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显带染色体带型识别
《染色体带型分析》课件
自动化与智能化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 实现染色体带型分析的自动化和智能
化,提高分析速度和准确性。
高通量与快速检测
开发高通量、快速检测的染色体带型 分析技术,满足大规模临床和科研需
求。
分辨率提升
提高染色体带型分析的分辨率,以便 更准确地识别染色体变异和异常。
染色体带型分析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前景
染色体带型观察与拍照
显微镜观察
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 带型特征。
拍照记录
使用显微摄影设备对染色 体进行拍照记录。
图像分析
对拍摄的染色体照片进行 分析,提取染色体的特征 信息。
染色体带型分析结果解读
结果解读
根据染色体的特征信息,对其进 行分析和解读。
异常染色体的识别
识别异常染色体,并分析其对疾病 的影响。
如染色体着丝粒异染色质增多、 次缢痕增长或缩短等,可能与某 些遗传性疾病相关。
染色体带型异常与遗传性疾病的关系
唐氏综合征
由于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导致智力低下、生长 发育迟缓、特殊面容等症状。
威廉姆斯综合征
由于7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心 血管疾病、智力障碍等症状。
克氏综合征
由于X染色体部分缺失或结构异常,导致男性生殖 器官发育不全、身材矮小等症状。
进化关系,为物种保护和改良提供依据。
在法医学领域,染色体带型分析也被用于个体识别和亲缘关系鉴定中, 通过对个体的染色体带型特征进行分析,可以确定个体身份和亲缘关系 。
02
染色体带型分析的基本原 理
染色体显带技术
1
染色体显带技术是通过特定的染色方法,使染色 体呈现出深浅不同、明暗相间的带纹,以便于对 染色体进行分析和识别。
人类染色体G带核型分析
人类染色体G带核型分析摘要人类染色体G带核型分析是一项重要的遗传学检测方法,可以帮助鉴定染色体异常,为临床诊断和疾病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介绍人类染色体G带核型分析的原理、操作步骤和临床应用,并探讨其在遗传疾病研究中的意义。
引言人类染色体是一条条长短不一的DNA分子,其中包含了人类遗传信息的全部。
染色体异常可以导致不同的遗传疾病和癌症的发生。
人类染色体G带核型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染色体检测方法,利用一种特殊染色技术对染色体进行染色,然后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分析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从而鉴定染色体异常。
方法样本采集与培养人类染色体G带核型分析需要获取患者的外周血、羊水或胎盘组织等样本。
对于外周血样本,使用抗凝血管采集一定数量的血液。
对于羊水或胎盘组织样本,可以在妊娠期间进行采集。
采集的样本需要进行细胞培养,目的是获取足够数量的细胞进行分析。
细胞处理细胞培养后,采用适当的方法和药物对细胞进行处理,停止细胞分裂并保留染色体的形态。
常用的方法包括用胆碱能抑制剂停止细胞有丝分裂、用高渗溶液进行裂解和固定等。
染色体染色和显微镜观察经过处理的细胞用一种特殊染料(一般为吉姆萨染料)进行染色。
染色后,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量。
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可以对染色体进行鉴定,并进行核型分析。
数据分析与结果解读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得到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信息。
根据染色体的数量和形态,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如染色体缺失、染色体重复或染色体结构异常等。
根据结果,可以进行遗传辅助诊断,帮助确定疾病诊断和预后。
临床应用人类染色体G带核型分析在临床诊断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主要应用包括:遗传疾病的诊断人类染色体G带核型分析可以帮助确定染色体异常与遗传疾病的关系。
例如,唐氏综合征、爱德华氏综合征和Patau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都与特定的染色体异常有关。
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以准确诊断这些疾病,为咨询和治疗提供依据。
复杂遗传疾病的研究对于一些复杂的遗传疾病,人类染色体G带核型分析可以帮助鉴定潜在的遗传因素。
【培训课件-临床基因组学】_人类染色体的国际命名体制及识别技术-广州医学大学
b.如果两个细胞系克隆数量相等,其中一个是数目异常,另一 个是结构异常,则先描述数量异常的克隆。 例如: 45,X[30]/46,i(X)(q10)[30]
c.异常克隆先于正常克隆 例如: 45,X[10]/46,XX[50]
正常
缺失
重复
倒位
正常
易位
易位
正常
(一)在正常核型的描述过程中,首先要记录包括性
染色体在内的全部染色体数目,接着是一个逗号( ,),随后是性染色体的组成(X/Y)。
Ü46, XX (正常女性)
Ü46, XY ( 正常男性)
(二)在描述异常核型时:
1.数目异常
a.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直接写出核型中包含的所有性染色体
例如 正常女性核型 特纳综合征核型 超雌综合征核型
46,XX 45,X 47,XXX
正常男性核型 克氏综合征核型 超雄综合征核型
46,XY 47,XXY 47,XYY
b.常染色体(1~22号染色体)数目异常: 增加用“+”,减少用 “-”。 Ü 45,XX,-13 Ü 47,XX,+18 Ü 48,XX,+14,+21
染色体命名的基本原则
常用缩写
del der dic dup i ins inv mar mos p q r rob s t ter
缺失 衍生染色体 双着丝粒染色体 重复 等臂染色体 插入 倒位 标记染色体 嵌合体 染色体短臂 染色体长臂 环状染色体 罗伯逊易位 随体 易位 末端
deletion derivative chromosome dicentric duplication isochromosome insertion inversion marker chromosome mosaic short arm of chromosome long arm of chromosome ring chromosome 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 satellite translocation terminal,end of chromosome
G带染色体的主要识别特征
19号染色体 着丝粒及 其周围为深带,其余 均为浅带。在有的标 本上其长臂近中部可 显出一条着色极淡的 深带。短臂和长臂均 只有一个区。
20号染色体 着丝粒染 色浓。
• 短臂 中部有一条明 显而浓染的深带。此 臂只有一个区。
•
长臂 在远侧段
可见1-2条染色较淡
的深带,但有时不明
显。此臂只有一个
区。
的深带可分成两条较窄的深带,两
深带之间有一条很窄的浅带,后者
虽常不明显,但却是分区上的一个
界标。在有些标本上近末端处尚可
见一条窄的浅色的深带。此臂分为
2个区,界标即2区1号带为上述近
中段两深带之间的那条很窄的浅
带。
12号染色体 着丝粒染色浓。
•
短臂 中段可见一条深带,
此臂只有一个区。
•
长臂 近侧有一条深带紧贴
着丝粒。中段有一条宽的深带,这
条深带与近侧深带之间有一条明显
的浅带,但与11号染色体比较,这
条浅带较窄,这是鉴别11号与12号
染色体的一个主要的特征。在处理
较好的标本上,中段这条较宽的深
带可显出3条较窄的深带,且正中
一条着色较浓。在有些标本上,远
侧段还可见1-2条窄的染色较淡的
深带。此臂分为2个区,中段正中
的明显特征。此臂分为2个区,
远侧深带为2区1号带。
•
长臂 有3条明显的深
带,远侧近末段的一条深带着
色较淡,第2和第3深带稍接
近。此臂分为3个区,近侧第1
深带为2区1号带;中段的第2深
带为3区1号带。
8号染色体
•
短臂 有2条深带,其
间有一条较明显的浅带,
这是与10号染色体相区别
人类染色体G显带示意图口诀
人类染色体G显带示意图口诀:一秃二蛇三蝶飘四像鞭炮五黑腰六号p似小白脸七上八下九两条十号q三深带好十一低来十二高十三四五一个样着色深带一二一十六深带连着点十七深带跑得远十八人小肚子大十九中间一点腰二十头重脚轻二十一像葫芦瓢二十二两两一点Y黑脚,Xpq一担挑1号染色体(中央)p近侧1/2有两条宽阔和浓染的深带,远端有3-4条较窄较淡的带。
长臂有5条深带,中央有一条最亮最深的带。
q的次溢痕深染。
2号染色体(亚中)p有间隔较均匀的4条深带,中间的两条稍靠近。
着丝粒染色很浅。
长臂根据标本的质量可间6-8条深带。
3号染色体(中央)p和q中部色浅是3号染色体的特点。
p近着丝粒区通常有两条深带。
远端可见3条,中间的一条最宽最浓。
q臂近端可见两条深带,中间一条明显的浅带,远侧有4-5条深带。
4号染色体(亚中)p有1-2条深带,q有均匀分布的4条深带,在较好的标本还可以分出较好的更多的带纹。
5号染色体(亚中)p有1-2条深带,q中段有3条深带(有时为1条),远端有1-2条深带。
6号染色体(亚中)p中段为一明显宽阔的浅带,这是6号染色体的特征。
远端和近端各有一条深带,后者紧邻着丝粒。
在质量较好的标本可细分q有6条深带。
7号染色体(亚中)p上有3条深带,末端一条较宽且色深,有如“瓶盖”,q有3条明显的深带,远端一条较浅,且可分为两条。
8号染色体(亚中)最后一条深带宽浓粗壮p的两条深带被一条浅带隔开,最后一条深带宽浓,粗壮,这是8号染色体的特征,q的3-5条带,近侧段内带和末端较浅的一条带常不明显9号染色体(亚中)苗条p有3条深带,远侧的两条深带有时融为一条。
q有2条较亮的间隔均匀的深带,远端的一条有时一分为二,次溢痕不着色,长度变异大,但可用c带等选择性染色。
10号染色体(亚中)第一条宽浓p中段有1-2条深带,q有间隔基本均匀的3条深带。
远端2条相距较近。
近侧的一条着色最深。
11号染色体(亚中)着丝粒可能染色p中央有一宽阔的深带有时再分出较窄的一条。
人类染色体的国际命名体制及识别技术
11号染色体
短臂:短臂中间偏下有2条深带
长臂:紧靠着丝粒的地方有一条深带(q12) ,其下有一条明亮宽阔的浅带(q13),长臂 中间有2条深带常融合成一条,深带之间的浅带 是长臂2区的开始(q21),长臂末端有一条染 色较浅的深带(q24)。
12号染色体
短臂:短臂中间有1条深带
长臂:紧靠着丝粒的地方有一条深带(q12), 其下有一条明亮的浅带(q13),和11号相比, 此浅带相对较窄。长臂中间有3条深带,其中中 间的一条最宽最深,是2区的开始(q21),长臂 末端有一条染色较浅的深带(q24.2)。
2. 1960年,在美国丹佛(Denver)市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细胞 遗传学会议,讨论并确立了世界通用的细胞内染色体组成的 描述体系——Denver体制。
3. 1963年的伦敦会议。此次会议上一个最重要的成果是正 式批准将人类染色体分为七组,依次用字母A至G标明的分 类方法。
4.1968年染色体显带技术发明。瑞典的Torbjom Caspersson和他的同事发表了第一张用二氢盐酸喹吖因染 色的植物染色体显带照片,这是细胞遗传学领域第二个重大 的突破。随后科研工作者们迅速把这些研究扩展到人类染色 体上,并且于1970年发表了第一张显带的人类染色体核型 图。
染色体命名的基本原则
常用缩写
del der dic dup i ins inv mar mos p q r rob s t ter
缺失 衍生染色体 双着丝粒染色体 重复 等臂染色体 插入 倒位 标记染色体 嵌合体 染色体短臂 染色体长臂 环状染色体 罗伯逊易位 随体 易位 末端
deletion derivative chromosome dicentric duplication isochromosome insertion inversion marker chromosome mosaic short arm of chromosome long arm of chromosome ring chromosome 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 satellite translocation terminal,end of chromosome
人类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及G显带核型分析
液,轻轻混匀,制成磨砂状悬液。 11.制片:取上述悬液1~2滴,滴至沾有冰水或干燥的
洁净载玻片上,吹散,过火,空气干燥。 12.37℃温箱放置3~4天或70℃烘烤2 h进行老化处
理,以备显带分析用。
【(二实)人验类染方色法体和的G步显带骤】
染色体的带纹是染色体标本经过特殊处理后,每条 染色体上沿纵轴显示出的一定数量、着色程度不同、 宽窄不等的横纹。染色体带是染色体固有的、稳定 的特征。染色体G显带是多种显带技术中的一种,是 将染色体标本经胰蛋白酶处理后再用吉姆萨 (Giemsa)染液染色。G显带技术因其方法简便, 重复性好,带纹清晰且可长期保存而应用最为广泛。
2. 超净工作台内将抗凝血加入RPMI-1640培养液中,
每 瓶加0.3~0.5 ml全血。轻轻混匀。 3. 37℃恒温培养箱静置培养72 h左右(培养24 h后水平 轻摇培养瓶一次,以悬浮混匀血细胞)。 4. 培养至68~72 h(即终止培养前2~4 h),每瓶加秋 水仙素(20 μg/ml)至终浓度0.1~0.2 μg/ml,轻摇 培养瓶混匀,继续培养2~4 h。 5. 终止培养,将培养物吹打混匀后转移到10 ml玻璃离 心管,配平,1800 rpm 离心6 min。
2. G显带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包括胰蛋白酶的作用时间、 温度、pH等。其中胰蛋白酶溶液应37℃充分预热,溶 液pH应维持在6.8~7.2,以保证酶活性的发挥。另外 消化要适度,消化不足则带纹不清晰或不显示,消化过 度则带纹模糊甚至损失。
[作业与思考题]
1.简述人类染色体制备的操作过程和基本原理。 2.总结人类染色体制备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及注意
植 物血凝素(PHA)、秋水仙素(20μg/ml)、 0.075 mol/L氯化钾低渗液、0.85%生理盐水、 固定液(甲醇:冰醋酸=3:1,现配现用)、 Giemsa原液、0.25%胰蛋白酶溶液、磷酸盐缓冲 液。
人类染色体G显带示意图 口诀
人类染色体G显带示意图口诀:一秃二蛇三蝶飘四像鞭炮五黑腰六号p似小白脸七上八下九两条十号q三深带好十一低来十二高十三四五一个样着色深带一二一十六深带连着点十七深带跑得远十八人小肚子大十九中间一点腰二十头重脚轻二十一像葫芦瓢二十二两两一点Y黑脚,Xpq一担挑1号染色体(中央)p近侧1/2有两条宽阔和浓染的深带,远端有3-4条较窄较淡的带。
长臂有5条深带,中央有一条最亮最深的带。
q的次溢痕深染。
2号染色体(亚中)p有间隔较均匀的4条深带,中间的两条稍靠近。
着丝粒染色很浅。
长臂根据标本的质量可间6-8条深带。
3号染色体(中央)p和q中部色浅是3号染色体的特点。
p近着丝粒区通常有两条深带。
远端可见3条,中间的一条最宽最浓。
q臂近端可见两条深带,中间一条明显的浅带,远侧有4-5条深带。
4号染色体(亚中)p有1-2条深带,q有均匀分布的4条深带,在较好的标本还可以分出较好的更多的带纹。
5号染色体(亚中)p有1-2条深带,q中段有3条深带(有时为1条),远端有1-2条深带。
6号染色体(亚中)p中段为一明显宽阔的浅带,这是6号染色体的特征。
远端和近端各有一条深带,后者紧邻着丝粒。
在质量较好的标本可细分q有6条深带。
7号染色体(亚中)p上有3条深带,末端一条较宽且色深,有如“瓶盖”,q有3条明显的深带,远端一条较浅,且可分为两条。
8号染色体(亚中)最后一条深带宽浓粗壮p的两条深带被一条浅带隔开,最后一条深带宽浓,粗壮,这是8号染色体的特征,q的3-5条带,近侧段内带和末端较浅的一条带常不明显9号染色体(亚中)苗条p有3条深带,远侧的两条深带有时融为一条。
q有2条较亮的间隔均匀的深带,远端的一条有时一分为二,次溢痕不着色,长度变异大,但可用c带等选择性染色。
10号染色体(亚中)第一条宽浓p中段有1-2条深带,q有间隔基本均匀的3条深带。
远端2条相距较近。
近侧的一条着色最深。
11号染色体(亚中)着丝粒可能染色p中央有一宽阔的深带有时再分出较窄的一条。
染色体带纹及命名
染色体带纹及命名人类染色体是以几届国际会议的结果予以命名的(1960的Denver会议,1963年的伦敦会议,1966年的芝加哥会议,1975年巴黎会议,1977年stockholm会议,1994年Memphis会议)。
1995年细胞遗传学标准委员会修改了自1985到1991年所发表的文件,把他们编撰成一个册子,名为《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常简称ISCN1995。
显带是一类分带技术,是一种方法学。
是把染色体标本经过特殊处理后染色,使染色体有深、浅或明、暗的区别带。
这里我们介绍几种常出现在文献中的带型。
1、G带:也叫G显带,这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显带方法。
用胰酶,缓冲液处理中期染色体标本均可显带。
G带的特性是显带方法简单恒定,带型稳定,保存时间长。
染色体标本用热、碱、蛋白酶等预处理后,再用Giemsa染色,可以显示出与Q带相似的带纹。
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Q带亮带相应的部位,被Giemsa染成深带,而Q带暗带相应的部位被Giemsa 染成浅带。
这种显带技术称为G显带,所显示的带纹称为G带。
G显带克服了Q显带的缺点,G带标本可长期保存,而且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目前进行染色体分析的常规带型。
2、Q带:用喹吖因染料染中期染色体标本可出现一种特征性黄光亮暗带型,一般富含AT-DNA区段表现为亮带,富含GC-DNA区段黄光较暗,常用于人类Y染色体长臂的观察。
临床上较少用,不能长久保存。
3、C带:这种方法将结构异染色质和高度重复的DNA区域染色。
在人类染色体上这些区域位于着丝粒和Y染色体上。
常用于某一科题的研究。
专门显示着丝粒的显带技术。
C显带也可使第1、9、16号和Y染色体长臂的异染色质区染色。
因而,C带可用来分析染色体这些部位的改变。
4、R带:带型与G带相近,常用于染色体末端的研究。
所显示的带纹与G带的深、浅带带纹正好相反,故称为R带(reversed band)。
G带浅带如果发生异常,不易发现和识别,而R显带技术可以将G带浅带显示出易于识别的深带,所以R显带对分析染色体G带浅带部位的结构改变有重要作用。
G带染色体的识别
溢痕远侧的浅带为2区1号带,中段第2深
带为3区1号带,远侧段第3深带为4区1号 带。
二蛇
2号染色体 • 短臂:可见4条深带, 中段的两条深带稍靠 近。此臂分为2个区, 中段第2、3深带之间 的浅带为2区1号带。 • 长臂:可见6-7条深 带,此臂分为3个区, 第2和第3深带之间的 浅带为2区1号带,第4 和第5深带之间的浅带 为3区1号带。
9、 制片:留固定液0.2ml~0.4ml,轻轻 冲打制成细胞悬液。冰冻载波片,滴管口 距离载玻片10~15cm,每片2~3滴。 10、烤片:75℃烤箱烤3小时。自然冷却。
11、胰酶预温:立式染色缸中磷酸缓冲液100ml ( 1/15M NaH2PO4 80.8 ml ,KH2PO4 19.2ml),2.5%的胰蛋白酶原液1ml配成0.025% 的工作液。37℃的恒温水浴箱内预温。 12、显带:不断轻轻摆动,使胰酶作用均匀,处 理时间25~90秒钟左右(较陈旧标本时间适当延 长,随着处理标本数量增加,胰酶逐渐消耗,胰 酶作用时间逐渐延长,精确的时间自行摸索)。 取出标本片,立即用37℃预温的生理盐水轻轻漂 洗两次,去除片子上的胰酶溶液。
二、基本原理
(一)染色体标本制备
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几乎都是处在G0 期或G1 期,一般情 况下是不分裂的。 当在培养基中加入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 PHA)时,这种小淋巴细胞受到刺激后转化为淋巴母细 胞,并开始进行有丝分裂。 经过短期培养后,用秋水仙素处理、低渗、固定、滴片 和染色,就可获得大量中期分裂相的细胞,制片后可以 清楚地对染色体进行观察。
4、离心:10分钟(1500转/分),弃上清液,留 下沉淀物。 5、低渗:6~8m1预温37℃的0.075M KCl溶液, 沉淀细胞重重冲散,37℃水浴箱30-35分钟。 6、预固定:1ml新配制的固定剂,轻轻冲打, 37℃水浴箱中静置5分钟。 7、离心:1500转/分离心10分钟,弃上清液。 6.第一次固定:固定液6~8m1,沉淀物轻轻冲 打均匀,37℃水浴箱中静置固定10分钟。 7、第一次离心10分钟(1500转/分),弃上清液。 8、 重复第6、7步。
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
实验 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 目的要求
1、熟悉人类染色体的G带形特征 2、掌握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方法 实验内容 G显带照片核型分析
照片和玻片标本的来源
取外周血---体外培养---秋水仙素处理---低 渗---固定---制片---老化处理---胰酶处理--Giemsa染色---观察---显微摄影。
• 2、全部G带特征: 剪贴配对后观察 (考试要求) 3、实验报告当堂交
1、主要特征带型
• 1秃 2蛇 3蝶飘 4均匀 5黑腰 • 6号小白脸 7似戴帽 8三长两短 • 9细颈长两条 10三条带型好 • 11低 12高 X染色体一担挑 • 13、14、15 四二一、低中高 • 16 深带连着点17深带跑得远18人小肚子大 • 19点黑腰 20 头重脚轻 • 21 似像角 22 戴小帽
G显带染色体的命名
染色体号---臂的符号---区号---带号---亚带--亚亚带
如:1q34 5p23.3 14q22.23
图8 人类C带核型,C带显示的是着丝相观察---实验报告纸准备 (A、B、C、D、E、F、G组横线并标注 1、2、3---22、X、Y号码)--剪取染色体---配对分析---粘贴---核型书写
人类G显带核型分析
人类G显带核型分析简介人类基因组由一系列的染色体组成,其中包含有关个体遗传特征的信息。
通过分析人类染色体的形态和结构,可以获取有关个体的核型信息。
在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中,G带染色体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它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核型信息。
G带染色体技术G带染色体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核型分析方法,它能够显现染色体的带状结构。
该技术利用了染色体的染色质中富含的AT和GC碱基对的差异,通过特定染色剂的作用,可以将染色体分成明显的带状结构。
G带染色体技术通常与显微镜观察相结合,可以得到高分辨率的染色体核型图。
G带染色体核型分析步骤G带染色体核型分析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细胞培养:首先需要从个体的脐带血、外周血或骨髓等获得细胞样本,然后将其进行细胞培养,使细胞增殖到足够数量。
2.处理染色体:将细胞处理以使染色体展开,并进行固定。
通常通过加入适量的高渗液来使细胞膨胀,然后进行固定。
3.涂片制备:将处理后的细胞进行涂片制备,通常使用玻璃片或载玻片。
制备涂片时需小心操作,避免细胞损伤或重叠。
4.染色:将涂片进行染色,常用的染色剂包括吉姆萨染色剂或戈姆萨染色剂。
染色剂的选择会影响染色体的分辨率和对比度。
5.显微镜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染色后的涂片,通过对各染色体的形态和带状结构进行分析,得到染色体的核型信息。
G带染色体分析的应用G带染色体分析广泛应用于临床遗传学和生物学研究中,主要用于以下方面:1.检测染色体异常:通过G带染色体分析,可以检测到染色体数目异常、结构异常或重排。
这些异常经常与遗传疾病相关,对于儿童发育异常或个体的生育能力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2.遗传咨询和筛查:G带染色体分析可用于进行遗传咨询和筛查,帮助家庭了解染色体异常的潜在风险。
例如,在孕期通过羊水细胞或绒毛组织进行G带染色体分析,可以帮助判断胎儿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
3.种群遗传学研究:G带染色体分析也可以用于种群遗传学研究,通过分析不同种群的染色体组成和遗传变异,可以揭示人类种群间的遗传关系和进化历史。
人类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与G显带核型分析报告
人类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与G显带核型分析报告概述核型分析是指通过对细胞的染色体观察,了解它们的数量、形态,从而判断个体的性别以及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
本文将介绍人类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方法以及采用G显带染色技术进行核型分析的过程和结果。
材料与方法标本制备:1.通过体内生长的细胞系培养得到细胞,并将它们发送至染色体形态捕获系统实验室。
2.将收到的细胞进行样品准备。
先加入均浆剂净水,并初次混合。
待与细胞量相等的5%高马尔谷酸(Na2HPO4)特性缓冲液和1%偏硫酸,最后混合。
3.轻轻转动管子,并且离开它说较长时间,使得细胞得以与溶液完全变淡。
4.通过四氯化碳进行固定,直至样品中的细胞结构都没有被损坏。
5.利用各种化学剂处理样本,以预处理出更好的结构。
G显带染色:1.将钟室内的标本压片,使细胞的核形成按制定的标准排序,并在有机玻璃片底部粘贴。
2.加入如下染料:a. Giemsa液:Giemsa指的是罗马帝国时期的波尔多区Giemsa教授。
G显带染色技术将溶液中的Giemsa染色质直到他们的总量到达6倍于DNA总量。
Giemsa染料在滴定时间内还要使染色质呈现某些将染色质透过玻片清楚可见的颜色。
b. Sorenson’s Buffer:Sørensen’s缓冲液是一种被设计为模仿人类体液的缓冲液。
在G显带染色过程中,它发挥的作用是将不同颜色的细胞内组成分离出来,使得它们不会在一幅核型图像中混杂在一起。
3. 在加入染料后将玻璃片封起来,等待颜料与核相结合。
4. 将镜头放置在显微镜底座中,并通过显微镜观察标本。
分析:我们使用的显微镜是能见度很好的显微镜,能够让细胞结构非常清晰可见。
我们可以在屏幕上观察到标本图像。
我们首先计算出图像中每个单独的染色体的数目以及它们的大小和形状。
在一张图像上,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区分每个单独的染色体,并根据它们的大小、形状和位置来确定它们在细胞核中的位置。
结果我们的细胞核型分析结果显示,这个体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数目为46个。
[人体显微形态学]_实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
[人体显微形态学]_实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
人体显微形态学的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是实验室里一项非常重要的实验。
它主要是
为了研究人体染色体G显带核型,以了解非常微小部分染色体结构和功能,从而可以准确
评估人体染色体安全性和染色体病变。
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实验,是微生物学实验室中常用的分子生物技术之一。
它包括
用荧光原子瞳(FISH)技术来检测和辨识人体染色体G显带上的特定片段,是按比例放大
微小结构的,目的是在极端放大的条件下观察其形状和染色体结构,以调查染色体G显带
核型的特征。
实验之前,需要准备染色体DNA样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反应(RT-PCR)技术,提取
染色体DNA样本。
取染色体DNA样本,用供体核酸进行探针结合,以染色技术对染色体进
行染色,并在特定稀释条件下进行配对图谱比较,以得出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的结果。
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的过程中,要采用专业的放大技术,如荧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
镜等,来放大染色体核酸片段的结构,以准确观察染色体G显带核型。
采用特定稀释技术,给出多种图形,作为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的依据。
最后,运用解剖切片、拍片、再加以染色,用荧光显微镜染色,最后才得出染色体G
显带核型分析的结论。
比较同一组DNA样本中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的结果,便可得出染
色体上显带特征的特点;进而确定人体染色体的安全性及疾病的分析结果。
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是一种十分详细、复杂的实验,其实验步骤也十分耗时,但是
它为弄清染色体G显带的结构提供了最佳的依据,直接关系到人类健康,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实验备受重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G显带核型分析F
G显带核型分析F
核型分析是对染色体进行观察和研究的一种方法,通过观察染色体的结构和数量来确定个体的性别以及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
在G显带核型分析中,染色体会被染上不同的颜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进行分类。
G显带核型分析是一种用于人类染色体研究的标准方法之一、它是由高尔基(Giemsa)染色的方法得名。
G显带染色法是一种将染色区域显色染色的方法,使不同的染色区域显示出不同的颜色,从而可以对染色体进行清晰的观察和分析。
在G显带核型分析中,通常会通过外周血液样本或胎儿细胞样本来获取染色体。
首先,通过特定的培养方法,将细胞培养增殖到足够数量。
然后,将细胞进行染色处理,使染色体显现出清晰的黑白条纹。
最后,通过显微镜观察和拍照记录,并用计算机系统进行图像分析和染色体分类。
1.确定性别:通过观察性染色体(X和Y染色体)的存在与否,确定个体的性别。
正常女性的核型为46,XX,正常男性的核型为46,XY。
2.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检测:通过计数染色体的数量,来检测是否存在染色体数目异常。
正常人类体细胞核型为46个染色体。
3.结构异常的检测: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结构,检测是否存在染色体结构异常,如易位、缺失、重复、倒位等。
这些染色体异常可能会导致染色体疾病,如唐氏综合征、爱德华综合征等。
4.染色体变异研究:对正常染色体的结构和形态进行研究,了解染色体的变异规律,以及对染色体进行分类和命名。
人类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
人类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引言人类基因组中的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
其中,性染色体在性别决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人类中,性别由两种类型的性染色体决定:XX对应女性,XY对应男性。
正常情况下,人类的细胞核中共有46条染色体,其中44条为非性染色体,另外2条为性染色体。
本文将对人类G显带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
G显带染色体G显带染色体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它使用某些特定的染色剂对染色体进行染色,以便更好地观察和研究染色体的形态和结构。
G显带染色技术具有高分辨率和高对比度的特点,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染色体上的各种条纹和细节,有助于鉴定染色体异常和进行核型分析。
人类G显带染色体核型人类的G显带染色体核型是指对人类细胞中的染色体进行G显带染色后所观察到的染色体图型。
正常情况下,人类的核型为46,XX或46,XY,表示每个细胞核中都包含有22对自动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
其中,自动染色体按照从长到短的顺序编号为1-22号染色体,性染色体用X和Y表示,女性的核型为46,XX,男性的核型为46,XY。
核型异常与疾病关联核型异常是指染色体在数量或结构上发生异常变化。
在人类中,核型异常与一些遗传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例如,唐氏综合征是由于21号染色体的三体性引起的,患者的核型为47,XX(+21)或47,XY(+21)。
爱德华综合征也是一种常见的核型异常疾病,其核型为47,XXY。
核型异常的检测对于某些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步骤进行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 细胞培养和处理首先,需要从被检测的样本中提取出细胞,常用的样本包括外周血、羊水、胎盘组织等。
然后,将提取得到的细胞进行培养,使其增殖到一定数量。
接下来,使用适当的方法处理细胞,使其进入到有利于显带形成的状态。
2. G显带染色处理后的细胞要进行G显带染色。
染色方法一般采用G显带染色试剂盒,其中的染色剂对染色体具有亲和力。
G显带技术1
人类G显带染色体制备技术 实验四 人类 显带染色体制备技术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 染色体常规片的制备技术 2、掌握镜下各号染色体 带带型。 带带型。 、掌握镜下各号染色体G带带型 3、了解人类染色体 显带技术方法 、了解人类染色体G显带技术方法
分析: 1、为什么没有染色体、染色体不分散? 2、为什么染色体不显带、染色体发毛?
(二)、镜检 )、镜检 先在低倍镜下选择分散良好、 先在低倍镜下选择分散良好、长度适 中的中期分裂相,然后转至油镜下观察G带 中的中期分裂相,然后转至油镜下观察 带 带型。选择带纹清晰的分裂相进行分析, 带型。选择带纹清晰的分裂相进行分析, 并在实验报告纸上绘出快速线条分裂相, 并在实验报告纸上绘出快速线条分裂相, 标明各条染色体序号。 标明各条染色规片制备技术 (二)G显带标本制备 显带标本制备 1、外周血培养按常规法制作染色体标本,自然老化 天左右。 、外周血培养按常规法制作染色体标本,自然老化3~7天左右。 天左右 2、将0.02%胰蛋白酶溶液倒入染色缸中,加入 %酚红溶液 、 %胰蛋白酶溶液倒入染色缸中,加入0.4%酚红溶液2 并以1NNaHCO3调节 调节PH 7.0 左右,使颜色为橙色。混匀 左右,使颜色为橙色。 滴,并以 调节 置于37℃水浴锅恒温。 后,置于 ℃水浴锅恒温。 3、将经过老化的标本片投入0.02%胰蛋白酶溶液中消化 ~ 、将经过老化的标本片投入 %胰蛋白酶溶液中消化30~ 60秒。 秒 4、取出已消化的标本片,立即投入磷酸缓冲液中,冲洗残留 、取出已消化的标本片,立即投入磷酸缓冲液中, 的胰酶。 的胰酶。 5、用10%Giemsa染液染色 、 染液染色6-10分钟。 分钟。 染液染色 分钟 6、自来水冲洗,凉干或电吹风吹干后镜检。 、自来水冲洗,凉干或电吹风吹干后镜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edical Genetics
Medical Genetics
Medical Genetics
X染色体其长度介于7号 和 8 号染色体之间 。着 丝粒有时染色淡。 • 短臂:中段有一条明 显的 深 带 , 宛 如 “ 竹节 状 ” 。 在有 些 标 本上 其 远侧还可见一条窄的、 着 色 淡 的 深 带 。 • 长臂:可见3~4条深带, 近侧一条最明显。此臂 分为 2 个区,近侧的这 条最明显的深带为 2 区 1 号带。
近端着丝粒染色体、有随体 Y染色体略大、长臂平行伸展、无随体
1
2
3
B组
C组 D组 E组
4 —— 5
6 ——12、X 13 ——15 17
16
18
小 F组 G组
19 ——20 21——22、Y
Medical Genetics
一秃二蛇三蝶飘, 四象鞭炮五黑腰; 六号短空小白脸, 七上八下九苗条; 十号长臂近带好, 十一低来十二高; 十三十四十五号, 三个长臂一二一; 十六长臂缢痕大, 十七长臂带脚镣; 十八人小肚皮大, 十九中间一黑腰; 二十头重脚脚底轻, 二十一带宽身体小; 二十二带小身体大, Y长一宽近末端; X短臂一、长臂三, 中间象个工字般。
第2号染色体: 短臂可见4条深 带,中段的两条 深带稍靠近些,; 长臂可见4~7条 带,接近着丝粒 的1/3区段的着 色甚浅,其余的 远侧区段上,带 纹分布较均匀。
第3号染色体:两臂近似对称,形似 “蝴蝶”为该染色体的独有特征,着丝 粒及附近区段的着色相当深。短臂的 近侧部可见二条深带,远侧部可见三 条深带,且中间的一条着色更深,而 近端部的一条带较窄,着色也浅,这 是鉴别第3号染色体的主要特征。长 臂的近侧部和远侧部一般各有一条较 宽的深带。在优良的标本上,近侧部 的深带可划分为2个区。长臂2区4 带~2区6带的宽度明显大于短臂2区2 带~2区dical Genetics
Medical Genetics
Medical Genetics
第6号染色体:短臂近侧部有一 着色浅的宽带,这一宽带的远侧 部为一着色深的带,而其近侧部 也为一深带,它紧靠着丝粒。在 较好的标本上,远侧部深带又可 分成二个带。长臂可有5~6条深 带,近侧的一条紧贴着丝粒。远 侧末端的一条深带窄而且着色较 浅。该染色体两个臂的近着丝粒 区和整个长臂(除端粒以外), 着色均很深。
第5号染色体:短臂上大多呈现一条深 带,此臂也为1个区;长臂的近侧部为 一深带,中段可见三条深带,远侧部可 见1~2条深带,其中末端的一条深带着 色更浓。
鉴别的要点: ①第4染色体长臂上的深带分布得比第5染色 体均匀;②即使在显带不太好的情况下,第 4染色体的q13带始终是明显的,而第5染色 体的q13带一般并不显现;③有时第5染色体 的3区4带很明显,而第4染色体的3区2带和4 带却不显现。
Medical Genetics
G显带染色体带型识别
Medical Genetics
人类体细胞的正常核型(Denver体制)
组 大 A组
染色体号
主要特征
中央着丝粒染色体 亚中着丝粒染色体 亚中着丝粒染色体、无随体 亚中着丝粒染色体 近端着丝粒染色体、有随体 中央着丝粒染色体 亚中着丝粒染色体 中央着丝粒染色体
Medical Genetics
第11号染色体:它与第12染色 体甚相似,着丝粒均为深染。 短臂的近中部可见二条深带 (有时融合为一条),着丝粒 指数明显大于第12染色体。长 臂的近中部有二条深带,在近 侧部的深带与着丝粒之间为一 相当宽大的浅带,它比第12染 色体上相应的浅带要宽得多。 在较好的标本上,在远侧端尚 可见到一条着色浅的带。
第7号染色体:着丝粒染色甚深。 短臂上有2~3条深带,处于中部 的那条带通常着色很浅,有时不 明显,远侧端的那条带着色很深, 宛如“井盖”,为一末端带。这一 特征对于鉴别7染色体最有价值。 长臂可见三条明显的深带,近侧 部和中部的二条带着色深,带型 也较宽。
Medical Genetics
Medical Genetics
Medical Genetics
第8号染色体:短臂上 一般可见到二条着色 较深的带而远侧部的2 区2带比近侧部的1区2 带着色较深些,这恰 好与第10染色体短臂 上出现二条带的情形 相反。长臂上几条深 带的界限不清楚,一 般为3~4条,由近及 远,越来越深。
第9号染色体:着丝 粒深染。短臂可见二 条深带,有时它们融 合为一条较宽的带。 长臂上有二条明显的 深带,次缢痕通常不 着色且往往是多态性 的;在有些标本上呈 现出特有的狭长而扭 曲的“颈部区”。
第10号染色体:着丝粒着色深。 短臂上大多不现明显的深带; 在较好的标本上,在短臂上可 现二条深带,但远侧部较近侧 部的带着色要浅;长臂上有明 显的三条深带;与第8染色体 不同,近侧部的深带(2区1带) 着色更深些;另二条深带较为 靠近。这些是使它与第8染色 体相区别的另一些特征。
Medical Genetics
Medical Genetics
Medical Genetics
Medical Genetics
Medical Genetics
第4号染色体:它比第5染色体着色更 均匀,且着色更深。短臂上只有一个区, 其上有1~2条深带;长臂可见均匀分布 的4条深带,质量优良的标本中,近中 段的二条带又各划分为二条深带。
第12号染色体:着丝粒指数是C 组染色体中最低的。短臂中部一 般仅见一条深带,长臂上大多可 见到三条深带,中间的一条带最 宽,系界标(2区1带),这三条 深色区明显大于第11染色体的相 应区段。这是区别这两对染色体 的又一重要特征。如果标本质量 较好,在远侧部尚可见到1~2条 着色较淡的浅带。此臂分为二个 区。
Medical Genetics
第1号染色体:短臂的近侧 部一半有二个深带,但中部 的深带较宽,在处理较好的 标本上,远侧段可见3~4条 浅染的深带。长臂的次缢痕 紧贴着丝粒,着色甚深。且 是多态性的。近侧部为一窄 的浅带,中段和远侧段各有 二条深带。 短臂远侧的一半几乎为浅染 区;其二是深染的次缢痕位 于长臂且紧靠着丝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