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 (2)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萧友梅与黄自》说课稿(2)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萧友梅与黄自》说课稿(2)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萧友梅与黄自》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的课题是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萧友梅与黄自》。
下面我按照以下七个部分进行说课。
1、说内容本课是高中《音乐鉴赏》第十五单元《新音乐歌声初放》之《萧友梅与黄自》,本单元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歌曲《问》及《鱼阳鼙鼓动起来》的音乐情绪。
理解其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内容。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问》及《渔阳鼙鼓动地来》的艺术表现力的发掘,音乐旋律、情绪、声部层次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指导读谱,聆听音乐;作品的艺术性体现及黄自在中国音乐史的地位及影响。
2、说教学对象:这个时期的学生心理和生理日渐成熟,求知欲望很强,所以课堂上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加深对音乐内涵的理解。
3、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认识、了解萧友梅与黄自的作品生平及主要贡献,初步掌握有关清唱剧的基础知识。
并初步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我过专业音乐事业兴起的情况。
4、说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视频聆听感受法、探索讨论法。
5、说学法指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
利用流行元素的导入本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再通过学生自主探索讨论,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的作用,成功地达成教学目标。
6、说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运用PPT进行辅助教学,集文字、图像、视频、动画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于一体,动静结合、声像合一,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记忆。
7、说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上节课内容,清末民初,学堂乐歌的兴起。
1919年五四运动影响下,专业音乐活动开始兴起,一些音乐社团,音乐教育机构纷纷建立,出现了一批著名的音乐家,萧友梅.黄自等人。
二、新课(一)音乐作品《问》1、作者简介:萧友梅(1884—1940)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字思鹤,又字雪朋,广东香山人。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
《萧友梅与黄自》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音乐鉴赏》第十五单元《新音乐歌声初放》之《萧友梅与黄自》,本节共欣赏三首音乐作品,了解萧友梅、黄自两位音乐家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问》是萧友梅所创作的一百多首歌曲中最有影响的一首,它以“问”的口气向人们提出一系列意味深长,富有哲理的问题,耐人寻味,歌曲为两段体结构。
《渔阳鼙鼓动地来》是清唱剧《长恨歌》第三乐章,是一首男声四部合唱,进行曲题材,歌曲用单三部曲式结构,其情绪是抑郁的,但蕴含着激愤的因素在内。
《山在虚无缥缈间》是清唱剧《长恨歌》第八乐章,这首歌用女声三部合唱,我国民族羽调式,以弱力度为主,勾画了“蓬莱仙境”那种虚幻神秘的意境。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聆听、学唱歌曲《问》及《渔阳鼙鼓动地来》,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理解其所反应的社会现实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认识,了解萧友梅与黄自的生平及主要贡献。
在认识了解清唱剧《长恨歌》的基础上,初步掌握有关清唱剧的基础知识。
2、过程与方法:在聆听、学唱、讨论、比较活动中认知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现实内容,并认识、了解萧友梅与黄自为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聆听、学唱歌曲《问》,感受、体验其在歌曲创作上的特点及当时爱国知识分子对国家沉沦的忧虑与感慨;聆听《渔阳鼙鼓动地来》,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理解其所反映的讽刺时政的社会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唱艺术歌曲《问》,并通过分析歌词内涵,引导学生用柔美的音色,饱含深情的演唱歌曲。
难点:通过对《问》及《长恨歌》时代背景的分析以及作品的音乐旋律、情绪、力度等方面特点的探究,引导学生认识作品的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
[教学内容安排]本节以学唱、赏析艺术歌曲《问》为重点。
以赏析《渔阳鼙鼓动地来》为次重点,并通过与《山在虚无飘渺间》的对比分析,感受体验作品的艺术魅力。
了解萧友梅与黄自为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通过赏析《长恨歌》,向学生介绍清唱剧相关知识。
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
• 萧友梅(1884—1940)音乐教育家, 作曲家,字思鹤,又字雪朋,广东香 山人。1927年在上海创办国立音乐院 (后改称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近代音乐教育宗师,我国现代音乐教 育的开拓者,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奠 基人。
主要代表作品
音乐风格
对社会主要贡献
沈兴工
《体操—兵操》 《黄河》
歌词浅显易懂、朗朗上 最早使用白话文写作
口,适合儿童学唱
歌词的作者
李叔同 萧友梅
黄自
《送别》 《西湖》 《春景》
文辞秀美、富有意境和 韵味
《问》
结构严谨,多采用欧洲
《南飞之雁语》
作曲技术,受德国古典
《五四纪念爱国歌》 音乐影响较深
《长恨歌》 《旗正飘飘》 《抗敌歌》
• 代表作品:艺术歌曲:《问》、《南 飞之雁语》、《落叶》、等
爱国歌曲:《五四纪念爱 国 歌》、《国民革命歌》等
思考:歌曲的创作特点?从旋律、节奏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感情?
黄自(1904—1938)作曲家, 音乐教育家,是我国最早谱 写抗日歌曲的作曲家之一。 在音乐教育方面,他在介绍 西洋近代音乐理论、造就专 业音乐人才上都有很大贡献。 代表作品:清唱剧《长恨歌》
清唱剧与康塔塔相比,它的篇幅较大,有鲜明的戏剧情节及戏剧 结构,比康塔塔更具戏剧性和史诗性。
聆听音乐进行对比
拓展与探究
曲名
速度
渔阳鼙鼓动地来 中速偏快
力度 以强为主
山在虚无缥渺间 慢速行板 以弱为主
音色
情绪
风格
男声:深沉 悲壮、愤 进行曲风格
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
诗的主要情节,在艺术上已相当完整。《长恨歌》是中国
最早的一部清唱剧,作品既讽刺了国民党统治集团的不抵
抗主义,如“舞袖正翻翻,哪管它社稷残。只爱美人醇酒,
不爱江山。”亦将宫闱艳史美化为爱情悲剧。该作品的部 分乐章在黄自生前曾出版过乐谱及唱片。1943年5月,重 庆的中国音乐研究会为纪念黄自逝世五周年,在《音乐月 刊》二卷一期上首次出版了“黄自遗作——《长恨歌》专 号”。1957年,上海音乐出版社正式出版了黄自的《长恨 歌》。 [6]
• 一代宗师 • 黄自是我国著名的现代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他是第一个
系统地全面地向国内学子传授欧美近代专业作曲理论,并 且有着建立中国民族乐派的抱负的音乐教育家。他留学美 国的毕业作品——管弦乐序曲《怀旧》是我国第一部交响 音乐作品,也是最早在外国演出的一部中国交响作品。他 为左翼进步影片《都市风光》写的片头音乐《都市风光幻 想曲》是我国第一部具有专业水平的片头音乐。他所作的 《抗敌歌》和《旗正飘飘》是我国最早的两首抗日救亡合 唱歌曲。他所作的《长恨歌》是我国最早的清唱剧。他又 是最早全面、系统地传授西方近现代作曲理论,最早为进 步电影写片头曲的音乐教授。此外,他创办了中国最早的 音乐周刊并担任主编,发起组织了中国第一个全部由中国 演奏家组成的交响乐队——上海管弦乐团。
黄自生平简介
• 1910年入上海初级小学。 • 1911年转入浦东中学附属小学就读。 • 1916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开始接触
西方音乐,入学后积极参加学校音乐 社团活动,成为清华园内“大名鼎鼎 之‘音乐家'”。在校学习钢琴和声乐。 • 1924年秋,黄自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清 华学校,获庚子赔款赴美留学,入俄 亥俄州欧伯林学院学习心理学,同时 选修了乐理、视唱听写和键盘和声等 音乐课程。 • 1926年,荣获文学士学位,同时以 “学行并茂”,被校方提名为全美优 秀大学生学术荣誉组织——法·培 德·嘉派学会(Phi Beta Kappa)会员。 [1]
高中音乐鉴赏第十五单元第二十七节萧友梅
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学案)一.看本节是第十五单元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
教材所选歌曲是《问》、《渔阳鼙鼓动地来》,通过欣赏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理解其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内容,认识、了解萧友梅与黄自的的生平及主要贡献.在认识、了解清唱剧《长恨歌》的基础上,初步掌握有关清唱剧的基础知识。
1.作品介绍①《问》易韦斋词、萧友梅曲。
是萧友梅百余首创作歌曲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作之一。
它以问的口气向人们提出一系列意味深长的、富有哲理的问题,耐人寻味。
歌曲为两段体结构。
前乐段四个乐句从问句开始,旋律生动而流畅,显示出作者激动的心情.接着以两个三度下行的音调,配上“垂!垂!垂!”作为转折。
后乐段的连续三连音下行和上行并与长音结合的旋律将歌曲推向高潮,提出“你知道今日的江山,有多少凄黄的泪”这既是作者爱国主义情怀的抒发,又代表了当时爱国知识分子的思想感情.②《渔阳鼙鼓动地来》:韦翰章词、黄自曲.是清唱剧《长恨歌》中的第三章。
歌曲表现判军西犯长安,边关报警的内容。
③清唱剧《长恨歌》作于1932年夏秋。
大型声乐作品。
韦翰章根据元曲《长生殿》和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写出的。
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目的,一方面为了填补合唱教材缺乏中国作品的空白,另一方面也有针贬时弊的积极意想.反映了在日寇加紧侵华,亡国之祸迫在眉睫,而国民党当局却采取不抵抗主义政策的严重形式下,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日趋觉醒的民族意识。
2、音乐知识:①清唱剧多乐章的大型声乐作品。
它包括独唱、重唱及合唱,管弦乐队伴奏.其歌词内容,各乐章间有较强的连贯性。
有剧情,没布景,不需要道具和戏剧性的表演.多在音乐会上演出。
②清唱剧《长恨歌》的十个乐章是:第一乐章《仙乐风飘处处闻》(混声合唱)第二乐章《七月七日长生殿》(女声合唱)第三乐章《渔阳鼙鼓动地来》(男生合唱)第四乐章《惊破霓裳羽衣舞》(未完成)第五乐章《六军不发无奈何》(男生合唱)第六乐章《宛转蛾眉马前死。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15单元第27节萧友梅与黄自课件-(共34张)
是中国作曲家在艺术歌曲界的 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
8
9
时光轴
1920~1922民国大事件
1920年7月 直皖战争爆 发
1921年7月 蒙 古成立,君主 立宪政府
1922年6月 陈 炯明叛变,孙 中山登上中山 舰
1921年7月1日 中共一大在上 海召开
1922年 胡适 推行白话文运 动
10
11
12
13
14
(1) 诗与音乐的完美结合 歌曲根据原诗含义及原诗的抑扬顿挫等进行创作由於歌词 都是采用名诗人的作品(如歌德等徐志摩等),所以内涵丰富, 艺术价值较高。 (2) 以钢琴伴奏(独唱) 钢琴伴奏的地位和声乐旋律同等重要。钢琴伴奏不只是 起和声和节奏衬托的作用,往往用特定的音型或更复杂,更精 致的织体以表现歌曲的意境与内涵。钢琴伴奏相对于人声独立。 (3) 结构精致 艺术歌曲一般短小精致,是一种高度浓缩的音乐小品,在 聆赏或演唱时要非常注意细节,因为每个字、每个音都有特意 的安排。 (5)要求演唱者具备较高的演唱技巧与艺术修养与文学修 养 艺术歌曲的特质决定它的演唱者必须具有良好的音质,细 腻的声线,清晰的咬字与恰当的情绪表达能力。与一定的文学 修养,因此能否唱好艺术歌曲是衡量一名合格歌唱家的重要标 志。
1909 年在帝国文科大学毕业后回国, 参加清政府为留日学生举行的毕业“殿 试”,中“文科”举人,
1912 年元旦,孙中山就任民国首届 临时政府大总统时,被委任为总统府秘 书员。同年秋再次获官费赴德留学,同 时就读于莱比锡大学和莱比锡音乐院.
6
并于1916 年秋以第一篇系统研究我国民 族乐队历史的专论——《 17 世纪以前中 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获莱比锡大学 哲学博士学位;
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 (2)
萧友梅
黄自
• 黄自(1904-1938)字今吾,江苏川沙(今属上 海市)人。是中国30年代重要作曲家,音乐 教育家,早年在美国欧伯林学院及耶鲁大 学音乐学校学习作曲。1929年回国,先后 在上海沪江大学音乐系、国立音专理论作 曲组任教,并兼任音专教务主任,热心音 乐教育事业,培养了许多优秀音乐人才。 黄自是中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 人。
踏雪寻梅
• 《踏雪寻梅》是一首欣赏冬天自然美景的歌曲。 梅花不畏冬雪,傲然绽放,吐艳枝头,千百年 来人们赞美这样的雪梅精神。《踏雪寻梅》表 达了青少年学生骑着毛驴,踏着冬雪去欣赏梅 花绽放的情景。歌曲以轻快活跃的曲调抒发了 人们赏梅时的兴奋、愉快的心情,词曲并茂。 合唱是以骑驴赏梅、铃儿的叮当响声为意境来 编配的。在A段中,第二声部主要以叮当声为 骑驴行走的背景来衬托第一声部的形象。B段 的第二声部是以和声式方法配置的,它与第一 声部和谐地结合,形成“如影随形”的效果, 使歌曲显得丰满,加强了歌曲的表现力。
萧友梅与黄自
萧友梅
• 萧友梅(1884年1月7日-1940年12月31日), 字思鹤,又字雪明,作曲家、教育家、音 乐理论家、上海音乐学院创始人之一 ,广 东香山县石岐镇兴宁里人(今中山石岐区兴 宁里人), 中国现代音乐史上开基创业的一 代宗师、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开拓者与奠 基者;为中国音乐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做出 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在中国近代音 乐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渔阳鼙鼓动地来
• 1932年我国近代著名的音乐家黄自以这部 诗歌为题材,创作了我国第一部清唱剧 《长恨歌》,韦瀚章作词。《渔阳鼙鼓动 地来》是清唱剧《长恨歌》的第三乐章, 是一首阴郁的进行曲,描写边关的匿名警 报,传来安禄山造反的消息。[1]
• 当时正是"一·二八"事变以后,全国上下抗 日情绪高涨,此剧尖刻地讽刺了国民党的 不抵抗政策。
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
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教学目标(一)、聆听《问》及《渔阳鼙鼓动地来》,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理解其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内容。
(二)、认识、了解萧友梅与黄自的生平及主要贡献。
(三)、通过所欣赏的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内容欣赏《问》及《渔阳鼙鼓动地来》等歌曲教学重点:《问》和《渔阳鼙鼓动地来》的作品分析教学难点:掌握有关清唱剧的基础知识课堂设计(一)欣赏:歌曲《问》,并简要介绍作曲家萧友梅。
(阅读课本182页,学生总结)讨论:1 、这首作品的那些地方很有特点?为什么?它以问的口气向人们提出一系列意味深长的、富于哲理问题,耐人寻味。
(通过教师示范演唱突出体现作品的创作特点,如节奏、歌词处理等)2 、问谁?问什么?为什么要问?问你知道今日的江山有多少凄惶的泪,点明了问的主题,表现出对于当时军阀混战、山河残破、国家沉沦的焦虑与感慨。
这也是作者爱国主义情怀的抒发。
3、从速度、情绪上可以把音乐分成几部分?歌曲为两段体结构。
前乐段四个乐句从问句开始,旋律生动而流畅,显示出作者激动的心情,后乐段提出“你知道今日的江山,有多少凄惶的泪?”的问题,表现出对于当时的军阀混战,山河破残,国家沉沦的忧虑与感慨。
这也是作者爱国主义情怀的抒发,也代表了当时爱国知识分子的思想感情。
(联系学生现在的生活,学习作者质疑和思考的精神。
现代年轻人应该有什么样的理想和抱负?)活动: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诵《问》的歌词,并试着学唱这首艺术歌曲,增加对作品特点和寓意的理解。
4、学唱歌曲《问》,注意力度记号。
(二)、欣赏:《渔阳鼙鼓动地来》1、介绍黄自以及本作品的创作背景。
(作品创作于1932 年,正是我国内忧外患的危险关头,作者通过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警示统治者“重色”必将“倾国”,借古讽今。
)2、选自清唱剧《长恨歌》(视频播放)(1)清唱剧是一种介于歌剧、康塔塔之间的多乐章大型声乐套曲。
它包括了独唱、重唱及合唱,用管弦乐队作伴奏。
其歌词内容,各乐章有较强的连贯性。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
【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课题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
是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弘扬民族音乐的重要方面。
(二)课标分析: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初步走进我国国粹——京剧的殿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参与感受体验的过程中,体验传统艺术的魅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概要的学习了解京剧的起源、唱腔、脸谱、行当等基本知识,能够分辨京剧的行当及唱腔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和聆听以及参与表演,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
(3)情感目标:知道京剧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对京剧产生兴趣,增强对中国民族艺术的感情。
(四)重点难点:感受体验两个唱段的音乐特点及情感内涵,谅解京剧大师梅兰芳(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板鼓、小锣、钹、大锣,生旦净丑道具服装【教法学法和学情分析】(一)学生分析:高一年级学生虽然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但因为京剧的唱腔及念白的速度已经跟不上我们现代生活的脚步,也与喜欢刺激、快节奏的这一群新人类的生理和心理有代沟,所以他们大部分人并不喜欢京剧,更无法体会京剧音乐其精华所在。
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须结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等要求,结合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对京剧艺术的聆听感受鉴赏并参与实践和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兴趣,并深切地感受、体验京剧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
(二)教学方法:(1)谈话法:简介有关京剧的小故事提高学生兴趣,京剧起源、脸谱、行当的介绍。
(2)情境渲染法:创设艺术氛围,把京剧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3)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学生理解音乐,激发其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学法指导:(1)体验讨论法:通过分小组讨论,让学生在欣赏音乐时,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唱剧:区别于戏剧化的歌剧,是一种大型多乐章的声
乐套曲。
萧友梅与黄自:自学堂乐歌以来,中小学音乐教育日
益发展和不断提高的形势下,迫切要求建立起专业的音 乐文化事业,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的专业音乐水平人才。 较有代表的音乐家黄自、萧友梅,都曾留洋学习西方专 业作曲知识,学成归国,大力发展专业音乐教育机构, 为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聆听对比
曲名
速度
力度
音色
情绪
风格
《渔阳鞞 鼓动地来》
《山在虚 无缥缈间》
拓展与探究
。 在了解沈心工、李叔同、萧友梅、黄自四位他们各自的作品风格及对社会的主要贡献
主要代表作品
音乐风格
对社会主要贡献
沈心工
李叔同 萧友梅 黄自
总结
艺术歌曲:多采取名人的诗作,运用美声唱法,配有专
清唱剧《长恨歌》
《长恨歌》原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诗。1932年, 黄自.韦瀚章根据此诗及元曲《长生殿》创作了清唱剧 《长恨歌》。白居易的诗虽写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 剧,但其主题却是统治者“重色”必将“倾国”,具有警 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又向华北地区进犯, 而蒋介石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因而引起 中国人民极大不满,1932年夏季,作者创作了清唱剧《长 恨歌》以讽刺时政。
《萧友梅与黄自》
禄丰县广通中学 李祥建
• 萧友梅(1884—1940)音乐 教育家,作曲家,字思鹤, 又字雪朋,广东香山人。 1927年在上海创办国立音乐 院(后改称上海国立音乐专 科学校)。 萧友梅代表作品:艺术歌曲: 《问》、《南飞之雁语》、 《女子体育》、《落叶》、 《踏歌》等,爱国歌曲: 《五四纪念爱国歌》、《国 耻》、《国民革命歌》等。
音乐体裁形式—清唱剧:是一种介于歌剧、康塔塔之间的 多乐章大型声乐套曲。它包括了独唱、重唱及合唱,用管 弦乐队作伴奏,各乐章间的歌词有较强的连贯性。清唱剧 与歌剧相比,它没有布景,不需要歌剧演出时的服装、道 具,也不需要戏剧式的表演,清唱剧多在音乐会上演出。 清唱剧与康塔塔相比,它的篇幅较大,有鲜明的戏剧情节 及戏剧结构,而康塔塔则篇幅较小故事内容较简单。
谢谢!
思考:这首作品那些地方很有特点,为什么?从速度情绪上可以把音乐分 成几段?
• 黄自(1904—1938)作曲家, 音乐教育家,是我国最早谱 写抗日歌曲的作曲家之一。 他最重要的贡献是介绍了西 洋近代音乐理论,造就了大 批专业音乐人才。代表作品: 清唱剧《长恨歌》、抗战歌 曲《旗正飘飘》、《抗敌歌》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