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赤潮的发生情况与危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面积的赤潮治理
• 国际上公认的一种方法是撒播粘土法。粘土是一种天然矿 国际上公认的一种方法是撒播粘土法。 来源丰富、成本低、无污染。 物,来源丰富、成本低、无污染。日本和韩国已经尝试使 用了这种方法, 用了这种方法,大大降低了当年因赤潮所引起的渔业经济 损失。为进一步提高粘土的治理效果, 损失。为进一步提高粘土的治理效果,现在又研制出了改 性粘土。 性粘土。改性粘土是通过改变粘土颗粒的表面性质而制备 其治理效果比粘土高几倍甚至几十倍, 的,其治理效果比粘土高几倍甚至几十倍,被认为是一种 很有潜力的赤潮治理方法。 很有潜力的赤潮治理方法。 • 另外,还有人提出用生物方法治理赤潮,即通过滤食性贝 另外,还有人提出用生物方法治理赤潮, 浮游动物、藻类、细菌或病毒等捕食或杀死赤潮藻, 类、浮游动物、藻类、细菌或病毒等捕食或杀死赤潮藻, 但目前这种方法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但目前这种方法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进一步的应用还 有待于研究。 有待于研究。 此外还有凝聚剂沉定法、回收处理法、 此外还有凝聚剂沉定法、回收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和化学 药品法(硫酸铜、过氧化轻、高锰酸钾、氯气、过碳酸钠、 药品法(硫酸铜、过氧化轻、高锰酸钾、氯气、过碳酸钠、 甲醛等)。 甲醛等)。
赤潮发生频率的变化 1972—1998年中国沿海发生赤潮次数
我国赤潮的地域差异
2000年东海发生的特大赤潮
赤潮的危害
• • • • 赤潮对海洋渔业和水产资源的破坏 赤潮破坏鱼、虾、贝类等资源的主要原因是: 1、破坏渔场的铒料基础,造成渔业减产。 2、赤潮生物的异常发制繁殖,可引起鱼、虾、 贝等经济生物瓣机械堵塞,造成这些生物窒息 而死。 • 3、赤潮后期,赤潮生物大量死亡,在细菌分 解作用下,可造成环境严重缺氧或者产生硫化 氢等有害物质,使海洋生物缺氧或中毒死亡。 4、有些赤潮的体内或代谢产物中含有生物毒 素,能直接毒死鱼、虾、贝类等生物。
什么叫赤潮?
赤潮(red tide)海洋中一些微藻、原生动 物或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增殖或 聚集达到某一水平,引起水体变色或对海 洋中其他生物产生危害的一种生态异常现 象。
人类早就有关于赤潮的记载
• 《旧约·出埃及记》中就有关于赤潮的描述:“河 里的水,都变作血,河也腥臭了,埃及人就不能喝 这里的水了”。 • 1803年法国人马克 · 莱斯卡波特记载了美洲罗亚 尔湾地区的印第安人根据月黑之夜观察海水发光 现象来判别贻贝是否可以食用。 • 1831—1836年,达尔文在《贝格尔航海记录》中 记载了在巴西和智利近海面发生的束毛藻引发的 赤潮事件。 • 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发现赤潮现象。如清代的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就形象地记载了与赤潮 有关的发光现象。
赤潮的颜色
• 赤潮是一个历史沿用名,它并不一定都是 红色,实际上是许多赤潮的统称。赤潮发 生的原因、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水体会 呈现不同的颜色,有红颜色或砖红颜色、 绿色、黄色、棕色等。值得指出的是,某 些赤潮生物(如膝沟藻、裸甲藻、梨甲藻 等)引起赤潮有时并不引起海水呈现任何 特别的颜色。
赤潮生物的种类
赤潮产生的原因
• 赤潮是一种复杂的生态异常现象,发生的 原因也比较复杂。关于赤潮发生的机理虽 然至今尚无定论,但是赤潮发生的首要条 件是赤潮生物增殖要达到一定的密度,大 多数学者认为,赤潮发生与下列环境因素 密切相关。
赤潮产生的原因
• 海水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物质基础和首要条件 由于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海中,使营养物 质在水体中富集,造成海域富营养化。此时,水域中氮、 磷等营养盐类;铁、锰等微量元素以及有机化合物的含量 大大增加,促进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赤潮检测的结果表 明,赤潮发生海域的水体均已遭到严重污染,富营养化。 氮磷等营养盐物质大大超标。据研究表明,工业废水中含 有某些金属可以刺激赤潮生物的增殖。 其次一些有机物质也会促使赤潮生物急剧增殖。如用无 机营养盐培养简裸甲藻,生长不明显,但加入酵母提取液 时,则生长显著,加入土壤浸出液和维生素B12时,光亮 裸甲藻生长特别好。
• 小型的网箱养殖 • 可采用拖曳法来对付赤潮。也就是将养殖网箱从赤潮水体 可采用拖曳法来对付赤潮。 转移至安全水域。这种方法简单易行, 转移至安全水域。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前提条件必须是 赤潮仅在局部区域发生,而且在周围容易找到安全的“ 赤潮仅在局部区域发生,而且在周围容易找到安全的“避 难区” 难区” • 隔离法 是另一种比较可行的应急措施。这种方法主要是 是另一种比较可行的应急措施。 通过使用一种不渗透的材料将养殖网箱与周围的赤潮水隔 离以降低赤潮的危害。同时应注意给网箱充气,防止鱼类 离以降低赤潮的危害。同时应注意给网箱充气, 缺氧。 缺氧。
谢谢大家! 谢谢大家!
赤潮的治Baidu Nhomakorabea方法
• :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提出多种赤潮治理方法,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提出多种赤潮治理方法,但真正能付 诸应用的寥寥无几。主要是因为要使一种方法得到认可, 诸应用的寥寥无几。主要是因为要使一种方法得到认可, 必须符合“高效、无毒、价廉、易得”的要求, 必须符合“高效、无毒、价廉、易得”的要求,而目前很 难找出一种方法完全符合上述要求。 难找出一种方法完全符合上述要求。但在水产养殖区内发 生赤潮的紧急情况下,仍然有一些应急措施可以采用。 生赤潮的紧急情况下,仍然有一些应急措施可以采用。
赤潮产生的原因
• 海水养殖的自身污染亦是诱发赤潮的因素之一 随着全国沿海养殖业的大发展,尤其是对虾养殖业的蓬 勃发展。也产生了严重的自身污染问题。在对虾养殖中, 人工投喂大量配合饲料和鲜活饵料。由于养殖技术陈旧和 不完善,往往造成投饵量偏大,池内残存饵料增多,严重 污染了养殖水质。另一方面,由于虾池每天需要排换水, 所以每天都有大量污水排入海中,这些带有大量残饵、粪 便的水中含有氨氮、尿素、尿酸及其它形式的含氮化合物, 加快了海水的富营养化,这样为赤潮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 物环境,使其增殖加快,特别是在高温、闷热、无风的条 件下最易发生赤潮。由此可见,海水养殖业的自身污染也 使赤潮发生的频率增加。
赤潮产生的原因
• 水文气象和海水理化因子的变化是赤潮发生的重要原因 海水的温度是赤潮发生的重要环境因子,20—30℃是赤 潮发生的适宜温度范围。科学家发现一周内水温突然升高 大于2℃是赤潮发生的先兆。海水的化学因子如盐度变化 也是促使生物因子—赤潮生物大量繁殖的原因之一。盐度 在26—37的范围内均有发生赤潮的可能,但是海水盐度在 15—21.6时,容易形成温跃层和盐跃层。温、盐跃层的存 在为赤潮生物的聚集提供了条件,易诱发赤潮。由于径流、 涌升流、水团或海流的交汇作用,使海底层营养盐上升到 水上层,造成沿海水域高度富营养化。营养盐类含量急剧 上升,引起硅藻的大量繁殖。这些硅藻过盛,特别是骨条 硅藻的密集常常引起赤潮。这些硅藻类又为夜光藻提供了 丰富的饵料,促使夜光藻急剧增殖,从而又形成粉红色的 夜光藻赤潮。
• 赤潮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有些赤潮生物分泌 赤潮毒素,当鱼、贝类处于有毒赤潮区域 内,摄食这些有毒生物,虽不能被毒死, 但生物毒素可在体内积累,其含量大大超 过食用时人体可接受的水平。这些鱼虾、 贝类如果不慎被人食用,就引起人体中毒, 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 ·赤潮对海洋生态平衡的破坏 赤潮对海洋生态平衡的破坏 海洋是一种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依 存,相互制约的复杂生态系统。系统中的物质循 环、能量流动都是处于相对稳定,动态平衡的。 当赤潮发生时这种平衡遭到干扰和破坏 ,赤潮打破 了生态系统物质输入与输出的平衡,改变了系统 平衡的能量流动,所产生的有害物质等超出了生 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使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生态学角度 生产者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最大容纳量,导 致生产者大量死亡,在分解者的作用下分 解,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鱼类等 消费者大量死亡,同时放出很多的有害物 质,打破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的物质循环与 能量流动,使区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我国赤潮现状
• 中国沿海的很多海域都是赤潮高发区,同 时中国也是世界上赤潮发生比较频繁的国 家之一,每年都有多起赤潮事件的记载。 在中国的海域中,发生赤潮比较集中的海 区有:渤海(主要是渤海湾、黄河口和大 连湾等地)、长江口(主要包括浙江舟山 外海域和象山港等地)、福建沿海、珠江 口海域(大亚湾、大鹏湾及香港部分海区 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