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学大纲.doc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5bb7cf181c758f5f61f678c.png)
目录学科平台课程 (3)《英语口语A(一)》教学大纲 (3)《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6)《实用礼仪》教学大纲 (9)《英语口语A(二)》教学大纲 (11)《英语口语A(三)》教学大纲 (13)《中国古代文学(一)》教学大纲 (16)《中国古代文学(二)》教学大纲 (20)《实用英语写作》教学大纲 (22)《外国文学》教学大纲 (26)《高级英语》教学大纲 (30)《英汉互译》教学大纲 (32)专业核心课程 (34)《现代汉语B(一)》教学大纲 (34)《现代汉语B(二)》教学大纲 (37)《古代汉语B(一)》教学大纲 (39)《古代汉语B(二)》教学大纲 (42)《语言学概论A》教学大纲 (45)《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学大纲 (48)《对外汉语教学法》教学大纲 (52)《中国文化通论》教学大纲 (55)《第二语言习得A》教学大纲 (57)《外国文化通论》教学大纲 (60)专业方向课程 (64)《二外法语(一)》教学大纲 (64)《二外法语(二)》教学大纲 (68)《语言与文化》教学大纲 (72)《跨文化交际B》教学大纲 (74)《对外汉语语言技能教学》教学大纲 (77)《对外汉语汉字与词汇教学》教学大纲 (79)《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教学大纲 (83)《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学大纲 (85)《国外汉学研究》教学大纲 (88)《计算机辅助对外汉语教学》教学大纲 (92)《应用语言学A》教学大纲 (96)《传播学概论》教学大纲 (98)《中国民俗》教学大纲 (100)《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大纲 (102)《中国民间文学》教学大纲 (104)《中国文化经典选读》教学大纲 (106)《对外文化传播》教学大纲 (108)《华侨华人历史与现状》教学大纲 (111)《中外文化交流史》教学大纲 (114)学科平台课程《英语口语A(一)》教学大纲一、课程概况(Course Overview)课程名称:英语口语A(一)Course:Oral English A 1课程编号:0050200136 适用学生:对外汉语专业一年级Course Number:0050200136 Designed for: TCFL Majors,Grade 1学分:2 学时:32Credit: 2 Class hour: 32 预修课程:无Preparatory Courses: no required二、课程简介(Course Descriptions)本课程旨在通过专门、系统的口语技能技巧训练,逐步培养学生对“说”英语的兴趣和信心;让学生了解一定的语言表达形式并能掌握应用,锻炼学生用英语表达丰富的思想,从真正意义上掌握英语语言的运用,为将来实际跨文化交流做准备。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b867c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9f.png)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教案: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对外汉语的基本语法知识。
2. 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正确语法表达意思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中文语法的基本概念和句子结构。
2. 中文语法中的词法规则和句法规则。
教学难点:1. 中文语法中的语序和语法功能。
2. 中文动词的词汇辨析和用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中文语法教材、课件、活动材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纸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今天的教学内容,即对外汉语的语法教学。
2. 引发学生对语法的兴趣,例如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语法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部分。
二、学习基础语法知识(15分钟)1. 讲解中文语法中的基本概念,例如词汇、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2. 介绍中文句子结构,例如主语、谓语、宾语和定语等。
三、讲解词法规则(20分钟)1. 以动词为例,讲解动词的词义、时态和语气等概念。
2. 引导学生掌握动词的正确用法,例如动词的时态变化、动词短语和动词搭配的使用方法。
四、讲解句法规则(20分钟)1. 以中文语序为例,讲解中文句子的基本语序和其他常见语序的情况。
2. 引导学生了解中文语序的特点和句子成分在句中的位置。
五、练习活动(30分钟)1. 分组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使用正确的语法表达简单的句子。
2. 给学生发放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相关的语法练习题,加深对语法规则的理解和应用。
六、总结与展望(10分钟)1. 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学习的中文语法知识,强调重点和难点。
2. 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运用语法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语法比赛或语法知识竞赛,提高对中文语法的兴趣和应用能力。
2. 建议学生多阅读中文语法相关的书籍和文章,拓宽语法知识面。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中文语法的基本知识和规则,培养学生对语法的认识和理解,并通过练习活动巩固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
教学时可以使用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课堂练习和讨论,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教案(提纲)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教案(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fe6bef7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e3.png)
一、教案简介1. 课程名称:《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2.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汉语的基本语法规则,提高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3. 适用对象:初级汉语学习者4. 教学时长:20课时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汉语语法概述1.1 汉语语法的基本特点1.2 汉语语法的构成要素1.3 汉语语法的研究方法2. 第二章:词类2.1 名词2.2 动词2.3 形容词2.4 副词2.5 量词和数词2.6 代词2.7 介词和连词3. 第三章:句子结构3.1 句子的基本结构3.2 主谓结构3.3 动宾结构3.4 偏正结构3.5 联合结构3.6 句子分类4. 第四章:时态和体态4.1 基本时态4.2 进行时态4.3 完成时态4.4 被动语态4.5 虚拟语态5. 第五章:语气和情态5.1 语气词5.2 疑问语气5.3 否定语气5.4 肯定语气5.5 情态动词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语法规则,分析实例,进行对比。
2. 互动法:提问、回答、讨论,增进学生对语法知识的理解。
3. 练习法:设计各种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语法知识。
4. 情景模拟法:创设实际语境,让学生在交际中运用语法知识。
四、教学评价1. 平时作业:检查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堂练习:实时检验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
3. 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语法学习成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2. 辅助教材:相关语法练习册、案例分析等。
3. 教学工具:PPT、视频、音频等。
4. 在线资源:相关语法学习网站、论坛等。
六、第六章:名词短语和动词短语6.1 名词短语的结构和功能6.2 动词短语的类型和用法6.3 名词短语和动词短语的搭配七、第七章:形容词和副词7.1 形容词的性质和用法7.2 副词的性质和用法7.3 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最高级7.4 形容词和副词的修饰关系八、第八章:介词和连词8.1 介词的分类和用法8.2 连词的分类和用法8.3 介词和连词的搭配8.4 介词和连词在句子中的位置九、第九章:句子分类和句子成分9.1 句子的分类9.2 句子成分的分析9.3 主语、谓语、宾语的确定9.4 定语、状语、补语的作用十、第十章:汉语语法的应用10.1 语序和句子结构10.2 语义场和词汇搭配10.3 语境和语言表达10.4 语法错误分析和纠正十一、教学进度安排1. 每周2课时,共计20课时。
(word完整版)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1-60
![(word完整版)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1-60](https://img.taocdn.com/s3/m/fa78649548d7c1c709a14515.png)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1。
介绍与说明:“是”字句(1)基本句式:肯定式:A是B。
否定式:A不是B。
疑问式:A是B+吗?(2)用法:介绍或说明自己或他人的身份;说明时间;说明处所;说明或介绍国籍与籍贯。
2。
疑问句(1)(1)基本句式:陈述句+吗?(2)用法:用“肯定句+吗”,用句中的动词或形容词的肯定式或否定式回答。
用“否定句+吗”问时,认为对方否定是对的就用“对/对了”回答;如果认为否定是错的就用“不/不对”回答,表示回答是肯定的;疑问时语调要上扬。
3.否定的表达(1)基本句式:不+动词+宾语/ 不+形容词4.限制与修饰:定语+中心语汉语的定语是位于名词前边的修饰语。
定语用来表达对中心语的数量、时间、处所、归属、领属、范围的限制和对中心语的性质、状况、特点、用途、质料、职业等的描写。
对中心语限制的定语回答的是“哪一个”的问题,而对中心语描写的定语回答的是“什么样的+中心语”的问题。
所属关系的表达(1):名词/代词+的+名词所属关系的表达(2):“的"的省略,“我(们)、你(们)、他(们)”等在表示和人相关的词语(亲属词、人组成的单位)前表示所属关系时,“的"常省略。
5。
疑问句(2):特指问句(1)基本句式:特指问句用疑问代词来询问。
所用疑问代词有:谁、什么、哪、哪儿、多少、几、怎么、怎么样等.(2)用法说明:当对特定事物不知道时,就用特指问句,语序与陈述句一样。
询问句子的哪个成分就把疑问代词放在哪个位置上.6.所有关系的表达:“有”字句疑问式:主语+有+宾语+吗?肯定式:主语+有+宾语。
否定式:主语+没有+宾语7。
汉语数字的读法(1)1~100数字的读法(2)询问10以内的数目:用“几”(3)询问10以上的数目:用“多少"(4)“二”和“两”的用法:都表示2,但用法不同。
二/两+量词二十/百第二、二月、二楼(5)100以上数字的读法(6)分数、百分数、小数的读法(7)人民币的表达法:人民币的计算单位:元(块)、角(毛)、分人民币的读法(8)问价和讨价还价基本句式:问价:A.主语(物品名)+多少钱+1+量词?B. 主语(物品名)+数量+多少钱?讨价还价:钱数+行不行?钱数+怎么样?(9)号码的询问和应答:基本句式:……的号码+是多少?/是+几/多少号?用法说明:门牌号、电话号码、护照号、汽车牌号、飞机航班号等要按照数量的读法.8.怎么描写事物的性质、状态和特点基本句式:形容词谓语句语义说明:主要描述或评论事物的性质、情况、状态和特点,说明某事物怎么样.用法说明:疑问式:主语+谓语(形容词)+吗?主语+怎么样?肯定式:主语+副词+谓语(形容词)否定式:主语+不+谓语(形容词)在陈述句中,形容词前面一般要用表示程度的副词“很”、“非常”、“比较”、“十分"等. 9。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教案(提纲)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教案(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06f52d6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9b.png)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教案(提纲)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概述1.1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概念1.2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重要性1.3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发展历程1.4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主要特点第二章:基本语法概念与术语2.1 语法单位与语法项目2.2 词类与词性2.3 句子成分与句子结构2.4 语法规则与语法现象第三章:词与词组的教学3.1 词的分类与教学策略3.2 词组的概念与教学方法3.3 词汇的扩展与教学技巧3.4 词汇的运用与教学实践第四章:句子与句型的教学4.1 句子的分类与教学策略4.2 句型的概念与教学方法4.3 句型的转换与教学技巧4.4 句型的运用与教学实践第五章:语法项目的教学设计与实践5.1 语法项目的选择与安排5.2 语法项目的讲解与演示5.3 语法项目的练习与实践5.4 语法项目的评估与反馈第六章:时态与语态的教学6.1 时态的概念与教学方法6.2 常见时态的用法与教学示例6.3 语态的概念与教学方法6.4 被动语态与其他语态的教学与实践第七章:情态动词与助动词的教学7.1 情态动词的概念与教学方法7.2 常见情态动词的用法与教学示例7.3 助动词的概念与教学方法7.4 助动词的用法与教学实践第八章:疑问句与否定句的教学8.1 疑问句的概念与教学方法8.2 不同类型疑问句的用法与教学示例8.3 否定句的概念与教学方法8.4 否定句的用法与教学实践第九章:复杂句型的教学9.1 复杂句型的概念与教学方法9.2 宾语从句、定语从句与状语从句的教学9.3 并列句与复合句的教学9.4 复杂句型的运用与教学实践第十章:教学案例分析与教学评估10.1 教学案例的选择与分析10.2 教学方法的应用与评估10.3 教学反馈与学生学习进步的评估10.4 教学改进与持续发展的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概念与重要性重点解析: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是对汉语语法结构的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阐述,是教师进行语法教学的基础。
对外汉语教学之语法教学教案模板
![对外汉语教学之语法教学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ef27db5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26.png)
对外汉语教学之语法教学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法规则和结构;(2)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进行日常交流。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语法知识进行句子构建和理解的能力;(2)提高学生运用汉语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2)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1)基本语法规则;(2)常用语法结构。
2. 教学难点:(1)语法规则的运用;(2)语法结构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感知和运用语法知识。
2. 交际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交际场景,培养学生运用语法知识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3. 游戏教学法:通过设计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利用图片、歌曲等素材,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语法点讲解:(1)PPT展示语法规则和结构;(2)用简单、生动的例子解释语法点;(3)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语法知识。
3. 练习:(1)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语法运用;(2)分组讨论,互相纠正和指导;(3)教师点评,总结错误并进行针对性讲解。
4. 情境模拟:(1)设定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场景;(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进行角色扮演;(3)鼓励学生大胆开口,提高交际能力。
5. 总结与拓展:(1)对本节课的语法知识进行总结;(2)设计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3)拓展语法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评价其学习态度。
2. 语法运用能力:通过练习题和情境模拟,评价学生语法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其运用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其对语法知识的巩固程度。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语法运用、合作意识等方面。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全)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全)](https://img.taocdn.com/s3/m/eff17a04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78.png)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课程目录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概说第二章语素与词第三章词类第四章短语第五章句法分析第六章句型、句式、句类概说第七章复句第八章汉语语法偏误分析第九章现代语言学理论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概说第一节汉语和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一、对汉语的认识(宏观、历史、语言内部)九大语系中之五大语系:汉藏、印欧、阿尔泰、南亚、南岛。
汉藏语系:汉语族;侗台语族;苗瑶语族;藏缅语族。
汉语历史悠久,使用人口最多(现代)汉语的语言特点:语音、词汇、语法●汉语普通话的形成汉语普通话即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1、汉民族共同语古已有之:雅言、通语、官话2、古代书面语:主要以文言为主流,中古以后,白话开始发展3、官话的产生与发展:元明清、公用口语、外国人学习北京话4、五四运动: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5、政府的推动●影响汉语形成、发展的文化历史背景(文化因素)(参考齐沪扬《对外汉语教学语法》P7-11,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版)1、多元性的汉文化民族融合:蛮夷戎狄、百越人口迁徙:西晋永嘉之乱,赣方言、吴方言初步形成唐代安史之乱,赣方言基本形成,吴语和湘语分离南宋移民南迁,客家话最终形成2、汉字对汉语、文化的统一和维系汉字王国、书面语(文言、白话)3、佛教文化的影响(1)四声理论的建立:梵语、反切(2)书面语口语化倾向的产生(3)对汉语词汇产生重要影响比如大量音译词进入汉语:禅、塔、佛、佛陀、菩萨、般若、琉璃、和尚、涅盘4、近代开始的西方文化二、什么是语法?(一)语法:(1)指语法本身,词的构造规则和组词成句的规则,也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客观存在的、人们必须遵守的说话的规则。
(2)指语法学或语法著作。
●语法和语音* 进行了认真的学——韵律影响语法(韵律构词法、韵律句法)●语法和词汇例如:I’ll tell you why this is wrong.* I’ll explain you why this is wrong——词义影响句法(二)狭义语法和广义语法1.狭义的语法:同上“(1)”2.广义的语法:指语言知识、语言能力维多利亚·弗罗姆金&罗伯特·罗德曼《语言导论》:语法就是我们的语言知识,它代表我们的语言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教案(提纲)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教案(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4a7b9080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81.png)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教案(提纲)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概述1.1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意义和作用1.2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构成1.3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特点第二章:汉语语法单位与语法结构2.1 汉语语法单位的概念和分类2.2 汉语语法结构的特点和类型2.3 汉语语法结构的构成要素第三章:词类与词性3.1 词类的分类和特点3.2 词性与词类的关系3.3 汉语特殊词类的教学策略第四章:句子结构与句子类型4.1 句子结构的概念和构成4.2 句子类型的分类和特点4.3 汉语特殊句子类型的教学策略第五章:情态动词与助动词5.1 情态动词的概念和用法5.2 助动词的概念和用法5.3 情态动词和助动词的教学策略第六章:时态与体6.1 时态的概念与分类6.2 体态的概念与分类6.3 汉语时态与体态的用法及教学策略第七章:条件句与假设句7.1 条件句的概念与分类7.2 假设句的概念与分类7.3 条件句与假设句的教学策略第八章:疑问句与否定句8.1 疑问句的概念与分类8.2 否定句的概念与分类8.3 疑问句与否定句的教学策略第九章:成语与惯用语9.1 成语的概念与特点9.2 惯用语的概念与特点9.3 成语与惯用语的教学策略第十章: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案例分析10.1 案例分析的意义与作用10.2 案例分析的方法与步骤10.3 案例分析的教学实践与反思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意义和作用补充说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是教学的基础,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运用汉语语法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汉语语法单位与语法结构补充说明:汉语语法单位包括语素、词、短语和句子,每个单位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作用。
汉语语法结构由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构成,包括词组和句子结构。
三、词类与词性补充说明:汉语词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量词等,每类词都有其特定的用法和特点。
词性是词的分类,与词类密切相关,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准确的辨别。
(word完整版)《对外汉语》课程教学大纲_
![(word完整版)《对外汉语》课程教学大纲_](https://img.taocdn.com/s3/m/4b15c9d92af90242a995e515.png)
《对外汉语》课程教学大纲执笔人:陈超审订人:开课系部:公共基础部编写日期: 2012.08.30课程中文名称:对外汉语课程英文名称:课程编码: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适用专业:留学生总学时: 48 ;理论课学时:实践学时:先修课程:基本教材: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Ⅰ)、李晓琪主编、北大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参考书:【1】《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
【2】《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
【3】《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母语为非汉语、以不同学习目的学习汉语的各国学生。
基本没有学过汉语,零起点的学生。
初级汉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一年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初步的言语交际能力,能满足日常生活、学习和一般社交场合的交际需要,学习结束时,达到《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所规定的一年级的标准。
同时具有上专业课、阅读专业材料、进行专业交谈的初步能力,为他们升入高年级继续汉语学习和进入其他高等院校学习相关专业打下语言基础。
初级汉语教学目的还包括适当地介绍和讲授中国国情和中国文化知识,减少语言学习中的文化障碍。
通过初级汉语的学习,学生能够具备自学汉语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一)总体要求1、语言知识方面:1.1语音:学习并掌握汉语声母、韵母、声调、变调、轻声(必轻声词)、儿化韵(必儿化韵词,如:玩儿、画儿、这儿、哪儿等)词重音、句重音、语调、语气、语流音变.朗读和说话的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1。
2词汇:学习《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词汇大纲》(本大纲附件)规定的一级词和二级词2800左右,要求能正确读出,掌握其基本义项和常用义项及用法,掌握率为90%以上。
1。
3汉字:学习汉字等级大纲规定的甲级字和乙级字1600个,讲授汉字笔顺、笔画、部件和书写规则,分析常见汉字的基本组成要素.掌握率为90%以上。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580e4b105087632311212b3.png)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对外汉语专业(学术型)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非学位课)课程学时:34学时(周2学时)课程编号:课程学分:2学分一、课程说明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课程由语言、文化、技能等课程构成,《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是一门集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于一体的重要课程。
通过课堂讲授、教学实践,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意义、基本理论、教学体系;学习和掌握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规律、方法和策略,并能够较好地运用所学理论、规律和方法指导汉语语法的教学实践,具备较高的驾驭语法知识、解决语法问题和组织语法教学活动的能力。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上采用案例教学法将讲授、讨论、课堂教学演练与实地教学观摩相结合,注重学生理论水平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大纲适用于对外汉语专业(学术型)的特点,重视理论性和实践性,保证学生掌握基本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技能的同时掌握更多的相关理论,课后作业多以理论扩展阅读为主,为学生未来升学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提供理论和经验支持。
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第一章概论(4学时)主要讲授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概说;第二语言习得基本理论。
主要涉及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的区别,教学语法的研究领域,几组二语习得术语、二语习得的心理过程以及中介语等内容。
其中中介语理论适当扩展。
第二章汉语语法教学的理据与方法(4学时)主要讲授对外汉语教学的策略问题;语法的课堂教学技巧和方法。
主要涉及如何依据汉语具象型特性确定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点与策略,展示语法点的技巧、解释语法点的技巧、练习语法点的技巧以及归纳语法点的技巧等。
课后安排学生阅读与汉语具象型特点相关的学术论文。
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教案写作(2学时)主要讲授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教案写作的基本步骤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要求基本掌握教案的写法。
第四章量词及其短语教学(2学时)主要讲授汉语量词的基本知识,学习者学习量词时的主要偏误类型,量词的认知性教学,动量词的教学等。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367d43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66.png)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汉语语法规则和结构。
2. 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汉语语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汉语语法概述汉语语法的基本概念和术语汉语句子的构成和分类2. 第二章: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用法和辨析量词、数词、介词的用法和搭配3. 第三章:句子结构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等句子的成分分析和句子成分的省略4. 第四章:时态和体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的用法进行时、完成时、完成进行时的用法5. 第五章:情态动词和助词情态动词的用法和辨析助词的用法和搭配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语法规则和示例。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语法练习和讨论。
3. 任务型教学法:设计实际语境中的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语法知识。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提问。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语法练习的情况。
3. 语法运用能力:通过口语表达和写作任务评估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科书:《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材。
2. 辅助材料:PPT课件、语法练习册、语法案例分析等。
3. 多媒体资源:视频、音频、网络资源等。
六、教学活动1. 语法点讲解:通过PPT课件,生动、直观地展示语法点,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
2. 语法练习:设计多种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语法知识,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语法案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角色扮演:设计情景剧,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语法知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章:2课时2. 第二章:3课时3. 第三章:3课时4. 第四章:2课时5. 第五章:2课时八、教学总结1. 定期进行教学总结,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005级对外汉语班《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课教学提纲
![2005级对外汉语班《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课教学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ef3be740c850ad02de8041a0.png)
16
第十章:复句
补充知识: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的建设
2
17
第十一章:第一节:偏误分析的原则和方法
1
1
18
第十二章:第二节:常见的语法偏误
2
交作业
19
词汇——语法教学模式及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技巧
2
20
期末复习
21
期末考试
补充知识: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
1
1
12
第七章:句法成分
补充知识:语义指向理论——以形容词状语语义指向及其语用特点为例
2
13
第八章:句型和句类
2
14
第九章:重点讲:第六节:比较句
补充知识:认知语言学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
2
交作业
15
第九章:第七节:“连字句”
补充知识:对外汉语语法点难易度的评定及语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
第三节: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地位
2
5
第二章:语素和词
2
6
无(国庆节)
7
第三章:词类(上)
2
8
第四章:词类(中)
第一节:
交作业
9
第四章:词类(中)
第四节:副词第五节:代词
2
周
次
教学主要内容及章节
计划学时
备注
课堂
教学
实践教学
双语教学
多媒体教学
第五章:词类(下)
2
15
第六章:短语
《对外汉语教学
周次
教学主要内容及章节
计划学时
备注
1
课堂
教学
实践教学
双语教学
多媒体教学
2
引言: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5df219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90.png)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汉语语法知识,能够正确运用汉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2. 培养学生对汉语语法的兴趣和意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3. 帮助学生理解汉语语法的基本规则,提高他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汉语的基本句型和语法结构。
2. 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用法和搭配。
3. 被动语态、比较级、最高级等特殊语法现象。
4. 汉语的疑问句、否定句、条件句等句型结构。
5. 汉语的时态、语态、语气等语法特征。
三、教学方法1. 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例句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汉语语法的规则。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3. 任务型教学:设计实际的交流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
4. 对比教学:通过比较学生母语和汉语的语法差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语法。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包括语法正确性和表达流畅性。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语法运用和合作能力。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语法练习,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以巩固所学的知识。
五、教学计划1. 教学时间:共计2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课时1-4:介绍汉语的基本句型和语法结构。
课时5-8:讲解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用法和搭配。
课时9-12:讲解被动语态、比较级、最高级等特殊语法现象。
课时13-16:讲解疑问句、否定句、条件句等句型结构。
课时17-20:讲解汉语的时态、语态、语气等语法特征。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新实用汉语课本》、《现代汉语八百词》等。
2. 辅助材料: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语法练习题等。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的汉语语法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文章、练习题等。
七、教学注意事项1. 针对不同学生的语言水平和文化背景,进行差异化的教学,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2962b122e3f5727a5e962fb.png)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对外汉语专业(适用型)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非学位课)课程学时:34学时(周2学时)课程编号:课程学分:2学分一、课程说明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课程体系由语言、文化、教学技能等课程构成,《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是一门集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于一体的重要课程。
通过课堂讲授、教学实践,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意义、基本理论、教学体系;学习和掌握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规律、方法和策略,并能够较好地运用所学理论、规律和方法指导汉语语法的教学实践,具备较高的驾驭语法知识、解决语法问题和组织语法教学活动的能力。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上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将讲授、讨论、课堂教学演练与实地教学观摩相结合,注重学生理论水平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大纲适用于对外汉语专业(适用型)的特点,突出运用和实用特征,轻理论、重实践,只介绍相关的基本理论,通过增加教学录像观摩、实际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观摩的次数以及使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的实际语法教学技能,成为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上手者”。
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第一章概论(4学时)主要讲授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概说;第二语言习得基本理论。
教学内容涉及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的区别,教学语法的研究领域,几组二语习得术语、二语习得的心理过程以及中介语等内容。
理论略讲,每次课为学生安排30分钟的教学录像观摩,为学生提供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实例和典范。
第二章汉语语法教学的理据与方法(4学时)主要讲授对外汉语教学的策略问题;语法的课堂教学技巧和方法。
教学内容涉及如何依据汉语具象型特性确定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点与策略,展示语法点的技巧、解释语法点的技巧、练习语法点的技巧以及归纳语法点的技巧等。
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教案写作(4学时)主要讲授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教案写作的基本步骤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以国家汉办汉语国际推广志愿者培训的教案模式为主,不同授课内容,教案具体形式略有不同。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教案提纲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教案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0137c8c15901020206409cdd.png)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教案(提纲)《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讲义第一章语法概说一、什么是语法二、语法分析和语法单位三、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四、语法体系五、汉语语法的特点1、汉语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2、汉语注重意合3、汉语的词类和句法成分不一一对应4、汉语的句子构造规则与词组构造规则基本一致5、汉语的主语和谓语可以理解为话题——陈述第二章词和词类第一节词类概说一、词类划分的标准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张志公“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十二类: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二、识别词类的方法1、根据划分词类的标准:语法功能(1)组合功能(2)句法功能(3)类别功能2、识别的窍门:记小类(1)名词(2)代词(3)动词(4)形容词(5)数词(6)量词(7)介词(8)副词(9)连词(10)助词(11)叹词(12)象声词三、词类的教学分布1、构成语法点出现在教材中2、构成表达式出现3、分布在句子当中四、词的兼类1、名、形兼类2、形、动兼类3、名、动兼类第二节名词和时间方位表达法一、时间表达法汉语的时间表达与印欧语的区别:1、时点和时段(1)时点词①钟点词②日期③某些时间词④某些词组(2)时段词①时间词②词组(3)时段词中的“个”①必须用“个”②可用可不用“个”③一定不用“个”2、时间表达法(1)汉语中能表达时间的词(2)时点和时段在句子中的功能①动作、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②动作持续的时间③表示不定时间④表示动作发生在过去、现在、将来3、注意事项(1)怎么分析时间词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2)时间词和介词“在”的问题(3)区别同译词①点、点种、时②刻、刻钟、分、分钟、秒、秒种③“号”和“日”(4)“前后”和“左右”跟时间词搭配的问题二、方位、处所表达法1、方位词2、处所词3、名词和方位词的组合规则4、方位处所表示法(1)作主语(2)作状语(3)作补语第三节数词和读数法一、数词的分类二、整数的读法1、“万”以下数字称数法2、“零”和“半”3、“二”和“两”三、小数、分数的读法四、倍数的读法五、序数的读法1、“第”的用法2、号码读法六、概数表示法1、相邻数字的并列2、“几”和“多”3、表概数的词语第四节量词的语义特征一、量词和名词在语义上的联系“把”:“张”:“条”:“块”:二、量词和动词在语义上的联系“次”:“趟”:“遍”:“下”:“顿”:“场”“番”:三、量词的多义性和交叉性四、量词的色彩1、感情色彩2、语体色彩3、语感五、辨析近义量词六、量词教学的设想1、量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量词的不同阶段的教学(1)初级阶段:(2)中高级阶段:第五节代词的活用一、人称代词的活用二、疑问代词的活用1、泛指2、虚指3、任指三、指示代词的活用第六节能愿动词一、能愿动词的语法特征二、能愿动词的词义分析1、能愿动词的一词多义“能”:“会”:“可以”:“要”2、能愿动词的词义交叉(1)表擅长(2)表可能(3)表意愿三、能愿动词的肯定与否定第七节副词和介词一、虚词的教学分布概况二、副词和介词的再分类1、副词再分类2、介词再分类三、副词组合中的特殊现象1、副词修饰名词、数量词2、副词和否定词的位置3、某些副词修饰“动/形”后影响了“动/形”的语法功能四、副词和介词的使用条件五、归纳虚词语法意义的方法1、把同义、近义的词放在一起比较2、把说明同一方面的虚词进行比较3、把意义相对的词进行比较4、把用虚词的句子,抽掉虚词后比较六、分析虚词偏误的方法第八节离合词一、离合词概述二、离合词的语法特点1、中间可以插入其他(多种)成分2、大多数离合词不能带宾语3、离合词带补语时要重复动词4、离合词的重叠方式是AAB5、离合词可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6、有的离合词可以倒序三、离合词的教学方法第三章词的组合一、短语概述二、短语的类别1、短语的结构类别2、短语的功能类别第四章句子和句子成分第一节主—谓中的主语和谓语一、句法成分概述二、汉语中的主语和谓语可以理解为话题和陈述三、主谓词组对组织句子的影响四、主、谓的语义关系1、主语对谓语来说是什么角色2、谓语有四种第二节述—宾中的宾语一、句法分析中注意与其他成分的区别1、数量宾语和数量补语2、主谓结构作宾语和双宾语二、关于双宾语三、形容词带宾语四、述宾之间的语义关系第三节定—中中的定语一、“的”的用法1、名词2、代词3、形容词4、动词5、数量词6、短语结构二、多项定语的位置三、定语的语义指向1、主语前的定语的语义指向2、宾语前的定语的语义指向第四节状—中中的状语一、“地”的用法1、副词2、形容词3、介词词组4、其他词组5、时间处所二、多项状语的位置三、状语的语义指向第五节述—补中的补语一、对外汉语教学体系的八类补语二、趋向补语1、范围2、趋向补语对动词的选择3、趋向补语的立足点4、趋向补语的宾语的位置5、趋向补语的意义三、结果补语1、结果补语的意义2、结果补语的语义分析3、结果补语形式上的特点四、程度补语1、程度补语的语义类型2、程度补语的否定式3、程度补语的几种形式五、可能补语1、可能补语的形式2、可能补语的意义3、可能补语与“能”的区别4、可能补语肯定式与否定式使用频率5、特殊的可能补语六、时量补语1、时量补语的基本意义2、时量补语的用法3、时量补语的否定式和疑问式七、动量补语八、数量补语和介宾补语1、数量补语2、介宾补语第五章句型和句类一、句型:单句、复句;主谓句、非主谓句;联合复句、偏正复句;二、句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第六章句式一、“把”字句二、“被”字句三、连动句四、兼语句五、存现句六、比较句七、“连”字句第七章复句。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492d29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22.png)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汉语语法的基本知识和运用方法;2. 培养学生分析语法现象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和语感;4.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语法基本概念的解释和运用方法的讲解;难点:语法知识的整合和系统化;三、教学策略本课程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实践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突出语法知识与现实习惯的结合。
教学过程要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第一章语法概述1、语言和语法的概念和关系;2、语法分类和基本术语;3、语法标记和语法符号。
第二章词汇和词类1、词汇定义和分类;2、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的定义和用法。
第三章句子成分1、主语和谓语;2、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3、句子成分的分类和基本用法。
1、简单句和复合句的基本概念;2、并列句、从句、独立主格结构和不定式结构的定义和特点。
第五章句子的语态和语气3、句子的语态和语气的变化规律和运用方法。
五、教学评价1、期中和期末考试;2、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3、作业和课外阅读。
六、教学资源1、教材:《汉语语法教程》;2、课件:PPT、Word文档;3、其他教具:黑板、笔记本电脑、多媒体音箱、视频播放器等。
七、教学计划本课程为60学时,具体教学计划如下:1.1 语法的定义和作用;第四周:句子结构第六周:句子的语调和停顿6.2 停顿的定义和分类;第七周 ~ 第十周:综合讲解和分组讨论1. 分组讨论和展示;2. 整合和运用前六周所学的语法知识;3. 实践性学习和反馈。
第十一周 ~ 第十五周:期中考试和复习1. 组件期中考试;2. 学生自主复习和整理笔记。
1. 进一步学习和讲解语调和停顿的相关知识;第二十六周 ~ 第三十周:句子成分2. 学生自主阅读汉语语法相关著作。
八、教学反思本课程采用了多种教学策略和方法,在学生中产生了比较好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对外汉语专业(适用型)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非学位课)
课程学时:34学时(周2学时)
课程编号:55762204
课程学分:2学分
一、课程说明
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课程体系由语言、文化、教学技能等课程构成,《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是一门集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于一体的重要课程。
通过课堂讲授、教学实践,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意义、基本理论、教学体系;学习和掌握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规律、方法和策略,并能够较好地运用所学理论、规律和方法指导汉语语法的教学实践,具备较高的驾驭语法知识、解决语法问题和组织语法教学活动的能力。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上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将讲授、讨论、课堂教学演练与实地教学观摩相结合,注重学生理论水平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大纲适用于对外汉语专业(适用型)的特点,突出运用和实用特征,轻理论、重实践,只介绍相关的基本理论,通过增加教学录像观摩、实际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观摩的次数以及使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的实际语法教学技能,成为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上手者”。
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概论(4学时)
主要讲授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概说;第二语言习得基本理论。
教学内容涉及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的区别,教学语法的研究领域,几组二语习得术语、二语习得的心理过程以及中介语等内容。
理论略讲,每次课为学生安排30分钟的教学录像观摩,为学生提供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实例和典范。
第二章汉语语法教学的理据与方法(4学时)主要讲授对外汉语教学的策略问题;语法的课堂教学技巧和方法。
教学内容涉及如何依据汉语
具象型特性确定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点与策略,展示语法点的技巧、解释语法点的技巧、练习语法点的技巧以及归纳语法点的技巧等。
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教案写作(4学时)主要讲授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教案写作的基本步骤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以国家汉办汉语国际推广志愿者培训的教案模式为主,不同授课内容,教案具体形式略有不同。
定期安排学生写教案,让学生熟练掌握此项基本教学技能。
第四章量词及其短语教学(4学时)
主要讲授汉语量词的基本知识,学习者学习量词时的主要偏误类型,量词的认知性教学,动量词的教学等。
其中量词的认知性教学、相近名量词的对比教学和动量词的教学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课前采用案例分析法,学生尝试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教师总结。
第五章副词、区别词及其短语教学(4学时)主要讲授汉语副词基本知识,学习者习得汉语副词常见偏误类型,副词教学的知识要点,相近副词辨析;区别词的定义,学习者习得区别词的常见偏误类型,区别词的教学策略。
其中相近副词辨析和区别词的教学策略是本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六章汉语虚词及其短语教学(4学时)
主要讲授介词及其短语教学以及汉语助词的教学。
内容包括介词及其短语的基本知识,习得者的主要偏误类型,介词教学应侧重的方面,介词比较教学;结构助词、时态助词,助词的主要偏误类型和教学策略。
其中介词教学,介词比较,助词的教学策略是本章的重点与难点。
第七章汉语补语教学(4学时)
主要讲授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的教学。
内容包括什么是结果补语,主要偏误类型,结果补语的教学要点,结果补语的主要操练模式;什么是趋向补语,主要偏误类型和主要问题,教学的重点、难点,具体教学技巧。
其中结果补语的教学要点、主要操练模式、趋向补语的主要存在问题和具体教学技巧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第八章汉语句式教学要点与策略(6学时)
主要讲授汉语“把”字句教学要点与策略;汉语“比”字句教学要点与策略。
内容包括“把”字句的主要特征,主要偏误类型,“把”字句的教学要点和策略;汉语“比”字句概说,“比”字句教学要点与策略等。
其中“把”字句的教学要点和策略、“比”字句教学要点与策略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除以上教学内容外,本门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常设置讨论题,课后适当留作业。
本学期的教学过
程中将安排3次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教学演练课,共6学时。
平时除了完成作业,还建议学时到留学生课堂听课观摩,去发现语法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三、考核方式及要求
考核方式为考查,成绩实行五级制,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学生成绩由学生出勤、课堂讨论、作业和训练实践四部分构成。
其中训练实践占总成绩的40%,其余三部分各占总成绩的20%,突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卢福波主编,《汉语语法教学理论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主要参考书:
王还主编,《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年。
刘月华主编,《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3年。
齐沪扬主编,《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各类期刊论文。
教学大纲编写者:对外汉语教研室
执笔人: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