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斯.凡德罗似是而非的对称
密斯·凡德罗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表达分析
密斯·凡德罗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表达分析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是20世纪著名的德国建筑师和设计师,他的作品被视为现代建筑的经典之一。
他的设计理念以简约和功能性为核心,强调材料和结构的真实性,追求建筑的纯粹性和代表性。
本文将分析密斯·凡德罗的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表达方式。
密斯·凡德罗注重空间的开放与流动。
他采用大量的玻璃墙和开放的平面布局,创造了一个连续而流畅的空间感。
他认为建筑应该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通过大面积的玻璃窗将室内外空间融合在一起,使室内空间显得更加宽敞明亮。
他遵循了“少即是多”的设计原则,尽可能减少隔断和空间的分割,使整个建筑呈现出统一而开放的感觉。
密斯·凡德罗强调材料的真实性和简洁性。
他善于运用钢结构和玻璃材料,将建筑的结构和材料直接表达出来。
他使用了大量的玻璃墙和钢结构,强调建筑的透明和轻盈感。
他的设计中没有过多的装饰和装饰,只有真实的材料和简单的构造。
这种简朴而真实的设计风格,使建筑的形式和功能得以充分展现,也体现了他对“真实”的追求。
密斯·凡德罗注重比例和对称。
他的建筑设计追求几何形式的清晰性和均衡性。
他善于运用水平线和垂直线,通过对称排列和明确的比例关系,创造出一种平衡和和谐的感觉。
他的建筑往往是简单而富有秩序感的,在极简的形式中体现出严谨和谐的美感。
密斯·凡德罗的设计表达了功能性的追求。
他认为建筑应该根据其功能和使用需求来进行设计,而不是简单的追求形式上的美感。
他的设计强调功能与美的统一,注重空间的使用效率和人体工程学的考虑。
他的建筑设计充分尊重人的活动和需求,力求创造出满足人们生活和工作需要的舒适和宜居的空间。
密斯·凡德罗的建筑设计理念通过空间的开放与流动、材料的真实与简洁、比例的对称与均衡以及功能性的追求等方面进行了表达。
他的设计注重建筑的纯粹性和代表性,追求简约而精致的美感,对现代建筑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少即是多”
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少即是多”2012-11-26 | 所属分类[ 大师 ]―我们反对一切审美方面的虚夸,教条和形式主义‖——密斯凡德罗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年3月27日-1969年8月17日)德国人,是二十世纪中期世界上最著名的四位现代建筑大师之一,与赖特,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齐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密斯·凡德罗建立了一种当代的建筑学标准。
作为钢框架结构的开创者和玻璃幕墙的缔造者,密斯提出的‖少即是多‖的理念,不仅集中反映了他的建筑观点,也大大影响了全世界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正如其大多数的玻璃与钢结构作品一样,透过表象,我们可以很轻易的看到这位现代建筑大师留给二十世纪的伟大财富。
密斯坚持―少即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
密斯凡德罗建筑风格: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密斯完全的放弃了传统建筑风格手法,改采用了柯布西耶与沃尔特·格罗佩斯大力推动的新建筑观念(称为先锋派)。
因此在传统建筑上常见到严谨的装饰花纹,局部的修饰都被拿除了,改为以功能为主,带有强烈理性风格的现代建筑手法。
当时社会除了倡导节约的风气外,理论家也大为批评过去古典复兴样式建筑是欧洲贵族们浪费华巧的实证。
1919年密斯大胆的推出了一个全玻璃幕墙大楼的建筑案,让他赢得了世界的注目,随后他设计出了许多精简风格的建筑,并在1929年设计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时,达到事业高峰。
此馆的设计后来在原址被重建,1930年密斯在捷克波尔诺(Brno)的作品图根哈特别墅(Villa Tugendhat)也被视为此高峰期的经典建筑。
密斯·范·德·罗的贡献在于通过对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探索,发展了一种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极端简洁的风格。
其作品特点是整洁和骨架露明的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而制作精致的细部。
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的建筑思想.
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的建筑思想密斯的全名为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1969)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在四个建筑大师中,他对建筑文化和建筑理论的影响最为深远,他几乎改变了“世界近2/3城市天际轮廓线”。
从形式上来看,在目前建筑理论界,密斯的思想似乎最为透明和简朴,这是因为密斯把建筑思想表达得通俗易懂。
密斯的建筑思想能够全世界的迅速的传播开来,应该得益于密斯理论上这种近乎透明性。
本文拟研究密斯建筑思想的来龙去脉,期望能够找到密斯建筑思想的理论基托和密斯建筑的根。
背景阐述和理论依据当密斯从圣·托马斯那里看到真理的定义即“真理就是事实的意义”时,表现为欣喜若狂。
同时,圣·奥古斯丁的“真的光芒就是美”也是密斯喜欢的名言。
从上述两段句子中,可以发现它们都是对“真”或“真理”的阐释,泄露出密斯思想上的哲学偏好。
从这里,或许可以找到密斯建筑思想的隐秘入口。
一、真或真理与形式圣·托马斯是经院哲学家,他的哲学以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为基础。
亚里士多德把现实中的事物分为形式(Form)与质料,形式是事物的主要决定因素,质料则是被动的因素。
事物的性质是由形式所决定的。
比如,石凳和石桌,虽然质料相同,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一个是桌子另一个是凳子。
“真理就是事实的意义”所要说明的是“真理”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事实或者事物的意义,这里要指出的是“事实”其实就是“事物运动造成的现实”,它被看作为一种抽象的“事物”,也可以分为质料与形式,在此把“事实”理解为抽象事物。
事物的意义取决于事物的“真理”,而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事物的“真理”就是事物的“形式”,也就是说,形式就是事物的意义或价值所在。
这样,就可以看出密斯其实就是把“真理就是事实的意义”领悟成形式就是事物的意义或价值所在。
圣·奥古斯丁是教父哲学家,他的哲学以柏拉图的思想作为基础。
密斯·凡·德·罗
么怎样的形式或造型能够体现这种信仰?
密斯的十字形柱是一种信仰结构。
密斯的不锈钢十字形柱在于含蓄地矢量化四 周的“空”
巴塞罗纳国际博览会德国馆(1928-1929)是
密斯的代表作,然而这座建筑对于密斯来说 最重要的是创造了不锈钢十字形柱的结构, 这个结构成为象征密斯的符号,看到这个符 号就让我们联想到密斯的一切,他就是密斯 的信仰,即十字形柱是基督教信仰的暗示。
柏林宫廷剧院
柏林宫廷剧院
阿尔特斯博物馆
阿尔特斯博物馆
阿尔特斯博物馆 altes museum
1912年离开贝伦斯事务所,去荷兰设计克吕
勒夫人住宅,未建成
1912年参加俾斯麦纪念堂竞赛
俾斯麦纪念堂竞赛
Ⅱ· 1919-1928的建筑活动
五个未建成方案,成为现代建筑史上重要种子。密
1886 出生于德国亚琛一个石匠家庭。 十五岁结束正规教育 1905 柏林 先于一从事木构的建筑师处工作,后在
家具设计师保罗处当学徒
1907 设计了第一座 住宅: 里尔住宅
1908年在贝伦斯事务所工作。开始受辛克尔
影响。
辛克尔 --- 德国古典复兴建筑大师,把古典作
细部最大简化。
真正影响密斯的人
密斯在精神气质上受十九世纪德国浪漫主义
大画家卡斯帕尔 · 达维德 · 弗里德里希的巨大 影响。
密斯的建筑被认为是 浪漫主义艺术在二十 世纪建筑界的延伸 。
雾中的流浪者
窗的暗示
上面的正方形窗户是基督信仰的神圣空间, 下面是世俗的窗户,那个十字架就是基督信仰的暗示。
窗边妇女—— 弗里德里希
明确的暗示,既隐藏的十字架。这再次 印证了先前所说的,密斯意在创造一个 可以巡礼的环境,这也是密斯建筑崇高 性的一个侧面。
现代设计二密斯凡德罗、格罗佩斯作品赏析
现代设计二密斯凡德罗、格罗佩斯作品赏析米斯?凡德罗:密斯?凡?德?罗,德国人,是二十世纪中期世界上最著名的四位现代建筑大师之一,与赖特,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齐名。
密斯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提倡纯净、简洁的建筑表现。
密斯?凡德?罗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
他的设计作品中各个细部精简到不可精简的绝对境界,不少作品结构几乎完全暴露,但是它们高贵、雅致,已使结构本身升华为建筑艺术。
密斯的作品具有整洁和骨架外露的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简练而制作精细的细部。
新材料钢铁和玻璃的普及,以及密斯少即是多的设计思想,使他的建筑都有简洁纯净的效果。
1929年(密斯设计了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他突出的运用了现代主义建筑的几乎全部特征,简单、功能主义、理性主义和减少主义的形式,并设计了著名的现代主义经典椅子——巴塞罗那椅,使他一举成名,称为世界公认的设计大师。
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的德国馆是密斯设计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和里程碑。
这一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最初成果之一。
是现代建筑运动早期的代表作品。
它突破了传统砖石承重结构必然造成的封闭的、孤立的室内空间形式,采取一种、连绵不断的空间划分方式流动空间概念的代表作。
博览会结束后该馆也开放的随之拆除,其存在时间不足半年,但其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一直持续着。
密斯认为,当代博览会不应再具有富丽堂皇和竞市角遂功能的设计思想,应该跨进文化领域的哲学园地,建筑本身就是展品的主体。
密斯?范?德?罗在这里实现了他的技术与文化融合的理想。
在密斯看来,建筑最佳的处理方法就是尽量以平淡如水的叙事口吻直接切入到建筑的本质:空间、构造、模数和形态。
密斯少即是多的名言,巴塞罗那的德国馆是最好的解释。
德国柏林新国家美术馆的设计标志着密斯人生最后乃至最高的到达,是密斯的封笔之作。
其平面式一格几乎不需要切割的巨大正方。
与巴塞罗那的德国馆相比,设计在单纯中寻找到归宿。
密斯·凡·德·罗(less is more)的美学主张
所阅书籍:《天成建筑师系列:密斯·凡·德·罗》荆其敏,张丽安著《改变世界建筑史的50位大师》郭鸿著《图解·西方近现代建筑史》王其钧,陈帆著读书报告:作者:胡记东(中国海洋大学在职研究生)精简创造完美或许,你也曾听说过他的几句名言:“我反对一切审美方面的虚夸、教条和形式主义”;“魔鬼的细节”(Devils are in the details)等。
或许,你也曾经在浩如烟海的图书馆中瞥到他的名字。
或许你也曾经涉猎过他的建筑设计作品,并为之痴迷和震惊。
或许,你与我有着共同的好奇,想走进这位二十世纪中期世界上最著名的四位现代建筑大师之一的人——密斯·凡·德·罗的精彩的美学人生。
读过相关书籍,我发现,无论是关于其本身建筑设计,还是他人关于其作品的评价,亦或是自己亲身观赏他的经典作品图片,都能够让我马上感受到密斯·凡·德·罗的“less is more”,即“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
“少即是多”的理念中,“少”并不是我们理解的“空白、简单”,而是去掉繁杂的装饰,去掉一切不必要的部分,力求节约,力求功能性,力求精简,以求达到平平淡淡却直接切入建筑的本质的效果。
而“多”也不是我们理解的“繁多、拥挤”,而是在去掉繁多和拥挤之后,室内室外空间的完美融合。
“少即是多”理念贯穿密斯·凡·德·罗一生的作品中,而这样一个理念之果的产生,却需要密斯·凡·德·罗本人的性格、成长环境、时代的发展潮流以及建筑材料的革新等众多因素的浇灌,才得以催生。
无论是在柏林的布鲁诺,保罗事务所当学徒,还是在彼得·贝伦斯手下做一名绘图员,或者是在柏林开办他自己的事务所......这些经历使他一步步的投身于二十世纪翻天覆地的重大变革中,并最终引领出一片贯穿二十世纪的建筑思想体系。
密斯没有受过正式的建筑学教育,他对建筑最初的认识与理解始于父亲的石匠作坊和涯深那些精美的古建筑,他不像一些受过正式的建筑学教育的建筑设计师,受到传统建筑结构的设计限制。
巴塞罗那德国馆赏析剖析
除少量桌椅 外,没有 其他展品。
建筑物具体体现了密斯-凡-德-罗努力使结构逻辑 性、自由分割空间同建筑造型密切相连的特点
空间的灵活与流动
它的建筑空间部 向人们所习惯的 那样时有六个面 (即四面墙、屋 面与地面)所包 围着和于室外全 然隔绝的房间; 二是有一些互不 牵制、可以相互 衔接或穿插的建 筑空间。
其目的是显示这座建筑物本身所体现的一种新的建筑空 间效果和处理手法。
这座德国馆建立在一个基座之上,主厅有8根金属 柱子,上面是薄薄的一片屋顶。大理石和玻璃构成 的墙板也是简单光洁的薄片,它们纵横交错,布置 灵活,形成既分割又连通,既简单又复杂的空间序 列;室内室外也互相穿插贯通,没有截然的分界, 形成奇妙的流通空间。整个建筑没有附加的雕刻装 饰,然而对建筑材料的颜色、纹理、质地的选择十 分精细,搭配异常考究,比例推敲精当,使整个建 筑物显出高贵、雅致、生动、鲜亮的品质,向人们 展示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建筑艺术质量。展馆对20 世纪建筑艺术风格产生了广泛影响,也使密斯成为 当时世界上最受注目的现代建筑师。
空间构成分析:
连接:这一建筑突破了传统砖 石承重结构必然造成的封闭的、 孤立的室内空间形式,采取一 种开放的、连绵不断的空间划 分方式。主厅用 8根钢柱支承 连接一片钢筋混凝土的平屋顶, 墙壁自由布置,形成一些既分 隔又连通的空间,互相连接, 以引导人流,使人在行进中感 受到丰富的空间变化。 分割与穿插:隔墙位置灵活而 且很偶然,它们纵横交错,有 的延伸出去成为院墙.由此分 割又连通半封闭边开敞的空间, 室内各部分之间,室内和室外 之间相互穿插,没有截然的分 割,形成奇妙的流动空间。
巴塞罗那德国馆赏析
1.概述
由密斯设计的 巴塞罗那德国 馆占地长约50 米,宽约25米
从范斯沃斯住宅探索密斯设计中材料的运用
包装世界Packaging World 艺术与设计从范斯沃斯住宅探索密斯设计中材料的运用朱华李媛长春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吉林长春130000摘要:范斯沃斯住宅是密斯建筑中的经典作品之一,通过对范斯沃斯住宅的分析探讨了密斯这一重要作品中似是而非的对称关系,从而探讨密斯对于材料的合理运用:即对称性与不对称性,开放的空间与封闭的空间,打破秩序的反射与统一性的反射,阐述了人们一直关注其通透玻璃幕墙的运用以及表皮细致的格子化处理,揭示范斯沃斯住宅存在的缺陷以及通过对范斯沃斯住宅的探索分析密斯的核心思想对当代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对称;少即是多;钢架结构;材料一、建筑的背景作为20世纪中叶最著名的四大现代建筑大师之一,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we)他有句名言众所周知:“少就是多”即“less is more”对于“少就是多”的理解,不仅仅是以较少的装饰甚至抛弃装饰和较少的材料去营造更多的空间的变化,也可以理解为用较少的资金投入来为更多的人服务。
其实真正表达“少就是多”在于建筑上的理解不是单纯的强调“少”的含义,则更多的是在表达“多”的含义,密斯·凡·德·罗通过较少的材料却能营造出更多的层次和氛围以及用较少的材料可以赋予建筑更不同的生活体验,其设计思想令人感叹。
“少就是多”的产生背景:在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的时期,建筑的风格仍然是以巴洛克的古典风格为主,其讲求繁琐的装饰,已经令当时的艺术家所厌倦,在这种情况下,先后出现的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的探索也只是对大机器生产和工业化的高速发展条件下而作出的一个艺术家的乌托邦式理想主义,并没有解决现实的问题。
在此之后建筑界最根本性改变的是由新技术和新形式,新结构以及新产品的出现,当建筑设计师们发现钢和玻璃可以运用在建筑中并且被广泛运用时,也有不少的激进设计师开始进行了尝试,密斯·凡·德·罗正是其中的一位,也是正因为当时的状况,密斯开始了之后的设计探索。
05340室内空间组合与理论
3
勒·柯布西耶认为 (
)
3
建筑师沙里宁则提出( )的口号
某些单层工业厂房,由于跨度大而采光 2 要求又高,及时沿两侧开窗也满足不了
要求,于是除开侧窗外还必须开天窗。
2 暖色可以使人紧张、热烈、兴奋
3
日本建筑师矶崎新设计的松尾神社被誉 为“日本第一个后现代作品”。
2
我国古典建筑由于采用木构架和玻璃屋 顶,色彩富丽堂皇,所强调的是对比。
1
室内空间组合与理论
1
室内空间组合与理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4
一般情况下确定室内空间的体量大小的 因素为( )
4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为使两个空间被 此渗透,多采用( )
3
在视觉艺术中,直接影响效果的因素是 ()
当人们从外界进入到建筑物的内部空间
4
时,为了不致产生过分突然的感觉,也 有必要在内、外空间之间插进一个过渡
性的空间,这个空间是( )
()
我国古典园林建筑借大小空间的强烈对比作
4
用而获得小中见大的效果,这种手法叫做(
)
3
我国古典建筑由于采用木构架和玻璃屋 顶,色彩富丽堂皇,所强调的是( )
古今中外,尽管在形式处理方面有极大 3 的差别,但凡属优秀作品,必然遵循一
个共同
2
室内空间组合与理论
1
室内空间组合与理论
1
室内空间组合与理论
1
所属题库
输入内容格式为文本格式且必 须与目标题库名称一致。
请确保题库名称有且惟一,若 不惟一,系统自动全部分配 (必填项)
试题类型
1:单选题 2:多选题 3:填空题 4:判断题 5:问答题 6:计算题 (必填项)
密斯·凡德罗 形式与结构的建筑哲学
结构与建筑学的发展
建筑的形象已经习以为常。在聚光灯下 抛头露面总是意气风发的建筑师,他们被当作形式赋予者(formgiver),建筑产品的“设计师”。 而结构工程师只是为建筑师的伟大构想提供技术支持,处理纯粹技术型 的、功能性的问题,满足建筑师的形式要求。在公众心目中,结构工程 师通常是老实巴交,毫无创建的幕后人员,有时甚至是不思进取的保守 形象。
陈真20100240103 罗聪祎20100240110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2010级1班
密斯风格的易于推广性 在四个建筑大师中,密斯对建筑文化和建筑理论 的影响最为深远,他几乎改变了“世界近2/3城 市天际轮廓线”。形式上来看,在目前建筑理论 界,密斯的思想似乎最为透明和简朴,这是因为 密斯把建筑思想表达得通俗易懂。密斯的建筑思 想能够全世界的迅速的传播开来,应该得益于密 斯理论上这种近乎透明性。
建筑物底部, 除中央的交通 设备电梯用地 处,全部留作 一个开放的大 空间,这样就 便于交通,使 它显得清高, 不同凡响,建 筑物外形极为 简单,方方整 整,直上直下 的正六面体。 西格拉姆大厦 强有力的建筑美学 用简化的结构体系,精简的结构构件, 讲究的结构逻辑表现,使之产生没有 屏障可供自由划分的大空间,完美演 绎“少即是多”的建筑原理。
强调建筑的雕塑感体量 萨伏伊别墅,马赛 巴塞罗那德国馆, 公寓,朗香教堂 湖滨公寓等
由于后来对于钢筋混凝土进行系统探索的建筑师少之又少,柯 布西耶的探索成了建筑史上的丰碑。而现代建筑师对于玻璃和 钢的深入,让密斯的探索显得简单和原始。但从另一方面说, 密斯对于材料的选用,更具有一种超前的敏感。
另外两位大师在认知层面上则与以上两位大师有所差距。 格罗皮乌斯的强项在建筑教育,而在材料和技术上上并没有太 多的创新。赖特早期发展艹原式风格,而后期发展出所谓的有 机建筑。赖特所作所为都是向后看甚至回归农业社会,从某种 意义上来讲,相对于密斯和柯布西耶的顺应工业革命的潮流, 赖特则是倒走逆行,逆时代而动,坚决反对工业革命和现代社 会生活方式的铁杆建筑师。 回到密斯上来,密斯在学校所受的教育并不多,使得他 并没有染上一些知识分子气质的建筑师如路易•康和矶崎新等 惯常有的毛病。密斯的很多文章都是警句式,且通俗易懂,其 实这样给密斯思想的得以广泛传播一个先天条件。在这里,缺 点再次转化成优点。密斯的思想的核心就是“少就是多”的理 论也是透明的,不存在什么深奥的、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困难, 而且密斯也没有故意复杂化的意愿。
密斯·凡·德·罗似是而非的对称
密斯凡德罗似是而非的对称
罗宾·埃文斯;钟文凯;刘宏伟
【期刊名称】《时代建筑》
【年(卷),期】2009(000)004
【摘要】通过对有关巴塞罗那馆的照片、文字、图纸的深入分析以及在重建的展馆的现场观察,罗宾.埃文斯探讨了密斯·凡·德·罗的这一重要作品中所暗藏的种种似是而非的属性:对称性与不对称性,结构的逻辑与外表的逻辑,延展的空间与封闭的空间,对体量的压抑与对光线的操纵,打破秩序的反射与创造统一性的反射,等等,并且对巴塞罗那馆的政治性进行了重新的解读--它的美使密斯和他的同代人从政治与暴虐中分神.
【总页数】10页(P122-131)
【作者】罗宾·埃文斯;钟文凯;刘宏伟
【作者单位】(Missing);(Missing);(Missing)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80;TU-86;TU242.5(551)
【相关文献】
1.流动空间——凡·杜斯堡对密斯·凡·德·罗建筑设计的影响 [J], 李敏;张乘风;孙琦
2.范斯沃思住宅密斯·凡·德·罗,1951 [J], 吕彬
3.从范斯沃斯住宅出发解读密斯·凡·德·罗 [J], 马勇;张玮
4.密斯·凡·德·罗与范斯沃斯住宅 [J], 曾忠忠;蔡悦倩;
5.引景入室,回归自然——从密斯·凡德罗的范斯沃斯住宅说起 [J], 陈志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现代建筑大师系列之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密斯·凡德罗(LudwigMiesvanderRohe1886-1969)???二十世纪中期世界上最着名的四位现代建筑大师之一。
密斯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
他的设计作品中各个细部精简到不可精简的绝对境界,不少作品结构几乎完全暴露,但是它们高贵、雅致,已使结构本身升华为建筑艺术。
密斯·凡德罗简介??1886年,密斯生于德国亚琛,原名MariaLudwigMichael,建立自己的实验室之后便更名为密斯·凡·赖特(1908-???密斯·范则???导。
将建筑室内架构的稳固性。
像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勒·柯布西耶一样,密斯也特别重视将自然环境、人性化与建筑融合在一个共同的单元里面。
由他所设计的郊外别墅、展厅、工厂、博物馆以及纪念碑等建筑均体现了这一点。
与此同时,密斯也重新定义了墙壁、窗口、圆柱、桥墩、壁柱、拱腹以及棚架等方面的设计理念。
???密斯建立了一种当代大众化的建筑学标准,他的建筑理念现在已经扬名全世界。
作为钢铁和玻璃建筑结构之父,密斯提出的“少就是多”的理念,这集中反映了他的建筑观点和艺术特色,也影响了全世界。
密斯在很多领域中都起了相当的作用,他在自传中说道:“我不想很精彩,只想更好!”在芝加哥伊利诺工学院工作之际,由他设计的湖滨公寓(LakeShoreDriveApartments)充分展示了他在科技时代的建筑天才。
直到1969年去世,密斯一直孤身呆在芝加哥公寓里从事设计工作。
玻璃幕墙的缔造者???密斯·凡德罗(LudwigMiesvanderRohe)出生于德国,德意志民族典型的理性严谨使他很容易从二十世纪初众多的建筑大师中凸显出来.正如其大多数的玻璃与钢结构作品一样,透过表象,我们可以很轻易的看到这位现代建筑大师留给二十世纪的伟大财富',或者,并???,似开似来.". ???".国画大,"多"."巴设品.???还有1954-1958年建于纽约的西格拉姆大厦.这座仿佛凌空生起的摩天大楼无疑是纽约最精致的建筑之一,这种精致不是来自楼里楼外充斥的雕花线脚,而是来自其精巧的结构构件,茶色玻璃和内部简约的空间。
密斯·凡·德·罗建造艺术理念的二元思辨——作为原型的柏林新国家美术馆
1392023.09 /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Theory 建筑设计·理论Mies van der Rohe,下文简称“密斯”)前往美国后在欧洲唯一的建成作品。
新国家美术馆坐西朝东,建于缓坡上的一个方形大平台上。
建筑呈正方形,由8根十字钢柱支撑起巨大的整体钢结构屋顶,玻璃幕墙向内推进,与柱子脱离形成外廊(见图1)。
室内地下层以片墙分隔,形成流动空间,作为永久展览空间;地面层则取缔了一切内墙,形成了一个方形的空旷大厅,用于临时展览,其巨大的匀质空间极具纪念性和冲击力,同时也使灵活多变的功能布局成为可能(见图2)。
在新国家美术馆的已有研究中,对于其本身的建筑学特征(如空间、功能、结构、细部构造等)的研究已经较为充分。
在理论方面,汤凤龙[1]、万璐等[2]、Mark Jarzombek [3]等学者已经论及该建筑的“清晰建造”“古典精神的现代诠释”“语境”(context)等问题。
然而,新国家美术馆相关的建筑哲学研究尚显不足。
对建筑本质的追问,是密斯建筑理念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4],也是他职业生涯之初便已经确定的职业目标 [5],而密斯将这一追问诉诸哲学思考[6]。
因此,新国家美术馆作为密斯建筑生涯的集大成之作,必然反映了他对建筑本质的理解;从哲学视角出发对此进行解读,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纽迈耶(Fritz Neumeyer)的《缺少艺术性的文字:密斯·凡·德·罗建造艺术论》(The Artless Word: Mies van der Rohe on the Building Art )[7]是密斯建筑理论和建筑哲学研究的经典著作,此书以“建造艺术”(Building art,德语原文为Baukunst)为核心,论述了摘要 文章以柏林新国家美术馆为切入点,在二元思辨的视角下搭建了一种层级化的概念框架,以此解读密斯·凡·德·罗的建造艺术理念。
密斯凡德罗分析
当代建筑与思潮课程作业班级:建筑082 教师:甘立娅学生:金昭晖密斯.凡.德.罗作品分析二例摘要:“赋予建筑以形式,只能是今天的形式而不应是昨天的,也不应是明天的,只有这样的建筑才是有创造性的。
”关键词:范斯沃斯住宅图根哈特别墅“赋予建筑以形式,只能是今天的形式而不应是昨天的,也不应是明天的,只有这样的建筑才是有创造性的。
”现代建筑大师,他的贡献在于通过对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探索,发展了一种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极端简洁的风格。
1928年提出的“少就是多”集中反映了他的建筑观点和艺术特色。
他深信结构本身能够成为一种建筑艺术的手段.他创造了一种建立在工程技术基础之上的有目的的建筑艺术,这种工程技术在我们的时代已有了深刻的影响.他设计的建筑,包括室内装饰与家具布置,都要精炼到不能在改动的地步,于是创造了一种以精确简洁为特征的建筑艺术,并富有结构的逻辑性.下面就他的两例著名建筑进行分析。
从结构上来分析,八根H形截面的钢柱,夹持着两块薄板,坚实牢固,极具稳定性,给人视觉上带来莫大的安全感,房间的造型像是一个玻璃盒子,仿佛悬浮在空气中一般,给人无尽的暇思。
室内地平举到室外人眼的高度,是考虑到防洪水内部空间分割以及一前一后的两个台阶也从单元如同优美的音符跳动而不失节奏。
前面一个长方体造型之前有一个楼梯,后面一个长方体造型之前也有一个楼这种通透的空间更是大大地增强了自然采光,集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看到树叶什么时候变黄,花木人便会在那恍若神仙美卷自然风光之中情不自而这些羡煞旁人的身临其境,都是那么地令人沉浸在晃得让人睁不开眼又充满暖意的乳白色天地而这种心境,只不过是貌似静止室外环境对私密性的补全全部运用玻璃材质做墙体,消除了所有的封闭性,这种透明的方式使得住宅的空间得以流动,建筑的三面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树木茂密,一侧是水,满眼绿色,在房间里能充分将这一切自然美景尽收眼底,从而给人一种安静幽深的意境。
密斯.凡德罗似是而非的对称
密斯.凡.德.罗似是而非的对称原作者Robin Evans, 翻译:城市笔记人【这是密斯设计的巴塞罗那展览馆当下的航测图,已经跟1929年的基地有所改动;例如,如右图,1929年时,展馆前面有一排柱子。
】【1986年复建起来的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设计的巴塞罗那展览馆。
】建筑并不一定总比它们的照片能够更好地展示它们,也未必就比那些从它们身上衍生出的理论更加堂皇。
一切要视具体情形而定。
作为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最出名的作品之一,建于1929年的巴塞罗那展览馆(the Barcelona Pavalion),曾经就被用来去说明这一点。
在他对巴塞罗那展览馆的批判性历史研究中,邦塔(Juan Pablo Bonta)就向我们显示了,展馆本身跟关于展馆的照片和文献比起来,倒是可怜的老三的原因。
这个展馆存在的时间很短暂——仅仅存在了6个月——当时,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媒体报导;然而,在这个建筑被拆除了25年之后,它却被抬到了大师杰作的位置上——而那些吹捧过这栋建筑的批评家们恰恰又都是那些从来没有真正见过它的人。
于是,邦塔问了两个非常贴切的问题:为什么要等上这么久,而且,在展馆本身已经不在的状态下,又基于什么,批评家们做出了这样的判断?在阅读了邦塔的大作之后,我也开始把巴塞罗那展馆视为一种魅影,它的声誉建立在少数发表了的照片和一张不那么精确的平面这些蛛丝马迹的证据上(见图3)。
于是,当巴塞罗那展览馆于1985年到1986年间被在原址复建之后,我造访了该建筑。
【图2,1986年(复建起来的)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巴塞罗那德国展览馆。
】不对称性如果有一件事情可以无需争辩,那就是巴塞罗那德国展览馆的非对称性。
这一点,可以被理解成为是密斯.凡.德.罗对基地的某种回应。
因为基地处在一个长条广场的端头、在一系列为了1929年巴塞罗那世博会修建的巨大而又不完全对称排列着的建筑们的横向主轴上(the major lateral axis)。
巴塞罗那德国馆的设计要素与理念分析-密斯凡德罗
设计要素与理念分析
密斯·凡·德·罗
Barcelona,German Pavilion
分析提纲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历史与背景 设计要素分析 密斯设计理念的发展
总结
第一部分:历史与背景
•
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是密斯·范·德·罗的代表作品,建成于1929年,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以其灵活多变的空间布局,新颖的体形构图和简洁的 细部处理获得了成功。它存在的时间很短暂,但是对现代建筑却产生了如同 经典似的广泛影响。
第二部分、设计要素分析
•
选取的设计要素
NO.1基座
NO.2几何
NO.5材质 NO.4空间
NO.3结构
第二部分、设计要素分析之基座
NO.1基座
•基座概念:
基座来源于西方古典建筑 平均建筑物的重量与大片基底上,增加建筑的 稳定性和坚固性
使建筑物与场地结合成一体
1933年以前 空间形式的表现强调形成流动空
间的实体要素与空间本身。 结构表现只建立在空间需求的基 础上, 甚至连起结构作用的钢柱 也被作为空间要素进行装扮
1933年之后 结构和空间不再是服从和被服从关
系. 而是呈现出相互依赖的态. 结构的形式成为表现空间纪念性不 可或缺的因素, 设计中的各方面 也随空间的净化而简化, 一切设 计问题被囊括在简单纯净的方盒子 中
第三部分、密斯设计理念的发展
表皮与结构骨架的磨合演变
第四部分、总结
密斯后期作品中几何特征、材质表达随着空间和结构的变 化而改变. 但其演变过程体现了一个不变的原则, 局部对整体 表达意图的服从。正如密斯所自述的, 这就是设计中的” 结 构” . 或者可以说秩序, 它决定了需要表现和隐藏的内容与方 式, 在其作品中能清晰地看到服务于空间形式的各个物质层 级. 正是这种秩序使统一性和特殊性在其作品中共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密斯.凡.德.罗似是而非的对称原作者1!语法错误,,Robin Evans, 翻译:城市笔记人【这是密斯设计的巴塞罗那展览馆当下的航测图,已经跟1929年的基地有所改动;例如,如右图,1929年时,展馆前面有一排柱子。
】【1986年复建起来的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设计的巴塞罗那展览馆。
】建筑并不一定总比它们的照片能够更好地展示它们,也未必就比那些从它们身上衍生出的理论更加堂皇。
一切要视具体情形而定。
作为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最出名的作品之一,建于1929年的巴塞罗那展览馆(the Barcelona Pavalion),曾经就被用来去说明这一点。
在他对巴塞罗那展览馆的批判性历史研究中,邦塔(Juan Pablo Bonta)就向我们显示了,展馆本身跟关于展馆的照片和文献比起来,倒是可怜的老三的原因。
这个展馆存在的时间很短暂——仅仅存在了6个月——当时,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媒体报导;然而,在这个建筑被拆除了25年之后,它却被抬到了大师杰作的位置上——而那些吹捧过这栋建筑的批评家们恰恰又都是那些从来没有真正见过它的人。
于是,邦塔问了两个非常贴切的问题:为什么要等上这么久,而且,在展馆本身已经不在的状态下,又基于什么,批评家们做出了这样的判断?在阅读了邦塔的大作之后,我也开始把巴塞罗那展馆视为一种魅影,它的声誉建立在少数发表了的照片和一张不那么精确的平面这些蛛丝马迹的证据上(见图3)。
于是,当巴塞罗那展览馆于1985年到1986年间被在原址复建之后,我造访了该建筑。
【图2,1986年(复建起来的)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巴塞罗那德国展览馆。
】不对称性如果有一件事情可以无需争辩,那就是巴塞罗那德国展览馆的非对称性。
这一点,可以被理解成为是密斯.凡.德.罗对基地的某种回应。
因为基地处在一个长条广场的端头、在一系列为了1929年巴塞罗那世博会修建的巨大而又不完全对称排列着的建筑们的横向主轴上(the major lateral axis)。
这个不对称的展馆,骑在这根横轴上,恰恰在一处需要肯定对称性的地点上却把对称给破解了。
跟德国馆相对应的是,在广场纵向的尽端处,那个代表着巴塞罗那城市的展馆木呆呆的对称立面。
我们知道,密斯没有选择另外一处先前指定的基地,而是选择了这里。
虽然第一个基地地处中央大道旁,但是不会受到世博会总体的轴线布局的影响。
密斯故意选择了要在世博会展区的轴线上放上自己的建筑,然后将它拉到了两处现存的对称景象的要素之间:这块基地的前方有一排爱奥尼亚柱子【1929年的状况】,后面是一处户外楼梯。
当密斯开始设计这个展馆的时候,他不停地画着从展馆平面中穿过的这根轴线,盘算着如何让不对称性去抵抗这根轴线。
展馆背后通向附近陡坡上方的那一跑户外楼梯,戏剧性地强调了在这个位置上对于对称的消解,因为任何一个人从楼梯上走下的时候,都会看到沿着整个广场的轴线景观,然而,在近景上,朝下看到的却是密斯展馆那些飘浮和错位的屋顶和墙面。
很少有现代建筑能像密斯这个展馆那样如此刻意地对周围的环境充满敌意。
只有卢斯(Adolf Loos)在维也纳圣.米歇尔广场(Michaelerplatz)上与皇宫对峙的没有装饰的大楼,能跟密斯有得一比。
对巴塞罗那展览馆的实地考察会告诉我们,密斯的这栋建筑是以一种跟背景不和的方式在与背景发生关联。
在这些情形中,建筑的不对称性一定要被理解成为某种“主动的攻击性”(aggressive),而不是被动的适应(not accommodating)。
然而,正如邦塔所展示的那样,巴塞罗那展览馆的不对称性还跟当时德国的魏玛共和国(the Weimar Republic)的调和政治立场(the conciliatory political stance)有关。
最近,有人对密斯展馆给出了另外一种政治化的阐释,说这栋建筑代表的是第三帝国(Reprasentationspavillon for the German Reich)。
最近,也有许多文献在谈论密斯在1933年到1937年间跟纳粹的自愿合作。
虽然有人会为密斯开脱(认为密斯不过就是一位热爱自己国家的人,他对政治不感兴趣),终究,密斯身上还是溅上了诸多污点。
但是,这些污点也会溅到密斯的建筑身上吗?这也正是我们对密斯始终保持的沉默很难理解的地方。
密斯的沉默是一种对投降的拒绝吗?或是一种无法应答?吉迪翁(Sigfried Giedion)把密斯描写成为当夜色降临到身边时仍然安静却坚决地捍卫着自己启蒙现代性的人,但是奎特格拉斯(Jose Quetglas)在一篇妙文中把密斯的这个展馆几乎就说成了是“第三帝国”的先兆,奎特格拉斯认为,巴塞罗那展览馆身上那种无用、沉默、大理石造就的、空旷质量,正是“普鲁士军国主义的先兆——也是在1929年危机之后希特勒追随者们即将使用的媒介”。
但是,这座展馆是如何成为先兆的?是它导致了希特勒追随者们的出现,还是当希特勒追随者们出现之后,这栋建筑就和这些追随者们联系了起来?对于第一个问题,这样的事情倒是可能。
一种舆论(opinion)和愿望的氛围是可以源自某些无言暗示的累积效应的,源自人们看到和感到的那些下意识劝说的(subliminal promptings);因此,一栋建筑物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有可能充当某种政治教化的媒介(an agent of political indoctrination)。
但是,任何可能来自巴塞罗那展览馆的沉默影响,最终领向了纳粹主义,跟纳粹能够对于这栋展馆所产生的影响相比起来,显得是微不足道。
而且,希特勒明确表示就不喜欢这栋建筑。
这栋展馆身上的不对称性、平静的水平向性情(the tranquil horizontal disposition),还有德国国徽的缺失(密斯拒绝了在面对轴线的绿色大理石上悬挂德国的鹰国徽),表达的都不是大国沙文主义,反倒是对沙文主义的刻意消除。
1929年,图杜理(Rubio Tuduri)就引述过一段在巴塞罗那德国馆开馆仪式上德国大使施尼茨勒(Georg von Schnitzler)的话:“这里,你们看到的是新德国的精神:手法的简洁性和清晰性,向风和自由开放的意向——它表达了我们的内心。
它是一件诚实但并不骄傲的作品。
这里,是一个和平德国的和平之家!”【图3,1928-1929年间,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巴塞罗那展览馆平面图。
方案定稿。
此图用于1929年的出版物。
】密斯的这一展馆,坚决地否定了将已经形成的纪念性秩序作为就该被认可的手段;作为德国民族情操的象征,这一展馆将原本太容易和屈辱联系在一起的设计转化成为一件令人惊诧的美丽之作。
当时,魏玛共和国对待欧洲其它国家的调和立场被表现成为一种对对称性的强烈谴责,因为对称作为一种建筑传统,总是和专横跋扈、权威性以及国家美化联系在一起。
结果是:我们看到一种好斗的平静,一种建筑上自相矛盾的陈述。
密斯就喜欢这类东西(比如,“少就是多”)。
五个月后,在1929年的10月,魏玛共和国的末日已见端倪。
这期间,德国在国际事务上的柔和姿态,特别是魏玛共和国政府一直坚持的对裁军和战争赔款的认可等一系列事件,激怒了纳粹份子。
至于后面的那个问题——如果巴塞罗那展览馆让人联想到后来出现的任何事物,那也肯定不会是希特勒的追随者,倒像是某个美国小镇驾车存取的汽车银行。
关于这个展馆的政治还真有许多话要说,不过,让我们把这个话题先放一放。
与此同时,我们也该更多地了解一点这个展馆“非对称性”的程度和性质。
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您是如何限定“对称性”的。
建筑学中的对称性概念在适用范围上是相当狭窄的。
建筑师口中的对称性通常并不是物理学家口中的对称性,而物理学家所说的“对称性”可以由那些在视觉上没有展示出任何对称的东西去代表。
碰巧,在巴塞罗那,就还有这么一个相当难得的例子:就是高迪(Antonio Gaudi)设计的吉埃尔小礼拜堂(Colonia Guell Chapell)。
虽然这个小礼拜堂没有形式上的规则性,但它的设计却是遵循着某种静力平衡的要求的。
因此,我们这里说的正是一种在原则上(in a principle)具有对称性的类型建筑。
建筑学中所使用的对称性其实也习惯性地排除了维特鲁威所说的更加广义的对称性【译者注:维特鲁威的symmetria,指的是比例上的“匀称/和谐”,未必就是形式上的对称】,排斥了韩毕治(Hambidge)所说的“动态对称”(dynamic symmetry),以及在数学上各种各样的对称说,比如“旋转性对称”(rotational symmetry)。
那么,当建筑师们在谈论对称时,他们所说的,就是“反射式的对称”或者叫“镜像对称”。
虽然建筑的对称在定义上很狭窄,这类对称却相当地普遍。
在巴塞罗那展览馆身上就有着诸多层次的镜像对称。
事实上,在这个建筑的每一个元素中——比如,在墙体、水池、窗子、铺地条石还有屋面盖板中(全部是矩形的)——起码存在着三个层面的镜像对称。
展览馆的非对称性存在于各个元素的总体构成上,而不是在这些元素中。
这些元素本身跟普通建筑的元素比,倒是显得更加对称和形式同构。
这是用一种秩序替代了另外一种秩序。
早在1932年,约翰逊(Philip Johnson)和希区柯克(Henry-Russell Hitchcock)【译者注:此希区柯克是美国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就看到了这一点,当时,他们就提出用“规则性”来取代对称性。
他们写到,“标准化会自动带来一种构件的高度一致性。
从此,现代建筑师们就不需要左右或是轴线对称的约束以取得美学秩序了。
不对称的设计方案实际上在美学和在技术上都更受欢迎。
因为不对称肯定会提高构成的一般性情趣”。
根据他们的看法,非对称性与其说是对古典建筑的一种反抗,还不如说是对现代建筑本身的反抗,因为现代建筑本身已经拥有了太多在元素上重复的秩序。
在巴塞罗那展馆身上,对古典建筑和对现代建筑的抗拒同时出现了,而且是以极端的方式出现的,就像大卫(David)在屠杀歌利亚时(Goliath)【译者注:《圣经》中的腓力士勇士】时,却故做轻松。
理性的结构对称性来了,并且进入到了密斯的作品之中,所以,人们可以说,对密斯巴塞罗那展馆设计过程的理解,关键既不在于对称性,也不在于非对称性。
密斯一生都在追求的东西就是结构的逻辑和表达。
如果我们在这个方向上看过去的话,或许我们会发现没有那么多的矛盾,所有的那些标签,诸如普世性、清晰性、理性的意义,等等,可能都会更容易水落石出(fall into place)。
密斯后来回忆说,正是在设计巴塞罗那展览馆的时候,他才意识到墙体是可以不用承受屋面重量的。
柱子的功能才是去支撑建筑,而墙是用来划分空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