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全一册课件 (62)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三PPT

高中历史必修三PPT

b 汉、徽合流,并逐渐京字京韵
c 艺术家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d “同光十三绝”的努力
A、bcd B、bc
C、abc D、acd
11、关于元杂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 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 B、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经济的繁荣和 市民阶层的壮大 C、知识分子地位的提高,促成了元杂剧的 昌盛 D、著名的“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 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傩戏:从“酬神”到“娱人”的变迁
人们一直相信“傩仪”具有驱鬼酬神、消灾避难的神力。如 今傩师作为傩仪的传承者,其社会地位不仅取决于他能否人们心 理带来平安,更取决于他能否带给人们现实的快乐和欢娱。庄重、 严肃的傩祭仪式被轻松、愉快的傩戏所取代,使古老的傩祭发生 了从“酬神”到“娱人”的重要变迁。
【讨论】傩与戏曲有什么共同点?傩怎样演变成戏曲?
【发散思维】
为什么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候,中国戏曲能得 到极大的发展?
(1)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文化不断的发展。 (2)两朝的统治政策,都把中原文人处于低层,使知识分 子怀才不遇,只能通过戏剧来宣泄。
(3)文化观念:正统汉族文人不重视小说、戏剧等,主要 精力在科举,而蒙古族、满族思想不同,重视小说、戏剧, 并大力支持,甚至参与其中。还保护艺人等。
1、下列是我国最古老的戏剧源头之一是:
A、傩
C、傩戏
B、傩仪
D、傩剧
2、原始时代的人们戴起凶恶 面具,口中高呼“傩傩”, 主要是为了: A、占卜凶吉
B、部落战争前先进行誓师
C、辟邪消灾,惊吓驱逐恶魔
D、驱除寒冷,热身抗寒
3、之所以流行这种具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活动,从根 本上说是因为:

高中历史必修三全一册 PPT课件 1(28份) 岳麓版26

高中历史必修三全一册 PPT课件 1(28份) 岳麓版26

要点二 印象派绘画与现代主义绘画的特点 1.印象派。 (1)注重绘画色彩造型的变革,将光与色的科学观念 引入到绘画中,用绚丽大胆的色彩来表达。 (2)注重描绘对象的瞬间表现,即特定环境下它们给 艺术家留下的印象。 (3)直接描绘阳光下的事物,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 根据自己眼睛的观察和感受,来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特点:①认为颜色是在光的照射下产生的。②他们 提倡到户外写生。③他们主张追求“光”与“色”的效 果,重视光和色彩的应用。
(2)材料二属于何种流派?这一流派有何特点? 提示:现代派 特点:对色彩和视觉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夸张、变 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通过写生,他们发现了过去未被注意的色彩现象,从 而引起绘画上的重大革新。例如,过去一般认为草是绿色 的,但如果眺望远方的原野,草却不是绿色,而是青色; 如果在晚霞影射下看草,就是红色或灰色。 ——《世界艺术简史》
材料二 1907 年毕加索创作的作品《亚威农少女》 。 当时有人批评道:“(他)好像在表示我们应该换换口味, 用麻屑和石蜡来代替我们吃惯的东西。” 思考: (1)材料一绘画的作者是谁?属于何种流派?这一流 派有何特点? 提示:莫奈 印象派
三、现代艺术的兴起 1.印象派绘画。 (1)代表:经历了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等阶
凡· 高 等著名画家。 段,涌现出了塞尚、高更和_______
(2)影响:以新的视角描绘客观世界,为绘画领域开 辟了新方向。
2.现代派绘画。
色彩和视觉 进行深入研究, (1)特征: 对_____________ 采用夸张、
材料二 《第三(英雄)交响曲》是献给他心目中给人 类带来自由、平等、博爱新时代的英雄——拿破仑的。当 拿破仑称帝并背离法国大革命理想时, 贝多芬把题词改为 “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 ——沈旋等主编《西方音乐史简编》

高中历史必修三 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三 PPT课件

一段距离;一次离别,一份伤感。

13、回忆在无数次的发酵中膨胀成了苦涩,这苦涩滴穿着温柔,蛰伏在每个长夜的背后,惊醒了隐藏的疼痛,变成了雨在外面的天空飘洒着!一滴滴的泪,一阵阵地雨凝结成了张望,慌乱着,流淌着!

14、抬起了自己粗糙厚大的手掌,捂住了渐渐变红的眼睛,在悲痛欲绝的痛楚传来之前,爆发了一阵撕心裂肺的哭泣声。

3、经常听一支支寂寥的曲子,让我那孤单的灵魂与影子和你一起舞蹈,精疲力竭,不知所措,却又心甘情愿。

4、爱上你,缘于那一滴泪。晶莹剔透中饱含着凄美,轻轻滑落的瞬间,为我种下了今生刻骨的相思。

5、将爱深深地埋在心底,曾经认为真正的爱不用说出来,但是我错了,其实爱要说出来,让她明白让她知道你的爱,但我却错过了。
创新视角下的中国古代科
一、另辟蹊径 独创新意的造纸术
“自古书籍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 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 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 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创新
一、另辟蹊径 独创新意的造纸术
疑比问较::“西蔡汉侯的纸植”物究纤竟维是纸不是PK最早“的蔡纸侯呢纸?”
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
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李约瑟著《中国科学
思考:是什么使中国近代科技落伍?
封建专制制度;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传统儒家思想;重农 策、科举制度;实行闭关锁国等等.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创新要摆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
A.汉朝 B.唐宋 C.元朝 D.明朝
(2)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

高中历史必修三全一册课件 PPT课件 2(打包36套) 人民版

高中历史必修三全一册课件 PPT课件 2(打包36套) 人民版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导致“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促 进了我国思想文化的繁荣,奠定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孔子提出“仁”与“礼”的思想,创立儒家学派。孟子、荀子 发展了儒家学说,使儒学发展成为战国后期诸子百家中的蔚然 大宗。
3.法家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强调社会变革的思想,顺应了建立大 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鸣
一、孔子和早期儒学 1.百家争鸣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生了 剧烈变化。 (2)形成:一批杰出的思想家相互争辩,相互学习,各自 提出关于自然、 社会 和人生的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2.孔子的思想及贡献 (1)政治思想: ①提出“ 仁 ”与“礼”的学说,希望统治者“克己复 礼”,推行“ 德治 ”。 ②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2)教育贡献:开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 ”,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概念阐释] 1.“百家争鸣”中的“百家”和“争鸣” (1)“百家争鸣”中“百家”意指其多,在当时主要有儒家、墨
家、道家、法家、兵家等;“争鸣”意指各学派根据自己 对社会现实的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 (2)墨、儒、道、法诸子百家的争鸣,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 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 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都有巨大的推 动作用。
C.“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D.“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4.历史影响 (1)对中国 专制主义 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 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2)汉代以来,其 法治 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 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四、墨家的主张 1.创始人:战国初期的 墨翟 。
2.思想主张 (1)主旨是“ 兼相爱 、 交相利 ”,有别于儒家重等级名 分、重义轻利的主张。 (2)提出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等 主张。 3.主要贡献 (1)认识论:认为认识以客观实践为来源,提出检验认识 真伪的标准“三表”法 。 (2)逻辑学:第一次提出了“类”“故”等逻辑学术语, 建立了归纳推理的方法论基础。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1《百家争鸣》课件(共70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1《百家争鸣》课件(共70张PPT)
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弱者道之用”
③政治观点: 消极悲观,幻想“小国寡民”的社会
知识点拔
领域
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
核心
内容
思 哲学 想 思想 学 说 政治
主张
思想评价
1. "道"是万物的本源 “道”是世界的根本;
事物具有相反的方面
2.朴素辨证法思想 转化的规律。
“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
哲学思想: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变;对中国文 化产生深远影响
3、荀子
荀子
名况,战国末期 赵国人。是战国 时期儒家学派的 另一重要代表人 物
▪ 3.荀子
主要思想
政治:主张“仁义”和“王道” ;“君舟民 水”;礼法并用。
哲学:“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等唯物 思想
伦理观:主张“性本恶”
冯友兰认为:荀子是儒家的 现实主义代表
孔子、孟子、荀子主要思想的异同
是天地万物的法则
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道德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
台 风 来 了 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弱者道之用”
知识点拔
越坚强的东西越容易折断, 柔能胜刚。
小国寡民的社会
1、老子思想小结
①是天地万物的根源 是天地万物的法则
②辩证法思想: 事物具有向相反方向转化的规律
二、对朋友恪守情义,却又不沾染江湖气息;
三、对于危难中人,即使不是朋友,也愿意拔刀相助;
四、以最朴素、最实在的方式施行人间大道,不喜欢高谈 阔论;
五墨、家从的不“拒兼绝爱艰”险(困远苦施,周甚遍至)不与惜儒赴家汤的蹈“火仁;爱”(亲亲有 术,尊贤有等)的差别… …… 墨家的“非攻”,比儒家更彻底的和平主义,在他看来, 战争本来就不应该发生,任何攻击性的侵略行为都应该被 否定……扩而大之,其“非攻”思想站在一切弱者的立场, 更贴近社会底层,有一种追求社会公平的人文理想……第 三层意思,则是拒绝中国集体文化心理中互伤、互毁的内 耗习惯。

高中历史必修三全一册课件 PPT课件 1(28份) 岳麓版2

高中历史必修三全一册课件 PPT课件 1(28份) 岳麓版2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例题2】 柏杨先生评价说:“这项‘对策’经皇帝采纳后,就成了神圣的国策…… 光芒万丈的思想学术自由的黄金时代,开始夕阳西下。代之而起的,是漫长而单调 的儒学思想的时代。”柏杨先生评价的“国策”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君主专制,天下一统 C.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
D.大兴文治,反对暴政
(2)主要内容及评价:
主要内容 评价 ①强调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提出“罢黜 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 百家,独尊儒术”以加强思想统一 央集权的需要 ②提出“天人感应”说,宣扬“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学说,是董仲舒新儒 应当“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人君必 学的理论基础。 有限制君主权力 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人君无道,天会降 过度膨胀和防止暴政的目的,同 灾异 时也发展了孟子的“仁政”学说 ③强调君主施政必须以德为主,以刑辅 融合了法家思想,体现出“外儒内 德 法”的特点 发展了孔子提出的儒家伦理道 ④提出“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 德,强化了对臣民的思想控制
1
2
3
4
5
4.历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指出:“两汉之世,(皇帝)遇日 食灾变,则下诏责躬求言。”下列思想内容与这一现象的出现有关 的是( ) B.天人感应 D.春秋大一统
A.三纲五常 C.君权神授
解析:提取材料信息“(皇帝)遇日食灾变,则下诏责躬求言”可知,如果
人君无道,天就会降下灾异加以谴责和威慑。因此人君必须遵循天 道,实行仁政,体现了“天人感应”思想。 答案:B
1
2
3
4
5
5.图文探究:《董仲舒藏书图》
《董仲舒藏书图》为清人作品,生动地描绘了董仲舒博采众长、刻苦攻读的情 景。董仲舒曾跟随儒生子寿学习《春秋公羊传》,与其一起议论政治,探讨现实,褒 贬人物,并因此而享有“专精于述古”的声誉。后来,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法家的集 权思想和阴阳家的学说,被他用来重新解释儒家经典,由此而建立了一套以“天人 感应”学说为基础,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神学体系。

高中历史必修三全一册 PPT课件 1(28份) 岳麓版12

高中历史必修三全一册 PPT课件 1(28份) 岳麓版12

王羲之的《兰 序》
续上表
朝代 隋唐 宋代
原因
主要特点
代表作家 作品
国家统一,社会 经济空前繁荣
书法艺术达到新高 峰,既有草书,也 有楷书书,法_理___论____ 日趋成熟
张旭、怀素 欧阳询、颜 真卿、柳公 权
“重__文__轻_武___”, 出现各具情态的四 知识分子队伍扩 大家,他们推崇魏 苏轼、
4.秦朝时期:秦始皇推行“_书__同__文__”,以小篆为基 础,统一全国文字;推广书写简便的隶书。文字的改革对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易错易混] 不能说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只能 说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文字。
二、书艺历程
1.形成条件。 (1)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_单__体__汉__字__,为富于个性化 的艺术再创造准备了很好的材料。 (2) _士__人__群__体__的形成,是将汉字发展为书法艺术的动 力。 (3) _笔__墨__纸__张__等文具的改进,也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书 法技巧的创新提供了条件。
[易错易混] 书法艺术与文字书写的区别 书法艺术是汉字的书写艺术,与单纯的文字书写有本 质的区别:(1)从书法中可以体现出作者内心的精神世界, 而单纯的文字书写则不能;(2)从二者的功能看,单纯的 文字书写以实用价值为主,书法以审美价值为主。
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一个趋势:由繁到简。 两大阶段:自发阶段到自觉阶段。 三大特点: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 四大字体: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

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

高中历史必修三全一册课件 (36)共38页文档

高中历史必修三全一册课件 (36)共38页文档
高中历史必修三全一册课件 (36)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理解掌握:识记 三民主义提出的 背景、内容及发 展演变。 2.综合运用:比较 新旧三民主义的 异同,探究三民 主义在推动中国 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中的作用。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
1.民族思想 鸦片战争后,列强侵略不断加深,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孙中山在上书改 革碰壁之后,认识到不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根本不可能抵御侵略、挽救危机。 2.民权思想 孙中山流亡海外期间,考察西方社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理论。 3.民生思想 受到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启迪。孙中山对“天下为公”十分赞赏,把“大同”视作 自己的“理想国”。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名师精讲
三民主义对推动中国民主革命的作用 (1)三民主义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 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2)三民主义指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 (3)孙中山以三民主义为指导制定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 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4)新三民主义是三民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延续和发展,是指 导新时期国民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孙中山 实行新三民主义,实现了国共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三民主义的内容及发展演变
史料导入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 日……俄国虽迟我六年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中国之现状及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互动探究(1)结合史料,探究“我虽早六年革命”指的是哪一事件,其指导思想是 什么。 (2)为改变革命屡败的局面,孙中山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何重大创新或举措? 提示:(1)事件:辛亥革命;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2)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与共产党合作,建立 革命统一战线,掀起国民大革命。
5.图文探究:《雄鸡一白》是同盟会广西支部编辑出版的第一期《南风报》的封面图。 《南风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推动广西各族人民反帝反封建 斗争的重要舆论工具。在这幅图中,画面主要由公鸡、竹叶和太阳组成,配以“雄 鸡一声天下白”的语句。 (1)图中的竹叶隐藏有三民主义的某个主义。你知道是什么主义吗? (2)结合图文信息,探究这幅图的喻义。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3.意义 (1)三民主义思想集中代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 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2)对建立中华民国政府和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2.主要内容 (1)民族主义:对外反对帝国主义,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立和平等, 对内反对民族压迫。 (2)民权主义:授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个人和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 况。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孙中山的贡献
史料导入
惟是兄弟曾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民族革命的原 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 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 庆祝大会的演说》(1906年)
吾国今日既曰五族共和矣;然曰五族,固显然犹有一界限在也。欲泯此界限,以 发扬光大之……建设一大中华民族。
12345
参考答案:(1)民族主义。 (2)喻示着清政府的腐朽统治被推翻,中华民族走上独立自主。
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 制你发 挥的成 功呈概 率分布 ,关键 是你能 不能坚 持到成 功开始 呈现的 那一刻 。别着 急要结 果,先 问自己 够不够 格,付 出要配 得上结 果,工 夫到位 了,结 果自然 就出来 了。
12345
3.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在民权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和进步,因为它( ) A.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和国内民族平等 B.倡导自由、平等、博爱 C.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D.提出了“节制资本”的主张 解析:新三民主义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A项是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发展的表现;B项与本题无关;D项是新三民主义民生主义发展的表现。 本题选C项。 答案:C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例题1】 著名历史学家梁勤在文章中指出:“‘顺乎时代之潮流,适乎人群之 需要’正是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和可贵之处。”下列关于孙中山先 生奋斗的业绩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为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发动辛亥革命 B.为防止袁世凯独裁,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为推动民主革命发展,提出了新三民主义 D.为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领导了北伐战争 解析: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思想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顺应历 史潮流,与时俱进。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提出三大政策,正是他顺应时 代潮流,满足广大人民需要的一次伟大的转变。 答案:C
10、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 己,永 远不要 用战术 上的勤 奋,来 掩饰战 略上的 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 人生的 路无需 苛求, 只要你 迈步, 路就在 你的脚 下延伸 ,只要 你扬帆 ,便会 有八面 来风, 启程了 ,人的 生命才 真正开 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 为播种 和收获 不在同 一个季 节,中 间隔着 的一段 时间, 我们叫 它为坚 持。 13、你想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到普 通的挫 折。你 想过最 好的生 活,就 一定会 遇上最 强的伤 害。这 个世界 很公平 ,想要 最好, 就一定 会给你 最痛。
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情境导入
课程目标
“我们国父,首倡革命,革命血如花,推翻了专制,建设了共 和,产生了民主中华……”这是《国父纪念歌》的部分歌 词。1940 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孙中山为“中华民国 国父”。中国国民党尊称孙中山为“永远的总理”,中国共 产党称他为“革命先行者”,中国大陆许多人士称他为“现 代中国之父”。 孙中山为什么会赢得全体中国人的普遍尊重?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4.历史意义 (1)新三民主义是三民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与发展,是指 导新时期国民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成为国共 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 (2)孙中山实行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实现国共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国民革命的 发展。 (3)三民主义是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既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的时代内容,又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的民族特色,迅速成为当时中国先进政 治思想的主流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及救亡图存革命斗争的纲领。
14、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 担心别 人会做 得比你 好,你 只需要 每天都 做得比 前一天 好就可 以了。 15、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 因为世 界上最 可怕的 二个词 ,一个 叫执着 ,一个 叫认真 ,认真 的人改 变自己 ,执着 的人改 变命运 。只要 在路上 ,就没 有到不 了的地 方。
——孙中山《<国民党恳亲大会纪念册>序》(1921年) 互动探究(1)根据史料,概括孙中山民族国家观念的变化。 (2)根据史料,探究说明辛亥革命对现代国家转型的贡献。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提示:(1)变化:从强调排满革命、建立汉族国家到主张建设统一的民族国家。 (2)贡献: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主义的王朝国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 现代国家;初步形成了大中华民族国家观。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例题2】 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最大的贡献是( ) A.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B.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 C.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新三民主义 D.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解析:孙中山最大的贡献就是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创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答案:A
12345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三民主义
1.提出 1905年8月,孙中山创建了中国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 地权”的纲领。后来,孙中山把这一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2.内涵 (1)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2)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 (3)民生主义: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
1.提出 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1月20日,国民党召开“一大”。大会 改组了国民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 三民主义。 自主思考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与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 提示:从早期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发展到后来较明确地提出修改不平等条约 等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纲领。
1.“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这副对联中 的“先行者”是( ) A.洪秀全 B.梁启超 C.孙中山 D.毛泽东 解析:对联中的上联是指辛亥革命,下联指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由此可 知,此对联歌颂的是孙中山。 答案:C
12345
2.“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这句话反映 出新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最大特点是( ) A.反对民族压迫 B.反对君主专制 C.反对尊孔复古 D.反对帝国主义 解析:题中引文强调:只要反对帝国主义就可以享有自由和权利,把反对帝国主义 作为必要条件。 答案:D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名师精讲
新三民主义对旧三民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1)新三民主义和旧三民主义相比,突出了反帝反封建、争取真正的民主自由、 改善劳动人民生活等内容,是一个较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2)民族主义方面,新三民主义则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并提出要实现国内民族 平等;民权主义方面,新三民主义强调普遍的、平等的民权,并且和反对帝国主义 结合起来;民生主义方面,新三民主义则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并确定了“耕者 有其田”的方针,提出了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纲领。 (3)新三民主义的革命性和进步性集中体现在三大政策上。没有三大政策,新三 民主义就失去了灵魂。这也是新旧三民主义的根本区别。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 级的革命纲领,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