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关节半脱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俯卧足跟压臀法(屈膝跟—臀法)
• 体位:患者俯卧,患侧屈膝,足跟接近臀 部。 • 手法:医者一手抵住患侧骶髂关节,一手 握持踝部,将足跟压向臀部。在操作过程 中,可握住踝部将髋关节同时内旋、下压 或外旋、下压,此时常可闻及骶髂关节复 位声或手下有滑动感。 • 适应症:骶髂关节半脱位之后脱位。
仰卧屈髋压膝法(分膝法)
下交叉综合征
髂腰肌拉伸方法
竖棘肌
• 收缩动作:躯干屈曲 • 拉伸动作:躯干伸展
腹肌强化训练
• 卷腹---开始位置:仰卧,两腿屈曲,两手 交叉放于胸前;呼气:腹部用力,上身抬 起直到肩胛骨离开垫子。
臀肌强化训练
• 健身俯卧伸髋 开始位置:俯卧于健身球上,将腹部置于球上。 呼气:向上抬腿 吸气:下落
骶髂关节半脱位
徐生坤
临床特点
• 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但往往被误诊、 漏诊。 • 多数患者不能得到早期治疗,造成后期治疗 难度加大。
解剖
•骶髂关节是由骶骨与髂骨的近45度的耳状面 组合而成,其关节面凹凸不平,二者之间的 结合十分紧密。 •骶髂关节面上覆有关节软骨,两侧参差不齐 的关节面相互交错,借以稳定关节。 •韧带:骶髂骨间韧带,位于关节面的后上方, 连结于相对的骶骨粗隆和髂骨粗隆之间。在 关节的前后还分别在骶髂前韧带和骶髂后韧 带加强。坚韧的关节囊。 •因而,骶髂关节只有少量有限的活动,超过 生理功能外的扭转活动,则可引起关节扭伤 和半脱位。
后脱位
发生于下肢屈髋伸膝的位置上,如跨越沟 壕、弯腰搬取重物时,大腿的后部肌肉强 力收缩,牵拉髂骨向后,躯干、脊柱及骶 骨向对侧前方旋转时,导致骶骨向后上错 位。
前后错位的判出现症状为后脱位
临床表现
• 急性:明确的要扭伤史,不良姿势后咔擦声响 • 症状:下腰痛,抬大腿困难(单侧穿袜困难), 起床下地困难,跛行,久行后稍微缓解 • 体格检查:明显长短腿
腹直肌
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居腹直肌鞘内, 为上宽下窄的带形多腹肌,起自耻骨联合 和耻骨嵴,肌纤维向上止于胸骨剑突和第 5~7肋软骨前面。肌的全长被3~4条横行 的腱划分成多个肌腹。
竖脊肌
竖脊肌为脊柱后方的长肌,下起骶骨背面, 上达枕骨后方,填于棘突与肋角之间的沟 内。它以总腱起自骶骨背面、腰椎棘突、 髂嵴后部和胸腰筋膜,向上分为三部:外 侧为髂肋肌,止于肋角;中间为最长肌, 止于横突及其附近肋骨;内侧为棘肌,止 于棘突。
局部神经阻滞
• 骶髂关节的穿刺方法: • 定点:髂后上棘 • 方向:贴髂后上棘内侧缘进针,略向上、向外45 度穿刺进入到关节腔 • 药物:消炎镇痛液
手法复位
• 仰卧单膝压腹法 • 俯卧足跟压臀法 • 仰卧屈髋压膝法(分膝法)
仰卧单膝压腹法
• 体位:仰卧,健侧下肢平伸,患侧下肢屈 髋屈膝。双手置于腹部(以保护季肋部不被 压伤)。 • 手法:医者一手扶住膝盖,另一手握持踝 部,令患者深吸气后屏气,医者趁势将膝 部压向对侧季肋部方向,连续弹压3次。此 时常可闻及腰骶部复位声响,术毕。 • 适应征:骶髋关节半脱位之前脱位。
仪器检查
X线检查虽无特异性改变,但能够除外其他疾病 • CT:一般无异常发现 • MR:可见关节部位的关节囊水肿
诊断
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典型症状、 体征作出,X线片检查可排除其他疾病
鉴别诊断
• 引起骶髂关节处疼痛疾病:髂腰韧带损伤、 腰骶关节本身的炎症、退变及增生、腰骶 髂关节炎等 • 引起臀部及下肢胀麻的疾病:臀上皮神经 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犁状肌综合征、股 方肌损伤等
• 体位;仰卧,两膝分开,双足跟并齐,使鼻—脐一足跟保 持在一条直线上,双手置于腹部,全身放松。 • 手法:令患者双目微闭,“意守丹田”,然后深吸气后再 缓慢呼出,至呼气将尽时,医者双手将分开的双膝用有弹 性的巧力下压,此时常可闻及腰骶部复位之弹响声,术毕。 • 适应症:此手法适用范围很广,主要包括: 1.骶髂关节半脱位,无论是前脱位还是后脱位,亦无 论是单侧或双侧,均可复位。 2.腰骶关节错位。 3.髋关节半脱位。 4.假性下肢不等长。
临床表现
• 慢性:超过三周以上;患者大多见于剧烈体育活动、外伤或久坐 史,少数患者可无明显外伤史;常被误诊为腰突症而迁延至慢性 • 症状:腰骶部痛,或可沿坐骨神经放射性痛(或麻)。鞍区症状, 腹股沟部及内收肌群痉挛性疼痛,其他内脏表现(如痛经、阳痿 等)。 患者常取侧卧位或俯卧位,翻身时疼痛加剧。拒绝站立或 是下肢取屈曲姿势。步行时,患侧常呈臀沟下垂状跛行步态。 • 体格检查:骶髂关节处可有局限性压痛,直腿抬高患侧受限,并 有骶部疼痛。压痛(关节部、梨状肌、坐骨神经行程、内收肌 群……)。髂后上棘不等高、腰骶三角不等腰、髂嵴不等高、下 肢不等长、腰椎侧弯。骨盆分离试验“4”字Patrick试验、对抗性 髋外展试验及俯卧提腿试验等均为阳性,其他凡可促使髂骨旋转 的活动均可引起患肢疼痛,但无神经根性放射痛,小腿肌力无改 变。
治疗
• 非手术疗法:一般采取保守疗法,如卧硬板床休息、理疗、局部按摩、 膏药外敷及局部封闭等方法症状多数可缓解。对同时伴有腰椎或腰骶 关节退变或椎间盘突出者,需加以相应处理。 (1)局部神经阻滞:一般用1%普鲁卡因(可酌情加入醋酸氢化可的 松)。操作者手持长针头注射针管,在压痛最重处注射,一般位于骶 髂后韧带及骶棘肌附着点处。注射针头应深达骨膜下,并可沿髂骨内 面深入骶髂关节。注射后数分钟,疼痛大多消失。同时可用弹性骨盆 带进行骨盆制动。加强腹肌、背肌和臀肌锻炼。避免弯腰、举重物等 活动。对有骶髂关节退行性变的患者及分娩后的产妇,应特别注意。 (2)手法:患者俯卧,助手固定骨盆,手术者按正规的按摩手法由轻至 重,由点及面对骶髂关节局部及周边肌肉、韧带进行手法按摩。在操 作过程中患者在感到舒服的同时,亦可有骶髂关节复位感。 • 手术治疗:对反复发作、症状严重者,可经后路暴露行骶髂关节融合 术。
解剖特点
• 自行归位的可能性很小 :属于“微动关 节”,一般情况下不易轻易半脱位,但一旦 形成半脱位,则很难自行归位 • 复位难度也相对大一些 :属于“微动关节”
病因
• 急性扭伤 • 长时间在不良体位下劳动
临床表现
• 急性和慢性:三周以上 • 前脱位和后脱位
前脱位
发生于下肢伸髋屈膝的位置上,如剧烈奔 跑、跳远或劳动中一腿伸髋屈膝,用肩推 重物时,大腿前部的股四头肌强力收缩向 前猛力牵拉髂骨,同时由于同侧骶髂关节 后面韧带的作用,使骶髂关节向后旋转, 导致髂骨向前下错位
慢性顽固病例
• 内热针治疗:四次左右 • 坚持自行整复 • 骨盆固定带外固定
针刀治疗
• 治疗目的:调整关节周围肌肉张力 • 治疗对象:竖脊肌、阔筋膜张肌、臀肌、 股四头肌、腹外斜肌、缝匠肌等
骨盆周围肌肉
• 骨盆能够维持在正常姿势,是因为骨盆的 4 大肌群互相拮抗。 • 腹直肌向上牵拉骨盆前下部 髋屈肌(髂腰肌)向下牵拉骨盆前上部 在骨盆后面,股后肌群(腘绳肌)向下牵拉 骨盆后下部 竖脊肌则向上牵拉骨盆后上部。
并发症
• 腰椎退变:骶髂关节劳损患者因脊柱动静力平衡 失调,常合并严重腰椎退变如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滑脱等病,应在治疗骶髂关节疾病的同时积 极治疗腰椎疾病 • 尿道综合征:中老年女性骶髂关节劳损患者常因 盆腔副交感神经受影响而并发尿道综合征 • 骶髂关节骨关节炎:骶髂关节劳损患者可因长期 关节力学失衡,局部关节软骨过度集中载荷而引 起滑膜炎或骨关节炎,即使骶髂关节面恢复正常 空间关系,仍会在下肢负重时出现疼痛。可在手 法治疗的同时配合局部中药热敷、理疗等方法; 对于滑膜炎症者,则可采用骶髂关节封闭术
股后肌群
顾名思义是位于大腿后侧的肌群,又称腘 绳肌。它由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组 成。股后肌群起点都在坐骨结节上,股二 头肌两头合并以长腱止于腓骨头;半腱肌 止于胫骨上端内侧;半膜肌止于胫骨内侧 髁后面。
髋屈肌群
• 包括髂腰肌、股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 肌、耻骨肌及臀中小肌前部的肌纤维 • 髂腰肌:由髂肌和腰大肌组成。髂肌呈扇 形,起自髂窝;腰大肌长形,起自腰椎体 侧面及横突。向下两肌相合,经腹股沟韧 带深面,止于股骨小转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