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209只定向增发股被套 解禁日临近会自救

合集下载

定向增发中的利益输送问题及对策研究苗苑

定向增发中的利益输送问题及对策研究苗苑

定向增发中的利益输送问题及对策研究苗苑发布时间:2021-10-20T07:42:06.589Z 来源:《中国经济评论》2021年第7期作者:苗苑[导读] 定向增发,在国外资本市场上被称为“私募发行”,在国内又被叫作“非公开发行”,是指上市公司通过对目标意向投资者以特定的价格增资扩股的方式来获取资金或者资产的行为。

天津市房地产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 300050摘要: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以来,定向增发逐渐得到国内上市公司的认可甚至追捧,已经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

回顾近年来关于定向增发的文献,笔者发现,不同学者对定向增发的利益输送问题也有不同的看法和研究。

定向增发作为重要的再融资手段,增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着上市公司以及各方投资者的切身利益,进而影响着整个经济市场的运行质量。

关键词:定向增发;利益输送;盈余管理一、定向增发的概念和分类1、定向增发的概念定向增发,在国外资本市场上被称为“私募发行”,在国内又被叫作“非公开发行”,是指上市公司通过对目标意向投资者以特定的价格增资扩股的方式来获取资金或者资产的行为。

2、定向增发的分类根据发行目的和募集的对象,可以将定向增发分为如下四类:(1)项目或财务融资型此类定向增发发行的目的可以是为特定项目进行融资,也可以是补充资本金、偿还债务等。

与内源融资相比,能够及时足量完成融资任务,满足资金需求;与银行信贷相比,避免了高利息成本;与发债相比,摆脱了发债后对偿债能力的担忧;与公开发行相比,更避免了繁琐的审批环节。

参与此类增发的财务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也没有企图,不必担心因为增发威胁到大股东的控股地位。

因此,此类增发是上市公司非常欢迎的一种融资方式。

(2)战略引进型此类增发的目的,是通过向外部有能力帮助上市公司经营发展的关联方或者投资者发行股票,引入战略投资者。

这种增发方式,既满足融资需求,又带来市场上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丰厚的资源,还能加强对企业有效监督,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2024年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下的“隧道挖掘”——明星电力资金黑洞案例分析》范文

《2024年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下的“隧道挖掘”——明星电力资金黑洞案例分析》范文

《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下的“隧道挖掘”——明星电力资金黑洞案例分析》篇一一、引言近年来,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成为了一种常见的融资手段。

然而,这种融资方式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可能引发一系列风险问题。

本文以明星电力公司的资金黑洞案例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上市公司在股权质押下可能出现的“隧道挖掘”问题,并探讨其背后的成因与影响。

二、案例背景明星电力公司是一家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上市公司。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公司采用了股权质押的方式进行融资。

然而,随着质押规模的扩大,公司逐渐陷入了资金黑洞,引发了市场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三、股权质押与“隧道挖掘”现象1. 股权质押概述股权质押是指上市公司股东将其持有的股权作为质押物,向金融机构或投资者融资的一种方式。

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市公司的资金压力,但也可能导致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

2. “隧道挖掘”现象“隧道挖掘”是指大股东通过股权质押等方式,将公司资源转移至个人名下,损害其他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的行为。

在明星电力公司的案例中,大股东通过高比例的股权质押,将公司资金转移至个人账户,形成了“隧道挖掘”现象。

四、明星电力资金黑洞案例分析1. 质押规模与风险积累明星电力公司的大股东通过不断扩大股权质押规模,将公司资金转移至个人账户。

这种行为导致了公司资金链紧张,进而引发了资金黑洞。

2. 内外部监管失效公司在内外监管方面存在严重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大股东的“隧道挖掘”行为。

这表明公司在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方面存在缺陷,需要加强和完善。

3. 市场反应与投资者损失明星电力公司的资金黑洞问题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投资者的高度警惕。

投资者因信任公司而购买其股票,却因“隧道挖掘”行为遭受了巨大损失。

五、应对措施与建议1. 强化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上市公司应加强内部控制,完善治理结构,防止大股东进行“隧道挖掘”。

同时,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管,及时发现和制止违规行为。

2.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上市公司应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确保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小市值定增破发股解禁前的机会

小市值定增破发股解禁前的机会

封面文章Cover·Story小市值定增破发股解禁前的机会本刊记者张婷2015年6月,牛市狂欢之后,A股市场开启下跌模式,指数跌幅超过60%,多数个股走势十分萎靡。

不过,定增市场却似乎没有受到太多股灾的冲击,持续表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无论是募集资金还是定增数量都没有出现明显萎缩的迹象。

据Wind资讯统计显示,近一年来(2015年9月1日-2016年9月28日)已有908家公司实施定增,但是由于市场走势不佳,有112家公司目前二级市场股价已经跌破了当初的定增价,这意味着本来多以折价方式参与定增的大股东或者机构实际上已经处于浮亏的状态。

“牛市股票,弱市定增”。

这些跌破增发价的定增股不少都暗藏着一定的机会,是名副其实弱市下的“避风港”。

但是,并非所有的破增股都是“金矿”,值得我们去挖掘。

根据此前券商通过对历史统计数据研究发现,在定增股解禁前3个月左右,跌破定增价的标的超额收益较为明显。

如果更进一步研究可得知,总市值小于50亿元的破增股股价回补更强。

按照这样的标准,我们首先选取了限售股解禁日在明年1月底之前,且定增破发的公司进行统计,共有36家公司符合这一标准,而这其中,总市值小于50亿元的公司又有3家,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

超过12%公司定增破发虽然今年以来A股市场走势较弱,但是定增市场却相当火爆。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定增市场总募集金额超过万亿元,创下同期的历史新高。

同时,随着资产荒现象的蔓延,资金溢价参与增发的现象也层出不穷,众生药业、丽珠集团、上海电气、王府井等多家公司溢价增发无不显示出定增的独特魅力。

然而,在市场跌跌不休的背景下,前期实施定增的公司伴随着股价的下挫,将参与定增的机构套住其中。

Wind资讯统计显示,近一年来共有908家公司实施定增,截至9月28日收盘,定增破发的个股达到112家,占比12.33%。

其中有34家公司的股价倒挂超过15%。

(见表一)宁波港(601018)今年8月向控股股东宁波舟山港集团以8.08元/股的价格发行了3.73亿股,购买其持有的舟港股份85%的股份,目前宁波港二级市场股价不到5元,本次定072016年第38期Cover·Story封面文章增虽然大股东是以相关资产认购,但仍处于账面浮亏的局面。

《2024年定向增发“盛宴”背后的利益输送_现象、理论根源与制度成因——基于驰宏锌锗的案例研究》范文

《2024年定向增发“盛宴”背后的利益输送_现象、理论根源与制度成因——基于驰宏锌锗的案例研究》范文

《定向增发“盛宴”背后的利益输送_现象、理论根源与制度成因——基于驰宏锌锗的案例研究》篇一定向增发“盛宴”背后的利益输送_现象、理论根源与制度成因——基于驰宏锌锗的案例研究定向增发“盛宴”背后的利益输送:现象、理论根源与制度成因——基于驰宏锌锗的案例研究一、引言近年来,定向增发作为资本市场的一种重要融资方式,其背后隐藏的利益输送现象逐渐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本文以驰宏锌锗的定向增发案例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定向增发“盛宴”背后的利益输送现象、理论根源与制度成因。

二、定向增发的现象及背景定向增发是指上市公司向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新股的行为。

驰宏锌锗作为一家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其定向增发的过程和结果在资本市场中具有很高的关注度。

定向增发的现象表现为高溢价、高比例的发行规模和相对稳定的股价表现。

然而,这种看似“盛宴”的背后,却隐藏着复杂的利益输送问题。

三、利益输送的现象分析在驰宏锌锗的定向增发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利益输送现象。

一方面,部分特定投资者通过参与定向增发获得了较高的投资回报;另一方面,公司管理层和股东通过操纵定向增发的过程,实现了自身利益的转移。

这些利益输送行为不仅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也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公平性和效率性。

四、理论根源分析利益输送现象的理论根源主要来自于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问题。

在定向增发过程中,公司内部人员和特定投资者往往掌握着更多的信息优势,而中小投资者则处于信息劣势地位。

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得公司内部人员和特定投资者有机会通过操纵定向增发的过程实现利益输送。

此外,委托代理问题也使得公司管理层和股东有动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非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

五、制度成因分析定向增发的制度设计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为利益输送提供了可乘之机。

首先,定向增发的发行对象、发行价格、发行数量等关键信息缺乏透明度,使得市场监管难度加大。

其次,相关法律法规对定向增发的监管不够严格,导致部分公司存在违规操作和内幕交易等问题。

新规发威:99家公司重组折戟

新规发威:99家公司重组折戟

2016年第33期封面文章Cover ·Story新规发威:99家公司重组折戟本刊记者吴东燕严厉监管之下,A 股市场正在涌起终止重组的“潮流”。

据不完全统计,自6月17日重组新规发布以来,短短两个月,A 股市场已经有99家公司宣告重组失败。

其中传媒行业的上市公司最多,占比超过10%。

此外。

这些公司大部分存在经营不善,或曾被立案调查,或官司在身等“污点”。

A 股历史上重组失败的案例并不少,今年尤其多。

究其原因,主要是并购新规对于原有规则的修订,使得不少公司先前筹划的重组方案不符合新规而被迫停止。

除此之外,新规对法律关系的重新界定(如对借壳上市的规范)、从预案到上会期间有关问题不断浮出水面也导致了重组失败的频繁出现。

近百家公司重组折戟自证监会新主席刘士余上任之后,A 股并购重组发生了许多变化,“强监管”成了市场公认的事实。

5月6日,证监会发言人表示,证监会正在针对中概股通过IPO、并购重组回归A 股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6月12日,证监会副主席姜洋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加强对忽悠式重组、跟风式重组等监管;6月17日,被称为“史上最严借壳标准”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

与此同时,沪深两所也纷纷发力,A 股市场掀起刨根问底式的“问询风暴”。

由于政策风向明晰,效果立竿见影。

根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自6月17日以来,A 股市场公告终止07Cover·Story封面文章(或中止、撤回)重大资产重组、终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证监会不予核准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公司已经达到99家。

其中,传媒行业重组失败的公司最多,涉及包括唐德影视、万达院线、暴风集团等在内的10家公司。

此外,化工、机械设备、电气设备行业也有较多公司上榜,各有9家公司重组失败。

有色金属行业重组失败的公司有6家,位列第三,电子、计算机、纺织服装、轻工制造行业齐居第四,都有5家公司入列。

从业绩来看,不少公司存在经营不善的情况,甚至不乏ST公司的身影。

定向增发基金操作步骤

定向增发基金操作步骤
事后信托
Chapter3 再投资结构--8000万的投资方向、投资结构
1、为什么建议放弃利用股指期货对冲的方法: 股指期货不能100%的对冲现货股权,不能及时锁定这部分的绝对收益率; 因为时间的原因,从获得股权到质押完成套现至少需要1个月左右的时间,而二级市场上,定增的事件性催化因素形成的股价上升,通常还有一个提前,所以时间上会相差1-1个半月; 同时,空股指方面,准确判断大盘的涨跌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里还有一个操作性风险。 综上,风险敞口过大,而且环节过多,建议放弃。
上市公司通过使用增发新股募集得到的资金用于收购优质资产、扩大再生产或补充运营资金等,以提高自身未来盈利能力。
投资者持有的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股份在锁定1年后解禁流通,抛出该部分股票后获利。
A董事会预案---------- 研究助理人员定期搜集并实时更新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进展情况,将该股票信息出入初步备选池
90
45
39
46
盈利家数
39
83
37
18
9
正收益占比
100.00%
92.22%
82.22%
46.15%
19.57%
不同时点定向增发股票表现截然不同
股票名
增发价 (前复权)
解禁日价
收益
增发时间
大盘点位
宏源证券
2.91
35.19
1101.67%
2006/6/21
1598.11
三安光电
13.00
44.86
关注生财邦,关注2015年金隅定增计划 关注生财邦微信,回复定增
Chapter3 再投资结构--8000万的投资方向、投资结构
风险及对策
风险

定向增发获取控制权失败后二级市场买入股票的案例

定向增发获取控制权失败后二级市场买入股票的案例

定向增发获取控制权失败后二级市场买入股票的案例【最新版】目录一、定向增发获取控制权失败的原因二、二级市场买入股票的意义三、二级市场买入股票的风险四、案例分析五、总结正文一、定向增发获取控制权失败的原因定向增发是企业为了融资而向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的一种方式。

然而,有时企业在定向增发过程中可能会遭遇失败,导致其无法通过此方式获取控制权。

这种情况下,企业可能会选择在二级市场买入股票来实现控制权的获取。

二、二级市场买入股票的意义二级市场是指在股票发行后,股票在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的市场。

企业通过在二级市场买入股票,可以直接增加自己在该公司的股权比例,从而达到获取控制权的目的。

这种方式相对于定向增发来说,操作更加简单,同时也更加灵活。

三、二级市场买入股票的风险虽然二级市场买入股票是一种获取控制权的方式,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首先,二级市场的股票价格受到市场供需关系、公司经营状况、宏观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价格波动较大。

其次,如果企业在二级市场买入股票的过程中,遭遇到大股东的反对或者其他投资者的竞争,可能会导致买入股票的成本增加或者计划失败。

四、案例分析例如,某公司在定向增发过程中,由于价格谈不拢等原因,未能成功发行股票,从而失去了获取控制权的机会。

为了实现控制权的获取,该公司决定在二级市场买入股票。

然而,在买入过程中,由于遭遇到了其他投资者的竞争,导致买入成本增加,最终买入的股票数量并未达到预期,从而未能实现控制权的获取。

五、总结总的来说,定向增发获取控制权失败后,二级市场买入股票是一种可行的替代方式,但需要注意控制风险,避免出现成本增加或者计划失败的情况。

证券市场权益类策略分析

证券市场权益类策略分析

证券市场权益类策略分析 众所周知,投资者进⾏任何投资⾏为都不可避免地⾯临标的选择以及交易实现两个步骤,在国美基⾦研究员此前撰写的《FOF基⾦简述及⼦策略》⼀⽂中曾将权益类策略简单分为精选个股型、交易型两种。

下⾯是yjbys店铺为⼤家带来的证券市场权益类策略分析的知识,欢迎阅读。

⼀、精选个股型策略 精选个股型策略在市场中数量极多,投资业绩狭义上可以理解为所选企业经营业绩对其价格的正向反馈,但在⼤趋势下,投资业绩会受资⾦驱动⽽产⽣价格起伏。

1、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是⼀种常见的投资⽅式,其来⾃于本杰明·格雷厄姆、⼤卫·多德于1934年出版的《证券分析》。

该书中细致讲述了证券价格的分析⽅法,重点通过基本⾯分析,寻找在市场中具有竞争优势、拥有良好现⾦流、估值⽔平较低【⾼股息率(DYR)、⾼净资产收益率(ROE)、低市盈率(PE)、低市净率(PB)等标准】的标的,并通过相对集中持有、长期持有获得标的价格上涨以及较⾼⽔平的股息收益。

当前A股市场各种题材、概念依旧盛⾏,价值投资策略在熊市、震荡市中的表现会相对较好。

A股市场的⼀⼤特点便是⽜短熊长,价值投资实际上是⼀类具有较强安全边际的投资策略。

2、⾃下⽽上策略 ⾃下⽽上的投资策略是依赖对个股进⾏筛选的⼀种投资策略,该策略更多关注的是标的企业业绩表现以及其管理⽔平,⽽不是重点关注宏观经济或市场整体趋势。

⾃下⽽上的投资策略通常会根据筛选结果确定投资范围,但并不⼗分重视资产在⾏业层⾯的均衡配置。

在某种程度上,价值投资是⾃下⽽上投资策略的⼀种,但其对于标的的准⼊标准的严格程度,相对于价值投资策略中对标的'公司估值⽔平、现⾦流状况等指标的要求较低。

3、⾃上⽽下策略 中国经济的发展崛起与结构调整也是⼀个结构性、多层次、长周期的历史性进程,不同特点的产业及企业发展顺序、发展速度和获益程度也存在阶段性的特点。

因此,跨⾏业、跨地域、相互独⽴的多种主题趋势投资机会也将相互并存。

《定向增发限售股解禁前的盈余管理及其影响研究》范文

《定向增发限售股解禁前的盈余管理及其影响研究》范文

《定向增发限售股解禁前的盈余管理及其影响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定向增发已成为上市公司筹集资金、优化股权结构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定向增发过程中,限售股的解禁问题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限售股解禁前,公司为达到预期的财务目标,往往会采取盈余管理策略。

本文旨在研究定向增发限售股解禁前的盈余管理行为及其对公司财务状况、市场反应和投资者决策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盈余管理是公司为达到特定目标而调整财务报告的过程。

在定向增发过程中,公司为吸引投资者、提高股价,常会采取盈余管理策略。

前人研究表明,盈余管理行为可能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市场反应和投资者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然而,关于定向增发限售股解禁前盈余管理的研究尚不充分,需要进一步探讨。

三、研究设计(一)研究问题本文将研究以下问题:定向增发限售股解禁前,公司如何进行盈余管理?这种盈余管理行为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市场反应和投资者决策有何影响?(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本文选取了A股市场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过程中限售股解禁前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

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和公司年报。

(三)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分析、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分析了解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和研究现状;其次,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定向增发限售股解禁前盈余管理的行为特征;最后,通过案例分析研究这种行为对公司财务状况、市场反应和投资者决策的影响。

四、盈余管理行为分析(一)盈余管理的手段公司主要通过调整资产减值准备、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改变会计政策等方式进行盈余管理。

在定向增发限售股解禁前,公司通常会通过这些手段提高报告期的净利润,以达到吸引投资者的目的。

(二)盈余管理的动机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包括提高股价、吸引投资者、满足监管要求等。

在定向增发过程中,公司为成功筹集资金、优化股权结构,往往会采取盈余管理策略。

五、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一)对财务状况的影响盈余管理虽然能在短期内提高公司的财务指标,但长期来看可能掩盖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

49家基金参与72家上市公司定增_欧菲光最“给力”_梅花集团最“坑基”

49家基金参与72家上市公司定增_欧菲光最“给力”_梅花集团最“坑基”

2013年第29期定向增发向来是基金吸纳大量筹码“点石成金”的法宝。

今年7月以来,累计49家基金在72家上市公司定增项目中成功获配,累计获配数量49.68亿股,获配资金357亿元,截至7月12日收盘,49家基金公司已累计浮盈62.9亿元。

景顺长城定增收益率高达184.87%实际上,受益于市场的结构性回暖,基金参与定增普遍获得了较好收益,截至7月12日,49只基金浮盈已经超过了62亿元。

具体来看,广发、汇添富以及鹏华基金公司浮盈排名前三甲,分别为8.6亿元、7.7亿元和7.4亿元。

广发基金今年以来成功获配伊利股份、新纶科技等5只个股,且5只个股较定增价均实现上涨。

如果说基金公司获配规模对盈利具有重要影响,那么参与定增的收益率则直接体现了基金投资能力,据记者统计,从收益率来看,景顺长城以184.87%的定增收益率在49家基金中独占鳌头,而鹏华基金、易方达基金分别以149.08%、118.57%的定增收益率紧随其后,具体来看,对于欧菲光以及伊利股份等大牛股的成功把握,是以上基金遥遥领先的制胜法宝。

反观收益率为负的基金公司均不幸踏错节奏,大量获配周期股使其收益率大幅下降,其中建信基金获配的两只股票梅花集团以及山西焦化股价较定增价格下跌幅度分别达34%、22%,拖累建信基金浮亏4.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参与定向增发的基金公司中,次新基金参与的热情最为积极,统计数据显示参与资金最为雄厚的5家基金公司分别为财通、融通、汇添富、平安大华以及民生加银,其中财通基金今年以来累计参与金额高达30.3亿元,位居各家基金公司之首,累计参与了15个定增项目,浮盈已经接近9亿元。

而同为次新基金的平安大华基金参与的定增股票数量也高达14只。

业内人士表示,在定向增发项目中,增发价往往与市价形成一定的折价价差,若能利用这一折扣率,挑选出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定增项目进行投资,其预期收益具有较大吸引力。

而增发价格一般为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90%,对基金公司来说,即使股价下跌,也存在一定的缓冲空间,吸引了众多基金参与。

折价,市场反应与投资者身份

折价,市场反应与投资者身份

折价,市场反应与投资者身份1.前言在全球范围内,私募股权发行(即中国市场一般意义上的定向增发新股,以下简称定向增发)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公司融资方式之一。

据Sagient Research统计,美国2006年私募股权发行数量达到2719单,融资金额高达880亿美金。

对于中国市场而言,根据万得资讯,在2009年共有119个企业实施定向增发,募集金额达到人民币2741亿(约相当于403亿美金),规模几乎是同期公开增发融资额的九倍。

整个定向增发市场的迅猛发展清楚表明了多方面理解这一融资方式的重要性。

迫切需要了解的角度包括发行定价机制,短期和长期的财富效应,发行公司和投资者的关系等等。

早期的关于定向增发的研究主要聚集在美国市场。

在这领域最经常引用的文章之里,作者Wruck(1989)系统性地研究了私募股权发行的短期市场反应以及折价率。

她发现私募股权发行能带来正的4.5%的宣告效应。

她的进一步的横截而分析表明一定区间内的所有权集中与公司价值的提升存在强烈的相关性。

因此,她得出结论:监管效应(monitoring effect)是公司短期超额收益的主要解释因素。

随后,Hertzel和Smith (1993)在Myers和Majluf (1984)信息不对称假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定向增发的信息效应(information effect),认为定向增发中具备信息优势的投资者的参与能有效地减轻了公司内部与外部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这一点也是定向增发与公开增发的主要区别之一相反,从负面角度,由于利益冲突广泛存在于管理者和股东之间,以及控股股东和少数股股东之间,定向增发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道德风险。

此外,监管机构和投资者习惯性将定向增发视为私人事务而缺乏应有的关注(Wruck 1989),更助长了利益输送等行为的发生。

从委托代理问题角度,Barclay, Holderness和Sheehan (2007)通过研究发现管理层常常通过定向增发来巩固自身的控制权。

财税实务:转让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股票如何计缴个税?

财税实务:转让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股票如何计缴个税?

转让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股票如何计缴个税?问:某上市公司拟用定向增发的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某自然人按15元/股的价格参与该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股票锁定期为3年,该自然人在3年解禁后按25元/股转让股票,应该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转让股票所得继续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通知》(财税字〔1998〕61号)规定: 为了配合企业改制,促进股票市场的稳健发展,经报国务院批准,从1997年1月1日起,对个人转让上市公司股票取得的所得继续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证监会关于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67号)规定: 一、自2010年1月1日起,对个人转让限售股取得的所得,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二、本通知所称限售股,包括: 1.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股票复牌日之前股东所持原非流通股股份,以及股票复牌日至解禁日期间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转股(以下统称股改限售股); 2.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新老划断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公司形成的限售股,以及上市首日至解禁日期间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转股(以下统称新股限售股); 3.财政部、税务总局、法制办和证监会共同确定的其他限售股。

 《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关于印发〈限售股个人所得税政策解读稿〉的通知》(所便函〔2010〕5号)所附《限售股个人所得税政策解读稿》第二条关于征税限售股的范围问题规定: …… 从《通知》规定看,此次明确要征税的限售股主要是针对股改限售股和新股限售股以及其在解禁日前所获得的送转股,不包括股改复牌后和新股上市后限售股的配股、新股发行时的配售股、上市公司为引入战略投资者而定向增发形成的限售股。

关于限售股的范围,在具体实施时,由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通过结算系统给予锁定。

另外,对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给予员工的股权激励限售股,现行个人所得税政策规定其属于“工资、薪金所得”,并明确规定了征税办法,转让这部分限售股暂免征税,因此,《通知》中的限售股也不包括股权激励的限售股。

82家公司再融资解禁后定向增发1190亿13家未获批.doc

82家公司再融资解禁后定向增发1190亿13家未获批.doc

82家公司再融资解禁后定向增发1190亿13家未获批-82家公司实施定向增发,13家公司未获通过据本报数据中心统计,自再解禁、能够实施定向增发以来,沪深两市共有82家上市公司得到中国证监会批准,如愿实施了定向增发方案。

募集资金总额达到1190.19亿元,其中非现金资产共计635.90亿元,募集现金共计554.29亿元。

上市公司一旦实施定向增发,二级市场上马上就会有强烈的反应,市场热捧定向增发在沪深两市已经屡见不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定向增发盛行,已经是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成为整体上市的重要方案。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上市公司都那么幸运,自去年以来,沪深两市共有13家上市公司未获通过。

其中,2006年未获通过的有4家,2007年以来未获通过的有9家,仅2007年1月份被否决的就有6家。

专家认为,定向增发方案在受到热捧的同时,被否决的可能性也存在。

不时有定向增发方案被否决的消息传出,表明定向增发方案并不是那么容易通过,监管层可能会考虑修改定向增发方案,让定向增发方案更加规范。

从1亿元到190亿元业内人士表示,自从实施定向增发方案以来,定向增发方案成为再融资的主要手段。

相反,以前相当盛行的公募再融资(向非特定对象公开发行)却遭受到冷遇。

两相对比表明,定向增发的热度在增加。

从统计数据来看,定向增发募集的资金额度,最低的为伟星股份,募集资金额度为1.36亿元;融资额度最高的是上海汽车,定向增发募资额为190.61亿元。

统计数据显示,排在定向增发第1位的是上海汽车,以每股5.82元的价格向集团定向增发,集团以其拥有的整车企业股权、关键零部件企业股权、与汽车业密切相关的金融企业股权以及本部的部分资产认购股份,总价值高达190.61亿元。

同时,上海汽车也是定向增发股份数量最大的公司,为327503万股。

排在定向增发融资规模第2位的是鞍钢股份。

鞍钢股份2006年2月23日正式实施定向增发方案,是股改以来第一家实施定向增发方案的公司。

定向增发获取控制权失败后二级市场买入股票的案例

定向增发获取控制权失败后二级市场买入股票的案例

定向增发获取控制权失败后二级市场买入股票的案例摘要:一、引言二、定向增发获取控制权失败的原因分析1.市场环境变化2.融资方案不合理3.对手方违约4.监管政策调整三、二级市场买入股票的策略1.时机选择2.标的股票选择3.资金管理4.风险控制四、案例分析1.案例一:某上市公司收购失败后二级市场买入股票2.案例二:某企业集团在定向增发失败后二级市场操作3.案例三:某产业基金收购失败后二级市场投资五、总结与启示正文:一、引言在我国资本市场,定向增发是企业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企业定向增发获取控制权的计划并未如愿。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选择在二级市场买入股票以实现控制权。

本文将分析定向增发获取控制权失败的原因,以及二级市场买入股票的策略。

二、定向增发获取控制权失败的原因分析1.市场环境变化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定向增发计划失败。

如经济形势恶化、政策调整、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均会影响定向增发的顺利进行。

2.融资方案不合理企业融资方案的设计不合理,如定价过高、发行规模过大等,可能导致投资者认购意愿低,从而使定向增发失败。

3.对手方违约在定向增发过程中,若对手方出现信用风险,如资金不足、认购承诺无法兑现等,将导致定向增发失败。

4.监管政策调整监管政策的变动可能对企业定向增发产生重大影响。

如监管层加强了对定向增发的审查力度,提高了融资门槛,使得部分企业无法顺利完成定向增发。

三、二级市场买入股票的策略1.时机选择在定向增发失败后,企业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二级市场买入。

如在市场低迷时期,股票价格相对较低,买入成本较低。

2.标的股票选择企业在选择买入股票时,应充分了解标的股票的基本面、行业地位、发展前景等因素,确保投资价值。

此外,企业还可选择与自身业务相关的股票,以实现产业布局和战略发展。

3.资金管理企业应合理安排资金,确保二级市场买入股票的资金充足。

此外,企业还需关注资金的风险,如设置止损点,以降低投资风险。

定向增发锁定期终止的市场反应实证研究

定向增发锁定期终止的市场反应实证研究

再融 资 ( esndE ut Of ig, Saoe qi fr s简称 S O)但 y en E ,
是我 国权 益市场 锁定 期安 排 的特 殊性 在 于 , 规模 极为庞 大 , 市场 上存 在大 量 因股权 分 置 改革 形成
亿股 , 随着 使用 定 向增 发方式 融 资 的公 司数 量 不 断增 加 , 一数 字也 会 不断膨 胀 。 这
制 的企业 认 购 的股 份 , 十六个 月 内不得 转让 。 三 ” 定 向增发 在缓 解 即期 股市扩 容 的压 力 下 , 面临 也 着 在未来 解 禁 时 对 市 场 可 能 形 成 的 冲击 。截 至 2 1 7月定 向增 发 限 售 股 解 禁 已达 到 3 3 2 0 0年 1.
资决 策 。
作者简介 : 吕跃金 ( 99 ) 男 , 江 金华 人 , 国人 民大 学会 计 学博 士 研究 生 , 17 一 , 浙 中 研究 方 向是 上 市 公 司会 计 与审 计 ; 邹小 平 ( 99 ) 女 , 17 一 , 河南信阳人 , 浙江工商大学财务 与会计学 院教师 , 管理学 ( 会计学) 博士 , 研究方 向是上市公司会计与审计。
定 向增发锁定期终止的市场反应实证研 究
吕跃 金 邹 小平 ,
( .中 国人 民大学 ,北京 1 10 7 ;.浙 江工商大学 ,浙江 杭州 0 82 2 30 3 ) 106
摘要 : 定向增发是近年 来财务学研 究的热点 问题 , 然而定 向增发锁 定期终 止的 市场反应却 是一 片空 白。
风 险 的 一 种 机 制 , 场对 定 向增 发 锁 定期 终 止 的反 应 是 消极 的 , 对 于控 股 股 东 及 其 关 系人 而 言 , 构 投 资 市 相 机 者 更 急 于 在 解 禁 后 抛 售 股 票 , 行 套现 。 进 关键 词 : 向增 发 ; 定 期 ; 禁 ; 额 回报 定 锁 解 超 中 图 分 类 号 :80 9 13.1 7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i62— 0 9 2 1 ) 5 0 3— 7 17 6 4 (0 0 0 —06 0

定向增发获取控制权失败后二级市场买入股票的案例

定向增发获取控制权失败后二级市场买入股票的案例

定向增发获取控制权失败后二级市场买入股票的案例(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定向增发获取控制权失败的原因二、二级市场买入股票的方式三、二级市场买入股票的优势与风险四、案例分析五、总结正文一、定向增发获取控制权失败的原因定向增发是一种企业融资方式,通过向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以筹集资金。

有些企业希望通过定向增发来获取控制权,但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导致失败。

这些问题可能包括:目标公司股东反对、监管部门审查未通过、市场环境变化等。

二、二级市场买入股票的方式当企业无法通过定向增发获取控制权时,它们可能会选择在二级市场买入目标公司的股票。

这种方式允许企业在公开市场购买目标公司的股票,从而逐渐增加其持股比例。

企业可以通过二级市场买入股票来实现对目标公司的控制,但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证券交易所的规定。

三、二级市场买入股票的优势与风险二级市场买入股票的优势包括:无需经过目标公司股东大会批准,购买过程较为灵活,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买入策略。

然而,二级市场买入股票也存在一定风险,例如:需要承担股票价格波动的风险、可能引起目标公司其他股东的反感等。

四、案例分析某企业 A 曾试图通过定向增发方式获取对目标公司 B 的控制权,但由于目标公司 B 股东反对和监管部门审查未通过等原因,定向增发计划失败。

随后,企业 A 转而在二级市场买入目标公司 B 的股票。

虽然企业A 最终成功控制了目标公司 B,但在此过程中承担了较大的股票价格波动风险和其他股东的反感。

五、总结当企业通过定向增发获取控制权失败后,可以选择在二级市场买入股票的方式来实现目标。

但需要注意二级市场买入股票的风险,并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买入策略。

粮食限购传闻背后

粮食限购传闻背后

粮食限购传闻背后
熊严
【期刊名称】《农经》
【年(卷),期】2011(000)003
【摘要】目前的粮食储备还不足以平抑高企的粮食价格,另一方面相关企业还在以平抑价格的政策使命和以市场套利为主体的抉择中徘徊,其保障中国粮食价格的作用显然不能被充分发挥。

【总页数】4页(P28-31)
【作者】熊严
【作者单位】本刊特约记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24.721
【相关文献】
1.上海房管局否认4月1日起放宽限购传闻 [J], ;
2.空穴来风为哪般?——中国两大化工巨头合并传闻的背后 [J], 赵晓飞;陈葳
3.四家车企“破产”传闻背后的真相 [J], 郭志强; 贺诗
4.取消空客订单传闻的背后 [J], 罗敏
5.PPS被购传闻背后:视频业新一轮整合的起点 [J], 罗秋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去年以来209 只定向增发股被套解禁日临近会自救
A 股市场又陷入一个上行乏力、成交量萎缩的尴尬境地。

由于缺乏赚钱效应,不少股民纷纷逃离股市。

不过,正如股神巴菲特所言:在别人恐慌时贪婪,对空仓或者轻仓的投资者来说,现在或许是逐步建仓的好时机。

那么,买哪些股安全性更高?投资者不妨从定向增发的破发股中寻找机会。

特别是那些即将解禁上市的定增破发股,假如大盘企稳,很可能会迎来一波机构自救行情。

去年以来209 只定增股破发
27 只个股跌破发行价三成以上
同花顺iFinD 统计显示,去年以来增发上市的定向增发股中,共有209 只个股破发。

由于定增股通常有一年的限售期,这些增发股正陆续迎来解禁日期。

统计发现,209 只定增破发股中,最惨的是芭田股份,发行价高达28.73 元,而昨天的收盘价只有8.03 元,跌幅高达72%。

不过,由于这批增发股只有165 万股,募集资金只有4700 多万元,主要用于募集配套资金,因而对想抄底的投资者来说意义不大。

而由江钻股份改名而来的石化机械,增发价高达30.14 元,昨天的收盘价只有14.58 元,跌幅也高达52%。

该股于去年6 月份实施增发,由于去年上半年A 股行情火爆,增发价也水涨船高。

钱江晚报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参与增发的6 家机构中包括鹏华基金、鹏华资产管理公司这样的大机构,其中鹏华基金获配2209 万股,动用的资金近6.66 亿,以昨天的收盘价计算,已浮亏3.4 亿元!1 个月后的6 月13 日,这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