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认识论讲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真理
A、真理的 客观性
B、真理的 具体性
C、真理的 条件性
D、真理和 谬误
4、认识 过程
A、认识 的反复性
B、认识 的无限性
二、体系构建(宏观把握)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和发 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含义
实 要求 (
含 基础(决定)
义
、
特 点
反作用
含义 认识
)要求
反无 上 复限 升
主体
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认料识 ,分析不同 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
部颁答案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受到主 体状况、客体状况以及认识条件的制约。
2、不同学者在知识背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 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纪录片涉及传统村 落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村规民约、民风民 俗、社会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导致不同学者 感受的差异性。
年份
主题
2004 《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5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6 《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7 《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8 《关于切实加强农村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求索真理的历程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长铁一中:贺石山
【备考方向】
纵观2015年高考,本专题是高考的重中之重。不 同考卷对认识论的考查各有侧重,考点基本实现全 面覆盖。
从命题的切入角度来看,既有宏观、开放性试题 ,也有微观、限制式设问,既有热点材料,也有漫 画、名言、诗句等;从能力考查来看,主要考查考 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可以预见2016年高考将 更多地从世界观、方法论角度考查相关知识,考生 在复习时,一定要在微观把握考点的基础上从宏观 上构建知识网络,做到有的放矢。
2014 《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
2015 《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2016 《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
运用认识论 的相关知识回答,同样都 是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 为什么每年的主题有变化 ?
思路提示:
2009 《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2010 《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2011 《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2012 《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2013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
1、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应的条件和范围。 2、在这个条件和范围内,真理是绝对的。 3、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因此真 理又是相对的。
1、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 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真理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认识的“三性”
属性
理解
反复性
1、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 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 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限制。 2、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 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1、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无限性 2、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
践 重视科学理论 性 性 性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对实践的指导
作用
真理
相相 互互 区联 别系
谬误
客观性 具体性 条件性
三、真题感悟(体味高考)
例1、(2015浙江卷)中国的先哲认为世界由金木 水火土构成。到了19世纪,人们认为世界的最基 本成分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上100个左右的元素。 现在人们认为最基本的是夸克,电子等。由此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例3(2015新课标全国卷一39题节选)《记住 乡愁》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古建筑学者 将其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立体的教科书,现 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 现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节 目中看到了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 石”,社会学者强调汲取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 智慧和经验------
四、热点链接(关注生活)
“三农”问题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初期曾是“重中 之重”,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 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 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这五个“一号文 件”,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有名词——“五个 一号文件”。时隔18年,胡锦涛同志于2003年12月 30日签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回归农业,直 至2016年,中央在新世纪已出台了十三个关注 “三 农” 工作的中央 “一号文件”,主题如下:
见 (A)
①唯物主义的观念由来已久 ②具体认识会在发展中不断被超越 ③真理的价值要到实践中才能实现 ④认识的目的归根到底是改造世界 A、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③④
例2(2015四川文综30)观察下图,漫画蕴含的哲
C 理有 ( )
①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②人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具有主体差异性 ③人们实践水平的高低决定其认识能力的高低 ④人们的意识归根到底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本节课流程
一、考点回顾(微观把握) 二、体系构建(宏观把握) 三、真题感悟(体味高考) 四、热点链接(关注生活)
一、考点回顾(微观把握)
1、实践 A、实践的概念 B、实践的特点
2、实践是 认识的基础
A、实践是 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 认识发展的 动力
C、实践是 检验真理的 唯一标准
D、实践是 认识的目的
实践的特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真理的具体性 认识的三性
你还能从其他角度设问吗?请简要 地说出你的答案。
真理的“三性”
属性
理解
客观性 条件性 具体性
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 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3、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应当坚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真理只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