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复习题——辨析、简答海大权威版

合集下载

海南大学马原复习资料(大题)

海南大学马原复习资料(大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2.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体现:主观唯心主义。

3.辩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其他一切认识论的观点是:实践是证实的基础4.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科研成果参差不同表明什么?生产实践的需要5.有人认为只有些在书本上的理论是真实的死搬书本上的教条...... 出现在唯理论6.从群众中来再从群众中去,在实践中认识过程体现了什么?实践- 认识-实践7.在现在生产力中自然科学属:渗透性因素实体要素:劳动对象,工具系统。

8.五种社会形态划分依据:生产关系的性质9.黑格尔和黑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10.马克思认为哲学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11.以下有四个观点能表述唯物辩证发的特征的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观念12.揭示事物发展动力源泉的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13.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据相互转化辩证法的观点是:物极必反相反相成14.商品产生的绝对性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劳动者15.自由竞争和生产关系的关系是: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二多选题1.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必要行政手段、计划手段。

2.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资本家对剩余价值无限追求、竞争的压力3.实践的基本形式: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人民收割水稻、法官审理案件、科学家做实验、演员演唱歌曲。

属于实践4.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5.感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感觉、知觉、表相。

6.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因素有,生产方式---人口因素---地理条件三简答题1.简述列宁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答: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应。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存在性.意义:1、他指出无只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完整版)马原辨析题以及答案

(完整版)马原辨析题以及答案

辨析题参考答案一、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1、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仅在于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参考答案: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凡是主张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就属于唯物主义阵营;与此相反则属于唯心主义阵营。

第二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即凡是主张我们的思维能正确反映现实世界的是可知论,与此相反的则是不可知论。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把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仅归结于为人们提供一个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是不全面的。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所以它是“科学之科学”。

参考答案:把哲学当做“科学之科学”,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对哲学性质和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的一种错误看法。

在古代由于生产力低下和人们认识能力不高,各门具体科学都还处于未分化的状态而包含在哲学之中,这时的哲学也就带有一种知识总汇的性质。

到了近代,具体科学纷纷从哲学的母体中分化了出来,成为专门的独立学科。

一些哲学家由于未能理解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一般与个别、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把哲学当做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一种特殊科学,提出了“哲学是科学之科学”的命题,这个命题本身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哲学当做“科学之科学”的观点,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性质的规定。

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但不能由此就说它是“科学之科学”。

3、意识是特殊物质的功能和属性,因而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物质。

参考答案:这是一种从正确前提导出错误结论的观点。

意识依赖于物质,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这种物质的功能,但它又是与物质有本质区别的。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是具有主观特性的精神现象。

马哲考试试题和答案

马哲考试试题和答案

马哲考试试题和答案试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答: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指的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指的是客观实在性,即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3、什么是唯物辩证法?答: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科学方法,它强调事物的内部矛盾和斗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识”概念指的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识”概念指的是人的主观性,即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认识。

5、什么是唯心主义?答:唯心主义是一种认为精神或思想是第一性的哲学观点,它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精神或思想是世界的本原。

6、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形而上学有什么区别?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形而上学有本质区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是客观存在的,而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是精神的或者是思想的。

7、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概念。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概念指的是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实践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也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基础。

8、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发展”概念。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发展”概念指的是事物的前进性和上升性,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发展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马哲期末考试试题答案一、简答题1、请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答案: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既不同于唯心主义把精神看作是世界的本原,也不同于旧唯物主义用纯粹的自然科学来代替哲学上讲的物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包括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而且包括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

2、请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辨析题及答案定稿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辨析题及答案定稿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辨析题及答案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辨析题题库: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世界观人人都有,所以哲学也人人都有。

错误。

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根本看法。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自发地形成这样或那样的世界观,但只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

2、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唯心主义都是不可知论。

错误。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基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是基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区分。

唯物主义者和彻底的唯心主义者(如黑格尔、贝克莱)肯定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坚持可知论,而另一部分唯心主义者(如休谟)则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坚持不可知论。

3、世界统一于存在。

错误。

这是一个折衷主义的观点。

因为在这里,存在是不明确的,如果存在是物质的话,这是唯物主义的观点,如果存在是指精神的话,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与它的物质性。

4、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存在。

错误。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与具体实物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把物质归结为看的见摸得着的东西,混淆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如,生产方式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5、大脑分泌思想,就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

错误。

意识不是人脑自生的。

65页最后一段“人脑是意识的器官。

主观映像。

”6、新生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

错误。

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

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不能以出现的先后作为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准。

7、正确的意识其根源是客观事物,错误的意识则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

错误。

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正确的思想是对客观事物的错误反映,错误的思想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

8、唯物主义都倡导能动的反映论。

错误。

264页4-7行9、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有限的。

错误。

就具体认识过程而言,人们的认识能力收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不可能穷尽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2022年海南师范大学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海南师范大学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海南师范大学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2、实践的中介是()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3、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4、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三个基本历史形态是()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C.奴隶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封建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资本主义时期的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A. 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6、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根本保证是()A.社会制度的和谐完善B.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C.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D.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7、在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A.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B.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C.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D.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8、“民主社会主义”实质上是()A.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B.改良的资本主义C.科学社会主义中的一种D.社会主义的最佳模式9、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A.理论斗争B.议会斗争C.经济斗争D.政治斗争10、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A.占人口大多数B.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C.具有先进思想D.掌握历史发展规律11、社会形态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12、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的实质是()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B.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C.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D.人民当家作主13、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A.具体劳动B.剩余劳动C.商品的生产形式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14、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A.国际卡特尔B.混合联合企业级C.跨国公司D.国际康采恩15、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有许多,但不包括()A.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B.在国际贸易关系中剩余价值大量流失C.金融风险加大D.经济发展机会大大减少二、多项选择题16、中国大跃进时期党中央提出了1959年钢产量比1958年翻番的口号,于是全民掀起了大炼钢铁的热潮,各地出现了许多土高炉,并大量砍伐树木用作燃料,这个口号和与之相应的措施使得1959年钢产量基本达到了预定的目标,然而这些钢却有近一半质量不合格。

广东海洋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604《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广东海洋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604《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广东海洋大学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604)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物质
2、辩证否定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4、客观真理
5、群众观点
6、社会存在
二、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意义
2、量变、质变及其二者的辩证关系
3、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及其二者的辩证关系
4、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5、意识的能动性及其主要表现
6、实践的含义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三、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每小题8分,共40分)
1、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上两个根本对立的派别。

3、辩证法只承认“亦此亦彼”,不承认“非此即彼”。

4、能动的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四、论述题(20分)
试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

结合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谈谈坚持这一思想路线对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指导意义。

604《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1 页共1 页。

马哲试题及答案(全套)

马哲试题及答案(全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配套复习题及(绪论部分)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B)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D)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C)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单项选择题答案】1.C 2 。

2022年广东海洋大学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广东海洋大学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广东海洋大学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2、“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3、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4、从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看,物质的惟一特性是()A. 运动性B.客观实在性C.不可分性D.时空性5、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

这种观点属于()A. 唯物主义决定论B. 唯心主义非决定论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D.相对主义诡辩论6、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都存在的经济关系是()A.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B.实行按劳分配原则C.实行按需分配原则D.实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体制7、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分配方式是()A.原始社会B.阶级社会C.社会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8、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观点的依据是()A.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D.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9、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础是()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德国古典哲学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空想社会主义学说10、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A.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才能实现B.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11、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A.古为今用方针B.历史分析方法C.彻底批判的革命精神D.全盘否定的分析方法1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出周期性的原因在于()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周期性D.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13、商品的本质因素是()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价格14、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统治的“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A.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B.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C.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D.通过购买所属公司全部股票直接掌握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15、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是()A.有利于所有国家B.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C.有利于发展中国家D.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二、多项选择题1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所蕴涵的深刻哲理是( )A.“不同”是指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差异性B.“和”是指不同事物相辅相成共生共长C.“和而不同”的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和均衡D.不同事物可以达到调和17、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A.对工人的剥削程度B.预付资本量的大小C.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D.劳动生产率的高低18、下列选项中,否认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有()A.物是感觉的复合B.存在就是被感知C.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D.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1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发展的新现象有()A.垄断资本跨部门发展B.大型企业间的联合与兼并加剧C.私人垄断加速向国家垄断转变D.跨国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20、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三、辨析题21、实现共产主义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辨析题库[1]

马克思主义哲学辨析题库[1]

辨析: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及逻辑证明它在实践中的作用。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他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因此,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就不能到主观领域内去寻找,不能到理论领域内去寻找,思想、理论自身不能成为检验自身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标准。

其次,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实践具有把思想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特性。

因此,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

逻辑证明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检验理论真理性和普遍性的作用,是对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补充。

在实践中,人们常常对提出的计划、方案进行理论论证,已确认其可行性,当论证通过后便可认为是一套可付诸实际的正确计划、方案。

但逻辑证明不能取代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已被逻辑证明的东西,还必须最后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最终被认为是确定无疑的认识,逻辑证明必须服从于实践检验的最后结果。

2、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但是我们老师说的是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在最后)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家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简答:1、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其在马克思主义中的作用。

联系: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有机联系的整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证明和应用,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核心和结论。

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他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

马克思主义基础期末考试复习辨析题

马克思主义基础期末考试复习辨析题

马克思主义基础期末考试复习辨析题辨析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它能够合理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F2.人的活动的目的能否实现,取决于人的动机是否善良,意志是否坚强. F3.意识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 T4.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应. T二、辨析题1、旧唯物主义与辨证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F2、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T3、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证人。

F4、“感亦须待有物,有物则有感,无物则无感”是唯物主义的倾向T5、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由于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不同的实践标准。

T6、“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F7、“真理没有阶级性”的含义是人们对真理的认识与阶级立场无关。

F8、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

T二、辨析题1、在文化的作用问题上,有人认为:“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

F2、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在于不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

F3、人们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态。

T4、人类发展的历史归根到底是思想发展的历史。

F 劳动发展史5、“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T6、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和广泛应用,带来了经济增长,却使全球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危机。

F7、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

F8、在人们的历史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F二、辨析题及参考答案1.“世界观”与“哲学”是完全等同的概念。

错误。

世界观是人们在经验态日常生活中自发形成的关于世界的总看法或根本观念;哲学则是少数思想者对于朴素世界观进行高度概括整理的自觉成果,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2.古希腊学者克拉底鲁(Kratylos)“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判断,比较其老师赫拉克利特(Herakleitos)“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判断,更彻底地揭示了世界运动的永恒性或绝对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辨析题及答案整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辨析题及答案整理

辨析题题库:1.哲学是关于世界不雅的学问,世界不雅人人都有,所以哲学也人人都有.错误.世界不雅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根本意见.人们在日常生涯中总会自发地形成如许或那样的世界不雅,但只有体系化理论化的世界不雅才是哲学.2.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唯心主义都是不成知论.错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基于哲学根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区分,可知论和不成知论是基于哲学根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区分.唯物主义者和完整的唯心主义者(如黑格尔.贝克莱)确定思维与消失的同一性,保持可知论,而另一部分唯心主义者(如休谟)则否定思维和消失的同一性,保持不成知论.3.世界同一于消失.错误.这是一个调和主义的不雅点.因为在这里,消失是不明白的,假如消失是物资的话,这是唯物主义的不雅点,假如消失是指精力的话,这是唯心主义的不雅点.世界的真正同一性在与它的物资性.4.物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客不雅消失.错误.物资是标记客不雅其实的哲学范畴,它与具体什物的关系是共性与共性的关系.把物资归结为看的见摸得着的器械,混杂了共性与共性的关系.如,临盆方法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5.大脑排泄思惟,就像肝脏排泄胆汁一样.错误.意识不是人脑自生的.65页最后一段“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主不雅映像.”6.新闹事物就是新消失的事物.错误.新消失的事物不必定是新事物.新事物是指相符客不雅纪律,具有壮大性命力和弘远前程的事物.不克不及以消失的先后作为区分新旧事物的尺度.7.准确的意识其根源是客不雅事物,错误的意识则是人的脑筋主不雅自生的.错误.意识是客不雅世界在人脑中的主不雅映像.准确的思惟是对客不雅事物的错误反应,错误的思惟是对客不雅事物的曲解的.虚幻的反应.8.唯物主义都建议能动的反应论.错误.264页4-7行9.人类的熟悉和实践是有限的.错误.就具体熟悉进程而言,人们的熟悉才能收到主客不雅前提的制约,不成能穷尽对客不雅事物的熟悉.但按其赋性及其无穷成长的可能性来说,人类思维是至上的,完整可以或许熟悉无穷着的客不雅世界.(290页)在特定实践活动中,可用于实现目标中介或者手腕都是有限的.但同时,人是有意识的消失物,对实践既定目标超出是永无只尽头的.(81页)10.既然实践是熟悉的独一路源,那就没有须要倡导卖力念书,接收间接经验.错误的.确定实践是熟悉的起源,其实不排挤接收间接经验的须要性.熟悉起源于实践是就人类熟悉总体而言的.对于每一个具体的熟悉主体,其绝大部分常识起源于间接经验,任何人都不须要也不成能事事直接经验.在你为间接经验,在他人则是直接经验.所以,人类的一切熟悉都是来自于实践的,但接收直接经验的同时,不排挤接收间接经验.11.有效即真谛.(不做请求)错误.这是适用主义的真谛不雅.适用主义以为真谛是不雅念和行动对人有效的后果,以为概念.思惟.理论是不过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预期目标而设计的对象,这实际上是一种主不雅真谛论.(P286)12.人平易近群众是汗青的剧中人,汗青人物是汗青的剧作者.错误.人平易近群众是汗青的创造者.人平易近群众作为创造汗青的决议力气,既是汗青的“剧中人”,又成为汗青的“剧作者”.汗青人物对汗青成长有深入影响,但其感化的施展受到社会成长客不雅纪律的制约,植根于人平易近群众的实践活动.离开人平易近群众,汗青人物将一事无成.13.是否承认社会汗青的纪律性,是唯物史不雅与唯心史不雅的根本对峙.错误.二者的根本对峙不在于是否承认社会汗青的纪律性,而是表示在对社会汗青关根本问题的不合答复上.唯物史不雅以为社会消失决议社会心识;而唯心史不雅则以为社会心识决议社会消失.二者的其他对峙和不合都是由这一根本对峙派生和成长而来的.14.经济基本是社会的最终决议力气.错误.经济基本决议上层建筑,但经济基本其实不是社会成长的最终决议力气.经济基本是在临盆力基本上形成和成长的,是被临盆力决议的.临盆力才是社会成长的最终决议力气,它决议了经济基本并经由过程经济基本决议着全体社会生涯.15.经济落伍的国度在哲学上仍可以或许吹奏第一小提琴.准确.这是恩格斯关于社会心识相对自力性道理的准确论断.社会心识同经济成长程度具有不服衡性,经济成长程度较高的国度,其社会心识其实不必定属于时期前列,经济成长程度其实不高的国度,其社会心识不必定滞后,有的还超出临盆成长程度较高的国度. 16.一言兴邦.一言丧邦.错误.胡适的这句话是豪杰史不雅的不雅点,属于主不雅唯心主义的唯意志论.它从社会心识决议社会消失的不雅点动身,单方面夸张少数汗青人物的意志和思惟在社会成长中的感化.17.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须要基本和前提.错误.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须要前提.小我只有获得自我须要的须要的知足,才干成为价值的创造者,为他人和社会进行创造和奉献.同时,自我价值经由过程人的社会价值来实现和表示,经由过程对社会的进献显示本身的人生意义.18.物资文明是社会文明成长的根本标记.(本题不做请求)准确.物资文明指人类改革天然界的物资成果的总和,是社会临盆力成长状态的实际表示.临盆力是社会成长的重要标记,是实现社会成长各类目标的前提前提,是社会成长的分散表现,是社会成长的客不雅标记,是社会成长进步的重要标记.物资文明作为精力文明.政治文明的基本,是社会文明成长的根本标记.19.临盆力成长是社会成长的独一尺度错误.198页第三段.是重要尺度但不是独一尺度.准确看待和处理各类尺度之间的关系.不克不及仅看临盆力程度的高下,更要看临盆关系对于临盆力的顺应程度.20.社会心识都属于思惟上层建筑错误.思惟上层建筑又叫意识形态.P244页倒数第二段.如天然科学.逻辑学. 说话学等不属于思惟上层建筑.21.科学技巧成为划分社会形态的重要标记.错误.这是技巧决议论的不雅点.它的错误不在于确定科学技巧在社会成长中的动力感化,而在于把这种感化绝对化,不睬解只有临盆关系才是划分社会经济形态的根本标记,并组成了社会形态的实际基本.(第188页)22.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错误.否定是新旧事物接洽的环节,辩证否定的本质就是“抛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评又继续,既战胜其消极身分有保持其积极身分.23.真谛的内容是客不雅的,情势是主不雅的.答.准确.真谛是标记主不雅与客不雅相相符的哲学范畴.作为真谛的反应对象,客不雅事物及其纪律是不以人的主不雅意识为转移的.作为人脑对客不雅对象进行不雅念上的加工的产品,真谛须要经由过程感到.知觉.表象.概念.断定.推理等主不雅情势表达出来. 24.熟悉是反应和创造的同一.准确.人的熟悉是以实践为基本的创造性的反应活动.反应与创造不成朋分,反应内涵地包含创造,创造消失于反应之中.辩证唯物主义熟悉论把熟悉的反应特征与创造特征同一路来,是一种能动的反应论.(265页)25.人们不克不及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态.准确.人类的汗青的成长(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客不雅的因果性和必定性,它为主体选择供给了汗青成长的多种可能性以及实现每一种可能的多种情势.人们的主体选择不是自由和随便的,只能在由汗青必定性决议的必定规模内进行.或者人类汗青是人自发创造活动的进程和成果.当临盆关系不顺应临盆力成长的请求时,人们势必在客不雅可能性的基本上变动陈旧的社会形态,树立顺应临盆力成长请求的新的社会形态.但是,正如人们不克不及自由选择必定的社会临盆力,人们也不克不及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态.26.一切汗青都是当代史.错误.(书P160页倒数第三行起)27.唯物主义都以为社会消失决议社会心识.错误.社会消失决议社会心识是唯物史不雅的根本不雅点.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它们在天然不雅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汗青范畴,就陷入了唯心主义,以为是社会心识决议社会消失.28.感到到了的器械,我们不克不及连忙懂得它,只有懂得了的器械才干更深入地感到它.准确.感性熟悉经由过程感到器官获得的对事物表示现象和外部接洽的熟悉,具有形象性但缺少深入性.只有把感性熟悉上升到理性熟悉,才干战胜感性熟悉的局限性,更清楚地感到这个对象各方面的特色和变更.29.上层建筑合适本身的经济基本也不必定对社会成长起促进感化.准确.对于某一社会而言,该社会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本本质上老是相顺应的,上层建筑可否促进社会成长不单单取决于它是否顺应本身的经济基本,而取决于它所办事的经济基本的性质.当这一经济基本合适于临盆力成长的请求时,与这一经济基本相顺应的上层建筑就能促进社会成长,反之,就阻碍社会进步.30.人不克不及一次踏进同一条河道.(不做请求)错误.物资是绝对活动和相对静止的同一体.假如说人一次都不克不及踏进同一条河,就是否定了物资的相对静止性.这句话是对赫拉克利特不雅点的画蛇添足,是狡辩论.31.时光是“人成长的空间”.准确.自由时光的若干直接决议着人的成长空间的大小.人的成长空间的大小取决于人的各类活动在时光上所占的比重.经由过程进步劳动临盆率,缩短须要劳动时光,增长自由时光,扩展了小我的社会成长空间,供给了小我自由成长的舞台.32.文化和文明是一回事.错误.(248第二段4-7行)。

马哲辨析论述材料题汇总

马哲辨析论述材料题汇总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辨析题1、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2、唯物主义者是可知论者,唯心主义者是不可知论者。

3、哲学上两大基本派别是一元论和二元论。

(四)简答题1、为什么说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2、简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3、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4、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5、如何正确认识科学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关系?(五)论述题及材料分析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参考答案(三)辨析题参考答案1、答案要点:错误。

①这一论断是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规定,而不是对所有哲学的规定。

②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无论哪一个学派都不能成为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2、答案要点:错误。

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根据其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来划分的。

而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是根据其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来区别的。

②唯物论者是可知论者,如果说唯心主义都是不可知论者就是片面的。

在哲学史上,大多数唯心主义哲学家都承认世界是可知的,如黑格尔这样一些唯心主义者。

只有少数哲学家才是不可知论者。

3、答案要点:错误。

①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这两大派别是由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

②一元论和二元论回答的是世界本原是一个,还是两个的问题,它们不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

这个命题掩盖了唯物主义何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

从而也掩盖了二元论的不彻底性的唯心主义实质。

因而,该命题是错误的。

(四)简答题参考答案:1、答案要点:①从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②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

③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又不同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自发形成的、不系统的、朴素的世界观,它是经过理论论证的、具有严密的逻辑,形成一定思想体系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表现。

中国海洋大学马克思基本原理期末复习题

中国海洋大学马克思基本原理期末复习题

马克思基本原理期末思考题答案一、辨析题1、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的重要性,唯心主义强调精神的重要性。

答:唯物主义的确重视物质的重要性,唯心主义也的确重视精神的重要性。

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并不在这一点。

恩格斯认为,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二者的区别在于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精神,物质与精神谁是第一性。

所以该命题表述不准确。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的源泉和动力,因此社会矛盾越多,社会发展自然越快。

答: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统一性和对立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但并不意味着矛盾越多,社会发展越快,该说法割裂了矛盾的对立性和统一性,忽视了矛盾概念中的统一性的作用,是片面的。

过多的社会矛盾不仅不利于社会的发展,甚至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辩证否定就是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

答:辩证否定并不就是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根据唯物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的结果;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因此辩证否定并没有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是辩证的扬弃。

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包含的哲理是截然对立的,他们的分歧是哲学中两个基本派别的根本分歧。

答:(1)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试题及答案2套

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试题及答案2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各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将 其符号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 1分,共10分)1、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C ) A 、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B 、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C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 、物体的位置移动或场所的变更2、 实践中“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视了 ( D )A 、矛盾的同一性B 、矛盾的普遍性C 、矛盾的斗争性D 、矛盾的特殊性 3、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而已。

”表明(B )A 、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B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 、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区别D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指( D )6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A ) A 、能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B 、能使自身价值发生转移C 、能保存资本价值D 能转移资本价值 7、资本循环三种职能形式是(C ) A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C 、由认识到实践,由实践到认识5、划分阶级的标准是( D )A 、人们的政治立场和思想态度B 、不深刻的认识和深刻的认识 D 、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 B 、经济收入的多少C 、人们在生产中起的不同作用的不同D 、人们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关系所造成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8、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是( B )A、通过“个人联合”实现的B、通过“参与制”实现的C、通过工业垄断实现的D通过银行垄断实现的9、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D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生产扩大与价值增殖的矛盾C、生产扩大与市场实现的矛盾D、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10、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实质是(D )A、促使资本主义稳定增长B、消除经济危机C、改善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条件D、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符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简答题

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简答题

大题:1、唯物辩证法与中国的中庸的关系?2、评价实用主义真理观(实用是否就是真理?马克思认为实用就是真理)3、资本的概念4、人的价值(评价、标准、对社会的贡献)还有个:唯物辩证法是不是折中的方法1、唯物辩证法是不是折中的方法?或者是唯物辩证法是否与中庸学说相通?2、评论实用主义真理观3、理解资本的概念4、有关价值的论述:p144-p145P16《三》,p21第三.人的价值标准5、p186垄断价格6、P198第二节食安老师给的,,仅供参考1、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题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马克思是否过时)3、认真钻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从理论体系上来把握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要把经典作家的论断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去认识,并紧密结合今天的实践来加深领会,努力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3、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现代科技革命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宇宙观;现代科技革命证实、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基本原理;现代科技革命提出的新问题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步和发展;4、评价人的价值标准是什么?价值指客体对主体的意义,人的价值指人对人自身的意义。

人的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二者缺一不可。

自我价值:指人自身目的的实现和需要的满足社会价值:指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的大小。

而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对人民对社会的贡献,而不在他取得什么。

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的高低与财富的多少,是不能评价他的价值的高与低的。

5、唯物辩证法是不是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不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一、辨析题1.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现在是21世纪了,时代变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错误。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和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

2.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错误。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3.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错误。

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二、简答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狭义仁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础有哪些?1. 德国古典哲学2.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 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辨析题1.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错误。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不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标准。

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观点。

2.运动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错误。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事物之间的联系既是客观的,又是普遍的。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运动只是事物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都是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世界统一于存在。

错误。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讲的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4.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它们都是无条件存在的,绝对的。

错误。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5.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错误。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6.物质就是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东西。

错误。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

有的物质如电场、磁场、引力场等虽然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们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

7.存在就是被感知。

错误。

这种观点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他说明物质只不过是我们经验到的感觉材料的累积,习惯的力量使它们在我们的心中联结起来。

但根据辨证唯物论的观点,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静止地看问题。

8.“变化即发展”。

错误。

一定形式的运动都意味着一定的变化,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而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而变化不只是前进和上升的,还有相反的变化,所以“变化既发展”是错误的。

9.人的衰老是个逐渐的过程,因此一个人从幼年到老年仅仅是一个量变的过程。

错误。

人的衰老过程是一个逐渐的过程,但是在量变的同时产生了质变,因此人从幼年到老年不只是量变还有质变。

二、简答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 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即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

其二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物质能否被人们的意识所反映和认识的问题。

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

物质观是指是客观存在的,是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意义:1.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3. 体现了唯物论和辨证论的统一4.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同意,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

3.何为意识?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

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征第二、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第三、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到人类的意识。

4.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钥匙”;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5.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有哪些?第一,统一行使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6.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有哪些?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7.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如何?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一方面,在总的两边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另一方面,在质变的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第二章一、辨析题1.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错误。

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是感性认识的感觉阶段,是直接的感性经验。

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2.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正确。

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反复无限发展。

3.既然是客观决定主观,那么当一个人犯了错误的时候,主要应从客观上找原因。

错误。

主观与客观是辩证的关系,一方面客观决定主观,另一方面主观对客观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的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因此,人的认识正确与否既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又受主观因素及社会因素的影响。

4.认识来源于感觉。

错误。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是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5.真理是有用的,所以,有用的就是真理。

错误。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不能通过是否有用来认定是否是真理。

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其次、从实践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之间的区分是相对的,不能将其截然分开。

第三章一、辨析题1.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

错误。

科学技术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进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

但科学技术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不能消灭压迫和剥削,也不足以克服社会关系中的各种矛盾。

2.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错误。

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只有反映了社会存在的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3.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错误。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经济基础并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经济基础是在生产力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是被生产力决定的。

生产力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决定了经济基础并通过经济基础决定着全部社会生活。

4.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

错误。

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所以群众创造历史。

5.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

正确。

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同时,也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二、简答题1.怎样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怎样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社会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第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