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第一单元沿波而讨源2谈中国诗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谈中国诗

◎诗海拾贝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赏析】这是一首抒情诗。根据诗的内容来看,是诗人漫游长江下游时的作品。当时虽是秋季,天却相当寒冷。诗人睹物伤情,不免想到故乡,引起了思乡之泪。再加上当时诗人奔走于长江下游各地,既为隐士,而又想求官;既羡慕田园生活,而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因而此诗流露的感情是相当复杂的。树叶渐脱,北雁南飞,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这首诗通过深秋的典型景物来点明季节;此外,作者还以“北风”呼啸来渲染气氛,自然使人觉得寒冷,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本诗二、三两联都是自然成对,毫无斧凿痕迹。第二联两句都是指襄阳的地理位置,信手拈来,就地成对,极为自然。第三联“乡泪”是情,“孤帆”是景,以情对景,扣合自然,充分表达了诗人的感情。最后又以景作结,把思归的哀情和前路茫茫的愁绪都寄寓在这迷茫的黄昏江景中了。

◎语林撷英

1.人的一生会遇到无数个对手,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而最强的对手则是自己。最难的挑战则是打败自己心中的惰性。当你还在安于现状碌碌无为时,不妨去看看身边那些正在拼搏的人。

2.多一点慈善之心。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苦难,有太多可怜无助的人,按《圣经》上说,他们都是你的兄弟姊妹,需要你的关爱和帮助。当你有能力去帮助他们的时候,就应该力所能及,给他们一点温暖与爱心。这样,当你也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来帮助你。关爱他人,也是在关爱自己。

3.自己活,也让别人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人的利益与生命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不要只为了一己之利而以邻为壑,你死我活,幸灾乐祸。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4.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无规矩不成方圆。人不能太放纵自己,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受到多大诱惑,遭遇多大困难,都要守住自己的底线,坚持自己做人的原则,否则可能会阴沟翻船,后悔莫及。

5.如果说友谊是一棵常青树,那么,浇灌它的必定是出自心田的清泉;如果说友谊是一

朵开不败的鲜花,那么,照耀它的必定是从心中升起的太阳。

◎作者卡片

姓名钱钟书

生卒年1910~1998

字号称谓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

籍贯江苏无锡

相关材料

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学士学位。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与此同时,他在上海暨南大学、中央图书馆和清华大学执教或任职。1953年后,在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学术著作《宋诗选注》《谈艺录》《管锥编》《七缀集》等。《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集。多卷本《管锥编》对中国著名的“经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阐发、辨析。

《谈中国诗》是钱钟书根据自己于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作的一篇英语演讲稿节译而成的。本文的听众是美国朋友,所以本文在阐明“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时,主要是引用西方文化名人的材料和西方的诗歌来作比较,用的是比较文学的立场。钱钟书指出,论诗必须根据本国文化根基加以论述,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科学。

◎知识链接

1.山水田园诗源于东晋的谢灵运和晋代的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2.史诗是一种庄严的文学体裁,内容为民间传说或歌颂英雄功绩的长篇叙事诗,它涉及的主题可以包括历史事件、民族、宗教或传说。

史诗一般分为两种,一种为“传统史诗”或“原始史诗”,主要是以口头流传的形式世代相传,随着时间而增添情节,最后被整理、加工,以文字记载成为一部统一的作品。这类史诗的代表有荷马的史诗作品《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另一种为文学作家以特定的观念目的有意识地编写而成的“文学史诗”,这类史诗的代表有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和约翰·弥尔顿的《失乐园》。

一、字音辨识

1.单音字

精髓.

(suǐ) 轻鸢.剪掠(yuān) 颦蹙..

(pín)(cù) 深挚.(zhì) 梵.

文(Fàn) 羡妒.(dù) 咻.

咻然(xiū) 无垠.(yín) 饶恕.

(shù) 2.多音字

单薄.(bó) 秘 深秘.(mì) 薄.脆(báo) 秘.

鲁(Bì) 二、字形辨认

⎩⎪⎨⎪⎧fán ɡ(妨)碍fǎnɡ(仿)照 ⎩⎪⎨⎪⎧纯cuì(粹)荟cuì(萃) ⎩⎪⎨⎪⎧biàn (辨)别biàn (辩)解 ⎩⎪⎨⎪⎧遥思远chànɡ(怅) 为虎作chānɡ(伥) ⎩⎪⎨⎪⎧hōnɡ(烘)托hōnɡ(哄)笑hónɡ(洪)量

三、词语辨析

1.悠远 悠扬

悠远:离现在时间长;距离远。

悠扬:形容声音时高时低而和谐。

2.情调 情绪

情调:思想感情所表现出来的格调;事物所具有的能引起人的各种不同感情的性质。 情绪:人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心理状态;指不愉快的情感。

四、词语积累

1.数见不鲜:屡次见到并不感到新鲜稀罕。

2.回肠荡气: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

3.惊天动地:①形容声音特别响亮;②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

4.轻鸢剪影:轻盈的鸢(鹰隼类猛禽)掠过空中留下轮廓。

1.在认真阅读全文的基础上,准确筛选有关段落中的信息,并用恰当的语言概括中国诗的特征。

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诗有以下特征:第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适配“诗心”的需要;第三,中国诗富于暗示性;第四,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2.文脉梳理

谈中国诗⎩⎪⎪⎨⎪⎪⎧⎭

⎪⎪

⎬⎪⎪⎫一、(第一段):交代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

二、(第二段):整体上论述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规律

三、(第三段至第十二段):重点论述中国诗的

各个特点四、(第十三段):论中国诗的总体特色,并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根据本国文化根基加以论述对比

1.作者为什么认为“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发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位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外国诗的中国读者?

这句话是作者针对发问者的立场来说的。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他会辨别,但不会笼统地概括中国诗的一般印象。“他要把每个诗人的特殊、独个的美一一分辨出来”“他至多就本国诗本身分成宗派或时期而说明彼此的特点”,很难形成整体印象,绝不会发生这个问题。只有读过外国诗的中国人和外国人才会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去求证这个问题。

2.本文是谈中国诗这样一个深奥、复杂的问题,然而作者举重若轻,运用具体的例子和大量丰富生动的比喻,使文章“雅而不奥,俗而不庸”,显示出作者特有的幽默和睿智。揣摩下列句子,说说它们的含意和表达作用。

(1)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

(2)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二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

(3)可是中国诗的“比重”确低于西洋诗;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

(1)这个句子用“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巧妙地比喻了中国艺术和思想体构的“高”,也写出了它没有什么根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