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突破全国卷热点题型5 元素“位—构—性”综合推断题的解题策略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热点题型突破系列5 元素推断题的解题策略 新人教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热点题型突破系列5 元素推断题的解题策略 新人教版
答案 C
5.(2015·河北石家庄质检)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 增大,Y单质是最轻的金属,常用于制备新型电池,Z的原子序数是X的原 子序数的9倍,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nWO2x+2,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为Y2O2 B.离子半径:Y+>X- C.保存XZ的溶液,应使用带玻璃塞的细口试剂瓶 D.氢化物的稳定性:Z>W
()
X
Y
ZW
Q
A.W、X 两种元素在自然界中都存在相应的单质 B.Q、Y 分别与活泼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仅含离子键 C.Y、Z 分别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前者的半径较大 D.X、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容易相互发生反应
解析 由“只有Z为金属元素”可知Z为Al,Q、W、X、Y分别 为Cl、Si、C、O;Si在自然界中无单质存在,A项错误;由O与活泼 金属元素Na形成的化合物Na2O2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可知B项错误;由 离子半径:O2->Al3+可知,C项正确;Al(OH)3不与H2CO3反应,D项 错误。
巩固训练
1.(2015·山东烟台一模)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W 均为短周期元素,其中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 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Z>W B.含Y元素的盐溶液一定显酸性 C.原子半径:r(W)>r(Z)>r(Y)>r(X) D.X的气态氢化物与W的气态氢化物可发生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
2.按图推断法(文图转化法) 解题过程中,很多情况只涉及短周期元素或前20号元素,可以先在 草稿纸上根据题中文字信息画出只包含短周期或前20号元素的元素周期表 片段,比照此表进行推断,能大大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即先进行文图 转化,再按图推断元素。 3.特征突破法 对有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以充分利用题中暗示的突破口,联系 其他条件,各个击破,推出结论。 对没有明显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以充分利用题目所给条件的限 定,逐步缩小推断范围,并利用各元素的相互关系予以推断。如充分利用 元素的位置关系和原子序数关系规律,可以进行推断。

“位—构—性”综合推断题的解题方法

“位—构—性”综合推断题的解题方法

“位—构—性”综合推断题的解题方法一、依据元素原子结构推断元素利用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特征为元素推断的突破口,是元素推断题的重要类型之一,题目通常以文字叙述的形式给出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位置关系等关键信息。

解题时可结合短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元素的特殊性质,对元素进行合理的推断。

1.根据核外电子的排布三大规律推断元素(1)最外层电子规律(2)“阴三、阳四”规律某元素阴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若为阳离子,则位于第四周期。

如S2-、K+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则S位于第三周期,K位于第四周期。

(3)“阴上、阳下”规律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若电性相同,则位于同周期,若电性不同,则阳离子位于阴离子的下一周期。

如O2-、F-、Na+、Mg2+、Al3+电子层结构相同,则Na、Mg、Al位于O、F的下一周期。

2.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确定其化合物的化学式知道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主族序数后,根据化合价规律就可以写出它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例如(用R代表元素):残缺元素周期表型推断题一般给出两种信息:一是给出局部的元素周期表,展示出几种不同元素的相对位置;二是给出某种元素的位置特征、原子结构特征或由该元素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的特殊性质。

解答此类题目时,要先根据给出的某种元素的特殊结构或性质,确定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然后以此为“坐标原点”,根据其他元素与该元素的位置关系,进而确定其他未知的元素。

1.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特殊结构的应用(1)元素周期表中第一周期只有两种元素H和He,H元素所在的第ⅠA族为元素周期表的左侧边界,第ⅠA族左侧无元素分布。

(2)He为0族元素,0族元素为元素周期表的右侧边界,0族元素右侧没有元素分布。

利用这个关系可以确定元素所在的周期和族。

2.熟悉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特殊位置三、依据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推断元素利用元素及其化合物特殊组成与特殊性质的元素推断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题型,题目一般通过文字叙述提供某些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如能腐蚀玻璃、黄绿色气体等),解题时抓住这些关键特性,首先确定其为何种元素,然后以此为突破口,推知其他未知元素。

“位、构、性”综合推断题的解法

“位、构、性”综合推断题的解法

解题篇经典题高一使用 2020年6月“ !、"、##$%& 断()*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 王 燕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化学的 一种重要工具,是近年全国卷选择题必考问题之一。

一般以元素推断的形式呈现,重点考查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原 子半径大小的比较、元素的性质等相关知识!整体来看,考点比较集中,需要考生能够从提 供的信息中准确提取相关内容,并与已有元素化合物知识整合,解决相关问题,是知识融合的经典题型。

四、分类解析1.依据元素周期表的“片段结构”推断兀^素。

!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 、Y 、Z 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 与X 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WX Y Z、‘'位、构、性’的关系核电荷数 电子 :结构结构决定位置位置反映结构丨位置氐最外层电子数互相+断性质反映结构结构决定性得失电子能力(氧化性,还原性) 金属性、非金属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K 化物的LMQ 性二、周期表中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1)周期表右上角,即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同一主族从下到上,有5种关系逐渐增加。

(2)周期表左下角,即同一周期从右到A. 原子半径:W V XB. 常温常压下,Y 单质为固态C. 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Z V WD. X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解析:第一步:挖掘题干信息。

厂-H 信息1]—W 、X 、Y 、Z 为短周期主族元素挖掘题干信息一元素相对位置 I I x| Y I Z H信息3]w 与X 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第二步:确定元素。

左,同一主族从上到下,有4种关系逐渐增加。

其关系大致如下所示:W(N )X(A1)Y(Si)Z(P )元素非金属性、单质氣化性、得电子能力、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髙价氧 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元素金属性、单履还原性、夷电子能力、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三、解题思路图表觀,讎元飆期表戕躺元素文字能,舲巌及其胎躺齟 推断元素翳启羸臨肝翳特讎航素判瑯頑懈,龊各元素在元隸 期耕的超騎同腳、同主航黜鮫规亀分祈黜髒第三步:分析判断,结合元素性质以及元素周期表、周期律,分析选项,得出答案。

“位—构—性”关系的综合推断

“位—构—性”关系的综合推断

“位—构—性”关系的综合推断利用“位—构—性”关系综合考查元素周期律是高考的热点题型,通常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的片段、短周期元素的结构特点、元素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元素推断,然后考查粒子半径大小比较、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化学键类型的判断、物质性质判断等。

解答元素推断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其解题流程如右。

一、解题必备智能1.元素“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2.推断元素的基本思路3.高考考查的角度及判断分析依据4.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在推断中的作用(1)性质与位置互推是解题的关键熟悉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主要包括:①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②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④金属与水或酸反应置换H2的难易程度。

(2)性质和结构的互推是解题的要素①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原子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②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③正确推断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的大小及结构特点;④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

二、突破常考题型类型一依据原子结构特点推断元素[典例1](2019·全国卷Ⅲ)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

X与Z同族,Y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次外层电子数,且Y原子半径大于Z。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熔点:X的氧化物比Y的氧化物高B.热稳定性:X的氢化物大于Z的氢化物C.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D.Y的单质与Z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硝酸[思维建模]第一步:挖掘题干信息,确定元素名称与位置第二步:根据元素周期表、周期律判断递变规律[解题方略]1.核外电子排布三大规律(1)最外层电子规律某元素阴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相同,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若为阳离子,则位于第四周期。

(3)“阴上、阳下”规律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若电性相同,则位于同周期,若电性不同,则阳离子位于阴离子的下一周期。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卷)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5单元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专题五 元素推断题解题技巧(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卷)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5单元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专题五 元素推断题解题技巧(

专题五元素推断题解题技巧考情剖析元素推断题是综合考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元素化合物性质的重要题型,该类题型具有综合性强、形式灵活、命题角度广等特点。

主要以两类题型呈现。

第一种题型:在选择题中结合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元素及化合物的知识考查元素推断,如2015年全国卷Ⅰ第12题、2015年全国卷Ⅱ第9题、2014年全国卷Ⅰ第10题、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第9题等;第二种题型:在非选择题中结合元素周期表中“位、构、性”的关系及利用物质结构和性质进行综合考查元素的推断。

题型一由微粒(原子或离子)结构、元素位置特征推断【解题策略】正确推断元素的常用方法(1)根据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推断:①由原子结构等式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元素的种类:电子层数=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如果已知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须将其转化为原子结构示意图来确定。

②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阴离子对应的元素在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稀有气体元素的前面,阳离子对应的元素在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稀有气体元素的下一周期的左边位置,简称“阴前阳下”。

(2)根据元素主要化合价的特征关系推断:①根据等式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最高正化合价数=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O、F除外)。

②如果已知负化合价(或阴离子的符号),则须用等式先求出最高正化合价:最高正化合价=8-|负化合价|,再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根据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推断:同周期中左边元素的原子半径比右边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同主族中下边元素的原子半径比上边元素的原子半径大。

(4)由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特殊结构推断:①元素周期表中第一周期只有两种元素H和He,H元素所在的第ⅠA族为元素周期表的左侧边界,第ⅠA族左侧无元素分布;②He为0族元素,0族元素为元素周期表的右侧边界,0族元素右侧没有元素分布。

1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X、Y、Z均为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五 “位-构-性”综合推断题的解题方法(练)(解析版)

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五 “位-构-性”综合推断题的解题方法(练)(解析版)

专题讲座五“位-构-性”综合推断题的解题方法第一部分:高考真题感悟1.(2022·海南·高考真题)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同周期并相邻,Y 是组成水的元素之一,Z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金属性最强,W原子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XW是非极性分子A.3B.简单氢化物沸点:X>YC.Y与Z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D.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水溶液呈酸性【答案】C【解析】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Y同周期并相邻,且Y是组成水的元素之一,则Y为O元素,X为N元素,Z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金属性最强,则Z为Na元素,W原子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则W为Cl元素。

A.由分析,X为N元素,W为Cl元素,NCl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其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A错误;B.H2O和NH3均含有氢键,但H2O分子形成的氢键更多,故沸点H2O>NH3,B错误;C.Y为O元素,Z为Na元素,两者形成的化合物为Na2O、Na2O2均为离子化合物,C正确;D.N、O、Na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NaNO3呈中性、NaNO2呈碱性,D错误;答案选C。

2.(2022·浙江·高考真题)X、Y、Z、M、Q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的核外电子数YX分子呈三角锥形,Z的核外电子数等于X、Y核外电子数之和。

M与X同主族,Q是等于其周期数,3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与Z形成的10电子微粒有2种B.Z与Q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可用于饮用水的消毒M Z与MQ的晶体类型不同C.2D.由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均显酸性【答案】B【解析】X的核外电子数等于其周期数,X为H,YX3分子呈三角锥形,Y为N,Z的核外电子数等于X、Y核外电子数之和,则Z为O,M与X同主族,则M为Na,Q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Q为Cl,综合分析,X为H,Y为N,Z为O,M为Na,Q为Cl。

5 专题突破11 元素“位—构—性”综合推断题的解题策略

5 专题突破11 元素“位—构—性”综合推断题的解题策略

专题突破11元素“位—构—性”综合推断题的解题策略一、依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元素残缺元素周期表型推断题一般给出两种信息:一是给出局部的元素周期表,展示出几种不同元素的相对位置;二是给出某种元素的位置特征、原子结构特征或由该元素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的特殊性质。

解答此类题目时,要先根据给出的某种元素的特殊结构或性质,确定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然后以此为“坐标原点”,根据其他元素与该元素的位置关系,进而确定其他未知元素。

1.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特殊结构的应用(1)元素周期表中第一周期只有两种元素H和He,H元素所在的第ⅠA族为元素周期表的左侧边界,第ⅠA族左侧无元素分布。

(2)He为0族元素,0族元素为元素周期表的右侧边界,0族元素右侧没有元素分布。

利用这个关系可以确定元素所在的周期和族。

2.熟悉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特殊位置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短周期元素H、Be、Al族序数等于周期数2倍的元素C、S族序数等于周期数3倍的元素O周期数等于族序数2倍的元素Li、Ca周期数等于族序数3倍的元素Na、Ba 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H、C、Si最高正价是最低负价绝对值3倍的短周期元素S除H外,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F知道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主族序数后,根据化合价规律就可以写出它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例如(用R代表元素):ⅣA ⅤA ⅥA ⅦA 氢化物RH4RH3H2R HR 最高价氧化物RO2R2O5RO3R2O7以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特征为元素推断的突破口,是元素推断题的重要类型之一,题目通常以文字叙述的形式给出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位置关系等关键信息。

解题时可结合短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元素的特殊性质,对元素进行合理地推断。

依据核外电子排布的三大规律推断元素:1.最外层电子规律某元素简单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若为阴离子,则该元素位于第3周期;若为阳离子,则该元素位于第4周期。

如S 2-、K +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则S 位于第3周期,K 位于第4周期。

2019高考化学二轮专项5专项提升五元素推断题的思维模型和解答技巧_图文

2019高考化学二轮专项5专项提升五元素推断题的思维模型和解答技巧_图文
2019高考化学二轮专项5 专项提升五元素推断题的 思维模型和解答技巧_图

专题提升五│ 方法技能总述
方法技能总 述
• 元素推断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中“位、 构、性”的关系及学生利用物质结构和性质 进行综合推断的能力。该类题目综合性强, 难度较大,所占分值较高。学生需要掌握短 周期所有元素的结构特点、它们在元素周期 表中的位置和性质以及掌握它们形成化合物 的性质,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得到答案。
专题提升五│ 考向互动探究
例1 短周期元素A、B、C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且A与C在周期表中位置上下相邻, 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下列有关叙述 不正确的是(C )
A.A与C可形成共价化合物 B.A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C的氢化物的稳定性 C.原子半径A<B<C D.B的氧化物的熔点比A的氧化物的熔点高
A项中,O2-、Na+、Al3+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但离 子半径依次减小,A项错。氢与氧可形成H2O和H2O2两种常见 化合物,B项错。C项中,热稳定性是XmY(H2O)>XmR(H2S), 正确。D项中,W、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Al(OH)3 和H2SO4,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不正确。
专题提升五│ 考向互动探究
变式题 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 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 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 相等。下列说法正确C的是( )
A.元素Y、Z、W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其半径依次增 大
专题提升五│ 考向互动探究
[解析] A与C在周期表中位置上下相邻,A、C同主族, 且A在第二周期,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次外层电子 数,B为镁元素,根据A、B、C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0,则A为碳元素,C为硅元素。A与C可形成共价化合物SiC, CH4的稳定性大于SiH4的稳定性,MgO为专题提升五│ 考向互动探究

元素推断题的常见解题方法

元素推断题的常见解题方法

元素推断题的常见解题方法元素推断题是考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律)、元素性质等知识的重要题型,同时也是考查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的常用手段。

其命题空间广阔,知识渗透性强,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如何才能快速准确突破这类题型,以下解题方法,以供参考。

一、从元素“位-构-性”突破1. 利用元素位置【例题1】短周期元素X 、Y 、Z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试回答: (1)X 元素单质的化学式___若X 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相等,X 单质的摩尔质量是___。

(2)Y 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

(3)Z 单质的晶体类型属于_______Z 与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

解:由X 、Y 、Z 都是短周期元素,结合周期表可知X 、Y 、Z 分别是一、二、三周期的He 、F 、S ,由此易得各问答案如下:(1)He 4g/mol (2)(3)分子晶体2. 利用原子结构【例题2】W 、X 、Y 、Z 四种短周期元素,W 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X 原子的电子总数与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W 原子与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Z 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

则(1)元素名称X Y Z W 。

(2)写出W 4XY 2Z 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该化合物的名称是 。

解:由题意结合原子结构特点依次得出W 是H ,Z 是O ,X 是C ,Y 是N 故答案是(1)X 是碳、Y 是氮、Z 是氧、W 是氢(2)CO(NH 2)2 尿素。

3. 利用元素特性【例题3】A 、B 、C 、D 均为短周期元素,B 、A 可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其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2∶1,且分子中电子总数分别为18和10;B 与D 能形成一种极易溶于Na +[:S :]2- Na + .. ..水的碱性气体X,B与C能形成极易溶于水的酸性气体Y。

X分子与B2A分子中的电子数相同、Y分子中的电子数为18,A,B,D形成离子化合物,其化学式为B4A3D2,其水溶液呈弱酸性;请回答:(1)元素符号A B C D 。

元素推断题解答技巧

元素推断题解答技巧

该题型是高考的热点题型,命题落点是借助元素周期表的片段(某一部分) 推断元素,然后利用位一构一性”关系综合考查元素及化合物性质和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内容。

一、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1•根据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1)最外层电子规律(2)阴三阳四”规律某元素阴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相同,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若为阳离子,则位于第四周期。

(3) 阴上阳下”规律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若电性相同,贝y位于同周期,若电性不同,则阳离子位于阴离子的下一周期一一阴上阳下”规律。

2•根据元素周期表结构与原子电子层结构的关系(1) 几个重要关系式①核外电子层数=周期数(对于大部分元素来说);②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 8 —|最低负价|③|最高正价|最低负价| =(2) 熟悉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特殊位置①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元素:H、Be、Al。

②族序数等于周期数2倍的元素:C、S o③族序数等于周期数3倍的元素:0。

④周期数是族序数2倍的元素:Li、Ca o⑤周期数是族序数3倍的元素:Na、Ba o⑥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H、C、Si o⑦最高正价是最低负价绝对值3倍的短周期元素:S。

⑧除H夕卜,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F o⑨最高正价不等于族序数的短周期元素:0(F无正价)o二、由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推断(1) 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单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中氢的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C o(2)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N。

(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氢化物沸点最高的元素或氢化物在通常情况下呈液态的元素:0。

(4) 等物质的量的单质最轻的元素:H ;最轻的金属单质:Li。

(5) 单质在常温下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Br;金属元素:Hg。

(6) 最高价氧化物及其水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元素:Al(7) 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起化合反应的元素:N ;能起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S o(8) 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短周期元素:Li、Na、F o三、综合利用位”构”性”关系推断1.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2•推断元素的常用思路根据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及已知条件,可推算原子序数,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等,基本思路如下:四、元素推断的特殊技巧1•公式” +验证”巧推短周期相邻元素(1)若已知三元素的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之和经验公式:三种元素原子序数之和犬黒中某元素的原子序数注意:若整除则无解。

2019版高考化学复习元素“位、构、性”推断题的解题策略学案新人教版

2019版高考化学复习元素“位、构、性”推断题的解题策略学案新人教版

9 元素“位、构、性”推断题的解题策略元素“位、构、性”关系是高考全国卷的必考点,常见题型是选择题,题目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等为题干,集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及元素化合物知识于一身,具有综合性强、思维容量大的特点。

侧重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1.结构与位置互推是解题的核心(1)掌握四个关系式①电子层数=周期数;②质子数=原子序数;③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④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主族序数(O、F除外),负价=主族序数-8。

(2)熟练掌握周期表的结构及周期表中的一些特殊规律①“凹”型结构的“三短四长已完全,七主七副八零完”;②各周期元素种类;③稀有气体的原子序数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④同主族上下相邻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

2.性质与位置互推是解题的关键熟悉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主要包括:(1)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2)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4)金属与水或酸反应置换H2的难易程度。

3.结构与性质互推是解题的要素(1)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原子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2)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3)正确推断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的大小及结构特点;(4)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

4.解答“位、构、性”推断题的整体思路1.X、Y、Z均为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B.单质沸点:X>Y>ZC.离子半径:X2->Y+>Z-D.原子序数:X>Y>Z解析:选D。

短周期元素X、Z形成的最低价离子为X2-、Z-,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X、Y、Z三种元素分别处于第ⅥA、ⅠA、ⅦA族。

又知X和Y处于同一周期,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从而推知X、Y、Z分别为S、Na和F。

2020版高考化学复习学科素养专项提升5明确复习重点轻松突破元素“位—构—性”推断课件苏教版

2020版高考化学复习学科素养专项提升5明确复习重点轻松突破元素“位—构—性”推断课件苏教版
解析 答案
增大,则原子半径:Si>N>O,故A正确;SiO2是不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故B
关闭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由N、O和H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NH4NO3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A.原子半径:W>X>Y 关闭 故 错误;Cl 的非金属性比 Si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 B.C 化合物 WY 不溶于水 2 性 SiO C. 由2 X 、Y 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所有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 3<HClO 4,故D正确。 C :H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Z 解析 答案
关闭
由戊、己的位置及二者分别是空气、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可判断出戊
A. 甲一定是金属元素 是氮元素 ,己是氧元素,则庚是氟元素,丁是碳元素,丙是铝元素,乙是镁元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庚>己>戊 素。A项,甲可能是H或Li,错误;B项,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 C.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可以相互反应 增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也增强,正确;C项,Mg(OH)2和Al(OH)3不能发生关闭 D.庚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表示元素的某种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关系(Z为 核电荷数,Y为元素的有关性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可用B来表示ⅡA族元素的价电子数;②可用D来表示ⅦA族元 素氢化物的沸点;③可用E来表示第三周期元素单质的熔点;④可用 C来表示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⑤可用F来表示ⅠA族元素 单质的熔点;⑥可用A来表示F-、Na+、Mg2+、A13+四种离子的离子 半径。 A.①②③⑥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⑤⑥ D.全部
(五) 明确复习重点 轻松突破元素“位—构—性”推断
核心素养的认知与形成 核心素养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从近几年对元素周期律的考查情况看,我们在复习时要抓住宏观 上的规律,即元素的各项性质(跟金属或非金属的反应,活泼金属或 非金属与水、酸、碱的反应,非金属元素形成气态氢化物的情况, 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等)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发生周期性变 化。 核心素养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做到“心中有表”。此类题目通常是 推测不熟悉甚至未知的元素,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先确定该元素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然后根据元素的性质进行推断。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 微专题五 位构性综合推断题的解题策略课件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 微专题五 位构性综合推断题的解题策略课件

解析 第一步:挖掘题干信息
第二步:确定元素
第三步:分析判断,结合元素性质,以及元素周期表、周 期律,分析选项,得出答案
A.常温下Na或Mg单质都是固态,故A错误; B.Z的氢化物是KH或CaH2,二者都是离子化合物,故B 正确; C.Y、Z形成的化合物是KCl或CaCl2,为强酸强碱盐,其 水溶液呈中性,故C错误; D.W、Y的最高价分别是0、+7价,F元素非金属性最强 ,没有正化合价,故D错误; 【答案】B
2.元素的位置关系和原子序数关系的应用 (1)同一周期中元素的原子序数比左边元素原子序数 大1,比右边元素的原子序数小1。 (2)同主族上下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关系
①若在ⅠA族或ⅡA族,原子序数之差为上周期所包含的元 素种数。
②若在ⅢA~ⅦA族,原子序数之差为下周期所包含的元素种数。 如第三和第四周期的同族相邻元素, 若在ⅠA或ⅡA族,原子序数之差为8; 若在ⅢA~ⅦA族,原子序数之差为18。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2
B
非金属区
3
Al Si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逐渐增强
4
Ge As
5
金属区 Sb 金属性逐渐增强
1.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 2.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归纳总结 周期表中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类型二、根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性推断元素
例2.(2018新课标Ⅰ卷·12·6分)主族元素W、X、Y、Z的 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W、X、Z最外层电子 数之和为10;W与Y同族;W与Z形成的化台物可与浓硫酸 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X的单质为气态 B.Z的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 C.Y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W与Y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化学】巧思妙解“位—构—性”综合推断题

【化学】巧思妙解“位—构—性”综合推断题

【化学】巧思妙解“位—构—性”综合推断题元素推断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中“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利用物质结构和性质进行综合推断的能力,题目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所占分值较高。

而掌握短周期元素的结构特点、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是解决元素综合推断题的有效方法。

一、元素综合推断题求解的一般思路解答元素推断题的一般思路:图中,左侧为题目直接或间接给出的信息,中间为推断出的信息,右侧为推断结果。

二、有关综合推断的必备知识与题型分析题型1 由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破题策略】1.牢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能区分长短周期、主副族、每周期的元素数目等)是求解的基础,一定要做到“心中有表”。

2.熟悉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特殊位置和数据特征,具体请参照重点全解专题一和专题二的内容。

【调研1】短周期元素A、B、C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与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上下相邻,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与C可形成共价化合物B.A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C的氢化物的稳定性C.原子半径A<B<CD.B的氧化物的熔点比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高【解析】A与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上下相邻,则A、C同主族,且A在第2周期,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所以B为镁;据A、B、C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 0,推出A 为碳,C为硅,A与C可形成共价化合物Si C,CH4的稳定性大于SiH4的,MgO为离子晶体,A(碳)的最高价氧化物CO2为分子晶体,原子半径B>C>A。

答案:C题型2 由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推断【破题策略】掌握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性是关键,解决这一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要熟记《考试大纲》要求的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方面的典型特征。

比如(1)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单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中氢的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C。

专题5 第26讲 微专题14 “位—构—性”综合推断题的解题方法

专题5 第26讲 微专题14 “位—构—性”综合推断题的解题方法

越小,则氮离子的离子半径大于氧离子,故A错误;
XY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氧元素的 Z
非金属性强于氮元素,则水的稳定性强于氨气,故B正确;
硅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为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反应,故C错误;
二氧化硅为共价化合物,化合物中含有共价键,氯化镁为离子化合物,
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化学键类型不相同,故D错误。
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Y、Z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
对位置如图所示。W与X以原子个数比为2∶1形成的化合物常用作火箭
燃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Y>X>W
√B.热稳定性:W2Y>XW3
C.Z的最高价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不能与任何酸反应
XY Z
D.ZY2的化学键类型与MgCl2相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设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由X、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5可得a+(a+1)+(a+2)=15,解得a=4,则Z为Si元素、X为N元素、
Y为O元素,由W与X以原子个数比为2∶1形成的化合物常用作火箭燃料
可知,W为H元素。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
专题精练
题组一 结构特点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相结合推断
1.短周期元素m、n、p、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排序如图所示,其中m的气
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m>n
B.氢化物稳定性:n<p
√C.简单阴离子半径:p>q
mn pq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p>q
(2)性质与位置互推是解题的关键 熟悉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主要包括: ①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②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③最高价氧化物 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④金属与水或酸反应置换H2的难易程度。 (3)结构和性质互推是解题的要素 ①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②同主族元 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③正确推断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 的大小及结构特点;④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破全国卷热点题型5元素“位—构—性”综合推断题的解题策略
[热点精讲]
1.建立“位—构—性”关系模型
2.结构与位置互推是解题的核心
(1)掌握四个关系式:①电子层数=周期序数;②质子数=原子序数;③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④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主族序数(O、F除外),最低负价=主族序数-8。

(2)熟练掌握周期表的结构及周期表中的一些特殊规律:
①“凹”型结构的“三短四长七刚满,七主七副八零完”;②各周期元素种数;③稀有气体的原子序数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④同主族上下相邻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

3.性质与位置互推是解题的关键
熟悉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主要包括:(1)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2)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4)金属与水或酸反应置换H2的难易程度。

4.结构和性质的互推是解题的要素
(1)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原子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2)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3)正确推断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的大小及结构特点;(4)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

5.元素推断题中常用到的推断依据
(1)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或气态氢化物能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化合反应的元素:N。

(2)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或无正化合价的主族元素或无氧酸可腐蚀玻璃的元素或简单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元素或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最弱的元素:F。

(3)焰色反应呈黄色的元素:Na;焰色反应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的元素:K。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

(5)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和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或元素的简单氢化物能和其氧化物在常温下反应生成该元素对应的单质,该元素是S。

(6)单质为黄绿色气体的元素:Cl。

(7)可组成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两种元素:O、N。

[热点精练]
精练一依据结构特点或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
1.(2020·武汉调研)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常温常压下,Y的单质和氧化物均能与X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生成一种相同的气体,且该气体分子与CH4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

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元素X的简单氢化物比其他三种元素的简单氢化物稳定
B.元素Y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C.元素Z的含氧酸只有两种
D.元素W、Y位于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
解析:选C。

CH4是正四面体结构,短周期主族元素中还能形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的气体的是Si和H或Si和F,Si的单质与氧化物均能与HF的水溶液反应生成SiF4,故Y为Si,X为F;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Z为S,W为B。

F的非金属性最强,其简单氢化物比其他三种元素的简单氢化物稳定,A正确;在自然界中硅主要以二氧化硅、硅酸盐的形式存在,B正确;S的含氧酸有亚硫酸、硫酸、硫代硫酸、连二硫酸等,C错误;B位于第二周期第ⅢA族,Si位于第三周期第ⅣA族,B和Si均位于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D正确。

2.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Y的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比M的低,则X的单质可与强碱溶液反应
B.简单阴离子半径:M>Z>Y
C.若Y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则X的氧化物不与任何酸反应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M
解析:选C。

若Y的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比M的低,则Y为C,从而推知X为Al,Al能与强碱溶液反应,A项正确;M、Z的简单阴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则核电荷数越小,半径越大,所以简单阴离子半径:M>Z;M、Z的简单阴离子比Y的简单阴离子多一个电子层,故简单阴离子半径:M>Z>Y,B项正确;若Y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则Y为N,从而推知X为Si,SiO2能与氢氟酸反应,C项错误;非金属性:Z>M,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M,D项正确。

精练二依据结构特点及物质的特性或用途推断
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Y 是至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在周期表中处于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的位置,W的
单质广泛用作半导体材料。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Y、X、W、Z
B.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W、Z、Y、X
C.元素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Y、Z、W、X
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X、Y、W
解析:选A。

由于Y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Y为氟元素;X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属于第ⅥA族元素,且原子序数小于9,则X为氧元素;由于Z在周期表中处于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的位置,且其原子序数大于9,则Z为铝元素;由于W的单质广泛用作半导体材料,则W为硅元素。

A项,Y、X、W、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7、6、4、3,正确;B项,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l、Si、O、F,错误;C项,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F、O、Si、Al,错误;D项,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F、O、Si,错误。

4.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N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Y的次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总数的1/4,离子化合物ZX2是一种储氢材料,W与Y属于同一主族,NY2是医学上常用的水消毒剂、漂白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Y和W分别与X形成的简单化合物的热稳定性:X2Y>X2W
B.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Y2-<Z2+<N-<W2-
C.ZX2和NY2中化学键一致,且微粒个数之比均为1∶2
D.H x N的水溶液加入Na y W中生成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可证明非金属性:N>W 解析:选A。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N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则X为氢元素;Y的次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总数的1/4,则Y为氧元素;离子化合物ZX2是一种储氢材料,根据化合价可知Z为镁元素;W与Y属于同一主族,则W为硫元素;NY2是医学上常用的水消毒剂、漂白剂,则NY2为ClO2,N为氯元素。

精练三依据物质的转化关系推断
5.(2020·山东省实验中学模拟)已知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
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Y、M、N分别是由这四种元素中的两种组成
的常见化合物,甲、乙为其中两种元素对应的单质。

若X与Y、甲与乙摩尔质量相同,Y 与乙均为淡黄色固体,上述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省略)。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沸点:N>M
B.A、C、D的常见氧化物相互之间一定能发生反应
C.简单离子半径:D2->B2->C+>A+
D.C与其他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解析:选B。

甲、乙为其中两种元素对应的单质,Y与乙均为淡黄色固体,则乙为S,Y为Na2O2;X与Y、甲与乙摩尔质量相同,则甲为O2,X为Na2S;由转化关系图可知,M为H2S,N为H2O。

综上所述,A为H,B为O,C为Na,D为S,X为Na2S,Y为Na2O2,M为H2S,N为H2O。

N为H2O,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M为H2S,所以沸点H2O>H2S,A正确。

A为H,C为Na,D为S,其常见氧化物分别为H2O、H2O2、Na2O、Na2O2、SO2、SO3,H2O2和Na2O、Na2O2不反应,B错误。

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小,半径越大,所以离子半径O2->Na+,又因为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所以离子半径S2->O2->Na+>H+,C正确。

C为Na,Na是活泼金属容易失电子,所以与其他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D正确。

6.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在如
图所示的物质转化关系中,p、q、m、n分别是元素W、X、Y、Z
的气体单质,p和s均为有色气体,v的水溶液呈碱性。

常温下,
0.1mol·L-1t溶液与0.1mol·L-1u溶液的pH均为1。

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A.Y、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B.元素的非金属性:Z>Y>X,原子半径:X<Z<Y
C.s溶于水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v的电子式可表示为
解析:选D。

根据流程图可知,m、n在放电条件下反应生成r,r与n反应生成有色气体s,结合题意可知,m为氮气,n为氧气,r为一氧化氮,s为二氧化氮,t为硝酸;另一有色气体单质p是氯气,q是氢气,v为氨,u为氯化氢。

则X、Y、Z、W分别为氢、氮、氧、氯。

A项,Y、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HNO3、HClO4均为强酸,正确;B项,元素的非金属性:O>N>H,即Z>Y>X,原子半径:H<O<N,即X<Z<Y,正确;C项,s 溶于水的反应3NO2+H2O===2HNO3+N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正
确;D项,v为氨,其电子式可表示为,,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