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文化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现花城百年风貌争创历史文化名城
邹懿顾新勇王克之
伊宁市古称宁远,始建于1762年,为清代伊犁九城之一。1992年被国家列为沿边开放城市,2005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9年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级园林城市”等称号现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同时,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曲艺、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伊宁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较多,历史街区地域风格独特。伊宁市因水资源充沛,林木茂盛,繁花似锦,素有“花城”的美称。
南市区、六星街等历史街区历经百年沧桑,蕴涵着浓郁的民族文化,对于研究伊犁建筑史学、城市发展史学及民俗学均有极高的价值。
伊宁市将借助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契机,深入挖掘整理历史资料,使历史文化精髓大放异彩,促进经济、环境、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游走在中西亚风情中——探访伊宁市南市区
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不到南区等于没到伊宁市,南市区民居是来伊宁市的游客必游景点之一。
严格来讲,南市区民居不是景点,而是维吾尔族人200多年前从南疆迁到伊犁屯垦后世代居住的地方。那时的房屋是用泥巴、杨木和和伊犁河的石头搭建而成的,由于871年沙俄侵占伊犁时俄罗斯人大批迁到此地,如今的民居有欧化的趋向,特别是斯拉夫式的建筑比较普遍。造房的木头去枝之后,没有经过刨削加工,直接用来架构和支撑屋顶、阁楼和阳台,它们的基石不仪有伊犁河畔的泥上,还有河里的石头。整个街区看上去大气而浑然一体,据说这里的房子都很牢固,许多都已有数百年历史,样式接近上耳其风格的都是近年新建的。南市区民居位于伊宁市东南端,现为伊宁市维吾尔族聚居区。这里有清朝乾隆年间建造的陕西大寺、拜图拉大寺,不同时期建造的300多幢古建筑,还有2万多户造型别致、富有民族特色的庭院式民居。长时期的多民族交融,使这一片区成为新疆民族多元文化聚集的特色区域从颇具现代化的伊宁高楼望去,仿佛在回望历史。
原来,维吾尔族人居住文化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对家和故上的依恋他们世代聚居,家族人口增多,增建的房间占去院落的一部分同时他们也十分注重房屋的装饰和园艺进入南市区任任何一个家庭,您仿佛置身在中亚和和西亚风格文化的包围中,采撷头顶的葡萄,嗅着满星的玫瑰花香,嘴里还咬着奶茶里的茶叶棍、穿艾德来丝绸的维吾尔族姑娘端着馓子走到了你面前此时,南市区的庭院文化用独特的气味和力量已经吸纳了每一个进入的人。
这些未经规划、自家精心建造的楼上楼、楼外楼、楼套楼,在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的装饰中向伊犁河边尽情地延展,并没有顾及土地,因为这里的每一寸上地都宜居。当地的少数民族居民大都传承了祖辈留下的铁艺、木制品、皮具、马具、刀具、骨雕、葫芦画、刺绣、沙粒画、传统乐器等手工制作技术、有的还会制作传统冰淇淋、格瓦奇等特色冷饮。
走在古老干净的小巷中,时空仿佛转换到了中亚和西亚交界处的小镇,小巷幽深崎岖,盘虬蜿蜒,土墙朴拙苍茫难得的是虽然作为开放的旅游地,小区居民的生活却没有受什么影响,人们该干什么干什么,完全没有表演给外人看的感觉。
小巷四通八达像迷宫一样,如果没有导游带领,不熟悉的游客一定会迷路自从伊宁市委,市政府对南市区民居保护与开发后,在小巷内铺了宽阔的柏油路,游客坐着马的就能在巷内自由穿行,或者沿着多种文字的指示牌也能走出巷子。顺着楼梯下到院中葡萄架下,小院干净整洁庭院里栽种着葡萄、月季等花草走进民屉小屋,屋内非常华丽温馨,各种民族装饰把整座房子打扮得丰富多彩,颇具民族特色这些房子的地上都铺着厚厚的地毯,房子
中央的长桌上摆放着各种干果食品,地上一角摆放着各色花被,墙壁镶嵌着石膏制的花草花纹,同时挂满乐器,花哨的民族服装与纱帘作为装饰大大的衣柜上精美的木刻使整个屋子显得华丽无比。看得出这家很富裕,但室内的摆设总给人一种虚幻的感觉。南市区的维吾尔族人对镜头表现得泰然自若,而儿童们对于照相表现出的极大热情让记者应接不暇,一进民居大门,立刻被一群好奇的孩子围住,个个叫着笑着在记者的相机前挤眉弄眼,然后踮着脚要求观看相机中的自己。如今,南市区民居已成为伊宁市旅游的一张名片,伊犁展示民族风情的窗口,伊宁市委、市政府也意识到了南市区民居的重要性,早在2007年就实施了旧城的保持与改造,完成了4,2、平方公里范围内的26条主巷道和97条小巷道52公里的道路建设,配记套铺设供水管道30公里、排水管道39公里,安装路灯1500盏,加上绿化投入,总投资近1亿元。相信南市区人民的生活会因为旅游开发而变得越来越好。六星街:期待再次闪耀城市之光在伊宁市有一个在计划上为平面六星形的社区——六星街、六星街以中心的学校、商铺、清真寺等公共建筑物为中心,向外辐射出六条放射的街道,把街区分成六个扇形地区,中心外围为居住区,这种类以六角形的街巷目前只有英国、德国少数几个欧洲国家尚有留存,在我国实属罕见。六星街古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1934年,伊犁屯电垦使公署从霍城惠远迁至伊宁后,伊宁便开始成为伊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内驻有政府机关移驻军营盘,有维吾尔、汉、萨范、回等各民族居,入口开始逐渐增多,新疆军阀盛世才为了巩固自已的政权,实行反帝、亲苏、民平(民族平等)、清廉、和平、建设的“六大政策”,大量前苏联工程技术人员来到伊犁,随他们一起到来的还有不少俄罗斯普通百姓,成为定居在伊犁的大量俄罗斯人中较早的一批,在流传较广的说法中六星街由德国工程师瓦斯里规划设计,街区布局与19世纪末现代城市规划先驱埃比尼泽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有着极其相似之处,但谁也无法肯定地说六星街的形成就没有受到前苏联城市建设规划的影响新疆大杂居、小聚居的特色在六星街内表现得尤为明显,这里生活着汉、哈萨克、回、维吾尔、俄罗斯等七八个民族,但从大的方面划分又可以分为哈萨克族聚居区、维吾尔族聚居区和俄罗斯族聚居区。穿行在六星街的小巷内,烤肉摊、水果铺、馕铺、农家餐厅,还有路边卖面肺子和米肠子的小推车,各种香味混合成的味道直往人的鼻子里钻,吸引着你不断地向前探索除了这些,更吸引人的还是隐藏在小巷内带着田园风格的各式民族庭院。从那门廊上古老斑驳、褪色开裂的木雕护板上,积满铁锈的铁艺窗棂上,处处都能感受到时光在这里留下的痕迹,而更多的则是充满了浓郁伊斯兰风格的维吾尔挨建筑和俄罗斯铁皮尖顶木屋静静地矗立着。跨出巷口就是车水马龙的柏油街道,随时可见一辆辆现代或本田轿车从眼前驶过,而跨入小巷仿佛又看到逝去的岁月“闹市通幽”也许是描绘六星街最好的词语,古老和现代就这样如一幕幕舞台剧平静地在伊宁市六星街上演绎着类似这样的场景也许在中国很多有年头的老城内都可以见到。一个城市的历史就这样在新旧交替中渐进着,直到给我们留下一个背影、一段记忆。六星街对于研究伊犁建筑史学、城市发展史学以及民俗学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当年的六星街是伊宁市一颗闪耀的明星,历经70多年岁月风尘的洗礼后,六星街已经苍老了,它如同这变化的世界里繁华城市中的一位隐者,默默地坚守着,期待着光芒重新闪耀的那一刻为保护六星街多年来历史沉淀下的古老民俗文化,保留六星街内古建筑的原始风貌,今年,伊宁市将六星街列为旧城保护性改造的重点项目,投资3000
多万元拓宽、硬化道路,修建供排水管道,安装路灯改造工程完工后,六星街古老的民俗文化将得到完美的保留,同时又将与现代都市节拍完美融合,继续和传承伊宁市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伊宁市发展旅游业一张极富文化内涵的名片展现在世人面前,给来这里旅游、观光的游客展现一个古老而现代的六星街。伊宁市习称“呼勒佳”的历史由来
明末清初、卫拉特(亦作瓦刺、厄鲁特)蒙古势力迅速扩张 17世纪末,额尔齐斯河与伊犁河流域大片草原相继被其盟主准噶尔部所占康熙五十六年(1717),第三代汗主策妄阿拉布坦(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