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识记要点
乳腺癌健康教育

乳腺癌健康教育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癌症,主要发生在女性乳房组织中。
为了提高公众对乳腺癌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以下是一份关于乳腺癌的健康教育文本。
一、乳腺癌的定义和病因乳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乳房的细胞。
其病因复杂,包括遗传因素、激素水平、年龄、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二、乳腺癌的早期症状1.肿块:乳腺癌最常见的症状是乳房内可以触及的肿块,通常是无痛的。
2.乳房皮肤改变:乳腺癌患者可能出现皮肤凹陷、皮肤红肿、皮肤皱褶等异常变化。
3.溢液:乳腺癌患者的乳房可能出现溢液,可能是血液、脓液或乳汁。
4.乳房形状改变:乳腺癌患者的乳房可能出现形状改变,如乳头凹陷、乳头内陷等。
三、乳腺癌的危险因素1.年龄:乳腺癌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尤其是在50岁以上的女性中更为常见。
2.家族史:有一级亲属患有乳腺癌的女性患病风险较高。
3.激素水平: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增加乳腺癌的风险,如早经、晚育、未生育、长期使用激素替代治疗等。
4.乳腺组织密度:乳腺组织密度高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较高。
5.生活方式:肥胖、高脂饮食、缺乏体力活动、酗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增加乳腺癌的风险。
四、乳腺癌的预防和筛查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适当的体重、均衡的饮食、适量的体力活动等有助于预防乳腺癌。
2.定期自我检查:每月进行乳房自我检查,注意观察乳房的异常变化,如肿块、皮肤改变等。
3.定期乳腺X线检查:根据年龄和个人风险,定期进行乳腺X线检查,如乳腺超声、乳腺X线摄影等。
4.遗传咨询:有家族史的女性可以考虑进行遗传咨询,了解自己的乳腺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五、乳腺癌的治疗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
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来确定。
六、乳腺癌的心理支持乳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面临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挑战。
提供心理支持和关爱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的交流,参加乳腺癌康复团体等方式来获得支持。
乳腺癌常识

乳腺癌常识首先须知——乳腺癌并非不治之证,勿惊慌,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
降低乳腺癌发生的三字经:少生气临床表现1. 乳房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表现。
肿块常出现在外上象限,质硬,活动度小,压痛。
2. 乳头改变:乳头溢液多为良性改变,但对50岁以上,有单侧乳头溢液者应警惕发生乳癌的可能性;乳头凹陷;乳头瘙痒、脱屑、糜烂、溃疡、结痂等湿疹样改变。
3. 乳房皮肤及轮廓改变:可形成“酒窝征”“橘皮样”晚期乳腺癌会出现皮肤破溃形成癌性溃疡,双乳大小不对称。
4. 淋巴结肿大:同侧腋窝淋巴结可肿大,晚期乳腺癌可向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引起肿大;另外有些情况下还可触到同侧和或对侧锁骨上肿大淋巴结。
5、乳房疼痛:如痛为局限性,有固定的部位,与月经周期无关或为绝经后的妇女应特别注意。
判断自己是否属于容易罹患乳腺癌的人群?◆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特别是母亲或姐妹曾患过乳腺癌;◆月经初潮早(12岁以下)、绝经年龄晚(在55岁以上)的人;◆患有某些乳腺良性疾病的人;◆经常接受放射线胸透或拍胸片的人;◆从未哺乳、从未生育或生育过晚或流产次数多的人;◆乳腺密度高,质地较坚实的女性;◆腰部以上特别肥胖,腰围与臀围相近的女性。
防治要点:1、平衡饮食,少吃高脂肪食物,多吃豆制品。
2、母乳喂养,尽可能母乳喂养婴儿。
3、减少不必要的射线照射4、积极治疗乳腺的良性病变5、学会自查,经常自查。
自查为早期发现的重要途径。
乳房自查方法:A.洗澡时检查沐浴时,胸部先上好肥皂,便于滑动检查,检查时,一手放在脑后,一手手指伸直并拢,用指腹以螺旋进行方式,仔细检查乳房每一部份,看看是否有硬块,以此方法左右互换检查。
B.镜前检查站在镜前,双手垂下,看看乳房外观是否正常?乳头有无凹陷?皮肤有无皱缩、隆肿……等现象?轻捏乳头有无分泌物?再检查腋下,有无淋巴腺肿?最后,再将双手高举过头反复再做一次!C.平躺检查仰卧床上,乳房丰满者可放置一个小枕头或折叠之毛巾于左肩下,将左手枕于脑后,将右手的手指并拢伸直,轻压左边乳房做小圈状按摩,此时可将乳房假想成一个钟面,自12点的位置,顺时钟方向检查至原点(至少按摩三圈)。
考点速记乳腺癌的临床表现

考点速记乳腺癌的临床表现
前排福利
颅内高压和脑疝度
(1)好发于外上象限。
早期表现是患侧乳房出现无痛、单发的小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很清楚,不易被推动。
(2)体征
①“酒窝征”:肿瘤累及Cooper韧带,使其缩短而致肿瘤表面皮肤凹陷。
②“橘皮样”改变:癌肿增大使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引起淋巴回流障碍,出现真皮水肿。
③乳头扁平、回缩、凹陷:临近乳头或乳晕的癌肿因侵入乳管使之缩短,把乳头牵向癌肿一侧造成。
(3)转移
①局部扩展:癌细胞沿导管或筋膜间隙蔓延,继而侵及Cooper韧带和皮肤。
②淋巴转移:最初多见于腋窝。
肿大淋巴结质硬、无痛、可被推动;以后数目增多,并融合成团,甚至与皮肤或深部组织粘着。
③血运转移:最常见的远处转移依次为骨、肺、肝。
(4)炎性乳腺癌:局部皮肤可呈炎症样表现,发展迅速、恶性度高、预后差。
乳腺癌诊断与护理要点

乳腺癌诊断与护理要点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非常重要。
同时,在护理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些关键要点,以提供更好的护理和支持。
一、乳腺癌的诊断要点乳腺癌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观察,结合辅助检查的结果。
乳腺癌常见的症状包括乳房肿块、乳房疼痛、皮肤改变等。
体征方面,乳腺肿块的性质、大小、形状、可触性等特征需要仔细观察。
辅助检查包括X线摄影、超声检查、乳腺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以及乳腺穿刺细胞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在诊断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 全面了解病史:病史对于乳腺癌的诊断至关重要。
了解患者个人乳腺癌的家族史、病史、用药史等情况,有助于判断风险因素和预后。
2. 检查乳房肿块:乳房肿块是乳腺癌的主要体征之一。
对于有乳腺肿块的患者,需要进行详细的触诊和辅助检查。
触诊时要注意肿块的质地、边界的清楚程度、活动性等特征。
辅助检查方面,超声检查是常用的方法,可以帮助判断肿块的性质和定位。
3. 注意其他症状和体征:除了乳房肿块,还需要注意其他辅助性的症状和体征,如乳头溢液、乳房皮肤红肿、乳房变动等。
二、乳腺癌的护理要点乳腺癌的护理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需要专业的护理人员和良好的团队合作。
以下是乳腺癌护理的一些要点:1. 提供心理支持:乳腺癌的诊断对于患者来说是一次重大的心理创伤。
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
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增强治疗的信心和勇气。
2. 教育患者和家属:乳腺癌治疗往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和参与。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关于乳腺癌的教育,包括疾病的认识、治疗的原理和方法、并发症的预防等。
为患者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疾病。
3. 管理治疗的并发症:乳腺癌的治疗往往伴随着一系列的并发症,如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轻并发症的症状,提高治疗的效果。
乳腺癌健康教育

乳腺癌健康教育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女性乳房组织中。
为了提高公众对乳腺癌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以下是一份关于乳腺癌的健康教育内容,旨在匡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乳腺癌的风险因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一、乳腺癌的基本知识1. 乳腺癌的定义:乳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乳房组织中的细胞。
它可以发生在乳房的不同部位,包括乳头、乳晕、乳房腺体等。
2. 乳腺癌的发病率: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也可发生在男性身上,但发病率较低。
根据统计数据,全球每年约有200万人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
3. 乳腺癌的风险因素:乳腺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年龄、家族史、乳腺疾病史、女性激素水平、生活方式等。
女性年龄越大、家族中有乳腺癌病史、曾经患有乳腺疾病、长期使用激素替代疗法、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等都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二、乳腺癌的症状1. 乳房肿块:乳腺癌最常见的症状是乳房内可触及的肿块。
这些肿块通常是无痛的,但有时也会伴有乳房疼痛。
2. 乳房皮肤改变:乳腺癌可能导致乳房皮肤浮现凹陷、皮肤红肿、皮肤皱褶、皮肤糜烂等变化。
3. 乳头溢液:乳腺癌可以导致乳头溢液,液体可能是血液、浑浊的液体或者乳头分泌物。
4. 乳房形状改变:乳腺癌可能导致乳房形状改变,如乳房凹陷、乳房肿胀、乳房变形等。
5. 乳房皮肤红肿:乳腺癌可能导致乳房皮肤红肿、温热和疼痛。
三、乳腺癌的诊断方法1. 乳房自检:乳房自检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可以匡助女性及时发现乳腺癌的早期症状。
女性应该每月定期进行乳房自检,观察是否有肿块、皮肤变化、乳头溢液等异常情况。
2. 乳腺X线检查:乳腺X线检查,也被称为乳腺X线摄影术或者乳腺钼靶检查,是一种常用的乳腺癌筛查方法。
它可以匡助医生检测乳房内的肿块或者异常结构。
3. 乳腺超声检查:乳腺超声检查是一种无痛的检查方法,可以匡助医生观察乳房内部的结构和异常情况。
4. 乳腺磁共振成像(MRI):乳腺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检查方法,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乳房图象,匡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乳腺癌。
乳腺癌的科普小知识

乳腺癌的科普小知识乳腺癌作为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严重影响着女性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了解乳腺癌的科普小知识,可以帮助女性更早地发现疾病,并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提高康复率。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的定义、病因、预防、早期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等相关知识,希望能给读者带来帮助。
一、乳腺癌的定义乳腺癌是指乳腺组织内恶性肿瘤的形成。
它通常起源于乳腺导管或乳腺小叶细胞,可通过恶性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导致周围组织受损甚至转移至其他部位。
二、乳腺癌的病因乳腺癌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存在一些常见的危险因素,例如女性激素水平异常、家族遗传因素、年龄增长、长期接触雌激素类药物、肥胖、饮食不健康、持续暴露于辐射等。
这些因素可能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
三、乳腺癌的预防预防乳腺癌的关键在于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健康习惯。
女性应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尽量减少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摄入,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同时,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增强体质,控制体重,避免暴露于有害物质中。
此外,定期进行乳腺自查和定期的专业体检也是预防乳腺癌的重要方式。
四、乳腺癌的早期症状乳腺癌在早期时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然而一些细微的变化可能是提醒信号。
常见的早期症状包括乳房肿块、乳房肿胀、乳房皮肤改变(如皮肤凹陷、皮肤红肿、乳头溢液等)、乳房疼痛等。
如果发现这些变化,应及时向医生咨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五、乳腺癌的诊断乳腺癌的诊断主要依靠乳腺检查和乳腺影像学检查。
乳腺检查包括常规的体格检查、乳腺超声、乳腺摄影等。
如果乳腺检查存在异常,医生往往会进一步进行组织活检,以明确是否存在恶性细胞。
六、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多样,常规治疗包括手术切除、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和内分泌治疗。
手术切除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根据肿瘤的大小和分期程度,可进行乳房保留手术或乳房切除手术。
化学治疗通过使用化疗药物来杀死癌细胞。
放射治疗利用高能射线照射乳腺组织,破坏癌细胞。
内分泌治疗则通过使用药物来干扰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乳腺癌健康教育

乳腺癌健康教育乳腺癌是指发生在乳腺组织中的一种恶性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为了提高公众对乳腺癌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以下是乳腺癌健康教育的详细内容。
1. 乳腺癌的定义和发病率:乳腺癌是一种在乳腺组织中发生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女性身上。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每年新发乳腺癌病例超过100万。
2. 乳腺癌的症状和早期识别:乳腺癌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但以下症状可能是乳腺癌的征兆:乳房肿块、乳房疼痛、乳头溢液、皮肤凹陷、乳房皮肤红肿等。
定期自我检查乳房,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3. 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乳腺癌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年龄、家族史、女性激素、乳腺疾病、生活方式等。
早发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遗传因素,晚发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主要是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
4. 乳腺癌的预防措施:(1)定期乳腺自我检查:每月自我检查乳房,注意观察乳房有无异常情况,如发现肿块、溢液等异常应及时就医。
(2)定期乳腺筛查:40岁以上的女性应每年进行一次乳腺X光摄影检查(即乳腺X线照片或乳腺钼靶摄影)。
(3)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健康等。
5.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等。
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来确定,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6. 乳腺癌的康复和护理:乳腺癌康复包括身体康复和心理康复。
身体康复主要包括营养调理、恢复运动能力、预防并发症等。
心理康复主要包括情绪调节、心理疏导、社会支持等。
康复期间,患者需要家人和医护人员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是关于乳腺癌健康教育的详细内容。
通过提高公众对乳腺癌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可以帮助女性更早地发现乳腺癌,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同时,建议女性定期进行乳腺自我检查和乳腺筛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
如果发现乳房异常,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和康复护理。
乳腺癌健康教育

乳腺癌健康教育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女性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为了提高公众对乳腺癌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以下是关于乳腺癌的健康教育内容。
一、乳腺癌的定义和病因乳腺癌是一种起源于乳腺组织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女性身上,但男性也有可能罹患。
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激素水平、生活方式、年龄等。
二、乳腺癌的症状和早期识别早期识别乳腺癌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以下是乳腺癌可能出现的症状:1. 乳房肿块或肿块增大;2. 乳房皮肤变红、凹陷或皮肤纹理改变;3. 乳房形状改变或乳头倒陷;4. 乳房疼痛或乳头溢液;5. 腋窝淋巴结肿大。
三、乳腺癌的预防和风险因素预防乳腺癌的关键在于减少患病风险。
以下是一些乳腺癌的风险因素和预防措施:1. 定期乳腺自检和定期乳腺癌筛查;2. 健康饮食,摄入足够的蔬菜和水果;3. 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4. 限制酒精摄入;5. 避免长期使用激素替代治疗;6. 增加体力活动,保持适度运动。
四、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乳腺癌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内分泌治疗等。
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五、乳腺癌的康复和生活方式乳腺癌康复是患者重返正常生活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乳腺癌康复和改善生活方式的建议:1. 参加乳腺癌康复计划,包括康复训练和心理支持;2.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3. 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适度的体力活动;4. 定期复查和随访,注意身体的变化。
六、乳腺癌的社会支持和资源乳腺癌患者和家属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取社会支持和资源:1. 寻找乳腺癌患者支持组织,参加相关活动和座谈会;2. 参加乳腺癌康复中心提供的支持和咨询服务;3. 寻找互联网上的乳腺癌相关信息和资源。
七、乳腺癌的重要性和呼吁乳腺癌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我们呼吁公众关注乳腺癌的预防和早期识别,提高对乳腺癌的认识,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定期进行乳腺自检和乳腺癌筛查,以保护自己的健康。
有关乳腺癌教案归纳总结

有关乳腺癌教案归纳总结一、乳腺癌是啥玩意儿。
乳房里面有乳腺组织,乳腺就像一串葡萄似的,有好多小分支。
乳腺癌常常就是从这些乳腺组织里开始捣乱的。
而且这病可不管你是年轻还是年老,虽然年纪大的女性得的概率相对高一些,但现在年轻女性得乳腺癌的也不少见呢。
二、乳腺癌的症状。
那怎么知道是不是得了乳腺癌呢?这就有好多小信号啦。
乳房肿块是最常见的症状。
有时候你会摸到乳房里有个硬块,这个硬块的感觉可不像正常的乳腺组织那样软软的。
它可能是不规则的形状,摸起来还不怎么会动,就像个调皮的小石头在里面一样。
不过呢,也不是所有的肿块都是乳腺癌,有时候可能是良性的增生之类的,但只要摸到不正常的肿块,就得赶紧去看看医生。
乳房皮肤的改变也是个大问题。
如果乳房的皮肤像橘子皮一样,坑坑洼洼的,这就是个很不好的信号。
这是因为乳腺癌的癌细胞阻塞了皮下的淋巴管,导致皮肤水肿,就变成了这种特殊的样子。
还有乳头也可能会有变化,比如乳头凹陷进去了,本来好好的乳头突然就凹下去了,这可不是正常现象哦。
另外,乳头溢液也得注意。
如果不是在哺乳期,乳头却流出了液体,不管是血性的、浆液性的还是水样的,都要提高警惕。
这就好像乳房在发出求救信号一样,可不能忽视。
三、乳腺癌的发病原因。
为什么会得乳腺癌呢?这里面的原因可复杂了。
激素水平的变化是个很重要的因素。
女性的雌激素就像一把双刃剑,在正常情况下,它对身体有很多好处,能让女性的身体保持女性的特征,像乳房发育啊这些。
但是如果雌激素水平过高或者紊乱了,就可能会刺激乳腺细胞,让它们容易发生癌变。
比如说有些女性长期服用含有雌激素的药物,或者月经来得太早、绝经太晚,这些情况都可能会让身体长时间暴露在高雌激素的环境下,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遗传因素也不能小看。
如果家族里有亲属得了乳腺癌,特别是直系亲属,像妈妈、姐姐、姑姑这些,那自己得乳腺癌的风险就会比别人高一些。
这就好像是身体里有个“乳腺癌基因”在遗传,不过也不是说有这个基因就一定会得,只是风险增加了。
乳腺癌的病理报告与诊断要点

乳腺癌的病理报告与诊断要点乳腺癌,即乳房组织中的恶性肿瘤,是女性常见的癌症之一。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准确的病理报告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乳腺癌病理报告的要点和诊断标准。
一、标本信息乳腺癌病理报告首先应包含标本信息,以确定患者的个人和临床特征。
标本信息通常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标本号码、取材日期等。
此外,还需要记录乳腺癌标本在取材和处理过程中的任何特殊处理情况。
二、肿瘤特征描述乳腺癌病理报告还需要详细描述肿瘤的特征。
这包括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学类型、分级以及浸润程度等。
其中,形态学类型表示乳腺癌的不同类型,如导管内乳头状癌、乳腺泡状乳头状癌、病理性石灰化癌等。
分级用于评估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分为低级、中级和高级。
浸润程度描述乳腺癌侵犯周围组织的程度。
这些特征的描述应准确详尽,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三、肿瘤组织学特征乳腺癌病理报告需要描述肿瘤的组织学特征。
这包括乳腺癌的细胞类型、核分裂指数、浸润、血管侵犯、神经侵犯等信息。
细胞类型描述了肿瘤细胞的形态特征,如细胞大小、核形态、胞质比例等。
核分裂指数表示细胞的增殖能力,可以通过计算肿瘤细胞核分裂的数量来确定。
浸润程度描述了肿瘤细胞侵犯正常组织的情况,血管和神经侵犯表示肿瘤细胞是否侵犯了周围的血管和神经。
四、淋巴结转移情况乳腺癌病理报告还应包括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乳腺癌常通过淋巴系统转移至腋窝淋巴结,有时也会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和胸骨旁淋巴结。
病理报告需描述淋巴结的数量、大小、转移癌细胞的类型、数量以及转移的程度。
对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准确描述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五、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乳腺癌病理报告通常包括免疫组化检测的结果。
免疫组化检测通过标记特定抗体来检测癌细胞中的特定蛋白质表达情况。
在乳腺癌的病理报告中常用的标记抗体有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这些检测结果对于乳腺癌的治疗策略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乳腺癌健康宣教内容

乳腺癌健康宣教内容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也是女性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
为了提高大众对乳腺癌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乳腺癌的相关知识。
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的关键。
因此,了解乳腺癌的症状和风险因素非常重要。
我们来了解一下乳腺癌的症状。
乳腺癌的早期症状包括乳房肿块、皮肤凹陷、乳头溢液、乳房皮肤红肿等。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诊进行进一步检查。
我们来了解一下乳腺癌的风险因素。
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尤其是在50岁以后。
其他风险因素包括家族史、乳腺增生、晚育或未生育、长期使用激素替代治疗等。
对于有高风险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乳腺癌筛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
预防是乳腺癌管理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预防乳腺癌的方法: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是预防乳腺癌的重要措施。
高脂肪饮食和肥胖与乳腺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所以要注意饮食中脂肪摄入的控制。
2.定期进行乳房自检。
每月一次乳房自检是早期发现乳腺癌的重要方法。
自检时要注意观察乳房的外观、触摸有无异常,发现问题及时就医。
3.定期做乳腺癌筛查。
乳腺癌筛查包括乳腺X线摄影术(乳腺X线照片)、乳腺超声检查和乳腺磁共振成像等。
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筛查方式。
4.了解乳腺癌家族史。
如果有亲属患有乳腺癌,自己的患病风险会增加。
在了解家族史的基础上,可以考虑进行基因检测,进一步评估个人患病风险。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等。
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制定。
我想强调的是乳腺癌对于女性健康的重要性。
乳腺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但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
因此,我们要重视乳腺癌的预防和筛查工作,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乳房自检和乳腺癌筛查,及时就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乳腺癌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乳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

乳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乳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乳腺癌的诊断要点是:①患者多为40~60岁的妇女;②影像学检查发现乳腺内肿块,边缘不规则并有放射状毛刺;③肿块内有沙粒样钙化;④肿块与皮肤粘连,皮肤增厚回缩,乳头内陷;CT及MRI平扫及强化时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可有星芒状或蟹足样突起,边缘不清,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内部信号不均。
增强扫描肿块呈快速明显强化,随后快速廓清。
乳腺癌需与纤维腺瘤鉴别,纤维腺瘤发病年龄低,多为40岁以下年轻妇女,肿块为类圆形,边界整齐无毛刺,可有较为粗大的钙化,无皮肤增厚及乳头内陷。
如果临床表现典型,多数病例的诊断并不困难。
但因表现不典型(尤其是早期病例)而误诊为良性肿块者并不少见。
为此,要注意进行鉴别,各种特殊检查方法,特别是活组织切片检查,对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安排治疗计划和估计预后,完善诊断之外,还需进一步估计病变发展的程度,因不同发展程度乳癌的治疗及预后是有所不同的。
为此,国际抗癌协会建议以T(原发癌瘤)、N(局部淋巴结)、M(远处转移)法对乳癌进行分期。
1988年修订的方案已纳入我国卫生部编订的乳癌诊治规范,简要内容如下:T0:原发癌瘤未查出。
Tis:原位癌(非浸润性癌及未查到肿块的乳头湿疹样癌)。
T1:癌瘤长径≤2cm。
T2:癌瘤长径〉2cm,≤5cm。
T3:癌瘤长径〉5cm,炎性乳癌亦属之。
T4:癌瘤大小不计,但侵及皮肤或胸壁(肋骨、肋间肌、前锯肌)。
N0:同侧腋窝无肿大淋巴结。
N1:同侧腋窝有肿大淋巴结,尚可推动。
N2:同侧腋窝肿大淋巴结彼此融合,或与周围组织粘连。
N3:有同侧胸骨旁淋巴结转移。
M0:无远处转移。
M1: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
根据以上情况进行组合,可把乳癌分为以下各期:0期:TisN0M0;Ⅰ期:T1N0M0;Ⅱ期:T0-1N1M0,T2N0-1M0,T3N0M0;Ⅲ期:T0-2N2M0,T3N1-2M0,T4任何NM0,任何TN为M0;Ⅳ期:包括M1的任何TN。
乳腺癌科普宣教(1)

乳腺癌科普宣教(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也逐渐增强。
其中,乳
腺癌这一疾病备受关注。
为了更好地宣传乳腺癌的危害性和预防方法,以下将介绍乳腺癌的相关知识。
一、乳腺癌定义及分类
1.定义:乳腺癌是指乳腺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恶性肿瘤。
2.分类:根据病变部位和性质,乳腺癌可分为浸润性乳腺癌、非浸润
性乳腺癌和导管内癌等。
二、乳腺癌的原因
1.遗传因素:乳腺癌有一定遗传上的倾向性。
2.内分泌因素:女性荷尔蒙水平的变化,生育史和哺乳史等因素与乳
腺癌的发生有关。
3.生活习惯:长期吸烟、饮酒、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等与乳腺癌发生有关。
三、乳腺癌的预防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少吃肉类和高脂食物,注重运
动等。
2.定期进行乳腺检查:35岁及以上的女性每年至少进行1次乳腺检查。
3.定期进行乳腺超声检查:40岁及以上女性每年进行1次超声检查。
四、乳腺癌治疗
1.手术治疗:手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乳腺癌根治手术、乳房
保留手术等。
2.化疗治疗:对于已经扩散的病灶,需要进行化疗治疗。
3.放疗治疗:常常与手术同时进行,能够有效地杀死肿瘤细胞。
总之,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威胁到了女性朋友的身体健康。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疗乳腺癌,女性朋友们应该尽可能地加强自身保
健意识和乳腺检查,以及避免可能增加发病率的不良生活习惯。
乳腺癌的基本知识

乳腺癌的基本知识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首位。
乳腺癌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但主要与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
下面我将从乳腺癌的定义、发病原因、早期症状与预防等方面进行探讨。
乳腺癌是一种由乳腺组织内的恶性细胞生长而形成的肿瘤。
乳腺癌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遗传因素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
研究表明,某些基因的突变与乳腺癌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例如,BRCA1和BRCA2基因的突变与乳腺癌、卵巢癌的高发生率相关联。
此外,乳腺癌的发病还与内分泌因素有关。
女性乳腺组织的发育和生长主要受到雌激素的调控,长期以来雌激素水平过高或持续波动被认为是乳腺癌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早发经、晚经、晚育、绝经后长期使用激素替代治疗等都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此外,环境因素也被认为与乳腺癌的发病密切相关。
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致癌物质如化学品、辐射等可能诱导乳腺癌的发生。
饮食习惯也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高脂肪、高糖饮食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
乳腺癌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大多数患者在发现肿块时已经处于晚期。
然而,当乳腺癌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患者会出现一些症状。
例如,乳房肿块、乳房皮肤凹陷、乳房皮肤红肿热痛、腋窝淋巴结肿大等。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乳房分泌物、乳房红肿、乳头缩回、皮肤痒痛等非特异性症状。
鉴于乳腺癌的高发病率和难以早期发现的特点,预防乳腺癌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定期进行体育运动、保持适当体重、合理饮食等都有助于乳腺癌的预防。
其次,要避免接触致癌物质。
尽量减少对化学品的接触,注意安全用药,避免长期接触电离辐射等。
另外,定期检查乳腺也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手段。
女性40岁以上应每年接受一次乳腺X线摄影检查。
最后,对于已经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的患者而言,早期治疗是提高存活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根据肿瘤的大小、淋巴结受累情况、远处转移情况等,医生会选择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案。
乳腺癌健康教育知识

乳腺癌健康教育知识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女性乳房组织中。
为了提高公众对乳腺癌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以下是乳腺癌健康教育知识的详细内容:一、乳腺癌的概述乳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乳房的组织。
它通常在女性身上发生,但男性也有可能得乳腺癌。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癌症发病率的第一位,对女性健康造成为了严重威胁。
二、乳腺癌的病因乳腺癌的病因尚不彻底清晰,但有一些因素被认为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1.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乳腺癌的发病率也会增加。
2. 遗传因素:有家族史的人患乳腺癌的风险更高。
3. 激素水平:长期暴露于雌激素可能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4. 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和肥胖等,可能增加乳腺癌的风险。
三、乳腺癌的症状乳腺癌的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发展,以下症状可能会浮现:1. 乳房肿块或者结节:可触摸到乳房内的肿块或者硬结。
2. 乳房肿胀或者变形:乳房的形状发生变化,可能伴有肿胀感。
3. 皮肤变化:乳房皮肤浮现凹陷、皱纹、红斑或者溃疡等变化。
4. 乳头异常:乳头疼痛、凹陷、溢液或者乳头周围皮肤浮现红肿等异常。
5. 腋窝肿块:腋窝内浮现肿块或者肿胀。
四、乳腺癌的预防与早期筛查1. 自我检查:每月定期自我检查乳房,注意观察是否有异常变化。
2. 临床检查: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乳房临床检查,由专业医生进行触诊和观察。
3. 乳腺X线摄影:乳腺X线摄影(乳腺X线检查或者乳腺钼靶)是一种常用的筛查方法,可以匡助早期发现乳腺癌。
4. 乳腺超声检查:乳腺超声检查可以进一步评估乳房内异常肿块的性质。
5. 乳腺磁共振成像:对于高风险人群,乳腺磁共振成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乳腺结构信息。
五、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乳腺癌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可能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 手术治疗:手术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乳房保留手术和乳房切除手术。
2. 放疗:放射疗法可以杀灭残留的癌细胞,减少复发的风险。
乳腺癌的相关知识和健康教育

乳腺癌的相关知识和健康教育乳腺癌的相关知识和健康教育在当今社会,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健康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
乳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高,给女性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加强对乳腺癌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健康教育意识,对于预防和早期检测乳腺癌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就深入探讨乳腺癌的相关知识和健康教育,希望能给大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启发。
1. 乳腺癌的定义和症状乳腺癌是一种发生在乳房组织中的恶性肿瘤,是由体内某些正常细胞恶变形成的。
乳腺癌通常表现为乳房组织中的肿块、乳头溢液、乳房皮肤红肿或脐部凹陷等症状。
这些症状对于女性朋友来说,应该引起重视,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2. 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乳腺癌的发病形式和很多因素相关。
芳龄、遗传因素以及生活习惯都与乳腺癌的患病率有关。
饮食、饮酒、肥胖、长期接触雌性激素等都可能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3. 乳腺癌的预防和筛查预防乳腺癌首要的是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吸烟、限制酒精摄入、多食蔬菜水果等都对预防乳腺癌有好处。
定期的自我检查和临床体检也非常重要,可以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治疗。
另外,乳腺癌筛查对于高危人群来说尤为重要,定期的乳腺超声、钼靶摄影、核磁共振等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4. 乳腺癌的治疗和康复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手段已非常先进,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多种方式结合,已可以让很多患者得到有效治疗,提高存活率。
在治疗后,患者的心理康复和身体恢复也非常重要,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规律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康复效果。
总结乳腺癌是一个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但并非不可预防和治疗。
通过增加对乳腺癌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健康教育的意识,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预防和监测措施,为预防乳腺癌提供更多保障。
也希望每一位女性朋友能够注重自身健康,积极配合定期的乳腺癌筛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共同抵御乳腺癌的威胁。
个人观点作为一个医学写手,我深知乳腺癌对女性健康的影响。
乳腺癌的基本知识

乳腺癌的基本知识乳腺癌的基本知识1.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可罹患于男性。
它通常起源于乳腺组织中的乳腺导管或乳腺小叶。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2.病因与风险因素乳腺癌的发生涉及多种因素,包括:●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患乳腺癌的风险也增加。
●遗传因素:有些人携带乳腺癌相关的基因突变,如BRCA1和BRCA2基因。
●家族史:有家族史的人患乳腺癌的风险较高。
●其他因素:如激素替代疗法、生育史和饮食等因素,也可能增加乳腺癌的风险。
3.症状与诊断乳腺癌的常见症状包括:●乳房肿块或肿块触感不正常●乳房皮肤、乳头或乳晕的改变●乳房分泌物●乳房疼痛诊断乳腺癌通常包括以下步骤:●体检和病史收集●影像学检查,如乳腺X射线和乳腺超声●活检,从可疑区域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4.分期与治疗乳腺癌的分期有助于确定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包括乳房保留手术和乳房切除手术●放疗:用高能射线照射乳房以杀死癌细胞●化疗:使用抗癌药物以杀死或阻止癌细胞的增长●激素疗法:用于影响或抑制荷尔蒙对癌细胞的作用5.康复与预后乳腺癌的康复是疾病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康复过程中可能包括:●心理支持和咨询●身体康复,如运动和理疗●营养咨询根据乳腺癌的分期和治疗响应,患者的预后各不相同。
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预后。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详细附件内容请参照相关文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乳腺保留手术:手术中仅切除肿瘤及周围的正常组织,保留了乳房其他部分。
2.乳房切除手术:手术中完全切除乳房组织。
3.化疗:通过使用药物杀死或抑制癌细胞的增长。
4.激素疗法:使用激素药物来影响或抑制肿瘤细胞对激素的作用。
乳腺癌相关知识学习笔记

乳腺癌相关知识学习笔记概论: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并且发病率每年约以2%的速度递增,全世界每年约有 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
北美、北欧是乳腺癌的高发地区,每7 - 10个妇女中有一人在其一生中会患乳腺癌,其发病率约为亚、非、拉美地区的4倍。
近年来新病例数以每年3% - 4% 的速度递增,超出全球1至2个百分点。
在国内,沿海大城市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高于内陆地区。
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乳腺癌已经成为妇女第一位恶性肿瘤。
人群分布:本病的绝大多数是女性,男性乳腺癌仅占乳腺癌的1%左右。
年龄分布:30岁内少见,45-50岁的发病率较高,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达到最高峰。
乳腺癌的致病因素1. 激素因素:⑴、月经情况:初次足月生产年龄(<20岁 / >30岁:1/3)⑵、哺乳情况⑶、激素替代(相对危险因子1.02 – 1.35)避孕药的使用?2. 遗传因素:⑴、家族聚集性:直系亲属乳腺癌史,一级亲属中有乳腺癌者,其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较正常人群高2~3倍,危险性又与家属成员中乳腺癌发生年龄及是否患双侧乳腺癌有关⑵、P53,BRCA 1-2突变3. 乳腺良性疾病:上皮高度增生或不典型增生。
4. 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
(乳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与人均消耗脂肪量有较强的相关。
可能与脂肪组织分泌的雄烯二酮转变为雌酮有关。
)5.电离辐射:斗蓬野照射后。
乳腺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1、乳腺超声检查2、乳腺钼钯X线检查3、乳腺红外线检查4、乳头溢液细胞学检查;溢液CEA检查5、乳管镜检查6、定位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7、乳腺活组织切除病理检查。
8、乳腺MRI检查。
9、乳腺CT检查 10、PET检查11、ECT检查。
问题:1、请问你在临床上如何合理选择这些检查方式?他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2、对于临床上最常使用的乳腺超声检查及乳腺钼钯X线检查你是如何选择适应症的。
乳腺癌的诊断局部肿瘤诊断:①临床体检(月经来潮后第9 – 11天)②乳腺X线摄影:可以早期发现1cm以下的肿瘤③乳腺超声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在80% - 85%④热图像检查:准确性不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定义⑴有明显的乳腺癌遗传倾向者;⑵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患者;⑶既往有胸部放疗史的患者。
2、对X线致密型乳腺,X线片对小病灶的检出能力随着乳腺腺体致密的程度上升而下降,临床医生应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可分为4种:①脂肪型。
乳腺组织几乎完全被脂肪组织所替代,纤维腺体少于25%。
②少量腺体型。
有散在的纤维腺体影,占25%~50%。
③多量腺体型。
乳腺组织分布不均匀,呈密度不均匀改变,纤维腺体占50%~75%。
这一类型会降低病灶检出的敏感性。
④致密型。
乳腺组织非常致密,纤维腺体多于75%,可能会掩盖其中的病灶3、乳腺X线报告评估:⑴BI-RADS 1:阴性,无异常发现⑵BI-RADS 2:良性改变,肯定的乳腺良性肿块⑶BI-RADS 3:可能是良性改变,建议短期随访。
对3类的常规处理为首先X线片短期随访(一般为6个月),6个月后再常规随访12个月至2年以上,经过连续2~3年的稳定可将原先的3类判读(可能良性)定为2类判读(良性)。
⑷BI-RADS 4:可疑异常,要考虑活检。
⑸BI-RADS 5:高度怀疑恶性(几乎肯定的恶性),临床应采取适当措施。
⑹BI-RADS 6:已活检证实为恶性,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当乳腺X线摄影或超声影像检查不能确定病变性质时,可以考虑采用MRI进一步检查。
4、保乳治疗的适宜人群:临床Ⅰ期、Ⅱ期的早期乳腺癌(肿瘤大小属于T1和T2分期,尤其适合肿瘤最大直径不超过3 cm,且乳房有适当体积,肿瘤与乳房体积比例适当,术后能够保持良好的乳房外形的早期乳腺癌患者。
)Ⅲ期患者(炎性乳腺癌除外)(经术前化疗或术前内分泌治疗充分降期后也可以慎重考虑。
)5、保乳治疗的绝对禁忌证⑴同侧乳房既往接受过乳腺或胸壁放疗者。
⑵病变广泛或确认为多中心病灶,且难以达到切缘阴性或理想外形。
⑶肿瘤经局部广泛切除后切缘阳性,再次切除后仍不能保证病理切缘阴性者。
⑷患者拒绝行保留乳房手术。
⑸炎性乳腺癌。
6、保乳治疗的相对禁忌证⑴活动性结缔组织病,尤其硬皮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或胶原血管疾病者, 对放疗耐受性差。
⑵肿瘤直径>5 cm者。
⑶靠近或侵犯乳头(如乳头Paget’s病)。
⑷广泛或弥漫分布的可疑恶性微钙化灶7、保留乳房治疗包括保留乳房手术和术后的全乳放疗,其中保留乳房手术包括肿瘤的局部广泛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或前哨淋巴结活检。
保留乳房治疗还需要配合必要的全身治疗,例如化疗和(或)内分泌治疗。
保乳术后的全乳放疗可以将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后的10年局部复发率降低到约原来的1/3,所以原则上所有保乳手术后的患者都具有术后放疗适应证。
70岁以上、病理Ⅰ期、激素受体阳性、切缘阴性的患者鉴于绝对复发率低,全乳放疗后乳房水肿,疼痛等不良反应消退缓慢,可以考虑单纯内分泌治疗而不行放疗。
无辅助化疗指征的患者术后放疗建议在术后8周内进行;有辅助化疗指征的患者,在辅助化疗结束后2~4周内开始放疗。
内分泌治疗与放疗的时序配合目前没有一致意见,可以同期或放疗后开展;曲妥珠单抗治疗患者只要放疗前心功能正常可以与放疗同时使用;8、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若存在下列高危因素需行放疗!⑴原发肿瘤最大直径≥5cm,或肿瘤侵及乳腺皮肤、胸壁。
⑵腋窝淋巴结转移≥4枚。
⑶淋巴结转移1~3枚的T1/T2,若存在高危因素:年龄≤40岁,腋窝淋巴结清扫数目<10枚时转移比例>20%,激素受体阴性,HER-2/neu过表达等。
9、全乳切除术后放疗时序具有全乳切除术后放疗指征的患者一般都具有辅助化疗适应证,所以术后放疗应在完成末次化疗后2~4周内开始。
个别有辅助化疗禁忌证的患者可以在术后切口愈合,上肢功能恢复后开始术后放疗。
内分泌治疗与放疗的时序配合目前没有一致意见,可以同期或放疗后开展。
曲妥珠单抗治疗患者只要开始放疗前心功能正常可以与放疗同时使用,但这些患者不宜照射内乳区;其次,左侧患者尽可能采用三维治疗技术,降低心脏照射体积。
10、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指南适用于:⑴肿瘤>2cm。
⑵淋巴结阳性。
⑶激素受体阴性。
⑷HER-2阳性(对T1a以下患者目前无明确证据推荐使用辅助化疗)。
⑸组织学分级为3级。
①以蒽环类为主的方案,如CAF、A (E)C、FEC方案(C:环磷酰胺,A:多柔比星,E:表柔比星,F:氟尿嘧啶)。
②蒽环类与紫杉类联合方案,例如TAC(T:多西他赛)。
③蒽环类与紫杉类序贯方案,例如AC→T/P(P:紫杉醇)或FEC→T。
④不含蒽环类的联合化疗方案,适用于老年、低风险、蒽环类禁忌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常用的有TC方案及CMF方案(C:环磷酰胺,M:甲氨蝶呤,F:氟尿嘧啶)。
一般推荐首次给药剂量不得低于推荐剂量的85%,后续给药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初始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可以1次下调20%~25%。
每个辅助化疗方案仅允许剂量下调2次。
辅助化疗一般不与内分泌治疗或放疗同时进行,化疗结束后再开始内分泌治疗,放疗与内分泌治疗可先后或同时进行。
蒽环类药物有心脏毒性,使用时须评估LVEF,至少每3个月1次。
如果患者使用蒽环类药物期间发生有临床症状的心脏毒性、或无症状但LVEF<45%亦或较基线下降幅度超过15%,可考虑检测肌钙蛋白cTnT,必要时应先停药并充分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后续治疗应慎重。
11、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临床指南适用于:激素受体ER和(或)P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
绝经前患者首选他莫昔芬20mg/d×5年。
治疗期间注意避孕,并每半年至1年行1次妇科检查,通过B超了解子宫内膜厚度。
服用他莫昔芬5年后,患者仍处于绝经前状态,部分患者(如高危复发)可考虑延长服用至10年。
也可用托瑞米芬。
卵巢去势推荐用于下列绝经前患者:①高度风险且化疗后未导致闭经的患者,可同时与他莫昔芬联合应用。
卵巢去势后也可考虑与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联合应用②不愿意接受辅助化疗的中度风险患者,可同时与他莫昔芬联合应用;③对他莫昔芬有禁忌者。
卵巢去势有手术切除卵巢、卵巢放射及药物去势(GnRHa),若采用药物性卵巢去势,目前推荐的治疗时间是2~3年。
如患者应用他莫昔芬5年后处于绝经后状态,可继续服用芳香化酶抑制剂5年,或停止用药。
绝经后患者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可以向所有绝经后的ER和(或)PR阳性患者推荐,尤其是具备以下因素的患者:①高度复发风险患者;②对他莫昔芬有禁忌的患者;或使用他莫昔芬出现中、重度不良反应的患者;③使用他莫昔芬20 mg/d×5年后的高度风险患者。
当然也可以选用他莫昔芬20 mg/d×5年,是有效而经济的治疗方案。
也可用托瑞米芬。
芳香化酶抑制剂可以从一开始就应用5年(来曲唑、阿那曲唑或依西美坦),也可以在他莫昔芬治疗2~3年后再转用芳香化酶抑制剂满5年,或直接改用芳香化酶抑制剂满5年;也可以在他莫昔芬用满5年之后再继续应用5年芳香化酶抑制剂,还可以在芳香化酶抑制剂应用2~3年后改用他莫昔芬用满5年。
不同的芳香化酶抑制剂种类都可选择。
绝经前患者内分泌治疗过程中,因月经状态改变可能引起治疗调整。
芳香化酶抑制剂和LHRH类似物可导致骨密度下降或骨质疏松(抗肿瘤治疗引起的骨丢失),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前常规推荐骨密度检测,以后在药物使用过程中,每6个月监测1次骨密度。
并进行T-评分(T-Score),T-Score为<-2.5,为骨质疏松,开始使用双膦酸盐治疗;T-Score为-2.5~-1.0,为骨量减低,给予维生素D和钙片治疗,并考虑使用双膦酸盐;T-Score 为>-1.0,为骨量正常。
每3~6个月使用1次。
12、乳腺癌术后辅助曲妥珠单抗治疗临床指南原发浸润灶>1.0 cm HER-2阳性时,推荐使用曲妥珠单抗;原发肿瘤在>0.5 cm但<1.0 cm 时,可考虑使用。
目前暂推荐的治疗时间为1年,可与化疗同时使用或化疗后序贯使用。
6个月的短期疗程并未证实其疗效相当,2年的疗程未得到更佳的预后获益,故均暂不推荐。
相对禁忌证⑴治疗前LVEF<50%。
⑵同期正在进行蒽环类药物化疗。
首次治疗后观察每3个月监测1次LVEF。
治疗中若出现LVEF<50%或低于治疗前≥16%,应暂停治疗,并跟踪监测LVEF结果,直至恢复>50%方可继续用药。
若不恢复、或继续恶化或出现心衰症状则应当终止曲妥珠单抗治疗。
13、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临床指南新辅助化疗的适宜人群(1)临床分期为ⅢA(不含T3、N1、M0)、ⅢB、ⅢC期。
(2)临床分期为ⅡA、ⅡB、ⅢA(仅T3、N1、M0)期,对希望缩小肿块、降期保乳的患者,也可考虑新辅助化疗。
(3)对不可手术的隐匿性乳腺癌行新辅助化疗是可行的。
其中隐匿性乳腺癌定义为腋窝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而乳房未能检出原发灶的乳腺癌⑴新辅助治疗方案应同时包括紫杉类和蒽环类药物,HER-2阳性者应同时应用抗HER-2的药物。
⑵绝经后激素受体强阳性的患者可考虑单用内分泌治疗,推荐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应持续5~8个月或至最佳疗效。
一般情况下,建议在化疗第2个周期末,即计划第3个周期之前全面评估疗效。
对CR或PR的患者,目前推荐完成既定的新辅助化疗疗程,即便肿瘤退缩明显,也应完成原计划疗程(除非不能耐受),避免因化疗有效而临时中断新辅助治疗、立即手术的情况。
中国专家推荐对新辅助化疗患者在术前即完成辅助化疗的总疗程数(如6或8个周期),术后可不再化疗。
术后辅助放疗:推荐根据化疗前的肿瘤临床分期来决定是否需要辅助放疗以及放疗范围。
放疗范围包括全胸壁和锁骨上和锁骨下范围,临床上内乳有累及或者临床上强烈考虑内乳可能会累及的需行内乳放疗。
14、晚期及复发乳腺癌解救性全身治疗应尽可能在决定治疗方案前对复发或转移部位进行活检,尤其是孤立性病灶,以明确诊断和重新评估肿瘤的ER、PR和HER-2状态。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指南适用于⑴ E R 和( 或) PR阳性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
⑵转移灶仅局限于骨或软组织。
⑶无症状的内脏转移。
⑷复发距手术时间较长,一般>2年。
⑸原则上内分泌治疗适合于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但是如果是受体不明或受体为阴性的患者,只要其临床病程发展缓慢,也可以试用内分泌治疗。
他莫昔芬治疗失败的绝经后患者可选芳香化酶抑制剂或氟维司群。
一类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失败患者可选另外一类芳香化酶抑制剂(加或不加依维莫司)或氟维司群(500 mg 或250 mg);若未证实有他莫昔芬抵抗,也可选用他莫昔芬。
ER阳性的绝经前患者可采取卵巢手术切除或其他有效的卵巢功能抑制治疗,随后遵循绝经后妇女内分泌治疗指南。
晚期乳腺癌化疗的临床指南适应证(具备以下1个因素即可考虑首选化疗)⑴激素受体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