第一个人“他穿过三峡是使用什么交通工具。”

作者用较多文字来写南宋画家夏圭的《巴船下峡图》,是“木船”,“大得很”,“篱工舵师有十几个”,“巨浪狂扑”尚且“船舷鼓侧,生死在毫发间”,让人“感到惊心动魄”。而由此上溯到周秦时代,交通工具“也许只有原始的独木船了。”两相对照,用“简直难以想象”和“就是毫不含糊地这么做的。”讴歌第一个穿过三峡的古人超凡的勇气。这绘画史上的资料不仅使本段文采鲜明,而且也显示了作者多方面的学识。

这一段与上一段联系紧密,由“什么时候”推断到那时简陋的交通工具。

5.学生读第7段,找出说明作者思路的语句,说说这一节同前文有什么联系。

明确:“再想下去”。表明了作者的思路。想到“第一个”之前的许多个人,有“折回的”、有“遇险的”。由此引出了一些人的议论甚至阻挠。“然而”“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微微一笑,还是登上了独木船。”栩栩如生,展现了他的从容、坚毅,讴歌了他的自信和决心。

前几段是写“第一个”所面临的物质条件的困难,这一段写舆论的阻力是精神方面的障碍,面对这两方面的困难,他“微微一笑……”更突出了他至刚至勇的精神。

6.学生读8、9两段,回答问题。

①第8段的作用是什么?

②第9段有几个“他不知道,也没有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

③本段中最重要的语句是哪几句?

④这一段与前几段有什么内在联系?

明确:第8段是过渡段。由“第一个”人的行动写到他的思想。

“他不知道,也没有想”。值得认真思考。“不知道”是因为“那时候,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还是极有限的”,“不知道”决不是说他对面前的艰险一无所知,而只是在强调他知道那接踵而来的艰险是难以预料的。“也没有想”,更不可片面理解为他只凭意气去瞎闯、蛮干,“没有想”只是意在强调他明知有险阻,却义无反顾,置之度外,决不为困难所吓倒,决不会畏首畏尾,顾虑重重。读第四个“如果遇险”,上面的意思已十分明确。

本段中最重要的话是最末二句:“他只是想走出去,去扩大生活的世界。于是,他用竹竿一点,独木船开动了……”“只是想”突出了他的唯一信念,他的执着追求,就是要“走出来”面向新的“生活的世界”去求发展。本文写于1980年12月,我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开过,国家政治。经济正面临重大的转折。回顾这段历史背景,想想80年代以后国家的的是谁?”转向写思绪,是作者“漫想”思路的起点。由“第一个”人串连以下几段。

本段中最重要的话是最末二句:“他只是想走出去,去扩大生活的世界。于是,他用竹竿一点,独木船开动了……”“只是想”突出了他的唯一信念,他的执着追求,就是要“走出来”面向新的“生活的世界”去求发展。本文写于1980年12月,我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开过,国家政治。经济正面临重大的转折。回顾这段历史背景,想想80年代以后国家的巨变,我们可以感受到作家与时代同步的脉搏。

这一段与前几段内在联系合乎逻辑,是由客观条件写到主观精神,珠联壁合,相得益彰。

第二层:

学生读10~12段回答问题:找出表明作者思路的语句,说说这三段的内在联系。

明确:“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表明作者的思路,由“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而飞向更加博大的时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