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往赋第三段赏析【唐代】刘禹锡骈体文
长征赋第三段赏析【清代】谢堃骈体文
• 清初著名学者刘献廷在《广阳杂记》中,这样概括旅游与求学的关系:“昔人 五岳之游,所以开阔其胸襟眼界,以增其识力,实与读书、学道、交友、历事 相为表里。”
精美图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作者简介
• 谢堃,清代戏曲作家,(1784—1844),字佩禾, 号春草词人,扬州(今属江苏)人。
• 国子监生。一生困顿,寄食四方。著有《春草堂集》三十 六卷。所撰传奇4种:《黄河远》、《十二金钱》、《绣帕 记》、《血梅记》,合刻为《春草堂四种曲》,今存道光 二十五年(1845)刊《春草堂集》所收本。
• 谢堃的作品还有《花木小志》1卷、《书画所见录》1卷、 《金玉琐碎》一卷、《春草堂诗话》 8卷、《雨牕寄所记>
4卷。
THANK YOU!
理筑策於佗臺,泛琴蹲於鄂渚。浣花谿畔,遷客居愁。折柳隄 邊,春人設祖。攢翠新苔,落紅舊雨。鬓點繫霜,心懷故土。 堅冰凝而馬背寒,烈日蒸而唇舌乾。
……………………………………………………… ………………………………………………………
骈体文
长征赋 第三段
清代 谢堃
作品赏析
• 《北史·樊深传》:“游学于汾晋间。”也指以所学游说诸侯。《史记·秦始皇 本纪》:“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先秦秦汉时期的“游学”,带有很大 的功利性,与游宦紧密相联,表现为读书游说。孔子周游列国,开创了游学、 游宦的风气。战国时期的策士苏秦、张仪等人周游各国,向统治者陈述自己的 主张,以谋求高官厚禄。
彩云聚散赋第三段赏析【清代】高景芳骈体文
……………………………………………………… ………………………………………………………
看烟花易冷,叹人事易分。这世上,两个人相遇很难,相离却是马不停蹄地上演。有的时候,还 没来得及牵手拥抱,又或是,道别的话还没说出口,那终会零落成泥碾作尘;誓言再美,终是躲不 过时间的荒凉。也许,人生总要留下点遗憾或残缺,才能让人在悔恨中懂得珍惜,才会小心翼翼 地把握生命里的每一份遇见。
• 《彩云聚散赋》用“霓裳”、 “香车”、“雕辇”等华美的词语,比喻云朵 卷舒聚散的形状,描绘云彩斑斓的色彩。彩云聚散时的形状和色彩在这丽辞重 色铺叙渲染之下穷形尽貌。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高景芳(1681―?),字远芬,汉军正红旗人,归张宗仁。《红雪 轩稿》张宗仁序曰:“余年十九,即受知于今大司空武原陈夫 子……越二年,就婚渤海……戊戌(1718年)秋,病初起,沦茗相 对,忽以汇成之稿六卷示余。且谓余曰:‘二十年绣余病后之绪言, 具在于是。’”由此上推,则其应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成婚。 景芳《七思》提到“承欢十八年”、“笄年归侯门”,可以推断她 应是18岁出阁,生年为康熙二十年(1681年)。其诗文集刊刻于康 熙五十八年(1719年),弟钦于同年所作序跋中均未提到其姊亡故, 可知景芳的卒年应在此后。
• 《彩云聚散赋》云:山川之气,蒸而上浮,轻即易动,去亦难留。伤叹彩云易 散、人事易分的社会现实。
• 人生一世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尽管人类是地球上最高级的物种,但谁也无法 摆脱生老病死,正是因为人生有了悲欢离合,有了生老病死,人世间才如此热 闹。每一个人就是一个太极,人生的好与坏,高兴与悲伤,离与合,成功与失 败等等一系列对立相反的情绪和事情就是人生太极分裂出的阴阳。那么人生中 悲欢离合,生老病死正如佛家的苦集灭道,也是易经世界中的四象,元亨利贞。
秋声赋第三段赏析【唐代】刘禹锡骈体文
国学 骈体文
秋声赋
第三段
唐代 刘禹锡
作品赏析
• 【相国中山公】指李德裕,中山是他的封地。【天官太常伯】指王起,会昌元 年判太常卿事。【皆得时行道之余兴】验证了我前面说的,李德裕做赋正是仕 途得意之时。但此时的刘禹锡已经年过七十,在洛阳居闲职,一辈子中年富力 强的时代都在远谪中消磨掉了。【况伊郁老病者乎?吟之斐然,以寄孤愤。】 可见他当时的心境,与李德裕、王起是截然不同的。
• 《秋声赋》首段写秋天景色,融入了作者自己遭受多次迁谪之后带来的人生体 验;次段集中描写秋天景色,展开联想,扩大境界,结合历史人物典故,使主 题意义显得更加深远;末段显示出作者不愿屈服于邪恶黑暗力量的信念。全赋 通过采取铺垫烘托、正反对比的手法,以一组鲜明的对比形象生动地突出了作 者与众不同的老当益壮的情怀。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称 “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 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 贞元九年,进士及第,释褐太子校书,迁淮南记室参军,进入节度使杜佑幕府, 深得信任器重。杜佑入朝为相,迁监察御史。贞元末年,加入以太子侍读王叔 文为首的“二王八司马”政治集团。唐顺宗即位后,实践“永贞革新”。革新 失败后,宦海沉浮,屡遭贬谪。会昌二年,迁太子宾客,卒于洛阳,享年七十 一,追赠户部尚书,葬于荥阳。
至若松竹含韵,梧楸圣脱。惊绮疏之晓吹,坠碧砌之凉月。念 塞外之征行,顾闺中之骚屑。夜蛩鸣兮机杼促,朔雁叫兮音书 绝。
………………………………………………………
………………………………………………………
《秋声赋》是刘禹锡为“寄孤愤”而创作的。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刘禹锡作《秋声赋》。 这首诗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进取,与《秋声赋》颇为一致,可见这首诗的写作年代不会与《秋声 赋》的写作年代太远。公元836年秋天,刘禹锡患了足疾,此后一直疾病缠身。这首诗中明写诗人 有病,与这个时期诗人的健康状况颇符,说明这首诗断不会作于公元836年之前。根据刘禹锡、李 德裕、令狐楚生平交往,太常伯当为王起,即此赋当创作于会昌元年秋。
赤壁赋第三段赏析【北宋】苏轼骈体文
……………………………………………………… ………………………………………………………
元丰二年(1079年),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苏轼因写下《湖州谢上表》,遭御史弹劾并扣 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 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 “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元丰五年,苏轼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 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
•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 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 天一方。”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内 容具体化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 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 此赋通过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引出主客对话的描写,既从客之口中说出了吊古伤今之情感,也从苏子所言中听到矢志不移之情怀,全 赋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实是文赋中之佳作。
• 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 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 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与《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 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气一贯。“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在皎洁的月光照耀 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 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悠悠忽忽地离开世 间,超然独立。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是此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 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悼往赋第三段赏析【明代】俞允文骈体文
作品赏析
•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生于嘉靖五年十一月初五, 卒于万历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 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嘉靖二十六年 (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 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 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 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王世贞与李攀龙、 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故后,王世贞 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 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
国学 骈体文
悼往赋
第三段
明代 俞允文
作品赏析
• 少司马王公即王忬 • 王忬,出生于以衣冠诗书著称的太仓王氏家族。父王倬,任兵都右侍郎,以谨厚称。王忬嘉靖
二十年(1541年)进士,才学通敏,为时所重,授行人,迁御史。劾罢东厂太监宋兴,有政 声。继巡按湖广,二十九年,复巡按顺天,筑京师外郭(永定门城),修通州城,筑张家湾大 小二堡。当年,鞑靼部首领俺答进犯古北口,以御史巡按顺天疾驰御之。三十一年,出抚山东, 甫三月,以浙江倭寇告急,出任提督军务,巡抚浙江及福、兴、漳、泉四府,任用俞大猷、汤 克宽等,立有战功。 未几,王忬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加兵部右侍郎,代苏辽总督,不 久,进右都御史。而王忬的儿子王世贞复失欢于严嵩子世蕃,值忠臣杨继盛死,世贞又经济其 丧,严嵩父子大恨之。 • 庚戌之变因指挥得当,王忬立下奇功,连升五级超擢为右佥都御史出抚山东。后巡视浙闽,进 右副都御史,任用俞大猷、汤克宽、卢镗等,率军于普陀山大破倭寇,杀、俘数千,溺亡无数。 后巡抚大同,加兵部右侍郎、蓟辽总督,斩虏八百。后因与严嵩恩怨下狱,次年被杀。
【辞赋精选】唐朝刘禹锡《望赋》《何卜赋》《伤往赋》《砥石赋》《山阳城赋》
【辞赋精选】唐朝刘禹锡《望赋》《何卜赋》《伤往赋》《砥石赋》《山阳城赋》唐朝刘禹锡《望赋》《何卜赋》《伤往赋》《砥石赋》《山阳城赋》《楚望赋》《秋声赋》《三良冢赋》《谪九年赋》《问大钧赋》来源:天山客刘禹锡(一)禹锡字梦得,彭城人。
贞元九年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
顺宗朝擢屯田员外郎。
宪宗立,贬连州刺史。
开成中,官至太子宾客分司。
会昌二年卒,年七十一。
赠户部尚书。
◇望赋邈不语兮临风,境自外兮感从中。
晦明转续兮,八极鸿蒙。
上下交气兮,群生异容。
发孤照于寸眸,骛遐情乎太空。
物乘化兮多象,人遇时兮不同。
嗟乎!有目者必骋望以尽意,当望者必缘情而感时。
有待者瞿瞿,忘怀者熙熙。
虑深者瞠然若丧,乐极者冲然无违。
外徙倚其如一,中纠纷兮若斯。
望如何其?望最乐。
?希庆霄兮溯阿阁。
如云兮天颜咫尺,如草兮臣心踊跃。
扇交翟兮葳蕤,旗升龙兮蠖略。
日转黄道,天开碧落。
凝瑞景于庭树,掬非烟于殿幕。
望如何其?望且欢!登灞岸兮见长安。
纷扰扰兮红尘合,郁葱葱兮佳气盘。
池象汉兮昭回,城依斗兮阑干。
避御史之骢马,逐幸臣之金丸。
望如何其?望攸好。
宗万灵兮越四?奥。
汉帝仙台兮,秦皇海峤。
霓裳踊于河上,马迹穷乎越徼。
紫气度关而斐?,神光属天而照耀。
?完眷眷以驰情,耸专专而观妙。
望如何其?望有形。
视蠢蠢兮穷冥冥。
楚塞氛恶兮,萧关燧明。
晕笼孤月兮,角奋长庚。
沙多似雪,碛有疑城。
烟?非女子之气,草木尽王者之兵。
审曳柴之虚警,破来骑之先声。
信有得于风鸟,示无言于旆旌。
望如何其?望且慕。
恩意隔兮年光度。
雕辇已辞兮,金屋何处。
长信草生兮,长门日暮。
?翠华之傥来,仰玄天以自诉。
况复湘水无还,漳河空注。
泪染枝叶,香余纨素。
风萧萧兮北渚波,烟漠漠兮西陵树。
夫不归兮江上石,子可见兮秦原墓。
拍琴翻朔塞之音,挟瑟指邯郸之路。
望如何其?望最伤。
俟环?兮思帝乡。
龙门不见兮,?雾苍苍。
乔木何许兮,山高水长。
春之气兮悦万族,独含?兮子里目。
秋之景兮悬清光,偏结愤兮九回肠。
羡环拱于白榆,借驰晖于落棠。
屈原庙赋第三段赏析【北宋】苏轼骈体文
作品赏析
• 开篇交代了出峡适楚的行程以及造访屈原故居的感受。屈原的故居在屈原死后被改建为屈原庙,但时过境迁,此时屈 原庙已荒废不堪。苏轼目睹此景,百感交集,心潮澎湃。
• 接着文章刻画了屈原孤愤、无奈、彷徨以及绝望的心态。屈原虽被放逐,然系心于国事,徘徊江上不忍离去。赋吟 《怀沙》诗章自伤怀抱。这些都是屈原内心的挣扎,他作为楚国的大夫,却没有尽到责任。尽管这些都不是他主观上 的原因所造成的,但是他没有尽到责任这是一个事实,屈原感到的是懊悔,是自责,是无奈,是悲痛。最终这些情绪 彻底压垮了他。对于他而言,唯有一死才是解脱。这并不意味着他在逃避责任,而是在这个时候,他已经没有承担责 任的可能了,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于国家以及人民的忏悔。
•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 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 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坐愁赋第三段赏析【北宋】晁补之骈体文
古代文人急百姓之所急,忧百姓之所忧,恨百姓之所恨,骂百姓之所骂,完全站在劳苦大众的立 场上,替他们说话,替他们表达喜怒哀乐,诗人身上体现出一种知识分子的道德良知和责任担当 精神,他们内心充满了深广忧患和深刻悲悯,我永远敬佩这类诗人,读他们的哀民生多艰之作, 我记住了一颗颗崇高而伟大的灵魂。名不见经传的唐代诗人于鹊,就是我所崇敬的这样一位诗人, 记住他源自于他留给后人的唯一作品《云》,源自于作品中所表露出来的关切民生、悲悯天下的 情怀和控诉权贵、批判社会的正义感。
国学 骈体文
坐愁赋
第三段
北宋 晁补之
作品赏析
•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 出自南北朝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 •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 《坐愁赋》赋名取自鲍照《拟行路难其四》之 “安能行叹复坐愁”。
鲍诗曰:“泻水置平地,各自东 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 复坐愁。
作品赏析
• 也许在一般人看来,特别是在那些衣食无虑、养尊处优的人看来,在那些吟风 弄月、情致高雅的文人看来,这是一道迷人的风景,可以游目骋怀,舒心惬意, 可是在诗看来,却是满心失望和愤怒,满目哀伤和无助。你看诗人在苦苦地等 待,久久地观察,盼望云起云收之后来一场风雨,解救天下旱苗,抚慰黎民百 姓,可是他等来的结果是什么呢?竹篮打水一场空,是失望,无助,无耐,是 愤怒,不满和抗议,一个“空”字不但写出了云变万千,消失无踪的结果,更 暗示出诗人等待沦空的伤心和绝望。
THANK YOU!
惩咎赋第三段赏析【唐代】柳宗元骈体文
THANK YOU!
• 题为“惩咎赋”,顾名思义,就是惩戒过失,悔念往咎。因而此赋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作者错 在何处”这个问题:“惩咎愆以本始兮,孰非余心之所求?处卑污以闵世兮,固前志之为尤。” 作者认为总结教训必须抓住根本,自己之所以遭受磨难,就在于本身的追求有不合适的地方: 处在卑微的地位上而悯念当世,参与革新。
• 柳子等革新志士一再遭贬被禁锢的原因十分清楚,根源在于反对派的`仇视、痛恨、穷追不舍, 置之死地而后快。这是一场惊心动魄、你死我活、统治阶级内部控制最高统治权之争。反对派 先采取谗、妬、构手段,视形势危疑之际,转行“诈”术。当柳子表示忠于宪宗时,群言鼎沸, 众起攻之,有理莫辩。当宪宗把革新志士外放远州刺史时,又遭“鬼责”,罗织罪名,再贬远 州司马禁锢,致柳宗元抱恨终天,这是历史悲剧。《赋》中“咎”界定为“凶祸”,展读《惩 咎赋》,体现了柳子深思熟虑,贯穿大中之道理论,系统总结永贞革新之得失,无情解剖自己 之言行,足以表现一位青年革新政治家伟大人格。
• 《惩咎赋》对永贞革新主要教训之检讨:一是策略不对头,警惕性不足,未随客观形势之变 化及时调整斗争策略,一意孤行犯主观错误;二是暴起领事,群众基础差,忽视团结,没有争 取朝中观望大臣共谋革新,犯下宗派之错误。以下试分析永贞年间几件史实为证。王叔文擅权 抑宰相杜佑。《新唐书》云:“德宗崩,诏杜佑摄宰相兼盐铁度支使,王叔文为副。杜佑不亲 事,叔文遂专权。”又“叔文欲摇东宫,冀佑为助,佑不应。乃欲逐之,未决而败。”革新派 未争取团结实权派宰相杜佑等共事,影响众多官员看风使舵,有的附会革新派,有的消极观望, 后纷纷转向,陷革新派孤立无援。
第12讲八下课标古诗词复习(练习)-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二古诗文阅读第12讲八下课标古诗词复习(练习)目录一、考点过关练 (2)篇目1:《关雎》 (2)篇目2:《蒹葭》 (3)篇目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篇目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篇目5:《卖炭翁》 (8)二、真题实战练 (10)三、重难创新练 (19)篇目1:《关雎》1.(2023·广西·广西大学附属中学校联考一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雎》选自《诗经》中“国风”,是一首描写君子追求淑女的精歌,表达了青年男子对爱情和婚姻大胆的追求。
B.“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以相向和鸣的雎鸠来象征淑女与君子的美好爱情。
C.“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描写害相思之苦的男子结婚时的热闹场面,表现他实现了寤寐求之的愿望。
D.全诗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形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增强诗歌的节奏感,起到了深化意境,渲染气氛的艺术效果。
(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极为生动地刻画了男主人公的形象。
其中连用两个“悠哉”,试分析它的表达效果。
【答案】(1)C(2)示例一:修辞角度: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思念之情。
示例二:炼字角度:“悠”是长的意思,连用两个“悠”字,写出了长夜漫漫、主人公相思绵绵不断,表现了主人公长夜难寐的相思之苦。
示例三:描写角度:运用心理和动作描写,“悠哉悠哉”突出绵绵情意,思念不断的心理。
【详解】(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C.“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意思是:贤良美好的女子,用钟鼓奏乐来使她快乐。
写青年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也是他想象结婚时的热闹情景,而非“他实现了寤寐求之的愿望”。
我战则克赋第三段赏析【北宋】刘敞骈体文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刘敞(1019—1068年)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 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 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 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 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 “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 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 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不过,孔子也真是不幸。大凡他斋戒的时候,神灵们总是打瞌睡——他那么虔诚,神灵们好像 全没看见,以至于坎坷一生。
• 孔子即示以领军之道。首言暴虎冯河,虽死而无悔者,吾不许可也。“暴虎冯河”是成语,冯 音凭。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暴虎是徒手搏虎,冯河是徒步渡河。次言必须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惧则不轻敌,谋则操胜算,是故能我战则克也。
故守必有威,动则能克。葢威也,无暴强之名,克也非权诈而 得。在乎审所治,修厥诚,使民爱之若父母,而敌畏之如神明。
……………………………………………………… ………………………………………………………
季春出火,为焚也。然后简其车赋,而历其卒伍,而君亲社,以习军旅。左之右之,坐之起之, 以观其习变也;而流示之禽,而盐诸利,以观其不犯命也。求服其志,不贪其得,故以战则克, 以祭则受福。 《礼记·射义》记载:“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礼记·礼器》记载: “我战则克,祭则受福”。儒家有六艺,分别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指射 箭,“御”指驾驭战车。《射义》是说:孔子曾经在曲阜西南城表演射箭,惹得百姓蜂拥围观, 密不透风,就像围墙一样。
作品赏析
• 建辰之月,心宿的大火星于黄昏时正见于南方的时候,行出火仪式,即焚草莱烧荒成搜田。 (此时,操练军旅与祭社猎牲之事同步。)然后国君阅视兵车,齐整行列部伍,亲自誓众于社: 或左或右,或坐或作,皆军旅之法,习熟其变动之节也。驱逐之际,有禽兽流动往来,众皆见 之,羡艳于利。禽兽虽可欲求,而杀获取舍皆有定制,王者狩猎示众以观其不犯命也。以驾马 驰驱,射箭操练为主,不特以猎兽为主,有则取之。此设以求遏服其贪利之志。人君亦取之有 制,得大兽则公用之,得小兽而私之,取之有度,不越技法而贪下之所得。此仪事,以战则克, 习民于变也。以祭则受福,获牲可用礼。
伤年赋袁州作第三段赏析【唐代】李德裕骈体文
THANK YOU!
• 根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李德裕著有《次柳氏旧闻》一卷、《文武两朝献替记》三卷、 《会昌伐叛记》一卷、《上党纪叛》一卷、《异域归忠传》二卷、《西蕃会盟记》三卷、《西 戎记》二卷、《英雄录》一卷、《御臣要略》、《西南备边录》十三卷、《会昌一品集》二十 卷、《姑臧集》五卷、《穷愁志》三卷、《杂赋》二卷。
有客戻止,問我何悲。仲尼晩而喜易,郤穀老而敦詩。苟朝聞 于聖道,雖年往而未衰。余乃對曰:心之憂矣,子豈知之。嗟 世路之險隘,矧駑駘之已疲。
………………………………………………………
………………………………………………………
会昌六年(846年),唐武宗病逝,由李德裕摄冢宰。唐宣宗即位,亲政次日便免去李德裕的宰相 之职,外放为荆南节度使,加授检校司徒、同平章事。李德裕执政多年,位重功高,时人闻其罢 相,无不惊骇。 同年九月,李德裕又被免去同平章事的职衔,贬为东都留守、东畿汝都防御使。 大中元年(847年),宰相白敏中、崔铉指使党羽李咸,检举李德裕辅政时的过失。李德裕因此被 贬为太子少保,分司东都事务。后来,白敏中又指使前永宁县尉吴汝纳进京诉冤,称李绅诬奏其 弟吴湘赃罪,李德裕枉法附会李绅,致使吴湘冤死。唐宣宗命复审此案,李德裕再贬潮州司马。 大中二年(848年),李德裕从洛阳由水路南行,赶赴潮州。当他到达潮阳后,又贬崖州司户参军。
作品赏析
• 欧阳修《薛简肃公文集序》: • 君子之学,或施之事业,或见于文章,而常患于难兼也。
盖遭时之士,功烈显于朝廷,名誉光于竹帛,故其常视文 章为末事,而又有不暇与不能者焉。至于失志之人,穷居 隐约,苦心危虑而极于精思,与其有所感激发愤,惟无所 施于世者,皆一寓于文辞。故曰穷者之言易工也。如唐之 刘、柳无称于事业,而姚、宋不见于文章。彼四人者犹不 能于两得,况其下者乎!
愈膏盲疾赋第三段赏析【唐代】柳宗元骈体文
国学 骈体文
愈膏盲疾赋
第三段
唐代 柳宗元
作品赏析
• 《愈膏盲疾赋》叙说《左传》成公十年晋景公事。宋晏殊于此赋亲书说:“肤 浅不类柳文,以去之。公少时作也。”晚清吴汝纶《柳州集点勘》说:“此非 柳文,他唐人为之耳。”王若虚是金人,他在《谬误杂辨》说:“子厚《梦愈 膏盲疾赋》云:‘中医攻有兆之者’。‘之’者,语病也。”这是考科举的年 轻学子常犯的错,而柳宗元是古文大家,不可能有这样低级的语病。另柳文正 集所收之赋除此篇外,皆永州作,此赋与之不类,可证其非永州作。而说《愈 膏盲疾赋》是“公少时作”,不过是一种无奈的说辞罢了。为此章士钊《柳文 指要》“将此文削去”。
•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 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 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
THANK YOU!
• 《愈膏肓疾赋》“主要内容是晋景公、秦缓和景公之臣之间互相论争,始终以 膏肓之疾与衰亡之国相比,隐约表现他的绝望与悲愿之感。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柳宗元(773—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 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 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 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 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 古代医学以心尖脂肪為膏,心臟与膈膜之间為肓。 《左传‧成公十年》:“疾 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為也。” 杜预注:“肓,鬲也。心下為膏。”后遂用以称病之难治者。 晋孙楚《為石 仲容与孙皓书》:“夫治膏肓者,必进苦口之药 ...
三酌赋第三段赏析【南宋】张耒骈体文
世醉不足我醒,有余颐妙物,表韬精道枢,冥会独应, 谁知我娱。
……………………………………………………… ………………………………………………………
《晋书·孟嘉传》有一则记载:担任征西大将军桓温参军的孟嘉深爱饮酒,畅饮之时,风吹落其帽 亦浑然不知。桓温问他:「酒有什么好,使你如此痴迷?」孟嘉笑答:「公未得酒中趣耳!」 李 白有一首诗也谈到「酒中趣」。诗中吟道:「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无独有偶,唐代韩愈 有「此诚得酒趣,此外徒缤纷」的诗句;金人庆铸有「但得酒中趣,岂问头上冠」之句;元代工 匠朱碧山则在自制的酒杯上题刻下这样的诗句:「知得酒中趣,方留世上名。」
国学 骈体文
三酌赋
第三段
北宋 张 耒
作品赏析
• 士人饮酒,亦讲雅俗。 明代吴彬有一篇《酒政》,专论文人酒文化与伧夫饮酒之别。《饮政》 中有一栏为「饮禁」,禁的都是文人心目中的俗人饮酒之为。 「饮禁」的第一禁是华筵。华 筵虽然珍馐满桌,却与文人的气质是那样不适应。清人褚人获评述说,丰筵礼席尽管注玉倾银, 但在席上不得不左顾右盼,终日拘束,唯恐有语言之失、拱揖之误,在这样的场合下饮酒只能 叫做「囚饮」。
唐·刘禹锡《伤往赋》
唐·刘禹锡《伤往赋》唐·刘禹锡《伤往赋》伤往赋(有序)人之所以取贵于飞走者,情也,而诞者以遣情为智,岂至言耶?予授室九年而鳏,痛若人之夭阏弗遂也,作赋以伤之,冀夫览者有以增伉俪之重云。
叹独处之悒悒兮,愤伊人之我遗。
情可杀而犹毒,境当欢而复悲。
人或朝叹而暮息,夫何越月而逾时。
太极运乎三辰,转寒暑而下驰。
有归于无兮,盛夏于衰。
犹昧爽之必暮,又安得而怨咨?我今怨夫若人兮,曾旭旦而潜晖。
飘零日及之萼,倏忽蜉蝣之衣,川走下而不还,露迎旸而易晞。
恩已甚兮难绝,见无期兮永思。
我行其野,农民桑者,举案来馌,亦在林下;我观于途,裨贩之夫,同荷均挈,荆钗布襦;羽毛之蕃,鳞介之微,和鸣灌丛,双泳涟漪。
薨薨伊虫,蠢蠢伊豸,游空穴深,两两相比。
何动类之万殊,必雄雌而与俱!物莫失俪以孤处,我方踽踽而焉如!我复虚室,目凄凉兮心伊郁,心伊郁兮将语谁?坐匡床兮抚婴儿,何所丐沐兮,何从仰饴?襦袴在身兮,昔围蹉跌;鞶囊附臂兮,余馥葳蕤。
诚天性之潜感,顾童心兮如疑。
晓然有难继之墓,漠然减好弄之姿。
指遗袿兮能认,溯空帷兮欲归。
我入寝宫,痛人亡兮物改其容。
宝瑟僵兮弦柱绝,瑶台倾兮镜奁空。
寒炉委灰,虚幌多风。
隙驹晨转,窗蟾夜通。
步摇昏兮网粘翡翠,芳褥掩兮尘化蚷蛩。
阅刀尺之余泽,见巾箱之故封。
玩服俨兮犹具,繁华谢兮焉从!想翩翻于是非,求僁窣与冥蒙。
信奇术之可致,嗟此生兮不逢。
徒注视以寂听,恍神疲而目穷。
还抱影以独出,纷百哀而攻中。
系曰:龙门风霜苦,别鹤哀鸣夜衔羽。
吴江波浪深,雌剑一去无遗音。
悲之来兮愤予心,汹如行洊浸淫。
怅缘情而莫极,思执礼以自箴。
已焉哉!苒苒生死,悠悠古今。
乘彼一气兮,聚散相寻。
或鼓而兴,或罢而沈。
以无涯之情爱,悼不驻之光阴。
谅自迷其有分,徒终怨于匪忱。
彼蒙庄兮何人!予独累叹而长吟。
所参版本:《刘禹锡全集》瞿蜕园较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5出版底本:清朱澂《结一庐剩馀丛书》(个人整理,希与方家磋)伤往赋(有序)人之所以取贵于蜚走者,情也,而诞者以遣情为智,岂至言耶?予授室九年而鳏,痛若人之夭阏弗遂也,作赋以伤之,冀夫览者有以增伉俪之重云。
望赋第二段赏析【唐代】刘禹锡骈体文
作品赏析
• 按《望赋》是刘禹锡初贬朗州时写的,渴望早日回到京都为朝廷效力;《谪九 年赋》则是他被贬朗州九年后写的,不仅自己没有想到、常人也不会料到会贬 谪如此之久,九年,是贾谊贬谪时间的三倍,吏部考察官员三年一次也经历了 三次,命运为何如此之差,怎么不为之悲伤。最后,作者也只能认命!作者创 作此赋的第二年朝廷召回,结束了在常德的谪居生活。《望赋》和《谪九年赋》 从时间上看,贯穿刘禹锡贬谪朗州的开始和结束。
• 渭滨垂钓臣:指姜太公吕望。典出自《武王伐纣平话》卷下:“姜尚因命守时, 立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 来!’”姜太公,俗称姜子牙,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生于公元前 1156年,死于公元前1017年,寿至139岁,先后辅佐了六位周王,因是齐国始 祖而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武官 名),被尊为“师尚父”,辅佐文王,与谋“翦商”。后辅佐周武王灭商。因 功封于齐,成为周代齐国的始祖。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 略家。
国学 骈体文
望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二段
唐代 刘禹锡
作品赏析
• 《子刘子自传》中刘禹锡说他母亲曾告诉他“吾不乐江淮间,汝宜谋之于始”, 然而变革失败后,刘禹锡带着老母亲所到之处,没有一处不是条件艰苦环境恶 劣的地方,对于母亲一把年纪还要跟自己一样如此奔波,若说刘禹锡心中没半 点愧疚和痛苦,那是断然不可能。
• 刘禹锡初到朗州时作《望赋》,以“等灞岸兮见长安”为欢,以“俟环玦兮思 帝乡”为伤,到了天高皇帝远之处,曾出入朝廷核心团体的他,没有一日不盼 望着回京,“夫不归兮江上石,子可见兮秦原墓。拍琴翻朔塞之音,挟瑟指邯 郸之路”,心中惦记的也是“恨已极兮平原空,起何时兮东山在”。
菜羹赋第三段赏析【北宋】苏轼骈体文
国学 骈体文
菜羹赋
第三段
北宋 苏 轼
作品赏析
• 《菜羹赋》讲述的是绍圣四年(1097年)苏轼再贬琼州别驾、昌化军(海南昌 江)安置后的作品。其中洋溢着一种穷且益坚、乐天知命的精神。
•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家境贫寒,生活艰苦,有时出现饮食不给的情 况。但他心胸旷达,超然物外,用老庄“齐生死”、“一物我”的思想,力图 摆脱政治失意造成的精神苦闷和物质匮乏带来的内心困扰。本篇即描写了煮蔓 菁、食苦荠时的达观态度。文章引经据典,洒脱风趣,颇有幽默感。
殷诗肠之转雷,聊御饿而食陈。无刍豢以适口,荷邻蔬 之见分。汲幽泉以揉濯,搏露叶与琼根。
……………………………………………………… ………………………………………………………
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已经六十二岁的大才子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海南岛儋州。在当时,海 南地处偏远,被放逐此地是仅仅比满门抄斩轻一等的处罚。但天性开朗的苏东坡却把海南当做自 己的第二故乡,甚至留下“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的话语。苏东坡并未因被贬而就此消沉, 他在儋州兴学兴教,培养人才,很多学子慕名前来学习。
•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THANK YOU!
•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 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 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感二鸟赋第三段赏析【唐代】韩愈骈体文
• 贞元二年(786年),韩愈离家到长安求取功名,满怀信心地想通过进士科考试的途径取得政治地位。从 贞元二年到贞元七年(791年),韩愈参加了三次进士科考试,都失败了,生活也陷入困顿之中。贞元八 年(792),韩愈第四次参加进士科考试,终于考中了进士。按照唐代的规定,礼部录取的进士,要经过 吏部的考试才能任官。贞元九年(793年),韩愈参加吏部的博学宏辞科考试,结果失败了。他请求权贵 们给予援引,结果也到处碰壁。贞元十一年(795年)正月到三月,韩愈曾接连三次上书宰相,陈述自己 “遑遑乎四海无所归,恤恤乎饥不得食,寒不得衣”的窘况,请求宰相给予他致仕的机会,然而也毫无 结果。这年五月,韩愈怀着悲愤失意的心情离开长安而东归故乡河阳,路上遇到地方官向皇上进献白乌 和白鸜鹆。这使韩愈感到人不如鸟,于是他写了这篇赋,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
因窃自悲。幸生天下无事时,承先人之遗业,不识干戈、耒耜、 攻守、耕获之勤,读书著文,自七岁至今,凡二十二年。
……………………………………………………… ………………………………………………………
金代王若虚《滹南遗老集》:凡为文有遥想而言之者,有追忆而言之者,各有定所,不可乱也。 《归去来辞》将归而赋耳。既归之事,当想像而言之。今日问途而下,皆追录之语,其于畦经, 无乃窒乎?“已矣乎”云者,所以总结而为断也,不宜更及耘籽、啸咏之事。退之《感二鸟赋》亦然。 清·储欣《唐宋十大家全集录·昌黎先生全集录》:《感二鸟赋》初慷慨以悲歌,既而望古求配,一 归于正,公所以卒有立者,此也。六一居士摘其初辞,不求其归,而日“羡二鸟之光荣,悼一饱之 无时”。居士非好诋也,意在抑韩以伸李耳。韩不大抑,即李不大伸,学者援以为口实,则惑矣。
作品赏析
• 韩愈的寄怀感慨之作以道德才学之士的不平之鸣为主,抒发怀才不遇,有志难展的苦闷,表达他对腐败 现象的不满情绪。正是这类文章使他的作品熠熠生辉。《感二鸟赋》是韩愈用纯文学体裁写成的一篇寄 怀感慨之作,为韩愈28岁时离开长安时所作。
伤逝赋第三段赏析【清代】董祐诚骈体文
• ………………………………………………………………… ………………………………………………………………….
THANK YOU!
作者简介
• 董祐诚(1791—1823年),字方立,江苏常州人。少时家 道中衰,生活困窘。嘉庆二十二年(1817 年)随兄客居北 京前,曾广游天下,兴趣及至经史、地理学及数学等方面。 居北京后,专攻数学,且著作不少,有《割圆连比例图解》 3卷、《椭圆求周术》1卷、《斜弧三边求角补术》1卷、 《堆垛求积术》1卷。去世后,其兄董基诚汇其遗稿,以 《董方立遗书》之名刊刻出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ANK YOU!
• 他很孝敬母亲,在多年的贬谪生涯中,老母亲陪同自己颠沛流离,远离家乡,对此,刘禹锡深感愧疚。他娶泗州刺史薛謇的大女儿为妻,薛氏是刘禹锡在寂寞的贬谪 生涯中的伴侣,她与刘禹锡患难与共,感情很深厚,但在他四十一岁时就不幸去世,刘禹锡极度悲痛,先写‘伤往赋》以示悼念,后来又写了<谪居悼往二首》抒发悲 怀,他对亡妻薛氏是感情深厚、始终不渝。夫人去世后,他又当爹又当妈,对儿女进行悉心抚育,投入大量的心血. 他亲自教授孩子们学问,学习的内容以经史为主, 但范围广泛,教学方法比较先进,不仅有讲授法,还采用了讨论法循循善诱,尽量拓展孩子们的知识面。从孩子们的成才情况看,他的教育是很成功的。其次,他是 重友尚交之人。他交游的朋友很多,无论贬地如何荒凉,他总是努力与朋友保持书信、诗文联系。他常对朋友进行情感上的抚慰,对朋友的良好表现进行真诚的 赞美、评价.为朋友他仗义直言,痛惜他们的不幸遭遇。在他二十几年的“逐臣”生涯中,他以自己的爽朗热情影响着朋友,同时,朋友的理解支持与帮助给予他心 灵无限慰藉,使他内心郁积的愤慨不平之气有了输导释放的途径,郁闷的心情得到一定程度的排解。朋友的关爱使刘禹锡克服了贬谪的孤独感,成为他乐观自信 的情感支柱。再次,他崇尚男女间两情相悦、健康淳朴的真挚爱情.他赞美、肯定女子对爱情的追求,细致刻画女性的痴情与恋爱心理,对那些痴情女子的不幸遭 遇有着深深的同情。在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时代,刘带有追求个性自由的思想倾向。
• 《白石刘氏四修族谱》十四卷。该谱以刘允达为一世祖。允达公原名文大,字道湲。明景泰年间从湘潭七 里铺迁居白石,系白石刘姓 开基之祖。允达公就是刘禹锡的后裔。该谱详载:“刘禹锡,字梦得。世为儒。祖籍中山,世居彭城地。妻薛氏,生有二子:长曰孟 郎, 次曰仑郎。”刘禹锡之裔孙名元一,元一之子名应祖。应祖生六子,长曰文斌,次曰文所,三曰文中,四曰文夏,五曰文通,六 曰文达(即允达公)。文达与长兄文 斌随父从江西南昌府丰城县圳上迁居湘潭七里铺,后又徙居白石。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称 “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 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 贞元九年,进士及第,释褐太子校书,迁淮南记室参军,进入节度使杜佑幕府, 深得信任器重。杜佑入朝为相,迁监察御史。贞元末年,加入以太子侍读王叔 文为首的“二王八司马”政治集团。唐顺宗即位后,实践“永贞革新”。革新 失败后,宦海沉浮,屡遭贬谪。会昌二年,迁太子宾客,卒于洛阳,享年七十 一,追赠户部尚书,葬于荥阳。
国学 骈体文
伤往赋
第三段
唐代 刘禹锡
作品赏析
• 刘禹锡悼念亡妻作《伤往赋》,中有“瑶台倾兮镜奁空”之语,后遂以“瑶台倾”指妻子。 • 在第一任妻子不幸病逝后,刘禹锡续娶了福州刺史薛謇之女。薛小姐虽然从小养尊处优,但就和后来的
朝云一样,没有因为朗州地远而选择放弃。相反,她的誓言就如温庭筠后来所说的,“共郎长行莫围棋 (为妻)”。薛氏以她的深情与坚韧,为刘禹锡的生命增添了一束温暖而短暂的光亮。 • 元和八年(813年),在朗州陪伴刘禹锡度过八个年头的薛氏,终于耗尽她生命的最后一缕光,撒手人 寰。刘禹锡留着泪为她写下了两首悼诗。 • 悒悒何悒悒,长沙地卑湿。楼上见春多,花前恨风急。猿愁肠断叫,鹤病翘趾立。牛衣独自眠,谁哀仲 卿泣?郁郁何郁郁,长安远如日。终日念乡关,燕来鸿复还。潘岳岁寒思,屈平憔悴颜。殷勤望归路, 无雨即登山。——《谪居悼往二首》 • 比起同时代别的男人来说,刘禹锡这样真性情的就少很多了。他是一个会当着旁人面前为亡妻哭泣的人。 一边哭泣,一边还在嘴里诉道:“十年夫妻,你陪我走过了辉煌到落寞的人生,也添下了二子一女。如 今一旦离去,且不说未能看见我重归朝堂而深感遗憾,就是眼前的生活,离开了你,又该怎样活下去呢? 我坐在空荡荡的屋子里,抚摸着摇篮里的孩子,他还那么小,谁来给他换洗衣服啊?便是饿了哭唤,又 有谁听能到啊?……”
• 该诗既表现了诗人昂扬的姿态,更表现了其愿意逆“秋日凉气”而行的壮志,“诗情”是看到“秋景”而喜悦的根源,将其引述到朝堂斗争中去的话,“秋” 所代表的是朝中阻挠变法的守旧派和变法失败的消颓,然而诗人的“诗情”象征百折不挠的斗志,由此也不难理解刘禹锡为何敢于参加王叔文变法运动,再 联系被贬的现实,那种豁达和面对窘境依旧自得其乐、满怀希望的态度正是刘禹锡本人给世人留下的一贯印象。
作品赏析
• 古代文人常常感叹“诗谶”的存在,即某某诗句无意间吟咏出了诗主未来悲惨的命运。由此种说法往刘禹锡身上推定,再反观其一生的经历,可以得知他本 人占有“名谶”的可能也极大。刘禹锡,字“梦得”,其一生大落三次,贬谪西南时间多达二十三年,在诗人七十年的生命当中几乎占据了三分之一的时光, 从年少轻狂参与“王叔文改革”失败,被冠以“八司马”的雅号,就此荒废十年,在朗州只能以替巫祝做歌,吟咏聊以自慰,这种寂寞是可想而知的。
有归于无分,盛夏于衰。犹昧爽之必葬,又安得而怨咨?我今 怨夫若人兮,曾旭旦而潜晖。飘零日及之尊,倏忽蜉蝣之衣。
……………………………………………………… ………………………………………………………
刘禹锡被贬朗州(今湖南常德),一去十年。还是那句令人又爱又恨的“文章憎命达”,身居朗 州司马闲职的刘禹锡尽管先后经历了好友王叔文等被杀,第二任妻子薛氏离世,但他没有丝毫的 颓丧,反而一边结交新的朋友,一边写诗著书,其哲学代表作《天论》便成书于这个时期。刘禹 锡曾在其《伤往赋》中这样写道:诚天性之潜感,顾童心兮如疑。大意就是:人们应该珍惜孩子 天真的童心,因为,童心是人类天性中潜在而无形的感应。
• 贬谪所带来的身体束缚和未开化之地导致的心灵空虚在《伤往赋》中几乎凝聚为实质,因发妻离世所带来的悲哀和着往事的艰辛一股脑的喷涌,“还抱影以 独出,纷百哀而攻中”、“悲之来分惯予心,汹如行波游浸淫”,这种举目无亲的感觉所带来的怅然直抒与刘禹锡出现在世人面前的形象是由较大差异的, 其为人刚毅,诗风豪气十足,且乐观无比,如写于播州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但《伤往赋》所表达的情感几乎重塑了刘禹锡本人,那样一种极端昂扬的形象完全被打破,一如苏轼两首《江城子》所展现的迥异情感,同样的一边是豁达、 激昂的斗士形象,另一边则是由爱情的丧失喷涌出极度的悲哀,但前者属于“超我”,后者属于“自我”,或者将其表述为“士大夫精神”和“人的情感”, 前者作为刘禹锡本人的政治人物形象出现在史书、文集乃至于诗集当中。虽然作为贬谪官员,身处穷山僻壤,但依旧坚持敢于任事,施政一方,《新唐书》 辞以教巫祝。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并且在《刘宾客》 文集中记录刘禹锡几十篇上表,处处展现其对朝廷政事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