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料拉伸复合模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落料拉深复合模设计

落料拉深复合模设计

落料拉深复合模设计湖南工学院课题落料拉深复合模设计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班级学生姓名指导老师2006年12月29日说明计算内容一、任务书………………………………二、工艺分析……………………………三、工艺方案的确定……………………四、工作原理……………………………五、工艺设计……………………………六、模具结构设计………………………七、总结…………………………………八、参考文宪……………………………共 19 页第 1 页说明计算内容第一部分:《冷冲模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目的及意义:本课程是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结合一个比较简单的冲压零件~综合运用本课程及以前所学课程的理论知识~独立设计出一套冷冲模具~能使学生得到模具设计的初步训练。

通过本课程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利用技术资料、运算和绘图设计能力~为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时间:二周三、设计题目:落料、拉伸复合模设计给定条件:冲压零件图及模具装配简图如下图示。

材料:08钢厚度:0.5mm落料、拉深复合模共19 页第2页说明计算内容四、设计工作量:1、模具装配图:1张,1号图,,2、主要零件图:凸模、凹模及凸凹模零件图各一张,3、设计说明书一份。

五、设计步骤:1、收集和分析原始资料:1 ,、冲压件的图纸和技术条件,2 ,、冲压件的生产纲领,3 ,、冲压件的工艺规程,4 ,、有关冲模标准件的资料,5 ,、现存模具结构资料。

2、确定模具类型及结构形式:根据已确定的最佳工艺方案确定冲模的类型是简单模、连续模、或复合模。

3、进行必要的计算主要指进行冲模工作部分尺寸、压力中心和选用弹簧的计算及确定模具闭合高度。

4、绘制模具总装图5、绘制模具零件图共 19 页第 3页说明计算内容六、设计要求:要求方案选择合理~图样正确、清楚、整洁~符合国家有关制图标准。

整理出设计计算说明书~列出计算过程和结果~并进行讨论和分析,计算结果要求准确全面~有关数据要标明出处。

(完整版)毕业课程设计说明书-落料拉伸模具设计

(完整版)毕业课程设计说明书-落料拉伸模具设计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课程说明书设计题目: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初始条件:材料为Q235钢,料厚为1.2mm,大批量生产,尺寸如下图所示:摘要本次课程设计的内容为用模具生产无凸缘筒形冲压件,其中包括落料、拉深二道等工序。

由于产品深度仅10mm,相对较浅,一次拉深成型,采用落料拉深复合模一次成型,模具效率高,且成本较低。

本次设计完成了产品的展开尺寸计算、排样计算、模具尺寸设计,最后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AUTOCAD设计绘制模具的装配工程图和主要零件工程图。

关键词:落料拉深单排剪切AUTOCAD 模具前言21世纪的今天,中国凭借丰富且廉价的人力资源、庞大的市场及其它许多有利条件,已成为承接工业发达国家模具业转移的良好目的地。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和外资在中国模具行业的投入日渐增加,中国模具已经与世界模具密不可分,中国模具在世界模具中的地位和影响越业越重要。

据相关专业人士分析,未来十年,中国模具工业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模具结构日趋大型、精密、复杂及寿命日益提高。

由于成型零件日趋大型及高效率生产所要求的一模多腔,使模具日趋大型化;随着零件微型化和模具结构发展的要求,今后模具加工的精度将更小,这必将促进超精密加工的发展。

(2)CADCAECAM 技术在模具设计制造中的广泛应用。

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中,开发并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制造系统(CADCAECAM),发展高精度、高寿命模具和简易模具(软模、低熔点合金模具等)制造技术以及通用组合模具、成组模具、快速换模装置等,以适应冲压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各种生产批量的要求。

模具制造是设计的延续,推行模具设计与制造一体化可达到优化设计的要求。

实践证明,模具CADCAECAM技术是当代最合理的模具生产方式,既可用于建模、为数控加工提供NC程序,也可针对不同的模具类型,以相应的基础理论,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达到预测产品成型过程的目的,改善模具结构。

冲压工艺落料拉伸复合模说明书资料

冲压工艺落料拉伸复合模说明书资料

冲压工艺及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班级:成员:指导教师:目录1.零件图及工艺方案的拟订 (4)1.1 冲压件工艺分析 (4)1.2 工艺方案分析 (4)2.工艺设计 (5)2.1 毛坯尺寸计算 (5)2.2 确定是否需要压边圈 (5)2.3 拉深系数和拉深次数 (5)2.4 拉深件直径的计算 (6)2.5 拉深工序尺寸的计算 (6)2.6 确定排样方式 (6)2.7 计算工序压力 (7)2.8 冲压设备的初步选择 (7)3.模具结构设计 (8)3.1 工作零件 (8)3.2 定位零件 (10)3.3 卸料,推件,压边零件 (10)3.4 模架及其零件 (12)3.5 其他支撑零件 (13)4.落料拉伸复合模装配二维图 (15)4.1 二维图 (15)4.2 模具工作过程分析 (15)5.复合模三维建模 (16)6.拉深工件 CAE分析 (16)6.1 成形工件 (16)6.2 成形极限图 (17)6.3 Thickness图 (18)参考文献 (19)前言随着中国工业不断地发展,模具行业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针对筒形零件的落料工艺性和拉深工艺性,确定用一幅复合模完成落料和拉深的工序过程。

介绍了筒形零件冷冲压成形过程,经过对筒形零件的批量生产、零件质量、零件结构以及使用要求的分析、研究,按照不降低使用性能为前提,将其确定为冲压件,用冲压方法完成零件的加工,且简要分析了坯料形状、尺寸,排样、裁板方案,拉深次数,冲压工序性质、数目和顺序的确定。

进行了工艺力、压力中心、模具工作部分尺寸及公差的计算,并设计出模具。

同时具体分析了模具的主要零部件(如凸凹模、卸料装置、拉深凸模、凸模固定板等)的设计与制造,冲压设备的选用,凸凹模间隙调整和编制一个重要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

列出了模具所需零件的详细清单,并给出了合理的装配图。

31.零件图及工艺方案的拟订1.1 冲压件工艺分析冲压件的工艺性是指冲压件对冲压工艺的适应性,即设计的冲压件在材料、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及公差和尺寸基准等各方面是否符合冲压加工的工艺要求。

包括落料、拉伸、冲孔、切边模具设计说明书

包括落料、拉伸、冲孔、切边模具设计说明书

摘要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投入市场的迟早往往是成败的关键。

模具是高质量、高效率的产品生产工具,模具开发周期占整个产品开发周期的主要部分。

因此客户对模具开发周期要求越来越短,不少客户把模具的交货期放在第一位置,然后才是质量和价格。

因此,如何在保证质量、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加工模具是值得认真考虑的问题。

模具加工工艺是一项先进的制造工艺,已成为重要发展方向,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等各行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模具加工技术,可以提高制造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研究和建立模具工艺数据库,为生产企业提供迫切需要的高速切削加工数据,对推广高速切削加工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的主要目标就是构建一个冲压模具工艺过程,将模具制造企业在实际生产中结合刀具、工件、机床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积累得高速切削加工实例、工艺参数和经验等数据有选择地存储到高速切削数据库中,不但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可以指导高速加工生产实践,达到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刀具费用,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 冲压冲模分离工序复合切边悬臂冲孔冲裁件精度目录1.绪论 (1)1.1 冲压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1)1.2 冲压的基本工序及模具 (3)1.3 冲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3)2 .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7)2.1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7)2.2 冲裁件的精度与粗糙度 (8)2.3 冲裁件的材料 (9)2.4 确定工艺方案 (9)3. 冲压模具总体结构设计 (9)3.1 磨具类型 (9)3.2 操作与定径方式 (9)3.3 卸料与出件方式 (9)3.4 模架类型及精度 (9)4. 冲压磨具工艺与设计计算 (9)4.1 排样设计与计算 (9)4.2 设计冲压力与压力中心 (11)5. 磨具的总张图与零件图 (14)5.1 总张图 (14)5.2 冲压磨具的零件图 (14)5.3 压力机的校核 (21)6. 冲压磨具零件加工工艺的编制 (22)6.1 凹模加工工艺过程 (22)6.2 凸模加工工艺过程 (22)6.3 卸料板加工工艺过程 (24)6.4 凸核固定板加工工艺过程 (24)6.5 模座加工工艺过程 (25)6.6 导料板加工工艺过程 (25)1. 绪论1.1冲压的概念、特点及应用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冲压设备(主要是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俗称冲压或冲压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落料拉伸冲孔复合模具设计教材

落料拉伸冲孔复合模具设计教材

题目: 落料拉伸冲孔复合膜设计分院:机械与电子学院姓名:沈星星学号: 20093729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指导老师:焦锡岩毕业论文答辩时间: 2012-6-14前言随着工业发展,冲压模具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同时由于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除了要保证模具设计质量以外,对模具设计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促进我国冲压模具技术的发展,从计算机技术、先进加工技术及装备、其它新技术与冲压模具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冲压模具的技术现状。

结果表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冲压模具总量位居世界第三位,加工技术装备基本已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

本文首先分析了复合模具的工艺结构,介绍了复合模具的设计,重点介绍了模具的结构、凹凸模的设计、冲裁力的计算以及冲压机的选型。

其次详细阐述了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的工艺设计与结构设计过程、对拉深凸模、落料凹模、落料拉深凹凸等模具主要的成型零件以及各种标准零件进行设计计算和选择,基本上确定了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的整体结构框架。

本文设计的复合模具适用于加工几何尺寸较大、形状复杂、精度要求较高的冲压类零件,通过理论分析和大量的工程实践探索,在模具上采用了一些特殊机构,可使操作简单,提高生产效率,对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着现实的意义。

通过了复合模具的设计,可以将传统的分模加工合二为一,使落料、拉深、冲孔一次成形,避免了分模加工中定位误差的生产,从而保证了质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Ⅰ-目录\前言 (Ⅰ)目录 (Ⅱ)第1章绪论 (1)1.1冲压模具简介 (2)1.1.1 冲压成形与冲压模具的概念 (2)1.1.2 冲压模具的分类 (2)1.2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3)第2章复合模具总体方案的分析与确定 (5)2.1 工艺方案分析 (5)2.1.1 工件的分析 (5)2.1.2 落料拉深工艺分析 (5)2.2工艺方案的确定 (6)第3章主要的工艺参数计算 (7)3.1 毛坯尺寸的计算 (7)3.2 排样 (7)3.3 工序压力计算 (8)3.4 冲压设备的选择 (9)第4章主要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11)4.1 落料刃口尺寸计算 (11)4.2 冲孔刃口尺寸计算 (11)4.3 复合模具主要零件的设计 (12)第5章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装配 (18)5.1 冲压模具装配的技术要求 (18)5.2 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装配的特点 (19)5.3复合模具的总体设计 (19)5.4复合模具总装配 (19)总结与展望 (24)参考文献 (25)致谢 (26)- Ⅱ-第1章绪论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模具是生产各种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

落料拉伸复合模具设计(DOC)

落料拉伸复合模具设计(DOC)

落料拉伸复合模具设计摘要学习、研究和发展冷冲压技术,对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和加速现代化工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是对压紧弹簧座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

首先,对传压紧弹簧座进行了工艺分析,压紧弹簧座外形是圆柱形,确定了毛坯尺寸、拉深次数、模具的结构形式及排样方式;然后选择了合适的压力机,把凹模、凸模的尺寸设计出来、选择了合适的模架、卸料装置、推件装置、导向零件、模柄、凸模和凹模的固定板及垫板,用CAD软件绘制了本模具的工程图。

关键词:拉伸,圆柱形,工艺分析,冷冲压BLANKING-DRAWING-COMPOSITE MOLD DESIGNABSTRACTLearning, research and develop the cold stamping technology has a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process of accelera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In this paper, we mainly discuss the analysis of the process of the compression spring seat and the design of the die. First of all, we analyze the process of the compression spring seat. The shape of the compression spring seat is cylindrical, and the blank size, the number of drawing, the structure form and the arrangement mode of the die are determined. Secondly, we choose the right machine to design the size of the concave die and punch out, choose the suitable mold, discharging device, the pushing device, guide part, a die shank, a convex die and the concave die fixing plate and plate. Consequently, we use the CAD software drawn drawings of the mold.KEY WORDS: t he tensile, cylindrical, process analysis,cold stamping目录前言 (5)第1章模具成型 (6)1.1 冷冲模成型特点 (6)1.1.1 冲裁模 (6)1.1.2 弯曲模 (6)1.1.3 拉伸模和多位级进模 (6)1.2 冷冲模具的发展趋势 (6)1.3 复合模 (7)1.3.1 复合模的种类 (7)1.3.2 选择复合模的原则 (8)1.3.3复合模的设计要点 (10)第2章冲压加工的经济性选择 (12)2.1 经济性 (12)2.2 冲压件的制造成本 (12)2.3 降低成本的措施 (12)第3章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14)3.1 制件的工艺分析 (14)3.2 毛坯尺寸的确定 (15)3.3 拉伸次数 (15)3.4 冲裁力 (16)3.5 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 (16)3.6 排样 (17)3.7 拉伸 (17)3.7.1 拉伸力 (18)3.8 模具压力中心和闭合高度的确定 (18)3.9 压力机的选择 (19)3.10 模具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19)3.10.1 落料凹模的结构设计 (20)3.11 模具标准件选择 (22)3.11.1 模架的选择 (22)3.11.2 挡料销 (24)3.11.3 卸料装置 (24)3.11.4 推件装置 (25)3.11.5 导向零件设计与标准 (25)3.11.6 模柄的选用 (25)3.11.7 凸模固定板与垫板 (26)3.11.8 压缩橡皮的选用 (27)3.12 拉伸模结构设计 (28)3.12.1凸、凹模间隙 (28)3.12.2 凸、凹模制造公差 (29)结论 (31)谢辞 (32)参考文献 (33)前言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国际上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日趋明显,这为我国模具工业高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

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说明书

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说明书
1分析零件的工艺性
冲压件工艺性是指冲压零件在冲压加工过程中加工的难易程度。虽然冲压加工工艺过程包括备料——冲压加工工序——必要的辅助工序——质量检验—组合、包装的全过程,但分析工艺性的重点要在冲压加工工序这一过程里。而冲压加工工序很多,各种工序中的工艺性又不尽相同。即使同一个零件,由于生产单位的生产条件、工艺装备情况及生产的传统习惯等不同,其工艺性的涵义也不完全一样。这里我们重点分析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3.2.1计算工艺力9
(1)落料力9
(2)冲孔力10
(3)推件力10
(4)拉深力10
(5)压边力11
3.2.2拉深功的计算11
3.2.3初选压力机12
3.2.4计算压力中心12
3.2.5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公差12
4模具的结构设计13
4.1模具结构形式的选择13
4.1.1模架的选用13
4.1.2模具的闭合高度13
凹模:
凸模:
②拉深时,拉深模直径尺寸的确定的原则,与冲裁模刃口尺寸的确定基本相同,只是具体内容不同,这里不在复述。
拉深凸模和凹模的单边间隙 计算凸凹模制造公差,按IT9级精度选取,由附录表4查得,对于拉深尺寸 , 。
因拉深件注内形尺寸,按凸模进行配作:
…………………………………3.19
式中 d—拉深件内形尺寸:
根据这些基本工序,可以拟出如下几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
先进行落料,再拉深,修边,最后冲孔、弯曲,以上工序过程都采用单工序模加工。用此方案,模具的结构都比较简单,制造很容易,但由于结构简单定位误差很大,其次,需要多个模配合所以制造成本打,而且单工序模一般无导向装置,安装和调整不方便,费时间,生产效率低。
方案二
2 确定工艺方案

落料拉深翻边冲孔复合模设计说明书

落料拉深翻边冲孔复合模设计说明书

四.毕业设计附图 名称:冲件图 1.材料技术要求: (1)厚度 =1.5mm 材料:08 钢 (2)表面质量:平整 2.大批量生产
摘 要
通过对零件进行了工艺分析,设计一副落料、拉深、冲孔、翻边四道工序的复合模, 该模具结构复杂但生产效率高,介绍了工艺方案,工艺计算,模具结构。 关键词:复合模;工艺分析;工艺计算
指定查阅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说明1实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手册许发樾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02冲模设计手册冲模设计手册编写组编注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063实用冲压技术手册王孝培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034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姜奎华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5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廖念创等计量出版社1998026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上海工大史美堂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980077冲模图册李天佑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10三
II


摘要 .............................................................................................................................................I ABSTRACT ............................................................................................................................. II 第一章 绪论 .............................................................................................................................. 1

落料复合模具设计说明书

落料复合模具设计说明书

落料复合模具设计说明书1. 引言本文档旨在对落料复合模具的设计进行详细说明,以便于设计师、工程师和制造商在模具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了解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

落料复合模具是一种用于生产复杂形状产品的模具,具有高度的精度和耐用性。

本文档将从设计原则、结构介绍、材料选择和加工工艺等方面对落料复合模具进行详细阐述。

2. 设计原则在设计落料复合模具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2.1. 完整性原则落料复合模具应该能够一次性完成产品的制造过程,减少生产中的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2.2. 精确性原则落料复合模具应能够精确地实现产品的复杂形状和尺寸要求,确保产品质量。

2.3. 可维护性原则落料复合模具的设计应考虑到日常维护和维修的便捷性,减少停机时间和维护成本。

2.4. 可扩展性原则落料复合模具应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可以根据产品设计变化或批量生产需求进行调整和改进。

3. 结构介绍落料复合模具通常由以下部分组成:3.1. 上模上模是用于决定产品外形的部分,在设计上应考虑形状复杂度、翻边和压纹等工艺要求,并根据产品尺寸和材料的特性确定材料选择。

3.2. 下模下模是上模的补充部分,在设计上应考虑产品的精度和稳定性要求,以及导向和定位的需求。

3.3. 滑块机构滑块机构是实现产品复杂凸台或切削结构的关键部分,在设计上应考虑滑块的移动规律、导向、润滑和固定等问题。

3.4. 定位销定位销是确保上模和下模的准确定位的重要元素,在设计上应考虑定位销的材料选择、密封性和可调性等要素。

4. 材料选择对于落料复合模具的材料选择,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强度和硬度要求:模具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硬度,以抵御高压和高温的工作条件。

•耐磨性要求:模具应具备良好的耐磨性能,以延长使用寿命并提高生产效率。

•导热性要求:模具应具备良好的导热性能,以便于热补偿和降低加工温度。

•腐蚀性要求:模具应具备良好的抗腐蚀性能,以应对工作环境中的腐蚀性介质。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可以选择常见的模具材料,如工具钢、硬质合金和高速钢等。

落料拉深冲侧孔复合模具设计计算说明书

落料拉深冲侧孔复合模具设计计算说明书

1绪论1.1本课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本课题来源于指导教师的毕业设计题目,目的是在学生临近毕业之际,很好的掌握设计的一般流程,设计思路,为适应近年来冲压加工技术日益广泛的应用形势,培养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还能让学生了解冲压成形的基本原理;熟悉冲压用材料、模具用材料以及冲压用设备等;掌握各种冲压工艺的成形方法,并具有初步解决生产中常出现的工艺问题的能力。

毕业设计的意义显著,内容由浅入深,有利于学生理解;理论和实践相联系,有利于应用能力的培养;内容丰富,难度适中,有利于学生将来在企业当中能够积极应对。

1.2 设计任务侧壁带一小孔的落料拉深件的工艺设计,材料为08钢,厚度1.5mm,年产量100万件,设计工序及模具结构成果要求:1,开题报告一份(约3000字);2,绘制模具草图3,完成模具装配图一张和零件图二张(A0);4,本体图一张5,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6,译文一份1.3 冷冲压的概况冲压成形是一个涉及领域及其广泛的行业,深入到制造业的方方面面,在国外,冲压被称为板料成形。

冲压成形加工是通过冲压模具来实现的。

冲压模具是大批量生产同形产品的工具,是冲压成形的主要工艺装备。

采用冷冲压模具生产零件,具有效率高,质量好,成本低,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等一系列优点,其生产的制件所具备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消耗,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它已成为当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工艺发展方向。

而整个模具工业已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工业品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因此模具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模具技术取得了很多重大成果:冲压模具的设计制造技术、塑料模具的设计制造技术、铸压模具的设计制造技术、锻造模具的设计制造技术、模具表面处理技术、模具材料、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技术、模具标准件、模具加工关键设备、模具寿命研究等方面。

冷冲压技术随着新技术的不断产生和革新将会愈来愈向前发展,深受用户的青睐!2冲压模具的工艺分析2.1 概况该工件是一个典型的侧壁带一小孔无凸缘一次拉深件,显然小孔的尺寸是要保证的重点,另外该零件外观上要求不高,只需平整。

环形底圆筒落料拉伸复合模.

环形底圆筒落料拉伸复合模.

2008毕业设计说明书环形底圆筒落料拉伸复合模系、部:机械工程系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专业:班级:完成时间:摘要复合模是冷冲压模具中加工精度、效率较高的一种设备。

对于需经过几道工序才能冲压完成的零件来说,应尽可能根据零件的工艺要求采用复合模加工。

本文就是对环行底圆筒工件加工时所需的复合模设计。

这套模具适合于环行底圆筒的落料、拉深、成形、修边加工,其后尚有几道加工工序。

在对该复合模进行设计时,主要的问题是对原工序件的底部成形方式的设计,由于要保证原工序件的大致形状精度,在这里采用局部成形的方法对底部的凸起进行加工。

因此,确定合适的压边力就成了起伏成形能否成功的关健。

同时,拉深成形时,成形凸凹模的设计也较重要。

为了设计的标准化,尽可能选用了标准件,如模架,模座,压边机等。

最后对模具的一个主要零件导套进行了简单的加工工艺路线的制定。

本设计对于进行起伏成形模具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模具设计;复合模;压延成形ABSTRACTCompound die is an efficient and precise provision of normal stamp die. Forthe part can not finished in only one stamp working procedure, it is better machining on the compound die according to the technical demands of the part. In the thesis, designed a compound mold used to machining the half-finished clutch shell. This set of mold suits in the clutch shell punch central hole, stamp bottom convex shape, and shave fringe, after that still had several processing working procedures. When carries on the design of this compound mold, the main question is to confirm the way of stamp the bottom convex figuration. Because it is have to guarantee the fore working procedure’ s approximate shape precise, uses partial-undulate stamp in here to processing the bottom bulge. Therefore, the key role to succeed of the partial-undulate stamp is to define reasonable blank holding force. At the same time, when stamped conical convex bulge, the design of convex-concave die is also important. In order to the standardized design, has selected the standard part as far as possible. Such as die frame, die bed plates, press machine and so on. Finally, set down the machining technical procedure of sleeve, a major mold component. The design in the thesis has some referenced value for analogical calendaring molding design.Keywords: mold design; compound die; calendaring molding目录1 分析冲压件的工艺性............................................................ 6 1.1 原始资料........................................................................ 6 1.2 零件材料及其冲压工艺性分析 (6)1.3 确定工艺方案和模具形式 (7)2 主要工艺参数的计算............................................................ 10 2.1 落料尺寸的计算............................................................... 10 2.2 确定排样方案.................................................................. 10 2.3 计算拉深次数.................................................................. 12 2.4 拉深冲压力的计算 (13)2.5 冲压设备的选择 (15)3 模具的整体结构设计............................................................ 16 3.1 模具结构的设计............................................................... 16 3.2 模具的闭合高度 (17)3.3 模具工作部分尺寸及公差计算 (17)4 冲模具零件的设计……………………………………………………… 20 4.1 凹模的设计…………………………………………………………… 20 4.2拉深凸模……………………………………………………………… 22 4.3 凸凹模(落料凸模和拉深凹模的设计…………………………… 23 4.4 冲模的导向装置………………………………………………………23 4.5 定位装置 (27)4.6 卸料装置........................................................................ 28 4.7 推件装置 (29)4.8 其他模具零件的设计 (30)5 模具的装配........................................................................... 33 5.1 复合模的装配 (33)5.2 凸、凹模间隙的调整 (33)6 重要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编制............................................. 34设计体会.................................................................................... 37参考文献.................................................................................... 38致谢.......................................................................................... 39附录 (40)毕业设计说明书1 零件的工艺性1.1 原始资料图 1.1所示为油杯零件,材料为 20号钢,厚度为 t=2mm,大批量生产。

落料拉伸冲孔复合模具设计

落料拉伸冲孔复合模具设计

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实例(一)零件工艺性分析工件为图1所示的落料冲孔件,材料为Q235钢,材料厚度2mm,生产批量为大批量。

工艺性分析内容如下:图1 工件图1.材料分析Q235为普通碳素结构钢,具有较好的冲裁成形性能。

2. 结构分析零件结构简单对称,无尖角,对冲裁加工较为有利。

零件中部有一异形孔,孔的最小尺寸为6mm,满足冲裁最小孔径≥的要求。

另外,经计算异形孔距零件外形之间的最小孔边距为5.5mm,满足冲裁件最小孔边距≥的要求。

所以,该零件的结构满足冲裁的要求。

3. 精度分析:零件上有4个尺寸标注了公差要求,由公差表查得其公差要求都属IT13,所以普通冲裁可以达到零件的精度要求。

对于未注公差尺寸按IT14精度等级查补。

由以上分析可知,该零件可以用普通冲裁的加工方法制得。

(二)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零件为一落料冲孔件,可提出的加工方案如下: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

采用两套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两道工序、两副模具,生产效率低,零件精度较差,在生产批量较大的情况下不适用。

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冲压件的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易保证,且生产效率高。

尽管模具结构较方案一复杂,但由于零件的几何形状较简单,模具制造并不困难。

方案三也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也很高,但与方案二比生产的零件精度稍差。

欲保证冲压件的形位精度,需在模具上设置导正销导正,模具制造、装配较复合模略复杂。

所以,比较三个方案欲采用方案二生产。

现对复合模中凸凹模壁厚进行校核,当材料厚度为2mm时,可查得凸凹模最小壁厚为4.9mm,现零件上的最小孔边距为5.5mm,所以可以采用复合模生产,即采用方案二。

(三)零件工艺计算1.刃口尺寸计算根据零件形状特点,刃口尺寸计算采用分开制造法。

(1)落料件尺寸的基本计算公式为尺寸,可查得凸、凹模最小间隙Zmin=0.246mm,最大间隙Zmax=0.360mm,凸模制造公差,凹模制造公差。

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具设计说明书 (2) 精品

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具设计说明书 (2) 精品

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具设计说明书目录1.零件冲压工艺分析 (3)1.1 制件介绍 (3)1.2产品结构形状分析 (4)1.3 产品尺寸精度、粗糙度、断面质量分析 (4)2.零件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4)2.1冲压方案 (5)2.2各工艺方案特点分析 (5)2.3工艺方案的确定 (5)3.冲模结构的确定 (5)3.1模具的结构形式 (5)3.2模具结构的选择 (6)4.零件冲压工艺计算 (6)4.1零件毛坯尺寸计算 (6)4.2排样 (7)4.3拉深工序的拉深次数和拉深系数的确定 (8)4.4冲裁力、拉伸力的计算 (8)4.5拉伸间隙的计算 (9)4.7计算模具刃口尺寸 (10)5.模具结构设计与相关校核 (11)5.1模架的设计 (11)5.2冲孔凸模结构设计与校核 (13)5.3冲孔凹模的结构设计 (14)5.4落料凸模结构设计 (15)5.5落料凹模结构设计 (16)6模具结构简图 (16)参考文献 (17)1.零件冲压工艺分析1.1 制件介绍零件名称:底材料: 20-81厚度: t=1.75mm批量:大批量零件如下图:图11.2产品结构形状分析图 1 产品结构形状分析由图 1 可知,产品为圆片落料、无凸缘筒形件拉深、圆片冲孔,产品结构简单对称,中间孔孔壁与制件直壁之间的距离较远,直接冲孔不会影响零件外形。

然而周边六孔孔壁余制件直壁之间的距离L不满足L≥(R+0.5t) 要求。

因此,对这六个孔得加工不能在模具上加工,而是要采取另外的钻孔来完成。

(R为之间拉深圆角半径值取3;t为零件材料厚度值取1.75)1.3 产品尺寸精度、粗糙度、断面质量分析(1)尺寸精度零件的标注公差均为给定,故默认零件精度为IT14级。

一般的冲压均能满足要求,模具的精度要求应为IT11级。

(2)冲裁剪断面质量板料厚度1.75,查【2】第44页表3-4,生产时毛刺允许高度为≤0.15,本产品在断面质量和毛刺高度上没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只要模具精度达到一定要求,冲裁件的断面质量可以保证。

126 冲孔落料拉深复合模具设计(含全套说明书和CAD图纸)DOC

126 冲孔落料拉深复合模具设计(含全套说明书和CAD图纸)DOC

学校代码:10410序号:20055015本科毕业设计题目:冲孔落料拉深复合模学院:工学院姓名:黄学亮学号:20055015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年级:机制051指导教师:吴彦红二OO九年五月冲孔落料拉深复合模目录前言.1.设计课题 (1)1.1设计任务书 (2)2.工艺方案分析及确定 (3)2.1件的工艺分析 (3)2.2工艺方案的确定 (4)2.3冲压件坯料尺寸的确定 (4)2.4拉深次数的确定 (4)2.5排样的确定 (5)3.工艺设计与计算 (7)3.1冲裁的方式与冲压力的计算 (7)3.1.1、冲裁方式与冲压力的计算 (7)3.1.2.力的计算 (7)3.1.3、卸料力、推料力和顶件力的计算 (8)3.1.4、压力中心的计算 (9)3.2计算各主要零件的尺寸 (9)3.2.1、计算落料凸、凹模的工作部分的尺寸 (10)3.2.2、计算拉深凸、凹模的刃口尺寸的确定 (11)3.2.4、凸凹模选材,热处理及加工工艺过程 (11)3.2.5、条料宽度的设计 (12)3.2.6、导料板的导料尺寸为 (14)3.2.7、推杆的选材,热处理工艺方案 (15)3.2.8、工艺方案如下 (15)3.2.9、模柄的确定 (15)3.2.10、冲压设备的选用 (16)3.2.11、模具的闭合高度的计算 (16)3.2.12、冲模模架的选用 (16)3.2.13导向零件的选择 (17)3.2.14、定位零件的设计 (18)3.2.15、推杆与推板的设计 (18)3.2.16、压边圈的设计 (24)3.2.17、固定方式的确定 (24)3.2.18、凸模的固定 (24)3.2.19、凹模的固定 (24)3.2.20、凸凹模的紧固 (24)3.2.21、确定装配基准 (24)结束语 (23)参考文献 (24)致谢 (25)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模具已成为现代化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模具设计是机械专业一个最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使学生对模具从设计到制造的过程有个基本上的了解,为以后的工作及进一步学习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箱体落料拉伸复合模毕业设计

箱体落料拉伸复合模毕业设计

箱体落料拉伸复合模毕业设计2010届毕业设计说明书箱体落料﹑拉伸复合模设计系、部:机械工程系学生姓名:颜瑞斌指导教师:贺金华职称副教授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班级:0703班完成时间:2010年5月摘要针对水田耕整机箱体零件的冲裁工艺性和拉深工艺性,分析比较了成形过程的三种不同冲压工艺(单工序、复合工序和连续工序),确定用一幅复合模完成落料、拉深的工序过程。

简要分析了坯料形状、尺寸,排样、裁板方案,拉深次数,冲压工序性质、数目和顺序的确定。

进行了工艺力、压力中心、模具工作部分尺寸及公差的计算,并设计出模具。

还具体分析了模具的主要零部件(如定位零件、卸料装置、模架及其零件、其他支承与固定零件、紧固件等)的设计与制造,冲压设备的选用,模具的装配,凸凹模间隙调整和编制一个重要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

该模具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操作安全、方便,便于搬运、安装、紧固到冲床上并且方便、可靠,外形美观,各部分比例协调,能保证规定的生产率和冲压件的质量,对设计同类产品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箱体;冲压工艺;模具;复合模ABSTRACTPloughed entire engine case body components in view of the paddy field the blanking technology capability and the drawing technology capability, the analysis has compared the forming process three different ramming craft (single working procedure, compound working procedure and continual working procedure), determined completed with a superposable die falls the material, the drawing working procedure process. Briefly has analyzed the semifinished materials shape, the size, arranges the type, cuts the board plan, the drawing number of times, the ramming working procedure nature, the number and the smooth determination. Has carried on the craft strength, the center of pressure, the mold effective range size and the common difference computation, anddesigns the die. Also specifically has analyzed the mold main spare part (for example localization components, dumping device, mold and its components, other supporting and fixed components, fastener and so on) the design and the manufacture, ramming equipment selection, the mold assembly, the convex-concave mold gap adjustment and establishes important components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ical process. This mold production cost low, service life long, operational safety, convenient, is advantageous for the transporting, the installment, fastens to the punch press on and convenient, reliable, contour artistic, each part of proportions are coordinated, can guarantee stipulation the productivity and the pressing part quality, to designs the similar product to have the reference value.Key words case body;stamping technique;die;compound die目录1 分析零件的工艺性 (6)1.1冲裁工艺性 (6)1.2 拉深工艺性 (6)2 分析计算确定工艺方案 (8)2.1 计算毛坯尺寸 (8)2.2 确定是否需要压边圈 (8)2.3 计算拉深次数 (9)2.4 确定工艺方案 (9)3 主要工艺参数的计算 (11)3.1 确定排样、裁板方案 (11)3.2 计算工艺力、初选设备 (13)3.2.1 计算工艺力 (13)3.2.2 拉深功的计算 (15)3.2.3 初选压力机 (16)3.2.4 计算压力中心 (16)3.2.5 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公差 (17)4 模具的结构设计 (20)4.1 模具结构形式的选择 (20)4.2 模具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20)4.2.1 落料凹模 (20)4.2.2 拉深凸模 (21)4.2.3 凸凹模 (21)5 模具的主要零部件结构设计 (22)5.1 定位零件 (22)5.1.1 挡料销 (22)5.1.2 导料销 (22)5.2 卸料装置 (23)5.3 模架及其零件 (23)5.3.1 模架 (23)5.3.2 导向零件 (23)5.3.3 模座 (24)5.4 其他支承与固定零件 (24)5.4.1 模柄 (24)5.4.2 凸模固定板 (24)5.4.3 垫板 (25)5.5 紧固件 (25)5.6 模具总体设计 (26)6 确定冲压设备 (28)7 模具的装配 (29)7.1 复合模的装配 (29)7.2 凸、凹模间隙的调整 (29)参考文献 (30)致谢 (31)附录 (32)1 分析零件的工艺性1.1冲裁工艺性冲裁件的工艺性是指冲裁件对冲压工艺的适应性,即冲裁件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精度等级是否符合冲裁加工的工艺要求。

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说明书

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说明书

模具课程设计报告制动盘落料拉深冲孔切边复合模学院:机电学院班级:05010903学号:2009301235姓名:程晓祥西北工业大学目录1分析零件的工艺性 (3)2确定工艺方案 (5)2.1 计算毛坯尺寸 (5)2.2 锥形拉深计算 (6)2.3确定工艺方案 (6)3主要工艺参数的计算 (7)3.1确定排样、裁板方案 (8)3.2计算工艺力、初选设备 (9)3.2.1 计算工艺力 (9)(1)落料力 (9)(2)冲孔力 (10)(3)推件力 (10)(4)拉深力 (10)(5)压边力 (11)3.2.2 拉深功的计算 (11)3.2.3 初选压力机 (12)3.2.4 计算压力中心 (12)3.2.5 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公差 (12)4模具的结构设计 (13)4.1模具结构形式的选择 (13)4.1.1 模架的选用 (13)4.1.2 模具的闭合高度 (13)1 分析零件的工艺性冲压件工艺性是指冲压零件在冲压加工过程中加工的难易程度。

虽然冲压加工工艺过程包括备料——冲压加工工序——必要的辅助工序——质量检验—组合、包装的全过程,但分析工艺性的重点要在冲压加工工序这一过程里。

而冲压加工工序很多,各种工序中的工艺性又不尽相同。

即使同一个零件,由于生产单位的生产条件、工艺装备情况及生产的传统习惯等不同,其工艺性的涵义也不完全一样。

这里我们重点分析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该零件是制动盘,如图1.1,该零件可看成带凸缘的锥形件,料厚t=1.5mm,拉深后厚度不变;零件底部圆角半径r=1.5mm凸缘处的圆角半径也为R=1.5mm;尺寸公差都为自由公差,满足拉深工艺对精度等级的要求。

图1.1 工件图其主要技术要求如下:1.Φ100±0.07对50°内锥其轴线同轴度不大于Φ0.008;2.镀锌钝化9~12μ;3.未注公差按IT12(GB1804-79)级精度制造;4.锐角倒钝;5.未注形位公差按C 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料拉伸复合模设计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冲压成形工艺设计 (4)1.冲裁件的工艺性分析 (4)1.1材料分析 (4)1.2结构分析 (4)1.3精度分析 (5)2.确定冲裁工艺方案 (5)2.1工序性质和数量 (5)2.1.1工序性质的确定 (5)2.1.2工序数量的确定 (5)2.2工序顺序和组合 (5)2.2.1工序顺序 (5)2.2.2工序组合方式的选择 (6)2.3冲压工艺方案 (6)2.3.1工艺方案 (6)2.3.2工艺方案分析 (7)3.必要的工艺计算 (7)3.1确定零件修边余量 (7)3.2预算坯料尺寸D (7)3.3用逼近法确定第一次拉深直径 (9)3.4判断是否采用压边圈 (10)3.5确定拉深次数 (10)3.6预算各次拉深直径 (10)4.排样计算 (11)4.1排样方法 (11)4.2搭边与料宽 (11)4.2.1搭边 (11)4.2.2条料宽度 (12)第二部分冲压模具设计 (13)1.确定冲模类型机型结构形式 (13)2.计算工序压力 (13)3.落料、拉深、复合模工艺计算 (14)3.1凸、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 (14)3.2凸、凹模配合加工时的工作部分尺寸 (14)3.2.1落料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14)3.2.2首次拉深凸、凹模尺寸计算 (15)3.2.3二次拉深凸、凹模尺寸计算 (15)参考文献 (15)绘制CAD图 (16)小结 (22)第一部分冲压成形工艺设计1.冲裁件的工艺性分析如图1-1,材料为10钢,大量生产。

试制定工件冲压工艺规程,设计其模具,编制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

图1-1有凸缘圆筒件1.1材料分析10钢为优质碳素结构钢。

具有较好的拉深性能。

冷应变塑性高,板材正火或高温回后性能及佳,切削性,冷拉正火较退火态好。

1.2结构分析零件为一有凸缘筒形件,结构简单,底部圆锥半径r=5,满足筒形件试音圆角半径大于一倍料厚的要求,因此,零件具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

1.3精度分析零件上尺寸φ760-0.4,44+-0.2,φ440-0.33,公差精度要求都不高,其他尺寸未注明公差,普通拉深即可达到零件的精度要求。

2.确定冲裁工艺方案2.1工序性质和数量2.1.1工序性质的确定冲压性质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冲压件的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

同时还应该考虑冲压变形规律及某些具体条件的限制。

通常在确定工序性质时应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a.从零件图上直观的确定工序性质。

b.对零件图进行计算分析,比较后确定工序性质。

c.为改善冲压变形条件,方便工序定位,增加附加工序。

根据零件图分析该零件加工时须用落料、拉深、冲孔、修边等工序。

2.1.2工序数量的确定确定工序数量的基体原则是:在保证工件质量,生产效率和经济性要求的前提下,工序数量应尽可能减少。

2.2工序顺序和组合2.2.1工序顺序各工序的安排主要取决于冲压规律和零件的质量要求。

工序顺序的安排一般应注意以下方面:a.所有的孔只要其尺寸和形状不受后续工序的影响,都应在平板坯料上冲。

b.所在位置会受到以后某工序变形的影响的孔,一般都应在有关的成形工序完成后再冲孔。

2.2.2工序组合方式的选择冲压工序的组合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序分析合并在一道工序内完成。

减少工序及占用的模具设备和数量,提高效率和冲压件的精度,在确定工序组合时,首先应考虑组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再决定是否组合。

a.工序组合的必要性主要取决于冲压件的生产批量。

b.工序组合的可行性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应保证能冲出形状、尺寸和精度均符合要求的图样,实现其所需动作保证有足够的强度与现有的冲裁设备条件相适应。

2.3冲压工艺方案2.3.1工艺方案该工件包括落料、拉深三个基体工序,可有以下工艺安案:方案一:先落料,再拉深,最后压边。

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拉深压边复合冲压。

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落料-拉深-压边连续冲压。

采用连续模生产。

2.3.2工艺方案分析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三道工序,即需要落料模,拉深模,切边模三副模具,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该零件的年产量要求。

方案二只需一幅模具,冲压件的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易保证,且生产效率也高。

尽管模具结构较方案一复杂,但由于零件的几何形状简单对称,模具制造并不困难。

方案三也只需一幅模具,生产效率也很高,但零件的冲压精度稍差。

欲保证冲压件的形位精度,须在模具上导正销导正,故其模具制造,安装较撮合模复杂。

通过对于上述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该件的冲压生产采用方案二为佳。

3.必要的工艺计算3.1确定零件修边余量 零件的相对直径81.14276==d d t,经查得修边余量3=∆h 故实际凸缘直径82)3*276(=+=F d3.2预算坯料尺寸D2324222212156.428.64828.6d d R Rd h d r rd d -++++++(d1=30,d2=42,d3=64,d4=82,r=6,R=11,h=25)求得D=26285.9971+=112.25图1-2 加修边的有凸缘圆筒件为了保证以后拉深时凸缘不参加变形,宽凸缘拉深件首次拉入凹模的材料应比零件最后拉深部分实际所需材料多3%~10%(按面积计算,拉深次数多时取上限值,拉深次数少时取下限值)。

这些多余材料在以后各次拉深中,逐次将1.5%!3%的材料挤回到凸缘部分,使凸缘增厚,从而避免拉裂。

所以根据以上原则,重新计算毛坯直径D 。

拟于第一次拉入凹模的材料比零件最后拉深部分实际所需的材料多3% ,在多拉入凹模5%材料后,修正的坯料直径为262803.1*52.9971+=1143.3用逼近法确定第一次拉深直径表1-3初选m1=0.33,d1=37.27.第一次拉深高度h1=0.25(D2-d2t)/d1+0.43(r1+R1)+0.14(r21-R21)/d1 [D=114,d t=82,r1=5,R1=10,d1=37.27]=42.46查表得当d t/D=82/114=0.72,t*100/D=2/114=1.75许最大高度【h1/d1】=0.51<h1/d1变形过大,应重选之选2.0档:m1=0.37,d1=41计算h1=41.32>d1变形仍过大,再重选选1.8档:m1=0.48,d1=45.56计算h1=34.19 h1/ d1=0.75还不行选1.5档:m1=0.49,d1=54.67计算h1=28.5 h1/ d1=0.51可行3.4判断是否采用压边圈零件的相对厚度,75.1100*1142100*==Dt为了防止起皱,采用压边圈。

3.5确定拉深次数判断能否一次拉深成形h=42,d=44.t=2,D=112.25.dt=82,d=44.dt/d=1.86.(t/D)*100=1.78查表 4.5.2求得第一次拉深的极限拉深系数为0.45 而h/d=0.95>0.45不能一次拉伸成功。

需要多次拉伸。

3.6预算各次拉深直径首次m1=0.49,d1=54.67需多次拉深,以后各次拉深系数查表如下:m2(0.70~0.72) m2(0.72~0.74)d2= m2* d1=0.72*54.67=39.36<44,所以拉伸次数需要2次。

调整各次拉伸系数,使拉伸变形程度更合理,最终确定各次拉伸系数如下d2= m2* d1=0.80*54.67=44各次拉深凸凹模圆角半径的确定,取各次rdi=rpird1=0.8*√2*(114-55)≈8.7取rd1=93.7计算各次拉深高度:第二次拉深时返回3%的材料。

为了计算方便,先求出假想的毛坯直径,即D2=√(9971.52*1.03+2628)=113.6h2=0.25(113.62-822)/44+0.43(4+8)+0.14(42-82)/44=444.排样计算4.1排样方法根据零件图可选用少废料的利用率情况,排样有三种:a.有废料排样b.少废料排样c.无废料排样根据零件图可选用少废料排样。

沿冲件部分外形切断或冲裁,只有在冲件与冲件之间或冲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有搭边。

这种排样利用率高,用于某些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冲裁排样。

排样的形式分为直排式,斜排式,直对排,斜对排,混合排等。

根据零件形状和排样方法确定单直排样方式。

4.2搭边与料宽4.2.1搭边零件采用单直排方式,查得零件的搭边值为1.2,零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的搭边值为1.5。

4.2.2条料宽度条料的宽度应为 B=(0max )2(∆-+a D =()07.05.1*2114-+=07.0117-查表2.5.3课本 排样图图1-4 排样图第二部分 冲压模具设计1.确定冲模类型机型结构形式在冲压工艺分析后拟定冲压工艺方案时选择复合模,又因零件的几何形状简单对称,复合模结构相对简单,操作方便,又可直接利用压力机的打杆装置进行推件,卸件可靠,便于操作,所以模具类型为少废料复合模。

2.计算工序压力计算落料力F 落、卸料力F 卸、拉深力F 拉和压边力F 压、推件力F 推。

落料力:F 落=KLt τ=1.3*3.14*114*2*335=311783.16≈311.78kN卸料力:F 卸=K卸×F 卸=0.04*F 落=12.47KN拉深力:F 拉= K t d b σπ1=3.14*54.67*2*335*0.55=31.63kN压料力:F压=()[]pr d DA 211224+-π=()[]3*9*267.5411442+-π=30.43kN推件力:F 推=nK推*F 落=3*0.55*311.78=514.43kN总冲压力为F =311.78+12.47+31.63+30.43+514.43=900.74故选用1000kN 的压力机3.落料、拉深、复合模工艺计算3.1凸、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1)考虑落料和冲孔的区别,落料件的尺寸取决于凹模。

因此,落料模应先决定凹模的尺寸,用减少凸模的尺寸来保证合理的间隙。

冲孔件的尺寸取决于凸模,因此,落料件应先决定凹模的尺寸,用减小凸模的尺寸来保证合理的间隙。

2)考虑刃口的磨损对落料件尺寸的影响。

凹模基体尺寸应取接近或等于工件的最小极限尺寸3.2凸、凹模配合加工时的工作部分尺寸 3.2.1落料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根据零件形状特点,刃口尺寸计算采用分开制造法。

落料尺寸为07.0114-Φ,落料凸模刃口计算如下:查得该零件冲裁凸、凹模最小间隙Zmin=0.246,Zmax=0.360,凸模制造公差035.0,025.0==A T δδ将以上各值代入min max Z Z A T -≤+δδ校验是否成立。

经校验,不等式成立()()()()0025.00025.00min 035.00035.00max 23.113246.0475.11348.1137.0*75.0114---+++=-=-==-=∆-=T AZ D D x D D A T A δδ3.2.2首次拉深凸、凹模尺寸计算第一次拉深件后零件直径为54.67,厚度为t=2,拉深次数为2.查表得:首次拉深单边间隙值为=2Z1.1t=2.2.则()()005.00max 08.0008.00max 50)75.0(547.0*75.067.5475.0--+++=-∆-==-=∆-=A AZ D D D D T A δδ3.2.3二次拉深凸、凹模尺寸计算第二次拉深件后零件直径为44,查表得单边拉深间隙=2Zt=2,则()()005.0005.008.0008.0048.47448.4348.437.0*75.044--++=-==-=T A D D参考文献1.《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刘建超 张宝忠 主编2.《机械设计手册》软件版 3.模具设计大典4./view/58e00530b90d6c85e c3ac6f6.html绘制CAD图落料拉深复合模装配图一张,零件图4张图2-1 落料拉深复合模装配图图2-2 拉深凸模零件图图2-3 拉深凹模零件图图2-4 落料凸模零件图图2-5 落料凹模零件图冲压工艺卡片表2-1 冲压卡片小结经过就近一周的努力,这次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初告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