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公共经济学(第二版)》第2章:外部效应
公共经济学第二章 外部性理论
![公共经济学第二章 外部性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dbb860dbf61fb7360b4c65a8.png)
外部性的实质:外部不经济为例
• 右图表示外部不经济导致 的环境问题(上游造纸厂 价格 与下游渔民)
问题:
• 如果法律没有禁止企业排污,企业该不该赔? • 如果法律没有禁止企业排污,企业会不会赔? • 赔或不赔对企业有什么影响? • 如果要赔,如何确定企业的赔付金额? • 如果企业可以选择排污后被罚或自行净化污水,
且两种方式支付代价有明显差异,企业会如何决 策? • 如果法律规定允许企业排污,而不给下游养鸭户 任何保护,养鸭户该怎么办?
外部性(EXTERNALITIES)的定义
• 一个行为人的生产或消费对其它行为人的生 产或消费产生了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通过 市场交换发生的,因此它对产生这种影响的 行为人的成本或收益没有影响。
• 此时,市场机制导致 关于环境与健康以及抗争 • 环境污染成为公共第四大关注问题 • 中国触目惊心的水污染
• 就在杜老汉为鸭子的突然死亡而难过的时候, 村里又传来了另外6户,养鸭户的3000多只鸭 子,也同时死亡的消息。
鸭子怎么死了?
• 眼看着一年的收入打了水漂,养鸭户们心 急如焚,大家开始四处查找鸭子死亡的原 因。
• 怀柔县庙城镇畜牧兽医站兽医闫孝东: “从外表和内部解剖看,我的初步诊断是 中毒。”
外部性理论发展的三块里程碑
• 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 –“我们可把因任何一种货物的生产规模之扩大而发生的经 济分为两类:第一是有赖于这工业的一般发达的经济;第 二是有赖于从事这工业的个别企业的资源、组织和效率的 经济。我们可称前者为外部经济,后者为内部经济。”
《公共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0a959e60912a216157929a0.png)
公共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公共经济学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是每一个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的人士所应掌握的基本知识,是构建其它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
该课程主要运用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研究以政府为主的公共部门的管理问题,被一些人称之为真正的政治+经济的政治经济学。
现代公共经济学在传统的主要分析政府的公共收支问题的基础上,引入了公共选择,政府寻租,政府采购等内容,使公共经济学分析研究的范围有了进一步的拓展,进一步充实了公共经济学的内容。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员是公共部门的直接参与者,应熟练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学习本门课程目的是要让学生了解相关的一些最为流行与先进的经济学原理、理论范畴。
认识和掌握市经济条件下政府各种经济活动的必要性与边界。
既懂得如何做好政府经济工作,又能监督政府的职能,为经济民主与政治民主作出贡献。
本课程要求教师通过课堂讲授和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阅读有关文献资料,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弄清有关概念、原理、方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内容与公共部门的管理实践密切相关,学生在学习中应把课程内容同我国现实公共经济活动联系起来,进行对照比较,分析研究,以增强感性认识,更深刻地领会理论内容,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本课程将讲述:公共经济学的目标与范围、混合经济中的公共部门、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公共支出理论、公共支出政策、公共税收理论、公共税收制度、财政政策与国民经济的调节、赤字经济与公债及中国的财政制度及其改革;按照现代经济学的规范,将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和政治学的基本内容加以综合,研究那些并非纯属市场、住户或厂商之间的经济问题,以求全面而又准确地理解政府行为。
教学重点是公共产品理论(含地方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公共支出理论、公共税收理论和中国的财政制度及其改革;对于公共支出政策、现代税收制度、财政政策与国民经济的调节和赤字经济理论将做一般讲授,学生可以自习为主。
公共经济学 外部效应
![公共经济学 外部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cf7d36c528ea81c759f5780c.png)
征税
管制
定义:该做法是给参与这个市场的每一个企业以激
励去减少它们的污染,因为被降下来的污染份额是 可以出售的,而这样的出售又同样可以带来利润。 价值:基于征税和管制的缺点,而无法实现将污染 降到有效率水平的原因。采取该方法可以让现有的 污染者继续其原有的排污量而不增加成本,但却可 以有减少污染物排放获得经济收益的激励机制。 注意:在实施过程中,不能增加新的负外部效应。
主要处理发生在市场之外的市场的供求关系无 法形成有效市场信号的资源误置问题。
外部效应:发生在市场 体系之外的经济活动 的副产品给其他人带 来的经济成本或收益。 注:由于发生在市场 体系之外而导致外部 效应的生产者不愿意 对所生产的成本承担 责任或无法从所生产 的收益中获得补偿。
1.
产权界限不明
技术的外部效应:直接影响企业生产函数或个体效 用函数的外部效应,这种影响发生在市场体系之外。 经济的外部效应:影响市场供应和市场需求的外部 效应,这种影响在市场体系内实现。 注意:我们本章中考察的外部效应都是技术的外部 效应,因为只有这样的外部效应才与经济效率问题 相关。
利用政府 管制解决 外部效应
问题一:应该对什么征税?
对产生外部效应的每一 个生产单位征税,还是针对与 外部效应相关的产量征税?
问题二:实践中如何对外部 效应成本加以测算,从而 计算出最合理的税负? 问题三:实施过程中会有政 治压力的反对。
问题一:从长远来看,管制 会使人们按照法律条文去 做,但当新技术产生他们 就不会支持新技术以降低 负外部效应。
超边际的负外部效应:边际性地减少负外部效应已经 不再能够使他人的成本损失得到降低; 超边际的正外部效应:边际性地增加正外部效应已经 不会导致以提高效率为目的的政策行为。 注意:在超边际外部效应的情况下,个体承担他们的 行为带来的全部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而公共政策 不会去纠正这类的外部效应,因为这种纠正已经没 有任何意义。
完整版)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点
![完整版)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1c6c614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36.png)
完整版)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点公共经济学复知识点第一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一、公共经济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公共经济学研究市场经济下政府的经济职能、经济作用、公共干预(主要是政府);延伸、深化、具体化了微观、宏观经济学中有关政府职能作用的理论;并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政府的运作。
二、资源最优配置的原则资源最优配置原则包括效率原则、公平原则和稳定原则。
效率原则的实现需要市场机制;公平原则需要社会价值判断;稳定原则需要经济的正常运行,如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三、帕累托效率___效率是指某个经济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以至于一个人的福利不可能再变得更好,除非使其他至少一个人的福利变得更坏时,社会福利就不再有改善的可能。
帕累托改进是指在不使B福利减少的情况下增加了A的福利。
___最优产生的市场条件是完全竞争市场,实现条件为MSB=MSC。
四、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成因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成因包括MSC≠MPB、对公共物品的享用、垄断和寡头的出现、信息不对称以及考虑与经济效率无关的事项。
五、政府的经济职能政府的经济职能包括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包括地区间的资源配置、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配置、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配置以及消费与投资之间的配置。
收入分配职能旨在实现平等与激励,政策手段包括财政措施、税收与收入转移制度以及非财政措施。
经济稳定职能的政策措施包括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货币控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以及道义上的劝告。
第二章外部效应一、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外部效应是指未在交易价格中得到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正的外部性,也称为外部效益或外部经济,指的是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效益。
负的外部效应,也称为外部成本或外部不经济,指的是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成本费用。
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的影响需要通过解决方案来解决。
政府经济学第二讲:外部效应(2011修改)
![政府经济学第二讲:外部效应(2011修改)](https://img.taocdn.com/s3/m/da2d5e7c168884868762d63f.png)
1 12 2
三、外部边际效益递减的情况
(P )
在存在外部边际效益递减 的正的外部效应时,市场 机制作用下的产量水平并 非总是缺乏效率的。只有 在处于较低产量水平(在 这一水平上,MEB>0)条 件下,市场机制才会在实 现资源配置的效率方面发 生失灵。
B
G G
外部效应与资源配臵效率
价格、效益和 成本(元) S=MSC MPB+MEB=MSB 30 A 25 20 D C MPB 疫苗接种量 (万人次)
二、正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
正外部性
• 正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 个体边际成本(MPC)大于社会边际成本(MSC),或者个 体边际收益小于社会边际收益,市场产生的最优量就会小 于社会最优量,导致供给不足或消费不足。
• 比如教育、公园、美化环境
正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具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 务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该种 物品或服务所能带来的社会边 际效益(没有反映外部边际效 益MEB)。 存在正的外部边际效益时,物 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呈现不 足状态。
四、单向和双向外部性
单向外部性:外部性的产生仅仅由行动的一方
向另一方的单方向传递。(吸烟)
双向外部性:双方相互地既对另一方产生外部
影响,同时又是对方产生的外部影响的承受者
(养蜂人与苹果园主)。
五、空间外部性和时间外部性
空间外部性:某项经济活动在一定空间对其周围的经 济主体所造成的额外损失和收益。如烟厂向外排放的 烟雾。
• 罗纳德.科斯认为,外部经济从根本上说是产权界定不够明确或界定不 当引起的,所以只需界定并运用法律有效地保护产权,而随后产生的 市场交易就能达到帕累托最优。这可通过双方之间的谈判自然地实现。 • 所谓产权,通常指某种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以及自由转让权等。
公共经济学第二章 外部效应解读
![公共经济学第二章 外部效应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24376904f111f18583d05ac4.png)
10:05:50
• 需求曲线是个人边际收 益曲线(MPB),供给 曲线是社会边际成本曲 线(MSC)。U点是市 场上的均衡点。 • 但由于存在着外部性, 社会边际效益曲线为 MSB=MPB+MEB,使 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条件 是MSB=MSC,帕累托 最优的点应该为V点。 • 存在正的外部效应的情 况下,该物品或服务的 生产和销售趋向于不足。
10:05:50
• 3、正与负的外部效应 • 正的外部效应(外部经济) • 负的外部效应(外部不经济)
思考:生活中有哪些例子是外部性的体现?
10:05:50
二、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 外部效应会使资源配置无效率。 • 正的外部效应→供给不足 • 负的外部效应→供给过量
10:05:50
• 1、负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10:05:50
一、外部效应的概念及表现
• 1、外部效应的概念 • 某些企业或居民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企 业或居民,却没有为之承担相应的成本费 用或没有获得应得的报酬的现象,换而言 之,就是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 成本或效益。
10:05:50
事例:黄海小黄鱼
• 生长在黄海和东 海之间的小黄鱼 以其肉嫩味美而 闻名于世。
10:05:50
• 从2007年开始,消失30年的小黄鱼鱼汛,重新出 现,此后逐年初呈旺发之势。 2008年1月6日8时, 面对满舱金灿灿的小黄鱼,石浦延昌渔业队码头 上周昌根老大眉开眼笑。周老大笑着说:“一网 打上35万元小黄鱼,这样的好渔汛已经多年没有 碰到过了。”
10:05:50
外部效应的类型
10:05:50
• 1.市场机制论认为,外部效应的产生源于市场机制自身。 市场经济的特征是,私有财产权极大地刺激人们为自身利 益而从事各种经济活动;在私人经济活动中,厂商和消费 者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往往只考虑私人边际成本或私人边 际收益,不会主动地站在社会边际成本或社会边际收益的 高度作出经济决策,或者在技术上无法将生产和消费过程 中产生的副作用纳入到成本或收益之中。于是,当私人边 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不一致时,就会产生负外部效应; 当私人边际收益与社会边际收益不一致时,就会产生正外 部效应。
政府经济学第二讲外部效应
![政府经济学第二讲外部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d6d536b5763231126edb11dd.png)
• 外部性引起市场价格与社会成本和收益脱节,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
政府经济学第二讲外部效应
四、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区别与联系
政府经济学第二讲外部效应
一、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
• 正外部效应(外部经济性):
第三方受益而不用付出成本。
• 负外部效应(外部不经济性):
第三方受损而无法得到补偿。
政府经济学第二讲外部效应
二、生产、消费和公共资源外部性
生产外部性,即生产者-生产者外部性:一个厂商的某种生产行为对
另外的厂商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产生了有益或不利的影响。那些实施行 为的厂商并没有通过价格机制从这一行为中获得利益或承担成本。
• 公共产品可以看成是外部性的一种特例。
政府经济学第二讲外部效应
四、外部性产生的原因
直接原因: • 外在性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公私利益冲突。 • 经济活动中个体成本与社会成本、个体收益与社会收益之
间的差异,即经济人个体经济行为的外在影响。 • 个体成本<社会成本 • 个体收益<社会收益
政府经济学第二讲外部效应
政府经济学第二讲外部效应
第三节 外部性与资源配置
• 一、负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 二、正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政府经济学第二讲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的影响是效率的损失
其机理在于: • 存在外部效应时,私人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与社会的边际
收益和边际成本发生了偏离。
• 决定个人和厂商的经济行为(选择)是私人边际收益和私人 边际成本。
的全部成本; 高速公路两旁的风景令人心旷神怡,但过往的行人
公共经济学课件PPT第二章 外部性理论
![公共经济学课件PPT第二章 外部性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1c0ea461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40.png)
外 2. 张五常的合约理论 部 1970年香港经济学家张五常在《合约结构与非专有资源 性 理论》一文中,对外部性理论进行了批判。认为每一经 理 济行为都有外部效应,产生大量外部性的原因主要是: 论 一、当事人缺乏签约权; 的 二、合约存在,但合约条款不全面; 发 三、有些条款不知什么原因与一些边际等式不相符。 展
外 假设二:
部 当边际外部成本MEC不等于0,或边际外部收益MER
性 不等于0时,MSC=MPC+MEC,即边际社会成本=边
存 在 的
际私人成本+边际外部成本;MSR=MPR+MER,即 边际社会收益=边际私人收益+边际外部收益。则存 在外部性。
条
件
外 假设三:
部 当边际外部成本MEC>0,边际外部收益MER=0时,
进
外 这种报酬递增循环现象,是“市场规模——劳动分工—
部 —报酬递增”迂回生产机制作用的结果,降低了生产的
性 单位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扩大了市场规模。
理 论 的 演
1986年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罗默在《收益递增与长期增 长》一文中发展了马歇尔外部经济思想中的知识外溢 效应,构建了竞争性动态均衡模型。罗默构建的竞争 性动态均衡模型,把技术进步看作是经济的内生变量 和知识积累的结果,运用知识外溢效应解释了报酬递
外 张五常主张用合约理论代替外部性理论,认为: 部 一、合约就是当事人双方在资源情况下的某些承诺。 性 二、由于交易与生产的情况、制度安排、合约规则的 理 执行与谈判等因素的差异,使得不同合约安排会有不 论 同的交易费用。 的 三、由于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们所掌握的信息通常 发 具有不完全性与不对成性获取完全信息的可能性小且 展 成本昂贵。
公共经济学第二章 外部效应
![公共经济学第二章 外部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6a7dd203763231126edb11bb.png)
周莉莎
庄程玲
邹颖
蒋友梦
金珊珊
李婷
王思超
王歆
谢倩
徐诗莹
虞丹
周和和
李宗翰
娄金琛
陆凯强
莫秋伟
尉鹏程
杨忆濛
游桃
张伟
毕融臻
夏懿
黄卉
李诗坤
陈骥翔
陈杰
韩希
华丽叶
蒋时霞
李驭灵
钱晓君
史丹
孙洁梅
陶怡佳
王奕盈
徐珊
杨柳青
袁付婷
袁森楠
张杨舒 仪
赵拔
白烨民
陈日义
顾成林
何楠杰
胡汉标
金冬冬
沈毅存
孙加勒
汤陈达
陶韬杰
王剑远
赵瑞祥
杨振宇
在私人经济活动中厂商和消费者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往往只考虑私人边际成本或私人边际收益不会主动地站在社会边际成本或社会边际收益的高度作出经济决策或者在技术上无法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副作用纳入到成本或收益之中
第二章 外部效应
22:05:00
张玉丽
蔡来廷
杜一吕
范薇
葛胜亮
何婷
何晓婷
江佳薇
金梦佳
卢黎珊
忻昉怡
• (4)消费的负外部效应,是指某一个人的消费活动对交易双方之外 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交易价格中得到反映的成本。如某人养了一只 猫,结果它偷吃了邻居家菜蓝子里的鱼,说明养猫这种消费活动给邻 居带来了额外的成本。
22:05:00
• 2、外部效应的起源
• 为什么会产生外部效应?对此人们有不同 的看法,主要有两种:市场机制论与所有 制论。
22:05:00
• 3、正与负的外部效应 • 正的外部效应(外部经济) • 负的外部效应(外部不经济)
公共经济学第2章外部效应理论【通用】.ppt
![公共经济学第2章外部效应理论【通用】.ppt](https://img.taocdn.com/s3/m/ab3b180577232f60ddcca1a2.png)
消费的负外部效应:某消费者的消费活动使其他消费 者的利益受损。如吸烟。
精选
2.2 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由于经济活动的某种后果没有得到市场的承认,当
事者不必承担负外部性所造成的损失,也无法从正
外部性中得到报酬。这样,该经济活动的私人成本
第2章 外部效应理论
外部效应的概念与分类 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外部效应的纠正
精选
首先需要掌握:需求与供给
1. 需 求
涵义:在其它条件不变时,购买者对某种物品愿意购买的量与这种物品各种可能的 价格之间的全部对应关系。
精选
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在 一般情况下 是一条负斜 率的曲线, 即从左上向 右下倾斜, 这是需求曲 线的基本特 征。
市场机制才会在实现
资源配置的效率方面
发生失灵。
精选
2.3 外部效应的纠正
外部效应的内部化,即外部效应的边际价值被定 价了。就负的外部效应而言,其内在化就是外部 边际成本被加记到私人边际成本之上,从而物品 或服务的价格得以反映全部的社会边际成本;就 正的外部效应而言,其内在化就是外部边际效益 被加记到私人边际效益之上,从而物品或服务的 价格得以反映全部的社会边际效益。 外部效应的内在化过程,也就是外部效应得以矫 正、资源配置由不具有效率到具有效率的过程。
外部边际成本不变
精选
外部边际成本递增
精选
外部边际成本递减
外部边际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趋向于递减,并 最终为零。 但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较小。
精选
2. 负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在存在负的外 部效应时,物 品(或服务) 的生产和销售 呈现过多状态。 如果以 MPC=MSB决 定该产品的均 衡产量,必然 导致资源配置 过度(由A点决 定的均衡产量 是缺乏效率 的)。精选
公共经济学第二章外部性理论最新精选PPT课件
![公共经济学第二章外部性理论最新精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85283ecf78a6529657d5394.png)
? 火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也叫苛性钠,是 一种可以溶于水,并且具有强烈腐蚀作用 的物质。火碱的腐蚀性质,使得它具有杀 菌消毒的作用,但如果人或动物不小心喝 了这种溶液,就会烧坏肠胃,严重的会导 致死亡。
局限性:合并后的企业规模必须足够大,另外双 方可能会在谈判分配合作剩余等方面不能达成一 致意见而使得合并不能够得到实现。 ? 外部性内在化的过程中存在许多的问题,但关键 在于内在化的成本的高低。 ? 在交易成本较高的时候,政府的介入可能是可行 的办法之一。
外部性的解决思路:征税和补贴
? 以工厂排污造成外部性 社会成本为例,政府可 以把污水排放造成的社 会成本转换为适当水平 的税费,向排放企业征 收,从而消除外部性。
? 既然鸭子是中毒而死的,那么毒又是从哪 里来的呢?乡亲们想到了天天放养鸭子的 怀河。
? 于是乡亲们请来了怀柔县环保局的同志对 河水的水质进行了检测。监测站站长李山 林:“现场进行的是试纸法的酸碱度检测, 当时检测结果报告里 PH值等于9.2。”
鸭子怎么死了 ?
? 一般说来,PH值在6.5-7之间的液体呈中性, PH值超过7就为碱性,并且具有腐蚀作用。 PH值越高,碱性就越强,腐蚀作用也就越 大。
路以来,渔民在主航道(乘潮进出的鳗苗大多集中在主航 道中)上捕捞属违法行为。 ? 二是海事部门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对发生在航道内影响船 舶正常通航秩序的各种违法行为反应快,处置果断。 ? ? 作者:顾立刚 丁亚鹏 来源:新华日报, 2005-3-14 ? /xhby/content/200503/14/content_716948.htm
公共经济学—外部效应理论
![公共经济学—外部效应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374950e1f8c75fbfc77db261.png)
附图1 市场均衡:负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返回
2、负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的效率
小结: 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 (1)社会边际成本=私人边际成本+外部边际成本。 (2)产品供给高于资源有效配置时的产量水平,导致
产量过剩.
13
3、正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的效率
图2:民众可得益的疫苗接种服务
价
格
、 效 45
MPC+MEC=MSC G S=MPC
B
10
A
MPC:私人边际成本 MSC:社会边际成本 MEC:外部边际成本 MSB:私人边际收益(假定 等于社会边际收益)
私人最佳产量:A点 社会最佳产量:B点
D=MSB
意味着:如果政府不干预,
则私人造纸业主将过度生产,
从而无法达到社会资源的最 优配置。
4.5 5 纸张的产量(万吨)Q
P
价 格
效 益
成 本 ︹ 美 元 ︺
0
Q 纸张的产量(万吨)
8
图1: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造纸业为例
P
价 格 110
效 105
益 100
成
本
︹
美 元
︽
︺
0
S=MPC A
D=MSB ︽
Q 5 纸张的产量(万吨)
9
图1: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造纸业为例
P
价 格 110
效 105
益 100
成
本
︹
美 元
︽
︺
0
MPC+MEC=MSC
G
B
10
A
S=MPC
D=MSB ︽︽
4.5Biblioteka Q 5 纸张的产量(万吨)
公共经济学第二章外部效应
![公共经济学第二章外部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c24b8fff4693daef5ef73de8.png)
1、纯粹公共产品。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国防、外交、 基础教育、基础科研、环境保护、社会保障。 2、混合公共产品,又叫准公共产品。包括: (1)拥挤性公共产品(俱乐部物品),具 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非竞争性,但技术上可 以排他。如城市道路、桥梁等; (2)公共资源,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非排他性,但具有竞争性。如河流、湖泊等。
第二,边际拥挤成本为零。每个消费者的消费都不能影响其他消 费者消费数量和质量,这种产品不但是共同消费的,额不存在消 费中的拥挤现象。
3.受益上的非排他性 (Nonexcludability)
非排除性,是指在技术上没有办法拒绝为之付款的 个人或厂商排除在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受益范围之外。
综上所述,公共物品和劳务是可以分作几个层次来 界定的:同时满足三个特性和同时满足非竞争性和非 排他性的特性的公共物品,可称做“纯粹公共物品或 劳务”;而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受益上具有排他性 以及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受益上不具排他性的公共物 品或劳务,则是一种准公共物品。
3.1.2一个典型的事例:馒头与热量
3.1.3判定公共物品的步骤
3.1.3判定公共物品的步骤
3.2 纯粹的公共物品与粹的私 人物品:需求分析
3.2.1、对纯粹的私人物品的需求 (多少) 水平相加。
D=∑
QD
3.2.2、对纯粹的公共物品的需求(多 大) D=∑MB
垂直相加
公共产品的分类
公共选择理论的内容 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主要有两方面 的研究成果:一是对投票制度的分析。二是对 财政制度中官僚主义行为的分析。 1、对投票制度的分析,主要包括了投票规则、 阿罗不可能定理中的投票悖论、单峰偏好定理、 打分投票制、投票交易、中间选民理论等。
公共经济学-高培勇—第二版
![公共经济学-高培勇—第二版](https://img.taocdn.com/s3/m/2da6c801ff00bed5b9f31d9d.png)
在私人物品或服务的情况下,每个消费者都是既定价格的接受者,他所能调整的只是其 消费的数量。 3.3 纯粹公共物品的配置效率 3.3.1 MSB=MSC:公共物品同样适用
实现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的条件是:配置在每一种物品或服务上的资源的社会边际 效率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即 MSB=MSC. 3.4 林达尔均衡和免费搭车者 3.4.1 一种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自愿捐献与成本分担
4
第三章 公共物品或服务
3.1 纯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务 3.1.1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特性的比较 (1)效用的非可分割性 (2)消费的非竞争性 (3)受益的非排他性 3.1.3 判定公共物品的步骤
3.2 纯粹的公共物品与纯粹的私人物品:需求分析 3.2.1 对纯粹的私人物品的需求:水平相加
只要知道每个消费者的个人需求曲线,通过把某种纯粹的私人物品或服务市场上的所有 消费者(购买者)的需求曲线水平想家,即可得出对该种私人物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曲线。 3.2.2 对纯粹的公共物品的需求:垂直相加
在现实生活中,政府部门正是一方面以征税方式取得收入,另一方面又将征税收入转用 于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的。依靠政府使用非市场的方式——公共财政,来解决公共物品或 服务的供给问题。
3.5 混合物品或服务 3.5.1 混合物品的概念 (1)拥挤性的公共物品
随着消费者人数的增加产生拥挤,从而减少每个消费者从中获得效益的公共物品或服 务。这种物品或服务的效用虽为全体社会成员所共享,但在消费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竞争性。 (2)价格排他的公共物品
效益可以定价,从而在技术上可实现排他的公共物品或服务。 特点:①效用在名义上向全社会提供,即谁都可以享用;
《公共经济学》戴文标 第02章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公共经济学》戴文标 第02章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https://img.taocdn.com/s3/m/1007d54fb0717fd5370cdced.png)
主要内容
公共经济学理论的形成 混合经济的产生 公共部门
第一节 公共经济学理论的形成
一、市场经济中的公共经济问题
稀缺资源的自然垄断; 交易费用问题; 教育滞后; 国民健康问题; 公共安全问题。
二、按社会性质的产品分类
1、公共产品:指公众所必须使用,且社会每一 成员对这一产品的使用不会导致其他个人对该产 品消费的损失,这一产品在产权上具有不可分割 性。
政策和政府组建的公共部门而进行的对市场管理。
3、混合经济体制的不同模式
原因: (1)各国的发展水平不同; (2)各国社会与政治结构的不同; (3)各国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不同。 西方国家几种典型体制: (1)以美国为典型的国家需求管理型混合经济体制; (2)以英国和瑞典为典型的福利国家型混合经济体制; (3)以德国为典型的社会市场型混合经济体制; (4)以法国为典型的强调供求管理的指示性计划型混
两个特点:所有权上的非排它性和消费过程中
的非竞争性;
2、私人产品:具有产权明确而又可分割的特性
表现在:一是所有权上的排他性;二是消费上具 有竞争性。
3、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是指不 完全同时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 争性两个特征的公共产品.准公 共产品一般具有“拥挤性”的 特点,即消费者增加到一定数值 后,就会出现边际成本为正,不像 公共产品那样边际成本为零 。
第二章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主讲: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戴文标
本章提要
本章通过分析市场经济中存在的公共经济 问题、市场失灵问题等,说明了混合经济 的产生与现代政府经济职能的性质,对资 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利弊得失、公共经济学 的基本范畴及基本的研究领域作了介绍, 并对公共部门与国有企业的职能划分、国 有企业的效率问题作了分析。
公共经济学第2章 外部效应
![公共经济学第2章 外部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dd9e164df18583d048645903.png)
损害或需要政府提供服务的企业和个人。 将水资源的污染减少至可容忍水平(但不
能减少至零)。
2.3.3 矫正性的财政补贴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正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
着眼于MPB 的调整,即发放相当于MEB大小 的补贴,将MPB提高到与MSB一致的水平。
正的外部效应
也称为外部效益或外部经济。 指给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
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效益。 买卖双方均未意识到其间交易会给其他
人或企业带来益处。 事例:消防设备。
负的外部效应
也称为外部成本或外部不经济。 指给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
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成本费用。 买卖双方均未意识到其间交易会给其他
第2章 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
Objectives:外部效应如何影响资源配置效率;
外部效应内在化; 政府的矫正措施。
外部效应(Externality)
外部效应是指某些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人 或企业,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 有的报酬的现象。
问题:当存在外部效应时,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决策所依 据的价格P,既不能精确地反映其全部的社会边际效益 MSB,也不能精确地反映其全部的社会边际成本MSC。
价 格
效 益 45
成 本 30 ︹ 元 25 ︺
10
0
S=MSC Z
V U
H MPB+MEB=MSB D=MPB
10 12 疫苗接种量(万人次)
2.2.3 正的外部效应: 外部边际效益递减的情况
价 格
效 益 30
成 25 本 ︹ 20 元 ︺
MPB+MEB=MSB
公共经济学第2章 外部效应
![公共经济学第2章 外部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dd9e164df18583d048645903.png)
外
T
部
E
总
C
成
本
︹
元
∕
吨
︺
01234567 纸张的产量(吨)
用MEC解释负的外部效应 如何扭曲资源配置
MSC=MPC+MEC 当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MPC<MSC 物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将会呈现
过多状态。
市场均衡,负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价 格 110
效 105 益
100 成 本 ︹ 元 ︺
︽
0
MPC+MEC=MSC
G
B
10
A
S=MPC
D=MSB
︽
︽
4.5
5 纸张的产量(万吨)
2.2.2 正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价格 ,不能充分反映该种物品或服务所能带 来的社会边际效益MSB。
事例:疫苗接种——其他人减少接触感 染的机会——整个社会因此受益
外部边际效益
第2章 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
Objectives:外部效应如何影响资源配置效率;
外部效应内在化; 政府的矫正措施。
外部效应(Externality)
外部效应是指某些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人 或企业,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 有的报酬的现象。
问题:当存在外部效应时,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决策所依 据的价格P,既不能精确地反映其全部的社会边际效益 MSB,也不能精确地反映其全部的社会边际成本MSC。
特征:MEC=税额 事例:对造纸行业征收污染税
矫正性的税收
事例:纸张生产——污染环境——第三 者成本(利益受损)
外部边际成本
Marginal external cost 因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或服务的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外部效应内在化:政府的矫正措施
2.3.2 矫正性的税收与 负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
着眼于MPC的调整,即征收相当于MEC大小 的税收,将MPC提高到与MSC一致的水平。 特征:MEC=税额 事例:对造纸行业征收污染税
2.3 外部效应内在化:政府的矫正措施
价格、效益和 成本(元) S'=MPC+T=MSC 110 105 100 95 F G S=MPC
2.2 外部效应与资源配臵效率
2.2.1 负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负的外部效应的最关键问题,就是带有负的 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用 于生产或提供该种物品或生产要素的社会边际成 本。可用外部边际成本(简写为MEC)来表示这种因 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或服务的产量而给第三 者所带来的额外的成本。外部边际成本是生产某 一物品或提供某一服务的社会边际成本的一部分, 但它未在该种物品或服务的价格中得到反映。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公共经济学
(第二版)
高培勇 编著
第2章 外部效应
重点问题
外部效应:分类和事例 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外部效应的内在化:政府的矫正措施
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是指某些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行为影响了 其他人或企业,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 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的现象。 问题:当存在外部效应时,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决 策所依据的价格P,既不能精确地反映其全部的社会 边际效益MSB,也不能精确地反映其全部的社会边际 成本MSC。 结果:价格失真,从而使得社会资源配臵发生错 误,达不到帕累托效率的最佳状态。
关键术语
外部效应 负的外部效应 正的外部效应 外部效益 外部成本 外部效应的内在化 矫正性的税收 矫正性的财政补贴
复习思考题
1. 什么是外部效应? 2. 举例说明负的外部效应与正的外部效 应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3. 矫正性的税收和财政补贴的作用机制 是怎样的?
2.1 外部效应:分类和事例
2.1.2 正的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基本分类
正的外部效应 Positive Externality 负的外部效应 Negative Externality
2.1 外部效应:分类和事例
正的外部效应:也称为外部效益或外部经济。 指给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 得以反映的经济效益。买卖双方均未意识到其间 交易会给其他人或企业带来益处。 负的外部效应:也称为外部成本或外部不经济 。指给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 中得以反映的成本费用。买卖双方均未意识到其 间交易会给其他人或企业带来损害。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一种物品(或服务)的外 部边际效益往往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很有可能随其 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前面所说的疫苗接种的例子 就是一个典型。每一人次的接种所带来的外部边际 效益是会随接种人次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的。其中的 原因不难理解,随着接种人次的增加,疾病传播的 可能在递减,担心感染疾病的人数在递减,给外部 带来的边际效益自然也是要递减的。一旦出现这种 情况,当接种人次达到一定水平时,接种疫苗所带 来的外部边际效益将最终趋向于零。
2.2 外部效应与资源配臵效率
2.2.2 正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价格, 不能充分反映该种物品或服务所能带来的社 会边际效益MSB。 事例:疫苗接种——其他人减少接触感染 的机会——整个社会因此受益
2.2 外部效应与资源配臵效率
外部边际效益:Marginal external benefit 因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 而给第三者所带来的额外的效益。 用来解释正的外部效应如何扭曲资源配臵 ——MSB=MPB+MEB ——当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MSB>MPB ——物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将会 出现不足状态。
O
(a)
纸张的产量 (吨)
0
(b)
纸张的产量 (吨)
图2-2 外部边际成本和外部总成本:MEC递增的情况
2.2 外部效应与资源配臵效率
价格、效益和 成本(元) MPC+MEC=MSC 110 B 105 100 G
10
A
S=M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C
D=MSB O 4.5 5 钢笔的产量 (支)
图2-3 市场均衡,负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臵效率
2.2 外部效应与资源配臵效率
在存在外部效应的情况下,私人的边际效 益和边际成本会同社会的边际 效益和边际成本 发生偏离。由于决定企业或居民的经济选择的 是私人边际效益和私人边际成本,而不是社会 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所以,当企业或居 民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而忽略了外部效应带 给其他企业或居民的效益和成本时,其所做出 的决策很可能会使资源配臵发生错误。
2.2 外部效应与资源配臵效率
外部边际成本 (元/吨) 外部总成本 (元/吨) TEC 50 40 10 MEC 纸张的产量 (吨) 30 20 10 O (a) 0 (b) 纸张的产量 (吨)
图2-1 外部边际成本和外部总成本:MEC不变的情况
2.2 外部效应与资源配臵效率
外部边际成本 (元/吨) 外部总成本 (元/吨) TEC MEC
外部效应的内在化用以解释政府对外部效 应的矫正措施。 着眼于调整MPB和MPC。当调整到足以使个 人或企业的决策考虑其所产生的外部效应, 即实际的MSB和MSC时,内在化实现。 具体说,外部效应内在化就是外部效应的 边际价值被定价了。 ——负的外部效应:MEC加计到MPC之上。 ——正的外部效应:MEB加计到MPB之上。
2.2 外部效应与资源配臵效率
价格、效益和 成本(元) S=MSC MPB+MEB=MSB 30 A 25 20 D C MPB 疫苗接种量 (万人次)
F
B
S'=MSC'
O 10 12 16 20
图2-5 正的外部效应:外部边际效应递减的情况
2.3 外部效应内在化:政府的矫正措施
2.3.1 外部效应的内在化
2.2 外部效应与资源配臵效率
价格、效益和 成本(元) 45 30 25 10 U H MPB+MEB=MSB D=MPB O 10 12 疫苗接种量 (万人次) Z S=MSC
10
图2-4 市场均衡,正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臵效率
2.2 外部效应与资源配臵效率
2.2.3 正的外部效应:外部边际效益递减的情况
2.3 外部效应内在化:政府的矫正措施
2.3.3 矫正性的财政补贴与正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
矫正性的财政补贴着眼于私人边际效益的调 整。其操作方法是:对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 或服务的消费者,按照该种物品或服务的外部边 际效益的大小发放财政补贴,以此将补贴物品或 服务的私人边际效益提高到同社会边际效益相一 致的水平,实现正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所以, 矫正性的财政补贴的突出特征是其数额与外部边 际效益相等。
B
A
H
J D=MSB 纸张的产量 (万吨)
O 4.5 5
图2-6 矫正性的税收
2.3 外部效应内在化:政府的矫正措施
矫正性税收作用归纳:
将MEC加计到MPC之上。 增加纸张的生产成本和售价,进而将产量 减少至MSB=MSC的最佳水平。 将部分收入从纸张生产者手中转移给遭受 损害或需要政府提供服务的企业和个人。 将水资源的污染减少至可容忍水平(但不 能减少至零)。
2.3 外部效应内在化:政府的矫正措施
价格、效益和 成本(元)
45 30 25
Z
S=MSC
R
V W X Y D=MPB 疫苗接种量 (万人次) D'=MPB+W=MSB
10
O
10
12
图2-7 矫正性的财政补贴
2.3 外部效应内在化:政府的矫正措施
矫正性财政补贴作用归纳
将MEB加计到MPB之上。 增加对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需 求,降低消费者支付的净价格,进而将产量调 整至MSB=MSC的最佳水平。 增加对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消 费者所获效益,鼓励这类物品或服务的消费。
2.1 外部效应:分类和事例
2.1.1 外部效应的分类方法
按承受者不同: ——生产活动的外部效应和对生产的外部效应 按发起者不同: ——生产活动的外部效应和消费活动的外部效应 按结果不同: ——正的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效应
2.1 外部效应:分类和事例
外部效应八种排列
①消费活动产生正的消费外部效应 ②消费活动产生正的生产外部效应 ③消费活动产生负的消费外部效应 ④消费活动产生负的生产外部效应 ⑤生产活动产生正的消费外部效应 ⑥生产活动产生正的生产外部效应 ⑦生产活动产生负的消费外部效应 ⑧生产活动产生负的生产外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