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进行散打教学的可行性及必要性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进行散打教学的可行性及必要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852.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2-000-01

摘要高校进行散打教学是切实可行的。不同高校推行散打的教学,应当结合自身场馆、师资等各种实际情况来做不同的安排。应与事俱进,更加重视武德教育,做到对人的全面培养。

关键词高校散打

散打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增强大学生的身体力量,改善学大生身体的灵活性及柔韧性,培养大学生坚定意志。因此散打普遍的运用在各高校体育的教育活动中。高校在进行散打的初级阶段,几乎都是从俱乐部的形式开始的,面向的大学生很多都有一定得基础,或者对散打的运动有很大的兴趣,这些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通常较好,对训练内容和运动强度的适应比较快。同时俱乐部里的教练,训练时间宽松,训练内容及进度灵活,所以俱乐部形式教学很成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武术更是博大精深。中华武术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源于中国,更是整个世界的财富。武术起源于人们的军事斗争以及生产斗争,他的核心部分是竞技;散打作为武术的重要组成,是一种对抗形式,作为武术最高的表现成为武术之精华。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散打已趋于成熟,并且正在向世界范围扩散。本文主要探讨散打走进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的可行性。

一、可行性

(一)政策支持

教育部在教育课程的改革、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总结国内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在2002年颁布了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新的《纲要》是教育部,对广大学生在体育方面的最基本的要求,作为新的时期,高等学校体育课程的大纲,是体育课程评价及建设的依据。新的《纲要》非常重视国际的经验本土化。课程的内容上,明确指出要弘扬民族的传统体育,体现中国特色和民族性。而民族传统得体育项目散打,就有了更好的发展空间。散打教学不仅仅是对高校课程设置的补充,更是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继承。

(二)竞技散打的可改造性

散打本身有很强的可改造性,这个性质为散打走进高校奠定了基础。不管哪种竞技的项目,技术都是具体动作要素构成的,我们可以依照不同的需要对他的技术进行改造和整合。散打技法很丰富,种类也很多,但是同样能够依照技术的运用、动作的特征等的人体的规律对散打技术进行简化、提炼、改造,得出具有代表性又适合学生来学习的内容。同样能够在通过大量的调研,依据大学生自身特点,并结合项目自身规律,构造适合高校的散打规则。

(三)平台

良好的现状以及成熟的体系,为散打走进大学校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散打作为竞技武术,从1978年试点到1989年批准成为正式比赛项目,经过了不断的探索,竞技散打的技术动作基本稳定,同

时技术风格也基本成熟,而且竞技散打得规则日趋完善,再加上女子散打的起步,都在完善着散打的竞技体系。

二、必要性

散打有非常鲜明的民族性,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大学生学习散打运动能够锻炼意志、强身健体,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培养顽强、勇敢、坚毅、勇猛向上和拼搏的精神;培养武德、陶冶情操,养成团结互助、尊师爱友、见义勇为、遵守纪律、守信立义的精神;锻炼心理承受的能力,未来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适应生活、适应竞争。

作为祖国的未来,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生力军,经过散打的比赛和训练,可以培养大量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健康体魄,团结互助、不怕困难、勇于进取、自强不息、见义勇为、热爱祖国的社会栋梁。将来的经济界、政界、科技界和军警界的精英,很可能会是获得过武术段位的散打高手。

传统的民族文化,是人类进步的结晶,是维系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振兴国家的力量之源。先进的文化是代表大众利益、顺应时代要求、富国而强民的精神力量。武术包含了五千年中华文化的精髓,体现了华夏文明特有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武术的文化思想博大精深,其中以爱国主义作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成为我们的国魂。在历史上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的英雄不胜枚举,习武英雄都有除暴安良、匡扶正义,扶贫济困的精神。

散打走进高校的体育课,可以使大学生一边学习散打,一边了解

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够不断的促进大学生更加认同民族的传统文化,能够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以及自尊心。这样民族文化就能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三、结论

大学开展散打课程,能够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培养竞争的意识、锻炼自己的意志,同时可以防身自卫、强身健体。学生喜欢散打,学校有这个条件来开散打课程,散打走进高校的公共体育课,是可行的。在学校开散打课程,是继承发扬传统文化,是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是凝聚民族力量、振奋民族精神的需要。散打要想真正的得到发展和普及,并且走向世界,一定要从学校的普及开始,这也为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提出了新的可能,也解决了大量运动员退役之后就业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宏.反馈教学模式在散打教学中的构建与实证[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4):97-100.

[2] 王铁流.高校公共体育课开设散打教学可行性探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17(1):73-75.

[3] 胡昌领.武德教育在武校散打教学中的现状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8):113-115.

[4] 袁新国.高校散打教学中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协调能力[j].搏击·武术科学.2009.6(9):50-51.

[5] 易丽萍,康武军.普通高校散打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才智.2012(5):2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