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试验室-中山大学海洋学院
2017年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公益研究与能力建设第二批)明细
面向科技资源的智能推荐与挖掘系统 建设
广东省科研设施与仪器网络管理平台 建设
10
100
滚动支持 项目
4 163028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100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广东省冠心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
100
5 163052 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
(三) 1
174 174032
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及免疫侧流层 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 析检测技术在实验动物病原快捷诊断
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4 156006 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5 156007 广东海洋大学 广东海洋大学 广东海洋大学
单位:万元
项目名称
安排资金 备注
广东省农业动物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 重点实验室
100
广东省微生物信号与作物病害防控重 点实验室
10
176004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 属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 属医院
读伤寒
170 10 10 150
5 5
第 8 页,共 15 页
序号 预算编码
项目承担单位
项目名称
单位:万元 安排资金 备注
(四) 403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1
403003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 研究所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 研究所
项目承担单位
项目名称
单位:万元 安排资金 备注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
150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省绿色化学产品技术重点实验室
150
广东省天然产物绿色加工与产品安全 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验收流程-221161653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验收流程??????? ?1、实验室建设期满,由省科技厅通知各实验室依托单位验收。
??? 2、各实验室依托单位向省科技厅报送验收材料,验收材料主要包括实验室建设情况总结及相关的证明材料和附件。
实验室建设情况总结应对应其批准的实施方案和签定的合同,分别进行阐述和自我评价。
??? 3、省科技厅初审相关材料后,决定验收与否并安排验收时间。
??? 4、验收形式以现场验收为主,验收组专家原则上由5—7人组成。
验收会议议程主要包括实验室建设总体情况汇报、现场考察、答疑和核对相关材料、专家组形成验收意见。
/process7.htm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立项、验收汇总表?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简介二十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省重点实验室紧紧围绕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实行“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开展应用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工作,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已成为我省科技自主创新的核心力量;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科研成果的创新基地;成为聚集、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基地和科技合作与交流的窗口,对推动我省科技进步和科技体制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一、建设基本情况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始于1984年,我省则从“七五”期间落实科技体制改革,开展省重点实验室建设。
1986年12月,省科委和省计委共同建设第一家省重点实验室,拉开了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序幕。
随后,我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总体规模不断壮大。
经过20年的建设,我省重点实验室不断发展壮大,从“七五”的8家发展到目前的94家,其中70家已建成验收。
与兄弟省市相比,北京有市级重点实验室66家,上海54家,江苏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9家,浙江40家,我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规模走在全国前列。
二是分布领域日益广泛。
我省的重点实验室分布在科研机构的有41家,在高校的有49家,在相关部门和企业的有4家,分别占43.6%、52.1%和4.7%。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28专题铸国之重器 展大湾区创新风采实验室风采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等50多个单位参与实验室建设,形成了一支一流的海洋领域人才队伍。
(四)汇聚创新资源,打造省实验室分部省实验室筹建团队与香港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天科技、南方电网等相关团队就海洋生态、海洋环境安全信息保障、海洋新能源开发等领域开展前期对接,积极汇聚中国科学院等国内海洋优势力量,并抓紧推进香港、深圳分部建设。
(五)聚焦重大科技问题,部署首批重大专项对标海洋领域国家实验室,以“三重大”成果产出为目标,实验室在海洋能源与资源、海洋地质演变与地质灾害防治、海洋环境与全球变化、海洋生物与生态、海洋技术与海工装备、智慧海洋与综合利用六大领域自主设立了首批重大专项,每个专项由2名海洋相关领域的院士领衔。
初步成效(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广州启动建设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大洋钻探船)和冷泉生态系统大科学装置预研项目,助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二)高水平人才团队集聚广州已落实海洋领域的院士团队和一批核心团队加盟实验室,集聚科研人员超过700人。
(三)集智攻关,协同创新对标海洋领域国家实验室,自主部署了涵盖海洋能源与资源等六大领域的重大专项,将协同超过50个单位的创新力量开展海洋领域集智攻关。
(四)打造海洋品牌论坛,聚智引力促海洋产业发展2019年1月8日,首届广州海洋科学与产业技术高端论坛在广州南沙区隆重举行,云集了十几位国内外海洋领域的院士与知名专家,为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生态产业及其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该论坛将被打造成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技术发展的品牌论坛,力促大湾区海洋产业技术发展。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实验室简介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由珠海市政府主导,中山大学牵头建设和管理。
以体现国家意志、实现国家使命,代表国家水平的海洋战略科技力量为建设目标,围绕海洋环境与资源、海洋工程与技术、海洋考古与人文三大研究领域构建聚焦海洋研究关键领域的核心创新团队,并以“国际领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启动场地为中山大学珠海校区。
广东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室
2.申请者正在承担的与本课题有关的其他研究项目名称,任务来源,起止年月,与本课题的关系等。
3.是否曾经获得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若无,请在下面填“否”;若有,请在下面详细列出已标注的研究成果。
六、同行专家推荐(不具备高级职称的申请者,须由2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
主任签名:
年月日
高级
中级
初级
博士后
博士生
硕士生
主要成员(含申请者,包含至少一名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
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所在单位
项目分工
签名
3.课题内容摘要(限500字以内)
关键词(最多5个)
二、项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本项目的创新和特色。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研究方法、技术路线、预期成果、研究进度安排。
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
开放基金申请书
课题名称:
申请者: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传真:
E-mail:
申请日期:
二○一○年制
一、基本信息
1.课题名称
申请金额:
预计研究起止时间:
2.申请者简历: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最高学位
获得时间
授予单位
主要研究领域
课
题
组
成
员
总人数
推荐人(签章)专业技术职务:单位:
日期:
推荐人(签章)专业技术职务:单位:
日期:
七、经费预算
预算支出科目
金额
(万元)
计算根据和理由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情况考评名单
附件一: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情况考评名单(160家)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材料学(7家)1 广东省稀土合金材料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钢铁研究所2 广东省显示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3 广东省高性能与功能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4 广东省新型涂料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5 广东省电子有机聚合物材料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6 广东省高分子材料环境适应性评价与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7 广东省超材料微波射频重点实验室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资源环境(11家)1 广东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重点实验室广州地理研究所2 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3 广东省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4 广东省矿产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5 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6 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建设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7 广东省稀土开发及应用重点实验室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8 广东省水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所9 广东省矿物物理与材料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10 广东省水与大气污染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11 广东省大气环境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环境学院工程学(20家)1 广东省金属新材料制备与成形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2 广东省建筑工程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3 广东省现代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科学院自动化工程研制中心4 广东省汽车工程研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5 广东省水动力学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6 广东省地震工程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广州大学7 广东省海洋资源与近岸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8 广东省建筑节能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9 广东省消防科学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广东省公安厅10 广东省农产品干燥加工工程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11 广东省传感技术与生物医疗仪器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工学院12 广东省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13 广东省微纳加工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14 广东省滨海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技术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土木工程学院15 广东省石化装备故障诊断重点实验室广东石油化工学院16 广东省地震监测预警与重大工程地震安全诊断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地震局17 广东省制造装备数字化重点实验室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18 广东省光伏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19 广东省计算机集成制造重点实验室广东工业大学20 广东省现代几何与力学计量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9家)1 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2 广东省现代表面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3 广东省工业表面活性剂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石油化工研究院4 广东省化学危害应急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测试分析研究所5 广东省绿色化学产品技术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6 广东省绿色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7 广东省低碳化学与过程节能重点实验室建设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8 广东省分布式能源系统重点实验室东莞理工学院9 广东省燃料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信息(16家)1 广东省信息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 广东省数字信号与图像处理技术重点实验室汕头大学3 广东省智能交通系统(ITS)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4 广东省计算机网络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5 广东省光电子器件与系统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6 广东省软件共性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拓思软件科学园有限公司7 广东省电子商务市场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商学院8 广东省数字音频重点实验室广州广晟数码技术有限公司9 广东省数字电视系统重点实验室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10 广东省高性能计算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计算中心11 广东省机器人与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12 广东省短距离无线探测与通信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13 广东省数字植物园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14 广东省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15 广东省物联网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16 广东省微纳光子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农学(40家)1 广东省发酵与酶工程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2 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3 广东省激光生命科学重点实验室华南师范大学4 广东省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5 广东省畜禽育种与营养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6 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7 广东省食品添加剂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食品工业研究所8 广东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汕头大学9 广东省畜禽疫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10 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11 广东省植物发育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华南师范大学12 广东省功能食品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13 广东省农业害虫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昆虫研究所14 广东省农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15 广东省热带亚热带果树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16 广东省蔬菜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17 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18 广东省果蔬深加工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19 广东省水生经济动物良种繁育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20 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21 广东省果蔬保鲜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22 广东省动植物与食品进出口技术措施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3 广东省植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24 广东省水产经济动物病原生物学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广东海洋大学25 广东省应用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南海海洋研究所26 广东省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预防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27 广东省甘蔗改良与生物炼制重点实验室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28 广东省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29 广东茶树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30 广东省水产健康安全养殖重点实验室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31 广东省农业动物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32 广东省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33 广东省天然产物绿色加工与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34 广东省特色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35 广东省兽药研制与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36 广东省水产动物免疫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37 广东省森林病虫害生物防治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38 广东省园林花卉种质创新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39 广东省土地利用与整治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信息学院40 广东省养分资源循环利用与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医学(57家)1 广东省华南结构性心脏病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2 广东省运动测试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体育科学研究所3 广东省呼吸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医科大学4 广东省冠心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5 广东省中医药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中医研究所6 广东省药物新剂型重点实验室广东药学院7 广东省中医急症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中医院8 广东省天然药物开发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医学院9 广东省鼻咽癌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0 广东省中医证侯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中医院11 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12 广东省眼科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13 广东省组织构建与检测重点实验室南方医科大学14 广东省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南方医科大学基础部15 广东省肾脏病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6 广东省生物工程药物重点实验室暨南大学17 广东省药用功能基因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18 广东省应急病原学检测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 广东省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0 广东省生物芯片重点实验室南方医科大学21 广东省中药新药研发重点实验室广州中医药大学22 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3 广东省医学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汕头大学医学院24 广东省分子肿瘤病理重点实验室南方医科大学25 广东省医学休克微循环重点实验室南方医科大学26 广东省新药筛选重点实验室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27 广东省热带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南方医科大学28 广东省肾功能衰竭研究重点实验室南方医科大学29 广东省医学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南方医科大学30 广东省中药制剂重点实验室南方医科大学31 广东省病毒性肝炎研究重点实验室南方医科大学32 广东省医学图像处理重点实验室南方医科大学33 广东省骨科矫形技术及植入材料重点实验室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4 广东省实验动物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35 广东省化学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36 广东省神经科学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37 广东省男性生殖与遗传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深圳医院38 广东省营养膳食与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39 广东省胃肠疾病重点实验室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40 广东省生物活性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药学院41 广东省重大神经疾病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2 广东省结直肠盆底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43 广东省心理健康与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44 广东省医学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广东医学院45 广东省中医治法与中药创制重点实验室广州中医药大学46 广东省分子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广东药学院47 广东省泌尿外科重点实验室广州医学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8 广东省法医遗传学重点实验室广州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49 广东省新药设计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药学院50 广东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建设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51 广东省代谢性疾病中医药防治重点实验室广州中医药大学52 广东省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成像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53 广东省产科重大疾病重点实验室广州医科大学54 广东省感染病与分子免疫病理重点实验室汕头大学医学院55 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56 广东省新发传染病诊治重点实验室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57 广东省医用电子仪器及高分子材料制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
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共建,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
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十家附属医院组成。
中山大学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努力成为全球学术重镇。
中山大学具有人文社科和理医工多学科厚实基础,不断追求学术创新,以国际视野开放办学,现已形成了“综合性、创新性、开放性”的特色。
学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以“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为人才培养目标;以“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基本导向;树立了“三校区五校园”错位发展、合力支撑的发展思路。
学校正在努力推进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由常规发展向主动发展转变,由文理医优势向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转变。
现在,中山大学正站在新的起点上,为建设成为“国内高校第一方阵、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基本数据(数据截至2017年5月31日)1%,学科领域数量位居国内高校并列第2位,其中有11个学科领域进入前0.5%,2个学科领域进入前0.1%。
在第三轮全国学科水平评估中,学校33个参评学科有16个学科进入水平排名前5,32个学科进入水平排名前10。
师资力量雄厚:现有院士(含双聘)20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6人,杰青78人,高层次人才数量居国内高校前列。
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效果逐步显现,人才培养质量高:拥有10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经济管理等多个本科专业通过了国内、国际认证。
入选教育部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卓越医学人才教育计划、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教育计划,与法国民用核能工程师教学联盟等国际一流大学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顺利通过相关国际认证。
学生就业率(含国内外大学升学深造)、就业满意度等均居国内高校前列,毕业生基础扎实、发展后劲强:超过一半的本科毕业生在国(境)内外高水平大学继续深造,毕业研究生主要前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单位等事业单位就业;在校生在ACM国际决赛、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竞赛(iGEM)、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GMC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挑战杯”全国竞赛优胜杯、美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等学科竞赛中成绩优异,连续七年(2011-2017年)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获得特等奖4次,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
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2013~2014年度开放研究基金申请指南一、宗旨和目标为促进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促进实验室的对外开放与交流,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面向国内外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发布2013~2014年度开放研究基金(以下简称开放基金)申请指南,资助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参与实验室的研究工作。
此次开放基金拟资助12项课题,每项2~5万元。
二、实验室简介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于2005年12月获准立项,依托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08年12月顺利通过广东省科技厅验收。
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紧密联系学科发展前沿,结合国家需求和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围绕国家和广东省主要环境问题开展研究。
研究范围涉及环境污染治理工程与技术、环境污染修复理论与技术、环境模拟预测与监测监控技术、区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等四个方向。
三、开放基金的资助范围重点实验室根据广东省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的实际需求,以及国内外在环境保护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结合本实验室的研究情况,将2013~2014年度开放基金着重资助的课题范畴定为以下几个专题,同时每个专题各给出几个研究方向,申请者可在所列方向内自由选题:专题一:环境污染治理工程与技术1-1 废水处理的高效、低耗、普适技术与成套设备1-2 污泥减量化与资源化新技术1-3 清洁生产技术研究1-4 污水和底泥中难降解有毒有害污染物的高效去除技术1-5 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1-6 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1-7 高效低耗的脱氮脱硫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专题二:环境污染修复理论与技术2-1 重金属污染水土生物修复理论与技术2-2 生物化学循环及温室气体问题研究2-3 碳、氮循环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2-4 水土有机污染物的环境生态效应和修复机理与技术2-5 湿地生态修复与补偿2-6 农田农药的使用及氮、磷污染治理技术研究专题三:环境模拟预测与监测监控技术3-1 华南复杂河网区水环境模拟与预测技术3-2 生态系统碳、氮循环模拟模型研究3-3 大气环境及灾害天气研究3-4 大气、海洋、水体、土壤的环境监测、监控新手段和新方法的研究专题四:区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4-1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研究4-2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可持续技术与方法研究4-3 区域环境规划、环境影响预测分析评价研究4-4 污染物利用的风险评估研究四、开放基金的申请办法与审批程序1. 具备博士学位的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的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凡研究方向和内容符合开放基金申请指南的均可提出申请。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公布广东省2012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的通知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公布广东省2012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广东省环境保护厅
•【公布日期】2012.05.28
•【字号】粤环[2012]41号
•【施行日期】2012.05.2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
正文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公布广东省2012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
术奖获奖项目名单的通知
(粤环〔2012〕41号)
各地级以上市环保局、深圳市人居环境委、顺德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各有关单位:
根据《关于推荐2012年度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项目的通知》(粤环函〔2012〕104号)的有关要求,由专家评审,经公示无异议,现公布我省2012年度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见附件)。
其中,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承担的“华南珍稀濒危植物的野外回归研究与应用”等4个项目获得广东省2012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由华南理工大学承担的“臭氧-曝气生物滤池水处理工艺应用于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回用”等6个项目获二等奖;由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承担的“炼油企业污水回用成套技术的开发与工程示范”等11个项目获三等奖。
希望获奖单位和个人勇于开拓创新,取得更大的成绩。
希望全省环保科技工作者向获奖者学习,刻苦钻研、求真务实、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进一步推动广
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附件:2012年度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
二○一二年五月二十八日附件。
国家、省、市重点(培育)实验室名单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省计算中心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 中山大学 (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 院) 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东莞理工学院 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所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中山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中山大学、广东省公安厅 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中山大学工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 深圳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省地震局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 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 深圳大学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 所 中国-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院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州美术学院
二、农业类重点实验室(42 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广东省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畜禽育种与营养研究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森林病虫害生物防治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食品添加剂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畜禽疫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植物发育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功能食品研究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农业害虫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农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热带亚热带果树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蔬菜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果蔬深加工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农产品干燥加工工程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水生经济动物良种繁育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兽药研制与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果蔬保鲜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动植物与食品进出口技术措施研究重 点实验室 广东省植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水产动物免疫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数字植物园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水产经济动物病原生物学及流行病学 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应用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预防与控制重点 实验室 广东省养分资源循环利用与耕地保育重点实 验室 广东省甘蔗改良与生物炼制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 广东茶树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园林花卉种质创新综合利用重点实验 室
深圳现存红树林群落的生境及保护对策
深圳现存红树林群落的生境及保护对策张倬纶;侯霄霖;梁文钊;章莹颖;黄腾龙;彭逸生【摘要】红树林是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植物群落,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和社会价值.由于人口增加和城市扩张的缘故,城镇边缘的红树林面临着较大的环境压力.深圳市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重点区域,也是华南沿海红树林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深圳现有红树林面积169.7 hm2,占深圳国土总面积的0.08%,集中分布在东部龙岗区的坝光盐灶村、东西涌,中部的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西部宝安区的西乡、福永、沙井及海上田园等地.随着深圳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当地的红树林面积增长受到阻碍,功能退化.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对深圳主要的红树林群落的地理位置、生境状况、种类组成、发展前景和所面临的威胁作了简要的介绍与分析,为深圳红树林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Mangroves are vegetations distributed along the intertidal zones in subtropical and tropical coasts with significant ecological and social values. Due to population increase and urban extension, those mangroves close to urban areas were facing tremendous evironmental pressure. Shenzhen City was highlighted b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urbanization in China, also one of the hotspots of mangrove distribution along the south China coast. Currently, the area of mangroves is 169.7 ha, representing 0.08% of the total area of Shenzhen. They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Yanzao Village, Dongchong and Xichong Villages, Futian Mangrove Nature Reserve, and Xixiang, Fuyong, Shajing, Waterlands Resort. With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Shenzhen, the increase of mangrove area was hindered, and their function was degraded. Based on the field survey, mangrove forest communities inShenzhen were briefed by location, habitat quality, floral composition, perspective and threats.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ngroves in Shenzhen were provided.【期刊名称】《湿地科学与管理》【年(卷),期】2012(008)004【总页数】4页(P49-52)【关键词】深圳;红树林;现状;评价【作者】张倬纶;侯霄霖;梁文钊;章莹颖;黄腾龙;彭逸生【作者单位】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275;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275;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275;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275;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275;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275;中山大学湿地研究中心/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广州510275【正文语种】中文深圳市地处珠江三角洲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南隔深圳河与香港相联,北部与东莞、惠州两市接壤;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海岸线长257.96 km,为红树林的生长及分布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广州市先烈东路 121 号 广东省汕头市汕头大学科技中心 广州市东风东路 729 号
85290341 广州五山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37656494 广州市先烈中路 100 号大院 15 号楼 87111030-3224 广州市五山华南理工大学校内
38806852 广州市天寿路 101 号 87057637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 1 号广州能源所 84110916 广州市新港西路 135 号中山大学理工学院
510070 510640 510640 510520 510308 515063
7 广东省畜禽疫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 8 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9 广东省植物发育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10 广东省功能食品研究重点实验室 11 广东省农业害虫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12 广东省农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13 广东省热带亚热带果树重点实验室 14 广东省蔬菜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15 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东省食品工业研究所 汕头大学
87688134 61368885 85261563 87034160 84215848 07542903280
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南区 广州五山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市连新路 171 号科技信息大楼 广州新港西路 135 号中山大学 深圳市南山区西丽深圳大学城学苑大道 1068 号 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 230 号 广州市天河区长兴路 363 号大院 广州新港西路 135 号中山大学 广州市广园中路松柏东街 30 号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 1 号 广州市白云区嘉禾嘉罗路 218 号大院 广州五山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新港西路 135 号中山大学 广州新港西路 135 号中山大学 广州新港西路 135 号中山大学 广州五山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五山华南理工大学
滨海湿地抗生素污染文献综述
广西大学
2010年周如琼、范航清、何斌源 发表《养殖排放农药和抗生素在 红树林区中残留的初步研究》主 要探究农药及抗生素在土壤渗出 水、沉积物及底栖动物体内残留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2013年梁惜梅、施震等发表 若干篇关于珠江口典型水产 养殖区抗生素及抗性基因污 染情况,
中山大学
2016年8月彭逸生 、刘玉发表《抗生 素环丙沙星(CIP)在两种红树林湿地 中的残留及迁移特征研究.》,探究 了白骨壤、红海榄的根、茎、叶对 CIP的富集能力
m1 为冻干根系样品的质量(g) m2 为接受瓶的质量(g) m3为接受瓶和脂肪的质量(g)
19
文献综述
实验结果: CIP 在根际沉积物中的残留
抗生素环丙沙星(CIP)在两种红树林湿地中的残留及迁移特征研究
20
文献综述
实验结果: CIP 在红树植物器官中的分布
抗生素环丙沙星(CIP)在两种红树林湿地中的残留及迁移特征研究
文献综述
养殖排放农药和抗生素在红树林区中残留的初步研究
作者:周如琼、范航清、何斌源 单位:广西大学、广西科学院红树林研究中心 来源:广西植物、2010 30 (6): 776 -780 研究地点:广西北海市东海岸的红树林区 研究对象:红树林、沙滩、潮沟的残留水、沉积物、底栖生物
15
文献综述
养殖排放农药和抗生素在红树林区中残留的初步研究
13
文献综述
珠江口典型水产养殖区抗生素的污染特征
实验结论:检测出5种抗生素:养殖塘水体(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四环素)。 沉积物(诺氟沙星、氧氟沙星、恩诺沙星、四环素、脱水红霉素)
14
文献综述
珠江口典型水产养殖区抗生素的污染特征
15
文献综述
2019年评估优秀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学科类)
重点实验室
11
广东省化学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暨南大学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优秀 优秀 优秀
12
广东省应用植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优秀
13
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
14
广东省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
所
15 广东省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
附件 1
2019 年评估优秀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学科类)
序号
实验室名称
广东省恶性肿瘤表观遗传与基因调控重点
1
实验室
申报单位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评估结果 优秀
2
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病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
优秀
4
广东省呼吸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
7
广东省特种工程塑料企业重点实验室
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 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优秀 优秀 优秀
8
广东省工业摩擦学企业重点实验室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优秀
9
广东省电子化学品企业重点实验室
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优秀
10 广东省环境友好涂料技术重点实验室
嘉宝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医科大学
优秀
5
广东省鼻咽癌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优秀
6
广东省肾功能衰竭研究重点实验室
南方医科大学
优秀
7
广东省眼科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三方共建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
三方共建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
羊城晚报
【期刊名称】《海洋与渔业》
【年(卷),期】2018(0)12
【摘要】11月14日,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三方共建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签约仪式在香港科技大学举行。
在广州市市长温国辉、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史维等领导的见证下,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叶玉如、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主任王桂林、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业务副所长林间代表各自单位在合作协议书上签字。
【总页数】1页(P8-8)
【关键词】生态环境工程;海洋科学;实验室;广东省;南方;香港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
【作者】羊城晚报
【作者单位】羊城晚报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68
【相关文献】
1.院省共建实验室技术积累创价值:——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的成功之举[J], 无
2.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J],
3.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J],
4.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 [J],
5.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实验室揭牌 [J], 新华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2013~2014年度开放研究基金申请指南一、宗旨和目标为促进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促进实验室的对外开放与交流,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面向国内外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发布2013~2014年度开放研究基金(以下简称开放基金)申请指南,资助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参与实验室的研究工作。
此次开放基金拟资助12项课题,每项2~5万元。
二、实验室简介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于2005年12月获准立项,依托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08年12月顺利通过广东省科技厅验收。
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紧密联系学科发展前沿,结合国家需求和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围绕国家和广东省主要环境问题开展研究。
研究范围涉及环境污染治理工程与技术、环境污染修复理论与技术、环境模拟预测与监测监控技术、区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等四个方向。
三、开放基金的资助范围重点实验室根据广东省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的实际需求,以及国内外在环境保护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结合本实验室的研究情况,将2013~2014年度开放基金着重资助的课题范畴定为以下几个专题,同时每个专题各给出几个研究方向,申请者可在所列方向内自由选题:专题一:环境污染治理工程与技术1-1 废水处理的高效、低耗、普适技术与成套设备1-2 污泥减量化与资源化新技术1-3 清洁生产技术研究1-4 污水和底泥中难降解有毒有害污染物的高效去除技术1-5 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1-6 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1-7 高效低耗的脱氮脱硫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专题二:环境污染修复理论与技术2-1 重金属污染水土生物修复理论与技术2-2 生物化学循环及温室气体问题研究2-3 碳、氮循环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2-4 水土有机污染物的环境生态效应和修复机理与技术2-5 湿地生态修复与补偿2-6 农田农药的使用及氮、磷污染治理技术研究专题三:环境模拟预测与监测监控技术3-1 华南复杂河网区水环境模拟与预测技术3-2 生态系统碳、氮循环模拟模型研究3-3 大气环境及灾害天气研究3-4 大气、海洋、水体、土壤的环境监测、监控新手段和新方法的研究专题四:区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4-1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研究4-2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可持续技术与方法研究4-3 区域环境规划、环境影响预测分析评价研究4-4 污染物利用的风险评估研究四、开放基金的申请办法与审批程序1. 具备博士学位的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的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凡研究方向和内容符合开放基金申请指南的均可提出申请。
生态学课程野外实习教学改革和实习基地建设探讨——以本科环境科学专业为例
生态学课程野外实习教学改革和实习基地建设探讨——以本
科环境科学专业为例
管东生;汤叶涛;彭逸生
【期刊名称】《高教论坛》
【年(卷),期】2017(000)012
【摘要】本文在分析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态学课程野外实习教学和实习基地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加强实习教师队伍和生态学野外实习教学基地的建设、改革野外实习教学内容、开展各种层次野外实习教学的经验,为生态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和实习基地建设提供指导和借鉴.
【总页数】3页(P18-20)
【作者】管东生;汤叶涛;彭逸生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广东广州 510275;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广东广州 510275;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广东广州5102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171.3
【相关文献】
1.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态学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2.非环境类专业本科生《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3.环境科学类专业《普通生态学》双语教学
实践与问题探讨——以华南农业大学生态学课程教学为例4.“湿地生态学”课程
教学改革的探讨——以贵州大学生态科学专业为例5.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山大学教授殷克东:赤潮灾害防治应重视
中山大学教授殷克东:赤潮灾害防治应重视
方琼玟
【期刊名称】《海洋与渔业》
【年(卷),期】2018(0)7
【摘要】殷克东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教授。
2002年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
主要研究领域为海洋生态学和生物海洋学,长期从事生物海洋学和海洋环境及河口生态学研究,在浮游藻营养盐动力学及环境因素的作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主持基金委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等多项。
担任国际科联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工作小组第一组长,联合国下属海洋污染科学(研究)专家组成员。
【总页数】2页(P38-39)
【作者】方琼玟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雷达水位计在克东县山洪灾害防治中的应用 [J], 杨永林;曹铎骞;朱宏
2.地质灾害防治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J], 周平根;魏连伟
3.赤潮灾害的防治管理——沧州连所发生特大赤潮的反思 [J], 赵俊胜;周文涛
4.地质灾害:由群防到技防——访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首席科学家殷跃平 [J], 徐红
5.应重视浙北沿岸海域赤潮灾害的监测、监视和防治研究 [J], 许建平;杨士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海洋资源与近岸工程重点实验室
2019~2020年度开放基金申请指南
一、宗旨和目标
为加强海洋资源以及近岸工程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促进实验室的对外开放与交流,广东省海洋资源与近岸工程重点实验室面向国内外高等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发布2019~2020年度开放基金申请指南,资助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参与实验室的研究工作。
此次开放基金拟资助10项左右课题,每项2-3万元。
二、实验室简介
广东省海洋资源与近岸工程重点实验室于2006年12月获准立项,依托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2013年12月顺利通过广东省科技厅验收。
重点实验室整合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地球科学系、工学院等有关力量,瞄准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广东省海洋经济建设需求,在海洋资源和近海海洋科学与工程领域,发展并形成了以生物成藏机理和生物净化环境研究为主线、四个研究方向有机结合的鲜明特色:(1)海洋生物资源与利用方向;(2)海洋矿产资源形成机制和勘探技术方向;(3)河流物质输入与海洋环境生态效应方向;(4)河口海岸过程与工程方向。
三、开放基金的资助范围
重点实验室根据广东省海洋经济建设需求,以及国内外在海洋科学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结合本实验室的研究情况,将2019~2020年度开放基金着重资助的课题范畴定为以下几个专题,同时每个专题各给出几个研究方向,申请者可在所列方向内自由选题:
专题一: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1-1 海洋微生物及其代谢物资源研究
1-2 海洋生物资源保护
1-3 海洋渔业资源利用
专题二:海洋矿产资源
2-1 海底石油资源的勘查技术和成藏机制
2-2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查技术和成藏机制
2-3 海底热液硫化物矿床的成矿机制和开发技术
2-4 海底铁锰结核和富钴结壳的成因和开发技术
2-5 深海沉积物稀土赋存状态及富集机制研究
专题三:近岸海洋科学与工程
3-1 长时间尺度河口-近岸环境演变的模拟理论和预测模型和应用
3-2 河床采砂的演变效应及其对涉海工程的影响
3-3 咸水入侵的机制及防治对策探讨
3-4 近岸工程和环境
专题四:海洋环境污染监测及修复技术
4-1 近海海域污染对海域环境的生态毒理效应
4-2 近海海域污染生物修复技术
4-3 海水环境及海洋生物中污染物新的分析技术
4-4 海岸带污染调查与海岸带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
4-5 海洋生物食物链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传递的同位素追踪技术及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四、开放基金的申请办法与审批程序
1. 具备博士学位的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的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凡研究方向和内容符合开放基金申请指南的均可提出申请。
申请者必须是项目的实际主持人且第一申请人必须为非本实验室固定人员。
不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申请者,
必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
研究成员中至少有一名为重点实验室的固定人员,便于与实验室间的交流合作。
2.申请者须在2018年12月15 日前填写开放基金申请书一式3份,经所在单位加盖公章后寄回重点实验室。
电子版本发送至liuy476@,盖章页在单位负责人签名盖章后扫描附上。
3. 申请的项目由实验室各研究方向负责人或学术带头人负责初审,经初审合格的项目提交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评审。
学术委员会根据客观公正、择优资助的原则,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确定资助项目。
初审过程中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建议不予资助:
(1) 申请手续不完备,或研究内容不符合资助范围;
(2) 明显缺乏立论根据,或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明显不清,无法进行评审;
(3) 不具备实施该项目的研究能力,或缺乏基本的研究条件;
(4) 申请经费过多,基金无力支持,或已从其它部门获得充足的经费;
(5) 已获得过资助的申请者原则上不再继续资助。
4. 经学术委员会评审后,确定受资助的项目,重点实验室于2018年12月下旬签发评审结果。
五、开放基金管理办法
1. 开放基金项目的研究年限一般为两年(起始时间为2019年1月1日)。
项目如无法按期完成或要求更改计划,须提前提出书面报告,由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讨论决定。
但是研究期限最长不超过三年。
2. 项目负责人或主要研究人员每年应按计划来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实验室指派专门人员对项目进行管理。
3. 研究计划实施中,鼓励项目组对研究工作进行创新。
涉及降低预定目标、减少研究内容、中止计划实施、提前结题或延长年限等变动,项目负责人须提出报告,经所在单位审查签署意见,报实验室审批,由学术委员会讨论决定。
4. 项目负责人工作调动,可在原单位完成项目研究,经调出、调入单位双方签署意见报实验室备案;如调入单位具备条件,也可将项目转到调入单位继续研究,经调出、调入单位双方签署意见报实验室审批。
项目负责人—般不得代理或更换,遇有特殊情况离开研究岗位半年以上,所在单位应安排合适代理人,并报实验室备案;离岗一年以上的按中止计划实施办理。
5. 软件开发应按一定格式模块化,以便能够在本实验室环境下使用。
6. 实验室每年度对基金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项目负责人应于每年度结束时提交《基金资助项目年度进展报告》。
不在本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的项目负责人,每年度末需到本实验室作报告,交流研究进展。
对不报送《进展报告》,或工作无进展,或经费使用不当的项目,缓拨下期经费。
逾期不纠正、不补报的,中止资助。
7. 项目结束后,三个月内向实验室报送《开放基金资助项目结题书》,学术论文复印件及有关的软硬件原始资料。
8. 项目经费开支范围
8-1 开放基金资助经费开支包括实验材料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交流费、文献出版费等;
8-2 开放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人员在重点实验室使用大型仪器的收费标准
参照重点实验室成员。
9. 项目经费管理
9-1 开放基金资助经费由本实验室统一管理,专款专用;
9-2 项目经费按年度分配。
首年度分配50%,中期评审后视完成情况分配剩余的50%;
9-3 各项报销费用由项目负责人签字生效,本实验室有权对项目经费使用的合理性进行审核,经费报销须在中山大学东校区交由本实验室财务执行,外拨经费除外;
9-4 第一年度未使用的经费可以结转到下一年度使用,但不得挪作他用,一经发现,中止资助;项目结题后未使用的经费实验室原则上将收回;
9-5 对项目按中止资助处理的经费,将根据情况全部或部分收回,用于资助其它项目。
10. 项目成果管理及评价
10-1 开放基金资助项目的有关论文、专著、成果评议鉴定资料等,均须署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名称和重点实验室名称(中文:广东省海洋资源与近岸工程重点实验室,英文:Guang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Resources and Coastal Engineering),成果中并应标注有“广东省海洋资源与近岸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及项目编号,英文标注“Funded by the Research Fund Program of Guang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Resources and Coastal Engineering”。
未署重点实验室名称及未标注的,验收时不计入成果;
10-2 受资助项目结题后,实验室将对优秀研究成果提请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通讯评议或技术鉴定,颁发“优秀成果证书”,并给予一定额度的持续资助;
10-3 受资助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包括资料、研究报告、相应软件等)归研究者及本实验室所有。
六、联系方式
广东省海洋资源与近岸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地址:中国广东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东路132号中山大学东校区工学院楼B栋204室510006
联系人:刘莹
Tel: 86-020-********
Fax: 86-020-********
E-mail: liuy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