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营销:润物无声才是最高境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硬植入”广告频现影视作品惹来热议

植入营销:润物无声才是最高境界

中国文化产业网时间: 2010-05-28 来源:南方日报【字体:大中小】

绘图/陈健珊

■引言

从前几年的星星之火,到2010年的燎原之势,植入式广告营销突然之间井喷。

虎年春节联欢晚会,刘谦的魔术表演中汇源果汁频频“抢镜”;4月份热播的电影《杜拉拉升职记》,立顿红茶巧妙出现在不少情节;热播电视剧《手机》也大打“植入”牌,房地产、餐厅、汽车、酒、手机、电脑、食品等等都被植入……

尽管观众(也是消费者)对植入式广告褒贬不一,不少植入式广告由于植入得过于粗糙露骨,更是恶评如潮,但植入式广告显然已经大行其道。对于企业主来说,优秀的植入式广告不但形式新颖容易让人接受,且相比硬广告的烧钱,植入式广告的投入也小很多。正如一位知名企业市场部负责人所说:“现在已经不是考虑要不要…植入‟的问题,而是要考虑如何…植入‟的问题。”

●案例回放

植入式广告野蛮成长

前几年,植入式广告还是“浅草才能没马蹄”,但转眼间,植入式广告已经是“千树万树梨花开”。“请不要在广告中插播春晚!”上海清口派相声演员周立波的一句揶揄,让更多人知道了植入式广告。

随着电影《杜拉拉升职记》和电视剧《手机》的热播,植入式广告营销更是受到观众和企业主的高度关注。尽管观众对植入式广告争议颇大,但对商家而言,越是有争议(只要不是太过头从而对品牌美誉度带来损害),他们越是喜欢。

随着越来越多的广告主关注,植入式广告营销面临跨越式发展的机会。但是,由于不少广告主和影视作品制作人对植入式广告营销的认知度不够,一开始就存在滥用“植入”的现象,并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使得植入式广告营销一起步就面临鱼龙混杂的局面。如果这种局面不及时得到扭转,植入式营销这种新兴的广告模式,很有可能就因为观众的厌恶而“胎死腹中”。

植入式广告的得与失

植入式广告营销在海外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内地市场出现也有20余年,但真正开始启动,还是这两年的事情。冯小刚通过一系列卖座电影,如《大腕》、《手机》、《天下无贼》、《非诚勿扰》等,让影视界和企业界看到了植入式营销的机会。湖南卫视从2008年的《丑女无敌》开始就尝试引入植入式广告,此后,尝到了甜头的湖南卫视又推出了一系列的热播电视剧如《一起来看流星雨1》、《蜕变“80”后》等将电视剧植入广告引向了媒体创新资源规模化开发与规范化运作的新高度。

不过,真正让植入式广告“名声大噪”的,是虎年春节联欢晚会。“广告多可笑,本山最无聊,穷人惊送国窖,特写未了,搜狐接着干扰,产品逐个介绍”,一首名为《笑广告》的歌曲在春节后广为传播,充分表达了观众对央视春晚中植入大量广告的意见,甚至有网民调侃,“看的不是春晚,看的是广告”。

4月中旬,电影《杜拉拉升职记》上线,在这部票房大获成功的电影中,被植入的广告多达20多个。不过,由于广告主与制片方在前期进行了精心设计,植入式广告告别了以往此类广告的生搬硬套模式,基本上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杜拉拉升职记》给因为春晚而引来大量骂名的植入式营销,打了一场翻身仗。

由于植入式营销越来越热,记者了解到,不少知名企业的市场部都开始专门安排人手研究植入式广告,还有不少中小型广告公司则忙着转型,希望在植入式业务上分一杯羹。“以前要费很多口舌去向客户解释植入式广告,现在大家就都知道植入式广告是怎么回事了。”主营植入式广告代理业务的合润传媒的王一飞表示。

知名营销人,张默闻营销策划(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张默闻两三年前在自己的博客上指出,中国植入式广告疯狂的时期要来临了。现在来看,他的这一判断显然是正确的。数据显示,1974年美国植入式广告的收入为1740万美元,而2009年,这一数字达到近70亿美元。从全球来看,植入式广告收入2009年突破120亿美元,预计在2012年可能会突破200亿美元。在世界上电影业最发达的美国,三分之二的电影业收入来自于增值部分,植入式广告就是其中所占比例较大的一个赢利项目,现在美国主要电视网的电视剧有75%资金来源于植入式广告,在美国有90%产品在电视上出现是出于产品植入。在中国,今年央视春晚在此方面的收入则近亿元人民币,而2009年中国的植入式广告整体市场规模大约在20个亿,市场以40%—50%的速度在成长。

“拔苗助长”或成隐患

植入式营销对广告主的吸引力毋庸置疑。现在是注意力经济时代,不过,受众对传统广告早已产生“审美疲劳”,电视广告时间往往就是换台时间,看报纸看半边也成为习惯。对广告主来说,不做推广是等死,但要大力推广注定是烧钱,这对很多企业来说可能就是找死。

而植入式营销给了广告主一个很好的传播平台,可以少花钱、多办事,或者是办成事。众所周知,电视台的硬广告都是按秒收费,几秒钟黄金时段的广告就可以“烧”掉广告客户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但如果选择植入式广告,性价比就好了许多,加之其不知不觉就能起到宣传效果。以《杜拉拉升职记》为例,泰国旅游局只花费了70多万元人民币,就让观众见识了泰国某知名景点让人流连忘返的美丽景色和人文环境。业内评价,这样的宣传效果,就是花700万砸向传统的硬广告,也很难取得。

不过,由于国内企业主和影视剧制作人大多数还是接触植入式广告营销,没有对植入式营销的深度认知,在开展植入式营销上,往往不顾自身产品和服务的诉求,硬将广告“植入”作品中,缺乏人性化;广告主也存在拔苗助长的浮躁心态,眼睛只

盯住几个热门影视剧和大牌导演、演员身上,一窝蜂扎堆,缺乏个性化诉求。此外,不少广告主甚至不知道规避负面“植入”,以为只要能“植入”就能达到宣传效果。

随着植入式广告盛行,更是有广告主不计后果的跟风,不仅大品牌以植入为荣,且有越来越多的二三线品牌也加入到植入大军之中。不过,这些二三线品牌对植入式广告的理解往往还停留在“LOGO越大越好,曝光越长越好”的阶段。“只要给钱,肯定能想方设法植进去,真的能把电影拍成广告。”主营植入式广告代理业务的某广告公司负责人笑着告诉记者。这种放任,不但植入效果可想而知,更会让整个植入式营销市场失去秩序。

●案例讨论

参与讨论嘉宾:

李光斗:著名品牌战略专家

姜朝晖:湖南卫视广告部副主任、策划总监

嵇万青:波司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企划部部长

耿一诚:广州成美营销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

【议题一】

植入式营销如何规避“硬植入”

植入式广告追求的是润物细无声,在不知不觉中植入,让受众“无缝”接受。喜欢看美剧的人,经常会见到苹果那个绿莹莹的LOGO,让人过目难忘。

但在国内,很多植入式广告十分生硬。大牌如宝马这样的品牌,在国内的植入式营销也让人不敢恭维。在《天下无贼》中,刘德华训斥保安的一句话就是“开宝马的未必是好人”,在电影《疯狂的石头》中,宝马被暴发户解读为“别摸我”。

而《杜拉拉升职记》之所以能让植入式广告打翻身仗,关键就是在植入上更多地考虑到产品、服务特性与剧情及角色的搭配,使得植入不显山不露水。《杜拉拉升职记》制片人焦爱民就举例,比如立顿红茶,戏中有一个场景是男主人公王伟深夜加班,也在办公室的杜拉拉就倒了一杯红茶给他,这个情节就显得很自然。与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