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目前认识和建议
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
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MERIT-HF试验中不同NHYA分级患者的死因分析表明,中度心衰患者一半以上死于心律失常导致的猝死,因此ICD对心衰患者而言非常重要。
1.循证医学证据在MADIT-试验及SCD-HeFT临床试验中,与常规药物治疗相比,除颤器治疗可减少23%-31%的死亡危险性。
COMPANION临床试验结果显示,CRT治疗使病死率呈下降趋势(下降24%);联用ICD与CRT治疗使病死率进一步下降(下降36%)。
上述临床试验显示植入除颤器可以改善左心室功能不全患者的生存率。
因此,预防性植入ICD在这些患者中是值得推荐的。
2.ICD临床应用建议(1)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符合以下条件,推荐植入ICD作为一级预防减少心脏性猝死从而降低总死亡率:心肌梗死后至少40dLVEF30%;长期最佳药物治疗后NYHA分级H或1级;合理预期生存期超过一年且功能良好(I类适应证,证据水平A)。
(2)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符合以下条件,推荐植入ICD作为一级预防减少心脏性猝死从而降低总死亡率:LVEF30%长期最佳药物治疗后NYHA心功能:或m级症状;合理预期生存期超过一年且功能良好(I类适应证,证据水平B)。
(3)对于NYHAID-IV级、LVEF35%且QRS120mS的症状性心力衰竭可植入具有双心室起搏功能的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CRT-D),以改善发病率和死亡率(a类适应证,证据水平B)。
3.应用要点心衰患者是否需要植入ICD主要参考发生SCD的危险分层以及患者的整体状况和预后,最终结果要因人而异。
①对于中度心衰患者,符合适应证,预防性植入ICD是必要的。
②重度心衰患者的预期存活时间和生活质量不高,ICD可能不是最佳治疗策略。
③符合CRT适应证同时又是猝死的高危人群,尤其是心肌梗死后或缺血性心肌病的心功能不全患者,应尽量植入CRT-D。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ICD能感知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纤维性颤动,按临床室性心动过速频率设定心动过速感知频率,当室性心动 过速频率高于感知频率,脉冲发生器即被触发放电,对心脏释放电击能量,实施治疗功能。
1980年 2月,Mirowski和他的同事在美国约翰霍普斯金大学医院采用开胸手术的方法植入了世界上第1台 AID。
1985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其用于临床。
1988年,经静脉除颤导线第1次应用于临床,避免了开胸手术;随后开发了具有程控功能的第 2代 ICD (Ventak.P,美国 CPI公司生产);1989年第 3代 ICD开始用于临床,它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分层治疗(tiered therapy),即抗心动过速起搏(antitachycardia pacing,ATP)、低能量心律转复和高能量电除颤,不但减 轻了患者的痛苦,还具有多项参数程控功能。
1995年,双腔 ICD问世。可提供 DDD或 DDDR起搏,并能提高 ICD对持续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识别的特异 性,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误识别和不适当放电。
适应证
适应证
1、ICD在SCD一级预防中的推荐 ①心梗 40 d后及血运重建 90 d后,经优化药物治疗后心功能Ⅱ级或Ⅲ级,LVEF ≤35%;或者心功能 I级, LVEF ≤30%(证据水平 A)。 ②既往心梗导致的 NSVT,LVEF ≤30%,电生理检查能够诱发出持续性室速、室颤者(证据水平 B)。 ③非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经优化药物治疗 3~6个月后心功能Ⅱ级或Ⅲ级,LVEF ≤35%(证据水平 B)。 2、ICD在SCD二级预防中的推荐 ①心梗 48 h后发生的非可逆性原因导致的室颤或血流动力学不稳的室速患者(证据水平 A),以及血流动 力学稳定的持续性单形性室速患者(证据水平 B)。 ②心梗 48 h后不明原因的晕厥,电生理检查能够诱发出持续性单形性室速患者(证据水平 B)。 ③非缺血性心脏病,出现非可逆原因的室速 /室颤导致心脏骤停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持续性室速患者(证 据水平 A),以及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持续性单形性室速患者(证据水平 B)。 ④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自发持续性室速或室颤患者,无论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证据水平 B)。
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现状及展望(完整版)
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现状及展望(完整版)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一种常见而凶险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病情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突然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导致迅速死亡。
据国家心血管中心统计,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居全球之首。
近30年来,大陆SCD平均年发病率为40.7人/10万人,约50-70%的SCD与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有关。
及时有效地除颤是预防SCD 的关键,大量临床研究试验已证实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应用于猝死高危患者的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效果优于现有的药物治疗,可降低长期死亡率。
但传统经静脉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TV-ICD)的围手术期和长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多数是由植入式电极引起的,如静脉血栓、气胸、血胸、感染、心脏穿孔、电极断裂、心包填塞、三尖瓣损伤等。
部分患者由于心脏结构及解剖异常,如先天性心脏病、机械瓣及其他少见原因,以及ICD植入后感染并发静脉闭塞,而面临TV-ICD植入困难的问题。
为满足临床需求,填补TV-ICD的缺陷和不足,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应运而生。
其无需植入心内电极,简化了手术过程,避免了TV-ICD 电极相关并发症,活动限制少,为SCD高危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本文旨在阐述S-ICD的工作原理及临床应用。
一、S-ICD的组成及工作原理S-ICD主要由脉冲发生器和皮下电极导线构成。
其植入以体表解剖标志为参照,不需要X线照射。
脉冲发生器植入患者胸部左外侧第6肋水平腋前线和腋中线之间的皮下组织囊袋中。
皮下电极导线长45cm,两端有两个感知电极,两者中间有一直径3mm、长8cm的除颤线圈电极,电极经皮下隧道置于胸骨左缘1-2cm,近端位于剑突,远端位于胸骨柄。
导线自第6肋水平行至左侧腋前线,与脉冲发生器相连,组成三个感知向量,S-ICD可自动选择最佳的感知向量,用于心脏节律分析及室性心律失常检测。
与TV-ICD的腔内心电图不同,S-ICD获得的皮下心电信号类似于体表心电图,具有更高的分辨率,从而有利于通过形态学匹配来识别心脏节律。
icd植入指南及相关临床试验资料
ICD植入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总结词
ICD植入的适应症主要包括严重心律失常、家族猝死 史、心肌梗死等,而禁忌症包括感染、出血性疾病等 。
详细描述
ICD植入的适应症主要包括有症状的室性心动过速、 室颤和心脏停搏等严重心律失常患者,以及有家族猝 死史或心肌梗死等高危因素的患者。此外,对于药物 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的患者,ICD植入也是 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然而,ICD植入也有一些禁忌 症,如局部感染、出血性疾病、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 等。在决定是否进行ICD植入时,医生会综合考虑患 者的具体情况和风险因素,以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设计
随机对照试验,将患者分为ICD植 入组和药物治疗组,观察两组患 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试验方法与结果
方法
选取90例心律失常患者,等量随机分 为两组。ICD植入组接受ICD植入手术, 药物治疗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
结果
经过6个月的治疗,ICD植入组在减少 心律失常发作次数、提高生活质量等 方面优于药物治疗组,且未出现严重 并发症。
试验结论与意义
结论
ICD植入在心律失常患者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可有效减少心律失常发作次数,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意义
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04 ICD植入的实际应用与案 例分析
实际应用情况
01
ICD(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是一种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医疗 设备,通过植入患者体内,可以自动监测和纠正异常心律,预防心脏骤停。
进行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手术部位的消毒、 麻醉等。
植入ICD
通过胸壁或腹部的小切口,将ICD植入到患者的心 脏中。
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现状及展望(完整版)
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现状及展望(完整版)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一种常见而凶险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病情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突然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导致迅速死亡。
据国家心血管中心统计,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居全球之首。
近30年来,大陆SCD平均年发病率为40.7人/10万人,约50-70%的SCD与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有关。
及时有效地除颤是预防SCD 的关键,大量临床研究试验已证实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应用于猝死高危患者的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效果优于现有的药物治疗,可降低长期死亡率。
但传统经静脉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TV-ICD)的围手术期和长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多数是由植入式电极引起的,如静脉血栓、气胸、血胸、感染、心脏穿孔、电极断裂、心包填塞、三尖瓣损伤等。
部分患者由于心脏结构及解剖异常,如先天性心脏病、机械瓣及其他少见原因,以及ICD植入后感染并发静脉闭塞,而面临TV-ICD植入困难的问题。
为满足临床需求,填补TV-ICD的缺陷和不足,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应运而生。
其无需植入心内电极,简化了手术过程,避免了TV-ICD 电极相关并发症,活动限制少,为SCD高危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本文旨在阐述S-ICD的工作原理及临床应用。
一、S-ICD的组成及工作原理S-ICD主要由脉冲发生器和皮下电极导线构成。
其植入以体表解剖标志为参照,不需要X线照射。
脉冲发生器植入患者胸部左外侧第6肋水平腋前线和腋中线之间的皮下组织囊袋中。
皮下电极导线长45cm,两端有两个感知电极,两者中间有一直径3mm、长8cm的除颤线圈电极,电极经皮下隧道置于胸骨左缘1-2cm,近端位于剑突,远端位于胸骨柄。
导线自第6肋水平行至左侧腋前线,与脉冲发生器相连,组成三个感知向量,S-ICD可自动选择最佳的感知向量,用于心脏节律分析及室性心律失常检测。
与TV-ICD的腔内心电图不同,S-ICD获得的皮下心电信号类似于体表心电图,具有更高的分辨率,从而有利于通过形态学匹配来识别心脏节律。
全皮下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的临床应用与前景(完整版)
全皮下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的临床应用与前景(完整版)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1980年首次成功植入人体开启了心源性猝死治疗的一个新时代,长期以来的临床证据已证明ICD可以改善多种致心源性猝死疾病的死亡率。
自1998年开始,ACC/AHA将ICD作为二级预防的IA类推荐,最新的指南推荐的ICD的适应证包括多种心脏病心源性猝死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已成为预防心源性猝死的主要治疗手段。
传统的ICD系统是通过外周静脉送入ICD导线至右心室,并与埋藏在左胸部皮下的脉冲发生器相联,除颤电极导线在静脉及心腔内。
近年来一种全皮下ICD(subcutaneous ICD,S-ICD?)系统问世并开始应用于临床,本文就该系统的临床应用于前景进行介绍。
一、经静脉ICD存在的不足虽然ICD对于心源性猝死的防治具有跨时代的医院,但相关并发症始终是临床应用的困扰。
经静脉ICD系统的并发症包括操作相关的急性并发症和源于感染和电极功能不良的晚期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包括气胸、创伤性胸腔积液、电极移位、血肿和感染,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一项荟萃分析表明,ICD植入后的最初16个月所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1%。
长期的并发症主要源于电极功能不良和器械感染。
与普通起搏器电极相比,ICD电极的故障更常见,这与ICD电极组件多、工程学上更为复杂有关。
长期的研究表明,电极无故障率五年后快速下降,8年时降至60%,10年时年故障率达20%。
感染风险是经静脉ICD另一个终身存在的顾虑,更换发生器是一个特别受关注的时间点,因为此时感染风险几乎较初次安装时翻倍[1]。
REPLACE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前瞻性注册研究,评估接受心脏植入电子装置发生器更换的患者,结果表明,更换IDC或CRT-D时感染的发生率为1.6%[2]。
同时期的队列研究表明,单腔或双腔ICD平均电池寿命为5.9年,CRT-D为4.9年[3]。
这样一来,大多数ICD植入患者一生至少需要更换一次发生器,有些则需要多次更换,尤其是对CRT有着阳性反应的患者。
护理干预在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
护理干预在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是一种能够检测和治疗心脏疾病的医疗器械。
ICD能够监测心脏的心律,并在发现异常心律时进行干预,通过电击或药物治疗来恢复正常心律。
护理干预在ICD患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帮助患者适应植入器械,管理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首先,护理干预在ICD患者中的应用包括:1.术后的护理:植入ICD后,护士需要确保患者血压和心率稳定,监测ICD功能是否正常,帮助患者逐渐恢复活动能力,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2.ICD充电:定期为患者的ICD充电,保证器械的正常运行。
3.提供合理的饮食建议:ICD患者需要遵循低盐、低脂的饮食,以降低心脏负荷。
4.安全指导:教育患者避免磁场和电磁场的干扰,禁止使用影响ICD正常工作的电器设备和高压电源。
5.处理ICD感知器械解读问题:护士需要帮助患者辨别真正的心律异常和假性的感知干扰,以避免不必要的治疗。
1.减少发作性心律失常:ICD能够快速检测到心脏的异常心律,及时进行电击治疗,防止恶性室速和室颤等严重心律失常发生。
护士的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ICD,提高发现异常心律的能力,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2.提高生活质量:植入ICD后,一些患者会因为对疾病的恐惧和限制而导致心理困扰和生活质量下降。
护士的心理支持和教育指导可以帮助患者逐渐恢复正常生活,减少焦虑和抑郁,提高生活质量。
3.预防并发症:护士需要教育患者定期进行ICD检查和维护,及时处理电极和电池的问题,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干预可以提醒患者注意磁场和电磁场的干扰,避免电气性伤害和ICD感知干扰。
4.促进患者自我管理:护士的教育指导可以帮助患者了解ICD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技巧,培养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治疗依从性。
总结来说,护理干预在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是十分重要的。
【内科巡诊】_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
病例分析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
67/M 胸闷喘憋4年余,再发喘憋4天
4年前急性心梗,冠脉三支病变支架植入(LAD、LCX、RCA)术后, ECHO及心肌核素显像提示广泛心梗,LVEF 38%
4天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活动后喘憋,伴胸闷、心悸。后出现活动耐力 下降,仅能爬2层楼,平地步行600米。夜间可平卧,下肢不肿。
疗效有限
CRT: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MRI-DE:延迟增强磁共振检查
室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上出现≥3个心室起源的连续搏动 1. 非持续性室速(NSVT) 2. 持续性单形性室速(SMVT) 3. 持续性多形性室速和室颤
非持续性室速(NSVT)
1. 常见的无症状性心律失常 2. 连续≥3室性心律,频率>100/min,30s内自行终止 3. 结构性 & 非结构性
既往:2型糖尿病10年,大量烟酒史30年,余无殊 查体:P:92次/分,R:25次/分,BP:131/96mmHg。心界向左扩大,双下肺
呼吸音偏低,可闻及少量湿啰音,无外周水肿等体循环淤血表现
病例特点
老年男性,慢性病程急性加重 主要表现为活动后喘憋、活动耐量下降;加重前有上呼吸道感染 心界向左扩大,双下肺呼吸音低,少量湿啰音,无外周水肿等体循环淤血表现 4年前陈旧性心梗,冠脉三支病变支架植入术后 规范药物治疗后仍存在症状性心衰,NYHA III级 长期大量烟酒史
患者后续治疗
ICD植入:将右心室电极定位于右心室近心尖低位间隔部,过程顺利 积极加强冠心病二级t 2
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类
1. 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早搏) 2. 室速 3. 室扑、室颤
室性期前收缩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mplex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目前认识和建议-精品文档
建议
广大医师知道和熟悉ICD治疗的适应证及其卓越的疗效 。 现阶段在我国可依据美国2019AHA/ACC指南做参考。
即使医院的设备条件暂时不具备,缺乏经过训练的一班人员, 亦可及时发现这类患者,及时转送至有经验的医院,使患者 不至于失去有效治疗的宝贵机会。 双腔ICD的应用是临床心脏病学的一个重要发展,然而,需 要双腔ICD治疗的患者数目尚不清楚,观察的数目较少,随 访时间甚短,尚需更多的临床研究来证实或排除使用DDD(R) 的ICD患者带来的血流动力学好处。“98”年新指南中没有专 门提到双腔ICD适应证。根据一些学者的意见,我们认为在 下列情况下可考虑使用双腔ICD:1、合并任何心动过缓或 潜在心动过缓(包括需使用抗心律失常药);2、合并阵发 房性心律失常和室上速;3、合并心功能不全;4、合并肥厚 性梗阻型心脏病。
IIA类 无 IIB类 1、 推测心脏骤停是由于室颤所致,而由于身体其他原因不 能进行心电生理检查。(C 级) 2、 在等待心脏移植时,有归咎于持续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 的严重症状。(C级) 3、 诸如长QT综合征或肥厚型心肌病等有致病性室性快速心 律失常高危的家族性或遗传性疾病。(B级) 4、 伴发于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和左室功能障的非持续 性室速,在心电生理检查时可诱发持续性室速或室颤。(B 级) 病因未确定的晕厥反复发作,伴有心室功能障碍和心电生理 检查诱发出室性心律失常,而排除了其他可引起晕厥的原因。 (C级)
8、 NYHA分级IV级的,非等候心脏移植术的药物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级)
ACC/AHA2019年ICD治疗适应证指南,与 1991年及以前的指南相比,有重大改变
1、心脏骤停幸存者,只要心脏骤停不是一过性或可逆性诱发 的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所致,就是ICD治疗的指征。 2、自发的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3、原因不明的晕厥发作,心电生理检查时可诱发伴有血流动 力学改变的持续性室速/室颤,而药物治疗无效,不能耐受 或不取,列为ICD治疗的Ⅰ类适应证。 4、非持续性室速,发生在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患者, 左室EF≤35%,经药物治疗无效,就是Ⅰ类适应证。 5、推测心脏骤停是由于室颤所致,但由于身体的其他原因不 能进行心电生理检查证明持续性室速 /室颤是心脏骤停的原 因,但疑有室颤病史的患者是心脏猝死的高危者,应当考 虑用ICD治疗[7.12.19.37.38]。
全皮下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的临床应用与前景(完整版)
全皮下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的临床应用与前景(完整版)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1980年首次成功植入人体开启了心源性猝死治疗的一个新时代,长期以来的临床证据已证明ICD可以改善多种致心源性猝死疾病的死亡率。
自1998年开始,ACC/AHA将ICD作为二级预防的IA类推荐,最新的指南推荐的ICD的适应证包括多种心脏病心源性猝死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已成为预防心源性猝死的主要治疗手段。
传统的ICD系统是通过外周静脉送入ICD导线至右心室,并与埋藏在左胸部皮下的脉冲发生器相联,除颤电极导线在静脉及心腔内。
近年来一种全皮下ICD(subcutaneous ICD,S-ICD?)系统问世并开始应用于临床,本文就该系统的临床应用于前景进行介绍。
一、经静脉ICD存在的不足虽然ICD对于心源性猝死的防治具有跨时代的医院,但相关并发症始终是临床应用的困扰。
经静脉ICD系统的并发症包括操作相关的急性并发症和源于感染和电极功能不良的晚期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包括气胸、创伤性胸腔积液、电极移位、血肿和感染,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一项荟萃分析表明,ICD植入后的最初16个月所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1%。
长期的并发症主要源于电极功能不良和器械感染。
与普通起搏器电极相比,ICD电极的故障更常见,这与ICD电极组件多、工程学上更为复杂有关。
长期的研究表明,电极无故障率五年后快速下降,8年时降至60%,10年时年故障率达20%。
感染风险是经静脉ICD另一个终身存在的顾虑,更换发生器是一个特别受关注的时间点,因为此时感染风险几乎较初次安装时翻倍[1]。
REPLACE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前瞻性注册研究,评估接受心脏植入电子装置发生器更换的患者,结果表明,更换IDC或CRT-D时感染的发生率为1.6%[2]。
同时期的队列研究表明,单腔或双腔ICD平均电池寿命为5.9年,CRT-D为4.9年[3]。
这样一来,大多数ICD植入患者一生至少需要更换一次发生器,有些则需要多次更换,尤其是对CRT有着阳性反应的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ICD的识别功能
ICD准确有效地终止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基础是其良好的 心动过速的识别功能(Detection function)。 目前ICD常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识别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 1. 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的频率识别。 2. 心动过速发作时特点的识别。 3. 经QRS波形态的识别。 4. 识别时感知灵敏度的设置与调整。 5. 再识别与再确认。 6. 其他。
其他
16
术后肺炎,心衰,心包炎症等。
与脉冲发生器有关的并发症
囊袋并发症
1997 年 Gold 等 统 计 了 世 界 范 围 93 个 中 心 经 胸 部 安 置 Medtronic Jewel ICD 1000例 患者,囊袋的并发症1.8%[104]。多见为感染[100103],早期可由于创口裂开、囊袋血肿继发感染引起,晚期可由 于囊袋糜烂(erosion)、囊袋皮肤坏死起搏器外露等引起。致 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102]。
3、患者因存在心律失常需要长期同时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
一定要注意药物对患者心率及心电图的影响,并及时做出识别
程序的调整。例如:服用胺碘酮后,原来室速的频率可显著减
慢,并可明显低于原来室速的设定值,如果不及时调整,则低
频率室速发生后,ICD则会发生漏诊。对QRS波的宽度也一样,
服用药物后,QRS波宽度可能增加,甚至出现束支阻滞,这些
ICD释放除颤治疗后再程序时,心动过速持续间期设定值有时需 要较长(1-60秒),主要适用于除颤脉冲发放时诱发了频率较 快的心律失常,但又不能持续的情况。例如,诱发了加速性特 发性室速或房颤,这些心率可能很快下降,持续间期设定较8 长 时可以避免ICD不必要的治疗。
再确认功能 (Reconfirmationm) ICD系统再确认功能分成充电期中和充电期后二个阶段。 (1) 充电期中,如果有4个连续未能达到频率阈值间期的心动 周期,ICD则停止充电开始再识别。这被认为是治疗转向后再 确认(Diverted-Reconfirm). (2) 充电过程完成后,感知系统再测定充电后的三个心动周期 的间期,并与最低频率标准比较,2个达到频率间期时,ICD 立即发放除颤脉冲。如果其中2个未能达到阈值间期时,除 颤脉冲不发放,则“治疗转向后再确认”。此时能量仍储存 在电容器之中,如果再识别(Redetection)成立,ICD可以及 时发放电除颤脉冲。
2
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的频率识别
频率:有三种类型,室速(VT)、快速室速(FVT)和室颤 (VF)。
ICD识别室速或室颤的程序:感知R波,计算出心率做出室速、 快速室速或室颤的识别,并触发相应的ICD治疗。
频率阈值的设定:第一区:室速区,心率150次/分(R-R< 400ms。第二区:快速室速区,心率200次/分(R-R<300ms。 第三区:室颤区,心率250次/分(R-R<240ms。此值可因人 而异。
脉冲发生器功能障碍
ICD的失控(Runaway)和植入后的“风暴”(Storm)现象为致命 性的并发症。1998年Carpenter等报道了一例, 由于晶体振荡器 的损坏引起ICD的失控,病人死亡[107]。2000年Chalvidan 等报道 了一例“风暴”现象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经抢救后存活[108]。 “风暴”现象虽原因还不完全清楚,但肯定和ICD植入有关,与 停用抗心律失常药、心衰、精神紧张也有关系[99]。
情况出现时,对ICD的QRS波相关的识别标准和程序则应及时调
整,降低ICD的误判断[76.81]。
11
4、双腔ICD能够分别感知A波及QRS波,因此可以将记录到 的A波及QRS波的各自频率,进行逻辑性的房室传导模式的 分析,可使对持续性室速或室颤事件识别的敏感性几乎达 100%,阳性预测值达95.2%,因此当病人存在致命性室性 心律失常又伴发其他复杂的心律失常时,最好植入双腔ICD, 以减少误诊断及误放电情况的发生[82.86]。
(1)斜率阈值(Slew Threshold):斜率阈值是指被感知的QRS 波幅度的变化率,单位是mv/s,即每秒种QRS波幅度(mv)的 变化值。斜率阈值的设定是为测定QRS波的宽度。QRS波的起点: 被感知和测定的QRS波幅度变化增加时,首次达到斜率阈值的 点为QRS波起始点;QRS波的终点:被感知和测定的QRS波的幅 度变化率下降过程中超过斜率阈值的最后一个点为QRS波终点。
心动过速持续间期是识别心动过速能否持续的一个条件。持
续间期可在1-60秒内程控,各个区的持续间期可设定不同值,
原则上低频率区设置的时间长于高频率区的设置值。例如:
室速区为30秒,快速室速区为15秒,室颤区为5秒。
3
心动过速发作时特点的识别
ICD检测和识别室速和室颤的过程中,需要与窦性心动过速、 心房颤动等常见的心动过速进行鉴别。 心动过速的猝发性标准(Sudden onset) 频率稳定性(Rate Stability)
9
其他
ICD系统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识别功能的不断补充和完善是最 重要的内容之一。
近时ICD系统中,当频率标准及发作特点标准共同应用使识别 敏感性下降时,为减少ICD系统治疗功能被错误地抑制,特别设 制了心动过速持续时间的又一识别程序,这一程序应用时意 味着,心率识别标准达到时,心动过速的诊断或称识别则成 立,但同时设定的心动过速的稳定性或猝发性还未满足或未 达标准,这时治疗则被抑制。为减少治疗被错误抑制的机率, 心动过速持续时间的标准能够起到一定作用,即当稳定性或 猝发性标准抑制了治疗时,如果心动过速还在持续,还继续 满足频率标准,持续到一定时间后立即可以触发治疗。无疑, 这一新的标准可以减少ICD系统的治疗被不适当的抑制。
5
(2)QRS波宽度阈值(Width Threshold):应用斜率阈值,可以 确定QRS波的起点和终点,起点与终点间的毫秒(ms)值则为QRS 波的宽度,宽度阈值是人工设定宽QRS波的最低值。一般情况下 设定为85-90ms。QRS波测定值大于此值为宽,低于此值为窄。
QRS波形态记分法
这是ICD中采用的识别室上速或室性心动过速的一种新方法。
10
建议
1、在ICD识别功能中,最重要的是频率标准,术前应对患者心 动过速的频率有所了解,一般设置的频率标准应低于患者心动 过速约10次。
2、条件允许时,ICD患者可常规进行运动试验,测定一般运动 中患者窦性心律的峰值,参考该峰值(Reak rate)及室速的频
率,设定室速针对区的频率标准,尽量减少重叠区范围,防止 无识别及误放电。
18
与导线有关的并发症
心内膜导线有关的并发症
感染 最常见由囊袋感染蔓延而来,或导线摩破皮肤外露,少见 的在心腔内导线上有赘生物形成感染性心内膜炎[100-103]。
脱位 比较多见,1993年Grimm等[103]报导了平均随访20-24个月 241 例 ICD 患 者 , 心 内 膜 导 线 脱 位 率 为 4% 。 Gold 等 [100] 统 计 Medtronic Jewel ICD 1000例,导线的并发症为2.1%,其中心内膜 导线脱位率为1.6%,最初发生在 第一个月内达1.7%,多见于肌 肉下安置ICD者[112]。
ICD的R波感知敏感度常设置为0.2-0.3mv,这可使杂乱无章、 振幅较低的室颤波能够感知,一般不用>0.6mv的感知度。
为了防止感知阈值过低引起T波超感知,多数ICD设有感知阈 值自动调整功能(Auto-Adjusting Sensitivity Threshold 或 Automatic Sensitivity Control)。该功能是当感知的R波幅度超 过感知敏感度设定值时,ICD可根据R波的幅度,自动调整信 号输入线路的感知敏感度。不同ICD自动调整感知度方式不同。
4
心动过速时QRS波形态的识别
直接测定QRS波宽度的标准:
该标准的基本方法是先测定病人正常窦性心律时的QRS波宽度, 并设定标准值。设定后,ICD感知系统则测定随时输入的QRS波 信号的宽度并与设定值比较,测定值大于设定值时则判别为宽 QRS波,相反则判别为窄QRS波。R波宽度直接测定需要设定两 个值:
12
1.什么是传统机械按键设计?
传统的机械按键设计是需要手动按压按键触动PCBA上的 开关按键来实现功能的一种设计方式。
传统机械按键结构层图:
按
PCBA
键
开关 键
传统机械按键设计要点: 1.合理的选择按键的类型, 尽量选择平头类的按键,以 防按键下陷。 2.开关按键和塑胶按键设计 间隙建议留0.05~0.1mm,以 防按键死键。 3.要考虑成型工艺,合理计 算累积公差,以防按键手感 不良。
7
再识别与再确认
再识别功能 (Redetection)
再识别功能对非持续性室速或室颤的人尤为重要,可以减少误 放电。
再识别程序
再识别程序中,也设有心动过速持续时间的标准,与前述识别 程序不同的是室速区(第一区)和快速室速区(第二区)的持 续时间可在1-15秒内程控,多数情况下持续时间≤5秒,而第一 区(室速区)的持续时间比第二区长。室颤区(第三区)的持 续时间固定为1秒种,不能程控。
识别的感知灵敏度的设定及调整
感知电极和滤波器频带:ICD应用位于右心室的双极电极感知, 避免单极感知时肌电干扰波。设置ICD信号输入滤波器的滤波 频带时,一定要适合生理性窦性心律,以及室颤时心室波的 频率响应,保证R波感知的敏感性。
R波感知敏感度:设置R波感知敏感度时既要保证R波和室颤 波的准确感知,也要避免P波,T波,干扰性波的超感知。
不适当的治疗:包括对窦速、室上速、房颤、房扑的误放电; 过度感知T波、肌电活动以及电磁干扰等[109.200.99]。
ICD除颤功能失活:非阵发性室速、抗心律失常药物减慢室速的 频率而未被ICD识别,或心肌严重缺血、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 以及药物等均可影响除颤阈值(如胺碘酮使除颤阈值升高), 可使ICD未能及时除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