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投融资最新体制改革与文化市场构建
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与文化市场构建
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和文化市场构建党的十六大已经把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体制改革作为新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提出来。
特别是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的“四位一体”,已经构成了我们在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完整的体系,也是落实和实现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的议题。
文化建设在市的新时期的建设中已经摆在很突出的位置。
本次课程的容主要是“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和文化市场构建”。
其中包含两项容:一、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二、文化市场构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已经进行两年了,在实践中也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
最近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委发了两个很重要的文件。
一个是国务院十号文《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和《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
这两个文件主要是针对非试点地区,其中有些对试点地区也是适用的。
一、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长期以来,我们国家的文化体制是以行政性配置资源为特征的,管办不分、条块分割、事企不分,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
我们现在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就是对传统体制进行改造,我们国家文化领域的改革是最慎重的,也是起步最晚的。
事实上这种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几年了,真正迈开步伐是在党的十六大以后。
现在经过两年的试点,我们正在探索、构建新型文化体制改革的框架。
但试点工作还没完全结束。
(一)构建新型文化体制改革框架的三个层次:1、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新一届政府已经把政府职能的定位,用四句话来概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我们构建新型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框架,从政府职能定位来说是吻合的。
这是党和政府对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的宏观调控、市场监管、政策法律体系等方面的改革,是目前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
它包括整个文化的制度安排,是处于首要的位置。
2、文化市场的微观主体主要是文化企事业单位的改革。
现在已经明确提出要求事企分开、政企分开。
有一部分传统意义的事业单位要根据产业化的要求,可以转为企业,成为文化市场的微观主体。
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体制改革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保障和驱动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文化市场的日益活跃,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推动文化繁荣的实现。
一、深化体制改革,优化环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
首先,要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和引导,提供投融资政策、税收政策等优惠措施,吸引社会资本的参与。
其次,要完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规范市场秩序,加大对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鼓励创新和合法竞争。
同时,还要加强对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
二、强化企业创新,拓展业态文化产业是创意产品的集合,要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企业创新,拓展业态。
首先,企业要增加研发投入,培育一批高质量、有特色的文化产品。
其次,要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互联网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发展数字文化、网络文化等新兴业态。
再次,要注重文化产品的品质和创意,提升文化产品的附加值,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三、加强国际交流,拓展国际市场只有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才能使文化的影响力得到全球范围内的扩大。
首先,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同时引进优秀的外国文化产品,拓展国内市场,增加消费者多样化的选择。
其次,要加强版权保护,提高中国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再次,要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产业合作及交流活动,分享经验、互利共赢。
四、加强文化产业链条的衔接,提升整体效益文化产业链条的衔接是文化产业发展的要点。
要通过深化产业链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文化产业的高效运作。
首先,要加强文化产业主体之间的合作,形成分工协作、互为补充的产业链。
其次,要加强与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如旅游、教育、体育等产业的融合,实现多产业融合创新。
再次,要加强线上线下的结合,打破制度壁垒,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
五、加强舆论引导,打造良好发展环境文化产业的发展需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认可,舆论引导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国家文化改革实施方案
国家文化改革实施方案国家文化改革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国家软实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推动国家文化改革,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一、加强文化产业发展。
1. 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支持文化企业创新发展,鼓励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和推广。
2. 建立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支持文化企业融资发展,提升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推动文化体制改革。
1. 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2. 加强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文化服务效率。
三、加强文化人才培养。
1. 加大对文化人才培养的投入,建立健全文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文化人才。
2. 推动文化教育改革,提高文化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文化人才。
四、促进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
1. 支持文化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推动文化产品输出,提升国际影响力。
2. 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合作,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推动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
五、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
1. 加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2. 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国际竞争力。
六、加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1. 支持文化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提升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2. 加强文化产业创新人才培养,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文化产业人才。
七、加强文化产业法治建设。
1. 完善文化产业法律法规,加强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2. 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打击文化产业违法行为,维护文化市场秩序。
以上就是国家文化改革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希望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能够认真贯彻落实,推动国家文化改革取得更大的成就。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群众文化事业单位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与政策支持
群众文化事业单位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与政策支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备受关注。
群众文化事业单位作为文化产业中的主力军,其文化产业投融资与政策支持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投融资渠道和政策支持两个方面探讨群众文化事业单位的文化产业投融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思考。
一、投融资渠道群众文化事业单位在进行文化产业投融资时,需要明确可行的投融资渠道,以保证资金的有效流动和稳定来源。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投融资渠道:1. 国有资本注入:国家对文化产业有着重要的支持政策,通过国有资本注入,可以为群众文化事业单位提供必要的启动资金和运营资金。
此外,国有资本的注入还能够增强文化事业单位的信誉度和市场竞争力。
2. 股权融资:群众文化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发行股权来募集资金。
通过股权融资,既可以吸引社会资本的参与,又能够增加单位的资金实力。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股权融资时应该注重保护国家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的利益。
3. 债券融资:发行债券是一种有效的融资方式,通过向社会投资者发行债券,可以为群众文化事业单位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债券融资时要依法合规,同时加强风险管理,避免出现债务风险。
4. 贷款融资:群众文化事业单位可以选择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获得所需的资金支持。
在进行贷款融资时,需要有明确的还款计划和可行的还款来源,以确保贷款的及时偿还。
二、政策支持政府的政策支持对于群众文化事业单位的文化产业投融资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政策支持方式:1. 税收优惠政策:政府可以针对群众文化事业单位的文化产业投融资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例如减免税、税收补贴等。
这样可以降低投融资成本,增加群众文化事业单位的盈利空间。
2. 资金补贴和奖励: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向群众文化事业单位提供投资补贴和奖励,鼓励其进行文化产业投融资。
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单位的资金实力,还能够提高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我国文化产业投资方式改革的路径
S p. 0 6 e 20
V0 . 5 N0. 1 2 5
我 国文化产业投 资方式改革 的路径
金 正
( 对外经 济贸易大学 卓越 学院 , 北京 10 2) 00 9
摘
要 :文化产业 投资总量太 小 , 投融 资渠道狭 窄 , 投资方式原 始 ,造 成我 国文化 产业生 产能力不 足 、 市场 狭小和
国有 资 本 在 市 场 准 人 条 件 上 的不 平 等 ,还 体 现
在 我 国对 民 间 资 本 与 外 来 资 本 的 区 别 对 待 上 。 为 了 充 分 调 动 民 间 资 金 , 开 投 资 渠 道 , 先 要 广 首
打破 垄 断 。 励 竞 争 , 鼓 支持 民 间力 量 投 资 文 化 项
创 造 极 为 可观 的经 济 价 值 , 到 增 加 就 业 、 激 起 刺
消 费 、 养 税 源 等 重 要 作 用 。据 统 计 , 0 涵 4 0家 最 富
1 .降 低 准 入 门 槛 . 造 公 平 竞 争 的 文 化 产 营
业 资本 市 场环 境
有 的 美 国公 司 中有 7 2家 是 文 化 企 业 。 时 代 华 如
消费不 旺。改革我 国文化产业 投资方式 : 降低准入 门槛 , 营造公 平竞争 的文 化产业 资本 市场环境 ; 加大 扶持力度 , 建立政 府主导 的文化产业风 险投资基金 ; 引导金 融介入 。 立银行业对 文化产业投 资的信 贷机制 ; 极牵线搭 桥 , 大文化产业 建 积 加
2023文化体制改革主要措施
2023文化体制改革主要措施《2023文化体制改革主要措施》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的文化体制改革。
2023年,中国政府将实施一系列的主要措施,旨在推动文化体制的改革和发展。
首先,政府将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
文化产业是一个充满创意和活力的行业,可以为国家经济注入巨大的动力。
为了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政府将加大对文化企业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同时加强对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和资金的保障。
其次,政府将加强文化市场的监管和规范。
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政府将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盗版和侵权行为,推动文化市场的法制化发展。
同时,政府将制定文化市场的规范和标准,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推动文化企业的竞争和创新。
第三,政府将加大对文化教育的投入。
文化教育是培养和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
政府将加大对文化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强学校和社区文化教育基地的建设,推动优秀文化作品和艺术活动进校园和社区。
同时加强对艺术院校和文化机构的改革和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文化人才。
最后,政府将加强文化交流和合作。
文化交流和合作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
政府将加大对外文化交流力度,鼓励艺术团体和文化机构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同时,政府将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合作,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融合,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综上所述,《2023文化体制改革主要措施》旨在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规范文化市场、加强文化教育和推动文化交流与合作。
这些措施将为中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推动中国文化的繁荣与进步。
文化体制改革和产业发展自查报告
文化体制改革和产业发展自查报告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然而,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相比,文化事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困境和挑战。
为了进一步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和产业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开展了本次自查工作。
二、自查情况1.文化体制改革方面自查情况(1)推进市场化改革:建立并完善各级文化市场主体,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产业投资和运营,培育一批有实力、有品牌的文化企业。
(2)优化财政投入: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完善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制度,使每个地区都能有优质的文化资源。
(3)破除行政垄断:取消行政审批事项,减轻企业负担,鼓励创新,使市场主体能自由发展。
(4)改革文化管理体制: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形成文化管理机制的转型。
2.产业发展方面自查情况(1)加大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创新,培养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创意品牌。
(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打击侵权盗版行为,提高文化产品的附加值。
(3)拓展文化产业链,加强文化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金融、旅游等产业的深度合作。
(4)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专业能力的文化产业人才。
三、存在的问题1.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1)市场环境不公平:一些地方对国有文化企业的支持力度较大,民间文化企业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导致市场竞争环境不公平。
(2)行政审批仍然繁琐:一些相关行业的审批事项仍然较多,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3)政府干预过多:一些地方政府对文化市场的干预过多,导致文化市场活力不足,创新动力减弱。
2.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1)创新能力不足:创意产品的研发和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很多文化创意品牌缺乏核心竞争力。
(2)金融支持不足:文化产业的融资渠道较少,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不够。
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投融资渠道与结构分析
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投融资渠道与结构分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投融资渠道与结构,从当前发展现状、必要性、传统分析、新兴探讨到结构优化策略等方面展开论述。
现今,文化资源产业面临着持续发展的挑战,因此投融资渠道的多样化显得尤为重要。
文章分析了传统投融资渠道的局限性,并提出了新兴投融资渠道的探讨,以及投融资结构优化的策略。
结论部分探讨了文化资源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展望了未来投融资趋势,并强调了重视文化资源产业投融资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文化资源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与指导,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与长期繁荣。
【关键词】文化资源产业、投融资渠道、结构分析、发展现状、多样化、传统、新兴、优化策略、挑战、未来趋势、重要性。
1. 引言1.1 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投融资渠道与结构分析文化资源产业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领域,投融资渠道和结构对于文化资源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深入分析投融资渠道和结构,可以更好地推动文化资源产业的发展。
文化资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十分丰富多样,包括传统文化产业、数字文化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等。
这些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投资支持,而多样化的投融资渠道可以为文化资源产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传统投融资渠道主要包括银行贷款、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这些传统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文化资源产业的资金需求,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融资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
新兴投融资渠道的探讨对于文化资源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包括基金投资、众筹、政府引导基金等新兴渠道,为文化资源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优化投融资结构方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多元化的投融资主体参与,促进投融资市场的健康发展。
政府也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措施,为文化资源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通过深入分析投融资渠道和结构,可以更好地推动文化资源产业的发展,为文化产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当前文化资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当前文化资源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市场空间。
《2024年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研究》范文
《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持续进步,文化产业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文化产业以其独特的创意性、文化内涵和广泛的市场需求,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融资活动。
因此,对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的研究,对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概述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模式主要包括政府扶持、企业自筹、社会投资、资本市场融资等多种方式。
这些模式各有特点,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文化产业的投融资体系。
三、主要投融资模式分析1. 政府扶持模式政府通过政策扶持、资金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的发展。
例如,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对优秀文化项目进行资金扶持;通过降低税收,减轻文化企业的经济负担等。
政府扶持模式有利于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提高文化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 企业自筹模式企业通过自身积累、内部调拨、股东出资等方式筹集资金,用于文化项目的开发和运营。
企业自筹模式具有灵活性高、速度快等优点,但资金规模相对较小,可能无法满足大型文化项目的需求。
3. 社会投资模式社会资本通过投资文化项目,分享文化产业的成长红利。
社会投资模式可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进入文化产业,扩大文化产业的资金来源。
同时,社会投资者的参与也可以提高文化项目的市场化和专业化水平。
4. 资本市场融资模式文化企业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市、发行债券、股权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
资本市场融资模式可以快速、大量地筹集资金,支持文化企业的快速发展。
同时,资本市场对企业的规范管理要求,也可以提高文化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四、投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虽然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模式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政府扶持政策不够完善、社会投资渠道不畅、资本市场对文化企业的认可度不高等。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 完善政府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优化政策环境,提高政府扶持的效率和效果。
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融资环境与政策支持
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融资环境与政策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也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载体。
然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受到投融资环境和政策支持的影响。
本文将就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融资环境及相关政策进行探讨。
一、投融资环境概述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融资环境包括资金来源、投资渠道、风险偏好等方面。
首先,资金来源多样化是投融资环境的基础。
除了传统的银行贷款外,还包括天使投资、风险投资、政府补贴等多种形式。
其次,投资渠道的畅通也是投融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投资渠道的多样性可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促进资金流动。
最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直接影响着投融资环境的活跃程度。
对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更有可能获得投资支持,而对于传统产业或低风险项目的投资则相对保守。
二、政策支持措施为了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支持措施。
这些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土地政策等方面。
首先,财政支持是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直接资金投入,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补贴、奖励等形式实施。
其次,税收优惠是政府对文化创意企业的税收减免或减免政策,可以降低企业的税负,增加其盈利能力。
最后,土地政策是指政府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的土地资源支持,可以通过减免租金、提供场地等方式实施。
三、案例分析以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为例,中国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
例如,设立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金,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实施了文化产业进口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了文化产品的进口成本;出台了土地政策,鼓励地方政府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场地支持。
四、结论与展望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融资环境与政策支持直接影响着其发展态势。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不断推进,文化创意产业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因此,各国政府应进一步优化投融资环境,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为其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保障。
如何大力发展我国文化事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结合实际谈一谈。
如何大力发展我国文化事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结合实际谈一谈。
答:(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人们树立起崇高理想和信念,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发主人翁的创造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
人民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人民。
文化创作的最深厚的源泉,存在于亿万人民的生活实践之中国家兴办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群众艺术馆、美术馆等,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实行事业体制。
要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基本要求推进改革。
进一步完善投入政策,逐步增加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投入,改善投入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继续深化单位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确定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功能定位,明确服务目标、任务和责任,制定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健全以群众满意度为重要标准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评机制。
1.结合对上海世博的了解,谈谈如何加快国家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应当清醒地看到,文化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诸多配套条件,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相互衔接,统筹安排。
加之文化体制改革起步较晚,改革的思想理论和工作准备不足,因而管办不分、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资不分、条块分割的传统文化体制的弊端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发挥着作用主要是: 1.近几年来,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文化市场开放的“体制性松绑”和政策推动的效应 总体来看,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仍存在着明显的落差。
关于文化传媒产业投融资问题的研究与对策袁静新闻论文
关于文化传媒产业投融资问题的研究与对策青岛报业传媒集团袁静本论文是通对全国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传媒产业基金、投资基金设立情况进行调研,评价成文化传媒产业投资基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旨在进一步完善文化传媒产业的投融资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
一、对国内文化传媒产业投融资体系解析全国20多个省区市制定了文化发展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26个省(区市)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0多个省市已设立或正在抓紧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或投资公司,增强了运用经济手段调控和扶持文化事业、传媒产业的能力。
北京市通过开展无形资产质押贷款、设立专项授信额度、提供优惠贷款利率和贷款贴息、组建担保公司等方式,进一步拓宽文化市场融资渠道。
经国家发改委正式备案的上海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规模50 亿元人民币;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2亿元;江苏省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已筹资20亿元;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为5亿;山西提出要在省级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中每年新增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扶持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
深圳市拟设200亿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成立文化产权交易所并于去年底挂牌。
总的看,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上升,在一些地方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报告,全国新闻出版业2009年实现总产出10668.9亿元,增加值3099.7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9%。
2009年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文化产业占GDP比重均已超过5%。
二、文化传媒产业融资中遇到的问题未来文化产业或将成为金融单位信贷的新热点,其中,影视制作、新闻出版、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网络传媒这些行业可以作为重点授信对象。
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银行和投资机构意识到了这一市场空白,并且也进行了积极的努力,如交通银行北京分行专门成立了文化产业中小企业版权保证贷款等。
但是,由于文化产业刚刚兴起,相比其他传统产业,受到银行和投资机构的关注程度不高,虽有试点,但规模较小。
隗建华博士谈文化产业如何与投融资更好结合
隗建华博士谈文化产业如何与投融资更好结合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市场日渐繁荣,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与此同时,国家政府大力推进金融创新,鼓励金融市场逐渐向社会资本开放。
在政策与市场的双向驱动下,最近几年,文化产业资金逐渐多起来,社会资本投到文化产业领域已经成为一个趋势。
文化企业开始尝试冲破产业边界,跨界经营金融业务,营造新的商业生态和增长点。
文化产业的并购金额每年都达到上千亿元,热钱非常多。
资本介入之后,有些资本牵着文化产业走,但资本不一定对文化产业有利,而文化产业做得不好也会拖累投资方。
那么,投融资怎么跟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两者之间怎么找到一个匹配点,找到一个双赢的模式?中国网记者就此话题专访了中国传媒大学隗建华博士。
中国网:文化金融经常被当做文化和金融的结合,您是怎么认为的?隗建华:文化企业怎么做其实跟金融没有关系。
文化金融就是企业家创造出好的文化产品和企业,然后商人以金融活跃市场,围绕着文化不断打转、不断交易。
中国的文化投资项目跟国外有很大区别,国外的投资项目基本上都投股权,而中国正好相反,好多投资都变成高利贷融资,而风险投资也不像风投风险,这样导致中国很少有长期的股权投资。
国内很多投资基金基本上是坚持3年、5年或7年。
其实,很多文化企业第七年才开始赚钱,因此,国内投资者错过了文化企业发展的最好机遇。
中国网:在您看来,中国文化产业方面的风险投资存在什么问题?隗建华:到现在为止,中国还没有真正的“风险投资”概念。
“中国现在假风险投资特别多,这些风险投资并不承担风险,只能叫无风险投资。
很多人做风险投资其实只是做基金,所以出现那么多对赌,其实,企业家不适合对赌,企业家把企业做到什么程度完全靠直觉。
风险投资在中国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资金很拥挤,大家只追少数几个知名项目。
应该提高风险投资的专业化水平,不要一味被舆论引导着走,舆论认为的好IP,也不见得能出效益。
国有金融机构虽然资金充裕,但不知道怎么投资,而且都不做风险投资。
关于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030713
关于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为进一步提高政府文化投资效益,降低文化准入门槛,鼓励全社会对文化的投入,广泛筹集文化建设资金,推动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根据《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工作方案》和《深圳市深化投融资改革指导意见》(深府[2001]131号),制定本《意见》。
一、合理界定政府文化投资的主要领域1.政府非营利性文化投资的主要领域。
政府非营利性文化投资以公益性文化项目为主,目的是逐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实现市民基本文化权利。
主要包括文博、图书、美术、演出场馆、文化馆站等文化设施项目,促进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等。
对于弘扬主旋律,反映时代精神,具有较高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文艺创作和表演项目,政府通过文化采购的办法予以扶持。
在非营利性文化投资领域,政府的投入要随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增加。
2.政府营利性文化投资的主要领域。
政府营利性文化投资的对象是具有一定经营能力的文化单位或一定产出预期的文化项目,特别是目前社会资本尚不愿进入或因政策所限需要逐步开放的领域。
政府投资主要是基础性、调整性、引导性投资,其目的是带动和扩大社会资本投资。
随着社会资本投入的加大,政府应逐步减少投资并最终退出上述领域。
二、改革国有非营利性文化项目的建设与运营方式3.加强政府文化建设资金的管理。
政府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应确保政府文化投资用于发展艺术生产力、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上,并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要充分发挥文化经济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统筹安排,保证重点。
市、区、镇之间要加强协调,鼓励共建,资源共享,提高投资效益,防止重复建设。
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文化建设资金的监督管理。
4.建立政府投资决策咨询制度。
政府的大型文化投资项目,应经过文化艺术专家委员会咨询论证,同时征询政府法律顾问与大型投资机构的意见,避免投资失误与行政诉讼,提高政府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
制定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的目标与措施
制定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的目标与措施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政策制定,以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创新。
本文将探讨制定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的目标与措施,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目标制定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的目标主要包括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培育文化产业的人才。
首先,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制定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的首要目标。
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提升国家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政府应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投资文化产业,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其次,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也是制定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的重要目标。
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不仅体现在市场竞争中,还体现在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意上。
因此,政府应该制定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强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再次,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也是制定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的重要目标。
文化产业的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政府应该通过制定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同时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鼓励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
最后,培育文化产业的人才也是制定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的重要目标。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支持。
政府应该通过制定政策,鼓励高等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培养更多的文化产业人才,同时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吸引优秀的人才投身于文化产业。
二、措施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制定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
首先,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文化产业投融资基金,为文化产业提供资金支持。
这些基金可以通过政府拨款、国有资本注入等方式筹集资金,然后通过投资、贷款等方式向文化产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其次,政府可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和奖励。
例如,对于在文化创意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可以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对于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企业,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
推动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促进首都文化产业发展
入 。资金短缺是北京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难题。政府性投入仍 占相当比重 ,而民营资本和国外资本 投 入较 少 ,且集 中在娱乐 业 、广告 业 等少 数行 业 。改 革开放 后 ,北 京 的综合 经济 实力 已经 有 了大幅 度 的提
高 ,财 政 收入持 续 增 长 ,民 间投 资 日益 活 跃 ,国 际 资 本 纷 至 沓 来 ,而 文 化 产 业 投 资 并 没 有 出 现 同步 的
革是改革开放进程 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因此 ,应采取多种措施推动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重新构造以国有
资本 为主 体 的文化 投 融资 经营主 体 ,拓 宽投 融资 渠道 ,积极 利 用资 本 市场 ,加 大直接 融资 比例 ,促进 首都
文化 产业 发展 。
关键 词 :首都 文化 ;文化投 融 资体 制 ;改革 中图分 类号 :G 2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0 20 (06 2— 0 7— 4 14 0 8— 70 20 )0 0 6 0
收稿 日期 :2 0 0 —0 06— 1 9
作者简介 :刘丹 萍 (9 7一 ) 15 ,女 , 首都经济 贸易大学人文学 院教授 。
6 7
维普资讯
1 资本来源渠道狭窄。 .
同前 ,北京 市文 化产 业 资料来 源 有 四个 ,主要 为 国家或 市级 财政 拨 款 、门要 收入 、社会 资助 和外 资 收
少 差距 ,特别 是首 都文 化投 融 资体制 改革 是北 京改 革开 放进 程 中最 为薄弱 的环 节 ,为 了完成 市 委市政 府 的 战 略决 策 ,推 动首 都文 化投 融 资体制 改 革 已是 迫 在眉 睫。
一
、
北京 文化 投融 资体 制存在 的问题
文化部发布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
文化部发布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文化部意识到对于文化企业的投融资支持是必要的。
为了促进文化产业的长期发展,文化部近日发布了一系列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
本文将就这一政策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背景在新时代的推动下,我国的文化产业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然而,由于文化产业具有创新性、高风险和持续性的特点,长期以来一直缺乏有效的投融资机制。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化部紧密结合当前文化产业的特点,发布了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
二、政策原则1.市场导向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尊重市场规律,注重产业需求。
政策支持各类文化企业的投融资活动,鼓励市场主体参与其中。
2.政策优惠政府将对符合条件的文化产业投资项目给予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政策,降低企业投融资风险。
3.风险防控在支持文化产业投融资的同时,政策也强调了风险防控的重要性。
通过合理规划和评估,避免投融资市场的过度波动,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三、政策措施1.投融资支持基金为鼓励文化产业发展,政府将设立文化产业投融资支持基金,用于支持文化产业的投融资需求。
该基金将重点支持具有创新性和市场竞争力的项目,并提供投资咨询和管理服务。
2.风险分担文化产业投融资具有较高的风险性,为了鼓励投资者积极参与,政府将与各类投资机构合作,共同分担项目风险。
这将有效降低投资者的风险感,并促进更多优质项目的投资。
3.税收优惠政府将对符合条件的文化产业投资项目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减免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
这将降低企业的负担,提高投资回报率。
4.金融支持为了满足文化产业的投融资需求,政府将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通过建设金融服务平台,为文化产业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和金融产品,增加资金流动性。
四、政策效应发布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后,预计将会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效应:1.改善融资环境政策的推出将带动银行和风险投资机构增加对文化产业的投资,改善其融资环境。
创新和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
要发挥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融资规模大的优势,把间接融资与直接投资紧密结合起来,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传统文化产业改造提供通畅、持续的资金支持创新和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构建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的意义构建文化投融资体系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选择。
文化产业以非物质文化资源为加工对象,为市场提供文化意义消费,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低,需求弹性大,产品附加值高,价值链长,是典型的绿色经济。
作为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国是世界上唯一历史文化传统没有中断的四大文明古国,历史文化资源积淀之丰厚举世罕见,但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与自然资源匮乏和过度开采、后续资源不足对我国经济发展形成的严峻约束相比,形成了鲜明对照,发展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和优越条件极为明显。
这一国情特点,决定了在产业选择方面,应当把文化产业作为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性产业,在产业政策上给予重点扶持,通过构建适应文化产业特点的投融资体系,以投资推动创意人才培养和文化资源开发,促使文化产业超常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构建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是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的基本着力点。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脱胎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事业体制,其基本特点是,国有资本单一投资主体;排斥市场机制,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严重的条块分割而导致的资源碎片化,使结构很不合理。
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 齐勇锋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新活力,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繁荣提供制度保障。
经过党的十六大以来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和“十一五”时期的深化改革,我们在对社会资本开放投资准入门槛、推动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和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等方面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市场机制在文化资源和要素配置中的作用开始显现,文化市场初步形成了日益发展繁荣的可喜局面。
改革文化投融资体制
改革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文化投融资体制形成多元化、社会化、市场化的文化投融资体系。
一是创新财政投入方式。
在继续发展和完善专项资金的同时,借鉴国际经验,设立政府文化发展基金,并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按照“政府出资、专家管理、社会监督、面向全社会、间接资助”的原则,对文化内容创新和当地历史文化传承给予支持。
二是推动文化产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
积极推动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进入资本市场上市融资。
引进文化市场上的战略投资者,投资兼并赣县的文化企业,包括文化旅游,通过市场的作用,实现本地文化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企业规模的壮大和经营效益的提升。
三是发展多元化、社会化的文化投融资机制。
如创业投资、风险投资、产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组合投资等。
拓宽文化投融资渠道,降低放宽投资准入门槛,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对文化产业进行投资经营,在激活国有文化单位存量文化资源实力的同时,大力挖掘释放民营文化资本的增量潜力建立健全金融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建立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多层次贷款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
探索拓宽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用途,允许对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给予贷款贴息和保费补贴。
加强文化产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探索设立专业担保公司,运用抵押、质押手段,降低贷款风险。
发挥保险职能作用,积极培育和发展面向文化企业的保险市场。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针对文化企业特点,创新信贷模式,改进还款方式,完善文化信贷产品利率定价机制,发展适应文化企业需求特点的信贷产品和服务。
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设立专门服务部门,主动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积极开发文化信贷产品,为文化消费提供便利结算服务。
进一步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
鼓励文化企业利用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资产支持证券等多种工具,拓宽融资手段。
发挥资本市场融资功能,鼓励成长性文化企业通过中小板、创业板融资。
支持发展前景好的文化企业通过上市收购、兼并、托管或股权置换等资本运作方式进行融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和文化市场构建党的十六大已经把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体制改革作为新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提出来。
特别是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的“四位一体”,已经构成了我们在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完整的体系,也是落实和实现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的议题。
文化建设在北京市的新时期的建设中已经摆在很突出的位置。
本次课程的内容主要是“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和文化市场构建”。
其中包含两项内容:一、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二、文化市场构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已经进行两年了,在实践中也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
最近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委发了两个很重要的文件。
一个是国务院十号文《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和《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
这两个文件主要是针对非试点地区,其中有些对试点地区也是适用的。
一、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长期以来,我们国家的文化体制是以行政性配置资源为特征的,管办不分、条块分割、事企不分,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
我们现在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就是对传统体制进行改造,我们国家文化领域的改革是最慎重的,也是起步最晚的。
事实上这种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几年了,真正迈开步伐是在党的十六大以后。
现在经过两年的试点,我们正在探索、构建新型文化体制改革的框架。
但试点工作还没完全结束。
(一)构建新型文化体制改革框架的三个层次:1、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新一届政府已经把政府职能的定位,用四句话来概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我们构建新型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框架,从政府职能定位来说是吻合的。
这是党和政府对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的宏观调控、市场监管、政策法律体系等方面的改革,是目前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
它包括整个文化的制度安排,是处于首要的位置。
2、文化市场的微观主体主要是文化企事业单位的改革。
现在已经明确提出要求事企分开、政企分开。
有一部分传统意义的事业单位要根据产业化的要求,可以转为企业,成为文化市场的微观主体。
同时我们要引入新的竞争主体。
这两年我们对文化市场正在开放,引进了非公有资本和引进外资。
国务院和五部委的两个文件对此进行了规范。
不管怎么说我们在这个领域中是不断开放的。
3、文化市场的解释小结:既然我们要搞文化产业,我们已经承认它是一个很大的产业,是一个发展前景非常好的朝阳产业,那么就必须有文化市场。
如果没有文化市场,这个产业是无法发展的。
文化融资体制是沟通宏观管理、沟通市场与市场微观主体的重要方面。
(二)文化投融资体制的改革的意义:1、文化市场体制的改革需要资本力量来推动我们国家作为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人力资源丰富,但是资本短缺。
这可能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建设,包括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长期制约性的问题。
发展文化产业必须要有资本进入。
以前我们不承认文化是一个产业,而是把它当作事业来办。
在这种情况下,就无所谓投融资,所有的东西都是国家包办。
既然我们现在承认文化是一个产业,当然这中间还有事业,那我们就必须用投融资的手段去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而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资本市场。
从这点来说,文化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是我国发展文化产业、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2、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是打破条块分割的重要手段我们长期以来的文化体制还是条块分割的体制。
我们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改造文化市场微观主体,打破文化市场的条块分割,投融资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
如果我们对文化市场的微观主体的改造,即对文化企事业单位,特别是要转型的这一块,如果采取投融资的手段,采取股份制的手段、股份制的方式来对它进行改造,引进新的投资主体,那么条块分割的问题,就在一定程度上把它化解了。
比如北京市的儿艺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包含五个股东,其中的大股东就是北京青年报。
而长期以来我们对文化市场是行业分割、区域分割的,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不符合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
要打破这些条块分割,文化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即开放文化市场,引进新的投资主体,把原来我们的微观主体中可以进行改造,改造为股份制形态的市场微观主体。
这样就突破了行业的局限,也突破了地理的局限。
不但打破条条,还打破了块块。
所以说文化市场的发育也是一个过程,投融资体制改革在这中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再比方说我们要对传统的国家单一所有制主体进行投融资体制改造,那就要转变国有资本的投资方式,调整它的投资范围。
这也涉及到对社会资本、对外资的利用问题,同时也涉及到公共财政怎么定位的问题。
所有这一切都说明,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是沟通宏观管理(财政管理、税收管理等等)、市场监管和市场微观主体的改造的很重要的方面。
它是推动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发展的强大的推动器。
资本的力量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资本力量却是万万不能的。
所以在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把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提上日程是正逢其时。
那么也是需要加强党能够通过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其他方面改革措施配套,来大力推进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我们目前面临加入WTO的后过渡期阶段。
到了这个阶段,我们要迅速熟悉,跟国际惯例接轨,也有赖于我们用资本力量来推动。
利用WTO规定五年过渡期的这么几年的时间迅速地使我们做大做强。
(三)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目标:1、借鉴长期以来国际市场积累的文化投融资改革的经验。
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已经很发达很成熟。
西方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已经逐渐向创意产业,向文化产业高端市场发展。
我们国家现在文化贸易还存在1:5到1:10的贸易逆差,我们进口的是国际上比较有创意的、高端的产品,出口的是比较低端的产品。
要改变这个状态,目前还要依靠资本力量来推动。
我们要着重发展我们国家的文化产业,特别是高端文化产业、创意文化产业,要建立我们国家的风险投资体系,培育新兴文化产业,特别是创意产业。
这个也需要我们加快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把文化的整个融资体系发育培养起来。
2、按照WTO谈判中的“文化例外”原则。
“文化例外”原则可以概括为文化多样性原则。
现在国际上正在WTO的框架内进行《文化多样性公约》的谈判,在文化方面不能适用于在WTO中关于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的原则。
目的是为了保护全球多样性文化。
关于这一点我们必须明确,对外资设置必要的投资壁垒,来保护我们的文化主权和文化信息安全,实现文化多样性发展。
3、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目标可以参照国际惯例。
同时,参照去年由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根据文化的特点,概括为:建立以国有资本为主导的,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投资机制市场化、投资准入区别化为特点的,与国际惯例相接轨而又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文化投融资体制。
投资主体在文化领域是有区别的,对外资要设置必要的投资准入门槛。
那么这些也是国际惯例。
它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它不适用于WTO的贸易投资化、投资自由化的原则。
(四)如何推进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1、调整国有资本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投资范围,推动国有资本投资机制的转变。
在文化领域,从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目标上来看,还是要以国有资本为主导。
因为文化领域比较特殊,它关系到国家文化主权、国家信息安全。
所以从今后一段很长的时间来看,国有资本在投融资处于主导地位。
不一定要处于主体地位,但是要处于主导地位。
所谓处于主导地位,那就是国有资本仍然要在国家垄断性文化领域,发挥主体和主导的作用。
可以允许非公有资本和外资进入这个领域,但是国有资本要发挥领导作用。
国有资本投资重点:(1)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非盈利性的公益性文化行业,即关系到国家文化主权、文化信息安全、公共服务的文化行业;(2)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涉及到国家文化主权和安全的文化行业和基础设施;(3)代表国家水准和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院团;这样我们一方面调整国有资本投资结构,国有资本、国家财政不能像以前那样把整个文化行业的方方面面都照顾到,要找准、要收缩,就集中在这三个方面。
在竞争性行业里面,可以鼓励和允许非公有制经济进入。
公共财政的角色需要一个转变的过程。
公共财政可能在这个过程中间还要承担国有文化企业、国有文化事业改革的成本。
要调整投资范围、转变投资方式,同时还要照顾到在改革转型期的一些特殊需求。
财政部也认为,要收缩领域,把财政集中到公共领域,同时国家财政还要承担起改革的成本。
承担改革的成本不意味着不改革,目的是要促使国有文化单位,经营性国有文化单位要向市场转型。
为了促使他们向市场转型,国家财政方面还要给一些优惠政策,让他们能够顺利实现转型。
国家财政对经营性文化产业化发展的争论目前存在争论:有些人认为:调整了投资范围之后,是不是经营性文化产业方面就不投入了?有些人认为:发展文化产业,地方政府还可以进行大量投资。
针对这种争论,我们认为,对于经营性文化产业,从国家职能来说,作为发展中国家,还有培育新兴文化、新兴产业的职能。
我们同发达国家不一样,所以调整公共财政的投资范围,不意味着公共财政就马上可以从经营性文化产业中全部退出,而是不再像以前那样大大的投入,而是要集中一定的财力去培育新兴文化产业。
国家财政、地方财政应该拿出一定的资金,采取市场化的方式,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去进行合股,来培育这些新兴文化产业。
引导社会资金进入这些领域。
要根据我们国家的具体情况来办事。
2、要铸造一批以国有资产为主体的文化投资经营主体要铸造一批以国有资产为主体的文化投资经营主体,就是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要把一批大型的国有文化产业集团进行改造,或者新培育一批经营主体,使他们成为市场的投融资的运营主体。
有这个运营资格,也有这个运营实力,在跨地区、跨行业的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中去发挥作用,去促成文化产业能够尽快发展,能够调整产业结构,在调整结构中发挥作用。
长期以来,大多数文化事业事企不分,文化企业很少,更谈不上投资经营主体。
所谓投资经营主体,首先要有一定的实力。
国家规定组建企业集团必须要有一亿资金,要有五家以上的全资和控股企业。
第二要有投融资能力。
我们必须发展一批大型的文化产业集团,包括一批投资运营主体。
如何发展文化投资经营主体:(1)对目前的文化产业集团进行授权经营。
(2)时机成熟的时候,结合文化体制改革、文化行业改革,组建若干国有的文化控股公司或者资产经营公司。
但是目前时机尚未成熟,目前大多数是文化产业集团。
(3)推广江苏省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公司的经验。
把目前省一级的文化事业费用,和财政有关的费用,和有关文化方面的投资,集中起来使用,组建了一家文化产业投资公司。
目前不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核心领域。
但是可以探讨可否允许开放以国有资本为主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进入这个领域。
因为它目前和我们的财政支持是同质的,都是国有资本。
而目前社会上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也在研究这个方向。
所以我们觉得在这个领域,特别是在试点地区,可以考虑有选择地开放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核心领域,来培育文化产业领域的投资经营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