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论文——爱的艺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上学期心理结课论文

题目:爱的艺术

学生姓名:展宋波

学生学号:20153406174

专业班级:1 5 0 1 0 4

指导教师:汤有国

2015年12月29日

摘要

由于爱情属于精神世界范畴,难以用一种明显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大多数人们不把爱当回事,于是产生了“人人都能爱”的认识偏差,但其实,爱也是需要能力的,是一门值得人们研究的艺术。同时对于爱的首要属性“给”的理解,现在仍存在误解,因而导致了许多令人叹惋的故事。爱是分享而不是牺牲,相信如果人们能明白这这一点,则会避免很多不快之事。在本文中将介绍目前心理学领域内有关爱情的两大主流学说,使大家对爱的认识能够提升到理性层面,有一个宏观的把握。最后回归到爱的实际表现中,即伴侣双方的相处问题,理论的研究最后总要回归实践。我们讨论了情商与爱人相处状态的联系,是一种正相关的且较为紧密的联系,因而提高爱的能力问题转移到了提高伴侣的相处技巧、意志情绪等方面。平等,嫉妒,归因,沟通这四个要素决定了伴侣双方能否有一个良好的亲密体验,由此将能力问题聚焦到这四要素上,从而达到对爱的艺术的较好把握。

关键词:恋爱与爱情、心理学、艺术

目录

引言 (4)

一、爱的认识 (4)

(一)爱的认识偏差 (4)

(二)爱是积极的 (5)

二、关于爱情的构成的主流心理学理论 (5)

(一)爱的三角理论(情感角度) (5)

(二)海伦.费希尔(生理角度) (6)

三、爱的能力 (6)

(一)爱情中的矛盾与情商 (6)

(二)健康持久爱情的重要因素 (7)

结语 (8)

爱的艺术

引言

对于爱情,大多数人的认识都是感性的,以自己的日常经验与诸多爱情故事为参照,却少有人能从理性的角度看待爱情。在这里首先要阐明一个事实——爱是一门艺术,如同绘画,音乐,建筑等等,并非所有人都拥有爱的能力,部分言论所谓每个人都懂爱情,实是没有什么根据的。许多人认为爱情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或许一个人有过很多爱的经历,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能见到几个真正有能力爱的人呢?

除此之外,有不少人对于用心理学分析爱情有抵触情绪,他们认为爱情本身是虚无缥缈的,研究爱情无异于故弄玄虚,但事实上爱情的确伴随着一系列心理和生理的变化,而心理学的分析方法却能让我们站在一个更为客观的角度看待“爱”这门艺术。

本文我们将围绕现代多数人的爱情观偏差从心理学角度作以解释,并展示爱情的美妙,揭开爱情的神秘面纱。

一、爱的认识

(一)爱的认识偏差

在弗洛姆《爱的艺术》一书前言部分便说明了爱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投入身心的感情,这本书要说服读者;要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拥有爱他人的能力,否则我们永远也得不到满足。这与许多人的爱情观是相互矛盾的,大多数人追求爱情,但没有人认为我们本可以学着如何爱人。他们认为拥有爱情的首要条件是被爱,因此为了追求这一目的,我们通过不断改变自己的外在属性(如外貌,衣着,地位)以获取被爱的价值。于是人们自觉地认为爱情的获得首先是对象问题而非能力问题,爱本身很简单,困难在于找到合适的爱或被爱的对象。这种看法没有把爱作为一种需要能力的艺术,产生这种看法原因之一是人们选择“爱的对象”方面所产生的巨大变化。十九世纪在许多传统文化中婚姻多半是通过婚约的方式进行的,因为人们相信爱情会在婚后自然而然的产生,但随着自由化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浪漫式的爱情,因此婚姻对象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以至于人们更加看重爱的对象而非爱情本身的作用。

(二)爱是积极的

在本文的开始已说明爱是一门艺术,那么要学会一门艺术必然要掌握两部分,一是理论,二是技能。弗洛姆从人性理论出发讨论了人的存在问题。从人类的孤独感到人的个性需求引出了人与人的结合形式——共生有机体结合与成熟的爱情。他用自己的话描述了爱情的积极性“人的爱情是一种积极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冲破人与人之间的高墙并使人与人结合。爱情可以使人克服孤寂和与世隔绝感,但同时又使人保持对自己的忠诚,保持自己的完整性和本来的面貌。在爱情中出现了两个生命合为一体,却依然保持两体的怪现象。”通俗来讲,爱情的力量在克服了个人的孤独感的同时,又不必像共生有机体结合的形式一样损害一方的利益(即施虐和被虐)以满足对方给予自己的感受,即便在共生有机体中的双方都乐于这种形式。

爱情的积极性还表现在它的给予性,一般来说可以用另一个说法来表达,即爱情首先是给而不是得。“给”不能解释为放弃,或者做出牺牲。给的重要范畴不是物质,一个人能给予别人的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这不意味着他要为别人牺牲生命,而是同别人分享他的积极性格,如兴趣,能力等,如此一来在给予别人时自己也得到了丰富。由此看来,那些以爱情名义结束自己生命的人并非是为爱情付出,这种行为事实上反而终止了他为爱情给予的主动权。

二、关于爱情的构成的主流心理学理论

(一)爱的三角理论(情感角度)

在罗伯斯·斯腾伯格(Robert

Sternberg)爱的三角理论中,爱情由三个

成分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其中激情

是爱情的情感成分,主要包括深厚的情感

和性欲;亲密是爱情的动机成分,指心理

上喜欢的感觉,主要包括联结感、紧密感

和喜爱;承诺是爱情的认知部分,指心理

或口头的预期,主要指决定与另一个人建

立长期关系。这三种成分共构成了八种爱情形式:

无爱(三者都缺失)、喜欢、迷恋、空洞的爱、浪漫的爱、愚昧的爱、伴侣的爱和完美的爱。

激情、亲密和承诺共同构成了爱情,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称其为完美爱情,这正如同我们中国人向来注重夫妻关系中的性、情、义三位一体的观点。

(二)海伦·费希尔(生理角度)

在海伦·费希尔(Helen Fisher)的爱情理论中,爱情是由三种成分组成:性欲(由性荷尔蒙调控,支配人们的性欲,促成繁衍)、吸引力(由多巴胺和5—羟色胺调控,使人们追求特定的恋人,引起兴奋和欣喜)和依恋(由神经肽催产素调控,指长期的伴侣关系所产生的安全、舒适的情感)。但不同的是,海伦从生理学角度解释了爱情的产生,使得爱情更加“科学化”。

另一方面在爱情中性、吸引力和依恋的体验是有相互关联的。兴奋转移就是很好的验证,即由其他事物激起的某种感受会转移到爱的对象上,强烈的感情激起会放大情感反应。“吊桥效应”是最好的例子,即在高空的吊桥上的男子相较于地面上更加喜欢有吸引力的女子,更不喜欢无吸引力的女子。另外,电影中常见的男女主角在坐过山车或蹦极之后更容易坠入爱河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三、爱的能力

(一)爱情中的矛盾与情商

在一个解决感情纠纷的电视栏目中出现的伴侣,他们之间或许有着千差万别的矛盾和控诉,但是观察多了便会发现,伴侣之间所谓的矛盾实际上源自于他们本身所固有的缺点。部分伴侣在发生矛盾后,把原因归结为“不合适”。事实上,他们没有认识到,如果自己没有拥有爱的能力,爱的对象的调换并不能解决原有的矛盾。这就回到了最初的话题,人们往往忽视了爱的能力而重视爱的对象的选择,这无异于一个人想作画,不去锻炼以提升自己的技能而专注于找到一个好的绘画对象,似乎这样就可以做出一副满意的画。那么既然爱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的基本条件又是什么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