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计算机基础第二章

合集下载

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二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二章

基础知识第二章下列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

A.构成计算机网络的计算机系统在地理上是分散的B.构成计算机网络的计算机系统是能够独立运行的C.计算机网络中的计算机系统利用通信线路和通讯设备连接D.计算机网络是一个硬件系统,无需安装软件【本题答案:】 A B C D下列关于计算机网络组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

A.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B.通信子网由通信控制处理机和传输链路组成C.资源子网包括网络的数据处理资源和数据存储资源D.本地访问要经过通信子网,网络访问不必经过通信子网【本题答案:】 A B C D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功能的是________。

A.调用远端打印机B.调阅远端数据库C.发送电子邮件D.调用其他计算机应用软件【本题答案:】 A B C D以下选项中,属于广域网的是________。

A.宿舍网B.国家网C.校园网D.楼宇网【本题答案:】 A B C D下列关于计算机网络协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

A.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互相通信的对等实体间交换信息时所必须遵守的规则的集合B.网络协议主要由语言、语法、载体三要素构成C.网络协议属于计算机网络软件系统D.网络协议是网络软件系统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本题答案:】 A B C D下列关于网络分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

A.在应用层上进行实通信B.网络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功能层C.同等层之间的通信规则是该层使用的协议D.同一计算机的不同功能层之间的通信规则称为接口【本题答案:】 A B C DOSI参考模型根据网络通信的功能要求,把通信过程分为________层。

A.4 B.5 C.6 D.7【本题答案:】 A B C D以下选项中,不属于OSI参考模型分层的是________。

A.物理层B.网络接口层C.数据链路层D.网络层【本题答案:】 A B C D下列OSI参考模型分层中,最高的是________。

计算机基础第二章习题

计算机基础第二章习题

第二章 windows 操作系统习题一1.填空题(1)要安装或删除一个应用程序,一定翻开 ______________窗口,而后使用此中的增添 /删除程序功能。

( 2)在 Windows 7 中,系统提供了常用的多种汉字输入法,他们有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和郑码输入法。

(3)文件具有四种属性设置,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开始” 菜单的“搜寻程序和文件” 框中输入“CMD ”命令,能够切换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

( 5)在 Windows 7界面的每个窗口的右上角都有几个按钮,一个是“”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按钮,一个是“”表示 _________________按钮,另一个是“”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按钮。

( 6)在 Windows7 中,任务栏系统默认安装于屏幕底部,它还能够处于屏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Windows 7 供给了软键盘功能,以方便用户输入各样特别符号。

要在屏幕上弹出软件盘,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后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相应的软键盘。

(8)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恢复被误删的文件或文件夹。

(9)使用鼠标器的基本操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机基础(第二章)课件

计算机基础(第二章)课件
• 上述按不同标准对操作系统的分类可以用下图所示的分类图表示。
§2.1.1 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
• 操作系统种类繁多,但其基本目的只有一个:为不同应用目的的用户 提供不同形式和不同效率的资源管理。在现代操作系统中,往往是将
• 上述多种类型操作系统的功能集成为一体,以提高操作系统的功能和 应用范围。例如在Windows NT、Unix及Linux等操作系统中,就融合了 批处理、实时、网络等操作技术和功能。 •
§2.1.1 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
• 1. 什么是操作系统 • 计算机系统是由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组成的,为了使安装在 计算机的软件与计算机硬件资源协调一致、有条不紊地工作 ,就必须有一个软件对计算机系统的软件、硬件资源进行统 一管理和调度,这个软件就是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 OS)。 • 操作系统是最基本的系统软件,是用于管理和控制计算机全 部软件和硬件资源、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一组程序,是运 行在硬件上的第一层系统软件,其他软件必须在操作系统的 支持下才能运行。它是软件系统的核心。因此,操作系统是 计算机硬件与其他软件的接口,也是用户和计算机的接口。 下图为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与用户关系图,它表示了操作系 统在其中的位置。
• (3)网络功能及安全功能强大 • 内置了TCP/IP协议和拨号上网软件,用户只需进行一些简单的设置就 能上网浏览、收发电子邮件等。内置了Internet连接防火墙,可以有效 地防止黑客入侵,抵御来自外部的攻击,保证系统的安全。同时 Windows XP对局域网的支持也很出色,用户可以很方便地在Windows XP中实现资源共享。 • (4)多媒体功能 • 媒体播放器与Windows XP融为一体,支持音频、视频的编辑及播放工 作,可以支持高级的显卡、声卡。用户可以轻松地播放最流行的音乐 或观看影片,也可以用麦克风和摄像头进行网上的语音或视频聊天。

《计算机基础》第二章知识测试

《计算机基础》第二章知识测试

《计算机基础》第二章知识测试《计算机基础》第二章知识测试一、判断题1、windows98是一个独立的窗口和图形界面的多任务单用户操作系统2、windows98中建立的长文件名“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DOC”,在DOC状态下将其显示成8.3格式名称为ABCD~1.DOC3、在windows操作系统环境中,打开了一个窗口即表示运行了一个应用程序,关闭了窗口亦即表示结束了一个应用程序的执行。

4、有些菜单选项后显示有省略号“…”,表示选择该项后屏幕将弹出对话框5、每个快捷方式都有与一个应用程序相关联,因此删除了一个快捷方式也就删除了该快捷方式所指向的应用程序文件6、在windows98中使用查找文件或文件夹不能使用“?”和“*”通配符7、在资源管理器的右窗格中可以同时显示多个驱动器或文件夹中的文件信息8、一般情况下,双击文件READ.TXT时,系统调用“写字板”程序来打开该文件9、在windows中,用电缆线将打印机与主机连接起来即可进行打印工作10、对于安装windows98系统的计算机,不使用时,只要关闭计算机电源即可。

11、对象是指windows98的各种组成单元,包括计算机、盘符、文件、文件夹、快捷方式等12、硬件配置相同的计算机,桌面外观也完全一样。

13、“资源管理器”主要作用是用于组织和管理磁盘中的文件14、将文件直接从C:盘拖到A:,则被拖动的文件夹会从C:盘移动到A:盘15、“资源管理器”中的“删除”按钮和“剪切”按钮功能完全一样,都是删除已选的文件或文件夹16、对日期和时间的设置,只是当前有效下次启动计算机有需重新设置17、windows98功能强大,兼容性好,适应强,可安装于任何计算机上,对计算机硬件没有任何要求。

18、任务栏只能放在桌面底部,也能放在其它地方,但是它的大小是固定的不能改变19、剪贴板上的信息在下次开机后仍可继续使用。

20、windows98装好后,汉字输入法是不能改变的二、单选题1、如果要移动某个窗口,可以将鼠标指针指向该窗口的(),然后拖动鼠标即可。

计算机基础课程第二章 操作系统 第二讲

计算机基础课程第二章  操作系统  第二讲
3)设置屏保,在显示属性中选择屏幕保护程序选项卡,在屏保下可以选择不同的图片作为屏保图像,在等待设置等待时间,当这个时间到时键盘、鼠标又没有动作,系统自动启动屏幕保护程序。
6、设置日期和时间的方法?
在控制面板中双击日期和时间图表,用户在该对话框中进行日期和时间设置。
7、应用程序的安装、运行与删除?
1)安装:有些以用软件放入光盘驱动器后,系统将自动启动安装程序,双击Setup或Install名称图表,也可以进行安装,在我的电脑中直接双击该软件图标进行安装。
2)用鼠标右键单击要删除的文件和文件夹,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删除。
4、文件夹有几种属性?
三种:只读、隐藏、存档
5、设置显示属性的方法?
1)设置主题,打开显示属性左上角的主题,Windows XP提供若干桌面主题,在里面可以任意选择。
2)设置桌面背景,打开选项卡,在背景列框中选择背景图片,屏幕就变成为你所选择的图片,还可以打开浏览对话框选择背景图片。背景图片显示的三种方式:平铺、拉伸和居中。
2、移动、复制、粘贴文件和文件夹的方法?
1)在同一驱动下移动文件夹下,直接移动即可,复制时要选中文件的同时按下Ctlr键,拖至目标文件。
2)在不同驱动下,选中文件的同时按下Shfit键,拖至目标文件下,复制直接拖动即可。
3)使用编辑菜单中的命令。
3、删除文件和文件夹的两种方法?
1)选定要删除的文件和文件夹,按下Delete键或者执行菜单下删除。
3)应用程序怎样安装、运行与删除?
教长签名教务科长签名
年月日
授课日期
授课节次
授课班级
教学目的
1、掌握数据录入及中文输入法的基本方法
2、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创建、移动、复制、删除和重命名

计算机基础第二章windows操作系统

计算机基础第二章windows操作系统
打开资源管理器的三种方法: 1、Win+E 2、单击“开始”,“所有程序”,“附件”, “Windows资源管理器”。 3、右击“开始”,选择“打开Windows资源管 理器”命令
使用库管理文件
新建库:1.单击“库”
2.单击“新建库” 或者右击选择“新建”再选 择“库”
3.输入库的名称并

确认。
重命名
编辑 复制
选择目
快捷键法:选定文件

Ctrl+V
Ctrl+C 选择目标位
拖动法:选定文件 按下Ctrl键并拖动文件到 目标位置(异盘复制可直接拖动)
移动与复制文件文件夹
移动
菜单法:选定文件 标位置 粘贴
编辑 剪切
选择目
快捷键法:选定文件

Ctrl+V
Ctrl+X 选择目标位
拖动法:选定文件 拖动文件到目标位置(异 盘拖动要按住Shift键)
.pdf .exe .com .mp3 .avi .smi等
文件类型 文本文件、日志文件
Word文件
Excel文件 PowerPoint文件
压缩文件,需解压缩才能 阅读
图片文件
PDF文件 .exe可执行命令文 件,.com系统命令文件 视频、音频文件
使用资源管理器
资源管理器是Windows7操作系统组织 和管理文件和文件夹的重要工具,它显示计 算机中所有的文件、文件夹和驱动器的层次 结构。
Windows7操作系统
目录
壹 Windows7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管理文件

管理与应用Windows7

维护系统和使用常用工具软件

中文输入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二章 计算机信息基础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二章  计算机信息基础
教学进度
2.3 信息表示与编码
补码的概念是怎么来的?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所谓“模”,是指一个系统的量程,或者说一 个系统所能表示的最大的数(比如,钟的最大数 为 12 ,但 12 被溢出变为 0) 。按模运算是指运算 结果超过模时,模丢失。当模为整数时,按模 运算也可理解成除以模求余数的过程。常用符 号“mod”表示按模运算,如:18 mod 12=6 mod 12,即:18和6都是指向6点。
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例: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十进制
位权相加法:各位数码乘位权,再相加。
八进制 十进制 (113.5231)8 = 1×82 + 1×81 + 3×80 + 5×8-1 + 2×8-2+3×8-3+1×8-4
= 64 + 8 + 3 + 0.625 + 0.03125+0.005859375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十六进制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10
教学进度
常 用 数 制 的 对 应 关 系
2.1 计算机所使用的数制
2.1.2 二进制的运算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二进制的算术运算
加: 0+0=0 0+1=1 1+0=1 1+1=10
本位为0, 向高位进位1
例:对于模为28=256时,[-5]补=[-5]反后再在最后一位 加1=[11111011]2=25110,180-5=180+ [-5]补 =180+251=256+175=175(256溢出了,因为模是256)
教学进度
2.3 信息表示与编码

计算机理论基础 第二章 11.16

计算机理论基础 第二章 11.16

蓝洋专转本计算机理论基础 第二章
1.计算机的发展
早期的计算工具
算盘(中国,唐朝)
计算尺(欧洲,1622)
蓝洋专转本计算机理论基础 第二章
1.计算机的发展
1. 早期的计算工具
加减法器,(法国,1642,帕斯卡)
蓝洋专转本计算机理论基础 第二章
1.计算机的发展
1. 早期的计算工具
差分机,(英国,1812,巴贝奇)
1.主板的组成
蓝洋专转本计算机理论基础 第二章
1.主板的组成
蓝洋专转本计算机理论基础 第二章
主板的组成
1. CPU插座 2. 主存储器插槽 3. PCI总线扩展槽,(显卡、声卡、网卡);AGP总 线扩展槽。 4. 芯片组:固定在主板上,协调微机系统的正常运 转。 5. BIOS芯片:固化在主板上一块 Flash ROM 芯片中 的一组机器语言程序。 6. CMOS芯片:易失性储存器,需要电池供电,存放 着与计算机硬件相关的一些参数(配置信息)。 蓝洋专转本计算机理论基础 第二章
蓝洋专转本计算机理论基础 第二章
CPU性能指标—高速缓存(cache)
1. cache是一种小容量高速缓冲存储器,直接制作在CPU 芯片内,速度几乎与CPU一样快,分一级和二级缓存, 其容量越大,级数越多,效果越显著 2. 程序运行时,一部分指令和数据会被预先成批拷贝到 Cache中 3. 当CPU需要从主存读(写)指令或数据时,先检查 Cache,若有直接从Cache中读取,若无再访问主存储 器 4. Cache具有透明性,它的内容不能由程序直接访问(对 程序员是透明的) 5. Cache的命中率:CPU需要的指令或数据在Cache中直接 蓝洋专转本计算机理论基础 第二章 找到的概率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章习题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章习题答案

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组成计算机系统的两大部分是(A)。

A.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B. 主机和外部设备C.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D.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2. 通常所说的计算机的主机是指(B)。

A. CPU和硬盘B. CPU和内存C. CPU、内存和硬盘D. CPU、内存与CD-ROM3. 控制器的功能是(C)。

A. 指挥、协调计算机各相关硬件工作B. 指挥、协调计算机各相关软件工作C. 指挥、协调计算机各相关硬件和软件工作D. 控制数据的输入和输出4. 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C)运算。

A. 算术B. 逻辑C. 算术和逻辑D. 数值5. 微机硬件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是(D)。

A. 内存储器B. 输入输出设备C. 硬盘D. CPU6. 下列关于CPU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

A. CPU能直接读取硬盘上的数据B. CPU能直接与内存储器交换数据C. CPU主要组成部分是存储器和控制器D. CPU主要用来执行算术运算7. 在计算机中,每个存储单元都有一个连续的编号,此编号称为(D)。

A. 位置号B. 房号C. 门牌号D. 地址8. 1GB的准确值是(C)。

A. 1024 ×1024 BytesB. 1024 KBC. 1024 MBD. 1000 ×1000 KB9. 在微机的配置中常看到"P4 2.4G"字样,其中数字"2.4G"表示(A)。

A. 处理器的时钟频率是2.4 GHzB. 处理器的运算速度是2.4 GIPSC. 处理器是Pentium4第2.4代D. 处理器与内存间的数据交换速率是2.4GB/S10. 一般情况下,外存中存放的数据在断电后(B)丢失。

A. 完全B. 不会C. 少量D. 多数11. 计算机硬件能直接识别、执行的语言是(B)。

A. 汇编语言B. 机器语言C. 高级程序语言D. C++语言1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章PPT课件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章PPT课件

常见的操作系统
总结词:特点
详细描述:Windows操作系统具有界面友好、易用性强的特点,广泛用于个人和企业用户;macOS操作系统具有高度的稳定 性和安全性,适用于创意工作者和高端用户;Linux操作系统具有开源、免费、高度可定制的特点,适用于服务器和开发人员 等。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总结词
启动与关闭
按规模
巨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等。巨型计算机主要用于尖端科学研 究领域,大型计算机则用于大规模数据处理和事务处理,小型计算机主要用于部门或单位 的信息系统,微型计算机则广泛应用于个人和家庭。
按用途
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通用计算机能够执行多种任务,而专用计算机则是针对特定任 务进行优化设计的,如工业控制计算机、智能终端等。
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和信息呈现出来。 常见的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投影仪等。
输出设备的分辨率、色彩和速度会影响计算机的显示效果和打印质量。
03
计算机软件系统
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
语言处理系统
是计算机中最基本、最重要、最核心的软 件,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 源,为用户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
CPU的性能决定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和处理能力。
CPU由数亿个晶体管组成,负责处理 数据和执行任务。
内存储器
内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用于存储 临时数据的区域。
它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和只读存储器(ROM)。
RAM是用于存储运行中的程序 和数据,而ROM则用于存储固 件和启动程序。
外存储器
外存储器是用于永久存储数据的 设备,如硬盘驱动器、固态驱动
06
上机实践操作
安装操作系统

计算机基础第二章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基础第二章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基础第二章试题及答案第一节: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是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A. 输入设备B. 输出设备C. 控制单元D. 操作系统答案:D2. 以下不属于计算机外部设备的是?A. 打印机B. 显示器C. 内存条D. 键盘答案:C3. 计算机的硬件包括以下哪些部分?A. 控制器B. 高速缓存C. 主板D. 操作系统答案:A、C第二节:判断题1. 计算机内部的存储器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两种。

答案:正确2.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计算机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

答案:正确3. 容量大、速度快、价格低廉的随机存储器(RAM)通常用作计算机的主存储器。

答案:正确第三节:填空题1. 计算机的基本运算单位是______。

答案:字节2. 计算机中用于存储、传输和处理数据的组织形式是______。

答案:二进制3. 主板上的______是计算机的中枢和控制中心。

答案:芯片组第四节:简答题1. 请简述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计算机工作原理。

答案: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计算机工作原理是通过存储程序来实现的。

计算机首先从存储器中读取指令和数据,然后将其传送到运算器进行运算,最后将结果存储回存储器或输出到外部设备。

这种体系结构的计算机具有程序可存储、指令流水处理等特点。

2. 请简述计算机的外部设备有哪些以及其作用。

答案: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包括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等,用于将外部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

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等,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数据输出给用户。

3. 请简述计算机存储器的分类及其特点。

答案:计算机存储器可以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主存储器是计算机与CPU直接交互的存储器,通常由随机存储器(RAM)组成,具有容量大、读写速度快等特点。

辅助存储器是用于长期存储大量数据的存储设备,如硬盘、固态硬盘等,具有容量大、价格低廉等特点。

大学计算机基础 第2章 简明教程(补充硬件部分)

大学计算机基础 第2章 简明教程(补充硬件部分)
第二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2.1 计算机系统概述
2.2 计算机硬件系统和工作原理 2.3 计算机软件系统 2.4 微型计算机硬件组成
1
2.1 计算机系统概述
硬件
软件 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
计算机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系统
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CPU 主机
内存
运算器 控制器 随机存储器(RAM) 只读存储器(ROM)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17
常用高级语言
Fortran语言 1954年推出,适用于科学和工程计算。 COBOL语言 是面向商业的通用语言,1959年推出,主要用于数 据处理,随着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迅速发展,很少使用。 Pascal语言 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1968年推出,适用于教学、科 学计算、数据处理和系统软件等开发,目前已被C语言取代. C与C++语言 1972年推出C语言,1983年加入面向对象的概念, 改名为C++。语言简练、功能强,适用面广。 BASIC语言 初学者语言,1964年推出;1991年微软推出可视化的 、基于对象的VisualBasic开发环境,发展到现在的开 发环境,则是完全面向对象、功能更强大。 Java语言 一种新型的跨平台的面向对象设计语言,1995年推出, 适用于网络应用 .
18
语言处理程序
在所有的程序设计语言中,除了用机器语言编制的程序能够
被计算机直接理解和执行外,其他的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程
序都必须经过一个翻译过程才能转换为计算机所能识别的机 器语言程序,实现这个翻译过程的工具是语言处理程序,即
翻译程序。用非机器语言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通过翻译程
序翻译后的程序称为目标程序。翻译程序也称为编译器。针 对不同的程序设计语言编写出的程序,有各自的翻译程序, 互相不通用。

计算机基础知识-第2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第2章

计算机导论
第2章 图灵机模型及数据编码
2.2 图灵机
在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的10年前即 1936年,英国数学家图灵发表了题为“论可计算
数 及其在判定问题中的应用”﹙On Computer Numbers With an Application to the ntscheidungs problem﹚的学术论文,奠定了学术界公认的现代 电子计算机的理论和模型基础。 1、希尔伯特纲领
根据图灵的研究,直观地说,所谓计算就是计 算者﹙人或机器﹚对一条两端可无限延长的纸带上 的一串0和1执行指令,一步一步地改变纸带上的0或 1,经过有限步骤,最后得到一个满足预先规定的符 号串的变换过程。图灵用形式化方法成功表述可计
计算机导论
第2章 图灵机模型及数据编码
算这一过程的本质。图灵的研究成果是哥德尔 研究成果的进一步深化,该成果不仅再次表明了 某些数学问题是不能用任何机械过程来解决的思 想,而且还深刻揭示可计算所具有的“能行过程” 的本质特征。
过程是能行的﹙能够具体表现在一个算法中﹚,当 且仅当它能够被一台图灵机实现。
图灵机等计算模型均是用来解决问题的,理论 上的能行性隐含着计算模型的正确性,而实际实现 中的能行性还包含时间与空间的有效性。
第2章 图灵机模型及数据编码
计算机导论
3、图灵机 计算机是使用相应的程序来完成任何设定好的任务。
图灵机是一种思想模型, 它由三部分组成: 一个控制器,一条可以无限延伸的 带子和一个在带子上左右移动的读 写头。
图灵机的功能是完成对输入信息进行变换得 到输出信息的计算。
计算机导论
第2章 图灵机模型及数据编码
机器从给定带子上的某起始点出发,其动作完 全由其初始状态及机内五元组来决定。就某种意义 而言,一个机器其实就是它作用于纸带上的五元组 集。一个机器计算的结果是从机器停止时带子上的 信息得到的。 4、冯·诺依曼型计算机

《计算机基础》第一、二章要点

《计算机基础》第一、二章要点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按照程序编排的顺序,一步一步地取出命令,自动地完成指令规定的操作。

1、预先把指挥计算机如何进行操作的指令序列(称为程序)和原始数据输入到计算机内存中,每一条指令中明确规定了计算机从哪个地址取数,进行什么操作,然后送到什么地方去等步骤。

2、计算机在运行时,先从内存中取出第1条指令,通过控制器的译码器接受指令的要求,再从存储器中取出数据进行指定的运算和逻辑操作等,然后再按地址把结果送到内存中去。

接下来,取出第2条指令,在控制器的指挥下完成规定操作,依此进行下去,直到遇到停止指令。

3、计算机中基本上有两股信息在流动。

一种是数据,即各种原始数据、中间结果和程序等。

原始数据和程序要由输入设备输入并经运算器存于存储器中,最后结果由运算器通过输出设备输出。

在运行过程中,数据从存储器读入运算器进行运算,中间结果也要存入存储器中。

人们用机器自身所具有的指令编排的指令序列,即程序,也是以数据的形式由存储器送入控制器,再由控制器向机器的各个部分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另一种信息是控制信息,它控制机器的各部件执行指令规定的各种操作。

②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由五大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输人数据和程序的输入设备,记忆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完成数据加工处理的运算器,控制程序执行的控制器,输出处理结果的输出设备。

3.计算机中数据存储的概念应该掌握:位(bit)—二进制数的最小单位,用小写字母b表示。

字节(byte)—以8位二进制数组成1个字节,用大写字母B表示。

它是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

字(word)—由若干个字节组成1个字,也是表示存储容量的一个单位。

存储容量—是衡量计算机存储能力的重要指标,用字节(B)、KB、MB、GB来计算和表示。

换算关系:1B=8b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4.软件系统应该掌握:指令—包含有操作码和地址码的一串二进制代码。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章第三版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章第三版答案

习题1.硬件系统可以从系统结构和系统(A)两个方面进行描述。

(A)组成(B)分析(C)安全(D)流程2.CPU性能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一台计算机(D)的高低。

(A)功能(B)质量(C)兼容性(D)性能3.CPU始终围绕着速度与(B)两个目标进行设计。

(A)实用(B)兼容(C)性能(D)质量4.主板性能的高低主要由(C)芯片决定。

(A)CPU (B)南桥(C)北桥(D)内存5.主板功能的多少,往往取决(B)芯片与主板上的一些专用芯片。

(A)CPU (B)南桥(C)北桥(D)内存6.主板(A)芯片将决定主板兼容性的好坏。

(A)BIOS (B)DRAM (C)AC97 (D)LAN7.能够直接与CPU进行数据交换的存储器称为(B)。

(A)外存(B)内存(C)缓存(D)闪存8.(D)是微机中各种部件之间共享的一组公共数据传输线路。

(A)数据总线(B)地址总线(C)控制总线(D)总线9.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通常应包括(C)。

(A)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B)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D)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10.一个计算机系统的硬件一般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B)(A)CPU、键盘、鼠标和显示器(B)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C)主机、显示器、打印机和电源(D)主机、显示器和键盘11.CPU是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核心,它是由什么组成的?(C)(A)运算器和存储器(B)控制器和存储器(C)运算器和控制器(D)加法器和乘法器12.CPU中的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B)。

(A)负责读取并分析指令(B)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C)指挥和控制计算机的运行(D)存放运算结果13.CPU中的控制器的功能是(D)。

(A)进行逻辑运算(B)进行算术运算(C)控制运算的速度(D)分析指令并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14.微处理器又称为(D)。

(A)运算器(B)控制器(C)逻辑器(D)中央处理器15.计算机的存储系统通常包括(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其缺点是实时性较差,总线的任何一点故障都会导致网络 瘫痪。
总线h 型网
14
环型拓扑网络
▪ 在环形拓扑网络中,节点通 过点到点通信线路连接成闭
合环路。环中数据将沿一个 方向逐站传送。
▪ 环型拓扑网络结构简单,传 输延时确定,安装容易,节 约电缆,故障诊断容易;但 是环中每个节点与连接节点 之间的通信线路都会成为网 络可靠性的屏障。网络节点 的加入、退出、环路的维护
h
21
2.2.1 数据通信基本知识
2.带宽、传输率和信道容量
数据通信 是两实体或多实体之间以二进制形式进行的信息传
输和交换。
数据通信系统 由数据通信设备和数据终端设备组成,实现将
h
8
2.1.2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特点与分类
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特点 (1)数据通信和集中处理 (2)资源共享 (3)分布式信息处理 (4)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h
9
2.1.2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特点与分类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按通信距离分类
(2)按通信媒体分类
广域网WAN 局域网LAN 互联网Internet
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通信软件 的支持下,实现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和协同 工作的系统。
h
3
2.1 计算机网络概述
▪ 涵义的关键点:
1. 分布的地点位置不同 2. 互连的计算机系统具有独立的功能 3. 通过通信设施连接 4. 通过网络软件的控制和管理 5. 以资源共享为核心目的
h
4
2.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h
12
2.1.3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
2.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h
13
总线型拓扑网络
▪ 网络中所有的站点共享一条数据通道,一个节点发出的信 息可以被网络上的多个节点接收。
▪ 总线型网络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需要铺设的线缆短,成 本低,某个站点自身的故障一般不会影响整个网络。因此 它是最普遍使用的一种网络。
有线网
无线网
(3)按通信方式分类
点到点方式 广播方式
h
10
2.1.2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特点与分类
资源共享网络
(4)按使用目的分类 数据处理网络
数据传输网络
星形
环形
(5)按网络结构分类 总线形
树形
网状形
h
11
2.1.3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
1.计算机网络模式 (1)对等网络模式 (2)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和管理都比较复杂。
h
15
星型拓扑网络
▪ 各节点通过点到点的链路与中心 节点相连,中心节点可以是转接 中心,起到连通的作用,也可以 是一台主机,此时就具有数据处 理和转接的功能。
▪ 优点:
很容易在网络中增加新的站点,
可靠性高,数据的安全性和优 先级容易控制,易实现网络监 控,传输速率高。
▪ 缺点
线缆用量大,属于集中控制,
器。将计算机输出的数字信号变换成适应模拟信道信号的 过程称为调制,相应的设备称为调制器。从已调制信号恢 复为数字信号的过程称为解调,相应的设备叫做解调器。
调制器与解调器合起来称为调制解调器。
PC机
数 字 信 号
调 制 解 调 器
h
模 拟 信 号
电 话 系 统
20
网络适配器
调制解调器
▪ 常见的调制解调器
特征——共享主机资 源 单台主机——计算、 通信 多台终端——用户交

缺点
主机负荷重,(数
据处理+通信) 线
h
路利用率低
6
2.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二阶段----主机-主机网络 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现了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计算机网 络,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连成为 计算机网络,是以通信和共享资源为目的的计算机网络。
第2章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
2.1 计算机网络概述 2.2 数据通信基础 2.3 国际互联网Internet
h
1
2.1 计算机网络概述
2.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2.1.2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特点与分类 2.1.3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
h
2
2.1 计算机网络概述
涵义: 将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系统)通过
计算机网络发展 的四个阶段
远程联机系统 计算机互连网络 标准化网络阶段 网络互连与高速网络
h
5
2.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 ----以主机为中心的联机终 端网络系统
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多个终端通信线路连到一台中心计 算机上,是具有通信功能的单机(单中心机)系统和 多机系统,统称为计算机—终端通信网络。
国际标准:ISO-OSI/RM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commended Model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简称OSI参考模型)
作用:1、其标准保证了不同网络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2、规定了网络体系结构的框架
第四个阶段:以Internet为典型代表,各种网络进行互连,向宽带 化、高速化和智能化等方面发展的更大规模的互联网络。
h
18
2.2.1 数据通信基本知识
1、两种信号 ▪ 数字信号:用恒定的电压表示二进制数1,
负电压表示二进制数的0。
特点:短距离传输,受噪音干扰少,易衰减。
▪ 模拟信号:连续的电磁波
特点:长距离传输易失真。
10 11001
(a)模拟信号
(b)数字信号
h
19网络适配器源自调制解调器▪ 调制解调器的英文单词为Modem,来自于英文术语 MODulator/DEModulator(调制器/解调器),是一种翻译
单主机终端网络的互 联,形成多主机为中 心的网络 网络结构从“主机- 终端” 转变为“主机 -主机”
缺点
网络普及程度低
标准不统一
网络体系结构的研究
h
不成熟
7
2.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阶段----采用标准化的层次体系结构 70年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广泛应用,由微型机组建的局域网 得到了迅速发展。许多公司推出了自己的网络操作系统。不同网 络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是推动网络体系结构的标准化的 原动力。
对中心节点的依赖性大,一旦
中心节点有故障会引起整个网
络瘫痪。
h
16
网状型拓扑网络
▪ 网状型拓扑网络中,节点之 间的连接是任意的,没有规 律。
▪ 主要优点是可靠性高,但结 构复杂,必须采用路由选择 算法和流量控制方法。
▪ 广域网基本上采用网状型拓 扑结构。
h
混合型网
17
2.2 数据通信基础
2.2.1 数据通信基本知识 2.2.2 网络通信的硬件和软件 2.2.3 数据通信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