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养老”需要完善配套服务

合集下载

海南养老休闲旅游业态开发研究

海南养老休闲旅游业态开发研究

海南养老休闲旅游业态开发研究海南养老休闲旅游业态的发展,是基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结合海南优越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制定的一项旅游业发展规划,旨在为国内外老年人提供安逸、愉快、健康、多彩的养老生活。

一、海南养老休闲旅游业态的发展现状1.1 海南的人口老龄化趋势: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老年人口的比例日益增长,这为海南养老休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截至目前,海南省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了500万人。

1.2 旅游资源丰富:海南是一个美丽的海岛,拥有优美的海滩、热带雨林、温泉、高尔夫球场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1.3 专业服务配套先进:为了适应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和服务,海南养老旅游业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如养老社区、医养结合机构、养生度假酒店等。

二、海南养老休闲旅游业态的开发方向2.1 养生度假基地的建设:养生度假是一种新兴的旅游业态,旅游开发主要以康养度假、健康养老为方向,结合海南的天然气候、热带风光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全国知名的养生度假基地。

2.2 养老社区的建设:养老社区是一种生态、文化和便利性相结合的养老模式,其建设应该以充分考虑海南的区位和旅游资源,营造宜居的居住环境,为老年人提供便捷舒适的养老生活。

2.3 高端养老服务的提供: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人消费水平也越来越高。

将高端养老服务与海南的优越地理环境相结合,提供包括健康护理、文化娱乐、智力活动等多样化的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三、海南养老休闲旅游业态的发展策略3.1 政府引导:政府应制定出针对海南养老休闲旅游业的相关政策和规划,引导社会力量积极投入,促进养老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3.2 优化管理: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当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管理机制,引导企业规范操作,充分发挥海南养老休闲旅游业的潜力。

3.3 重视人才培养:海南养老休闲旅游业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服务业,对人才提出了高要求,政府应当优先加强人才培养,鼓励相关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及水平,提高海南养老休闲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完善养老传统服务保障措施行动计划

完善养老传统服务保障措施行动计划

完善养老传统服务保障措施行动计划坚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统筹把握老年群体与全体社会成员、老年期与全生命周期、老龄政策与公共政策的关系,系统整体推进老龄事业发展。

一、强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建立老年人助餐服务网络。

综合利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闲置房屋等资源,打造一批食材可溯、安全卫生、价格公道的标准化社区老年食堂(助餐服务点)。

重点补齐农村、远郊等助餐服务短板,支持当地养老服务机构、餐饮场所等增加助餐功能,推广邻里互助的助餐模式。

丰富和创新助餐服务提供机制,因地制宜采取中央厨房、社区食堂、流动餐车等形式,降低运营成本,便利老年人就餐。

支持高质量多元化供餐。

围绕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就餐需求,鼓励助餐机构开发餐饮产品、丰富菜色品种、合理营养膳食。

建立助餐服务合理回报机制,由经营者根据实际服务成本和适度利润水平确定收费标准,引导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助餐服务。

引导外卖平台等市场主体参与助餐配送。

推动助餐机构投保食品安全责任保险。

发展老年人助浴服务。

支持社区助浴点、流动助浴车、入户助浴等多种业态发展,培育一批专业化、连锁化助浴机构。

研究制定老年人助浴服务相关标准规范,加强养老护理员助浴技能培训。

支持助浴服务相关产品研发,推广应用经济实用型产品。

鼓励助浴机构投保相关保险,提高风险保障程度。

加强居家老年人巡访关爱。

建立居家养老巡访关爱服务制度,实行普遍巡访和重点巡访相结合,采取电话问候、上门探访等多种形式,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手段,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救援服务。

“通过社工+邻里+志愿者+医生”相结合的方式,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身心关爱服务。

提高老年人生活服务可及性。

依托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引导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广泛对接老年人需求,提供就近就便消费服务。

组织和引导物业企业、零售服务商、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拓展为老服务功能,提供生活用品代购、餐饮外卖、家政预约、代收代缴、挂号取药、精神慰藉等服务。

关于老年人旅居养老的需求调查报告

关于老年人旅居养老的需求调查报告

关于老年人旅居养老的需求调查报告汇报人:2023-12-30•引言•老年人的旅居养老需求分析•旅居养老服务现状及问题目录•提升旅居养老服务质量的建议•结论01引言研究背景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

传统养老模式局限传统的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模式无法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他们渴望更加自由、舒适和有品质的养老方式。

旅居养老的兴起近年来,旅居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逐渐受到老年人的青睐,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养老与旅游的结合,提高生活质量。

研究目的了解老年人对旅居养老的需求和期望通过调查和分析,深入了解老年人在旅居养老方面的需求、偏好和期望,为相关机构和企业提供参考。

分析旅居养老市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分析旅居养老市场的发展现状、特点、优势和不足,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探讨旅居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改进方向通过对旅居养老服务的质量进行评估,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为提高老年人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提供参考。

02老年人的旅居养老需求分析老年人需要提供健康、营养的饮食,以满足其身体对营养的需求,预防营养不良或慢性疾病。

健康饮食健身运动健康管理老年人需要提供适当的运动设施和活动,以促进身体健康和预防骨质疏松等老年疾病。

老年人需要提供健康监测和健康咨询服务,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状况。

030201健康养生需求旅游观光老年人需要提供旅游观光服务,以帮助他们了解不同的文化和风景名胜。

文化活动老年人需要提供文化活动,如音乐、舞蹈、戏剧等,以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

历史遗迹参观老年人对历史遗迹的参观需求较高,他们希望通过参观历史遗迹来了解国家的历史和文化。

文化体验需求老年人需要提供休闲活动,如棋牌、阅读、园艺等,以丰富他们的生活。

休闲活动老年人需要提供社交活动,如聚会、交流等,以满足他们的社交需求。

社交活动老年人需要提供娱乐设施,如电影院、KTV等,以帮助他们放松身心。

我国旅游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和对策

我国旅游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和对策

我国旅游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XX年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到达亿,人口比重超过%,已远高于联合国定义的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并且这种老龄化趋势正在加速发展。

老龄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加之生活水平的提升和消费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逐步加入到旅游大军,旅游养老逐步成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不仅给老年人提供了一种高品质的休闲养老方式,而且也为本地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需求。

一、旅游养老服务业正在兴起旅游养老,又称为候鸟式养老,是老年人以异地养老形式发生的不以工作、定居和长期移民为目的的旅行、暂居和游览活动的总称。

旅游养老由于其兼有旅游与养老的特性,其逐步成为一种深受老年人追捧的新兴的旅游项目,也成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

〔一〕旅游养老的主要形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养老的需求也在发生深刻变化,由最初单纯的居家养老,逐步过渡到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旅游养老也以此为依托有了快速发展,养老形式层出不穷,但从养老与旅游目的看,可分为三大类。

1.观光休闲型这种养老方式主要以经济能力强、身体健康、时间自由的低龄老人为主体,主要是通过欣赏自然风光以及感触历史文化的形式,获得身心愉悦,到达养老的目的,这种养老方式由于旅游目的不固定,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养老时间可长、可短,随机性很强。

2.康复疗养型这种旅游养老主要是以预防和治愈身心疾病为目的所产生的一种定期到特定旅游目的地进行康复疗养的旅游活动,其形式多样,有滨海疗养旅游、温泉疗养旅游、森林氧吧旅游等。

3.度假养生型这种养老方式通过到一些生态环境良好、气候条件适宜的旅游目的地生活一段时间,到达避暑避寒、调节身心的目的。

由于这种养老方式带有休闲养生的目的,并且这类养老人群比较有经济实力,他们往往会在一些环境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城市以投资的形式购房,形成投资型的候鸟式养老。

除了以上三种典型的养老方式,也有学者提出探亲型旅游养老,以探险为目的的特种型旅游养老方式,以及跨国〔境〕型的候鸟式旅游养老等也正成为新的养老旅游形式。

建设老年人养老旅游基地提供养生休闲场所

建设老年人养老旅游基地提供养生休闲场所

建设老年人养老旅游基地提供养生休闲场所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人养老旅游需求不断增长。

为了满足老年人养老休闲的需求,建设老年人养老旅游基地,提供养生休闲场所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需求分析、基地规划、养生休闲设施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探讨如何建设老年人养老旅游基地,为老年人提供养生休闲场所。

一、需求分析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提高,老年人养老旅游需求逐渐增加。

老年人希望能够在退休后享受安逸舒适的生活,寻找一种兼具休闲与养生的养老方式。

而养老旅游基地作为老年人养老的一种新方式,满足了老年人对于环境优美、生活便捷、服务周到的需求。

二、基地规划1.基地选址老年人养老旅游基地的选址至关重要。

选择气候宜人、自然环境优美的地区,以及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的地段,有利于老年人的休闲养生。

2.基地建设根据老年人养老旅游的需求,建设老年人养老旅游基地需要考虑养老护理设施、文化娱乐设施以及餐饮住宿设施的规划。

养老护理设施包括医疗保健中心、养老院、健康咨询中心等,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护理服务。

文化娱乐设施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游泳池、健身房等,为老年人提供文化娱乐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餐饮住宿设施则包括餐厅、客房等,为老年人提供舒适的饮食居住环境。

三、养生休闲设施为了满足老年人对于养生休闲的需求,养老旅游基地需要提供一系列的养生休闲设施。

1.养生保健中心设置养生保健中心,提供体检、按摩、针灸等服务,帮助老年人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2.康复设施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康复设施,如理疗室、康复训练区等,帮助他们恢复身体功能。

3.健身房和游泳池设立专门的健身房和游泳池,为老年人提供锻炼身体和娱乐活动的场所。

4.多功能活动室设置多功能活动室,进行休闲娱乐、学习交流等活动,让老年人充实自己的生活。

四、总结总的来说,建设老年人养老旅游基地提供养生休闲场所是满足老年人对养老需求的一种有效途径。

通过基地规划和养生休闲设施的建设,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一个舒适、便捷、多样化的养老环境,满足他们对于养生休闲的需求。

养老配套设施完善情况汇报

养老配套设施完善情况汇报

养老配套设施完善情况汇报养老配套设施是指为老年人提供的居住、医疗、休闲、文化、教育等服务设施,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和支持。

近年来,我市在养老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下面就我市养老配套设施完善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市养老机构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

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养老机构100多家,床位总数超过10000张,覆盖了城乡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其中,综合性养老院、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等不同类型的养老机构齐全,为老年人提供了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选择。

其次,我市养老社区建设成效显著。

各个社区都建立了老年活动中心,为老年人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和健康保健服务。

同时,社区还建立了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站点,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健康监测、饮食服务等,方便他们在家庭和社区之间灵活选择养老方式。

另外,我市养老设施改造提升工作成效显著。

针对老旧养老设施,我市加大了改造力度,提升了设施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老年公共厕所、无障碍通道、老年人健身广场等设施的改造提升,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然而,我市养老配套设施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设施建设不平衡。

城市地区的养老设施相对齐全,而农村地区的养老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二是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存在服务质量不高、管理混乱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监督。

三是养老设施设备老化。

一些老旧设施的维护和更新工作没有得到及时的跟进,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体验。

为了进一步完善养老配套设施,我市将继续加大对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投入,重点解决农村地区养老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提升服务质量和设施设备更新水平。

同时,将加强对养老设施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总的来说,我市养老配套设施的完善情况在不断提升,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改善和完善养老配套设施,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和生活保障。

养老特色小镇:旅居养老新模式案例分析。

养老特色小镇:旅居养老新模式案例分析。

养⽼特⾊⼩镇:旅居养⽼新模式案例分析。

旅居养⽼最早由中国⽼年学会副秘书长程勇提出,是“候鸟式养⽼”和“度假式养⽼”的融合体。

旅居养⽼是“候鸟式养⽼”和“度假式养⽼”的融合体,⽼⼈们会在不同季节,辗转多个地⽅。

这种养⽼⽅式是有利于⽼年⼈⾝⼼健康的⼀种积极养⽼的⽅式。

当前中国⽼年⼈出游的⽐例已占中国旅游市场20%。

随着我国⼈⼝⽼龄化的快速发展,传统养⽼模式再也不能满⾜健康活⼒型⽼年⼈的多元化养⽼需求。

市场上针对⽼年⼈的旅游产品以传统的⾛马观花式观光团为主,不能满⾜⽼年⼈休闲养⽣、精神⽂化、⼼理慰藉等多元化需求。

⽽作为健康旅游时代的⼀个新概念,旅居养⽼追求旅游⽬的、旅游⾏为、旅游效果的健康、环保和舒适,已成为⼀种时尚的⽣活⽅式。

除了慢节奏的旅途,旅居养⽼对⽼⼈最⼤的吸引⼒在于价格和服务。

“旅游+养⽼”模式的推⼴,需要政府部门在政策层⾯予以规范,需要社会养⽼机构提升专业化服务⽔平,也需要⽼年⼈不断更新养⽼消费理念。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我国正经历全球历史上规模最⼤、速度最快的⼈⼝⽼龄化进程。

截⾄2016年年底,我国60 岁以上⽼年⼈⼝已经达到2.2 亿,占总⼈⼝的15.5%;预计2050 年将达到峰值4.87 亿,由此将催⽣出⼀个354 万亿元的巨⼤市场。

眼看着⼀批有钱有闲的⽼年⾼端消费群体迅速成长,国内各⼤城市对于“旅居养⽼⽬的地”的争夺也开始进⼊⽩热化。

继海南三亚、⼴西巴马、云南⼤理之后,今年1⽉,江苏省⾸个异地养⽼联盟——太湖国际异地养⽣养⽼联盟在⽆锡成⽴。

来⾃江苏、北京、海南、⼴西等地的30多家养⽼机构携⼿⼊盟,承诺在联盟内部通过异地互换、轮流居住的⽅式,满⾜⽼年⼈休闲旅游、养⽣养⽼的需求。

与国外相⽐,国内旅居养⽼模式还有很⼤进步空间“发展旅居养⽼,⼀个好的⾃然环境是必备条件,但专业化的服务才是决定因素。

”南京邮电⼤学潘⾦洪教授曾经系统考察过美英等国的旅居养⽼模式。

在他看来,国内在专业化养⽼服务⽅⾯与国外还有不⼩的差距。

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套实施方案 (一)

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套实施方案 (一)

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套实施方案 (一)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老年人群体逐渐增加,社区养老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然而,目前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套仍存在不足,为满足老年人需求,需要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套方案,使老年人可以在自己所在的社区中,得到周到的关怀和照顾。

一、加强社区医疗设施建设社区医疗设施作为老年人最为关心的,需要加强建设。

建立完善的社区医疗机构,提供更加全面、针对性的医疗服务,满足老年人对于身体健康的需求。

二、建立社区互助机制社区互助机制是老年人可以互相帮助、照顾,缓解因家庭照顾难度大、缺乏社交关系等问题的困扰。

社区应该建立起有效的老年人互助网络,让老年人可以在社区中相互交流,分享生活经验,避免孤独、抑郁等情感问题的发生。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可以让老年人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同时也可以减轻他们的身心负担。

社区应该定期举办文化活动,如绘画、书法、唱歌、跳舞、打牌等,让老年人参与其中,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四、提供优质的生活服务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过程中,生活服务也必不可少。

社区可以通过开设小型超市、药店、快递服务等,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的生活服务,减轻他们的照顾压力和购物难度。

五、推广智能化设施推广智能化设施是提高社区养老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

例如智能化报警设备、智能化家居用品、智能化电话等,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便利,同时也可以增加他们的安全防范。

六、引入专业机构的服务引入专业机构的服务也是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完善的重要手段。

如老年护理机构、康复机构等,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一系列全面的照顾,满足他们生活各方面的需求。

总之,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套实施方案是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重要方向。

只有通过全面建设、多方协作,才能让老年人在社区中获得全面、周到的照顾和关爱,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和生活品质。

如何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如何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如何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有机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就近精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政策体系和社会管理体系,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一)加强家庭养老支持,完善配套支持政策建立老年人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机制,突出适老化改造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灵活性。

强化家庭照料者支持,增强家庭养老保障能力。

落实子女赡养照顾老年人的政策措施,鼓励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

落实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子女及近亲属回归家庭照护支持政策。

加大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照护培训,提高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者照护技能。

支持发展面向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照料者的“喘息服务”。

健全和完善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支持鼓励政策,明确上门照护的服务对象和服务标准。

支持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运营家庭养老照护床位。

(二)大力发展就近养老服务,增强服务供给便利性坚持就近原则,持续构建就近精准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十分钟养老服务圈”100%全覆盖。

健全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完善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的居家养老社区服务“三社联动”机制,实现街道社区、养老驿站、专业运营商、老年人等主体的依法、有序、精准对接。

建立养老服务顾问制度,完善老年人巡视探访制度,开展老年人心理关爱服务。

全面实行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有效帮扶失能老年人。

建立居家养老社区应急支援系统,提高应急支援反应速度。

(三)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夯实服务支撑统筹辖区内养老服务机构、养老照料中心、敬老院、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等各类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街道建设复合性、综合性服务设施,实现社区服务设施的整合利用。

推动应建未建空白区域街道建设就近养老服务设施,加快解决养老服务设施配置不均衡问题。

发挥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养老服务特点,打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总服务台”。

完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运营管理和扶持 - 17 - 制度,筑牢老年人家门口基础服务阵地。

养老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养老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养老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养老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养老院作为为老年人提供安宁、关怀和服务的重要场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然而,在养老院发展过程中,我们不可否认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 资金短缺养老院需要大量的经费来维持日常运营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但是,由于资金短缺,很多养老院在设施建设、员工招聘和培训等方面存在困难。

这导致了部分养老院设施陈旧、环境不卫生,服务质量较低。

2. 人才匮乏为了提供优质的养老服务,养老院需要具备专业化、专业素质高的护理人员和管理人员。

然而,在当前情况下,由于社会对此类岗位薪酬普遍偏低、工作强度较大等原因,吸引力并不够大。

这就导致了养老院人才匮乏、护理技术不够专业等问题。

3. 配套设施不完善养老院的配套设施是关系到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然而,目前许多养老院在建筑设计、公共设施等方面存在不合理和不完善之处。

例如,缺乏无障碍设备、医疗保障不够完善等问题。

4. 服务项目单一大部分养老院目前仅提供基本的住宿、饮食和护理服务,而缺少针对个体需要的个性化服务项目。

这导致了老年人在养老院生活机械化,缺少社交互动和娱乐活动,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二、解决养老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为了有效解决养老院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对策。

1. 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养老院的支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和补贴力度,并畅通各类渠道吸引社会投资。

同时,积极探索商业模式创新,鼓励企业与非营利组织合作建立更多优质养老院。

2. 提高人才待遇养老院应增加对护理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薪酬福利,改善工作条件和环境。

同时,建立培训体系,提供持续教育和职业发展机会,以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从事养老服务行业。

3. 完善配套设施在养老院规划设计过程中,要注重无障碍设施、医疗保障设施等配套设施的设置,以提供舒适、便利、安全的居住环境。

同时,鼓励养老院与社区资源结合,共享公共设施和服务。

旅居养老的业务模式、功能要求、开发路径、投资策略

旅居养老的业务模式、功能要求、开发路径、投资策略

旅居养老的业务模式、功能要求、开发路径、投资策略旅居养老,虽在中国兴起不久,但在西方却有悠久历史。

早在18世纪,西欧各国的贵族和艺术家就热爱回归自然的旅行。

一家人到乡下避暑,属于欧洲社会早期的旅行风尚。

而在中国,旅居养老是在旅居的基础上,衍生的新型养老模式,特点是将“候鸟式养老”和“度假式养老”相结合。

“候鸟式养老”在厦门等南方城市逐渐火爆,这些老人们大多来自北方。

和旅游不同,“人择善而居,鸟择林而栖”,旅居的老人不用走马观花看世界,而是选择世外桃源安享度假的浪漫体验。

养老机构针对不同季节也推出多条线路,毋宁说是国内,就算是国外的泰国清迈等地,也提供中高档新建公寓,泳池、健身房、花园草坪、各种生活必需品,一应俱全。

一、业务模式根据旅居养老的目的和旅居场所的不同,我国旅居养老产业可分为以下五种模式:1、候鸟式旅居康养模式候鸟式旅居康养是我国发展最早的旅居养老模式。

与其他旅居康养模式不同,候鸟式旅居康养只需支付交通费和房租费,成本较为低廉,逐渐成为我国旅居康养的主要模式。

候鸟式旅居康养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暖冬旅居康养。

冬季南方城市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舒适的气候条件,到南方过冬逐渐受到北方老年群体的追捧。

以海南岛为主的冬季疗养基地逐渐发展起来。

第二,夏季避暑旅居康养。

夏季北方滨海城市以其毗邻大海、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受到了老年群体的欢迎。

第三,景区旅居康养。

景区旅居养老指依托山林、湖泊、滨海和温泉等自然生态资源,形成山水疗养基地、温泉享老基地、风景享老基地等组合式景区旅居养老模式。

总体来说,候鸟式旅居养老模式的优点是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灵活性强。

但缺点是季节性较强,便捷性不足。

2、疗养式旅居康养模式随着年龄的提高,老年群体的身体机能开始下降,对医.疗护理需求越来越高。

疗养式旅居康养模式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中医养生旅居康养。

中医养生旅居康养以中医为核心,以我国传统养生哲学为基础,开发中医诊疗室、中医理疗中心、药膳养老会所、中草药种植园等中医旅居养老项目,提供包括中医养生知识讲座、中医医.疗服务、中草药园区体验等不同的服务。

防城港市旅游养老适宜性分析

防城港市旅游养老适宜性分析

防城港市旅游养老适宜性分析【摘要】防城港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宜人的气候、完善的养老服务、便利的交通和适中的物价。

这些优势使得防城港市成为一个理想的旅游养老胜地。

市内拥有壮美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多样化的民俗风情,吸引着众多游客。

气候宜人,夏无酷热,冬无严寒,四季宜人适合养老。

养老服务完善,老年人可享受到高品质的医疗、健身和休闲服务。

交通方面,市内交通便利,可方便快捷地到达各个旅游景点和医疗机构。

物价适中,老年人的养老金可更好地满足生活需求。

防城港市具有良好的旅游养老适宜性,是一个值得老年人选择的养老福地。

【关键词】防城港市、旅游、养老、适宜性、资源、气候、养老服务、交通、物价、结论1. 引言1.1 防城港市旅游养老适宜性分析防城港市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

无论是观赏海洋风光、游览古镇民俗,还是参与各种文化活动,都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防城港市的气候宜人,四季如春,适合老年人居住和养生。

在养老服务方面,防城港市也是非常完善的。

市内设有多家养老机构,提供各种便利服务,如医疗、健身、饮食等。

老年人可以在这里享受到安享晚年的生活。

防城港市的交通便利,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通往各地,老年人出行十分便利。

而且物价适中,生活成本相对较低,老年人可以在这里过上舒适而优质的生活。

防城港市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宜人的气候、完善的养老服务、便利的交通和适中的物价,适合老年人群选择旅游养老。

防城港市具有良好的旅游养老适宜性。

2. 正文2.1 旅游资源丰富防城港市是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城市。

防城港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中国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

这里有着壮丽的海岸线,拥有众多漂亮的海岛和海滩。

钦州湾海岸线景色迷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

除了海岸线,防城港市还有许多其他景点,如北海港口、碧桂园、林海公园等,每个景点都有着独特的风景和文化,使得游客可以尽情领略城市的魅力。

银发族乡村旅游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南京市200位老年者的调查

银发族乡村旅游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南京市200位老年者的调查

银发族乡村旅游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南京市200位老年者的调查江海燕;刘庆友【摘要】依据199份有效调查问卷,从收入来源、家庭结构、健康状况等方面分析银发族乡村旅游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

分析表明,57.8%的受调查者愿意接受乡村旅游养老产品,其意愿与精神需求、年龄、旅游决策、健康状况、家庭结构关系更为密切,呼吸田野清新空气、感受闲适乡村生活、品尝无公害农产品是影响有意愿者的关键因素,而医疗保健体系与设施不佳、位置偏远交通生活不便是影响无意愿者的重要因素。

基于调查结果提出“田园式社区型”乡村旅游养老产品开发对策,建议养老地选择及居所布局应符合老年者生理特点、建立完善的社区配套服务体系、培养“导游+护理”复合型服务人才、并在相关医疗福利问题争取政策进一步支持。

%The w illingnessand influence factorsofseniorsto be pensioned w ith ruraltourism are analyzed based on 199 valid questionnaires from the aspects ofsource ofincom e,fam ily structure,health status.A nalysis show s that57.8% respondents are w illing to be pensioned w ith rural tourism . Chi-square values of spiritual need, age, tourism decision, health and fam ily structure are all less than 1% , w hich m eans that these factors affect the w illingness of seniors significantly. B reathing fresh air,?feelingthe?quiet?fields?of rural life,?tasting?pollution-free agricultural products?is the key factor that affects the?w illingness. W hile poor?m edical and healthcare?system and facilities,??rem ote location?and inconvenient traffic?are im 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unw illingness. In addition, respondents?generally consider that places w ith picturesquescenery,?pleasant clim ate,?advanced m edical and healthcare equipm ent?,?superior location,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and com prehensive basic?living facilitiesare m orerespected.Therefore,suggestionsofdeveloping pension industry w ith ruraltourism via pastoral com m unity are proposed.【期刊名称】《湖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4(000)017【总页数】5页(P61-65)【关键词】银发族;乡村旅游养老;意愿;影响因素【作者】江海燕;刘庆友【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5;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0.3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难题,中国“未富先老”的人口问题尤为突出。

关于加强城市养老配套设施建设的建议

关于加强城市养老配套设施建设的建议

关于加强城市养老配套设施建设的建议关于加强城市养老配套设施建设的建议参考如下:一、政策支持与规划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为养老配套设施建设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这包括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建设养老设施。

同时,应制定科学的城市养老设施规划,合理布局养老服务设施,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二、设施种类丰富城市养老配套设施应多样化,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

除了基本的养老院和护理中心外,还应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康复中心、娱乐中心等设施,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服务。

此外,应关注特殊老年群体的需求,如失能、失智老年人,建设相应的设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三、合理分布设施养老配套设施的分布应合理,方便老年人获取服务。

在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出行特点和居住分布,确保设施的覆盖面和服务半径。

同时,应加强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避免养老服务资源的不均衡分布。

四、提高设施质量城市养老配套设施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应加强设施的规范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

同时,应关注设施的环境卫生和安全问题,确保老年人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生活。

五、加强人才培养养老服务行业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

政府应鼓励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养老服务人才。

同时,应加强在职人员的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和能力。

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于养老服务事业。

六、科技助力养老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应积极推广智能化养老设备,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务。

例如,通过智能家居、远程医疗等技术,实现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需求。

同时,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对养老服务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为政府决策和企业服务提供有力支持。

七、完善公共设施公共设施是城市养老配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应加大对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的建设投入,为老年人提供充足的休闲活动场所。

养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

养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

养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而随着政府和社会的不断加大养老工作的投入,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如养老人员素质不高、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等。

下面本文将从养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建议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问题:1、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很多养老员工的素质并不高,缺乏相关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导致他们工作中出现很多问题,例如态度恶劣、责任心不强、无法独立处理问题等等。

2、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人员素质问题,很多养老院的服务质量并不高。

店面缺乏维护,环境混乱且缺乏温馨感。

很多养老院的安全设施也不完善,往往会导致老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3、设备设施老化。

很多地方的养老设施已经投入使用多年,一些生活设施和大型家居用具也已经老化,需要大量的费用进行维护和更新。

同时由于经济压力,有些养老院管理较差,床位不足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解决建议:1、加强对养老员工的培训和管理。

为了提高养老员工的素质,应该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和管理。

政府可以在相关部门推出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同时,养老机构管理者也应该对员工进行规范化管理,明确职责,落实考核机制,增强员工参与管理的主观能动性。

2、加强养老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为了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也必须加强对养老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政府应该设立相关的监督机制,重视监管力度,对存在隐患的机构及时进行整改和重点检查。

同时,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也应该参与到监督中,发挥他们的作用,提高养老服务的水平。

3、加大对养老设施的投入力度。

为了保障老人的安全生活和居住环境,地方政府和社区应该加大对养老设施的投入力度,更新老化的设施设备,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完善配套服务。

特别是要增加床位数量,缓解养老机构大量老年人的日益突出的现象,切实为老年群体解决实际问题。

结论: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工作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义务和责任。

但是,养老工作中的问题也很明显,需要社会各方力量加强合作,从人员素质、服务质量和设施设备等方面入手,解决问题、提高服务水平,在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和服务品质的同时,实现社会管理和发展的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养老”需要完善配套服务
夏天到哈尔滨避暑,冬天到三亚过冬,闲时到全国旅游,既可以放松心情,又可以开阔视野……这样的养老模式已经越来越受到老年人的追捧。

这就是旅居养老,它将旅游、居住与养老结合起来,既是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又是一种新的养老方式。

这种“动起来”的养老方式,将养老这一夕阳消费做成了朝阳产业,对于促进养老事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当前,我国已进入大众化旅游时代,消费旅游经常化,旅游市场规模越来越大。

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突破40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万亿元,出境旅游1.2亿人次。

在庞大的出游群体中,老年游客是重要力量。

全国老龄委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每年老年人旅游人数已经占到全国旅游总人数的20%以上。

老年人的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闲暇时间较多、身体健康状况良好,这些因素都刺激了他们对旅游需求的增长,并且使得老年旅游成为目前旅游客群细分市场中最具潜力的蓝海市场。

“旅游+养老”已经成为一种新型养老方式,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一种高品质的休闲养老方式,也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需求。

在我国“旅游+养老”产业方兴未艾之时,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结合当地文化背景和气候条件分析,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旅游+养老”服务产业。

适度开发优质优价型养老旅游产品。

针对条件好的老年旅游者可开发较高端的旅游产品,如温泉疗养型养老旅游产品。

同时,兼具开发物美价廉型养老旅游产品,如特色的农家乐养老旅游产品。

让更多的老年人融入当地的生活,感受当地的人文风情。

“旅游+养老”模式的推广,要注重多种服务模式的融合,即传统老年观光、休闲产品与高端老年养生健康度假产品的结合,需政府部门在政策层面予以规范,需社会养老机构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也需老年人不断更新养老消费理念。

一方面,要注重老年服务产品的市场规范化,行业需要结合老年需求制定老年旅行服务规范、完善旅游景区老年服务设施规范。

并根据不同地区老年人的生活差异,开发出分时度假产品,满足老年人的“候鸟式”养老需求;另一方面,推进“互联网+旅居养老”,加快资源整合。

发挥互联网的信息优势,将互联网融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做到养老服务信息化,整合养老资源,实现养老服务信息的共享。

随着我国老龄化、空巢化加剧的趋势,老年健康问题给现行养老和医疗体系带来了严峻挑战。

因此,创新养老模式,建立新的“旅游+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不失为一个养老服务的新举措。

当然,也要看到,就“旅游+养老”模式而言,收入是最大的制约因素。

就此而言,还应打通档次不同、差别各异的
“旅游+养老”渠道,逐步建立和完善服务于老年人的分时多点度假网络,以满足不同收入群体的医养游结合养老需求,进而让老年生活更有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