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金属知识点梳理
化学高考知识点元素分类

化学高考知识点元素分类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结构、转化以及与能量的关系的科学。
在高考中,化学是一门重要的科目,掌握好化学的知识点对于获得高分至关重要。
其中,元素分类是化学知识的基础,本文将介绍化学高考知识点元素分类的内容。
1. 金属元素金属元素是指具有金属性质的元素,通常呈现出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光泽性。
在高考中,需掌握常见金属元素的名称、符号、原子序数以及重要的性质和应用。
1.1 镁(Mg)镁是一种常见的轻金属元素,符号为Mg,原子序数为12。
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用于制备轻质合金和防腐材料等。
1.2 铜(Cu)铜是一种常见的有色金属元素,符号为Cu,原子序数为29。
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常用于制作导线、电路板等电子器件。
2. 非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是指具有非金属性质的元素,通常呈现出差导电性、差导热性及脆性等特点。
在高考中,需掌握常见非金属元素的名称、符号、原子序数以及重要的性质和应用。
2.1 氧(O)氧是一种常见的非金属元素,符号为O,原子序数为8。
它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气体,对于燃烧和呼吸过程非常重要。
2.2 氮(N)氮是一种常见的非金属元素,符号为N,原子序数为7。
它主要存在于大气中,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
3. 过渡金属元素过渡金属元素是指位于周期表中B族的元素,它们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并且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多种氧化态。
在高考中,需掌握常见过渡金属元素的名称、符号、原子序数以及重要的性质和应用。
3.1 铁(Fe)铁是一种常见的过渡金属元素,符号为Fe,原子序数为26。
它广泛应用于制铁、制钢等工业领域。
3.2 锌(Zn)锌是一种常见的过渡金属元素,符号为Zn,原子序数为30。
它在制备合金和防腐材料方面具有重要应用。
4. 稀有气体稀有气体是指位于周期表最后一列的元素,它们具有很稳定的电子结构,几乎不与其他元素发生反应。
在高考中,需掌握常见稀有气体的名称、符号、原子序数以及重要的性质和应用。
高中化学高考必背知识点

高中化学高考必背知识点高中化学高考必背知识点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
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知识点发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高考必背知识点,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中化学高考必背知识点 11、金属活动顺序表口诀(初中)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高中)钾钙钠镁铝锰锌、铬铁镍、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2、盐类水解规律口诀无“弱”不水解,谁“弱”谁水解;愈“弱”愈水解,都“弱”双水解;谁“强”显谁性,双“弱”由K定。
3、盐类溶解性表规律口诀钾、钠铵盐都可溶,硝盐遇水影无踪;硫(酸)盐不溶铅和钡,氯(化)物不溶银、亚汞。
4、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口诀化合多变一(A+BC),分解正相逆(AB+C),复分两交换(AB+CDCB+AD),置换换单质(A+BCAC+B)。
5、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口诀价奇序奇,价偶序偶。
6、化学计算化学式子要配平,必须纯量代方程,单位上下要统一,左右倍数要相等。
质量单位若用克,标况气体对应升,遇到两个已知量,应照不足来进行。
高中化学高考必背知识点 2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高考化学关于金属性的知识点

高考化学关于金属性的知识点高考化学关于金属性的知识点金是一种贵重的金属,已经被人所熟知并使用了几千年。
在化学中,金的性质显得十分特殊。
在高考化学中,金有许多关于其化学性质和化合物的知识点。
本文将重点探讨高考化学中关于金属性的知识点,包括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化合物等。
一、金的物理性质1. 金的物理状态金是一种化学符号为Au、原子序数为79的金属元素。
它属于周期表的第一行第11个元素,位于铜和银之间。
金是单质,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均一固体金属。
与其他大多数金属相比,金的颜色较鲜艳,呈现出光泽的黄色。
金的密度为19.32克/厘米3,硬度在2.5至3.0 Mohs之间。
2. 金的熔点、沸点和导电性金是一种高熔点、高密度、高导电性的金属。
其熔点为1063℃,比较接近银的熔点(961℃),但要高于铜的(1083℃)。
这种物质的熔点较高,这是因为它具有稳定的结构和较强的金属键。
金的沸点为2856℃,是众多金属中的一个较高点。
另外,金是一种良好的导电体和导热体。
这种现象是由于其内部的电荷转移机制和电子间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
3. 金的韧性和延展性金是一种比较软的金属,但是它具有较高的韧性和延展性。
同样,这是由于金属键在结构上的稳定性。
它们可以在不断受到外部冲击的情况下,保持其结构的完整性。
因此,金是制造首饰和硬币等物品的理想材料。
二、金的化学性质1. 金的化学反应金不会与大多数非常活泼的化学物质进行反应。
它比较耐腐蚀,也比较惰性。
在大气中,金不会被氧气所氧化。
它在氯气和溴气中也不会起反应。
但是,在水氧气焰中,高温下它会氧化并形成金氧化物。
在稀硝酸和王水的存在下,金会被溶解。
金在氰化物存在下也会发生溶解反应。
2. 金的化合物尽管金属本身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它可以形成许多化合物。
其中一些比较有用,例如金盐(如氯化金、硝酸金、氰化金)。
它们可以被用于贵金属催化剂、电镀和首饰制造等方面。
此外,金属还可以被用于制备抵抗腐蚀、硬化和其他性质改善的化合物。
高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

高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一、关键信息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常见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条件和产物金属氧化膜的性质和作用2、金属与水的反应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和化学方程式铁与水蒸气反应的条件和产物3、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与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金属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金属置换反应的规律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现象二、金属与氧气的反应11 大多数金属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有所不同。
111 例如,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2Mg + O₂=点燃= 2MgO)。
112 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4Al + 3O₂= 2Al₂O₃),从而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
113 铁在空气中与氧气、水共同作用会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₂O₃·xH₂O)。
114 而金即使在高温条件下也不与氧气反应。
三、金属与水的反应12 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能与冷水迅速反应。
121 钠与水反应时,浮在水面上(因为钠的密度比水小),迅速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响声,溶液变成红色(生成了碱性物质氢氧化钠)。
化学方程式为:2Na + 2H₂O = 2NaOH + H₂↑。
122 铁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3Fe + 4H₂O(g) =高温= Fe₃O₄+ 4H₂。
四、金属与酸的反应13 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钾(K)、钙(Ca)、钠(Na)、镁(Mg)、铝(Al)、锌(Zn)、铁(Fe)、锡(Sn)、铅(Pb)、(H)、铜(Cu)、汞(Hg)、银(Ag)、铂(Pt)、金(Au)。
131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132 例如,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Zn+ H₂SO₄= ZnSO₄+ H₂↑。
高考化学关于金属性的知识点

高考化学关于金属性的知识点高考化学的金属性知识点是化学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金元素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贵金属,受到人们广泛关注。
在高考中,金属性的知识点会涵盖金的物理和化学属性、金的制备与提纯、金与其他元素的反应等方面。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介绍高考化学关于金属性的知识点。
一、金的物理和化学属性金的物理性质:金是一种吸光率很高的金属,具有独特的黄色和良好的延展性、韧性、导电性、导热性、密度大等特点。
在高考化学中,常会考察到金的密度、比热、导电性和导热性等基本物理性质。
金的化学性质:金元素的化学属性比较稳定,不易被常见氧化剂氧化、酸浸蚀和自然腐蚀。
在高考化学中,常采用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检验金的性质,还需要掌握金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的特点和化学反应。
二、金的制备与提纯金的制备:金元素可通过浸出法、层析法、电解法等多种方法进行制备。
在高考化学考试中,常用点浸法或氰化浸法浸取砂金、硫化金和硫化银等矿物,得到黄金。
金的提纯:金元素可以通过多重熔炼、重晶石法、电化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提纯。
在高考化学中,需要掌握金的提纯方法及其应用。
三、金与其他元素的反应金与氧化剂的反应:在高温、高压、高氧环境下,金可被氧气氧化成黄色的氧化物Au2O3。
在一定条件下,金也可和各种氧化剂如氢氧化铵、氨氧化物、过氧化氢、氯化钾等发生反应。
金与酸的反应:金具有一定的抗酸能力,可以被王水(硝酸和氢氯酸的混合物)腐蚀,也能被氰化物和硫化物溶解。
在高考化学中,需要掌握金与酸、氰化物的反应特点。
金与其他元素的反应:金与其他元素如硫、氧化镁、硫化钠、锌等元素也可发生反应,且能够形成化合物。
在高考化学中,需要掌握金与其他元素的反应特点和化合物的形成。
以上即是关于高考化学关于金属性的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掌握这些知识点,不仅有助于高考化学的学习,还能够为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帮助。
对于想要在高考中获得好成绩的同学而言,深化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都是非常必要的。
金属材料高考常考知识点

金属材料高考常考知识点金属材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材料之一。
它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以及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因此在建筑、制造和电子等行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高考中,金属材料常常是化学科目中的一个重要考点。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一些金属材料的常见知识点。
1. 金属结构:金属材料的特殊性质与其特殊的结构有关。
金属是由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结合而成的晶体结构。
在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形成了紧密堆积的排列结构。
这种排列形式使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
2. 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性质,其中之一就是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
金属的导电性来源于金属内部电子的自由运动,而其导热性则与金属原子之间的共振传导有关。
此外,金属还具有较高的密度和延展性,可用于制造各种产品。
3.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在化学性质方面也表现出一些特殊的特点。
金属通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它们容易与氧气反应,并与氧形成金属氧化物。
例如,铁与氧气反应生成铁氧化物,即常见的锈蚀现象。
此外,金属还可以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氢气。
4. 金属的腐蚀与保护:金属的腐蚀是指金属与外界环境中的氧、水、酸等物质反应形成氧化物的过程。
腐蚀是金属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不可逆变化。
为了防止金属材料的腐蚀,常采用防腐措施,如镀层、涂层和防锈剂等。
5. 合金材料:合金是由两种或更多种金属元素组成的材料。
合金材料继承了金属的优良性能,并在某些方面进行了改进。
合金可以具有较高的硬度、强度和耐腐蚀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电子设备等领域。
6. 金属的热处理:热处理是金属加工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控制金属的加热、冷却过程,可以改变金属的晶体结构和性能。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退火、淬火和回火等。
热处理可以提高金属的硬度、强度和耐腐蚀性,使其适用于不同的工程需求。
7. 金属的电化学反应: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会发生电化学反应,这是与金属腐蚀相关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电化学反应中,金属作为氧化剂或还原剂参与反应,并发生电子的转移。
高三化学金属材料的知识点

高三化学金属材料的知识点【高三化学金属材料的知识点】化学中,金属材料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具有众多独特的性质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高三化学中与金属材料相关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章节的内容。
一、金属元素及其性质1. 金属元素的特点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韧性,常常呈现金属光泽。
同时,金属具有低电负性和高化合价,容易形成阳离子。
2. 金属元素的常见性质金属元素在常温下多数为固体,具有高熔点和高沸点。
它们可以通过金属键形成金属结构,其中金属离子间由于电子交流而形成金属键。
二、金属晶体结构1. 金属晶体的组成金属晶体由多个相同或不同的金属原子构成,它们通过共享电子而形成金属键。
金属晶体的结构可以分为体心立方结构、面心立方结构和密堆积结构。
2. 金属晶体的性质金属晶体结构决定了金属的性质。
对于体心立方和面心立方结构的金属,它们通常具有高硬度和高熔点;而密堆积结构的金属则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韧性。
三、金属的合金1. 合金的概念和分类合金是将两种或多种金属元素(也包括非金属元素)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
根据成分和结构的不同,合金可以分为均匀固溶体、亚稳固溶体、化合物型和混合型合金。
2. 合金的应用合金具有优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日常生活中。
如钢铁是最常见的合金,常用于建筑材料、机械制造等领域。
其他合金如铜合金、铝合金、镍合金等也有各自的特殊用途。
四、金属的腐蚀和防护1. 金属的腐蚀类型金属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会发生腐蚀,主要有氧化腐蚀、酸腐蚀和电化学腐蚀等几种类型。
腐蚀会导致金属的性能下降,甚至损坏。
2. 金属的防护方法为了保护金属免受腐蚀的侵害,人们采用了多种防护方法,包括金属表面处理、电化学保护、涂层保护等。
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延缓金属的腐蚀速率,提高其使用寿命。
五、金属的应用领域1. 金属的工业应用金属在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铝及其合金用于航空工业、汽车制造,铜及其合金用于电工行业,钢铁用于建筑和机械制造等。
高三金属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三金属化学知识点总结金属化学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将对高三学习中的金属化学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金属的性质金属是一类特殊的元素,具有以下性质:1. 导电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因为金属中存在自由电子。
2. 导热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能够快速传递热量。
3. 延展性和延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延性,可以通过锻打或拉伸加工成各种形状。
4. 光泽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光泽性,能够反射光线。
5. 化学活性:金属具有不同的化学活性,可以与非金属元素发生化学反应。
二、金属的氧化性质金属在与氧气反应时,会发生氧化反应。
常见的金属氧化反应有:1. 金属的燃烧:例如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
2. 金属的热稳定性:不同金属对于氧气的稳定性不同,例如铁在高温下会发生氧化反应。
3. 金属的腐蚀:金属与水和酸类介质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产生金属氧化物或金属离子。
三、金属的原子结构与金属键金属由金属正离子核与自由电子云组成。
金属性质的基础是金属键的形成,金属键是金属正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四、金属的产生与提取金属的产生与提取是金属化学的重要内容,常见的金属产生与提取方法有:1. 熔融电解法:通过高温熔融金属化合物,利用电解方法将金属还原出来,例如铝的熔融电解法。
2. 碳热法:利用碳的还原性将金属氧化物还原为金属,例如铁的碳热还原法。
3. 水蒸气法:利用水蒸气与金属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再通过还原反应将金属氧化物还原为金属。
五、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在高中化学中,常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有:1. 铁及其化合物: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其常见化合物有氧化铁、硫化铁等。
2. 锌及其化合物:锌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其常见化合物有氧化锌、硫化锌等。
3. 铜及其化合物:铜是一种重要的导电材料,其常见化合物有氧化铜、硫化铜等。
4. 铝及其化合物:铝是一种常见的轻金属,其常见化合物有氧化铝、硫化铝等。
综上所述,金属化学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金属的性质、氧化性质、原子结构与金属键、金属的产生与提取以及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金属化学的知识。
金属化学高考知识点

金属化学高考知识点金属化学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化学中的热点考点。
它是研究金属物质及其化学变化的一门学科,涉及到金属元素、金属离子和金属化合物的性质与反应。
一、金属元素金属元素是构成金属的基本组成部分。
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良导电性、良导热性、延展性和可塑性等特性。
1. 金属元素的性质:金属元素的外层电子较少,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形成正离子后使金属具有良导电性和良导热性。
2. 金属元素的结构:金属元素的晶体结构通常为紧密堆积,呈现出典型的金属晶格结构,其中金属离子形成正离子核心,被自由移动的价电子所包围。
3. 金属元素的反应: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可以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金属化合物。
例如,金属与非金属气体氧反应生成氧化物,金属与非金属气体硫反应生成硫化物等。
二、金属离子金属元素失去外层电子后形成的离子称为金属离子。
金属离子通常具有正电荷。
1. 金属离子的命名:根据金属离子的不同电价,通常用“元素名+电价”或者“元素名+罗马数字”来表示。
2. 金属离子的性质:金属离子通常具有良导电性和良导热性,同时也具有晶体结构和晶格排列等特性。
3. 金属离子的生成:金属性元素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形成金属离子,通常需要消耗能量。
金属元素可以通过氧化、还原、酸碱中和等反应来形成金属离子。
三、金属化合物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金属化合物。
金属化合物具有丰富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
1. 金属和非金属的化合: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规律是通过电子的转移或者共用形成化学键。
而金属与非金属元素之间更容易形成离子键。
2. 金属氧化物:金属与氧反应生成的产物称为金属氧化物,它是金属常见的氧化产物。
金属氧化物具有一定的碱性和氧化性。
3. 金属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金属氧化物可以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或金属盐。
四、金属反应和应用实例金属化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还涉及到实际应用中的金属反应。
1. 金属腐蚀:金属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反应,产生氧化物或氢氧化物,从而导致金属腐蚀。
高三化学金属元素知识点

高三化学金属元素知识点金属元素是化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地位。
在高三化学课程中,学习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本文将介绍高三化学金属元素知识点,包括金属元素的性质、常见金属元素及其特性、金属的制备和应用等。
一、金属元素的性质1. 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塑性。
它们在固态下一般是良好的导体,能够有效地传导电子和热能。
金属元素的延展性和塑性使得它们能够被拉成丝或铺展成薄片,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
2. 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往往是氧化剂,能够与其他化合物发生反应产生新的化合物。
金属元素的活泼程度与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有关,活泼程度越高的金属越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二、常见金属元素及其特性常见金属元素包括铁、铜、铝、锌、镁等。
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应用。
1. 铁(Fe)铁是一种具有良好延展性和塑性的金属元素,具有较高的熔点和密度。
铁是地壳中存在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之一,广泛用于制造钢铁、机械设备和建筑材料等。
2. 铜(Cu)铜是一种优良的导电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韧性。
铜常用于电线、电器、导管和制造硬币等领域。
3. 铝(Al)铝是一种轻质金属,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导热性。
铝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建筑等产业,制造飞机、汽车零件和建筑材料等。
4. 锌(Zn)锌是一种重要的腐蚀制剂,常用于镀锌以防止铁制品生锈。
此外,锌还被用于制造电池、合金材料和防腐剂等。
5. 镁(Mg)镁是一种轻质金属,可用于制造航空器等轻量化结构材料。
镁也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自行车等领域。
三、金属的制备和应用1. 金属的制备金属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冶炼和电解两种。
冶炼是通过高温熔炼矿石,从中提取金属元素。
电解是利用电流使金属阳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还原得到金属。
2. 金属的应用金属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例如,钢铁被用于建筑、船舶和机械制造;铝被用于航空、汽车和包装材料等;铜用于电线、电器和通讯设备等;锌用于防腐剂和电池制造等。
高考金属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金属知识点归纳总结金属是高考化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掌握金属的性质、用途以及相关知识点对于化学考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高考金属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为考生复习提供参考。
一、金属的性质1. 密度:金属通常具有较高的密度,是其他物质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如钢铁密度较大。
2. 导电性:金属具有很好的导电性能,能够传递电荷,形成电流。
常见金属如铜、银、铝等均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3. 导热性:金属对热的传导能力也较好,能够迅速传递热量。
由于导热性能好,金属常用于制作热交换设备和传热装置。
二、金属的用途1. 电器电子产业:金属在电器电子产业中广泛应用,如铜导线、铝电解电容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
2. 建筑行业:金属在建筑行业中常用于制作结构材料,如钢筋混凝土、钢结构等,能够提供良好的强度和稳定性。
3. 交通运输: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中大量使用金属材料,提供结构支撑和承载能力。
4. 日常生活用品:金属制品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不锈钢餐具、铝制锅具等。
三、常见金属及其性质1. 铁(Fe):铁是一种常见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广泛用于制造钢铁材料。
2. 铜(Cu):铜是一种常见的导电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用于制作电线、电缆等导电电器元件。
3. 铝(Al):铝是一种轻质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广泛应用于制造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
4. 锌(Zn):锌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常用于制造镀锌铁皮、镀锌钢管等防腐蚀材料。
5. 铅(Pb):铅是一种重金属,具有较高的柔软性和延展性,广泛应用于电池生产、燃油添加剂等领域。
四、金属反应及相关知识点1. 金属与酸的反应:大多数金属能够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
2.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常见的如铜氧化物、铁氧化物等。
3. 金属与水的反应:活泼金属(如钠、钾等)与水反应会放出氢气,而不活泼金属(如铜、银等)与水不反应。
五、金属的腐蚀与防护1. 金属的腐蚀:金属在空气和水的作用下容易发生腐蚀,通常会形成金属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
化学金属高三知识点

化学金属高三知识点化学金属是指能够在化学反应中释放出电子的金属元素或化合物。
它们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常常被用于电子、电力、冶金等领域。
以下是高三化学金属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金属元素和金属离子- 金属元素:金属元素是指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左侧和中间的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例如铁(Fe)、铜(Cu)、铝(Al)等。
- 金属离子:金属元素失去电子后形成的带正电荷的离子。
金属元素通常通过氧化反应失去电子,生成相应的阳离子。
例如铁离子(Fe2+、Fe3+)、铜离子(Cu2+)等。
2. 金属的晶体结构- 金属的晶体结构一般为紧密堆积结构或面心立方结构。
紧密堆积结构中,金属原子的堆积方式为六方最密堆积或六方堆积;面心立方结构中,金属原子的堆积方式为面心堆积。
- 金属晶体结构的紧密堆积方式决定了金属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由于金属原子之间距离短且存在自由电子,使得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3. 金属的氧化反应- 金属与氧气反应会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金属的氧化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常用来防止金属的腐蚀或用于制取金属氧化物。
- 金属氧化反应可以通过以下示例进行说明:- 铁的氧化反应:2Fe + 3O2 -> 2Fe2O3- 铜的氧化反应:2Cu + O2 -> 2CuO4. 金属的还原反应- 金属还原反应是指金属离子(阳离子)被还原为金属元素(中性原子)。
金属还原反应通常需要提供外部的电子供体或还原剂。
- 金属还原反应可以通过以下示例进行说明:- 铁离子的还原反应:Fe2+ + 2e- -> Fe- 铜离子的还原反应:Cu2+ + 2e- -> Cu5. 钢与不锈钢- 钢是一种含有碳(C)的铁碳合金,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可加工性,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业等领域。
- 不锈钢是一种合金钢,其中主要添加了铬(Cr)等元素,以增加钢材的耐腐蚀性能。
不锈钢在家电、厨具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
高考化学金属知识点归纳

高考化学金属知识点归纳高考化学考试中,金属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学好金属知识不仅对应试有帮助,还能增强我们对于化学原理的理解。
本文将从金属的性质、金属的纯度、金属的反应性以及常见金属的应用等方面,对高考化学金属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金属的性质金属具有特定的性质,这些性质使金属在生活和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首先,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
这是因为金属中存在着大量自由电子,电子在金属中自由传导,从而使得金属能够导电。
其次,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延性。
也就是说,金属可以被拉长、扁平或者扯断而不容易断裂。
此外,金属具有良好的反射性能和光泽度,可以反射光线并在表面产生明亮的光泽。
二、金属的纯度金属的纯度是指金属中所含杂质的少多程度。
提高金属的纯度是很有必要的,因为纯度高的金属具有更好的导电、导热性能。
为了提高金属的纯度,通常会采用电解法、蒸馏法等物理方法。
此外,还可以通过冶炼和熔炼等化学方法进行提纯。
三、金属的反应性金属的反应性几乎各不相同。
在金属中,铁是最活泼的金属,容易被氧气氧化,产生铁锈。
此外,镁、钠等金属也具有较高的反应性。
不过,有一些金属具有较低的反应性,如金和铂等贵金属。
四、常见金属的应用常见金属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铁是我们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之一。
铁可以用来制造建筑材料、汽车零部件等。
其次,铝是轻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产品等领域。
此外,铜、锌等金属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五、金属的环境保护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环境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金属的开采和加工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因此,金属的环境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我们应该重视金属的回收和再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
另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对金属污染的控制和治理,减少环境污染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结通过对高考化学金属知识点的归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金属的性质、纯度、反应性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金属不仅在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也对工业和环境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高考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点汇总

高考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点汇总化学元素化合物是高考化学中的重要内容,涵盖了众多的知识点和考点。
以下为大家详细汇总这部分的关键知识。
一、金属元素化合物1、钠及其化合物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元素,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加热时生成过氧化钠。
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钠的两种重要化合物。
碳酸钠俗名纯碱,碳酸氢钠俗名小苏打。
它们在溶解性、热稳定性、与酸反应的速率等方面存在差异。
2、铝及其化合物铝是一种两性金属,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氧化铝和氢氧化铝也具有两性。
氢氧化铝是一种白色胶状沉淀,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3、铁及其化合物铁在空气中容易生锈,生成氧化铁。
二价铁盐溶液呈浅绿色,三价铁盐溶液呈黄色。
在化学反应中,二价铁可以被氧化为三价铁,三价铁可以被还原为二价铁。
4、铜及其化合物铜在空气中加热会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硫酸铜是一种常见的铜盐,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
二、非金属元素化合物1、氯及其化合物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具有强氧化性。
氯水成分复杂,新制氯水含有氯气、盐酸、次氯酸等。
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氯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
2、硫及其化合物硫单质呈黄色,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3、氮及其化合物氮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
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
一氧化氮是无色气体,易被氧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三、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1、焰色反应不同金属元素在灼烧时会产生不同颜色的火焰,利用焰色反应可以鉴别金属离子。
2、物质的制备掌握常见金属和非金属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如实验室制取氯气、氨气等。
3、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学会运用化学方法检验和鉴别各种元素化合物,例如检验硫酸根离子、氯离子等。
4、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熟练书写元素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这是高考化学中的重要考点。
高三化学金属复习知识点

高三化学金属复习知识点金属是化学中重要的一类物质,在生活和工业中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金属的性质和反应是高三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对高三化学金属的复习知识点进行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加深对金属的理解。
一、金属元素的基本特征1. 金属元素的导电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是因为金属的原子具有自由电子,这些自由电子可以在金属中自由移动,形成电流。
2. 金属元素的导热性:金属能够迅速传导热量,是因为金属具有紧密有序的结构,自由电子能够有效地传递热能。
3. 金属元素的延展性和韧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韧性,可以通过锻打、拉伸等方式制成各种形状的制品。
4. 金属元素的金属光泽:金属表面具有金属光泽,是因为金属的自由电子在光的照射下产生共振。
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与反应1. 金属的氧化反应:金属元素与氧气反应,可以生成金属氧化物。
例如,铁与氧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铁锈)。
2. 金属的还原反应:金属元素可以还原其他物质,还原反应是金属的重要性质之一。
例如,锌可以还原铜盐溶液中的铜离子,生成纯铜。
3. 金属的活动性:金属元素根据其与其他物质的反应性可以分为活动金属和不活动金属。
常用的活动金属有钠、钙、铝等,它们在常温下与酸、水等反应较为剧烈。
4.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反应常常形成离子化合物。
例如,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
三、金属材料的应用与性能1. 金属材料的强度与硬度:金属材料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硬度,在工程中可以用于制作承重结构和机械零件。
2. 金属材料的腐蚀性与防护措施:一些金属材料容易与氧气、水等发生腐蚀,需采取防腐措施,如镀层、涂层等。
3. 金属材料的可塑性和可焊性: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可焊性,可以通过锻打、压延等方式制成各种形状的产品,并可以通过焊接连接。
4. 金属的磁性和超导性:一些金属元素具有磁性,如铁、镍等,可以应用于磁性材料的制备。
此外,一些金属也具有超导性,可以在低温下实现电流的零电阻传输。
化学金属高考知识点总结

化学金属高考知识点总结一、金属的性质1. 金属元素的常见性质金属具有导电、导热和延展性、成型性等特点。
在化学上,金属元素常见的离子状态是阳离子。
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一般为正数,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
2. 金属性质的规律金属性质的规律主要有金属元素的晶体结构和离子半径大小等。
金属元素的晶体结构一般为紧密堆积,晶格由正离子和电子云共同组成。
金属元素的离子半径一般比较大。
3. 金属晶体的性质金属晶体的性质包括金属的塑性变形、热量传导和电流传导等。
金属的塑性变形是指金属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形变,金属具有很好的塑性,可以方便地进行成型加工。
金属的热量传导和电流传导主要是由于金属内部电子的迁移和流动。
4. 金属的氧化性金属具有一定的氧化性,金属与氧气反应会生成金属氧化物。
金属与酸反应也会释放氢气。
二、金属的产生和提取1. 流程原理金属的提取主要包括冶炼和电解两种方法。
冶炼是指将金属矿石中的金属元素提取出来,主要包括火法冶炼和湿法冶炼。
电解是指利用电解作用将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的过程。
2. 冶炼的方法冶炼主要包括火法冶炼和湿法冶炼两种方法。
火法冶炼是指利用高温将矿石中的金属元素提取出来,包括焙烧、还原、精炼等步骤。
湿法冶炼是指利用化学反应将矿石中的金属元素提取出来,包括溶解、沉淀、还原等步骤。
3. 电解的原理电解是指利用电流通过电解液将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的过程。
电解主要包括铝的电解和镀铜的电解两种。
三、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1. 金属氧化物和碱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是金属与氧气发生反应的产物,一般为碱性氧化物。
碱金属氢氧化物是碱金属与水发生反应的产物,在水中呈碱性。
2. 金属盐与金属的还原反应金属盐是金属与酸发生反应的产物,一般为盐和氢气。
金属的还原反应是金属与非金属物质发生反应的产物,一般为金属和非金属的化合物。
3. 金属的与气体的反应金属与氧气、水蒸气和硫等气体发生反应会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金属硫化物等化合物。
化学高考知识点元素总结

化学高考知识点元素总结一、元素的分类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按化学性质可分为金属元素、半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三大类。
1. 金属元素金属元素具有以下特点:(1)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2)具有金属光泽;(3)易与非金属元素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离子;(4)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5)容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金属元素主要分布于元素周期表的左侧和中部,如钠、镁、铝、铁、铜、锌等。
2. 半金属元素半金属元素的性质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其特点包括:(1)导电性和导热性较差;(2)呈半金属光泽;(3)易失去或接受电子;(4)易与酸、氧气等发生化学反应。
半金属元素主要分布于元素周期表的中部,如硅、砷等。
3. 非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具有以下特点:(1)通常为气体或者固体;(2)不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3)与金属元素构成离子,或者以共价键形式结合;(4)容易吸收电子形成阴离子;(5)易与金属元素发生化学反应。
非金属元素主要分布于元素周期表的右侧,如氢、氮、氧、碳、磷等。
二、元素的周期性表征元素的周期性表征是指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变化而呈现的一些规律性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原子半径原子半径是指原子核到其外层电子轨道最外层电子的平均距离。
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而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2. 电子亲和能电子亲和能是指原子接受1个电子形成负离子时放出的能量。
从左到右,电子亲和能逐渐增大,而从上到下,电子亲和能逐渐减小。
3. 电离能电离能是指在气态原子中从内层向外层逐层移去电子所需要的能量。
从左到右,电离能逐渐增大,而从上到下,电离能逐渐减小。
4. 电负性电负性是描述原子核周围的电子能够吸引电子的能力大小。
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而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
5. 化合价化合价是指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学价。
通过元素的周期性表征,我们可以了解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呈现的化合价。
三、重要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应用1. 氢(H)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味、非常轻的气体,通常以H2的形式存在。
高三金属的知识点总结

高三金属的知识点总结金属是一类重要的材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高三金属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
一、金属的性质与分类1. 密度高:金属的原子间距较小,原子间相互吸引力强,因此金属具有较高的密度。
2. 导电性好:金属具有很高的电子迁移率,可以很好地导电。
3. 热传导性好:金属的电子迁移率也使得其具备较好的热导性能。
4. 韧性:金属具有较好的韧性,能够在受力作用下发生弯曲而不断裂。
5. 延展性好:金属可以通过拉伸等方式进行加工,造成延展性好的特点。
6. 铁磁性:许多金属具有铁磁性,如铁、钴、镍等。
7. 根据传导电子的性质,金属可以分为导电金属和导电性差的金属。
二、金属的结构与成分1. 金属结构:金属由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连接而成,金属原子形成密排的晶格结构。
2. 金属晶格:金属晶格可以分为立方晶系、六方晶系和其他晶系三大类。
其中,立方晶系包括面心立方和体心立方。
3. 合金:合金是由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以及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固溶体。
合金具有比纯金属更好的机械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三、常见金属及其性质介绍1. 铁(Fe):铁是一种重要的工程结构材料,具有较好的强度和韧性。
它可以通过控制碳含量得到不同类型的铁,如钢、铸铁等。
2. 铝(Al):铝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良好的导电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轻工业等领域。
3. 铜(Cu):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被广泛用于电器、电子领域。
4. 锌(Zn):锌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可用于防腐、镀锌等工艺。
5. 镁(Mg):镁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较好的加工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等领域。
四、常见金属的腐蚀与防护1. 金属腐蚀:金属在特定条件下与周围环境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金属氧化物或其他化合物的过程。
2. 防腐措施:常见的金属防腐措施包括防锈漆喷涂、镀层处理、电镀、合金制备等。
五、金属的应用领域1. 金属材料的广泛应用: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电子、机械制造等各个领域。
化学金属细节知识点总结

化学金属细节知识点总结金属元素的特性1. 金属元素的晶体结构:金属元素通常具有紧密的结晶结构,其原子之间通过金属键相互连接。
金属键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是由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共享形成的。
金属键的存在使得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因为电子在金属中可以自由流动。
2. 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韧性。
这是由于金属元素的结晶结构和金属键的存在使得金属元素可以在受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而不易断裂。
此外,金属元素的延展性还使得金属可以被拉成细丝或者轧制成薄片。
3. 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够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此外,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通常是电负性较低的,因此通常表现出氧化性。
金属元素的化学反应1. 金属的氧化反应:金属在空气中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产生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通常是碱性或者弱碱性的,可以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2. 金属的酸反应:金属与酸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相应的盐。
3. 金属的碱反应:金属与碱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相应的盐。
4. 金属的还原反应:金属在一些化学反应中可以发生还原反应,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例如,金属可以与一些金属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新的金属和金属离子。
金属元素的应用1. 电工材料: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因此广泛应用于电线、电缆、电路板等电器材料中。
2. 结构材料: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因此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汽车、航空航天器等领域。
3. 金属合金:金属元素可以与其他元素合金化,形成具有特定性能的金属合金。
金属合金具有较好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4. 化学催化剂:一些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反应中。
总之,金属元素是化学中重要的一类元素,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广泛的应用价值。
对金属元素的深入了解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化学原理,同时也能够为金属材料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化学金属知识点梳理
金属
一、金属材料
1、纯金属(90多种)
合金(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5、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合金铁的合金铜合金焊锡钛和钛合金形状记忆金属
生铁钢黄铜青铜:
成分含碳量
2%~4.3%含碳量
0.03%~2%铜锌
合金铜锡
合金铅锡
合金钛镍合金
备注不锈钢:含铬、镍的钢
具有抗腐蚀性能紫铜为纯铜熔点低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
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优点(1)熔点高、密度小
(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酸→盐+H2↑
3、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Fe+CuSO4==Cu+FeSO4(“湿法冶金”原理)
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除K、Ca、Na)
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铁的冶炼
(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3CO+Fe2O3高温2Fe+3CO2
(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2、铁的锈蚀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
(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2、水、CO2接触。
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
(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
③制成不锈钢
(3)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
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
因而铁锈应及时除去。
(4)而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3、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①防止金属腐蚀
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③合理开采矿物
④寻找金属的代用
意义: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