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合金耐热钢蠕变孔洞检验技术工艺导则(DOC)

合集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05年 第 45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05年 第 45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
2005年第45 号
根据《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的规定,我委组织对已实施5年以上的行业标准进行了复审,决定废止YB/T327-1963《耐火材料用铝土矿石分类及技术条件》等61项黑色冶金行业标准、DL/T 504-1992《电力工程规划设计任务来源代码》等39项电力行业标准、YS/T 14-1991《异质外延层和硅多晶层厚度测量方法》等项等46项有色金属行业标准、SY/T 5020-1997《钻井泵用锥柱螺纹》等16项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MT377—1995《电雷管用绝缘电线》等8项煤炭行业标准、XB/T 101-1995《高稀土铁矿石》等11项稀土行业标准(具体标准编号及名称见附件),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OO五年七月二十六日
附件:
废止181项黑色冶金、电力、有色金属、煤炭、石油天然气、
稀土行业标准编号及名称。

金属蠕变试验程序

金属蠕变试验程序

金属蠕变试验程序1 范围1.1 本程序适用于外贸产品用金属材料在恒定拉伸负荷及一定温度下测定作为时间函数的变形量的测量方法(蠕变试验)。

本程序也包括对试验设备的基本要求。

2 参考资料2.1 ASTM标准:E4 试验机的校准方法E6 力学试验方法相关术语标准定义E83 引伸计的校验和分级标准方法E139金属材料的蠕变、蠕变—断裂和持久强度试验的推荐标准试验方法E1012 试样在拉伸载荷下校正同轴度的方法2.2 其它标准:GB/T 2039 金属拉伸蠕变及持久试验方3 术语3.1 定义在ASTM E6定义的第E节中给出与蠕变试验相关的定义和术语。

与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相关的术语,适用于本程序中使用的术语。

仅用于本程序的特定术语,按下面规定的意义使用。

3.2 术语3.2.1 轴向应变-指离试样轴线等距离处在两相对侧面测量的变形平均值。

3.2.2 弯曲应变-是试样表面应变与轴向应变之差。

通常它围绕着沿试样平行距部分而逐点发生改变。

3.2.2.1 最大弯曲应变-是试样平行距部分内弯曲应变的最大值。

它可根据在两个不同纵向位置从三个圆周部位测出的应变值计算出来。

3.2.3 蠕变-指在施加一个保持恒定的负荷以后发生的与时间有关的应变。

3.2.4 蠕变试验的目的:在通常低于试验期间引起断裂的应力下测量所产生的蠕变和蠕变速度,因为最大的变形量只有百分之几,因此需要灵敏的引伸计。

4 设备4.1 试验机4.1.1 试验机的准确度应在ASTM E4“试验机的校准方法”中规定的允许范围内,并按照周期要求每年进行一次检定。

4.1.2 应注意保证负荷尽可能沿轴线施加于试样上。

要得到完全的轴向对中是困难的,特别是当拉杆和引伸杆穿过炉子端部填料的情况下,但是,试验机和夹具应能对精确加工的试样加荷,从而使最大弯曲应变不超过轴向应变的10%,这是根据试验机所检定的最低负荷和零负荷时的应变读数计算的。

注1——这一要求是为了限制试验设备引起试验期间发生过大的弯曲。

电力行业常用技术规范

电力行业常用技术规范
DL/T 584-95
52
JJG 856-1994
500℃以下工作用辐射温度计检定规程
53
DL/Z 713-2000
500KV变电所保护和控制设备抗扰度要求
54
HJ/T 24-1998
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55
DL/T 5122-2000
500kV架空送电线路勘测技术规程
27
JJG 2062-1990
13.81 ~ 273.15K温度计量器具检定系统
28
GB/T 17215.321-2008
1级和2级静止式交流有功电度表
GB/T 17215-2002
29
GB/T 17442-1998
1级和2级直接接入静止式交流有功电度表验收检验
30
DL/T 610-1996(2005)
84
JJG 158-1994
标准补偿式微压计检定规程
85
JJG 153-1996
标准电池检定规程
86
JJG 183-92
标准电容器检定规程
87
GB/T 20000.3-2003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3部分:引用文件
GB/T1.22-1993
88
JJG 161-2010
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
JJG 161-1994
DL/T 378-2010
变压器出线端子用绝缘防护罩通用技术条件
75
DL/T 574-2010
变压器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
DL/T574-1995
76
GB/T 7065-2004
变压器用压力释放阀
77
GB/T 7069-2004

DL438-2000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代替DL438-91)

DL438-2000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代替DL438-91)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的任务、措施和技术管理内容,适用于如下 金属部件的监督。
a)工作温度大于和等于 450℃的高温承压金属部件(含主蒸汽管道、高温再热蒸汽管 道、过热器管、再热器管、联箱、阀壳和三通),以及与主蒸汽管道相联的小管道;
b)工作温度大于和等于 435℃的导汽管; c)工作压力大于和等于 3.82MPa 的锅筒; d)工作压力大于和等于 5.88MPa 的承压汽水管道和部件(含水冷壁管、省煤器管、 联箱和主给水管道); e)300MW 及以上机组的低温再热蒸汽管道; f)汽轮机大轴、叶轮、叶片和发电机大轴、护环、风扇叶;
c)重要的金属部件,如管子、管件、锅筒、联箱、汽轮机大轴、叶轮、发电机大轴、 护环等,除应符合有关的行业标准和有关国家标准外,还必须具有部件的质量保证书。
d)对受监金属材料的入厂检验,按 JB3375 的规定进行,对材料质量发生怀疑时, 应按有关标准进行抽样检查。 5.4 凡是受监范围的合金钢材、部件,在制造、安装或检修中更换时,必须验证其钢 号,防止错用。组装后还应进行一次全面复查,确认无误,才能投入运行。 5.5 具有质保书或经过质检合格的受监范围的钢材、钢管和备品、配件,无论是短期 或长期存放,都应挂牌,标明钢种和钢号,按钢种分类存放,并做好防腐蚀措施。 5.6 选择代用材料应遵照如下原则进行:
JB 3375—1991 锅炉原材料入厂检验
JB 4730—1994 压力容器无损检验
SD 168—1984 电力基本建设火电设备维护保管规程
CVDA—1984
压力容器缺陷评定规范
能源电[1992]1069 号文 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爆漏技术导则
锅监委[1995]00l 号文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性能检验大纲

ASTM E139 金属材料传导蠕变、蠕变断裂和应力断裂的标准试 验方法DOC

ASTM E139 金属材料传导蠕变、蠕变断裂和应力断裂的标准试 验方法DOC

金属材料传导蠕变、蠕变断裂和应力断裂的标准试验方法1、适用范围1.1、本标准适用于在恒定温度和恒定拉伸载荷下,测量材料由时间函数决定的变形量(蠕变试验)和加载后的断裂时间(断裂试验)。

同时还规定了对试验设备的基本要求。

需要参考产品的规范,来确定试验的数量和最长试验时间。

1.2、本标准列出了各试验报告中必须包括的内容。

这是为了确保相关感兴趣的组织都能获得这些有用且容易获得的信息。

由于以下原因,报告必须认真对待:(1)采用不同的试验方法获得的试验结果并不相同,因此必须具体说明使用了那种试验方法;(2)实验报告中缺少详细信息往往会妨碍后续研究中重要试验变量的确定;(3)由于持久试验的时间很长,一般很少重复试验,并且很难保证一些变量始终保持在推荐范围以内。

一份详细的报告,并不需要包括所有不在控制精度范围内的试验数据1.3、本标准不包括缺口试样的试验,这些试验在E292中有详细规定1.4、本标准不包括短时试验,短时试验在E21中有详细规定。

1.5、本标准中所有单位都采用国际单位。

1.6、本标准不对所有的安全问题负责,使用本标准的用户有责任建立必要的安全保障并根据需要,对标准的适用范围限制进行调整。

2、引用标准2.1、ASTM标准:E4测试仪的负荷校准E6机械试验方法的有关术语E8金属材料的拉伸试验方法E21金属材料的高温抗拉试验方法E29使用试验数据中重要数字以确定对规范的适应性E74检验试验机力示值用测力仪的校准E83伸长仪的检验和分类E177ASTM试验方法中精密度和偏倚术语的使用E220用比较技术校准热电偶的标准试验方法E292材料断裂时间的凹口张力试验E633空气中1800°F(1000°C)作蠕变和应力断裂试验使用热电偶的规则E1012在拉伸负载下试样调直的验证2.2、军事标准MIL-STD-120量规检验3、术语3.1、定义:E6部分的术语与蠕变试验相关的术语的定义应该适用于实践。

低合金高强度检测要点

低合金高强度检测要点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1、范围适用于一般结构和工程用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钢板、钢带、型钢、钢棒等。

2、相关标准2.1 产品标准GB/T 706 热轧型钢GB/T 11263 热轧H型钢及部分T型钢GB/T 714 桥梁用结构钢GB/T 19879 建筑结构用钢板GB/T 6725 冷弯型钢2.2 通用标准YB/T 081 冶金技术标准的数值修约与检测数据的判定原则GB/T 5313 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T 228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232 金属材料室温弯曲试验方法GB/T 1791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2975 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的制备3、取样方法3.1 钢材各项检验的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取样方法、和试验方法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型钢拉伸、弯曲试验取样数量、取样方法及试验方法表1 钢材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取样方法、和试验方法3.2 型钢取样方法3.2.1 按图1在型钢腿部切取拉伸、弯曲和冲击样坯。

如型钢尺寸不能满足要求,可将取样位置向中部位移。

应在钢产品表面切取弯曲样坯,弯曲试样应至少保留一个表面,当机加工和试验机能力允许时,应制备全截面或全厚度弯曲试样。

注1 对于腿部有斜度的型钢,可在腰部1/4处取样(见图1b和d),经协商也可从腿部取样进行机加工2 对于腿部长度不相等的角钢,可从任一腿部取样。

3.2.2 对于腿部厚度不大于50mm的型钢,当机加工和试验机能力允许时,应按图2a切取拉伸样坯;当切取圆形横截面拉伸样坯时,按图2b规定。

对于腿部厚度大于50mm的型钢,当切取圆形横截面样坯时,按图2c规定。

图1 型钢取样位置图2 在型钢腿部厚度位置切取拉伸样坯的位置3.1钢板取样方法3.2.1 应在钢板宽度1/4处切取拉伸,如图3所示。

3.2.2 对于纵轧钢板,当产品标准没有规定取样方向时,如钢板宽度不足,样坯中心可以内移。

3.2.3 应按图A10在钢板厚度方向切取拉伸样坯。

火力发电厂高温蒸汽管道蠕变损伤的孔洞检验

火力发电厂高温蒸汽管道蠕变损伤的孔洞检验

焊 缝热 影 响 区

精 溶液 清 理

的 应 力 峰 值 区 其 次 是 孔 洞 能 得 到 正 确 的 显示 并 保证 孔 洞 的 分 析 鉴 别 率
第 二 种腐蚀 剂 基 体亮度 好
于复 型
,

反差 大
有利
是 比 较理 想 的 一 种
,

检 验 部 位 确 定 之 后 可 按 一 般 现 场 制 片工 艺
等 各 种 成 分的 比 例 对 抛 光

原 隐 约 可 见 的孔 洞 外形 轮廊 增大
;

质 量 影 响很 大
4
.
,
在 抛 光 液 中草 酸含 《 电 力 标 准化 与计 t 》 9
3 ( 态完整
,
) 与初 次 腐 蚀 后 孔 洞 相 比
,
数 量增 多 形

合 金 耐 热 钢 可 选用 以 下 配 方 蒸馏 水
H C O
Z Z ;

,
进 而 聚 合 成 为 较大 尺 寸 的 孔 洞
l ooml
:
H O
.
Z
:
:
6oml 2
.
孔 洞 的 生 成 及 其 发展 是 由形 变 机 理 控 制 的
,
2
.
5一 3
09
,
HF
:
5~
3 om l
,
.
即 取 决 于 管道 金 属 的 累 积 应 变 量
(1 )
4 4
;
, 。
,

孔 洞 检 验 技 术实 际 上主 要 是 孔 洞 显 示 的 工 艺 方 法 及 判 断 技 术 孔 洞 检验 方法 包 括 制 片 腐

大唐点检培训DLT438课件

大唐点检培训DLT438课件
引进的一些国外机组,在管道设计上就无蠕胀检测。
五 重要条款变化
蠕变应变与管道失效的关系 从金属材料高温蠕变的规律来讲,在较低应力下随着
运行时间的延长,材料会发生蠕变延性耗竭,即塑性越来越降低, 蠕变应变量越来越小,甚至未达到1%蠕变应变时材料会发生脆化。 最终管道的失效可能不是由于蠕变应变超标,而可能是脆性断裂。 所以检测管道的周向蠕变应变并不能预防管道的脆性断裂,而主要 由材料微观组织的老化程度和高温力学性能的劣化来判断。蠕变脆 性
P22钢的等温转变曲线 化学成分(%): C Si Mn Cr Mo
0.15 0.44 0.36 2.24 0.85 奥氏体化温度:975℃,30min
P22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2.5 加强对喷水减温器联箱的检验监督 修订版中8.2.2根据设备状况,结合机组检修,对减温器联箱 进行下列检查: a)对混合式(文丘里式)减温器联箱用内窥镜检查内壁、内衬 套、喷嘴,应无裂纹、磨损、腐蚀脱落等情况,对安装内套管 的管段进行胀粗检查。 b)对内套筒定位螺丝封口焊缝和喷水管角焊缝进行表面探伤; c)表面式减温器运行约2万h~3万h后进行抽芯,检查冷却管板 变形、内壁裂纹、腐蚀情况及冷却管水压检查泄漏情况,以后 每隔约5万h检查一次; d)减温器联箱对接焊缝按8.2.1中e )的规定进行无损探伤。
低合金耐热钢蒸汽管道的周向蠕变应变鲜有达到1%根据国内 几十年来对主蒸汽管道的蠕胀检测,鲜有周向蠕变应变达到1 %。西固电厂、户县电厂运行30.8万(540℃)和38.5万(510℃) 小时的12Cr1MoV和12CrMo钢制主蒸汽母管,其最大周向蠕变 应变仅为0.7%左右。
检测误差较大、散乱度大
电厂数据普遍反映,蒸汽管道的蠕胀检测误差较大,特 别是对300MW以上机组的再热蒸汽管道,用很大的千分尺测量, 其零点位置由于千分尺的自重会变化,故测量误差更大。

低合金耐热钢蠕变孔洞检验技术工艺导则DL_T551-94

低合金耐热钢蠕变孔洞检验技术工艺导则DL_T551-94

低合金耐热钢蠕变孔洞检验技术工艺导则DL_T551-94低合金耐热钢蠕变孔洞检验技术工艺导则DL/T 551—94The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Creep Cavity Inspectionof Low Alloy Heat Resistant Steels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4-08-03批准1994-12-01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畴1.1 本导则规定了低合金耐热钢蠕变孔洞检验的试样制备、复膜方法、孔洞识别以及孔洞定量参数的测定等检验技术工艺。

1.2 本导则适用于火力发电厂经长期运行后的低合金耐热钢高温蒸汽管道、管件、集箱等采纳金相显微镜的蠕变损害检验,如15Mo、12CrMo、15CrMo、12Cr1MoV、2.25Cr-1Mo等钢种,9%Cr、12%Cr及奥氏体不锈钢的蠕变损害检验,可参照使用。

1.3 检验蠕变孔洞的目的在于测定钢中蠕变损害程度,并为推测管道、管件和集箱等高温部件的剩余寿命提供依据。

2 技术术语2.1 蠕变损害金属部件在一定的温度和连续应力作用下产生缓慢的蠕变变形,由此导致金属材料微观组织和宏观组织上的不连续性,例如蠕变孔洞和蠕变裂纹等,以及蠕变强度下降的现象。

2.2 单个蠕变孔洞个别或少量晶界上的孔洞,要紧分布在与主应力垂直的晶界上。

2.3 方向性蠕变孔洞优先分布在与主应力垂直的晶界上,数量较多但未成链串状。

2.4 链状蠕变孔洞孔洞在晶界上呈链状。

2.5 微观蠕变裂纹1个或几个晶粒长的晶间裂纹。

2.6 蠕变孔洞参数蠕变孔洞的计量参量,如孔洞平均直径dcp、孔洞面积率f和孔洞密度ρcp等。

2.7 金相覆膜金相样品表面经浸蚀产生表面浮雕,并以塑性物质膜印复制,再用于观看的一种间接样品。

3 检验部位的选择3.1 按照管道及管件金属的蠕变损害分布规律,检验部位应选在部件应力集中区域或应力较大区域,如弯管外弧外表面、蒸汽阀门阀壳变截面处、变径管的过渡区、三通肩部和腹部、管系应力危险点及几何尺寸不连续处。

金属材料蠕变性能及其检测方法

金属材料蠕变性能及其检测方法

金属材料蠕变性能及其检测方法就金属力学性能而言,大家平时接触最多的是常温下的单向拉伸试验,得到的是我们熟悉的应力-应变曲线。

但是在能源、化工、冶金、航空航天等领域,很多零部件必须长期在高温条件下服役,如电厂超超临界火电机组运行参数可达26.25MPa,600℃。

对于在此条件下服役的金属材料,如果仅以常温短时静载下的力学性能作为设计选材依据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在高温服役环境下材料的力学性能会发生显著变化。

材料在工作应力小于该工作温度下材料的屈服强度的情况下,在长期服役过程中也会发生缓慢而连续的塑性变形(即蠕变现象)。

小时候家里通常会用一种灯丝灯泡,就是图1所示的这种。

这种灯泡在长时间燃点之后,往往会发现有些灯泡的灯丝有弯曲下垂现象,这其实就是灯丝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在自重作用下的一种蠕变现象。

一、什么是蠕变高温下金属力学行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产生蠕变。

所谓蠕变,就是金属在长时间的恒温、恒载荷作用下缓慢地发生塑性变形的现象。

[1]严格来说,蠕变可以发生在任何温度,所谓的温度“高”或“低”是一个相对概念,是相对于金属熔点而言的,故采用“约比温度(T/Tm )”(T 为试验温度, Tm 为金属熔点,采用热力学温度表示)来表示更合理。

通常,当T/Tm >0.3时,蠕变现象才会比较显著,如通常碳钢超过300℃、合金钢超过400℃出现蠕变效应。

说到蠕变机理,金属的蠕变变形主要通过位错滑移、原子扩散等机理进行的。

[1]可以简化理解成高温环境为金属材料提供了额外的热激活能,使得位错、空位等缺陷更活跃,更容易克服障碍;在长期应力作用下缺陷的移动具有一定方向性,使得变形不断产生,发生蠕变。

当缺陷累计到一定程度,在晶粒交会处或者晶界上第二相质点等薄弱位置附近形成空洞,萌生裂纹并逐渐扩展,最终导致蠕变断裂。

想要很好的认识蠕变现象,还要从典型蠕变曲线开始说起。

与我们平时熟悉的材料应力-应变曲线相比,金属的蠕变还需要考虑温度和时间两个因素。

火电厂九项技术监督及锅炉压力容器监督标准规范范文

火电厂九项技术监督及锅炉压力容器监督标准规范范文

火电厂九项技术监督及锅炉压力容器监督标准规范金属监督1、《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监督管理办法》2、DL 438-2000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3、DL 612-1996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督规程》4、DL 647-2004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5、DL/T 441-2004 《火力发电厂高温高压蒸汽管道蠕变监督规程》6、DL 439-91 《火力发电厂高温紧固件技术导则》7、DL/T 400-2004 《在役电站锅炉汽包的检验及评定规程》8、DL/T 884-2004 《火电厂金相检验与评定技术导则》9、DL/T 551-94 《低合金耐热钢蠕变孔洞检验技术工艺导则》10、DL/T 869-2004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11、《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金属技术监督规定》12、JB 4730-94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13、DL/T 678-1999 《电站钢结构焊接通用技术条件》14、DL/T 679-1999 《焊工技术考核规程》15、电力工业基建司[1993]15号《火力发电厂金属光谱分析导则》16、DL/T 773-2001 《火电厂用12Cr1MoV 钢球化评级标准》17、DL/T786-2001 《碳钢石墨化检验及评级标准》18、DL/T 787-2001 《火力发电厂用15CrMo钢珠光体球化评级标准》19、DL/T 674-1999 《火电厂用20号钢珠光体球化评级标准》20、DL/T 616-1997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与支吊架维修调整导则》21、DL/T715-2000 《火力发电厂金属材料选用导则》22、DL/T3375-2002 《锅炉原材料入厂检验》23、DL/T752-2001 《火力发电厂异种钢焊接技术导则》24、DL/T734-2000 《火力发电厂锅炉汽包焊接修复技术导则》25、DL/T883-2004 《火力发电厂金属专业名词术语》26、能源部[1992]1069号《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爆漏技术导则》27、《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化学监督1、SD 246-88 《化学监督制度》2、华能国际电力公司《化学技术监督规定》3、DL/T5068-1996 《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4、DL/T 5190.4-200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5、GB 4962-1985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范》6、GB 11984-1989 《氯气安全规程》7、DL/T 667-1999 《火力发电厂在线化学仪表检验规程》8、DLG 101-1991 《火力发电厂化学试验室面积及仪器设备定额》9、DL/T 434-91 《电厂化学专业实施法定计量单位的有关规定》10、DL/T 561-95 《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11、DL/T 801-2002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12、DL/T 794-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13、SD 116-84 《火力发电厂凝结器管选材导则》14、SDJJ 03-88 《电力基本建设热力设备化学监督导则》15、SD 223-87 《火力发电厂停(备)用热力设备防锈蚀导则》16、DL/T 771-2001 《火电厂水处理用离子交换树脂选用导则》17、GB/T 14541-93 《电厂运行中汽轮机用矿物油维护管理导则》18、GB/T 14542-93 《运行中变压器油维护管理导则》19、DL/T 571-95 《电厂用抗燃油验收、运行监督及维护管理导则》20、GB/T 8905-1996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气体管理和检测导则》21、DL/T 595-1996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气体监督细则》22、DL/T 639-1997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运行、试验及检修人员安全防护细则》23、GB/T 7252-2001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24、GB/T 12145-1999 《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25、DL 519-93 《火力发电厂水处理用离子交换树脂验收标准》26、JB/T 2932-1999 《水处理设备技术条件》27、DL/T 543-94 《电厂用水处理设备质量验收标准》28、DL/T 457-91 《水、汽取样装置》29、GB 209-93 《工业用氢氧化钠》30、GB 320-91 《2V-工业合成盐酸》31、GB 534-89 《2V-工业硫酸》32、DL/T 806 《火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用阻垢缓蚀剂》33、GB 2536 《变压器油质量标准》34、SH 0040-91 《超高压变压器油》35、GB 11120-89 《L-TSA汽轮机油》36、GB 7595-2000 《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标准》37、GB 7596-2000 《电厂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38、GB 12022-89 《工业六氟化硫》39、SH 0015-90 《抗氧化剂》40、SH 0043-91 《746防腐剂》41、DL 419-91 《电力用油名词术语》42、SD 329-89 《火电厂燃料质量监督名词术语》43、《火力发电厂技术标准汇编》热工监督1、国电安运[1998]483号《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技术监督规定》2、《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技术监督锅炉办法》3、《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热工技术监督管理规定》4、国电发[2000]589号《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5、基工[1992]589号《火力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在线验收测试暂行规定(试行)》6、DL/T 655-1998 《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7、DL/T 656-1998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监控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8、DL/T 657-1998 《火力发电厂模拟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9、DL/T 658-1998 《火力发电厂顺序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10、DL/T 659-1998 《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11、GB/T 4213-92 《气动调节阀通用技术条件》12、GB/T 13399-92 《汽机安全监视装置技术条件》13、GB/T 14394-93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14、DL 5000-2000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15、NDGJ 16-89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16、DL5004-2004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实验室设计标准》17、国家电力公司发布《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18、DL/T 5190.5-200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19、电综[1998]145号《火电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篇)20、建质[1996]40号《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21、建质[1996]111号《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22、电建[1996]159号《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机竣工验收规程》23、电规发[1996]第214号《单元机组分散控制系统设计若干问题规定》24、NFPA 8502 《多燃烧器锅炉炉膛防外爆/内爆标准》25、水利电力部《计量管理工作规定》26、国家计量局/水利电力部《电测、热工计量仪表和装置检定管理的规定》27、能源政法[1992]955号《电力工业发电企业计量器具配备规范》28、JJG1033-2001 《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环保监督1、电安生[1996]430号《电力工业技术监督工作规定》2、国电计[1998]325号《国家电力公司火电厂环境保护技术监督规定》3、《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环境保护技术监督规定》4、电计[1996]280号《火电行业环境监测管理规定》5、DL 414-2004 《火电厂环境监测技术规范》6、GB 13223-2003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7、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8、GB 12348-19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9、GB 12349-19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10、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11、HJ/T 75-2001 《火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12、HJ/T 76-2001 《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13、GB/T 16157-199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14、GB/T 13931-1992 《电除尘器性能测试方法》15、DL5000-2000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16、DL/T 5046-1995 《火力发电厂废水治理设计技术规程》17、DL/T 5142-2002 《火力发电厂除灰设计规程》18、GB/T 15321-1994 《电厂粉煤灰渣排放与综合利用技术通则》19、环监[1995]335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办法》节能监督1、电安生[1997]399号《电力工业节能技术监督规定》2、主席令第9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3、能源节能[1989]5号《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4、能源节能[1991]98号《火力发电厂节约能源规定(试行)》5、计资源[1990]60号《节约能源监测管理暂行规定》6、经计字[1983]244好《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试行)》7、电综[1997]575号《电力节能监测中心管理办法》8、国电发[2001]476号《火电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试行)》9、国电发[2001]477号《《火电厂节约用油管理办法(试行)》10、《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节能技术监督规定》11、GB/T 3484-1993 《企业能量平衡通则》12、GB/T 15316-1994 《节能监测技术通则》13、GB/T 3794-1983 《企业能量平衡技术考核验收标准》14、GB/T 3485-1998《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15、GB/T 7119-1993 《评价企业合理用水技术导则》16、GB/T 3486-1993《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17、GB/T 6422-1986 《企业能量计量与测试导则》18、GB/T 16616-1996 《企业能源网络图绘制方法》19、GB/T 2586-1991 《热量单位、符号与换算》20、GB/T 2587-1981 《热设备能量平衡通则》21、GB/T 2588-2000 《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22、GB/T 2589-1990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23、GB/T 13234-1991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24、GB/T 13471-1992 《节电措施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方法》25、DL/T 606.1-1996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总则》26、DL/T 606.2-1996 《火力发电厂燃料平衡导则》27、DL/T 606.3-1996 《火力发电厂热平衡导则》28、DL/T 606.4-1996 《火力发电厂电能平衡导则》29、DL/T 606.5-1996 《火力发电厂水平衡导则》30、DL/T 686-1999 《电力网电能电能损耗计算导则》31、GB/T 18021-2000 《设备及管道绝热层表面热损失现场测定表面法》32、DL/T 783-2001 《火力发电厂接水导则》33、GB/T 8117-87 《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34、GB/T 10184-1988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35、GB/T 3216-89 《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和旋涡泵试验方法》36、DL/T 839-2003 《大型锅炉给水泵性能现场试验方法》37、JB 3344-83 《凝结器性能试验规程》38、JB/T 5862-1991 《汽轮机表面式给水加热器性能试验规程》39、DL 469-2004 《电站锅炉风机现场性能试验》40、JB/T 9633-1999 《凝结器胶球清洗装置》41、DL/T 567-1995 《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电能质量1、电综[1998]211号《电网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规定》2、能源电[1988]18号《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管理条例》3、能源电[1993]218号《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规定(试行)》4、SD 325-1989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试行)》5、SD126-1984 《电力系统谐波管理暂行规定》6、DL 755-2001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7、DL/T 723-2000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导则》8、GB/T 15945-1995 《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9、GB 12325-1990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10、GB 12336-2000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11、GB/T 15543-1995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12、GB/T 15543-1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13、DL 488-2000 《电能计量装置管理规程》14、GB/T 13730-1992 《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15、GB/T 15248-1994 《电力负荷控制通用技术条件》16、DJ 428-1991 《电力系统自动低频减负荷技术规定》17、DJ 497-1992 《电力系统自动低频减负荷工作管理规程》18、SD 131-1984 《电力系统技术导则》绝缘监督1、DL/T 572-95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2、DL/T 574-95 《有载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3、DL/T 618-97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交接试验规程》4、DL/T 603-96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运行及维护规程》5、DL/T 617-97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技术条件》6、DL/T 555-94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电器现场耐压导则》7、DL/T 618-97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可控试验规程》8、DL/T 596-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9、DL/T 607-96 《汽轮发电机漏水、漏氢的检验》10、DL/T 4741-6-92 《现场绝缘试验实验导则》11、DL/T 417-91 《电气设备局部放电现场测量导则》12、DL/T 626-97 《盘形悬式绝缘子劣化检测规程》13、GB 50150-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规程》14、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和绝缘配合》15、DL/T 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的接地》16、GB 5016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及验收规范》17、GB/T 5582-93 《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18、DL/T 573-95 《电力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19、DL/T 595-96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气体监督导则》20、电力工业部《并入电网运行的公用发电厂电力安全生产管理》21、国电公司.736 《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22、国电发[1999]579号《汽轮发电机运行规程》23、国家电力公司.109 《高压开关设备管理规定、反事故技术措施、质量监督管理办法》24、DL 558-94 《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25、DL/T 664-99《带电设备红外线诊断技术应用导则》26、DL/T702-99 《矿物绝缘油中糠醛含量检测方法(分光光度法)》27、DL/T 703-99 《绝缘油中含气量的气象色谱测定法》28、DL/T 702-99 《变压器油汽轮机油中T501抗氧化剂含量测定法》29、DL/T 706-99 《电厂用抗燃油自燃点测定方法》30、DL/T 717-2000《汽轮发电机转子中心孔检验技术导则》31、DL/T 722-2000《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32、DL/T 723-2000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导则》33、DL/T 724-2000 《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34、DL/T 727-2000 《互感器运行检修导则》35、DL/T 741-2000 《架空线路运行规程》36、DL/T 5161.1-1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合订本)》37、《国家电力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38、《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电气绝缘技术监督规定》电测监督1、JJG 124-93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指示表》2、JJG 124-93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交流电能表》3、JJG 596-99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电子式电能表》4、JG 126-95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交流电量变送器》5、JJG597-89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电能表检定装置》6、SD 111-83 《原水利电力部标准交流仪表检验装置》7、JJG 598-89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直流数字电流》8、JJG 315-83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直流数字电压》9、JJG 780-92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交流数字功率》10、JJG 494-87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静电电压表》11、JJG 603-89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指针频率表》12、JJG 440-86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相位表》13、JJG 622-97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兆欧表》14、366-86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接地电阻表》15、JJG 01-94 《电子式标准电能表技术条件》16、DL/T 614-97 《多功能电能表》17、.207 《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技术规程》18、DL/T 668-99 《测量用互感器检验装置》19、DL/T 686-99 《电力网电能损耗计算导则》20、DL/T 448-2000 《电能计量装置损耗计算导则》21、DL/T 731-2000 《电能表测量用误差计算器》22、DL/T 732-2000 《电能表测量用光电采样器》23、《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24、《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25、《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检定规程》继电保护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规定汇编》(第二版)中“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2、DL 400-91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3、DL/T 623-97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4、DL/T 5147-2000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设计技术规定》5、DL 428-91 《电力系统自动低频减载负荷技术规定》6、DL/T 584-95 《3——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7、DL/T 559-94 《220——50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8、DL/T 553-94 《220——500kv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技术准则》9、DL/T 663-99 《220——500kv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装置检测要求》10、DL/T 5149-2001 《220——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11、DL 408-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12、DL 478-2001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13、DL/T 526-2002 《静态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技术条件》14、DL/T 527-2002 《静态继电保护装置逆变源技术条件》15、DL/T 524-2002 《继电保护专用电力线载波收发信机技术条件》16、DL/T 5136-2001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17、国家电力公司《防止电业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18、DL/T 5043-95 《火力发电厂电气试验室设计标准》19、《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气装置篇)》20、DL/T 587-96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21、GB/T 15145-94 《微机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22、DL/T 670-99 《微机母线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23、DL/T 671-99 《微机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24、DL/T 744-2001 《微机型电动机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25、DL/T 687-99《微机型防止电气误操作装置通用技术条件》26、DL/T 769-2001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27、DL/T 671-99 《微机变压器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28、DL/T 624-97 《继电保护微机型试验装置技术条件》29、DL/T 823-2002 《微机型反时限电流保护通用技术条件》30、《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监督管理办法》31、《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继电保护技术监督规定》锅炉压力容器监督1、国务院令[2003]第373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劳部发[1996]276号《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督规程》3、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4、DL 612-1996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5、劳锅字[1990]3号《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及讲析》6、质技监局锅发[1999]202号《锅炉定期检验规程》7、DL 647-2004《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8、国质检锅[2003]207号《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9、能源安保[1991]709号《电站压力式除氧器安全技术规定》10、DL/T 679-1999 《焊工技术考核规程》11、DL/T 440-2004 《在役电站锅炉汽包的检验及评定规程》12、DL/T 734-2000 《火力发电厂锅炉汽包焊接修复技术导则》13、GB/T 9222-88 《水管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14、能源部电[1992]1069号《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爆漏技术导则》15、《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16、DL/T 616-1997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与支吊架维修调整导则》DL/T 752-2001 《火力发电厂异种钢焊接技术规程》17、。

15Mo3低合金耐热钢焊接裂纹缺陷修补工艺

15Mo3低合金耐热钢焊接裂纹缺陷修补工艺

耐腐 蚀 性 能 , 由于碳 元 素 与 铬 的亲和 力 较 但 大 , 形成铬 的碳化物 , 易 因而 对 抗 氧 化 性 能 极 为不利 。
表1 1Mo 钢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 3 5
化学元素
含 量 () %

Mn
S i
M0
C r
<. 03

< .1 00
接接头进行焊后 回火热处理 , 焊后热处理工 艺参 数如 表 4所 示 。
表4 1M 3 o钢焊后热处理工 艺参数 5
焊道名称 焊接方法 焊接材料 焊材规格( m) m 焊接 电流 ( 焊 弧 电压( ) A) V 预热及层 问温度( ℃) 中24 .
2 . 4
打底焊 钨极氩 弧焊 E 0 - R7 SA1
3 / + / 0 3 % 24 0 1 4≈ .9
虽 然 从 C q上 看 ,1 Mo e 5 3钢 的 焊 接 性 能 良好 , 焊接 过 程 中不 易产 生冷 、 裂 纹 , 热 但 1 Mo 5 3钢 的焊 接 热 影 响 区易 脆 化 , 因而 怎 样 制定 1Mo 5 3材 料 的焊 接 工 艺参 数 是 控 制 焊
主 要 提 高 钢 的 抗氧 化 能力 , 可 以提 高钢 的 还
铁 素 体 , 热 强 性 能 及 腐 蚀 稳 定 性 优 于 碳 其 素 钢 , 艺 性 能 仍 与碳 素 钢 大 致 相 同。 钢 工 该
存 在 的主 要 问 题 是 组 织 稳 定 性 不 够 好 , 在 50 5 0 0 ~ 5 ℃温 度 范 围 内长 期 运 行 过 程 中, 有
盖面层 钨极氩弧 焊 E 0 . R7 SAl
1 10 O 4
l 0 10 O~4

火力发电厂低合金耐热钢蠕变损伤评级标准

火力发电厂低合金耐热钢蠕变损伤评级标准

附录A火力发电厂低合金耐热钢蠕变损伤评级标准
K.1 蠕变损伤检查方法按DL/T 884执行。

K.2 蠕变损伤评级标准按DL/T 438执行,具体见表K.1。

表K.1 低合金耐热钢蠕变损伤评级
评级微观组织形貌
1级新材料,正常金相组织
2级珠光体或贝氏体已经分散,晶界有碳化物析出,碳化物球化达到2-3级。

3级珠光体或贝氏体基本分散完毕,略见其痕迹,碳化物球化达到4级
4级珠光体或贝氏体完全分散,碳化物球化达到5级,碳化物颗粒明显长大且在晶界呈具有方向性(与最大应力垂直)的链状析出
5级晶界上出现一个或多个晶粒长度的微裂纹。

金属监督工作条例

金属监督工作条例

金属监督工作条例金属监督工作条例Q/CGSD福建省沙县城关水电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CGSD20301005-202*金属技术监督工作条例202*-10-05发布202*-10-05实施沙县城关水电有限公司发布":null,"page":{"ph":1263.06,"pw":892.979,"v":6,"t":"1","pptlik e":null,"cx":0,"cy":0,"cw":892.979,"ch":1263.06}})Q/CGSD20301005-202*金属技术监督工作条例1.总则1.1认真贯彻华电集团公司《水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实施细则》及有关金属技术监督工作的文件精神和工作规定,在本公司生产技术部的领导下开展好日常的金属技术监督工作。

1.2金属技术监督工作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实行专业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不断研究推广新技术,提高监督水平。

2.金属监督专责职责2.1负责金属监督工作的开展,按规定周期组织对设备进行检测、试验,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掌握设备健康水平。

2.2负责编制金属监督工作计划、机组检修检验计划,并监督实施。

2.3掌握全厂受监金属部件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消除设备隐患。

监督设备缺陷、异常、事故的处理,参加重大事故调查分析。

2.4组织金属监督专业知识培训,监督金属检测检验人员、焊工、热处理工等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取证,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

2.5每季度第一个月10日向上级主管(公司)和华电电科院技术监督部金属主管上报上季度监督总结;次年1月10日前上报全年监督总结,年度监督工作总结须经生产副总经理批准。

火电厂超期服役机组寿命评估技术导则

火电厂超期服役机组寿命评估技术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火电厂超期服役机组寿命评估技术导则前言火电机组设计寿命一般定为30年,但机组的潜在寿命往往会大于设计寿命,其超过部分谓之剩余寿命。

利用剩余寿命而继续运行的机组为超期服役机组(以下简称超役机组)。

从70年代起,世界上许多工业发达国家,由于受新建机组投资、用地、环境要求等不断变动因素的制约,而把注意力转向了研究利用老机组的剩余寿命,并通过周密的规划、严格的评定、加强监测分析和改造,以在经济上有利、安全上有保障的原则下,使机组继续运行到50年或更长的时间,并视此为一种可规划的资源来加以利用。

我国超役火电机组,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在增加,到1995年已超过30年的老机组有1205.7万千瓦,除少量的作退役报废处理外,大部分仍在继续使用,老化问题日益突出,延寿使用依据不足,风险性较大。

如何科学地评估其剩余寿命和治理老化,保证延寿使用机组的安全运行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本导则是根据电力工业部1995年电力行业标准计划项目(技综[44]号文)的安排制定的,编写格式和规则以《电力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DL/T600—1996)为基础。

本导则依据我国电力工业工作者几十年来积累的对机组部件寿命评估的经验和国外有关火电机组部件寿命的评估方法,提出了我国超役机组热力机械部分寿命评估的基本步骤、常用的评估方法,以使超役机组的延长使用有技术上的依据,安全上有保证,充分发挥其可用潜力。

本导则是在其他金属监督规程基础上的发展和完善,不论机组是否要进行寿命评估,其常规的金属监督工作和锅炉监察工作皆应严格执行已颁布的有关标准、规程的规定。

本导则虽是针对超役机组,但其寿命评估的方法亦可为新机组设计和校核参考,同时对所有不同役龄的甚至是新建机组,应注意机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检测以及改造等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以便为今后的寿命评估提供完整的资料和可靠的依据。

本导则中引用了一些关于部件寿命评估中有关材料性能试验方法、火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受压元件强度计算方法等国家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中有关条款及国外有关高温部件寿命评估标准中的有关条款,故在进行火电厂部件寿命评估中应考虑相关的标准和资料。

低合金耐热钢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低合金耐热钢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料, 保证 构件 焊接质量 ;
7 制作零部件 加工胎 具。a 在操作 钢平 台上根 据 工程 技术 ) . 数据 , 设 1 1 放 : 制作胎 具 , 并随不 同零 部件尺 寸的变化 而调整 ;. b 结合低合金耐热 钢构件 , 尤其 是垂 直搭 接板 、 角部 连接 件等 在加 工制作过程 中易发生扭 曲、 变形的情况 , 现场制 作异 型卡具 , 合理 布置 、 分配它的具体位置 , 确保构件质量 。

8 ・ 8
第3 7卷 第 3 6期 2011 12月 年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 CHI E T T C URE
Vo . 7 No 3 13 . 6 De . 2 c 011
文章编 号 :0 9 6 2 ( 0 ) 60 8 —2 10 -8 5 2 1 3 —0 8 0 1
8 根据图纸及 分析小样 , ) 加工 、 制作 零部件 , 由专人 编 号 , 并
3 构 件放样、 ) 组装 前 , 计算 加工 、 焊接 预 留量 , 足构 件加 工 满
过程 中的变形需求 。
3 工 艺流 程
低合金耐热钢结构施工工艺流程见 图 1 。
根据施工 图采购材料 , 术准备 技
焊条 为 R 1 , 3 7 直径 2 5m 4fm。 . m, i l 其 中包括刚性梁 4 6件 , 直搭接 件 52件 , 8 垂 7 张力板 52件 , 许采用手工电弧焊 , 7 3 根据 图纸 , 构件 利用计算 机做 出分析表及 小样分 析 图 , ) 对 角部连接件 34件 , 2 拉杆及其他构件 75件 , 8 总加工数量 27 9件 , 3
1 工程概 况
构体 系全 部采 用钢结构框架 。

GB-T-1591--低合金高可塑性结构钢

GB-T-1591--低合金高可塑性结构钢

GB-T-1591--低合金高可塑性结构钢1.引言GB-T-1591是___发布的一个关于低合金高可塑性结构钢的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低合金高可塑性结构钢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档将对GB-T-1591进行详细介绍。

2.技术要求2.1 化学成分要求:低合金高可塑性结构钢的化学成分需要符合标准中规定的范围,包括碳(C)、硅(Si)、锰(Mn)、磷(P)、硫(S)、铬(Cr)等元素的含量要求。

2.2 机械性能要求:低合金高可塑性结构钢在拉伸、弯曲、冲击等方面的机械性能需要符合标准中规定的要求。

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冲击韧性等指标。

2.3 冷加工性能要求:低合金高可塑性结构钢在冷加工过程中的可塑性和韧性需要满足标准中的规定。

包括热轧、热处理、冷轧、冷弯等工艺对低合金高可塑性结构钢性能的要求。

3.试验方法3.1 化学成分检测方法:低合金高可塑性结构钢中各元素的含量可以通过化学分析方法进行检测。

常用的方法包括光谱分析、化学计量法等。

3.2 机械性能试验方法:低合金高可塑性结构钢的机械性能可以通过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冲击试验等进行检测。

根据标准的要求,可以确定试样的制备和试验条件。

3.3 冷加工性能试验方法:低合金高可塑性结构钢的冷加工性能通过相应工艺的冷加工试验进行评估。

包括热轧实验、热处理实验、冷轧实验和冷弯实验等。

4.检验规则4.1 化学成分检验规则:对低合金高可塑性结构钢的化学成分进行检验时,应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检验,测试结果应符合标准的要求。

4.2 机械性能检验规则:对低合金高可塑性结构钢的机械性能进行检验时,应按照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和要求进行检验,测试结果应满足标准的要求。

4.3 冷加工性能检验规则:对低合金高可塑性结构钢的冷加工性能进行检验时,应根据相应的工艺要求进行冷加工试验,检验结果应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

5.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5.1 标志要求:低合金高可塑性结构钢应在标志和质量证明书中注明符合GB-T-1591标准的要求,并标明产品名称、牌号、规格和批号等相关信息。

T91/HR3C异种耐热钢焊接接头蠕变失效有限元模拟

T91/HR3C异种耐热钢焊接接头蠕变失效有限元模拟

T91/HR3C异种耐热钢焊接接头蠕变失效有限元模拟张建强;张国栋;姚兵印;李太江;刘福广【期刊名称】《焊接》【年(卷),期】2013(000)007【摘要】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马氏体T91/新型奥氏体HR3C异种耐热钢焊接接头蠕变数值模型,模拟600℃/42.26 MPa内压作用下的蠕变最大主应力、von Mises等效应力和应力三轴度分布.结果表明,最大主应力峰值位于接头内表面的焊缝/T91和HR3 C/焊缝界面以及距外表面2.96 mm处的焊缝/T91界面附近区域.内表面焊缝/T91界面区域von Mises等效应力数值最大,依次为距内表面1.29 mm处焊缝/T91界面区域、外表面和距外表面2.96 mm处焊缝/T91界面区域.内表面焊缝/T91界面处的应力三轴度数值较高,孔洞易于扩张、形成界面蠕变裂纹.而距内表面1.29 mm处和距外表面2.96 mm处的细晶HAZ内应力三轴度数值较高,两部位的孔洞容易连接形成IV型蠕变裂纹.采用应力三轴度分析T91/HR3C钢接头焊缝/T91界面失效和T91细晶HAZ蠕变孔洞扩张及裂纹扩展特性更为准确,与加速试验结果比较一致.【总页数】5页(P68-72)【作者】张建强;张国栋;姚兵印;李太江;刘福广【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武汉430072;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武汉430072;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710032;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 710032;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 71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407【相关文献】1.HR3C/T91异种耐热钢焊接接头界面蠕变失效有限元模拟 [J], 张建强;张国栋;郭嘉琳2.T91/HR3C异种耐热钢焊接接头蠕变失效有限元模拟 [J], 张建强;张国栋;姚兵印;李太江;刘福广3.马氏体/珠光体异种耐热钢焊接接头蠕变失效数值模拟 [J], 张建强;郭嘉琳;张国栋;罗传红4.T91/12Cr1MoV异种耐热钢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及界面蠕变损伤行为 [J], 苏建军;张建强5.马氏体/贝氏体异种耐热钢焊接接头界面蠕变失效数值模拟 [J], 张建强;李太江;姚兵印;刘福广;章应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551—94低合金耐热钢蠕变孔洞检验技术工艺导则The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Creep Cavity Inspectionof Low Alloy Heat Resistant Steels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4-08-03批准1994-12-01实施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导则规定了低合金耐热钢蠕变孔洞检验的试样制备、复膜方法、孔洞识别以及孔洞定量参数的测定等检验技术工艺。

1.2本导则适用于火力发电厂经长期运行后的低合金耐热钢高温蒸汽管道、管件、集箱等采用金相显微镜的蠕变损伤检验,如15Mo、12CrMo、15CrMo、12Cr1MoV、2.25Cr-1Mo等钢种,9%Cr、12%Cr及奥氏体不锈钢的蠕变损伤检验,可参照使用。

1.3检验蠕变孔洞的目的在于测定钢中蠕变损伤程度,并为预测管道、管件和集箱等高温部件的剩余寿命提供依据。

2技术术语2.1蠕变损伤金属部件在一定的温度和持续应力作用下产生缓慢的蠕变变形,由此导致金属材料微观组织和宏观组织上的不连续性,例如蠕变孔洞和蠕变裂纹等,以及蠕变强度下降的现象。

2.2单个蠕变孔洞个别或少量晶界上的孔洞,主要分布在与主应力垂直的晶界上。

2.3方向性蠕变孔洞优先分布在与主应力垂直的晶界上,数量较多但未成链串状。

2.4链状蠕变孔洞孔洞在晶界上呈链状。

2.5微观蠕变裂纹1个或几个晶粒长的晶间裂纹。

2.6蠕变孔洞参数蠕变孔洞的计量参量,如孔洞平均直径d cp、孔洞面积率f和孔洞密度ρcp等。

2.7金相覆膜金相样品表面经浸蚀产生表面浮雕,并以塑性物质膜印复制,再用于观察的一种间接样品。

3检验部位的选择3.1根据管道及管件金属的蠕变损伤分布规律,检验部位应选在部件应力集中区域或应力较大区域,如弯管外弧外表面、蒸汽阀门阀壳变截面处、变径管的过渡区、三通肩部和腹部、管系应力危险点及几何尺寸不连续处。

3.2金属组织变化区域,如焊缝熔化金属区域和热影响区。

3.3运行时经常超温的部位。

4试样制备4.1粗磨4.1.1用砂轮机磨出供金相检验用的小平整面,打磨深度原则上以去除氧化脱碳层为准。

4.1.2用磨光机或其他工具打磨出约20mm×30mm的光面区,有的部位因位置限制或尺寸限制可适当减小。

4.2精磨4.2.1采用金相精磨机或手工磨制,亦可采用取得同样效果的其他类似方法进行。

4.2.2精磨程度:砂纸粒度由粗到细,每道砂纸的打磨方向换30°~90°,以前道砂纸磨痕全部消失为准。

4.3初浸蚀4.3.1浸蚀液为4%的硝酸酒精溶液。

4.3.2浸蚀时间约10s。

4.3.3清洗。

4.4抛光与浸蚀4.4.1基本方法4.4.1.1采用抛光-浸蚀交替重复进行,以抛光-浸蚀为1次,共需进行4次。

4.4.1.2抛光方法有机械抛光和化学抛光。

4.4.1.3抛光后浸蚀剂为2%硝酸酒精溶液。

前3次浸蚀时间每次约10s,最后1次浸蚀时间约30s。

4.4.1.4在抛光浸蚀中,除采用2%硝酸酒精外,尚可采用2%硝酸酒精+4%盐酸酒精溶液混合液。

4.4.2机械抛光浸蚀工艺4.4.2.1可用任何一种机械抛光方法,如用中厚绒布加抛光膏或抛光粉进行抛光。

4.4.2.2机械抛光-浸蚀方法a.用6μm膏剂(或抛光粉)进行抛光2~3min,然后用2%硝酸酒精浸蚀;b.用3μm膏剂在中厚绒布上进行抛光,抛光时间是a的2倍,然后用2%硝酸酒精浸蚀,重复3次。

4.4.3化学抛光-浸蚀工艺4.4.3.1抛光液配方:蒸馏水100mL,双氧水(30%)40mL、草酸(A·R)1)2.5~3.0g,氢氟酸(A·R)3~3.5mL。

配制程序:蒸馏水+草酸搅拌+双氧水搅拌+氢氟酸搅拌。

注:1)A·R指分析纯。

4.4.3.2化学抛光-浸蚀程序a.采用塑料制抛光液瓶,边滴溶液边擦拭,擦拭次数为30~60次/min为宜;b.第1~3次抛光时间每次约60s,浸蚀时间每次约10s;c.第4次抛光时间约60s,浸蚀时间约30s;d.第4次抛光后的清洗→浸蚀→清洗→吹干程序动作要迅速,抛光面上不得出现银白色灰雾区。

4.4.3.3抛光和浸蚀时间可视部件温度高低适当调整。

5金相覆膜5.1覆膜材料5.1.1用厚度为0.5~1mm的无色或深色有机玻璃片作为覆膜片,溶剂为三氯甲烷 (A·R) 。

5.1.2用厚度约为80μm醋酸纤维纸作为覆膜片,溶液为丙酮(A·R)。

5.2覆膜制作5.2.1覆膜片与金相检查面间充以溶剂,对有机玻璃片溶解3~4s后稍加压力,加压时间为2~3min。

5.2.2干燥时间应根据覆膜材料和工件温度的高低决定,对有机玻璃片在正常温度下干燥时间一般不少于2h。

5.2.3待溶剂干燥后小心将覆膜取下。

5.3覆膜观察可直接或喷镀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蠕变孔洞,并测定其参数。

6蠕变孔洞的识别6.1受检试样应能正确清晰地显示蠕变孔洞,实物试样上需能发现最小尺寸为0.5μm的孔洞,覆膜上则为1μm。

6.2蠕变孔洞识别原则6.2.1晶界是优先生成蠕变孔洞的部位,晶界上析出的碳化物和其他杂质都能促进蠕变孔洞的形成。

6.2.2蠕变孔洞多发生在与最大主应力轴垂直或成一定角度的晶界上。

6.2.3蠕变孔洞外形轮廓圆滑,多呈圆形或椭圆形。

6.2.4蠕变孔洞黑度大,一般内部无任何细节显示。

6.3注意在形态和分布上来区别蠕变孔洞与夹杂物、碳化物和石墨等脱落所形成的孔洞及抛光所形成的孔洞。

夹杂物、碳化物脱落孔洞及抛光形成的孔洞与最大主应力方向无关且呈无规律分布。

7蠕变孔洞定量参数测定7.1测定方法和技术要求7.1.1可采用金相显微镜或图相仪测定。

7.1.2孔洞分析测量可使用金相显微镜载物台上的测微计,对所选择的测定区进行平移扫描测量。

7.1.3测定时采用的金相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0倍。

7.2蠕变孔洞参数的测定计算7.2.1孔洞平均直径d cp(μm)为多个孔洞直径的平均值。

所测孔洞数应不少于50个。

对椭圆形孔洞以长短轴的平均值作为孔洞直径的近似值。

7.2.2孔洞面积率f(%)7.2.2.1采用网格计点法,按下式计算(1)式中:P i——网格交点落在孔洞上的点数;P r——测量网格交点总数。

需测60次,取平均值。

7.2.2.2采用面积法测量,按下式计算(2)式中:S c——孔洞在该视域中所占的面积;S r——该视域的总面积。

用图相仪测定,至少10次以上,取平均值。

7.2.3孔洞密度ρcp(mm-2)按下式计算(3)式中:S r——测量视域面积;n——视域面积内孔洞数。

测6次,取平均值。

7.3由金相覆膜上测得的蠕变孔洞参数可能与实际工件上测得的蠕变孔洞参数有如下偏差:a.覆膜上测得的孔洞面积率f数值比实际工件上的f约小20%。

b.覆膜上测得的孔洞平均直径数值d cp比实际工件上的d cp约小5%~15%,且孔洞直径愈大,其偏差愈大。

7.4蠕变损伤评级可按单个蠕变孔洞、方向性蠕变孔洞、链状蠕变孔洞、微观蠕变裂纹和宏观蠕变裂纹等级别评定。

________________附加说明:本导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提出。

本导则由电力工业部部电站金属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导则由甘肃省电力试验研究所、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电力工业部热工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导则主要起草人员:唐齐德、梁焕文、吴非文。

低合金耐热钢蠕变孔洞检验技术工艺导则DL/T551—94编写说明1编写目的近年来,火电厂高温部件寿命管理和寿命预测有了深入的发展,使金属监督对保证火电厂安全运行有了进一步的主动性。

对于诸如主蒸汽管道、高温再热蒸汽管道、导汽管及其管件、过热器管、再热器管及其集箱等关键高温部件有多种蠕变寿命预测方法,国外较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是检查蠕变孔洞的方法。

该方法认为,上述高温部件的蠕变损伤是蠕变孔洞萌生和发展的机制,其原理是将蠕变孔洞发展的各阶段与金属的蠕变曲线对应起来,从而可间接决定上述高温部件的剩余蠕变寿命。

这个方法的优点是:①以无损的金相检验方法检查蠕变损伤,易于在电厂进行。

②检验点可以很多,可作普遍检查,不受取样的限制。

③可以发现局部部位因应力过高而造成的蠕变损伤,对工件中存在的局部蠕变损伤检查十分有利。

但是,蠕变孔洞检验存在两点较大的困难:①如何制备合格的试样,准确地显示蠕变孔洞;②如何把蠕变孔洞与夹杂物、碳化物脱落以及抛光等工艺中所造成的空洞区别开来。

为此,编写此工艺导则的目的在于制定一个规范化的工艺制度,以保证蠕变孔洞能得到正确的显示。

另外,导则中也提出了识别蠕变孔洞的原则。

这个工艺导则的编制是在几个起草单位的科学试验后提出的,并综合有关电力试验研究所、电厂、电力修造厂、电力建设研究所和电力工业部热工研究院等有关专业同志的意见后修改而成。

本工艺导则的作用不仅使火力发电厂高温部件的蠕变孔洞检验工艺操作规范化、统一化和科学化,而且也可使电力系统各单位所进行的蠕变孔洞检验结果及本单位历次检验结果有可比性。

此工艺导则适用的对象是低合金耐热钢,即目前火力发电厂中最普遍用于主蒸汽管道、过热器管及集箱等高温蒸汽管道及管子的钢材,对9%Cr钢和12%Cr钢及奥氏体不锈钢可参照使用。

2关于一些具体条款的说明(1)第3章检验部位的选择选择的原则是火力发电厂高温部件的温度最高处、高应力区及应力集中处,在这些部位,由于应力和温度较高,会造成较大的蠕变变形和过早的蠕变损伤和破坏。

另外,焊缝区域和热影响区也作为优先选择的检验部位而列入导则中,因为这些部位金属组织与母材有较大的区别,是一个薄弱环节。

(2)第4章试样制备导则中采取4次抛光-浸蚀的反复制样方法,目的在于获得正确的蠕变孔洞显示。

在抛光时,会产生两种现象:一是孔洞被变形层金属盖住而显示不出,二是大量出现虚假的空洞。

采用有限次数的反复抛光和浸蚀,可以去掉变形层的覆盖,同时也不致扩大空洞和出现虚假孔洞。

抛光工艺中并列了化学抛光工艺和机械抛光工艺,这是因为正确地执行这两种工艺中的任一种均可达到目的,但为了不产生抛光变形层及抛光孔洞,我们建议用化学抛光工艺较好。

另外,化学抛光也可使碳化物粒子脱落的机会减少,可以更有效地减少虚假孔洞的产生。

(3)第6章蠕变孔洞的识别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条款,导则中列举的识别原则是根据晶间蠕变孔洞生成机制和对孔洞的观察经验而制定的,主要的原则是:1)火电厂大部分高温部件由于其运行温度和应力水平与相应钢的R型蠕变机制的温度和应力范围相吻合,因而蠕变孔洞一定产生于晶界上,而不会在晶内。

个别由于应力较大而产生的W型蠕变由于在三晶界交界处生成楔形裂纹,其特征明确,很易识别。

2)蠕变孔洞优先产生于与外加应力相垂直的晶界上,其次才在与外加应力有一定角度的晶界上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