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中德职业技术教育合作办学项目
职业技术教育的制度创新方向
![职业技术教育的制度创新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6ede9517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11.png)
职业技术教育的制度创新方向目录一、引言 (2)二、职业技术教育的制度创新方向 (3)三、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保障措施 (9)四、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1)五、职业技术教育的重点发展领域 (16)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机制 (21)七、结语总结 (27)一、引言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公开渠道或根据行业大模型生成,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职业技术教育对于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重要作用。
掌握先进技能的工人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等方式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从而推动整个经济的增长。
职业技术教育能够为产业升级提供所需的技术型人才,促进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
例如,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相关领域的技能需求日益增加,职业技术教育必须迅速调整和优化教育结构,以培养更多具备新兴技术的专业人才。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普及,职业技术教育也迎来了数字化转型的机遇。
未来,职业技术教育将通过虚拟仿真、在线课堂、智能教学平台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灵活、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数字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教学效率,还能拓展教育资源的可及性,使偏远地区的学生也能获得优质的职业教育。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产业转型的加速,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将更加紧密地与市场需求对接。
未来,职业技术教育不仅要培养基础性的技术技能,更要注重创新能力、跨学科融合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育内容将依据不同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动态调整,特别是在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职业技术教育将开发出更多适应性强、具有前瞻性的课程和项目,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的不断成熟,将使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环节更加真实和高效。
学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实验室或工作现场,而是通过虚拟仿真技术进行高度还原的操作训练。
中德双元制合作办学方案
![中德双元制合作办学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17df48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61.png)
中德双元制合作办学方案中德双元制合作办学方案旨在促进中德两国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中德双元制合作办学的基本原则、合作模式、师资培养、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二、基本原则1. 双方平等互利原则:中德双方在合作办学中享有平等权利和地位,并且相互分享合作成果。
2. 教育质量为首要原则:确保合作办学项目的教育质量稳定、可持续发展,符合双方国家的教育标准和要求。
3. 学生导向原则:以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为中心,提供适应其个性、兴趣和潜力发展的教育环境。
4. 拓宽就业渠道原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实践机会,拓宽其就业和创业的渠道,增加其竞争力。
三、合作模式1. 联合办学:中德高等院校在某一领域联合开设学士、硕士或博士项目,共同培养学生,授予双方合作学位。
2. 交换生项目:学生在本校学习一定学期后,有机会到对方国家的合作伙伴学校继续学习,获取国际教育经验。
3. 教师交流:中德高等院校教师之间进行交流与培训,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
4. 学术研究合作:共同开展科学研究项目,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提升双方研究能力。
四、师资培养1. 选拔与培养优秀教师:双方高等院校共同选拔和培养优秀教师,增强师资队伍的研究能力和教育能力。
2. 交流与培训机制:建立教师交流与培训机制,促进中德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提升教学水平。
3. 学科交流合作:共同开展学科交流与合作,推动双方学科发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科带头人。
五、学生管理1. 招生与录取:依据双方合作办学项目的招生章程,公正、公开、公平地选拔适合的学生。
2. 学籍管理:学生在中德高等院校就读期间的学籍管理由双方共同负责,确保学生权益。
3. 学业指导与评价:提供专业的学业指导与辅导,对学生的学业发展进行及时评价和反馈。
4. 职业规划与拓展: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职业规划与拓展机会,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职业发展路径。
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建设的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8412854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0a.png)
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发布时间:2023-01-31T05:17:34.074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18期作者:王素梅[导读] 实现中国制造由大到强,智能制造是“加速器”。
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借鉴“双元制”模式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培养更多国际化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校企共建共营产业学院是重要途径。
王素梅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272100摘要:实现中国制造由大到强,智能制造是“加速器”。
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借鉴“双元制”模式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培养更多国际化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校企共建共营产业学院是重要途径。
本文以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建设为载体,从多层次人才培养、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中德实训教学基地、结构化教师团队、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探索研究产业学院建设新路径,赋能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建设;“双元制”中国制造业正处于与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从“制造大国” 迈向“制造强国”转型的新阶段,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智能制造应运而生,它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必由之路。
实现中国制造由大到强,智能制造是“加速器”,急需大批适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智能制造领域高素质现代应用技术人才。
1.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的建设背景1.1 产业学院的发展与内涵产业大学是国外的一种提法,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呈现为不同的模式。
20世纪70年代起,各国政府为了应对知识经济与全球化的挑战,普遍开展了以知识密集型为导向的产业改造与升级。
为加速高深知识向产业技术的转移与应用,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产业大学”应时而生并得到了快速发展,大学、产业、政府之间产生了交集并达成更多的共识,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由割裂转为联动。
如何建设产业学院,建设怎样的产业学院,国外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美国的合作教育体系,日本的产学研办学模式等。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在中国的融合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在中国的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6056ec3b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2f.png)
大开发战略为目标,以更新职教理念为核心, 通过前期运行,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培训和运行
致力于为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开展培训与服 机制,在上海市职业院校国际化进程中取得了
务,积极开展西部职教师资培训,为提升西部 良好的效益。该培训项目有效促进了骨干教师
第三,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建立了“工 学交替、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双方共同 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组建专业教学团队、构建 企业员工培训基地和教师校外实践基地,使人 才培养质量更具针对性,推动了高职教育的可 持续发展。
六、引领中外合作办学, 探索机制创新显特色
第一,成立中德联合管理委员会,规范合作 项目运行。根据中德双方共同签署的合作框架 协议,学院成立了由行企业、德国工商行会、德 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德国合作院校、学校等 代表组成的中德联合管理委员会。作为合作办 学项目的监控和协调机构,联合管理委员会在中 德学院的办学专业选定、年度招生计划审定、教 学计划审定、日常教学运行及监控等方面承担 重要的职责;联合管理委员会每年定期召开会
关键词:中 德 合 作 ;人 才 培 养 ;机 制 创 新 ;辐 射 带 动
根据 2003 年 9 月 26 日中国教育部时任部 长周济与德国巴伐利亚州时任科学、文化教育 部部长蔡特迈耶尔、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国际 合作与交流所所长盖伯特共同签署的联合声 明,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德国兰茨胡 特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机电一体化技术等 专业高等专科教育项目,并于 2004 年 9 月面向 社会招生。项目旨在开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的新模式,实现中国职业教育与德国职业教育 体系相融通,探索并发展具有示范性、中高等 及以上职业教育的贯通体系。该职业教育体系 旨在将德国职业教育中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 和培养模式落实到中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培养 中国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并扩展学生的深造路 径,实现在中国进行的德国职业教育与在德国 本土的应用技术大学贯通,促进我国职业教育 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本科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上海地区)名单
![本科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上海地区)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b4e79b8883d049649a665806.png)
·“▲”为依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批准设立和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
·“●”为根据原《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依法批准设立和举办,现经复核通过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
·“■”为同属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部分合作办学机构
地区
项目/机构
名 称(含内地与港澳台)
上海
合作办学机构
1.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Sino-German College Applied Sciences of Tongji University)▲
2.上海大学中欧工程技术学院(Sino-European School of Technology of Shanghai University)▲
8.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Shanghai 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Fashion and Innovation, Donghua University)▲
9.上海理工大学中德国际学院(Sino-German College,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8.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美国劳伦斯理工大学合作举办交通运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19.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美国劳伦斯理工大学合作举办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20.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韩国东西大学合作举办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21.上海海洋大学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合作举办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9.东华大学与日本文化学园合作举办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10.上海财经大学与美国韦伯斯特大学合作举办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职业学校信息技术实训教学模式探究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职业学校信息技术实训教学模式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2f7e069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ed.png)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职业学校信息技术实训教学模式探究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职业学校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以适应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职业学校信息技术实训教学模式探究,主要关注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以提高数字化时代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中国一直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并设立了相关的项目,如职业教育数字校园、信息化标杆校、专业教学资源库等,以推动数字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职业学校;实训教学引言:中职院校信息技术实训教学是中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为进一步推进“双师合一”,中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在于,要以中职院校的特殊性、课程特色为基础,促进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尤其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深化教育教学方式改革。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即建立一支具有良好训练条件、强大的教学与研究队伍。
一、实训教学模式的内涵实习教学模式是在教学中,通过实际操作,实践训练等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所学的知识与技能。
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动手、动手、创造等方面的发展。
中职信息技术实践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是将信息技术的优点发挥到极致,突破传统的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单一训练方式。
中等职业信息技术实训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将信息技术的优点发挥到极致,突破了传统的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等单一的训练方式,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实现了训练与教学的有机结合,突破了培训的时空界限。
同时,实践教学模式在教室里得到了很好的运用,比如利用微课让同学们进行电视维修培训。
中职教育信息化实践教学也注重对学生进行信息化、网络化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为了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需要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实验教室,并对已有的计算机实验室进行维修与升级,以适应学生的训练需要。
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职业学校信息技术实训教学模式的特点1.混合式教学依托各种教育平台,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运用虚拟仿真、数字孪生等数字技术和资源创设教学场景,解决实习实训难题。
上海市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上海市中外合作办学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b322e3aff121dd36a32d8213.png)
上海市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2011 )年度报告书项目名称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德国兰茨胡特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通信与信息技术专业高等专科教育项目项目批准书编号 PDE31DE3A20040228O 批准书有效期至 2013年 12 月 31 日办学单位承诺书我们郑重承诺:报告书中所填写的内容真实,同意向社会公开,并对所填写的内容负责。
单位名称:(加盖法人单位公章)法人签字:2012年 3月 20 日附件1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具有较熟练的外语能力,具备通信技术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知识和技能,能在通信与信息技术领域从事生产、服务管理、维护与建设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为:建立理论知识传授与职业技能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机制,寻求课程设置与职业能力培养的最佳结合方案,并进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合理衔接的教学结构设计。
本专业参照德国兰茨胡特应用技术大学教学培养目标和本市中外相关企业对通信职业岗位能力结构及培养方案作了细化研究,对教学计划与开设课程教学大纲(包括实验大纲)进行了全面修订与完善,同时,规范化了开设课程教学大纲(包括实验大纲)。
本专业课程体系构筑了应知教育、职业技术基础、职业技术、职业技能、职业资格鉴定与企业综合实习等六大模块,形成模块式的教学结构。
在本专业课程设置中,实践性教学时数比例占总学时40.3%。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电工基础、电子技术、测量技术、微机原理与应用、信息技术、通信原理及应用、光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等。
本专业还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以科目课程改革为基础,以学生为本,对课程设置进行了优化整合。
课程信息一览表附件2 中外师资配置情况附件3 引进外方教材清单(含出版社、出版时间等信息)。
Chinesisch-DeutscheBerufshochschule-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Chinesisch-DeutscheBerufshochschule-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b8c5693183c4bb4cf7ecd16b.png)
加强具有生产性环节实训室建设
Verstärkung des Aufbaus von fertigungsbezogenen Werkstätten
Chinesisch-Deutsche Berufshochschule Shanghai 中德学院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Errichtung von Praktikumszentren außerhalb der beruflichen Schulen 原则——互赢互利 指导思想——不求所有、但为所用 Prinzip—— gegenseitige Nutzung Leitgedanken —— Nutzung anstelle Besitzung
•
• • •
工作过程体现 Repräsention der Arbeitsabläufe 教学做一体化 Intergation von Lehren, Lernen und Machen 教学单位管理 Verwaltung durch Fachabteilungen 多元化的建设 vielfältige Entwicklung
五、注重培养质量、体现科学评价
Repräsentierung der Ausbildungsqualität über Aufmerksamkeit auf wissenschaftlichen Evaluationsmaßnahmen
• 评价内容扩展化
Ausweitung der Evaluationsinhalten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中德学院
德国职业教育在我院的实践
罗建华
Chinesisch-Deutsche Berufshochschule Shanghai 中德学院
一、学院简介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费,2018年费用收费标准规定.doc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费,2018年费用收费标准规定.doc](https://img.taocdn.com/s3/m/60e7b576524de518964b7dd7.png)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费,2018年费用收费标准规定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费,2018年费用收费标准规定更新:2018-11-23 11:54:35收费标准学费标准一般教育每生每学年7500元(沪价行[2000]120号)高职艺术类专业每生每学年10000元(沪价行[2000]120号)高职中德合作专业每生每学年12000元(沪价费[2004]38号)住宿费标(沪财预[2003]93准每生每学年1200元/学年(沪价费[2003]56号)号)(沪教委财[2012]118号)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公办的综合类的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已有四十余年高等层次的办学历史。
主要培养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应用和经营管理的专门人才,是上海市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建设单位。
学院已连续四年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奉贤区的中心镇--奉城镇,奉城镇是上海市政府重点规划建设的“一城九镇”之一。
学院占地435亩,其中教学用地350余亩,生活园区80余亩,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建有教学中心、技术中心、图文信息中心、校园网络信息系统、中德合作教学区、学生生活和后勤服务园区等,是培养上海电子信息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现代化基地。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现有二所二级学院??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和动画学院,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是中德两国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之间的合作办学项目,采用德国职业教育的机制和“双元制”教学模式。
动画学院是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上海交大申图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创办的,采用“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动漫”产业急需的具有创造性思维的高技能人才。
学院还设有机电工程系、通信与信息工程系、计算机应用系、电子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基础教学部、外语教学部等5系2部。
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历层次较高的专职教师队伍。
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31%,硕士研究生学历占青年教师的40%,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专业教师的70%。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重点专业建设(085工程)路线图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重点专业建设(085工程)路线图](https://img.taocdn.com/s3/m/971eb26df242336c1eb95e50.png)
8 名。专任教师队伍职称结构:副教 目,4 名专任教师赴企业工作 6 个
授 5 名,其他高级职称 2 人,占比 月以上。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比例
26%;讲师及以上,占 74%。
达 90%、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
研究生学历结构比:硕士研究 学时比例达到 50%;
生教师及以上 19 人,占比 70%。 2.中英合作交流平台有效运行;2
设总目标: 教学团队,探索校企共赢的技术服务合作模式,为产业能级提升提供人才,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引领上海乃至长三角的国际商务专业。
建设 内容
专业 校内 实训 基地 建 设
师资 队伍 建 设
人才 培养 模式 改 革
技术 服务 (社 会服 务)
现状
十二五建设目标
具体建设项目
资金预算 (万元)
已有国际商务实训室、ERP实 1.校企共建的国际商务综合实训
合作实训项目开发。
效运行。
项目 1:校企共建国际商务综 合实训中心 项目 2:实训室管理与运行机 制 项目 3:实训室的扩建和新建 项目 4:校企共同开发实训项 目
项目 1:10 项目 2:10 项目 3:200 项目 4:80
共计:300 占 26.1%
专任教师 27 名,校外兼职教师 1.2 名专业带头人赴企业承接项
已有跟单员职业资格培训点和 考点。
已开展企业信息管理员、电子 商务员、会计上岗证及单证员、人 力资源管理师等岗位技能培训。
虽然已具有一定职业培训经 验,但仍需扩大职业培训受益面; 经济和管理咨询方面的经验较少, 有待进一步提升。
1.校企共赢的技术服务合作模式 项目 1:服务行业企业、地方
初步形成;
经济发展的校企共赢的技术 项目 1:5
职业教育国际化标准的研究与实践——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为例
![职业教育国际化标准的研究与实践——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9a4c5ba2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82.png)
职业教育国际化标准的研究与实践———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为例张兴会,赵世彤(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天津300350)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国与国外的经济与技术交流呈现大幅上扬的趋势,职业教育国际化也已然成为中国对外开放、对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形象的重要支撑。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以国内现行专业教学标准为基础,融入国际上实行已久、被广泛接受的相关专业技术标准,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实训基地等多方面实现本土职业教育与国际标准的有机融合,形成具有中德特色的职业教育国际化标准,为职业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实践样本。
关键词:职业教育;国际化;标准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769(2021)03-041-06收稿日期:2021-05-08作者简介:张兴会(1963),男,校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此文为2017年度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职教专项重大委托项目“天津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标准和路径研究”(项目编号:VEWT-007;主持人:张兴会)的研究成果。
改革开放时期,伴随经济全球化浪潮,我国不断深化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国际合作,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在这种背景下,一方面国内大量企业和产品走向国外,另一方面为数众多的跨国企业也进入了国内。
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各跨国公司在不断推动产业升级的同时,也加大了对人才资源开发引进的力度。
无论哪种情况,人才已然成为决定国际竞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必须主动应对全球性挑战,深化教育改革,加快研究创建国际化教育标准的步伐。
一、研究背景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发布《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明确提出“要大力提升教育对外开放治理水平,完善教育对外开放布局,加强与大国、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多边组织的务实合作,充分发挥教育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形成重点推进、合作共赢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有哪些专业附好的重点专业名单.doc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有哪些专业附好的重点专业名单.doc](https://img.taocdn.com/s3/m/58c3597f19e8b8f67c1cb9df.png)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有哪些专业附好的重点专业名单_高考升学网当前位置:正文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有哪些专业附好的重点专业名单更新:2019-06-20 15:39:05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专业共计有34个,分别有计算机控制技术、汽车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通信系统运行管理、移动互联应用技术、通信技术等,具体更多完整招生专业请看下表。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专业一览表序号院系专业1电子工程系计算机控制技术2汽车电子技术3微电子技术4应用电子技术5应用电子技术(贯通)6通信与信息工程系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7通信技术8通信系统运行管理9移动互联应用技术10移动通信技术11计算机应用系计算机多媒体技术12计算机网络技术13计算机应用技术14软件技术15信息安全技术16机电工程系电气自动化技术17机电一体化技术18机电一体化技术(贯通)19机电一体化技术(机器人应用)20数控技术21经济与管理系国际商务22会计与审计23会展策划与管理24金融管理与实务25人力资源管理26投资与理财27中德学院航空电子设备维修28航空机电设备维修29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德合作)30通信技术(中德合作)31动画学院电脑艺术设计32工业设计33环境艺术设计34影视动画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简介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近60年办学历史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城市服务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院校、上海市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上海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获“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14年5月,荣获“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获“2018年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荣誉。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先导,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知识型、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努力打造成为一所办学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应用型高校。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文件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4fa35902020740be1e9bc3.png)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文件
沪电信职院〔2018〕78号
关于公布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度校
级科研项目的通知
各教学单位、职能部门:
根据《2018年度校级科研项目的申报通知》,各部门积极组织开展了申报工作。
经专家评议、学校学术委员会审议通过,学校批准,共确定2018年度校级科研项目52项,其中“物联网仿真实验系统的设计”等校级科研重点项目(A类)7项、“基于西门子系统的THJDAL-2型自动线改造方案研究与实施”等校级科研专项项目(Z类)11项、“基于树莓派的智能小车研究”等校级科研一般项目(B类)17项、“TLS通讯加密远程设备维护系统研究”等校级科研自选项目(C类)17项。
现将学院2018年度立项的各类科研项目名单予以公布。
本年度校级科研项目研究期限一年(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
各项目负责人须根据《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
术学院科研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严格按照时间节点、目标任务和质量要求完成所承担的科研项目。
附件:2018年度校级科研立项项目名单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018年5月21日
附件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2018年5月21日印发。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回顾及展望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回顾及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0cc2f9f94693daef5ef73d77.png)
2008年第7期第23卷总第206期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 J I A N G SU T E A C I t E R S U N I V E R S I T Y O F7F EC H N O L O G YN o.7.2008V01.23G e ne r al N o.206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回顾及展望关晶(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上海200062)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通过对我国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内容及成果进行综述,展望在新的国内外环境中我国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未来。
关键词:改革开放;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401(2008)07—0016—04一、我国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回顾(一)教育模式引进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陆续从国外引进先进的职业教育办学及课程模式,掀起了国内职业教育一波又一波的改革浪潮。
包括80年代引进的德国双元制、M ES,90年代引进的加拿大C B E,以及21世纪初引进的澳大利亚的TA FE,英国的B TEC和德国的行动导向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等。
典型合作项目包括1988年原国家教委在东北和华东地区6城市的引进德围“双元制”职教模式试点、1991年中加高中后职业技术教育合作项目(C C C LP项目)、2002年中澳(重庆)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
在此教育模式的引进过程中,我国对国外先进职业教育模式经过了“移植”、“借鉴”和“本土化”等不同的过程。
这些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的引进,极大地更新了我国的职业教育理念,“能力本位”、“学生中心”、“工作导向”等一些先进职业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同时,它们丰富了我围职业教育办学及课程的实践,启发了我国本土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开发,后来的群集式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任务引领型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等的设计思路都与这些职业模式一脉相承。
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提高学院办学水平——基于中英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的实践回顾
![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提高学院办学水平——基于中英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的实践回顾](https://img.taocdn.com/s3/m/5d9f8b6458fafab069dc028e.png)
广 东农工 商职 业 技术 学 院学报
J u a a g n B l e hncCol g o r l Gu n do gAI Poytc i l e n of e
、0. ,124No. 4 N O .2 08 V, 0
20 0 3年 B E T C项 目顺 利 通 过 了 首 次 英 国 专 家 的 审 查 ,并
获得了较 高的评 价。 20 0 4年秋季 ,B E T C教育列入 国家统招计划 。此外 ,广 东省教 育厅联合英 国文化 教育委 员会 开展 了一系列关注、 支
英国文化教育处、 国爱德 思等机构共 同组织 了 5次大 型培 英
目的办 学 经 验 。
20 0 5年 9月,在 “ 高职 高专 院校人才培养 工作水平评 估” 过程 中, 广东省评估专家组和教育部评估 复查专家组均 确认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引进 B E T C教育项 目属于 “ 创
新 项 目” 。
外先进的办学理念 、 教学模式及其课程 ,为教学改革和专业
建设提 供了机遇 。学院各教学系多次召开会议推广 B E T C的 教学模式,采取 院内示范 、观摩 、交流等形式 ,在专业 建设 和教学改革上进行探索 , 寻求突破 :一方面在课程 设置和教
20 0 6年 6月,E E C L批准农 工商 学院 B E DXE T C教育 中心 增加市场营销 ( 财务管理 ) 、市场 营销 ( 国际商务管理 ) 、市
训活动,院 内每学期组织双语教学观摩会 , 参加相关培 训的 教师共计 9 0人次 ,先后共派 出约 5 0 0名骨干教师和管理人 员到英 国、美国、德国、加拿大、马来西亚等 国进行培训 。 通 过这 些措 施,从整体上更新 了教师教育观念 , 促进 了教师 知识结构 的改善 、教学方式的改进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 使教 师 队伍整体素质得 到明显提升,给学校带来 了新的活力,提 升 了学校 的形象 。同时,通过管理合作项 目,也造就 了一支 了解 国际合作办学通行规 则, 熟悉国外教学管理方法的教育 管理 队伍 。随着学 院在 中外 合作 办学中实力不断增 强,整个 学院的影响和形象也得到进一步扩大和展示 。 第 二,深化 了教学改革,创 新了人才培养 模式。引进 国
中德合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中德合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https://img.taocdn.com/s3/m/b8f901d6f61fb7360b4c6564.png)
中德合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培养方案一、专业特色中德合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是由华东理工大学与德国吕贝克科技应用大学以中外合作办学方式举办的本科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尖端学科,是国家重点建设与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是现代信息科学的前沿专业。
本专业是培养具有信息获取、传递、处理及利用等方面的知识,能在信息产业等国民经济部门从事信息系统和各类电子设备的研究、设计、开发、集成和应用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现代高科技专业。
本专业课程体系密切结合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的最新发展,贯彻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原则,使学生既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具有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强调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以及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专业面宽,具有浓厚的多学科渗透与交叉的色彩。
学生在获得电气工程和信息工程方面的前沿专业知识的同时,又能受到电工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专业口径宽,适应性强,就业面广。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国内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信息工程专业领域的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项目管理等工作。
二、培养目标中德合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在信息产业等国民经济部门从事信息系统和各类电子设备的研究、设计、开发、集成和应用等方面工作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机电一体化专业(中德合作) - 上海教育门户网站欢迎您!
![机电一体化专业(中德合作) - 上海教育门户网站欢迎您!](https://img.taocdn.com/s3/m/fcefc1d708a1284ac850434d.png)
机电一体化专业(中德合作)分项报告中德机电一体化专业是经上海市教委批准,同德国名列前茅的应用型公立大学之一-----德国凯泽斯劳腾应用技术大学合作。
该项目由双方合作制订教学计划,引进德方优质教育资源,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管理模式,并采用德方的课程体系和教材。
基础阶段重点强化德语,提高德语水平,第二、三学年专业教学部分课程由德方派遣专业教师授课,教学语言为德语。
学生成绩合格毕业后,获得中方颁发的大专文凭。
优秀毕业生可以选择进入凯泽斯劳腾应用技术大学继续深造,攻读德国大学学位,国内学习期间获得的学分得到德方承认,作为德方机电一体化专业学士课程的部分学分。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适应范围很广,学生在校期间将学习各种有关机械、电工电子、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检测传感等方面的知识外。
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长三角洲各企业、公司,从事加工制造业,家电生产和售后服务,数控加工机床设备使用维护,物业自动化管理系统,机电产品设计、生产、改造、技术支持,以及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经营管理等等。
一、近几年招生及毕业生情况上海电机学院中德合作机电一体化专业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三年。
目前该专业共有五个班级,其中2008级1个班、2009级2个班、2010级2个班,三个年级共有215名学生在读。
详细情况见下表:二、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见附件机电一体化(中德合作)专业教学计划(2008-2010)三、课程设置及授课教师情况:1、课程设置情况本专业教学体系由理论教学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两部分构成:1.1理论教学环节分以下教学模块: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主要包括以下课程专业基础课:工程应用数学(Technische Mathematik)、基础德语(Deutsch)、德语口语(Konversation)、科技德语(Technisches Deutsch)、计算机应用基础(Grundlage Informatik)、电工基础(Grundlage Elektrotechnik) 、电子技术基础(Grundlage Digitaltechnik)、机械制图与公差(Einführung in Mechanische Zeichnungen und Toleranz)、计算机绘图(Zeichnung mit CAD)、气液电控制技术;专业课:制造基础(Einführung in Maschinenbau)、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Maschinenbau CAD/CAM)、数控编程与加工(CNC Programmierung und Verarbeitungstechnik)、测试技术(Messtechnik)、机电传动与控制(Machinenantrieb und Steuerung)、可编程控制器PLC(PLC)、气液电控制实训 (Mechatronische Technik und System) 等;专业选修课:编程语言Programmiersprachen、数字图形处理 Nummerische Bildverarbeitung、数据库技术Datenbanktechnik、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CNC Design)、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与维护(CNC Machinen Fehler und Beseitigung)、工程力学(Mechanik)。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电子工业学校中德合作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中职教育项目2011年度办学情况报告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报送中外合作办学年度报告的通知》(沪教委外…2011‟21号)文件精神要求,现将我校中外合作项目2010年度办学情况报告贵教委,我们承诺报告内容真实无误,并同意该办学报告可全部向社会公开。
上海电子工业学校中德职业技术教育合作办学项目是由国家教育部立项,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和德国汉斯 赛德尔基金会合作的办学项目。
该项目旨在探索并且试验性运行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针对中等职业教育(相当于德国的技术工人培训)的职业教育体系,至今已进行了二十六年。
上海电子工业学校与德国普法基尔辛国立职业学校合作至今,双方正在酝酿签订新一期合作协议。
该合作项目的办学运作得到了德国巴伐利亚州文教部和德国汉斯 赛德尔基金会的政策和经费支持。
此外,该合作项目还与云南省教育厅和贵州省教育厅合作,致力于支持中国西部省份,帮助其建立并发展以需求为导向、注重实践的职业教育体系。
2010年度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中德合作)专业工作发展顺利。
一、教学计划、课程设臵、授课教师及实施情况
在教育部职教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和实践课程改革。
按照上海市教学标准课程目录要求,参照德国教学新大纲实施教学。
1.教学计划及课程设臵
在德国巴伐利亚州文教部和德国汉斯 赛德尔基金会的政策和经费支持下,在德国普法基尔辛国立职业学校的专业技术支持下,我校根据学生基础、学生特点、及国内就业市场的不同需求,突出了“理论重实践、实践重体验”的特色,《机电技术应用》(中德合作)专业重点对课程进行了调整,教学计划及课程设臵情况详见附件1。
根据办学宗旨,以及教育部中等职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我校将人力资
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资格考核要求与AHK考试要求结合,将上海市专业教学标准和德国教学要求合理衔接,通过宽基础、多选择、模块化的课程设臵,使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保持中德合作特色的同时,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2.授课教师
为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学院在师资培养、考核、聘用等方面建立了切实可行的师资队伍管理制度,不断激发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规范化与科学化。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8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人,高级技师1人,讲师4人,硕士1人,硕士在读1人,双师型教师3人。
详见下表:
基础课程专任教师有19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5人,讲师13人,硕士在读3人。
上半年学校为教师举办了专业培训班,主要由德方专家就专业教学、教学计划的制订等为全体专业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另选派了1名教师赴德国参加为期3个月的专业进修、4名教师赴外省市参加由德国专家讲授的专业培训班、1名教师参加上海市骨干教师培训、2名教师参加上海市技能培训,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实施情况
⑴引进德国职教课程,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臵
在专业课程的开发上,借助德国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引进先进课程及教材,创新课程教学方法。
由中、德国双方教师和企业人员对培养目标、行业需求、岗位素质及能力要求等进行分析,设计本专业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实现
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臵。
⑵学习先进管理方式,提升职业教育管理理念
学校的教学管理、考试组织及成绩评价体系均按照德国合作学校的要求进行,通过中外交流学习,将职业资格考核要求与专业课程合理衔接,转变了教师的职教理念和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为教育教学改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⑶实施小班化教学模式,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在中外合作办学中,以学生为本位,所有专业实施“十周学校、十周企业”的双元制“板块式”培养模式,实行小班化教学,课程设臵贴近学生基础、学生特点,在保持中德合作特色的同时,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适应就业需求。
⑷开展职业资格能力培训,增强就业竞争力
在教学工作中突出了“理论重实践、实践重体验”的特色,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训,组织毕业生参加德国工商大会AHK考试,AHK试卷由德国工商大会提供,由考试委员会决定选用具体试卷,德方相关专家或教授参与有关工作并对考试全过程实施监控。
考核合格可获得德国工商大会(AHK)证书和相关职业资格(四级)证书,为学生就业提供有利条件。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资格等级考核。
本年度,61%的2008级《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获得由劳动局颁发的职业资格(四级)证书。
2010年,我校举办了专业技能大赛,有数十位同学报名参加了“机电一体化”、“普通车工”、““数控机床操作”等相关项目,其中有一名同学入围了全国技能大赛的上海市选拔赛,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技能水平。
⑸持久推进双边交流,全面提升师生质量
每年度,我校与德国普法基尔辛国立职业技术学校都会互派师生开展交流、访问活动,共同学习、增进沟通、互促进步。
年初,上海电子工业学校学生代表团在两名专业教师及翻译的陪同下在德国普法基尔辛国立职业学校完成年度交流。
5月,德国普法基尔辛国立职业学校的27名学生代表团来我校访问。
10月,汉斯 赛德尔基金会总干事长Peter Witterauf博士对合作项目进行了考察访问,并与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蒋耀董事长以及上海市教育委会印杰主
任就三方的合作进行了座谈。
11月,我方也安排了6位专业教师赴德学习交流。
⑹借助职教集团平台优势,拓展校企合作
利用校企联合管理委员会,使企业与学校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桥梁,不仅为学生的实习和就业创造了条件,而且为学校的课程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学校加强双元板块的监控体系,实行学生企业实习专人负责制和跟踪制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双元实习和就业操作体系。
二、引进外国教育资源、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措施
学校成立了由德国工商大会上海办事处、上海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本校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考试委员会,以及由企业人员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严格规范考试流程和监督机制,积极鼓励和推进行业、企业和社会有关方面参与专业设臵、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
根据办学要求,每年德方专家定期来访我校就专业教学、教学计划的制订等为校内专业教师进行培训,指导学校的专业建设、教育教学和教学质量的监控等多项工作。
2月,短期专家Stefan Blachfellner先生在学院主持了“质量管理”进修班。
5月,德国普法基尔辛国立职业学校的Göbl先生Ruh先生主持了关于新大纲及考试的教学要求和方法的短期进修班。
三、规范收费
学校严格执行上级关于规范教育收费的规定,先后制定了《教育收费管理规定》、《学生教育收费流程图》和《新生教育收费流程图》。
强调任何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都必须经过分管领导认可和规范教育收费领导小组的批准后方可收取,如按规定应报市教委、市物价局、市财政局审批或备案的,必须在批准或备案后执行,未经批准,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准擅自向学生收费不得向学生收取教育、物价、财政等主管部门明确不得收取的费用。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收费、支出科目单列。
上级主管单位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财务部对我校2010年度资产及收支情况进行了审核,认为:“该校学费事业收入符合法定收入标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严谨,支出项目符合相关规定和教学要求,凭据完整。
”
四.学生情况
该专业根据上海市教委制定的《2010年上海市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工作办法》的各项规定,进行招生宣传和录取。
招生对象分别为上海市及外省市应届初中毕业考生。
目前,《机电技术应用》(中德合作)专业学生数如下:
进入《机电技术应用》(中德合作)专业学习的学生修学期满,达到毕业要求,并参加由德国工商大会组织的AHK毕业考试,成绩合格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证书,同时可获得德国工商大会(AHK)中等专业资格证书。
2010年,我校07级《机电技术应用》(中德合作)专业100%的学生均成功就业或升学。
五、管理决策
1.学校每年定期举行中德联合管理委员会会议。
联合管理委员会由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领导,汉斯 赛德尔基金会上海项目专家、普法基尔辛国立职业学校代表和我校领导等组成。
联合管理委员会会议总结年度工作,提出新一年度工作计划,并对重点工作进行考核、商议及决策。
2.按惯例,我校上级主管单位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财务部对学校年度资产及收支情况进行审核。
六、拓展社会服务功能
为增强合作办学项目的社会服务功能,我院利用中德合作办学优势,积极开展了辐射企业、辐射西部的培训。
量身定制教学计划,2010年共完成西部辐射6批(共228人)的培训,培训对象包括滇、黔地区的校长、骨干教师、职教管理干部等;完成了西开办职教系统50人的培训任务,学员来自云南、西藏、新疆、湖北、重庆等地职业院校;与山东青州师资培训中心合作,开展西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