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历程读书笔记3000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3000字
《美的历程》是李泽厚先生在1981年出版的专著,十余万字薄薄的一册,却让无数青年夜不能寐,当年的许多青年学生奉李泽厚为“精神导师”。的确,李先生用短短十余万字,将数千年的中国文艺、美学纳入时代精神的框架内,揭示了众多美学现象的历史积淀和心理积淀,读来确如易中天先生所说的令人“怦然心动”。它让我们能在短时间内对中国古典文艺做一次匆匆的“美的巡礼”,能在了解中国古代艺术的同时,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
在《美的历程》中,李泽厚先生通过时间顺序的变化从远古社会介绍到近代中国的审美意识的流变,他建立这样一种时间的线索,用概括的方式去寻找在艺术与政治经济和艺术内部的各种类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艺术与社会条件之间的关系,试图探索文艺发展的共通性的普遍性的规律。李泽厚先生在书中按照时代的发展,以一种主流的审美意识的流变作为划分章节的依据,按此,《美的历程》共分为十章。
“佛陀世容”这章讲述了佛教从魏晋南北朝到宋朝的演变流进。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流行,在整个社会占统治地位是在战乱频繁的南北朝。北魏和南梁先后宣布它为国教,是这种统治地位的法律标志。它历经隋唐,达到鼎盛时期,产生出中国化的禅宗教派后走向衰亡。
它的石窟艺术、雕塑艺术、壁画艺术也随着这种时代的变迁、阶级的升降和现实生活的发展而变化发展,以自己的形象方式,反映了中华民族由接受而改造消化它,而最终摆脱它。清醒的理性主义、历史主义的华夏传统终于战胜了反理性的神秘迷狂,这是一个重要而深刻的思想意识的行程。
看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是一堂迟上了很多年的美育课。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时在我脑内掀起巨浪。
第一层波浪,来自于书本内容本身。
李泽厚先生此书,从龙飞凤舞的缘故图腾谈起,一里走过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程。内容汪洋捭阖,波澜壮阔,文辞华丽绚烂,观点更是独树一帜。从读到第一章开始,就让我一叹再叹。可谓是拨开了我对远古艺术产生认识的重雾。
李泽厚先生在第一章第三节叫“有意味的形式”,其中讲到“由再现(模拟)到表现(抽象化),由写实到符号化,这正是一个由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程,也正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以陶器纹饰的演化为例,从写实的、生动的、多样化的动物形象演化成抽象的、符号的、规范化的几何纹饰这是总的趋势和规律。正因为似乎是纯形式的几何线条,实际是从写实的形象演化而来,其
内容(意义)已积淀(溶化)在其中,于是才不同于一般的形式、线条,而成为“有意味的形式”。也正由于对它的感觉有特定的观念、想象的积淀,才不同于一般的感情、感性、感受,而成为特定的”审美感情“。在对远古图腾的论述中,李泽厚先生说到,”对实用工具的和规律性的形体感受和在所谓‘装饰品’上的自觉加工,两者不但有着漫长的时间距离(数十万年),而且在性质上也是根本不同的。“我想这一章的相关论述足以证明一个问题——“审美意识”并不是跟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审美意识”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李泽厚先生认为,原始“工具“和”装饰品“是不一样的。前者是将人作为超生物存在的社会生活外化和凝练的物质生产工具,是真正的物化的活动。而“装饰”是精神生产、意识形态的产物,它的成熟形态便是原始社会的巫术礼仪,亦即远古图腾活动。审美或艺术并未独立分化,他们潜藏在种种原始巫术礼仪等图腾活动之中。因此,人类并不是一开始就懂得美的。在我的理解里,远古的人们在这些巫术礼仪活动中,注入了观念、想象的成分,因此变成了积淀了社会内容、人的意志的形式,即所谓的“有意味的形式”。“审美感情”就是来源于这种”有意味的形式“。这确实是一个精辟的议论,人的审美意识确不是一开始就有的。《美的历程》在开篇就解答了一个艰深的审美意识和艺术产生的问题。
不但文辞的精美,《美的历程》一书还配有多有便于读者理解书本内容的图画。印象最深的一张在第五章”魏晋风度“,那有一张布
满整页的插图,在页面的右下角,有一个缩成小小一团的人像泥塑。“小人”右手抱头坐在一块圆石上,头枕着左手,深埋到膝间,只见其耸起的双肩和一头乱蓬蓬的卷发。地上拉了一条长长的影子,显得十分孤独、落寞。不得不说我在看到这个泥塑的时候整个人彻底震撼了!我不断在想,这真的是2000年前的雕塑吗?就算是现今荒诞的现代主义画家也不一定能创作出这样的艺术品啊!魏晋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朝代?我想它的艺术价值和所表现的艺术情感是一点不亚于罗丹的雕塑的。每个人看到它都应该会有不同的感受吧。看着它我想到了弗朗西斯培根的画,一样的扭曲,一样的孤独,一样的绝望,看了不由让人心中一惊,就像鬼魅,使你无法忘记和摆脱。李泽厚先生说,魏晋风度表面上看上去潇洒不群飘逸自得,但它却产生在一个充满动荡、混乱、灾难、血污的社会和时代。巨大的苦恼、恐惧和烦忧潜藏在它的骨子里。皇权的更迭,社会上层的争夺砍杀,政治斗争的残酷。门阀士族的名士无法独善其身,一批一批的人被送上了刑场。何晏、嵇康、二陆、潘岳、郭璞、刘琨……“心之忧矣,永啸长吟”,多么残酷,多么可悲。小小的泥塑,浓缩着的却是一个时代深刻的矛盾。这也许就是我第一眼的无法摆脱的震惊的原因吧!这本书总是能在不经意间带给你带来震撼。
阅读是发现的过程,在本书中还有很多杂乱的感动与联想,因不成体系,也就不多说了。
第二层波浪,是我对中国现今历史和审美教育的反思。
我不知道,如果用李泽厚先生的这本专著作为高中艺术史教材会如何。但我相信,中国大学之下没有真正的素质教育,有的只是德育、应试教育。至少在高中的历史书里,你找不到朱光潜、宗白华、朱良志这样的名字,你也读不到”有意味的形式“这样的概念,有的只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样的论述。历史教材所给你的答案是唯一的,僵硬的,甚至不给你一个反驳的机会,学生的一点天真的奇思妙想一旦提出就很容易被扼杀,对错的标准在老师手里。就像阐释“意境”这个概念,教材往往只会印几张宋元山水画上去,告诉你几幅画很有意境,老师也只会附和到这几幅画的确美的确有意境,而到底“美”在哪里,我想老师自己也不一定知道。这不禁让我想起在上个世纪,蔡元培先生一直高举的”以美育代宗教“旗帜,他认为美育就应该是自由的、进步的、普及的。这在当时的社会掀起了怎样的波澜啊!反观现在,宗教的土壤不存在了,但学校审美教育依旧是教材化的,一切以应试为最终目的,僵化得让人生厌。这样的教育是被动的,容易让我们看不清自己。“审美的自由和追求”变得遥不可及。
李泽厚先生说,“时代精神的火花凝练,积淀下来,传留和感染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经常使人一唱三叹,留连不已。”可惜的是,我们是否从来仔细地审视过这些?在我读过的有限的美学家里,有一位我非常佩服的是台湾的蒋勋先生,他就是一个不遗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