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技术详解
手术讲解模板:跖骨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手术资料:跖骨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3.扩大髓腔 陈旧性骨折、不愈合等骨折 端的髓腔封闭或缩小者,或髓腔狭窄部直 径过小、髓腔内有不规则的突起以及不在 狭窄部的骨折,都须选用与髓内针直径相 等或大0.5毫米的髓腔扩大器或用钻头将 其钻开扩大髓腔[图4 ⑵ ⑶],选用较粗 的髓内针,以增强固定效果。
术前准备: 0.8
手术资料:跖骨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术前准备: 桡骨
手术资料:跖骨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术前准备: 150~200
手术资料:跖骨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术前准备: 2~4
手术资料:跖骨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术前准备: 0.8
手术资料:跖骨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手术资料:跖骨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线(或用骨折固定器固定),术者再继续 将针锤入骨折远段的适当深度。当髓内针 尾部进入皮肤切口时,将髓内针打入器套 在髓内针尾部 上捶击[图4 ⑹ ⑺]。髓内针插入深度以其前端达髌骨上 缘为合适,髓内针尾部留骨外部分以 2.5mm为合适,拔出孔要留在骨外,以便 骨折愈合后拔针时用[图4 ⑻]。
手术资料:跖骨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 ⑴从骨折端逆行进针 ⑵从转子处引出髓内针 ⑶复位骨折,顺行进针
手术资料:跖骨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图5 右股骨骨折逆行法髓内针内固定术。
手术资料:跖骨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
注意事项:
1.髓内针的选择很重要,太长将打入关节 或在骨外残留过长,可以发生疼痛和跛行; 太短则达不到固定作用;太粗容易造成骨 的劈裂;太细则固定力弱,不能控制移位, 容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扩大髓 腔可损伤骨内膜,应尽量少用。
手术讲解模板:跖骨骨折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术
手术资料:跖骨骨折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术
注意事项: 1.进钻时应经常滴注凉的生理盐水,降低 钻头转动时产生的热,以免损害骨细胞。
手术资料:跖骨骨折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术
注意事项:
2.钻孔与安置螺钉应一次成功,反应钻孔 或拧钉,势必影响固定作用。钻孔方向应 位于骨折块中心,螺钉置入的方向应与钻 孔方向一致。螺钉长短应当合适,过短的 螺钉不起固定作用,过长则会突入软组织, 引起疼痛和损伤[图10 ⑴~⑸]。
手术资料:跖骨骨折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术
术前准备:
螺钉又分为皮质骨螺钉和松质骨螺钉两种。 皮质骨螺钉为全长螺纹,也用于加压钢板 的固定;而松质骨螺钉,螺纹较宽大,仅 占螺钉长度 1/3~1/2左右,二者均无自攻沟槽[图3]。 普通螺钉和标准皮质骨螺钉的区别见表 44-1。
手术资料:跖骨骨折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术
手术资料:跖骨骨折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端产生加压作用。 松质骨加压螺钉尾部加垫圈旋进后,钉的 有纹和无纹部分须分别固定于近、远侧骨 折段内,螺钉旋紧后即产生加压作用[图9 ⑴~⑶]。
手术资料:跖骨骨折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5.缝合 内固定结束后,撤除保持复位的 器械,检查骨折端复位情况。如有条件, 对某些涉及关节面的骨折应摄片检查,满 意后即可按层缝合。
适应证: 2.手法复位失败的长骨螺旋骨折、长斜骨 折、蝶形骨折等。
手术资料:跖骨骨折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术
适应证: 3.股骨颈基底部骨折,用加压松质骨螺钉 加垫圈固定,可以起固定与加压双重作用。
手术资料:跖骨骨折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术
手术禁忌: 1.小儿长骨骨折,虽合手上述适应证,也 不宜应用,以免损伤骨骺;
术前准备: 表44-1 普通螺钉和标准皮质骨螺钉区别
跟骨骨折开放复位植骨及内固定术
跟骨骨折开放复位植骨及内固定术
一概述
跟骨为足部内外侧纵弓的共同后臂,其形态和位置对足弓的形成和负重功能有着很大影响。
跟骨骨折开放复位植骨及内固定术适用于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塌陷形骨折、舌形或塌陷形伴粉碎骨折者。
二麻醉方式及术前准备
1.麻醉方式
硬脊膜外麻醉或腰麻。
2.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骨刀、各种类型钢板和螺丝钉等骨科器械。
三适应证
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塌陷形骨折、舌形或塌陷形伴粉碎骨折者。
四禁忌证
跟骨严重粉碎骨折,估计手术不能恢复其关节面的正常关系及其外形者。
五手术步骤
手术大体步骤:①于外踝尖后方处开始做一弧形切口,向下向前延伸至第2楔骨处。
沿皮肤切口切开深筋膜,将腓骨肌腱向后牵开,切除距骨窦内的脂肪组织,显露跟骨、距骨的外侧面和距下关节。
②将骨膜剥离器插入塌陷骨折段深处,将塌陷的骨折块撬起恢复到正常位置,恢复关节面平整。
③将取自髂骨的骨松质片填塞到骨折的间隙内。
跟骨的侧方移位用手掌从跟骨内外侧向中央挤压纠正。
④骨折复位及植骨后,根据骨折线形状,可采用H形、Y形、T形等钢板和螺丝钉做内固定。
⑤按层次缝合切口。
六术后并发症
创伤性关节炎;扁平足畸形;跟底部疼痛。
七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用短腿管形石膏固定,踝关节保持于0°位,足呈中立位,足弓妥善塑形。
2周后换短腿管形石膏,可扶双拐不负重行走。
术后12周拆去石膏摄X线片,如骨折已愈合,即可在双拐辅助下开始逐渐练习负重行走。
八术后饮食
多饮水,新鲜水果蔬菜,高蛋白、高维生素、高含钙质食物。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距下关节骨折36例分析
【】 窦榆生, 1 廖永华, 师建军. 跟骨骨折的C T
分类及疗效评估现状和进展 [】中国骨 J'
伤 , 0 8 l3: 0 .1 . 2 0 , ()2 72 0 2
rsJ. ru , 0 681)172 2 e [ T ama 2 0 ,(O:9 .1 . ]
及 跟骰 关节 。
华骨科杂志,0 0 2 () 1.2 . 2 0 , 02: 71 0 1
J
Va e e n A,Bu kly R. n t n l n T tf g E i c e Fu c o a i
o t meS 一6o p t ns t i lcd uc (F3 )f ui twi ds ae o e h p
处坠落伤 2 , 9例 车祸伤 6 , 例 重物压伤 始扶拐行走 。
1 。 要 症 状 : 跟 部肿 痛 , 弓变 浅 , 例 主 足 足
面, 稳定跟骨 , 促使早期功能锻炼 , 并使
2 结 果
无法行走 。 术前侧位、 轴位 x线片及 C T
片检 查 , 显 示 为 累及 距 下 关 节 的跟 骨 均
跟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往往在压 坏 死 , 换药 后 痊 愈 。 者 认 为 , 骨 骨 『1 Ra 经 笔 跟 4 mmetS l .ZwipH . la e sfa t p Cac n u r cu— 缩严重区域 出现缺损, 是否植骨 尚有争 折钢板内固定术中, 软组织应全层切开, 松质骨 , 如不填充, 可能造成长时间渗血, 患肢, 抗炎消肿, 注意伤 口有无渗 出等情 影响伤 口愈合, 对于塌陷高度大于 3t i 况 , n o 应及时更换敷料 , 保持切 口干燥, 减 的关节面下骨缺损, 骨移植 能够对塌陷 少 切 口感 染 。 的关节面及骨缺损起 到支撑作用, 并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跟骨骨折占附骨骨折的60%,多由垂直暴力所致。
我院自2005年8月-2008年2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取得满意效果。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10例,男性8例,女性2例。
均为高处坠落伤所致。
按Sanders分型:二型6例,三型3例,四型1例。
其中1例伤后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为四型骨折。
1.2手术方法采用腰麻+连续硬膜外麻醉,在驱血止血带下进行。
手术取足跟外侧L形可延长切口,全层切开皮肤、皮下至骨膜,于骨膜下锐性剥离,向前掀起皮瓣,以克氏针于腓骨、距骨钻入折弯后牵开皮瓣,注意保护腓肠神经,显露跟距关节合跟晒关节。
翻开外侧壁骨块,翘起塌陷之后关节面,牵引外翻内移纠正内翻、短缩,以克氏针临时固定。
复位前突骨折和后关节面与载距突对位并临时固定,复位外侧壁。
C型臂透视跟骨侧位、轴位及Broden位,了解跟骨高度、宽度、后关节面及Bohler氏角和Gissane氏角恢复满意,无内外翻畸形,于跟骨外侧以跟骨钛板固定。
伤口内置引流管引出皮外,分层缝合伤口,石膏托固定。
术后48-72小时取出引流管(在一个工作日内引流量少于30毫升),三周去线。
石膏固定6-8周不负重功能练习,12周逐步练习负重。
2结果本组病例无一例皮肤坏死感染,合并腓肠神经损伤2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4-20个月。
根据美国足踝骨科协会知足踝临床评分系统,好:8例;一般:2例。
术后一年取出内固定3例,其中2例要求取出,1例因外侧疼痛取出固定后缓解。
3讨论跟骨骨折中75%为关节内骨折,如不纠正跟骨的增宽、后关节面对位差,均会导致腓骨肌腱撞击、创伤性关节炎等。
虽然无论何种治疗方法均可导致慢性疼痛,但对于波及关节的跟骨骨折,后关节面塌陷、距跟关节失去正常对合关系,日后必将造成关节炎。
采用手术方法尽可能恢复关节对位、纠正内翻畸形,从而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功能,延缓关节炎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对于四型骨折,手术效果差,建议保守治疗。
跟骨骨折的治疗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入 路选择
外侧入路(外侧扩大 “L”形切口):比较符合跟骨 外侧解剖的特点, 虽然创伤相对大, 但损伤外侧结 构的机会少,显露清晰,目前最为常用。
自外踝上3~5cm、 跟腱前缘或腓骨后缘 与跟腱后缘连线的中 点,切口向下至足背皮 肤与足底皮肤交界水 平, 再折向前, 至第五 跖骨基底近侧1cm。
撕脱骨折——联合腱猛烈收缩牵拉跟腱附着部 鸟嘴样骨折——直接暴力 无移位:跖屈位石膏固定4~6周或经皮空心螺钉固定 复位失败可切开复位固定
治疗————关节外骨折
(三)跟骨结节内、外侧突骨折
少见、多无移位,石膏外固定或经皮螺钉、钢针内固 定
治疗————关节外骨折
(四)载距突骨折 有移位者予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6周 不要轻易切除骨折块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入路选择
外侧入路。
内侧入路。
载距突入路。
内、外侧联合入路。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入路选择
外侧入路较为符合根骨的解剖特点,能较为 方便地实现根骨内固定,显露较为清晰,也 有建议采用扩大的外侧入路
足外侧跟腱止点处, 弧形向前止于外踝前 下约2.5~3cm
带
外侧切口骨折的显露:
3枚克氏针分别打入腓骨远端、骰骨和距骨;折弯, 显露跟骨外侧面。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围手术期关键问题的处理
7.手术切口是足背与足底皮肤交界,腓骨后院与跟腱 外缘连线后三分之一处,切口不能偏前或偏足背,宁 可偏足跟、足底一些
8.缝合:深筋膜一层是关键,缝好该层就好,然后直 接缝合皮肤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入路选择
选用广泛外侧入路和术中软组织保护,能明显减少术 后切口愈合问题。感染及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也明显降 低。
两种切口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
doi:10.3969/j.issn.1008 0287.2020.06.047·临床论著·两种切口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叶 猛,张 保,曹 溢,董 俊,项 辉,贾其余摘要:目的 比较跗骨窦切口与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8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切口不同分为两组:32例采用跗骨窦切口复位内固定(A组),36例采用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B组)。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并发症、B hler角和Gis sane角,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VAS评分、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疗效。
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
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A组均少(短)于B组(P<0 05)。
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两组B hler角、Gis sane角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 05),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
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和AOFAS踝-后足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
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跗骨窦切口与L形切口均为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有效入路,但跗骨窦入路患者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
关键词:跟骨骨折;骨折固定术,内;跗骨窦切口;L形切口中图分类号:R683 42;R687 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87(2020)06-0895-04TwokindsofincisionsinternalfixationfortreatmentofSanderstypeⅡ,Ⅲcalcanealfracture YEMeng,ZHANGBao,CAOYi,DONGJun,XIANGHui,JIAQi yu (DeptofOrthopaedics,theSecondPeople′sHospitalofHefei,Hefei,Anhui 230011,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comparetheclinicaloutcomesofSanderstypeⅡ,Ⅲcalcanealfracturestreatedwiththesi nustarsiincisionandtheL shapedincision.Methods Sixty eightpatientswithSanderstypeⅡ,Ⅲcalcanealfrac turesweredividedintotwogroupsaccordingtodifferentsurgicalincision,32patientsweretreatedwiththesinustarsiincisionreductioninternalfixation(groupA)and36patientsweretreatedwiththeL shapedincisionreductioninter nalfixation(groupB).Operativetime,intraoperativebloodloss,hospitalizationtime,postoperativeincisioncomplica tions,B hlerangleandGissaneanglewerecompared,Visualanaloguescale(VAS)andAOFASankle hindfootscoreatthelastfollow upwereusedtoevaluatetheefficacy.Results Allpatientswerefollowedupfor6~18months.TheintraoperativebloodlossvolumeandhospitalizationtimeofthegroupAwereless(shorter)thanthoseofthegroupB(P<0 05).B hlerangleandGissaneangleweresignificantlyincreasedinbothgroupsthepostoperationandthelastfollow up(P<0 05),whiletherewasn′t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P>0 05).TherewerenosignificantdifferencesinVASandAOFASankle hindfootscoreatthelastfollow upbetweentwogroups(P>0 05).GroupAwaslowerthangroupBinthepostoperativeincisioncomplicationsincidencerate(P<0 05).Conclusions Thesi nustarsiincisionandtheL shapedincisionarebotheffectiveapproachesforthetreatmentofSanderstypeⅡ,Ⅲcal canealfractures,butthesinustarsiincisionhasashorterhospitalstay,lessintraoperativebleeding,andfewerpostop erativecomplications.Keywords:calcanealfractures;fracturefixation,internal;sinustarsiincision;L shapedincision作者单位: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安徽合肥 230011作者简介:叶 猛,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四肢骨折和足踝矫形研究,E mail:angelandye@163.com 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是移位的关节内骨折,一般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
切开复位跟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临床分析
切开复位跟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切开复位跟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14例17足跟骨关节内骨折并移位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部分患者进行植骨。
结果经治疗后,根据maryland评分系]进行评价足部功能,优10足,良5足,差2足,优良率88.23%。
结论切开复位跟骨板内固定联合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效果满意。
【关键词】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植骨术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24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714-01在临床上最常见的跗骨骨折是跟骨骨折,大约75%为关节内骨折,据统计,20%-45%伴有跟骰关节损伤[1]。
跟骨骨折的治疗,尤其是关节内移位的骨折的治疗是临床的难题。
我们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部分患者进行植骨,治疗14例17足跟骨关节内骨折并移位的患者,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骨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住的14例17足跟骨关节内骨折并移位的患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4例,年龄12-48岁。
双侧跟骨骨折3例。
受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1例,交通伤3例。
均为闭合伤。
患者入院后常规摄跟骨侧位、轴位及ct检查,按照sanders[2]分类对骨折类型进行分类:ⅱ型4足,ⅲ型7足,ⅳ型6足。
1.2手术方法在伤后10-14天肿胀明显减轻后进行手术,腰麻或硬膜外麻醉。
患者取仰卧位,取跟骨外侧“l”形延长切口,采用无牵拉技术暴露术野,充分暴露距下、跟骰关节面及跟骨外侧壁,应用3枚克氏针分别固定在骰骨、距骨颈、距骨体上,应用骨钳夹住骨骼粗隆骨折块,向后下方牵拉尽量恢复跟骨的高度、长度,同时复位外侧壁后用向中央挤压的手法恢复跟骨的宽度,纠正内外翻畸形,用骨膜剥离器反复撬拨关节内骨折,恢复bohler’s角和距下关节面解剖复位,在c型臂机下观察患足的bohler角、跟骨后关节的恢复情况。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撬拨术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撬拨术距骨骨折伴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骨折内固定装置取出术四肢关节损伤与脱位手术肩锁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肩关节脱位开放复位术陈旧性肘关节前脱位切开复位术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石膏固定术髌骨半脱位外侧切开松解术髌骨脱位成形术急性膝关节前、后十字韧带破裂修补术经关节镜急性膝关节前、后十字韧带破裂修补术膝关节陈旧性前十字韧带重建术膝关节陈旧性后十字韧带重建术经关节镜膝关节陈旧性后十字韧带重建术膝关节陈旧性内、外侧副韧带重建术膝关节单纯游离体摘除术经关节镜膝关节单纯游离体摘除术关节滑膜切除术(大)经关节镜关节滑膜切除术(大)关节滑膜切除术(中)经关节镜关节滑膜切除术(中)关节滑膜切除术(小)经关节镜关节滑膜切除术(小)半月板切除术经关节镜半月板切除术激光半月板切除术膝关节清理术经关节镜膝关节清理术踝关节稳定手术腘窝囊肿切除术腘窝囊肿切除术(单侧)腘窝囊肿切除术(双侧)骨骺固定手术骨骺肌及软组织肿瘤切除术四肢骨切除、刮除手术尺骨头桡骨茎突切除术髌股关节病变软骨切除软骨下钻孔术髌骨切除+股四头肌修补术移植取骨术髂骨取骨术取腓骨术距骨切除术四肢骨截骨术肘关节截骨术腕关节截骨术掌骨截骨矫形术股骨颈楔形截骨术股骨头钻孔与植骨术股骨下端截骨术跟骨截骨术关节融合术肘关节融合术踝关节融合术跟骰关节融合术近侧趾间关节融合术四肢骨骨关节成形术肘关节叉状成形术网球肘松解术尺骨延长术尺骨短缩术血管束移植充填植骨术股四头肌成形术髌韧带成形术胫骨结节垫高术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松解术足母外翻矫形术第二跖骨头修整成形术截肢术肩关节离断术肩胛胸部间离断术残端修整术上肢截肢术髋关节离断术大腿截肢术小腿截肢术足踝部截肢术截指术手部骨折手术手部掌指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本氏(Bennett)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腕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舟骨骨折不愈合切开植骨术+桡骨茎突切除术舟骨骨折不愈合植骨术月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月骨骨折不愈合血管植入术手部关节脱位手术手部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部关节融合术局限性腕骨融合术指间关节融合术腕关节融合术手部骨切除术掌指骨软骨瘤刮除植骨术掌指结核病灶清除术舟骨近端切除术月骨摘除术月骨摘除肌腱填塞术手部成形手术并指分离术多指切除术其他指再造术手部瘢痕挛缩整形术指关节成形术手部关节松解术掌指关节或跖趾关节成形术手外伤其他手术指间或掌指关节侧副韧带、关节囊修补术腕关节韧带修补术手部外伤皮肤缺损游离植皮术手外伤局部转移皮瓣术手外伤皮瓣术手外伤邻指交叉皮下组织瓣术指固有伸肌腱移位重建功能术肩外展功能重建术屈肘功能重建术伸腕功能重建术伸指功能重建术屈指功能重建术拇指对掌功能重建术缩窄性腱鞘炎切开术腱鞘囊肿切除术掌筋膜挛缩切除术侧副韧带挛缩切断术小肌肉挛缩切断术手部皮肤撕脱伤修复术手外伤清创反取皮植皮术食指背侧岛状皮瓣术环指岛状皮瓣术肌腱粘连松解术屈伸指肌腱吻合术屈伸指肌腱游离移植术滑车重建术锤状指修复术侧腱束劈开交叉缝合术“钮孔畸形”游离肌腱固定术前臂神经探查吻合术前臂神经探查游离神经移植术手腕部神经损伤修复术虎口成形术。
最具挑战性的跟骨骨折治疗,一文帮你搞定!
最具挑战性的跟骨骨折治疗,一文帮你搞定!跟骨骨折是最容易导致残疾的下肢骨折之一。
早期并发症,长期的疼痛,创伤后关节炎和再手术非常常见。
这种损伤的治疗很有挑战,最佳治疗方案也存在争议。
微创入路近年来得到很好的普及,对降低并发症和改善预后可能有潜在的益处。
病理解剖和流行病学大部分跟骨骨折由高处坠落和交通伤等高能量暴力引起,为关节内骨折。
尽管各个年龄层都可能患病,但多为工业领域的较年轻患者。
因此人口学上的特点和伤后致残情况,本病的社会经济学效应非常巨大。
有报道伤后3~5年有很高的伤残率。
跟骨骨折患者的总体健康情况比遭遇其他骨折或有严重内科疾病,如器官移植或心梗的患者都要差。
跟骨骨折是一种严重的,改变生活质量的损伤。
典型的跟骨骨折为下肢轴向暴力时,距骨撞进跟骨造成。
而准确的骨折形态则取决于受伤时足的位置、患者的骨量和暴力的大小。
伤后足跟变短、增宽、内翻移位。
几乎所有患者都会有显著的软组织肿胀和损伤。
严重的肿胀、骨折、水泡,甚至骨筋膜室综合征都可能出现。
也常合并腰椎和其他下肢骨折。
距下关节后关节面复位好坏是达到成功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的挑战因素之一。
在损伤时的关节软骨损伤及继发的关节骨块移位会导致创伤后关节炎。
跟骨骨折的分型和治疗策略很大程度上由距下关节受累范围决定。
关节内骨折01分型和影像学跟骨骨折的影像学评估包括平片和CT。
平片应当包含侧位和足正位,以及 Harris 跟骨轴位。
在侧位片中,Böhler角减小, Gissane角增大,距下关节后关节面塌陷(图1)。
如果后关节面仅有外侧部分塌陷移位,可以看到双边征(侧位片中后关节面的关节线内侧部分均可见)(图2)。
足的正位可以显示骨折向前结节和跟骰关节延伸范围。
轴位片可以展示内翻移位和跟骨结节短缩程度。
对大部分关节内骨折来说,CT能有效的评估关节受累范围和移位程度(图2-图B、图C、图D 及图3- 图A和图B)。
图1:一名38岁男性的侧位片上可见关节内移位,跟骨高度丢失,关节骨块压缩,Böhler 角减小,Gissane角增大。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探讨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总结笔者应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病例资料,评价其临床疗效。
结果:术后随访6~20 个月(平均12 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均未出现感染情况。
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0%。
结论:对跟骨关节内sandersⅱ~ⅳ型骨折采取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可恢复跟骨的几何形态及轴线,使塌陷的后关节面得到有效的支撑固定,利于早期功能锻炼,临床疗效良好。
关键词:跟骨;关节内骨折;骨折固定术【中图分类号】r6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6-0109-01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7 例(41 足),男28 例,女9 例;年龄19~58 岁,平均34 岁。
右足20 例,左足17 例,双足4 例。
损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9 例,交通伤8 例。
按sanders分类ⅱ型17足,ⅲ型18 足,ⅳ型6 足。
全部为闭合性骨折。
其中合并椎体压缩骨折5 例,股骨骨折1 例,胫骨骨折3例,内脏伤1例。
术前均摄跟骨侧位、轴位x 片及ct 片, 7~10d 皮肤出现皱褶后手术。
1.2手术方法:硬膜外麻醉,单侧跟骨骨折取健侧卧位,双侧取俯卧位。
常规消毒铺单,上气压止血带。
跟骨外侧改良l 形切口,外踝尖上2~3cm 跟腱与外踝后缘之间中后1/ 3 处,沿跟腱向下至足底与足背皮肤交界处弧形向前至跟骰关节,全层切开皮肤直达骨膜,骨膜下无牵拉锐性剥离跟骨外侧全厚皮瓣,显露跟骨外侧壁至距下关节,跟骰关节, 3 枚克氏针分别皮瓣下钉在腓骨远端,距骨和骰骨上,折弯代替拉钩牵拉皮瓣。
邻近跟骨后关节面掀起外侧骨片或开一小骨窗,直视下撬起塌陷压缩的跟骨关节面,侧方对挤,对骨缺损明显者取自体髂骨植骨。
c型臂透视复位满意后,选择合适跟骨钛板螺钉固定。
术后置皮片,全层缝合,加压包扎,松止血带,石膏后托固定2 周,患肢抬高,消肿抗炎治疗7~10d。
手术讲解模板:复杂骨折(NOE、ZMC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定时,应用髋人字石膏固定。当对骨折固 定的稳定性有疑问时,都应将内固定继续 钻入到股骨头。此时不考虑骨折类型和病 儿年龄,稳定的内固 定是至关重要的。
手术资料:复杂骨折(NOE、ZMC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概述:
然而,无论采取手术治疗还是非手术治疗, 其结果均不能令人满意,且都 有发生股骨头骨骺缺血坏死、髋内翻、骺 板早闭、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等并发症。 虽然这些并发症与骨折类型和治疗方法有 关,但与前者的关系更为密切。 Ratliff描述了缺血坏死的3种类型:Ⅰ型 为整个股骨头骨骺受累;Ⅱ型系部
手术资料:复杂骨折(NOE、ZMC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并发症: 间或粗隆下截骨术,可改善髋关节 功能和矫正下肢轻度不等长,有关手术操 作参见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
谢谢!
概述:
Delbet和Colonna(1928)将儿童髋关节 骨折 分为4个类型,并沿用至今。Ⅰ型:经骺 板骨折即Salter-HarrvisⅠ型骨骺损伤 (6%);Ⅱ型:经颈骨折(50%);Ⅲ型: 颈粗隆部骨折 (33%);Ⅳ型:粗隆间骨折(11%)(图 12.42.1.2-0-1)。
手术资料:复杂骨折(NOE、ZMC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复杂骨折(NOE、ZMC等)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资料:复杂骨折(NOE、ZMC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复杂骨折(NOE、ZMC等)切开复位内 固定术
部位:四肢 麻醉:全身麻醉
手术资料:复杂骨折(NOE、ZMC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概述:
切开复位和内固定术用于髋关节骨折的手 术治疗。与成人相比儿童髋关节骨折非常 少见,不足成人的 1%。Rang在《儿童骨折》一书中指出绝大 多数小儿矫形外科医生在其职业生涯中平 均治疗这类骨折4~5例。骨折类型、分类 与成人不同之处如下:由于儿童 股骨近端骺板的原因,儿童可以发生骨骺 分离(Ⅰ
跟骨关节手术治疗实例分析
跟骨关节手术治疗实例分析跟骨作为跗骨中最大一块,在人体行走环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人体中较为重要的承载骨。
临床研究发现,跟骨关节内骨折行保守治疗具有较高的致残率,手术治疗已经成为跟关节内骨折临床治疗的重要一环。
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跟关节内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探讨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标签:跟骨关节;手术治疗;临床1目的与方法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跟骨外侧L形切口显露跟骨,按后关节面和距下关节跟骨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的顺序整复跟骨关节内骨折和邻近关节;并用可塑型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共70例80侧,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其中优40侧,良30侧,可10侧,优良率为87.5%。
结论切开复位和可塑型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2临床资料2.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70例中,男性50例,女性20例,年龄15~60岁,平均35.8岁。
受伤至手术时间3~22d,平均7.5d。
其中单侧跟骨关节内骨折60例,双侧6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双侧跟骨的侧位、轴位X线摄片,50例另行Broden位X线摄片,以及水平位和冠状位CT扫描。
骨折分型:按Sander’s分型Ⅱ型16侧,Ⅲ型28侧,Ⅳ型32侧。
均行手术治疗,在Ⅳ型骨折中,2例行自体骼骨植骨,6例采用磷酸钙人工骨填充。
2.2手术方法健侧在下侧卧位,患肢上止血带。
作跟骨外侧L形切口,皮肤切开后仔细解剖确定腓肠皮神经并加以保护。
然后向下切到跟骨外侧辟的骨皮质,在骨皮质表而锐性分离皮瓣。
胖骨肌腱的腱鞘从跟骨上锐性剥离。
切断跟胖韧带,进入距下关节。
按后关节面和距下关节一Bohlcr角和Gissan。
角-跟骨的长度、宽度和高度顺序跟骨关节内骨折和邻近关节。
于跟骨的外侧壁上安放一块可塑型跟骨钛钢板,并用钛螺钉固定,分层关闭创口。
常规置皮片引流。
骨折内固定术
3.2
螺丝攻(mm)
4.5 3.5 2.7 2.0
6.5 3.5
不需攻纹
空 心 钉
• (三)不锈钢丝
• 1)种类:口腔科用18-28号不锈钢丝
• 2)用途:松质骨折部固定-髌骨,鹰嘴,股骨大
粗隆
•
长管骨粉碎骨折--环扎大的碎片。
•
吻合肌腱或固定肌腱的附着点
• 要求:不可扭曲;互结5-6周,不可“滑丝”;
•
松质骨螺丝钉多用于松质骨固定,
• 如股骨颈,髁间骨折。钉柱粗,仅钉头
• 有螺纹,纹宽而深,无纹部分较细。
•
有纹与无纹分别固定于骨折远近
• 端,方能加压。
螺丝钉(mm) 皮质骨螺丝钉
4.5 3.5 2.7 2.0 松质骨螺丝钉 6.5 4.0 踝部螺丝钉 4.5
钻头(mm)
3.2 2.0 2.0 1.4
任何外固定); (3)伤肢早期无痛性功能锻炼; (4)骨折直接愈合:
坏死骨皮质哈弗氏系统重塑过程,折端无吸 收,X片无骨痂,新生骨充填,骨折端间微小间 隙内直接成骨再塑形而形成
AO理论与方法的进展:
4.技术: (1)直接复位—切开复位 (2)断端间加压(加压钢板---机械加压和自动加压
5.弊端-应力遮挡,软组织外套血运破坏 (1)钢板的骨皮质血运破坏严重 (2)骨折愈合受影响 (3)内固定取出发生再骨折
AO理论与方法的进展:-BO生物学固定
1.理论和目标未变:只要有内固定物存在,骨折愈合即 不可能达到健康骨。
2.原则有修正和发展: (1)更加重视骨及软组织血运的保护(长骨干粉碎骨
折不再主张用钢丝捆扎折块) (2)从严格解剖复位到维持长度,对线,控制旋转的
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及护理配合
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及护理配合骨折切开复位术是用手术方法显露骨折部位,施行骨折端的修正和复位;并根据骨折的不同情况,选用各种内固定物,保持复位后的位置,称为内固定术。
骨折切开复位后,一般多同时行内固定术。
1 骨科常用器械骨科手术器械中除一部分普外常用的器械外,还有一些骨科专用器械。
为更好地配合手术,手术室护土要熟悉器械的性能。
1.1驱血带为减少病人在手术中的失血现象,同时使手术野清晰便于操作,多采用驱血带压迫驱血。
使用方法是先将患肢抬高于病人心脏的位置,以利血液流回心脏。
一般高举患肢2~3min,然后在该高举位置下,由指或趾端开始用驱血带环形缠绕。
1.2止血带有橡皮管止血带及气囊止血带两种。
1.3骨膜剥离器又称骨膜起子,用于将附着在骨面上的骨膜及其软组织白骨面上剥开。
1.4三叉固定器在进行骨折断端复位时,用三叉固定器可使复位后的骨断端维持复位后的位置。
1.5骨钻骨钻有手摇钻、电动骨钻及组合式电钻(包括摆动式骨锯和往复式骨锯),可适应不同手术要求。
骨锤、骨凿、骨刀。
1.6咬骨钳、咬骨剪咬骨钳有单关节及双关节两种。
其顶端咬骨部有尖嘴圆嘴及向左、向右弯曲不同角度、宽度等形状,有修整骨骼畸形、改形或去除增生骨质等用途。
咬骨剪用于剪掉或修整骨端。
亦有单关节及双关节两种,1.7骨锉骨断端不齐或边缘锐利时,用骨锉将不齐处、边缘锐利处锉平、锉圆。
2 切开复位内固定器械简介、用途及护理配合2.1不锈钢接骨板护理配合时准备钢板折弯器,以便需要时改变钢板的弧度。
2.1.1普通接骨板:由铬镍不锈钢制成。
有不同型号的8、6、4孔钢板,分别用于股骨、胫骨、肱骨、尺桡骨、掌骨、指骨等。
2.1.2加压接骨板:用高强度钛基合金或钴基合金制成,有8、6、 4孔不同型号。
2.1.3支持接骨板:有“T”形或“L”形,主要用于骨骺和干骺端松质骨的骨折,对海绵骨有支持作用。
2.2螺丝钉护理配合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长度的螺钉,必要时备大力钳。
手术技巧: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核心要点
手术技巧: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核心要点一、外科解剖01骨解剖1、后关节面是跟骨三个关节面中最大的,另外两个分别在载距突顶部内侧的中间关节面以及前关节面。
2、Gissane角是由距骨外侧突和跟骨的外侧关节面以及前后关节面形成(图1)。
图102神经血管解剖1、尽管局部并不存在神经裸区或者肌肉裸区,但由侧方及上方的腓动脉以及后方足跟来源的胫后动脉构成的血管网中,存在部分裸区,易于手术操作。
2、腓肠神经走形于延伸型L切口全层皮瓣的上方。
03肌肉肌腱解剖1、附着于跟骨结节的跟腱是足跟所有肌腱结构中最为坚强的。
2、跟腓韧带附着于跟骨,可以限制距下关节的活动。
3、腓侧肌腱走形于跟骨外侧,由腓侧结节及支持带结构固定。
图2检查 / 影像01体格检查1、坠落或撞击会导致的足跟与一坚硬平面之间产生压缩,从而导致跟骨骨折并伴发严重的软组织损伤。
事实上,因压缩产生的软组织损伤经常要比跟骨骨折本身还要严重。
2、开放伤口需要仔细观察,明确局部情况,特别是内侧载距突下和后方跟腱止点周围的情况。
•软组织水疱通常出现在受伤最初的24小时之后,这些水疱一般是浆液性的或出血性的。
骨折也会产生严重的软组织肿胀。
•定期观察,谨慎査体,对于早期发现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十分有意义的。
它可以表现为与损伤不相符的逐渐加剧的疼痛,足部远端感觉功能的改变,伴或不伴伸趾运动疼痛。
02X片:足的侧位和哈里斯轴观1、侧位片(图3)可以明确显示出骨折压缩的程度(Böhler角的丢失)。
正常Böhler角的范围在25°~40°。
通常情况下,Böhler角大于15°且不涉及明显的关节面破坏的跟骨骨折都可以保守治疗,而一旦Böhler角小于15°,则认为是严重损伤。
2、Harris轴位片拍摄效果满意的话,能够显示关节面,主要骨折线以及后方骨折块的数目。
而且还能确定可以用于重建跟骨的剩余骨块的大小和数目。
股骨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手术步骤
股骨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手术步骤1. 引言1.1 股骨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简介股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重要骨折,特别是在老年人中。
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是一种常用于治疗股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其通过手术切开股骨,将骨折片复位后用髓内针内固定,以恢复股骨的稳定性和功能。
这种手术的操作过程复杂,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来完成。
这种手术方法已被广泛应用,并在治疗股骨骨折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术后的康复情况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提供了重要的临床参考。
通过深入了解股骨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的手术步骤和操作技巧,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并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股骨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前景】。
2. 正文2.1 手术前准备手术前准备是股骨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术后康复的顺利展开。
在进行手术前,医护人员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患者评估:在手术前,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评估,包括了解股骨骨折的类型、位置、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全身状况等。
这些信息将对手术方案的制定和手术中的操作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2. 术前检查:在手术前,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术前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检查项目,以确保患者身体各项指标在手术中能够正常运转。
3. 术前准备:在手术前,患者需要在术前禁食禁水,通常需要提前8小时停止进食和饮水,以免手术中发生呕吐导致误吸等情况。
4. 手术团队准备:手术前,医护人员需要进行团队交流,明确分工,准确掌握手术步骤和操作规范,确保手术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能够顺利进行。
5. 术前沟通:在手术前,医生需要向患者进行详细的术前沟通,解释手术的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增强合作意愿。
还需要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确保手术合理性和安全性。
手术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只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才能确保手术的成功进行和患者的顺利康复。
跟骨骨折诊疗常规
跟骨骨折诊疗常规跟骨骨折在跗骨骨折中最常见,约占跗骨骨折的60%,多为高处跌落足跟着地所致。
跌落的高度、地面性质及体重均为损伤之要素;另有从下方反冲击力作用于足跟所致。
因跟骨骨折多为坠落伤,并且约5%跟骨骨折合并有胸、腰椎骨折,故对每一跟骨骨折病人都应想到这一点,注意查体并照胸腰段脊柱正侧位片,以免漏诊。
【病情评估】1. 体格检查:接诊医师及时完成体格检查,重点注意足部跟骨畸形情况,局部皮瓣血运情况,距下关节活动情况,多为高处坠落伤,同时注意有否存在其他部位的骨折,胸腹部损伤,必要时请专科医生会诊,协助诊疗。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对损伤部位及时拍摄肩部创伤系列X 线片(足前后位,侧位,轴位,斜位,broden位X线片)以确诊骨折及了解骨折类型。
CT检查:进一步明确距下关节面是否受累及骨折移位情况,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3.化验及辅助检查:行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生化检查、肝功,传染病三项、血型、出凝血时间检查。
查心电图及胸透。
【诊断】1.判断是否有骨折(1)病史:包括外伤性质(多为高处坠落伤)、时间、机制、部位、是否合并开放性伤口及有无出血情况及伤后处理经过。
(2)损伤部位可出现肿胀、皮下瘀斑、张力性水泡、跟骨畸形、压痛、反常活动、距下关节关节功能受限。
(3)是否有神经血管损伤则有相应’表现。
(4)X线发现骨折移位情况,侧位判断跟骨高度丢失(Bohler's 角丢失)和后关节面的旋转;轴位判断内外翻和足跟宽度;前后位、斜位判断前途、跟骰关节面是否受累;Broden位判断后关节面移位情况。
2.判断骨折的类型常用Sanders跟骨骨折分型:根据CT30°半冠状位扫描,最大程度显示距下关节后关节面,将跟骨平均分为3柱,跟骨后关节面由平行于跟骨纵轴的A.B两线分为3 个等大的区域,产生3种潜在的骨折块,外侧、中央、内侧;I型:所有无移位的关节内骨折II型:后关节面2片段骨折,根据骨折线的位置分为A.B.C3个亚型III型:后关节面3片段骨折,按照2个骨折线的位置分为AB.AC 或BC3个亚型IV型:后关节面4片段骨折,为严重的粉碎性关节内骨折,常不止4个骨块。
微创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
微创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发表时间:2018-08-15T10:20:02.980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8月22期作者:张在友[导读] 探讨微创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及安全性。
张在友(湖北省荆门市中医医院湖北荆门 448000)【摘要】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收集我院在2013年4月份—2017年4月内收治的35例跟骨骨折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实施切开复位治疗跟骨骨折,观察组使用微创内固定术治疗。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35例患者Bohler角以及Gissane角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观察组Bohler角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
结论:使用微创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可取得良好的固定效果。
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跟骨骨折;微创内固定术;切开复位治疗;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2-0195-02跟骨骨折是一种发生率较高的骨折类型,其发生原因包括骨质疏松、直接暴力、间接暴力以及积累性劳损等密切相关,由于跟骨周围软组织对维持足部功能较为重要,但从解剖学来看其结构较为脆弱,软组织保护的质量较低,使得一旦发生跟骨骨折,导致其治疗极为困难,治疗后容易发生并发症使肢体运动受限,患者承受较大痛苦,遗留后遗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干扰,所以在跟骨骨折后应尽量采取适当的方案进行治疗[1-2]。
为此,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4月份—2017年4月收治的17例跟骨骨折患者应用微创内固定术治疗,旨在为临床合理应用微创内固定术治疗。
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研究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4月份—2017年4月份收治的35例跟骨骨折患者。
35例患者均同意本研究,本研究获伦理委员会批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技术详解1、适应证•开放性骨折•移位的关节内后关节面面骨折•骨折合并脱位•跟骨结构、形状、形态受列明显改変并导致患者出现穿鞋困难的骨折•争议: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是否需要手术仍有争议2、体格检査坠落或撞击会导致的足跟与一坚硬平面之问产生压缩,从而导致跟骨骨折并伴发严重的软组织损伤。
事实上, 因压缩产生的软组织损伤经常要比跟骨骨折本身还要严重。
开放伤口需要仔细观察, 明确局部情况, 特别是内侧载距突下和后方跟腱止点周围的情况。
软组织水疱通常出现在受伤最初的24小时之后, 这些水疱一般是浆液性的或出血性的。
骨折也会产生严重的软组织肿胀。
定期观察,谨慎查体,对于早期发现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十分有意义的。
它可以表现为与损伤不相符的逐渐加剧的疼痛;足部远端感觉功能的改变, 伴或不伴伸趾运动疼痛。
3、 X线平片:足的侧位和哈里斯轴(Harrisaxial)观侧位片可以明确显示出骨折压缩的程度(Bohler角的丢失)。
正常Bohler角的范围在25°~ 40°。
通常情况下,Bohler角大于15°且不涉及明显的E关节面破坏的跟骨骨折都可以保守治疗,而一旦 Bohler角小于15°,则认为是严重损伤。
Harris轴位片拍摄效果满意的话,能够显示关节面,主要骨折线以及后方骨析块的数目。
而且还能确定可以用于重建跟骨的剩条骨块的大小和数目。
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技术 (CT)建议同时扫描患侧和对侧足部,观察2mm厚轴位片和冠状位片。
CT仔细评估跟骨后侧关节面、跟骰关节、跟骨结节,这对术前计划十分重要。
4、治疗方案对于那些老年人、损伤很小或者关节内骨折没有移位的患者,推荐保守治疗。
如果关节役有移位, 且BOhler角大子15°,不管手术还是保守治疗,患者伤后恢复都令人满意。
保守治疗也适用于那些本身就有健康问题的患者, 例如有糖尿病、周围血管疾病或者不愿意戒烟的患者。
通常情况下切开复位是用的扩大切口。
对于那些跟骨骨折块较大或者骨折处于跟骨边缘区, 扩大切口会导致皮肤或伤口并发症的患者, 可以使用经皮技术。
研究证实, 对于某些同定人群, 如年轻、女性、简単骨折、精确复位的患者,手术治疗比保守治疗的效果更好; 面对子那些老年、工伤患者以及Bohler角接近正常的患者, 手术治疗较保守治疗并没有明显差异。
5、外科解剖骨解剖:神经血管解剖:6、体位一般建议側卧位, 仔细保护好所有的骨性突起部分。
患足稍向后展方便操作。
患肢大腿处安放止血带。
建议脚趾用手套單住以防感染。
如果是双側跟骨骨折, 可以使用俯卧位;但笔者更倾向先侧卧位固定一侧跟骨, 再变换患者体位行另一側固定。
要点跟骨骨折伤后3 ~ 10天, 由于软组织条件较差, 不应手术。
伤后10~ 17天水肿稍减轻,是手术的最佳时机。
而如果超过21天,骨折就开始愈合,手术时机也不理想。
足够的辅助和手术器械,例如克氏针, 对于骨折复位的观察和维持是十分重要的。
注意事项软组织皮瓣一定要谨慎保护好,无论是切开还是闭合, 以防止出现感染和伤口崩开。
开放性跟骨骨折有很高的感染发生率, 只有确保软组织条件允许并且完整清创的前提下, 才能行内固定治疗。
7、入路/显露延伸的 L型切口切开全层直到骨膜, 并行骨膜下解剖。
通常切口由腓骨和跟腱之间·开始向下延伸至跟骨末端的側方, 这个地方的皮肤结构会有所变化 (有毛区和无毛区的交界点)。
然后向前延伸至第五跖骨基底, 保证完整切开全层。
注意保护切口上方的用腓肠神经, 解剖足跖面时仔细操作, 避免损伤外展肌。
切开后保护外侧壁, 保证有软组织及骨附着。
切开过程中其可能损失部分骨膜附着。
探査并保护好用腓侧肌腱,切开腓骨肌支持带以方使将肌腱翻向近側。
由于跟腓韧帯构成距下关节囊的外側壁, 故需切开。
要点用克氏针钻入距骨外侧突、腓骨或跟骨远端、骰骨以帮助显露。
弯曲这些克氏针以固定皮瓣。
清除距下关节后关节面前方的软组织,有利于跟骨前突的操作。
如果关节碎块从后关节面上取下,应当适当标记以方便稍后重新定位和固定。
注意事项尽可能保留所有骨性结构的软组织附着。
如果没有适当的拉开和分散局部应力,并且使用复位器械,很可能导致跟骨结节内陷从而使关节复位困难。
8、手术步骤1保护好外侧壁并将之翻向下或后侧, 这样可以起到复位时参照的作用。
移除跟骨内的血块, 暴露因跟骨结节压迫而位置深在的跟骨后关节面。
后关节面较大的骨折块, 特別是后方的骨折块, 保护好其软组织附着; 但如果已经完全游离, 则将其标记后取下放到一边的手术台上, 等待重建。
Gissane 角是十分重要的解剖标志, 其由跟骨前后关节面外側延伸并和跟骨体外側共同构成。
它对于骨折的复位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跟骨的关节面必须复位到这个骨性标志。
骨折复位, 首先是跟骨距下关节从内到外, 然后从前向后。
意思就是如果是粉碎性关节损伤, 后关节面的重建是按照一定顺序的,如从内側到外侧。
但如果是两部分骨折,则用単枚拉力螺钉即可。
图7显示的就是经接骨板、拉力螺钉及克氏针复位固定的骨折图像。
要点准确复位前必须清除所有的血块。
将固定于骨块的克氏针作为操作杆使用,帮助复位。
软骨下区的骨折块,用拉力螺钉固定。
仔细复位关节,以提供稍后干骺端区复位的足够支撑;由于骨丢失明显,干骺端的骨折往往粉碎更为严重。
9、步骤2将跟骨后关节面从内向外重建好后, 下面就是十分重要的恢复包括跟骨结节的关节面高度的操作。
Gissane角监测、将手指放置于载距突上以及将翻折的外侧壁重新复位, 对于接下来的操作都有很大帮助。
通过复位器械,例如 Schanz钉、螺纹克氏针或者问隙撑开器等,恢复跟骨关节高度;并临床结合影像学检査其恢复情况。
内翻和外翻韧带也必须仔细检査。
要点手术医生把手置于足底内側, 可以感覚得到足跟高度的恢复程度。
克氏针可以帮助固定。
克氏针穿过翻折的皮瓣置于 Gissane 角下方同样有效。
模块化手术器械包里的螺螺钉可用于软骨下关节面的固定, 起拉力螺钉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如果患足比较小,小骨折块固定方法并不适用。
注意事项如果医生没有用C形臂仔细检査患足的内翻/外翻复位情况, 患足有可能复位后足心上翻且足内翻。
这对术后功能恢复是极其有害的。
10、步骤3一旦骨折复位, 行X线检査确认无误, 克氏针暂时固定, 可以在骨折中间空腔内注入骨填充物(平均5 ~ 10m1),如图术后X线片所示。
上面提到的填充物是一种含钙磷的骨填充物, 能够抵抗因Bohler 角丢失或者因后关节面高度丢失而产生的压力。
必须保持跟骨床干燥。
争议是否使用人工替代骨仍值得讨论。
目前已经不赞成成自体骨移植。
随着越来越多稳定固定和周边同定方式的出现, 一些外科医生开始不再处理跟骨中间部位的骨缺损。
11、手术步骤4将外侧壁置于后方,可指示跟骨前突复位后跟骨结节后关节面的适当高度。
选用合适的接骨板固定跟骨外侧。
在跟骨四周打入螺钉固定。
最佳的入钉选择是分别于载距突前方和内侧打入, 钉头适当下倾,另在跟骨结节内侧前方打入跟骨结节正常骨质。
某些预先成型的接骨板, 螺钉可以直接置入在后关节面下方。
闭合伤口前必须仔细检査距下关节关节面, 保证没有关节内没有硬性突出; 由于跟骨后关节面解剖发生异常, 很容易发生螺钉或者其他固定物进入关节内。
后关节面复位必须详细检査评估, 可以通过术中X线片或者术后CT。
12、手术步骤5仔细缝合 L形切口, 留置 Hemovac引流。
外側切口应无张力双层缝合。
缝针均匀分散应力与皮肤张力, 可以避免切口两端的坏死。
间断褥式缝合使皮肤切缘外翻。
13、术后护理和预后伤口闭合后, 将足置于90°位置,夹板固定。
注意护垫保护好受压点。
术后将患足夹板固定到90°,方便术后冠状位和轴位 CT扫描。
由于费用的原因, 这在某些医院是否必要是值得争议的, 但CT可以确保关节内没有硬物磨损。
患肢抬高、冰敷、加压对于术后2 ~10 天伤口恢复是十分重要的。
这时戒烟也是十分必要。
术后早期活动在伤口闭合后(术后2-14天)即开始, 缝线与14-28天内拆除。
由于伤口裂开很常见,特別是扩展L形切口两端,所以不急于拆线。
不负重活动8—12周。
建议术后3周、6周、 12周复査 X线片,之后可以开始负重。
理疗对于复杂骨折的康复十分重要。
年轻患者简单骨折长期预后较好,可以回复大部分功能,包括重体力活动。
纵使如此,发生跟骨骨折之后的年轻人术后也很少能够长距离跑步的。
现今重体力劳动者如果发生粉碎性跟骨骨折, 其中有一半人因此而失去工作。
工作主要以久坐为主的患者, 可以在伤后6个月即回到工作岗位; 但重体力劳动者则需要长到l年的时问来恢复。
长期以来,抗感染药物的使用都是很常规的;另外,定制的娇形器械及娇形鞋靴对于此类骨折患者的康复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