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中学语文学案导学模式应用探究的开题报告
中学语文学案导学模式应用探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语文学科是中小学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学科之一,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地位。
而学习方法的培养是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环节之一,特别是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更为重要。
许多教育学家和语文教师强调,中学语文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学语文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以期提高中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为中学语文教育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持。
三、研究内容
1. 什么是中学语文学案导学模式?
2. 中学语文学案导学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3. 中学语文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有哪些具体实践?
4. 中学语文学案导学模式的效果评估如何?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证调查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将用于归纳、总结和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相关文献,包括书籍、论文、报告、案例等。
实证调查法将通过问卷调查和教育实验的方式,收集实验对象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数据,并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
五、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有助于推动中学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中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和思路。
同时,本研究将有助于丰富中学语文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探索中学语文教育的创新与实践,为中学语文教育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贡献力量。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导语】要做⾼中的研究性开题报告,你知道要怎么做才更好吗?以下是⽆忧考整理的⾼中语⽂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欢迎阅读! 篇⼀ 研究⼩组成员:张翰雄、陈震、余鹏、盛尚然、⽑俊雄、李浩宸 指导教师:刘** 课题:北京⽼城区⽂化古迹的保护与开发 1.选题意义 北京是⼀座古⽼的城市,历史底蕴深厚,⽂物古迹众多,为后⼈留下了为数众多的⾃然和⼈⽂遗产。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北京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北京城区的⼟地资源紧张,⼈地⽭盾突出,⽽位于北京中⼼地带的⽼城区成为问题最突出的地区。
⼀⽅⾯,⽼城区交通发达,⼈⼝稠密,商业基础好,是北京发展服务业、商业区位条件最为优越的地区。
“这种需求和房地产商的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中结合在⼀起形成⼀股很⼤的⼒量,对历史街区的保护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开发和保护的⽭盾⽇益突出,如何在发展中保存历史更成为⽭盾的焦点,这使得保护历史街区成为当代世界各国城市建设中最富⼈⽂⾊彩也是有挑战性的⼯作。
”(《济南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研究》⽥芸)另⼀⽅⾯,北京的⽼城区历史⽂化古迹众多,胡同密布,居民众多,且多⽣活在⽂物古迹之中或四周,多以⼤杂院的居住形式聚居,居住⾯积⼩,房屋⽼旧,居住条件差。
因此,在北京市⽂物古迹保护⼯作和民⽣安居⼯程中,⽼城区居民的搬迁⼯作成为最为重要的部分之⼀,并且得到了社会各个⽅⾯的普遍重点关注,并且引发了⼀系列的社会效应,也不可避免的引发了⼀些⽭盾纠纷。
现在,随着北京城区的地价房价不断上涨,⼈地⽭盾更为突出。
北京市,尤其是⽼城区的发展问题亟待解决。
历年来,围绕北京⽼城区历史⽂化古迹的保护开发问题,社会反响剧烈,各⽅⾯意见针锋相对,曾经引发⼤规模的社会⼤讨论。
在北京市发展的初期,政府和民众对⽂物古迹保护意识淡薄,破坏拆除⽂物古迹的事件时有发⽣,社会影响极差,受到了多⽅⾯的批评。
此外,在⽼旧城区居民的搬迁问题上,有关部门采取的措施也有不当之处。
但随着⽂物古迹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北京市政府部门的服务能⼒提升,对于这⽅⾯问题的处理逐渐⾛向成熟,得到了社会的基本认可。
高中语文教学方法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高中语文教学方法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提出:1、课题的来源随着《2017年高考方案》的颁布,高考语文分值的增加,新一轮高考改革启动,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调整机会。
如何让学生更加热爱学习语文,如何让学生在人生中得到更多人文精神的濡染,如何让热爱语文的学生在高考中得到高分,是一线教师不得不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2、国内研究现状目前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与运用,大部分的一线教师,都是自己教学经验的总结,基本上都在否定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而在推广“自主、合作、探究”这一层面上有探索和钻研。
可以肯定的是,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先进和有效之处,但因为师者各有所长,学生也学情不一,故而没有一个立竿见影的或者同一的教学方法。
往往是建议以一种教学方法为主,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才能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3、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文学的本身也是人学。
语文学科饱含了丰富的人文情愫、对学生形成健全人格、促进良好个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把人的情感教育放在首位,用先祖前辈健康、美好、动人的情感去激发学生内心的激情,就能促使学生养成阳光、乐观的心态,树立积极向上的志趣理想,成为奋发有为的新时代青年。
在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媚俗、曲解、嘲弄、糟践汉语的现象层出不穷,台湾作家白先勇概括为“百年中文、内忧外患”。
作为中国人,应该具备纯洁、规范、捍卫汉语的责任感与良知;教育人士和各类学生更应该责无旁贷、身先士卒,抵抗和反击欧化语言和网络等现代媒体对汉语的冲击与损害。
高考改革逐步加深,促使语文教学进一步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备考思路上有转变。
要多角度多层次激发学生热爱母语的兴趣、学习母语的信心、继承母语的自豪感,要让热爱学习语文的、善于学习语文的、乐于学习语文的学生得到高分。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1、教学相长,通过研究课题,让自己自觉地总结教育过程中的工作经验,自觉地阅读各类专业论文书记,从而提高自己的理论研究水平。
2、对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情景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探究,发挥自己的特长,综合各种教学手段,找到更有效的适合校情的语文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开题报告(共5则范文)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开题报告(共5则范文)第一篇: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开题报告(共)《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普通高中教育承担着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发展需要,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精神以及人生规划能力的重要任务。
这种具有鲜明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定位,要求教育必须超越传统的工具化倾向,对当前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进行大范围的调整和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实施,而实施的关键在课堂。
受传统知识本位、考试本位的影响,当前语文教学尽管改革不断深化,课堂的人文性有所加强,但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效率低下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性变革,“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课堂教学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教师问题意识偏弱,反思意识有待强化。
在一种取向于功利,止步于文化的教学生态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动力机制仍然缺失,语文学科的特色难以凸现。
广东省2006年秋季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可高中语文课堂仍然滞留于传统语文教学的框架之内,未能摆脱服务于高考的惯性思维。
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新课堂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的区别,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任务,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实施的目标、途径和方法还不太清晰。
在新课程实施的具体过程中,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面对大量的矛盾和困惑,没有形成科学的共识,没有达成实施课程标准的有效路径,因此我们提出“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课题,探讨不同类型的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形态,以期达成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二、课题重要概念的界定1、“有效教学”:是指为了提高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现代教学理念与行为,本课题所讨论的“有效教学”侧重于教学行为的范畴。
所谓“有效”侧重指单位时间内学生素养在课程标准意义上获得的发展与进步。
其相关标准如下:●.有效教师:师德高尚;理念先进;知识丰富;能力全面;管理高超;善于反思;勤于研究。
学案导学在高中语文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学案导学在高中语文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逐渐得到提高,因此在教学中逐渐引入了自主学习的概念。
高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其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
因此,如何通过有效手段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教育工作者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意义高中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因为这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保障。
学案导学方法在自主学习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完成自主学习任务。
该研究可以为高中语文的实践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学案导学在高中语文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应用,并对其实际效果进行评估与分析,以探索高中语文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
四、研究内容与步骤研究内容:1. 学案导学方法的理论分析2. 学案导学方法在高中语文自主学习中的应用情况分析3. 学案导学方法在高中语文自主学习中的效果评估与分析步骤:1. 文献调研:对学案导学方法、高中语文自主学习方法、实施情况进行文献调研。
2. 实地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访谈等方式获取高中语文自主学习现状,并了解学生对学案导学的认知及应用情况。
3. 学案制作与实施:设计相应的学案,将其应用于高中语文自主学习过程中,并对实施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及分析。
4. 效果评估与分析:通过对学生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对学生及教师的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学案导学方法在高中语文自主学习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与分析。
五、研究预期成果通过对学案导学方法在高中语文自主学习中的应用研究,预期可以获得以下成果:1. 探索高中语文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 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为高中语文的实践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3. 为其他学科的自主学习探索提供借鉴。
六、研究方案时间安排:第一年:文献调研、实地调查、学案制作与实施第二年:效果评估与分析、论文撰写研究方法:1.文献法:收集与学案导学方法、高中语文自主学习方法、实施情况相关的文献和研究成果。
“教学案”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开题报告
“教学案”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
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讲、复制,已经渐渐淡出教学界。
而“教学案”模式则作为一种新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备受关注。
教学案作为一种教学设计形式,旨在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和思考,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因此,本文选择研究“教学案”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对其实施情况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为语文教学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研究意义和目的1.研究意义(1)促进语文教学改革。
目前,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学生的需求,需要不断地尝试新型的语文教学模式。
通过研究“教学案”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推动语文教学的改革。
(2)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教学案作为一种教学设计形式,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规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案通过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主意识。
2.研究目的(1)深入了解“教学案”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思路和实施方法;(2)探究“教学案”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和影响因素;(3)总结“教学案”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1)教学案的概念和设计流程;(2)教学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3)对比分析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案”模式的优缺点,从而探究“教学案”模式的实施效果;(4)分析教师和学生对于“教学案”模式的态度和反应,分析影响因素;(5)提出改进建议,完善“教学案”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挖掘“教学案”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教学应用等方面的信息。
(2)实地调查法。
通过实地调查教师的教学实践情况,获取更多的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
(3)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教学案”模式的反应,从而分析“教学案”模式的优缺点和实施效果。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初探的开题报告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初探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作为高中语文的一门重要课程,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和研究来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并且试图通过实验来验证其实施效果,旨在为高中语文的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尝试。
二、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本次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验方法来探究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情况和实施效果,问卷调查将针对现有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及其效果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明确如何通过研究性学习来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实验将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并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探究他们在新的研究性学习模式下的学习效果及能力提升情况,最终目的是验证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有效性。
三、研究的实用价值和意义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为高中语文的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尝试,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更加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和研究,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可以通过实验验证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有效性,为教师们提供重要的教学参考和指南,促进高中语文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提高。
四、研究的预期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的方法,可以明确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及其实施效果,并将研究结果反馈给学校和教师们,以便能够更好地指导高中语文的教学工作。
同时,也可以为高中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提供参考,使其更加符合当代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社会需求。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导课艺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导课艺术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语文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关键。
良好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而在导入环节中,艺术元素的应用能够让学生视觉上得到刺激,听觉上感受到音乐和声效的熏陶,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因此,对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导课艺术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1)导课艺术的内涵和特征探究,包括视觉、听觉以及其他艺术元素的应用方法、效果等;(2)针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探究导课艺术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应用及其效果,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3)研究不同类型学生对导课艺术的反应和影响,并探索如何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有效运用导课艺术。
2. 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观察和实验等方法进行研究。
其中,文献资料法主要对相关文献进行收集和分析,对导课艺术的概念、运用效果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实地观察法主要是对不同学段的语文教学中,导课艺术的应用方法及其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并结合教师和学生的意见进行考察和分析;实验法则是在高中语文课堂中运用不同导课艺术方法,进行实时的对比和分析,探索不同导课艺术的运用方式和效果。
三、预期目标和研究意义1. 预期目标(1)深入探究导课艺术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2)探索不同类型学生对导课艺术的反应和影响,并总结有效的导课艺术应用方法;(3)提出优化导课艺术应用的建议,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科素养。
2. 研究意义(1)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受到学生欢迎的方法进行研究总结,为教育教学领域提供一定借鉴;(2)有助于促进艺术教育与教学的融合,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3)在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研究导课艺术的应用方法,为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和个性化发展提供一定帮助。
语文课堂学习方式多样化的研究开题报告五篇范文
语文课堂学习方式多样化的研究开题报告五篇范文第一篇:语文课堂学习方式多样化的研究开题报告语文课堂学习方式多样化的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时代背景当我国的基础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新课程走进了我们广大师生的生活,新课程的实施,强调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们正在积极努力向素质教育靠拢,在新课程理念的推进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中的教育目的和方法都要有进一步的提高,现在的课堂教学不是要求教师单一的传授知识,不仅仅是让学生做学出优异的“高材生”,最关键的是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而要努力培养学生发展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所以,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在课堂中是否进行有效学习。
也只有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能使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学习。
二、课题的目的和意义1、有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为学生提供有效学习的策略指导。
发展多样化的学生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新课程标准三位一体目标,这正是本课题理论和实践的亮点所在。
2、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关注学生身心的发展和学习特点,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注重学生“全体”、“全面”的发展,这正是本课题理论和实践的核心所在。
3、有利于促进教师的发展,教师既可以从动态上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又可以通过对自己教学实践的考察,立足于对自己行为表现的回顾,逐步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1、指导思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以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为方向,以科学理论为基础对课堂学习方式进行探究,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理论依据(1)根据辨证唯物主义理论的认识论,体现:实践—认识—在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过程。
高中语文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高中语文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第一篇:高中语文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高中语文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老师:《高中语文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是大足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立项课题,课题批准号是2012---037。
今天,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一、问题的提出(一)研究现状述评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师的教出发,学生被动接受,不愿学、不会学、听不懂、教学效益低的教学状况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益,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发展。
目前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不少新的组织形式:杜郎口的“10+35” 模式、兖州一中的“35+10循环” 模式、昌乐二中的“271”模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辽宁盘锦实验中学的“六步教学法”、山东滨州清怡中学的“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等等。
这些改革都获得了成功,取得了极大的社会效益,彻底改变了学校的面貌。
成功无法复制,经验却可借鉴。
借鉴这些成功的经验,为我所用,改进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发展,成为我们首要目标。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下,课程改革的理念虽已印在教师的头脑,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却只注重了形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语文课总体上仍是:课堂上老师讲得多,学生动得少;学生活动多,能力提高少;作业形式多,落到实处少。
从而导致课堂沉闷、枯燥,学生被动、无趣,他们的视野还是被限制在文本里和教室里。
这严重脱离了教改的目标,违背了教改的初衷。
当前,新课程改革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要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要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探究的精神;要求教师转化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扮演参与、合作、主导的角色;重视有意义的教学,即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教服务于学。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_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一、选题依据语文学科是中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也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核心学科。
而研究性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因此,对于高中语文学科的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的选题是基于对高中语文学科本身特点的分析与思考,并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与兴趣,综合考虑了当前教育要求中的素质培养和能力培养目标,最终确定为“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
通过这一选题,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学科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也希望通过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推动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1.推动传统语文教育向研究性学习的转变:传统的语文教育多注重对文本的理解与阅读,学生在学习中缺乏主动参与和独立思考的机会。
而研究性学习旨在通过对真实问题或话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研究性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能力,通过自主选择和处理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表达能力,充分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3.促进语文学科教学改革:通过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可以推动语文教学的改革,从传统的教师主导型教学向学生主体型教学转变,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真实的问题研究和解决过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围绕高中语文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展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研究性学习在语文学科中的教学模式和实施方法;•研究性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研究性学习对学生语文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性学习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方面的效果分析。
2.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来支撑研究工作,包括:•文献综述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查找和整理相关研究成果和理论观点。
高中语文的导与学的开题报告
高中语文的导与学的开题报告
尊敬的评委老师:
我选择了“高中语文的导与学”这个主题作为我的开题报告。
随着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高中语文教学也向着数字化、网络化、个性化的方向转变。
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语文导与学,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高中语文的导与学:
第一,论述语文导学的意义。
通过分析语文教学的现状和特点,描绘出优秀的语文导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如掌握学科知识、有教育经验、有指导能力等。
同时,阐述了学生需要一个好导师的重要性,即学习能力的提高、心理健康的维护以及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等方面。
第二,阐述基于信息技术的语文学习。
由于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高中语文学习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如网络阅读、数字化教学资源等。
因此,本文将从教学理念和实践出发,探讨在信息化背景下如何进行高中语文学习,以及如何融合多种教学资源,提高学习效果。
第三,探讨高中语文的创意教学。
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语文教学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文章将对多种创意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如微电影、演讲比赛、写作比赛等,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造力。
综上所述,本文将从语文导学的意义、基于信息技术的语文学习和高中语文的创意教学三个层面探讨高中语文的导与学。
本文的目标在于为语文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以推动语文教学和学习的进步。
高中语文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高中语文课题开题报告范文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广泛开展和不断深入,多媒体手段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常规教学中。
对高中语文教学而言,运用多媒体可以极大地增加知识容量,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和情感交流。
但由于其界面的分割性和瞬间性特征,许多语文课堂只看到零散的知识点一闪而过,课堂知识的体系性呈现不出来,板书设计被严重地边缘化甚至弃置不用。
新课程改革中,最直接、最突出的一个目标就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
一个整体、美观的板书设计恰恰起着教与学的纽带作用。
从“教”的角度看,如何设计板书,其实就是教师深入发掘教材,领会并确定本节课所授知识的重点、难点,将教学内容结构化,彰显所授知识在本模块、章节或单元体系中的位置与价值,并不断寻找合适的互动平台,研究与提高教法,梳理知识体系,加强教学过程的逻辑性层次性,达到优质课堂的要求;从“学”的角度看,新课改特别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的培养。
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板书设计及呈现过程的合理,可以使学生以更科学的切入点进入学习中,在听课过程中思脉有序,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能迅速地抓住课堂重点,突破难点,最后对所学知识能形成完整清晰地认知和理解。
同时,板书设计的过程中,汉子严谨的结构、美观布局等,渗透着教师的智慧、学识和教艺。
线条、箭头、方框等形象化符号的巧妙运用,实际也渗透着极强的美学元素,使一节语文课达到知识的真和艺术的美的融合。
板书本身就能使学生受到民族文化艺术的陶冶。
在优美的板书的引导下,学生便将一段段的文字描述转化成逻辑性的图文,在阅读和写作等许多语文学习活动中,就能自觉地对知识或需解决的问题进行归纳与设计,灵活地运用和创新,从而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大语文观的培养。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一)课题名称的界定——高中语文教学板书设计研究。
本次所选的课题名称为“高中语文教学板书设计研究”,从概念的内涵来看,板书设计就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配合口头讲授,而在黑板上设计出运用文字、符号、图表等传递教学信息的书面表达形式。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开 题 报 告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A4纸型)课题名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批准号: CJG10036学术顾问:莫家泉课题承担人:汪方胜姚植军所在单位:庐江县教育局庐江县泥河中学2011年3月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时间:2011年3月10日上午9时地点:庐江县泥河中学会议室评议专家:县教研室刘典松主任、语文教研员莫家泉等一行参与人员:校长洪平、副校长徐自如、汪方胜及泥河中学语文教研组老师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一)、课题的提出2006年,语文新课改在安徽省启动,新课程理念如雨后春笋,遍布语文教学百花园,语文课堂从此尝试力改一言堂、填鸭式等传统教学模式,广大语文教师从语文教学“误尽苍生”的社会舆论责难声中进入更新一层的学习、实践、总结。
于不断深刻的反思中丰富着新课程改革之理念,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专家因此脱颖而出,他们以炽热的激情诠释着语文教学的理论、实践,书写着语文教学的华美篇章。
因此,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广大语文工作者一直就没有停止过。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现今的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仍是语文教育教学的热点和难点,有建树而具有实践性的成果仍不多,故加强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基于以上的认识,也鉴于目前学生——课堂教学的主体对象呈现个性化、多元化的情势,我们课题组同仁觉得有必要探究提高语文课堂教学中效率之一系列途径,构建师生之间知识的良性互动模式,提升教师自身的业务素养,而尤为重要之处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喜爱语文课。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意义在于: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科学组织语文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进一步提高国民的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给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促进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符合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高一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开题报告(推荐5篇)
高一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开题报告(推荐5篇)第一篇:高一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开题报告海南省农垦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高一语文备课组课题名称:神奇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指导老师:高一各班语文老师小组成员:高一各班语文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内容:1、从我们熟悉的汉字入手,了解汉字发展的历史,熟悉各种汉字字体的特征,感知汉字中传递出来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信息,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2、以春联为突破口,了解对联的分类以及主要特征,熟悉对联写作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一定的对联写作能力,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程度。
选题依据:这两个课题都是高中语文必修一梳理探究的内容,将课本内容进行适当延伸,既能扩大我们教学的容量,又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将其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也能培养学生研究能力,从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研究指导。
选题目的:通过这两个课题的研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他们对中国传统国学的兴趣。
预期效果:通过这两个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研究方法:调查法,文献法。
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以及学校电子阅览室的功能,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周末在网上收集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从身边的语言文化现象着手,去发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教师鼓励学生自由研究,将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只作研究方法的指导。
活动安排:1、准备阶段(1)宣传发动(2)选择课题A、教师选题并向学生推荐。
各备课组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结合学校和地方实际拟定部分课题,确定中心课题,并向学生推荐。
学生根据个人的志趣、爱好选择课题,填写《选题意向表》。
B、学生自由撰题。
学生自定课题或子课题,以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课题确定后,分班上报年级组。
C、审题和筛选。
课题指导教师对学生自选课题进行审议,合并相近课题,淘汰不合理或不具备完成条件的课题,建议学生重新选题。
(3)分组A.学生研究小组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课题,自由协商组成研究小组,推选组长。
高中语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谢谢观看
二、文献综述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教育家John Dewey的“问题解决” 教学模式。他认为,学生应该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而教师则应该为学生提供 适当的问题情境。在此基础上,“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 完善。该模式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以学案为载体,引导学生主动 参与教学过程,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法,选取两所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高中作为研究 对象,通过课堂观察、教师访谈和学生问卷等方式收集数据。其中,课堂观察 主要从教师的授课方式、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课堂氛围等方面进行观察;教师访 谈则着重了解教师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看法和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学生 问卷则主要调查学生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学习感受和成绩变 化等。
高中语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践研 究
目录
01 一、引言
03 三、研究问题和假设
02 二、文献综述 04 四、研究方法
目录
05 五、研究结果
07 七、结论
06 六、讨论
一、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传统的 教学模式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实践能力。为了 改变这种局面,许多新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学案导学”就是其中之一。本 次演示旨在探讨高中语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以期为高中语文 教学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七、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高中语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证实了该模式在高 中语文教学中的显著优势。研究发现,“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 语文学习能力和成绩,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因此,建议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广泛推广和应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 发展。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范围,延长研究周期,深入探讨“学案导 学”教学模式的长期效果和应用前景。
浅谈语文学案教学的开题报告
浅谈语文学案教学的开题报告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XX学校的语文老师,今天我来向大家介绍我所要进行的语文学案教学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当前,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学以致用”,即在语文学习中,注重通过实践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际运用能力。
而学案教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二、选题意义学案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中提供有针对性、个性化、创新性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
通过学生实际操作的过程,学生可以不仅仅是理解知识,更可以理解知识的应用,这也是学案教学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三、选题内容本教学计划主要围绕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这两个维度,设计学案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际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四、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的主要目标包括:1.通过学案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2.培养学生的语文实际应用能力;3.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
五、教学方法本教学计划主要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强调授课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同时,还将在实践活动中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六、教学过程本教学计划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授课前的预习与准备。
2. 实践教学的安排与实施。
3. 课后集体讨论与个人总结。
七、教学资源本教学计划所需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学用书、实践材料、多媒体设备等。
八、教学评价本教学计划将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班级评价等,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指导教学过程的完善。
总结:本教学计划不仅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更是力图实现学生的语文实际应用。
我们的教学目标在通过学案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语文实际应用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
我们将在实践活动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让学生学以致用,达到“学看懂,用得上”的教学目标。
谢谢大家听我发言!。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doc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ﻭﻭ作为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下面的是分享的与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有关的文章,欢迎继续访问应届毕业生网!ﻭ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ﻭﻭﻭ(一)课题提出的背景ﻭ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要求是: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初中生的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实在令人担忧.我们曾经对自己学校的初三和初一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面窄、时间短、量少、不得法,每天阅读时间少得可怜,40%的学生平均每周阅读3小时以上,20%的学生平均每周阅读2小时以上,25%的学生平均每周阅读1-2小时,甚至还有15%的学生每周阅读时间不足1小时。
对于、冰心、、曹雪芹、吴承恩、施耐庵、安徒生、格林这几位作家的作品,阅读过的学生所占的比例较高,但我们了解到,其实,对于这些名家,他们也仅仅看过少量的几篇文章,根本谈不上深入的了解。
此外,对于一些外国作家,却只有少部分学生阅读过。
可见,学生的阅读面较为狭窄,阅读的深度也不够。
ﻭﻭﻭ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学生智力并学习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
课外阅读,在学生面前展现了一个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奇妙世界。
它指导学生认识人生,热爱生活;它召唤学生张开思考的风帆,在书海中遨游;它启迪学生仰以察古,俯以观今,寻求的力量、精神的支柱;它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个性,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
《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初中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可见,课外阅读举足轻重.ﻭ当前的阅读需求呈现单一性和简单性问题。
对文本的阅读,处于浅阅读阶段,一如大众对影视作品的需求,追求故事情节的波澜、跌宕起伏,让自己知道的故事比较多,从而多些生活谈资;再者获得些心中有却不甚明朗的理性认识,殊不知这些理性认识是很廉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老师:《高中语文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是大足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立项课题,课题批准号是2012---037。
今天,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一、问题的提出(一)研究现状述评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师的教出发,学生被动接受,不愿学、不会学、听不懂、教学效益低的教学状况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益,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发展。
目前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不少新的组织形式:杜郎口的“10+35”模式、兖州一中的“35+10循环”模式、昌乐二中的“271”模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辽宁盘锦实验中学的“六步教学法”、山东滨州清怡中学的“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等等。
这些改革都获得了成功,取得了极大的社会效益,彻底改变了学校的面貌。
成功无法复制,经验却可借鉴。
借鉴这些成功的经验,为我所用,改进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发展,成为我们首要目标。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下,课程改革的理念虽已印在教师的头脑,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却只注重了形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语文课总体上仍是:课堂上老师讲得多,学生动得少;学生活动多,能力提高少;作业形式多,落到实处少。
从而导致课堂沉闷、枯燥,学生被动、无趣,他们的视野还是被限制在文本里和教室里。
这严重脱离了教改的目标,违背了教改的初衷。
当前,新课程改革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要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要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探究的精神;要求教师转化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扮演参与、合作、主导的角色;重视有意义的教学,即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教服务于学。
为了更好的实施新课程改革,改变当前新课程实施的肤浅状态,促进新课程的实施由“边缘”到“核心”转变,我们必须加强对课堂的研究和探索,努力改变现行课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着力构建自主、高效、优质的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真正革命”。
因此,我校按照区教委的适应新课标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要求,开展了“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它研究的是教案编写和课堂教学行为的问题,解决的是学生学习效率和能力培养的问题。
(二)课题的界定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
他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是以激扬生命为宗旨而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
就课堂来说,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区别于为教者好教而设计的师本教育。
而我校的“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正是对生本教育课堂的一个探究。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
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导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
它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或合作探究,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最终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模式、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
这一模式主要包含四个基本要素,即:“学案(学生自学)、导学(教师指导、点拨)、探究(学生交流、合作)、巩固(练习、验证、评价、测试)”。
1.“学案”包括目标案(三维目标、重点、难点、学法)、情境导学、课前预习案(学习任务、自学小测、我的疑问)、课内探究案(回顾所学、探究文本、当堂检测)和课后训练案(延伸拓展、迁移训练)五个基本要素。
教师设计学案时,首先根据课程标准,制定学习目标和学生活动内容,着力点放在“学习活动设计”上,它包括学习内容和学法指导,如观察、联想、对比、归纳、思考、讨论等;还要拟定培养学生何种思维方法,训练何种能力等,要准确、具体,使静态的学习内容动态化。
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不同,认知水平的高低层次,通过有启发性、趣味性等问题的设计和学案情景的设计,使学生进入角色,产生兴趣,达到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目的。
2.“导学”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导”,教师要立足于“主导”地位。
即创设情境、明确任务;组织学习、适时点拨;合理评价,情感推动。
二是“学”,其中包括扫除显性障碍和找出疑难问题,也包括对教学内容要点的梳理和重难点目标的突破。
应当注意的是,这里的教师的“导”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的“导”下有目的、有重点、有梯度进行的,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在导学的过程中教师的“导”虽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但教师的“导”只是促进学生的自主、交流,让他们通过自己或同学的帮助来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
当然,点拨并非代替,教师应从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抓住难点,当点则点,当拨则拨,因势利导,致力于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二、研究的意义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纪,更是一个学习的世纪、创新的世纪。
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谁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谁就能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抢占制高点。
而国力的竞争,最根本的是人才的竞争,是人的综合素质的竞争。
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创新人才,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因此改革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精神是实现人才素质提高的根本举措。
长期以来,以凯洛夫为代表的“组、复、新、巩、布”的传统教学模式,一直统治着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记”的方式成为教与学的主要手段。
教师主宰了课堂的一切,学生处于完全被动接收的地位,本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习主体,却成了教师表演的看客,学生的禀赋与潜能被扼杀殆尽。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一种新的教育方式——生本教育,为素质教育的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以及人才素质的培养,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要求普通高中教育应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所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并特别强调: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
为实现上述培养目标,普通高中课程应: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目标,结合我校部分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满堂灌”、“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的现状,在区进修学院的指导下,以新课程的实施为契机,开展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改变以教代学、教师包办、学生被动接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体验、感受知识产生的过程,享受学习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通过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践的研究,积极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我校地处龙水,生源质量较差,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质量。
我们希望通过本实验的实施,吸引教师钻研业务,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体现一中教师有尊严地做人这一目标。
三研究的设计(一)研究的目的1.通过本课题研究,找到一种符合新课程改理念的、以生为本的、优质高效的导学案编写模式和课堂教学模式。
2.通过本课题研究,带动其它学科研究,并把它推广到课堂教学实践。
3.通过本课题研究,切实改变教师教学观念,构建科学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学校的发展。
4.通过教师参与课题研究,营造科研氛围,培养教师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研究的内容1.学习新课程相关理论,高中语文新课标,生本教育理论,国内外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研究方法。
2.调查我校师生的课堂教学现状,研究编写导学案和实施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与生本教育的关系,实施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
3.设计导学案的理念、原则、内容、环节。
4.学案导学模式课堂教学环节、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
(三)研究的途径1.加强理论学习。
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参加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
研读有关学案导学相关知识。
2.以校为本,主要以我校高中学生和语文学科教学为研究对象,以教师自我反思和学生反馈为基础进行研究。
3.专家引领,邀请市区专家到校为全体教师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和方法指导。
4.加强和外校联系,特别是“九校联盟”,实现资源共享。
研究的技术路线:首先通过文献资料查阅,提炼引用生本教育理论;其次通过调查访谈,了解学生课堂学习现状、语文学科实施课堂教学现状,比较分析这些现状与生本教育目标的差距;再通过阅读、分析课标、教材、教参等,研究语文学科学案导学模式的编写和课堂结构的设计;最后通过文献研究,行动研究,探索总结语文实施学案导学的经验方法,收集整理资料,撰写研究论文报告。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本课题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法、行动研究法、实验法等。
1.调查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访谈相关专家,掌握新课程相关理论,生本教育理论,以及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问卷调查教师和学生,了解课堂教学现状。
2.行动研究法。
通过边研究,边实践,边改进,边推广的方法,使学案导学模式成为适合我校师生的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3.实验对照法。
通过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学案导学法的教学效果,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学案及学案导学法的作用和价值的认识,探讨导学案使用对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作用。
(五)研究的分工1.刘尚秀负责课题组全面工作,并负责学习新课程相关理论及生本教育理论的学习,收集、整理各组员的研究资料;彭朝琼负责学习新课标,研究生本教育与学案导学的关系;张庆负责调查我校师生的课堂教学现状,研究实施学案导学模式的意义;周敏负责研究国内外先进课堂教学模式、重点研究导学案的设计理念、原则、内容、环节;许华容负责导学案课堂教学的方法研究;谭定才负责学习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导编写导学案、课堂结构的安排;。
2.在课题组的指导下,各参研人员加强联系,建立定期研讨、总结、交流和汇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