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赤潮的历史_现状及其特点

合集下载

渤海赤潮的历史_现状及其特点

渤海赤潮的历史_现状及其特点

第27卷 增刊2海洋环境科学Vol.27,Supp.2 2008年8月MAR I N E ENV I RONMENT AL SC I ENCE Aug.2008【调查与研究】渤海赤潮的历史、现状及其特点3林凤翱1,卢兴旺2,洛 昊2,马明辉1(1.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3;2.大连水产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辽宁大连116023)摘 要:论述了渤海赤潮发生的历史、现状与特点,并且较详实地阐明了渤海赤潮的时空特征与变化趋势,赤潮优势种类与时间变化趋势。

结果表明,重点发生赤潮的海域为:渤海湾、莱州湾、辽东湾西部海域、辽东湾中部海域和营口鲅鱼圈附近海域;重点发生时间段为:每年的6~8月;主要的优势种类为:夜光藻、球形棕囊藻、叉角藻、红色中缢虫、中肋骨条藻等。

2000年到2006年共记录到赤潮80次,累计赤潮面积约19800km2,年平均发生赤潮次数和面积分别是90年代年均值的4.2倍和1.6倍;而且近年来渤海赤潮的发生特点明显呈现出时间段延长、次数和面积增加、分布空间扩大、优势种类增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渤海;赤潮;特点中图分类号:X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6336(2008)增刊220001205H istory,st a tus and character isti cs of red ti de i n Boha i SeaL IN Feng2ao1,LU Xing2wang2,LUO Hao2,MA M ing2hui1 (1.Nati onalMarine Envir onmentalMonit oring Center,Dalian116023,China;2.College of L ife Sciences and Technol ogy,DalianFisheries University,Dalian116023,China)Abstract:Both the hist ory and status of the red tide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in Bohai Sea were discussed,aswell as the temporal2s patial distributi on and trends were described.Further more,the dom inant s pecies and their change trends were als o st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d tide were often observed during the peri od of Jun.t o Aug.and in foll owing sea areas,Bohai Bay,Laizhou Bay,the west coast of L iaodong Bay,the coast of centralL iaodong Bay and nearby Yingkou Bayuquan.The main dom inant s pecies of har m2 ful algal bl oom included Noctiluca scintillans,Phaeocystis gl obosa,Ceratium furca,Mes odinium rubrum,Skelet one ma costatum,etc.80ti m es and about19800km2of the red tide were recorded fr om2000t o2006,which were4.2and1.6ti m es than that of the1990s in frequency and areas.I n recent years,the red tide becomes more and more seri ous in frequency and areas etc.Key words:Bohai sea;red tide;characteristics 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内海,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经济鱼虾类的重要产卵场和索饵育肥场,黄海、渤海和东海北部的重要渔业资源有40%在这里产卵,素有“鱼虾摇篮”的美誉。

渤海海洋生物灾害及防控管理对策

渤海海洋生物灾害及防控管理对策

渤海海洋生物灾害及防控管理对策渤海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海,也是中国重要的海洋产油区和渔业区。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渤海海洋生物灾害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生物灾害给渤海的海洋生态系统和渔业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对此,我们必须制定有效的防控管理对策,以保护渤海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一、渤海海洋生物灾害的特点1. 海洋赤潮渤海是一个封闭的浅海,水体循环不畅,在温度、盐度和营养盐等方面条件比较适宜,是赤潮的高发区域。

赤潮是一种大规模的海洋生物灾害,会导致大量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死亡,对渤海的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造成严重影响。

2. 海洋废弃物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渤海周边地区的人口密度逐渐增加,生活垃圾和工业废水进入渤海,导致海洋废弃物的积累。

海洋废弃物不仅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还对海洋生物造成伤害,影响渔业生产。

1. 加强监测和预警针对渤海海洋赤潮的特点,必须建立完善的监测和预警体系,及时发现和监测赤潮的发生和发展情况,为开展应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

建立多部门联合监测和预警机制,加强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流,提高对海洋赤潮的监测能力和预警能力。

2. 加强废弃物管理加强对渤海周边地区的生活垃圾和工业废水的治理和管理,严格控制废弃物的排放和转移。

加强海洋污染的防治工作,加大对违法排放行为的打击力度,减少海洋废弃物对渤海的影响。

3. 加强外来物种管理加强入侵物种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阻止外来物种的传播和扩散。

建立外来物种防控的专项工作组织,开展外来物种的调查和监测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入侵物种的防控管理,减少其对渤海生态系统的影响。

4. 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加强对渤海海洋生物灾害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开展海洋赤潮、废弃物和外来物种的基础研究和防控技术研发,提高对海洋生物灾害的应对能力和防控水平。

5. 加强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加强对渤海海洋生物灾害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海洋生物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引导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海洋环保工作,共同保护渤海的生态环境。

渤海海区赤潮发生特点的研究

渤海海区赤潮发生特点的研究

[6]赵冬至等渤海赤潮灾害监测与评估研究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2000
The research
on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of red tide in Bohai Sea ai-jun,DOU yue-ming,ZHANG ban—de
ZHANG hong—hang,ZHANG (Branch of
1资料来源与监测方法
1989--2000年期间,发生在渤海海区的多数赤潮是通过海监飞机发现并完成现场监视监 测,由赤潮区附近的海洋站到现场进行监测。2000年以后,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建立和完善 了渤海赤潮监测网络系统,并在辽宁鲅鱼圈、辽宁葫芦岛、河北歧口和莱州湾等赤潮多发区设 立赤潮监控区,对本系统及环渤海沿岸赤潮志愿者网络发现的赤潮进行现场监测。本文依据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监测系统获得的赤潮监测资料,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对渤海赤潮发生特点 进行了分析研究。 (1)赤潮面积的计算:将监测船舶或飞机获取的赤潮区域边缘GPS定位点数据输人海区 电子地图,得到一个闭合的多边形,根据电子地图的定位数据,可以快速精确地计算出赤潮面 积,同时显示出赤潮陵域形状、位置、分布等。 (2)赤潮生物采样与分析:调查同时采集网样和水样,网样用浅水Ⅲ型浮游生物网自底至 表垂直拖网取得,样品用5%福尔马林海水溶液固定保存。水样用表层采水器采赤潮水体中 的水样,用8×10-3的饱和碘液固定保存。对红色中缢虫等易分解的赤潮生物不加固定液,利 用便携式显微镜现场计数,确定赤潮生物优势种类和密度。可固定样品带回实验室鉴定,最后 浮游植物换算成个/m3,根据优势种密度确定赤潮生物原因种。
图1
1989-2002年渤海不同月份赤潮发生次数统计
2.2.4辽东湾和渤海湾底部为赤潮多发区 辽东湾和渤海湾底部赤潮发生频率远高于渤海其他海域,两区域总面积不到渤海面积的 1/10,但赤潮发生次数占渤海近年总发生次数的60%以上。近年渤海特大面积赤潮也都发生 在这两个区域,或以该区域为中心(图2)。 近lO年来,辽东湾底部发生赤潮次数平均为2.3次/a,1997~2002年每年都发生赤潮。 辽东湾底部有2个赤潮多发区,即东岸辽宁鲅鱼圈一营口附近海域,西岸锦州一葫芦岛附近海 域,夜光藻、叉角藻、红色中缢虫等为常见赤潮原因种,中肋骨条藻、赤潮弯角藻等也在该区域 形成过赤潮。 近10年来,渤海湾底部平均每年发生1.3次赤潮,1997-2002年每年都发生赤潮。渤海 湾底部也有2个赤潮多发区,分别以塘沽锚地和河北歧口附近海域为中心,常见赤潮原因种为 夜光藻、叉角藻等。

赤潮

赤潮

防治 对 策
关于赤潮的治理方法,据报道已有多种,如工程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以及生物学的方法。
物理法——粘土法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一种方法是撒播粘土法。 粘土法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一种方法是撒播粘土法。 ⑴ 物理法 粘土法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一种方法是撒播粘土法 ⑵ 化学除藻法是利用化学药剂对藻类细胞产生的破坏和抑制生物 活性的方法进行杀灭控制赤潮生物, 活性的方法进行杀灭控制赤潮生物,具有见效快的特点。 生物学方法治理赤潮的办法主要是有三个方面 要是有三个方面, ⑶ 生物学方法治理赤潮的办法主要是有三个方面,一是以鱼类控 制藻类的生长;二是以水生高等植物控制水体富营养盐以及藻类 控制水体富营养盐以及藻类; 制藻类的生长;二是以水生高等植物控制水体富营养盐以及藻类;三 是以微生物来控制藻类的生长。其中由于微生物易于繁殖的特点 由于微生物易于繁殖的特点, 是以微生物来控制藻类的生长。其中由于微生物易于繁殖的特点,使 得微生物控藻是生物控藻里最有前途的一种控藻方式 得微生物控藻是生物控藻里最有前途的一种控藻方式。
1 方法 在深圳湾共设了蛇口鱼码头附近渔排、深圳河河口及深 圳湾口3 个采样点(图1) ,对采样点的氮、磷等营养盐及 其他水化因子进行了分析, 分析方法符合海洋调查规范
2 结果 2. 1 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 此次引发赤潮的浮游植物为环节 环藻( Gyrodinium instriatum) , 环节 环沟藻细胞椭圆形至卵形,腹部略扁 平,细胞长40~60μm,宽20— 23μm。 纵沟弯曲,呈S形,横沟错位,间距为细 胞长度的1/ 3。细胞上壳顶部无色素 体,细胞核位于上壳,具色素体,色素 黄褐色。 在赤潮发生期间浮游植物种类比 较单一。
防治 对 策
赤潮的预防
1、控制海域的富营养化 2、人工改善水体和底质环境 3、控制有毒赤潮生物外来种类的引入 4、防止赤潮生物毒素危害人体。

渤海赤潮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渤海赤潮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摘要自2000年以来,渤海海域每年都有赤潮发生,这往往使渤海沿海水域受其影响。

卫星遥感技术和海洋水色观测卫星图像,已经成功地用于识别和观测赤潮的发生、发展和消亡。

然而,由于研究的水体、使用的遥感数据和建模方法都各不相同,因此需针对渤海海域的水体特点建立特定的赤潮反演模型。

世界首个地球同步海洋水色成像仪GOCI在监测渤海海域赤潮的分布和短期运动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本文利用云覆盖较少的GOCI遥感数据,建立了一个改进型赤潮指数(red tide index)的赤潮反演模型,并且证明了在浑浊水域中描述赤潮的有效性。

2014年5月15日、26日和28日的每天8幅RI图像均呈现出赤潮面积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并且使用RI阈值3.8、4和4.2,虽然赤潮面积有所改变,但一天内相对的变化趋势仍基本保持一致。

并且一天中渤海海域的赤潮面积变化非常明显,赤潮藻类优势种的垂直迁移可能是导致赤潮表面表达短期变化的主要原因。

5月15日、26日和28日赤潮区域叶绿素浓度均在11:30达到最大值,一天内叶绿素浓度的不断变化是引起赤潮的藻类垂直迁移导致的结果,但赤潮情况并不与叶绿素浓度呈正比。

因此,GOCI可以有效地进行渤海赤潮的短期和长期运动监测。

本文利用MODIS光谱反射率数据和渤海海域实测叶绿素a浓度进行了相关分析,选择表达式(B10-B8)/(B13-B8)作为渤海海域赤潮反演的指标,相关系数达到0.7815,呈现显著相关结果。

研究发现2000-2015年期间赤潮最大发生面积波动变化特征明显,大面积赤潮和小面积赤潮间隔出现。

赤潮的发生期在4-11月,其中5-7月为赤潮的高发季节。

渤海赤潮覆盖面积极大值大多在每年6月中旬至7月初出现。

渤海重点发生赤潮的海域为渤海湾近岸海域、辽东湾西部的秦皇岛附近海域、营口鲅鱼圈附近海域和莱州湾黄河口近岸海域等,而且大多数发生在近岸沿海海域。

其中,2000年以来秦皇岛附近海域赤潮发生频率呈逐年增加趋势,从2009年开始秦皇岛附近海域每年都暴发大规模的抑食金球藻褐潮,这可能与当地的养殖活动密切相关。

赤潮是发生于近海的一种生物性自然灾害,是某些浮游生物尤其是单

赤潮是发生于近海的一种生物性自然灾害,是某些浮游生物尤其是单

课题组成员:郑钰、吴芳芳孙映青、黄勤伟指导老师:林宗进引赤潮——生物性自然灾害赤潮是发生于近海的一种生物性自然灾害,是某些浮游生物尤其是单细胞浮游植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急剧增殖或聚集引起的生态异常现象。

浮游植物是海洋中最主要的初级生产者,也是海洋生物的饵料基础。

因此,浮游植物的数量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海洋生物资源的盛衰。

在适宜的光、温、营养盐的条件下将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

然而,当某些条件,如营养盐特别丰富,只适于某些浮游植物生长时,则将可能导致该种植物迅猛发展并抑制其他种类的生长,形成所谓“赤潮”。

”赤潮发生时每毫升海水中会有成百上千个赤潮藻类细胞。

这些微小的有色藻类大量生长以至使海水变成红色、棕色、甚至绿色、黄色。

但是,还有许多有毒的水华并不使海水变色,它也称为赤潮。

反过来,改变海水颜色的并不一定是赤潮,无毒无害的藻类积累也可能改变海水的颜色。

此外,还有一些浮游植物既不改变海水的颜色也不产生毒素,但却以其它的方式杀害海洋动物。

因此,许多不同的现象都被归为赤潮。

影响概述赤潮,在我国80年代后期,呈逐年增多的趋势,不少地区都受过赤潮灾害之苦。

尤其是有毒赤潮发生时常伴有鱼贝等海洋生物的大量死亡。

同时这些大面积的赤潮也使对虾养殖遭受了灭顶之灾。

赤潮灾害使虾农尝到了赤潮灾害的切肤之痛,赤潮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几亿元,是海湾或近海人工养殖的巨大威胁。

此外造成的损失还有:零售业、餐饮旅馆及旅游业的经济损失,中毒生病的医疗费及工资损失,水质与海鲜品质检测的费用,公共告示、宣传费用,由恐惧担忧造成的后果等等。

可见赤潮带来的灾害几乎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影响。

成因概述产生赤潮的原因很多,除了赤潮生物本身快速的繁殖能力以及结构性质外,还需要适当的外部条件:(1)水体中有丰富的营养因子,包括溶解氮化合物,溶解磷化合物,溶解硅酸盐,溶解铁盐、锰盐及其它几种微量金属盐,溶解维生素类及其它增殖促进有机物;(2)海区的水文气象条件,如阳光强烈、水温升高、海水停滞、海面上空气流稳定都有利于赤潮生物集结,是出现赤潮的自然条件;(3)由于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而消耗溶解氧,使水底层出现低氧或无氧水团,也会引起赤潮;所有因素以复杂的方式相互影响,并影响藻类生长,从而影响赤潮的发生。

渤海海域赤潮发生机制探讨

渤海海域赤潮发生机制探讨

渤海海域赤潮发生机制探讨赤潮是一种由大量浮游植物或藻类在海洋中繁殖而引起海水变红或呈现其他颜色的现象。

赤潮不仅会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影响,还可能危害渔业资源和人类健康。

而渤海作为中国重要的海洋区域之一,赤潮现象时有发生。

本文将探讨渤海海域赤潮发生的机制,以期更好地理解赤潮现象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首先,渤海海域赤潮发生的机制与海洋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渤海海域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受季风影响明显,水温、盐度等因素变化较大。

赤潮发生需要适宜的温度、光照和营养盐等条件,而渤海海域的这些环境因素往往能够提供赤潮生长所需的条件。

尤其是在夏秋季节,渤海海域水温较高,光照充足,这为赤潮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其次,赤潮的发生还与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特点密切相关。

浮游植物是赤潮的主要成因之一,它们在海水中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并进行生长繁殖。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浮游植物会迅速增殖,形成赤潮现象。

而渤海海域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种类繁多,包括硅藻、甲藻等,它们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很容易形成赤潮。

此外,渤海海域赤潮发生还与人类活动有一定关系。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渤海周边地区的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污染物的排放会导致海洋水体富营养化,为赤潮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此外,过度捕捞、海洋环境破坏等也会加剧赤潮的发生频率和规模。

针对渤海海域赤潮发生的机制,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防治。

首先,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及时掌握海洋环境变化情况,为赤潮的监测预警提供数据支持。

其次,加强对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等的治理,减少污染物对海洋的影响,降低赤潮发生的可能性。

同时,加强对渔业资源的保护管理,避免过度捕捞导致海洋生态系统失衡,进而诱发赤潮的发生。

总之,渤海海域赤潮的发生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海洋环境因素、浮游植物特点以及人类活动等多方面因素。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赤潮的发生机制,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赤潮的发生,保护好渤海海域的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渤海产生赤潮的原因是什么预防措施有哪些

渤海产生赤潮的原因是什么预防措施有哪些

渤海产生赤潮的原因是什么预防措施有哪些近年来,渤海赤潮发生的时间越来越早,频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了海产品的生产和海洋环境的质量,同时也已危及人类健康。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渤海产生赤潮的原因,一起来看看。

渤海产生赤潮的原因赤潮的生成离不开环境因素,除了需要稳定的海水水体、适宜的水温(14℃--28℃)和盐度(17%--34%)以外,水体的富营养化----丰富的营养盐、适量的微量元素和有机物也是赤潮生成的关键因素。

海水水体的富营养化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排放的废水、污水和废物污染造成的。

在温度、盐度适宜,海水水体稳定的情况下,海水的富营养化就会使赤潮生物(藻类等)迅速繁殖,海洋环境恶化,形成赤潮。

渤海总面积7.8万平方千米,有32条入海河流(带来89.6%陆源污染物),总径流量854.6亿立方米/a,渤海每年受纳污水量为31亿吨(含污染物80万吨),致使渤海环境日趋严重,而渤海湾是一个半封闭的浅海内海,水体交换能力差,自净能力低,再加上近年来环渤海地区的开发和发展缺乏环境保护措施,海湾沿岸大量排污,海域环境污染严重,致使赤潮现象频繁发生。

2002年,渤海近岸海域污染依然严重,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为3.2万平方公里,已占渤海总面积的41.3%,较上年增加了16.7个百分点。

此外,渤海赤潮的发生是与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相互作用,能量长期积聚而后爆发的结果。

即环境污染促使生态破坏,生态破坏又加重了环境污染。

渤海沿岸的各种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药等,通过河流输入渤海。

当污染物排放量多到一定程度时,海洋的净化作用将会遭到难以恢复的破坏,从而严重污染了海洋环境,造成局部海区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海洋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生物资源受到损失,污染物沿食物链转移、循环和富集。

还有很大一部分是营养盐和有机物质的排入,使自养型浮游植物的繁殖加快,初级生产力增加。

由于过度捕捞,渤海水产资源衰退,使渤海主要经济鱼类资源趋向食物链短,品种减少,且低龄化。

赤潮历史记载及其成因与危害

赤潮历史记载及其成因与危害

海洋信息 2011赤潮研究历史记载1赤潮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

人类早就有相关记载,如《旧约·出埃及记》中有描述:“河里的水,都变作血,河也腥臭了,埃及人就不能喝这里的水了”。

在日本,腾原时代和镰时代就有赤潮方面的记载。

1803年,法国人马克·莱斯卡波特记载了美洲罗亚尔湾地区的印第安人根据月黑之夜观察海水发光现象来判别贻贝是否可以食用。

年至年,18311836达尔文在《贝格尔航海记录》中记载了在巴西和智利近海海面发生的由束毛藻引发的赤潮事件。

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发现了赤潮现象,一些古书文献或文艺作品里已有关于赤潮的记载。

如清代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就形象地记载了与赤潮有关的发光现象。

中国赤潮研究起步较晚,最早的是年原浙江水产实验场费鸿年教授报1933道的发生在浙江镇海至台州、石浦一带的夜光藻、骨条藻赤潮。

随后的近20年间,由于日本侵略和国内战争等原因而中断。

直到年至今,1949经过一代人的努力,赤潮灾害学才发展起来,为推动我国赤潮灾害学自身理论建设和赤潮防治与管理做出了贡献,其发展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

初始阶段(年—年)1.1 19521976此阶段是从年原中央水产所记述的发生1952于黄河口范围约1460km2的夜光藻赤潮及危害,后经费鸿年在《学艺》正式发表这一文章为起点的。

该时期缺乏对赤潮的认识和调查监测,资料甚少,只见周贞英()报道在福建平潭岛附1962近海域发现的两次“东洋水”即束毛藻赤潮和陈亚瞿()报道发生在长江口以东外海面积约19722000km2 的束毛藻赤潮等论文报告,工作零星,基本上停留在赤潮现象的定性描述,尚未进行过赤潮专项调查研究。

起步阶段(—)1.2 19771989此阶段是从年发生在渤海湾海河口的规1977模宏大、持续长达50多天的微型原甲藻赤潮,并引起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开始的。

国家和有关部门相继开始设立赤潮研究专项,组织有关科研教育部门进行专题研究,特别是年国家1978环保局设立的重大科研项目——黄渤海污染防治研究项目中的专题“渤海湾赤潮的发生机制及预测方法研究”并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赤潮课题组率先组织实施“渤海湾富营养化和赤潮问题”的调查研究后,赤潮专项研究才如雨后春笋般在黄海、东海和南海相继开展起来。

赤潮

赤潮

赤潮(红潮)定义1:海洋中一些微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增殖或聚集达到某一水平,引起水体变色或对海洋中其他生物产生危害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

应用学科:海洋科技(一级学科)定义2:因海洋中的浮游生物爆发性急剧繁殖造成海水颜色异常的现象。

应用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污染生态学(二级学科)定义3:海洋中一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现象。

应用学科:水产学(一级学科);渔业环境保护(二级学科)赤潮的简介“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赤潮又称红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

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造成的。

海藻是一个庞大的家族,除了一些大型海藻外,很多都是非常微小的植物,有的是单细胞植物。

根据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有时也呈现黄、绿、褐色等不同颜色。

一是大量赤潮生物集聚于鱼类的鳃部,使鱼类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二是赤潮生物死亡后,藻体在分解过程中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鱼类及其它海洋生物因缺氧死亡,同时还会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和毒素,严重污染海洋环境,使海洋的正常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 三是鱼类吞食大量有毒藻类。

 赤潮发生后,除海水变成红色外,同时海水的pH值也会升高,粘稠度增加,非赤潮藻类的浮游生物会死亡、衰减;赤潮藻也因爆发性增殖、过度聚集而大量死亡。

赤潮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相关因素很多,但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海洋污染。

大量含有各种含氮有机物的废污水排入海水中,促使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赤潮藻类能够大量繁殖的重要物质基础,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海洋浮游藻是引发赤潮的主要生物,在全世界4000多种海洋浮游藻中有260多种能形成赤潮,其中有70多种能产生毒素。

他们分泌的毒素有些可直接导致海洋生物大量死亡,有些甚至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造成人类食物中毒。

目前,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程度地受到过赤潮的危害,日本是受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中国沿海赤潮爆发的时空特性及其与环境的相关性

中国沿海赤潮爆发的时空特性及其与环境的相关性

中国沿海赤潮爆发的时空特性及其与环境的相关性赤潮是一种特殊海洋生态现象。

当某些海洋微藻、原生动物或者细菌大量繁殖或聚集,达到一定的密度而使水体变色,便称之为赤潮。

近年中国沿海地区赤潮频发。

为了了解并掌握其特点及规律,本研究分析过去几十年中国东海及黄海南部、渤海和南海北部三个高发区赤潮的时空分布、优势种及其变化和季节性特点,讨论赤潮跟环境的相关性。

东海和黄海南部的赤潮发生情况在整个中国近岸海域比较严重,长江口及其以南的两个海域是赤潮高发区。

该海域赤潮的频发期由上世纪80年代的7、8月份提前为2000-2004年的5、6月份;这种变化与藻种的变化相关。

2000年以前的优势种是夜光藻跟中肋骨条藻,从2000年开始大规模的东海原甲藻赤潮频发。

上升流对东海赤潮的发生有很大影响。

渤海的赤潮较集中于渤海湾跟大连湾;6月份至8月份是其赤潮高发区;从1992年代开始优势种由中
肋骨条藻变为夜光藻,这种变化与渤海海域营养盐的变化有关。

南海北部夜光藻是优势种而且全年可以发生赤潮;12月份到5月份是频发
季节,季风对赤潮的频发季节有明显的影响。

水产养殖加剧了渤海和南海北部的赤潮发生。

研究发现赤潮爆发的频率和影响面积近年都有所增加,已经对中国沿海的环境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赤潮——凶猛的海洋生态灾害

赤潮——凶猛的海洋生态灾害

赤潮——凶猛的海洋生态灾害高晓华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214400赤潮是海洋中的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所谓赤潮是一个历史沿用名,它并不一定都是红色,实际上是许多赤潮的统称。

海水颜色变化出现红色、绿色、黄色、棕色等异常的现象,甚至还可能出现无颜色的赤潮,如膝沟藻、裸甲藻、梨甲藻等。

总之,赤潮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海洋生态灾害。

内陆的湖泊、河流也可能发生赤潮生物疯长而引起水华(淡水中为水华,海洋中则为赤潮)。

那么赤潮究竟有哪些危害,又是怎样产生的呢?一、赤潮的危害赤潮的发生不仅严重威胁海水养殖业、海洋渔业资源,恶化海洋环境破坏海洋生态平衡,损害滨海旅游业,而且人类还可能因为食用被赤潮生物毒素污染的海产品而中毒,甚至死亡。

因此,赤潮已成为世界沿海国家面临的一种严重的海洋环境问题。

同时也是内陆地区湖泊、河流等重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赤潮的危害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危害1、赤潮发生时,大量赤潮生物能遮蔽照射到水下的阳光,影响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而影响甚至破坏海洋生态系统食物链的正常运行。

危害2、有些赤潮生物还能分泌黏液或在死亡分解后产生黏液,这些黏液和带黏液的赤潮生物,可以粘附在海洋动物的鳃上,妨碍海洋动物的滤水或呼吸过程,导致鱼类等海洋生物窒息死亡。

危害3、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和赤潮生物死亡时的分解,能消耗大量游离的氧,使水体缺氧,极易造成海洋生物窒息死亡。

危害4、有些赤潮生物(如:甲藻)还能释放毒素,毒死其它生物,直接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

危害5、赤潮生物死亡分解还会影响水体的酸碱度和光照度,影响海洋生物的生理活动,导致生物种群和结构的改变。

因此赤潮已成为世界沿海国家所面临的一种严重的海洋环境问题。

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公害,美国、日本、中国、加拿大、法国、瑞典、挪威、菲律宾、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赤潮发生都很频繁。

联合国已经于1990年把赤潮列为当时世界三大近海污染问题之一。

赤潮简介

赤潮简介

赤潮简介“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它是海洋中某一种或某几种浮游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繁殖或高度聚集,引起海水变色,影响和危害其它海洋生物正常生存的灾害性海洋生态异常现象。

赤潮爆发时,因赤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可呈现红、黄、绿等不同颜色。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海洋浮游藻是引发赤潮的主要生物,在全世界4000多种海洋浮游藻中有260多种能形成赤潮,其中有70多种能产生毒素。

他们分泌的毒素有些可直接导致海洋生物大量死亡,有些甚至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造成人类食物中毒。

(海洋局提供)赤潮的危害(1)赤潮对海洋生态平衡的破坏海洋是一种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复杂生态系统。

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都是处于相对稳定,动态平衡的状态。

当赤潮发生时由于赤潮生物的异常爆发性增殖,这种平衡遭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

在植物性赤潮发生初期,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赤潮海域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增高、pH值增高、溶解氧增高、化学耗氧量增高。

这种环境因素的改变,致使一些海洋生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导致一些生物逃避甚至死亡,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2)赤潮对海洋渔业和水产资源的破坏赤潮生物的异常爆发性增殖,导致了海域生态平衡被打破,海洋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游泳生物相互间的食物链关系和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异常或者破裂,这就大大破坏了主要经济渔业种类的饵料基础,破坏了海洋生物食物链的正常循环,造成鱼、虾、蟹、贝类索饵场丧失,渔业产量锐减;赤潮生物的异常爆发性繁殖,可引起鱼、虾、贝等经济生物瓣鳃机械堵塞,造成这些生物窒息而死;赤潮后期,赤潮生物大量死亡,在细菌分解作用下,可造成区域性海洋环境严重缺氧或者产生硫化氢等有害化学物质,使海洋生物缺氧或中毒死亡;另外,有些赤潮生物的体内或代谢产物中含有生物毒素,能直接毒死鱼、虾、贝类等生物。

(3)赤潮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有些赤潮生物还能分泌一些可以在贝类体内积累的毒素,统称贝毒,其含量往往有可能超过食用时人体可接受的水平。

渤海赤潮预测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渤海赤潮预测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1.3赤潮的形成过程
赤潮的形成主要经历以下4个阶段:赤潮藻类的孢子的存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开始分裂繁殖——大量的爆发性增殖形成赤潮——形成配子、产生孢子。

HowaToxicAlgalBloomOccurs

Thelifecycleofomcell
2赤潮预测的研究现状
及时、准确的预测可以大大的减少赤潮灾害带来的影响,从而避免大量的经济损失。

目前国内外的主要的赤潮预测方法综述如下:
2.1单因子指数法
其中包括物理参数法:水温、透明度、水色等。

化学参数法:DO、COD、PH值、N、P(无机磷、无机氮以及各种硝酸盐、亚硝酸盐等)。

生物学参数法:叶绿素a(Chlorophylla)、藻类密度等。

2.2综合指数法
综合指数法是将相关度比较大的单因子指数综合起来形成一个综合的指数,考虑了多个因素之间的耦合作用。

这些指数主要有:
营养状态指数法:E=—CO—D—x磊D而IN—x—DIP×106。

赤潮

赤潮
全海域共发生100平方公里以上的赤潮31次,累计面积18 540平方公里,分别占赤潮发生次数和累计面积的33%和93%;其中,面积超过1 000平方公里的赤潮为7次,较上年减少2次,累计面积减少51%。赤潮高发区集中在东海海域,赤潮发生次数和累计发生面积分别占全海域的68%和76%。
2006年我国海域发生的大面积赤潮
2000年7月辽宁鲅鱼圈赤潮范围
5月12日至16日,浙江中部台州列岛附近海域发生面积为1000平方公里的赤潮。5月18日在该海域再次发现赤潮,赤潮区域呈褐色条状和片状分布,长约80公里,宽约57公里,面积约4560平方公里,赤潮生物以具齿原甲藻(含有毒素)为主,密度最高值在水下2米处。5月20日赤潮区域扩展至5800平方公里。5月24日,该赤潮仍然存在,呈暗红色块状,区域较5月20日有所北移,面积进一步扩大。
目前,赤潮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公害,美国、日本、中国、加拿大、法国、瑞典、挪威、菲律宾、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赤潮发生都很频繁。[1]
2000年舟山群岛赤潮
首先,赤潮的发生,破坏了海洋的正常生态结构,因此也破坏了海洋中的正常生产过程,从而威胁海洋生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存。
“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赤潮又称红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造成的。海藻是一个庞大的家族,除了一些大型海藻外,很多都是非常微小的植物,有的是单细胞植物。根据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有时也呈现黄、绿、褐色等不同颜色。
2003年全海域共发现赤潮119次,累计面积约14 550平方公里。其中,在赤潮监控区内发现赤潮36次,累计面积近1 500平方公里。

渤海赤潮频发措施

渤海赤潮频发措施

渤海赤潮频发措施背景介绍赤潮是指水体中大量浮游植物繁殖爆发,导致水体颜色变红的现象。

渤海作为中国最大的近岸浅海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赤潮频发现象越来越严重,给渤海地区的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渤海地区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减轻赤潮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主要措施1.赤潮监测与预警体系的建立渤海地区建立了赤潮监测与预警体系,包括浮标观测站、遥感技术、船舶巡查等方法。

通过对渤海海域的浮游植物密度、海洋水质以及海洋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收集,及时预警赤潮发生的可能性,从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渤海地区加强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工作,严厉打击非法捕捞和非法排污行为,加大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处罚力度。

通过加强源头治理,减少赤潮发生的可能性。

此外,渤海地区还积极推进海洋垃圾的清理工作,减少海洋污染对赤潮的诱发作用。

3.渔业资源管理与调控渤海地区通过限制渔业资源的开发强度,控制渔业生产总量,保护渔业资源。

同时,加强渔船监管,禁止使用非法捕捞工具,减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

此外,渤海地区还加大了对渔业资源的科学研究力度,推动渔业生态化发展。

4.河流水质改善渤海地区通过加大对入海河流的污染治理力度,改善水质,减少赤潮发生的可能性。

这涉及到对农业、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治理,通过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农田面源污染治理设施,减少对河流的污染排放。

5.科学应对赤潮发生渤海地区加强科学研究工作,探索赤潮的形成机制和发生规律,为赤潮的预警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建立赤潮发生与海洋环境之间的数学模型,在赤潮发生前提前作出预测,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减轻赤潮的影响。

总结渤海赤潮频发问题对渤海地区的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通过建立赤潮监测与预警体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进行渔业资源管理与调控、改善河流水质以及进行科学研究和应对赤潮发生,可以有效减轻赤潮对渤海地区的影响。

赤潮现象

赤潮现象

渤海湾潮汐水文知识赤潮知识:是由于海水中浮游藻类、原生动物或细菌异常增殖或聚集而引起海水变色的现象。

赤潮作为一种灾害,历史上早已出现过,但直到现在才变得比较严重。

赤潮是一个历史沿用名,实际上,赤潮并不一定都是红色的,它可因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同而呈现出不同颜色。

如夜光藻、中缢虫等形成的赤潮是红色的,裸甲藻赤潮则多呈深褐色、红褐色,角毛藻赤潮一般为棕黄色,绿藻赤潮是绿色的,一些硅藻赤潮一般为棕黄色。

1937年厦门西港所发生的浮动弯角藻和尖刺菱形藻赤潮,水体黄褐而略带绿。

因此,赤潮实际上是各种色潮的统称。

赤潮由于发生地点的不同,有外海型和内湾型之分,有外来型和原发型之别,还有因出现的生物种类的不同而有单相型、双相型和多相型之异。

人们很早就发现了赤潮现象。

中国古籍和西方《圣经》都有记载。

日本于公元732年记录了相模湾和伊豆内海发生的赤潮现象。

达尔文在“贝格尔”号航海记录(1831-1863)中记述了巴西、智利海面由角毛藻引起的赤潮。

中国在1933年记录了发生在浙江镇海、定海和台州一带的夜光藻赤潮,这次赤潮造成当地贝类大量死亡。

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城市污水和工农业废水大量排放入海,赤潮现象与日俱增。

在日本,1955年以前仅记录了5次,而时过10年后的1965年,一年中就发生了44次,1976年竟高达326次。

我国也不例外,60年代以前,仅记录了4次,70年代记录了20次,80年代记录了75次,进入90年代,赤潮更是频繁发生,仅2000年我国近海共发现28次。

2006年10月末,渤海湾天津、黄骅附近海域出现大规模赤潮,经鉴定,其生物种类为球形棕囊藻。

据有关专家介绍,渤海海域在这个季节发生棕囊藻赤潮在近年尚属首次。

由于滨州各部门坚强了海洋执法力度,至今末发生赤潮现象。

天文潮汐知识:天文潮于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使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中分别产生的周期性的运动和变化的总称。

固体地球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弹性—塑性形变,称固体潮汐,简称固体潮或地潮;海水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海面周期性的升降、涨落与进退,称海洋天文潮汐,简称海潮;大气各要素(如气压场、大气风场、地球磁场等)受引潮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周期性变化(如8、12、24小时)称大气潮汐,简称气潮。

渤海赤潮的发生及防治 .doc

渤海赤潮的发生及防治 .doc

渤海赤潮的成因及其防治摘要我国渤海海域污染严重,水环境遭受污染面积已经超过40%。

赤潮频发,造成的的经济损失难以估计。

渤海赤潮的发生,导致海洋鱼类大量死亡,破坏海洋的生态环境,影响沿渤海人群的经济收入,并可能通过食物链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本文探究渤海赤潮成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由于陆源大量污水的长期超标入海、海洋生态环境破坏、海洋不合理开发导致的海水水体富营养化,二是渤海海区天气晴朗、光照充足、水温较高、风力较弱等适宜的气象条件。

针对其主要成因及我国目前的研究现状,提出以下防治措施:控制污水入海量,防治海水富营养化;推广渤海赤潮的生态防治;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建立海洋环境监视网络,加强赤潮监视与预报服务;重视海洋环境保护的科研工作。

关键词渤海,赤潮,污染,成因,防治一、赤潮的分布及渤海赤潮重大事件赤潮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害,美国、加拿大、日本、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法国、瑞典、挪威等30多个国家的海域都出现了频繁的赤潮,造成严重的危害。

我国海域赤潮发生越来越频繁,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赤潮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在我国海域中,渤海未达到清洁水质海域的面积所占的比例最大,同时也是赤潮频繁发生的海域。

据资料统计,渤海上世纪60年代以前没有赤潮记录,70年代出现3次,80年代之后,共发生赤潮40多次,最大年份赤潮面积达上万平方公里,累计经济损失数十亿元。

且渤海赤潮的发生区域已经从近海沿岸的局部海域向整个渤海近岸海域扩散,必将对渤海近岸地区造成严重的后果。

1952年黄河口附近海域发生约1 460kmz的夜光藻赤潮,持续1个月以上,造成该海域鱼类大量死亡[1]。

1977年在渤海湾海河口发生的较大规模(560平方千米)[2]、持续时间长达50多天的微小原甲藻赤潮,这次赤潮对海洋渔业造成了严重危害。

1989年9至10月在河北省黄骅市、唐海县及天津塘沽沿岸海域发生裸甲藻赤潮[3],蔓延面积达1300平方千米,养虾业遭受空前的损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亿多元。

赤潮

赤潮

潮 个
海监飞机、海监船舶和岸基站等多种手段对赤潮发生发生发展动态。
由于中国近海范围和面积很大,很难从地面对赤潮进行全方位 的监测,目前更有效的监测手段是利用卫星遥感技术从太空对海 洋水色进行分析,从而掌握赤潮发生和发展的情况。
赤潮预报预测
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国内外赤潮预报预测技术有了很大的 进展。目前主要的预报预测技术大体分为三类: 经验预测法。其中包括赤潮发生气象条件预测法,海洋物理、 化学和生态因子预测法。 统计预测法。包括主成分分析法,判别分析法,逐步回归法, 天气形势典型场预报法。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法等。 数值预测法。数值预测法是根据有害赤潮发生机理,通过各种 物理-化学-生物耦合生态动力学模型模拟赤潮发生、发展、高 潮、维持和消亡的整个过程,从而对有害赤潮进行预测的方法。
数值模型预测的赤潮海洋环境条件
什么是赤潮
所谓赤潮就是海洋浮游植物或浮游动物爆发性增殖引起海水变 色的一种现象。
我国赤潮灾害状况
我国沿海赤潮发生发现次数由偶发性、短暂性,逐渐发展为近
年来的频发性和持续性。
20世纪70年代中国海域(不包括台湾省)有记录的赤潮为9次,
80年代上升到29次,90年代后,日趋严重。
进入21世纪以来,平均每年发现赤潮90次,发现面积约17,500
平方公里。
1998年3 ~4月,广东珠江口和香港海域发生持续30多天的大面
积赤潮。
1998年8 ~10月,渤海赤潮历时71天,面积最盛时达10,000平
方公里,经济损失达5.6亿元人民币。

赤潮监视监测


我国已在全国重点海域建立了33个赤潮监控区,其中北海11个, 东海13个,南海9个,开展高频率、高密度的监视监测。 在赤潮多发期(每年4月至10月)及频发海域,利用海洋卫星、

赤潮相关现状分析及防治方法整理

赤潮相关现状分析及防治方法整理

赤潮相关现状分析及防治方法整理赤潮是指海洋中浮游植物、有害藻类过度繁殖,并且产生毒素,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

赤潮的发生与海洋环境的恶化、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将就赤潮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防治赤潮的方法。

一、赤潮的现状分析1. 赤潮的影响范围扩大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赤潮事件逐渐增多,并且影响范围扩大。

许多沿海国家和地区都面临赤潮的严重威胁。

赤潮不仅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破坏,还会对渔业资源、旅游业和健康安全等方面带来巨大风险。

2. 赤潮事件频发赤潮事件的频发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赤潮事件的发生频率明显增加。

许多地区每年都会发生赤潮,给当地的经济和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3. 赤潮对生态系统的破坏赤潮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非常严重。

赤潮会导致海洋中的氧气减少,造成海洋生物大量死亡。

赤潮所释放的毒素会导致鱼类中毒、海洋哺乳动物和海鸟死亡。

这对于整个生态系统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威胁。

二、赤潮的防治方法1. 加强监测与预警加强对赤潮的监测是防治赤潮的重要一环。

通过建立赤潮监测网络,实时监测海洋中的浮游植物和有害藻类的演变趋势,及时预警赤潮事件的发生。

这样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减少赤潮对生态系统的危害程度。

2. 控制污染源赤潮的发生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

控制污染源,减少废水、垃圾等污染物的排放,是减少赤潮发生的重要手段。

加强污水处理、提高水质监测和治理水域的水环境,可以有效减少赤潮事件的发生。

3. 促进生态平衡恢复赤潮的发生部分原因是由于海洋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通过建立海洋保护区、加大海洋生态修复力度,促进生态平衡的恢复,可以减少赤潮的发生。

4. 科学可持续开发海洋资源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对于减少赤潮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管理和利用海洋资源,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可以减少超过捕捞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从而减少赤潮的发生。

5. 加强国际合作赤潮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来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7卷 增刊2海洋环境科学Vol.27,Supp.2 2008年8月MAR I N E ENV I RONMENT AL SC I ENCE Aug.2008【调查与研究】渤海赤潮的历史、现状及其特点3林凤翱1,卢兴旺2,洛 昊2,马明辉1(1.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3;2.大连水产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辽宁大连116023)摘 要:论述了渤海赤潮发生的历史、现状与特点,并且较详实地阐明了渤海赤潮的时空特征与变化趋势,赤潮优势种类与时间变化趋势。

结果表明,重点发生赤潮的海域为:渤海湾、莱州湾、辽东湾西部海域、辽东湾中部海域和营口鲅鱼圈附近海域;重点发生时间段为:每年的6~8月;主要的优势种类为:夜光藻、球形棕囊藻、叉角藻、红色中缢虫、中肋骨条藻等。

2000年到2006年共记录到赤潮80次,累计赤潮面积约19800km2,年平均发生赤潮次数和面积分别是90年代年均值的4.2倍和1.6倍;而且近年来渤海赤潮的发生特点明显呈现出时间段延长、次数和面积增加、分布空间扩大、优势种类增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渤海;赤潮;特点中图分类号:X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6336(2008)增刊220001205H istory,st a tus and character isti cs of red ti de i n Boha i SeaL IN Feng2ao1,LU Xing2wang2,LUO Hao2,MA M ing2hui1 (1.Nati onalMarine Envir onmentalMonit oring Center,Dalian116023,China;2.College of L ife Sciences and Technol ogy,DalianFisheries University,Dalian116023,China)Abstract:Both the hist ory and status of the red tide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in Bohai Sea were discussed,aswell as the temporal2s patial distributi on and trends were described.Further more,the dom inant s pecies and their change trends were als o st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d tide were often observed during the peri od of Jun.t o Aug.and in foll owing sea areas,Bohai Bay,Laizhou Bay,the west coast of L iaodong Bay,the coast of centralL iaodong Bay and nearby Yingkou Bayuquan.The main dom inant s pecies of har m2 ful algal bl oom included Noctiluca scintillans,Phaeocystis gl obosa,Ceratium furca,Mes odinium rubrum,Skelet one ma costatum,etc.80ti m es and about19800km2of the red tide were recorded fr om2000t o2006,which were4.2and1.6ti m es than that of the1990s in frequency and areas.I n recent years,the red tide becomes more and more seri ous in frequency and areas etc.Key words:Bohai sea;red tide;characteristics 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内海,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经济鱼虾类的重要产卵场和索饵育肥场,黄海、渤海和东海北部的重要渔业资源有40%在这里产卵,素有“鱼虾摇篮”的美誉。

但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随着环渤海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浅海油田的全面开发,沿海地区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海量不断增加,加之近岸海域养殖业,尤其是集约化、半集约化对虾养殖业、网箱养殖业的全面兴起,使得近岸水体无机氮、石油类、活性磷酸盐等污染物质大面积超标,水体富营养化明显加剧,导致海洋赤潮发生频次和规模逐年上升,危害日益严重,赤潮已经成为渤海海域主要海洋灾害之一。

本文根据国家海洋环境监视监测系统资料,论述了渤海赤潮发生的历史、现状与特点,详实地阐明了渤海赤潮的时空特征与趋势、赤潮优势种类与时间变化趋势,以期3收稿日期:2007212202,修订日期:2007207216 基金项目:国家海洋局重点项目:(NME MC.20072A222) 作者简介:林凤翱(19542),男,辽宁省海城市人,研究员,研究方向:海洋微生物监测分析、生态环境评价。

 增2 海 洋 环 境 科 学第27卷为渤海赤潮减灾防灾管理提供参考。

1 赤潮发生历史、现状与特点1.1 赤潮发生历史与现状渤海最早发现赤潮的记录是上世纪1952年。

根据费鸿年的论述[1],1952年5~6月在黄河口附近海域(37°48′N,119°18′E)发生了最大影响面积达1460k m2的赤潮,赤潮优势种为夜光藻(N octiluca scintillans)。

从1952年至1989年的37 a中,渤海还记录到另外两次较大面积赤潮灾害。

一次是1977年在渤海湾海河口发生的较大规模(560km2)[2]、持续时间长达50多d的微小原甲藻(P rorocentrum m ininum)赤潮,该次赤潮对海洋渔业造成了严重危害。

正是由于这次赤潮的严重危害,使得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开始对沿岸海域赤潮灾害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另一次大面积赤潮是1989年9~10月在河北黄骅市、唐海县及天津塘沽沿岸海域发生的赤潮[3],赤潮优势种为裸甲藻(Gym nodinium s p.),其面积达1300k m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亿多元。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渤海从有赤潮记录以来截至2006年底,总共发现赤潮110次;赤潮累计面积约40700k m2。

其中,在1952年至1989年的37a中,渤海共记录到赤潮3次,累计赤潮发生面积3320km2,平均每年发生赤潮接近0.1次,平均每年赤潮发生面积约90km2。

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渤海赤潮发生的频率和面积明显增加,10a共记录到赤潮27次,赤潮面积累计17530k m2,平均每年发生赤潮2.7次,每年发生赤潮面积超过1750km2,分别为1952~1989年期间的27倍和20倍。

进入本世纪以来,渤海发生赤潮的频率和面积进一步明显扩大,从2000年到2006年的7a中共记录到赤潮80次,累计赤潮面积约19800k m2,平均每年发生赤潮11.4次,赤潮面积2830k m2,分别是90年代平均值的4.2倍和1.6倍。

1.2 赤潮灾害特点本世纪以来(2000~2006年)[4~6],渤海赤潮灾害明显呈现出发生时间段延长、发生次数和面积增加、分布空间扩大、优势种类增多的发展趋势。

赤潮发生区域已经从近岸局部海域向整个渤海近岸海域蔓延。

近年来发现的赤潮具有如下特点:1.2.1 发生时间段延长上世纪90年代以前,绝大部分较大面积赤潮多发生在每年的6~8月,赤潮每年的主要发生时段为3个月。

而进入本世纪以来渤海赤潮的发生时间段明显延长,4~11月均有赤潮发生,赤潮最长发生时段达8个月。

例如,2006年10月22日至11月5日在河北黄骅附近海域就发生一次大面积(1600km2)球型棕囊藻赤潮。

1.2.2 赤潮发生次数、面积增加、分布空间扩大尽管上世纪90年代末期曾发生了渤海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两次赤潮(1998年9月,5000 k m2;1999年7月,6330k m2),但从进入本世纪以后每年赤潮的发生次数和面积,仍可以看出赤潮的明显增加的趋势,平均每年发现的赤潮次数和面积分别是90年代平均值的4倍和1.6倍。

此外,赤潮在空间分布上也呈现明显扩大的趋势。

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赤潮主要发生在渤海湾和莱州湾近岸海域以及辽东湾秦皇岛和芷锚湾附近海域,进入本世纪后发生赤潮的空间明显扩大,尽管重点海域仍主要在上述海域,但在辽东湾顶部的辽河口附近海域、营口鲅鱼圈附近海域、葫芦岛近岸海域也多次有赤潮发生,其空间分布有从近岸局部海域向整个渤海近岸海域蔓延的趋势。

1.2.3 优势种类增多、有毒有害种类增加上世纪90年代以前,渤海赤潮优势种类主要是夜光藻,此外叉角藻(Ceratium furca)、裸甲藻和微型原甲藻为优势种的赤潮各发生1~3次。

进入本世纪以后,赤潮优势种类明显增多,除了夜光藻、中肋骨条藻(S keletone m a costa tum)以外,一些对海洋生物有毒害作用、甚至可能会产生贝类毒素的种类也纷纷出现。

例如,球型棕囊藻(Phaeo2 cystis globosa)、米氏凯伦藻(Ka renia m iki m otoi)、利马原甲藻(P rorocen trum li m a)等。

2 时空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如上所述,渤海赤潮灾害的时空变化具有发生时间段延长、发生次数和面积增加、分布空间扩大等特征和趋势。

2.1 时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如表1所示,渤海每年发生赤潮的重点时段为6~8月,近年来赤潮发生的整体时间段有所延长。

具体表现为,一方面赤潮发生时间有所提前,有时在4月份也会出现小面积的赤潮;另一方面赤潮发生时间又有向后延迟倾向,有时10月底、增刊2林凤翱,等:渤海赤潮的历史、现状及其特点增3甚至11月上旬也会有赤潮发生。

表1 渤海每年各时间段赤潮发生次数、累计面积和比例Tab.1Nu mber and coverage area of red tide events in Bohai Sea during certain peri od every year时间段次数比例(%)面积/km2比例/(%) 6~8月7366.42970073.09月1614.5526012.95月1210.938409.410~11月6 5.51800 4.4 4月3 2.71000.2合计110100.04070099.9 在1952~2006年总共记录到的110次、累计面积约40700k m2的赤潮中,6~8月发现的赤潮73次,累计面积29700k m2,分别占总次数的66. 4%和总面积的73.0%(表1);9月发现的赤潮共16次,累计面积约5260k m2,分别占总次数的14.5%和总面积的12.9%;5月发生的赤潮共12次,累计面积3840k m2,分别占总次数的10.9%和总面积的9.4%;10~11月份发生的赤潮6次,累计面积约1800km2,分别占总次数的5.5%和总面积的4.4%;4月发生赤潮3次,累计面积约100k m2,分别占总次数的2.7%和总面积的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