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俗互动逻辑是理解中华文明的重要维度_张清俐

合集下载

文化交流节日庆典中的文化交流与互动

文化交流节日庆典中的文化交流与互动

文化交流节日庆典中的文化交流与互动文化交流节日庆典是人们展示并传播各种文化的重要平台,也是促进不同文化之间互相了解与交流的重要途径。

在这些庆典活动中,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表演、美食展示、手工艺品展览等方式,感受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魅力,同时也能够与其他参与者进行互动和交流。

本文将就文化交流节日庆典中的文化交流与互动展开论述。

第一节:文化表演的交流与互动在文化交流节日庆典中,各种形式的文化表演是最直观、最能吸引人的方式。

例如,舞蹈表演、音乐演奏、戏剧表演等,都可以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独特文化元素展示给观众。

观众们通过观看这些表演,不仅可以欣赏到不同风貌的文化艺术,更可以通过表演者的语言、动作和音乐等,了解表演背后的文化内涵。

此外,一些庆典活动还会设立互动环节,让观众参与进来,例如与舞者一起跳舞、与音乐家一起演奏等,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节:美食展示的交流与互动美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最能代表其文化的元素之一。

在文化交流节日庆典中,往往会有各种美食展示和品尝的活动。

例如,中国文化交流节日庆典上可以品尝到传统的月饼、饺子等,美国文化交流节日庆典上可以尝试到汉堡包、热狗等。

通过品尝不同的美食,人们可以感受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美食文化,了解其饮食习惯和独特的风味。

同时,一些庆典活动还会邀请厨师进行现场烹饪,观众可以近距离观摩,并亲自参与其中,与厨师交流烹饪技巧,感受到美食背后的文化故事。

第三节:手工艺品展览的交流与互动手工艺品是文化交流节日庆典中重要的文化展示形式之一。

各种手工艺品展览可以展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工艺技艺,并通过手工制作的互动环节,使观众更加了解和体验其中的文化内涵。

例如,中国的艺术节日庆典上,可以看到中国结、剪纸、传统刺绣等手工艺品制作展示,观众们可以近距离观摩并亲自尝试制作。

在这个过程中,观众既可以学习到一门手艺,同时也能够体会到手工艺品背后的文化传承和历史积淀。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单元检测-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单元检测-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按古人的认识,“中国”的政治地缘的构成,是由夏、商、周“王畿”即其政治、文化中心向四周相延伸,并以等级、血缘为根据由近及远分布的。

这反映了先民( )A.鲜明的血缘亲疏色彩B.共同的民族归属意识C.早期的文化政治认同D.久远的文化生活交流2.《尚书》保存了西周的一些重要史料,其中有“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的记载。

这反映了( )A.儒家思想已经形成B.王权与神权相结合C.民本思想历史悠久D.“天人合一”学说3.老子认为“民之饥,以其上取食税之多”;孔子叹“苛政猛于虎”;管子提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庄子则揭露国君们“轻用民死”。

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A.吸收各家学说走向融合B.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C.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D.迎合地主阶级政治诉求4.两汉之际佛教文化传入、唐宋时期阿拉伯文化及波斯文化传入,中国文化在外来文化不断传入中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在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再创中国文化的辉煌,然后再回馈给世界其他国家。

这一文化现象的世界意义主要体现在( ) A.辐射其他国家文化B.推动文明间的交流融合C.贡献中国智慧方案D.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5.隋唐之前的儒学,以两汉经学为代表,强调的是形而下的宗法礼仪。

儒家在生命终极关怀上的不足,导致了儒学在佛老的弥漫下显得无所适从。

在反抗佛老思想的过程中,孟子在儒学中的地位也随之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 )A.孔子的儒学创始人地位被颠覆B.宋代儒者更加重视内心修养C.汉唐的统治者仍企图恢复周礼D.格物致知的修养方法被抛弃6.宋明理学家们无一不以“辟异端”的态势激烈地反对佛教,但其自身的理论建构却又往往离不开自己所要反对的佛教的帮助。

经过理学家们的“批判”,本来被视为“异端”的佛教的思想观念反而进入了中国正统学说的内部核心。

3.2 议论文主题阅读2【2024湖北新中考语文新题型高效训练】(解析版)

3.2  议论文主题阅读2【2024湖北新中考语文新题型高效训练】(解析版)

3.2议论文主题阅读2主题三传统文化六、(2023 辽宁盘锦)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题。

(15分)对接教材:同主题·七下第四单元“修身正己”话题新:三大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量:996字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礼乐文化殷慧①“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礼乐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基与灵魂。

北京冬奥会开幕盛典上,雪花飞舞,火炬点燃,烟花绽放,中国向世界张开热烈的臂膀,当冰雪之约如约而至的那一刻,我们激动万分。

这场盛大庄严、气势恢宏的仪式,彰显着中国礼乐文化的魅力。

新的时代环境下,中华礼乐文化需要与现代人的生活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

②礼乐文化在现代社会有重要的精神价值和时代意义。

礼乐文化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去年全国“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红毯铺道,红旗漫卷,被待以“国家最高礼遇”的英雄们前往人民大会堂,登上授勋台的那一刻,我们百感交集,为自己的英雄自豪,也为生活在英雄的国度而骄傲。

礼乐文化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

在古代,礼乐文化是庙堂之上的“阳春白雪”,普通百姓只能对其“敬而远之”。

现代社会,我们要让礼乐文化走近普通百姓,引导普通人将礼乐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我们可以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让百姓知礼、懂礼、用礼,营造更为和谐美好的社会局面。

③为满足现代人的需求,我们要推动传统礼乐文化创新性发展。

学校和媒体在创新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近些年,一些学校开发了大量现代礼仪课程,受到学生和社会人士的热烈欢迎。

媒体方面,山东广播电视台推出全国首档中华礼乐传习系列节目,如《尊师礼》篇,设计了“正冠、献桃枝、敬茶、训诫、赠书”等现代师徒礼仪;《成人礼》篇,从花木兰从军出征保家卫国,讲到排爆英雄张保国的女儿张汝佳女承父志选择当警察,让人看到“爱国敬业”等价值观念贯通古今。

④当然,一提起礼乐文化,一些人可能会想到“克己复礼”“三纲五常”“男尊女卑”,这些都是传统礼乐文化中的消极内容。

辽宁省大连市部分重点高中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辽宁省大连市部分重点高中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辽宁省大连市部分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艺评论史上有一种特别独特的评论样式——“评点”。

“评点”始于唐,兴于宋,成于明。

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李卓吾评点《西游记》、张竹坡评点《金瓶梅》、脂砚斋评点《红楼梦》等等,都是“评点体”文艺评论的代表作品。

综合、直观、凝练,是“评点体”的主要特征。

无论是金圣叹评水浒,还是脂砚斋评红楼,时而把目光聚焦于作品本身,剖析其艺术特色,时而论及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揭示作品背后的社会文化环境,所运用的语言自成特色,三言两语、简短犀利、睿智幽默,常令人掩卷深思或会心一笑。

而且,“评点体”紧贴文本绽开,既是对原作的再创建又和原作融为一体,为作品经典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评点”既提升阅读快感,又促进对作品的理解,具有独特的价值。

不过,传统意义上的“评点”其外在形态是用笔写下的语句,必需依存于以文字为载体的原作。

随着历史进入近现代,视听艺术蓬勃发展,“评点”也好像已失去了用武之地。

现在,“弹幕”又来了,评论者对作品的评点可以借助网络工具,以字幕的形式如子弹般密集、快速地呈现在屏幕上,这也是“弹幕”得名的由来。

于是,评论的互动性和即时性进一步增加,评论和作品文本的融合度也进一步提高,对此,舆论反应喜忧参半。

喜的是“弹幕”的出现,提高了欣赏者和消费者在艺术中的主体性;忧的是不受限制以及低水平的“吐槽”,破坏了作品本身的美感以及艺术欣赏的完整性。

“弹幕”是从互联网的母体中诞生的,弹幕时代的“金圣叹”同样也将在互联网中孕育。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金圣叹”,有的时候,他们一条微博,寥寥一百四十字,就能对文艺创作者和欣赏者产生巨大的影响。

此外,不少弹幕时代的“金圣叹”还担当着“文化搬运工”的使命,把学院派理论化的文艺评论转化为大众情愿听、听得懂的格言警句,让评论者与创作者的对话更加干脆,评论者对欣赏者的引导更加有效,进而使评论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介入到文艺创作生产、欣赏消费、传播反馈的全链条之中。

铜川市高考语文考前适应性模拟试卷(二)

铜川市高考语文考前适应性模拟试卷(二)

铜川市高考语文考前适应性模拟试卷(二)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要求七到九年级的学生要能临摹名家的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使书法艺术薪火相传。

B . 好的小说能够提供有深厚人文精神的好故事,激发导演的灵感,再加上现代拍摄手法,往往使“傍小说”的电影声名鹊起。

C . 电视台晚会不能热衷于绚丽的视觉效果,尤其是语言类和歌曲类节目,运用过于抢眼的声、光、电等舞台技术难免喧宾夺主。

D . 席卷欧洲的严寒使一些媒体宣称“地球可能进入小冰河期”,但大多数人认为不应因噎废食,不能由此否定全球变暖的趋势。

2. (2分) (2020高一上·大庆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通过自己杰出的大脑,倾尽毕生精力,以整个宇宙为研究对象,试图解开关于时空和存在的本质。

B . 经过几代航天人的艰苦奋斗,中国的航天事业开创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

C . 传统文化中的餐桌礼仪是很受重视的。

老人常说,一个人的吃相,往往会暴露他的性格特点和教养情况。

D . 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3.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 2013年斯诺克球员巡回赛总决赛上,丁俊晖对阵希金森,在一度1∶3落后的情况下,绝地反击,连赢三局,以4∶3横扫对手取胜。

B . 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文化传统,搭建外国优秀文化展示平台,从而以合作、理解、沟通作为文化交往的基点,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发展。

C . 日前,公安机关破获了一起大规模生产制造地沟油的案件,一条完整的制造、销售地沟油的产业链也随之浮出水面。

D . 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如履薄冰,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中华文明的完整逻辑

中华文明的完整逻辑

中华文明的完整逻辑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我发展和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时代发展两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我发展呈现出若干重要文明特性。

从时间坐标看,传统文化以历代王朝的接续传承为主体,体现出文明的连续性特征。

例如,周秦汉唐等大一统王朝是推动中华文明持续发展的强大力量。

中国古代的编年体通史、纪传体通史系列,完整记录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突出展示了这一文明特性。

另一方面,中华文明也具有现代化的时代发展特征。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

面对西方工业革命和全球殖民体系的冲击,中华文明从落后到崛起、复兴,也体现了强烈的时代发展逻辑。

2024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4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含解析新人教版

坚决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一、考点1感悟中华文化的特点及作用。

◆考点分解1.中华文化的特点。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怎样的价值和作用?(重要性)二、考点2驾驭文化一脉相承的缘由及如何传承。

◆考点分解1.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缘由是什么?2.新时代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三、考点3识记文化自信的来源和及增加文化自信的举措。

◆考点分解1.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2.怎样增加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四、考点4 懂得传统美德的重要性及以实际行动去践行美德。

◆考点分解1.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2.青少年应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五、考点5驾驭民族精神的内涵及重要品质。

◆考点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特点是什么?六、考点6感悟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考点分解1.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宏大民族精神?2.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七、考点7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以实际行动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考点分解1.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3.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考点1感悟中华文化的特点及作用。

1.中华文化的特点。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怎样的价值和作用?(重要性)(1)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建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宏大复兴供应精神动力。

二、考点2驾驭文化一脉相承的缘由及如何传承。

1.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缘由是什么?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建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涵力。

2.新时代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原来,汲取外来,面对将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礼仪文化的运行逻辑

礼仪文化的运行逻辑

礼仪文化的运行逻辑作者:傅琼吴其佑来源:《人民论坛》2019年第13期【摘要】礼仪文化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与道德法则,形塑出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风骨和气蕴,演绎着中华文明独具特质的情感与智慧。

礼仪文化的强大生命力源于稳定的运行逻辑,和谐是其运行的价值追求,共赢是其理性力量的内在源泉,感恩是其情感认同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礼仪文化和谐共赢感恩【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作为维系社会公序良俗的行为规范与道德法则,礼仪文化纵贯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形塑出中华民族独有的风采与气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底蕴之一。

于个体而言,礼仪文化是其内在修养和儒雅举止的保障;于社会来说,礼仪文化是各类社群精神风貌和公共交往的标尺;于国家层面,礼仪文化是民族自信和文化强国的重要基因。

也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历史上哪个时期,只要礼仪文化成为人们内心服膺的规约和法则,公序良俗便能得到自觉遵守。

因此,新时代要深入挖掘我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合理内核,分析其运行逻辑,阐发其时代精神,以使我国“礼仪之邦”的国家形象更熠熠生辉。

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主导意识,追求和谐则是社会治理的基本目标。

这种理念深入骨髓,成为中华民族温润品格及社会生活的重要特征。

早在上古时期,三皇五帝就以“和谐”为管理社会的基本追求。

而在中国原生文化定型的春秋时期,孔子则告诫弟子,“礼之用,和为贵”。

即礼仪文化的效能,就在于它是达致和谐不可或缺的方式。

礼仪文化将礼仪节度与礼义道德有机结合,要求个体学会换位思考、保持中庸、追求和谐。

并且再三强调,礼仪文化达致的“和谐”,不是完全同一的虚假“和谐”,而是承认差异性基础上的真正“和谐”。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这种礼仪文化,以尊重差异为基础,以达成共识为取向,以和谐共生为追求,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礼仪习惯,承袭着儒释道有机结合后的独特行为体系及思维方式,以中国人习以为常、约定俗成的方式,追求“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礼俗互动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礼俗互动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礼俗互动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意义 (4)二、礼俗互动的理论基础 (5)2.1 礼的起源与发展 (7)2.2 俗的含义与特点 (8)2.3 礼俗互动的内涵与外延 (9)三、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 (11)3.1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脉络 (12)3.2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特征 (14)3.3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观念 (15)四、礼俗互动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 (16)4.1 礼俗互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 (18)4.2 礼俗互动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联系 (18)4.3 礼俗互动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的实践路径 (19)五、礼俗互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实践探索 (21)5.1 传统节日的礼俗互动与共同体意识 (22)5.2 民族地区的礼俗互动与民族团结 (23)5.3 现代社会的礼俗互动与国家认同 (24)六、结论与展望 (25)6.1 研究结论 (26)6.2 研究展望 (28)一、内容综述在探讨“礼俗互动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不难发现,这一议题不仅涉及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俗制度,更触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层内涵和认同问题。

礼俗自古以来便是维系社会秩序、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

礼,即礼仪、规矩,它代表着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而俗,则更侧重于民间的习俗、惯例,体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情感表达。

礼俗之间的互动关系始终贯穿于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从周公制礼作乐,到汉武帝时期的儒学独尊,再到唐宋时期的文化繁荣与民族融合,礼俗一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历史时期,无论是官方的礼制建设,还是民间的习俗传承,都在不断地强化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进入近现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中国的礼俗制度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传统的礼俗制度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失去了其生存的土壤和环境;另一方面,新的社会秩序和价值观念也在不断涌现。

也谈“礼俗互动”及相关问题

也谈“礼俗互动”及相关问题

也谈“礼俗互动”及相关问题一、综述“礼俗互动”是一个涉及到文化、社会和人类行为的概念,它关注的是礼仪和习俗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不同文化和习俗的碰撞与融合成为了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

在这个过程中,礼俗互动的问题逐渐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的关注。

礼俗互动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

这些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礼俗互动进行了研究,试图揭示其内在规律和特点。

在社会学中,礼俗互动被认为是社会结构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

人类学家则关注于礼俗互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形式和变迁过程,以及它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历史学家则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研究,探讨礼俗互动在历史进程中的演变和发展。

在实际生活中,礼俗互动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礼仪和习俗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

全球化的浪潮使得各种文化和习俗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这无疑给礼俗互动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同时,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实现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礼俗互动”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概念,它既包括了文化层面的交流与碰撞,也涉及到社会制度和行为的调整。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不同文化和习俗的相互影响,以及它们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与变革。

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礼俗互动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促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1. 礼俗互动的概念和定义顾名思义,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在遵循传统礼仪规范的同时,与时俱进地参与到现代社会的风俗习惯中,形成一种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关系。

礼俗互动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传统的礼仪规范,包括对长辈、师长的尊敬,对亲朋好友的关爱,以及对节日庆典的参与等;二是现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如环保、健康、低碳生活等。

礼俗互动的核心是将传统礼仪与现代社会价值观相结合,既保持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江西省上饶二中高二语文上期中试题

江西省上饶二中高二语文上期中试题

2018—2019学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从新石器时代的半坡遗址等处来看,方形的土木建筑体制那时便已开始,并成为中国后世主要的建筑形式。

与世界许多古文明不同,不是石建筑而是木建筑成为了中国建筑一大特色。

在《诗经》等古文献中有“如翚斯飞”“作庙翼翼”之类的描写,可见当时木建筑颇具规模,并具有审美功能。

从“翼翼”“斯飞”来看,大概已有舒展如翼、四宇飞张的艺术效果。

这时的建筑,不只为避风雨,更追求使人赞叹的华美,秦始皇大修阿房宫,使这种追求达到高点。

中国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木结构的特点及可能,不以个别建筑物为目标,而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接连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因而重视建筑物的整体有机布局。

秦汉、唐宋、明清建筑基本延续着且保持了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而这个风格就是有中国建筑特点的实践理性精神。

中国建筑主要是宫殿建筑,即供君主居住的场所。

大概从新石器时代的“大房子”开始,中国的祭拜神灵即在与现实生活紧相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

独尊儒术以来,在世俗的观念和礼仪中,神人同在的思想倾向得以进一步发展。

于是,不是出世的、象征超越世俗生活的宗教建筑,而是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系在一起的宫殿宗庙建筑,成了中国建筑的代表。

从而,不是高耸入云、指向神秘上苍的观念,而是平面铺开、引向现实人间的联想;不是使人产生某种恐惧感的太过空旷的内部空间,而是平易的、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组合;不是阴冷的石头,而是暖和的木质等等,构成了中国建筑的艺术特征。

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会使人慢慢游历在复杂多样的楼台亭阁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环境的和谐。

入世的、实用的因素,在这里占着明显的优势,而对反理性的意识予以排斥,这种反理性意识又是构成许多宗教建筑审美的基本特征。

中国建筑的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的严格对称结构上,以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

文明交流互鉴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启示

文明交流互鉴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启示

文明交流互鉴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启示
惠春琳
【期刊名称】《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2()2
【摘要】在一个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国提出增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理念主张,旨在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文明交流互鉴主张源于矛盾的对立
统一原理、世界交往理论和中华文化的“和合”理念,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
动力,揭示了文明演进规律。

文明交流互鉴应遵循相互尊重、相互促进、相互包容、创新发展的基本原理,追求平等、多元、开放、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以实际行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世界增加更多确定性与希望。

中国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实际
行动说明,多样文明可以和谐共生,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人类的出路。

【总页数】11页(P97-107)
【作者】惠春琳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文化因交流而精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r——精心打造敦煌文博会平台,促进文化交流互鉴
2.推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明与人
文交流高等研究院成立大会暨中华文化‘走出去’高层论坛”会议综述3.“文明
互鉴:网上文化交流共享”论坛推动网络文化产品交流互鉴4.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5.论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生成的理论逻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出场逻辑、存在形态与实践指向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出场逻辑、存在形态与实践指向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出场逻辑、存在形态与实践指向
齐道新;闫方洁
【期刊名称】《学习与实践》
【年(卷),期】2024()4
【摘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种立足中国自身、破解文化争辩、演绎未来趋向的主体性文明叙事,在文明的反思与抉择中生成以唯物史观中国逻辑关切现代文明的理论范式。

基于不同时空坐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呈现出三种不同存在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展现其实然存在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趋向擘画其应然存在形态,中华民族的主体性复归方式通过弥合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张力呈现其过程形态。

新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始终处理好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全面与协调的关系,不断推进文明实践的系统谋划与现实展开,开创一种全新现代文明的超越性构建方式。

【总页数】9页(P13-21)
【作者】齐道新;闫方洁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1
【相关文献】
1.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指向
2.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刻寓意、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3.守正创新:综合档案馆融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建设的学理逻辑与实践进路4.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历史根脉及实践逻辑5.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出场逻辑与世界意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2月/1日/第A01版
礼俗互动逻辑是理解中华文明的重要维度
记者张清俐
本报讯(记者张清俐)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一些传统思想文化仍在潜移默化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

如何科学分析传统文化,理解中华文明的演进,是当代广大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面临的时代命题。

11月28日,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主办的“礼俗互动:历史学与民俗学的对话”学术研讨会在济南举行,来自历史学与民俗学的学者从不同学术视野开启关于礼俗互动的历史与现代问题的探讨。

礼与俗在历史上分别指涉什么?《左传・隐公十一年》记载:“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据此,马来西亚欧亚大学教授王琛发认为,历史上的礼制是为了整体国家运转以及建构社会秩序而制定的社会规范,制定了各处必须遵守的制度性仪式节文,带有教化的责任。

习俗则是人们自发传承的地方性生活习惯,发展成集体的行为规范。

“礼俗是了解国家与社会的中介。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常建华认为,民俗反映民众日常生活,属于社会层次,作为礼仪的民俗受到国家、意识形态以及社会精英的强大影响。

中国传统社会尤其如此。

古代礼俗在一定程度上是地方官府与士大夫推行的结果,移风易俗正是这种社会实践。

《礼记・王制》中说:“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表明了“礼”和“俗”二者可以各行其是、同时互相丰富相关活动的主张。

同时,地方社会也不是完全被动接受来自国家与精英阶层的影响,习俗也会对士大夫乃至国家产生一定影响,经改造后纳入礼制。

“礼以义起”、“礼以情起”反映的就是这种情形。

近现代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推进,一些优秀传统文化逐渐式微,但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张士闪在大量民俗田野调查中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至今仍在以较为完整、活态的民俗生活方式继续传承,并借助民间社会的内部逻辑,在与现代化进程的对撞中产生了创新发展。

在对鲁中洼子村的考察中,张士闪观察到,当地村民在各种交际场合中,经常以“老礼”、“老风俗”等名义运作公共价值,在组织仪式、化解纠纷、统合伦理秩序等方面,村民会提及“心”、“性”、“道”、“教”、“公”、“私”、“义”、“利”、“理”、“礼”等语词,起到了“以言行事”的作用。

“这些语词通过与地方生活实践的结合,获得富有弹性的理解和运用,体现了民众个体自觉地与乡土社区乃至国家政治相涵化。

”张士闪介绍说。

与会学者强调,对礼俗二分的社会现象应持历史辩证态度。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高丙中表示,当我们讨论礼俗之分与互动时,应看到今天的“礼”和“俗”都已经不是历史上的“礼”和“俗”,从文化的意义来说,礼俗观与生活方式观一样,可以作为一种文化内部二分的概念与思想方式,有助于理解现代社会实现动态自我完善的规划。

张士闪也表示,礼和俗毕竟是人们为理解“地方”生活而发明、运用的概念。

在关于“地方”的日常表述与生活实践中,并非普遍存在截然的礼俗二分甚或对立的关系,但与礼俗有关的话题,却不仅涉及地方生活的建构,也涉及各层级的文化认同与地缘政治的运作问题。

这在以“时空压缩”为特征的当代社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此次研讨会表明,礼俗问题正成为历史学与民俗学形成有益交融的问题域。

常建华认为,礼俗是历史学特别是社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礼俗研究需要历史学与民俗学的交流与合作。

第1页共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