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术前需要做深呼吸锻炼
肺癌手术前后如何调理呼吸功能
肺癌手术前后如何调理呼吸功能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手术是治疗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手术会对患者的呼吸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手术前后进行有效的呼吸功能调理至关重要。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能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手术前的呼吸功能调理术前的呼吸功能锻炼可以增强患者的呼吸肌力量,提高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为手术做好充分的准备。
深呼吸练习:患者可以采取坐位或半卧位,放松全身肌肉,用鼻子缓慢吸气,使腹部隆起,胸部尽量保持不动;然后用嘴缓慢呼气,腹部收缩,尽量将肺部的气体全部呼出。
每天练习多次,每次 10-15 分钟。
有效咳嗽训练:有效咳嗽可以帮助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预防肺部感染。
患者先深吸气,然后短暂闭气,接着用力咳嗽,使气体快速冲出呼吸道。
咳嗽时可以用双手按压腹部,以增加咳嗽的力量。
呼吸操:包括扩胸运动、转体运动、双臂上举运动等。
这些动作可以增加胸廓的活动度,改善呼吸功能。
吹气球练习:准备一个气球,患者先深吸气,然后尽力将气球吹大。
通过反复练习,可以增强呼吸肌的力量。
此外,患者在术前还应戒烟,至少提前两周。
吸烟会损害呼吸道的纤毛功能,导致分泌物潴留,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
同时,要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着凉。
如果患者存在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控制病情。
手术后的呼吸功能调理术后早期,患者可能会因为伤口疼痛、麻醉药物的影响等原因,出现呼吸浅快、咳痰无力等情况。
因此,术后的呼吸功能调理需要更加精心和细致。
体位管理:术后患者应采取半卧位或斜坡卧位,这样有利于呼吸和胸腔引流。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肺部的复张和痰液的排出。
疼痛管理:疼痛会限制患者的呼吸和咳嗽动作,因此要有效地控制疼痛。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患者也可以通过调整体位、分散注意力等方法缓解疼痛。
呼吸道湿化:术后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可能会增多且黏稠,不易咳出。
肺癌手术前的准备工作
肺癌手术前的准备工作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手术是治疗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成功,患者在手术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这些准备工作不仅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最佳的手术方案,还能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肺癌手术前的准备工作。
一、患者的心理准备得知自己需要进行肺癌手术,患者往往会感到恐惧、焦虑和不安。
这些负面情绪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手术效果。
因此,心理准备是手术前准备工作的重要一环。
患者和家属首先要对肺癌手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了解手术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
可以通过与医生的充分沟通,观看相关的科普视频或阅读资料来获取信息。
同时,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现代医学技术,相信医生的专业能力。
家属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力量。
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耐心倾听他们的担忧和恐惧,并给予安慰和鼓励。
二、身体状况评估在手术前,医生会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以确定患者是否能够耐受手术。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心肺功能评估肺癌手术对心肺功能要求较高。
医生会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肺功能检查等手段,评估患者的心脏和肺脏功能。
如果患者存在心肺功能不全,可能需要在手术前进行相应的治疗和调理,以提高心肺功能。
2、营养状况评估良好的营养状况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恢复至关重要。
医生会通过测量体重、身高、计算体重指数(BMI),以及检测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如果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需要在手术前通过饮食调整或补充营养制剂来改善营养状况。
3、肝肾功能评估手术和麻醉药物可能会对肝肾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医生会通过血液检查,评估患者的肝肾功能,以确保患者的肝脏和肾脏能够正常代谢和排泄药物。
4、血糖和血压控制如果患者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压,需要在手术前将血糖和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术前呼吸肌伸展训练方法
术前呼吸肌伸展训练方法嘿,你知道术前呼吸肌伸展训练有多重要吗?那简直就像是给身体即将上战场的士兵提前做好准备一样!先说说步骤吧。
第一步,深呼吸,想象自己在闻一朵超级香的花,慢慢地把空气吸到肚子里,让肚子鼓起来。
这就好比给气球打气,把肚子当成气球,让它满满地充满空气。
然后慢慢地把气呼出去,就像气球在慢慢放气一样。
重复几次,让呼吸变得平稳又有节奏。
第二步,进行胸部扩张。
双手放在身体两侧,慢慢地吸气,感觉胸部像要撑开一样,呼气的时候放松。
这就像给胸部做了个小小的按摩,让它更有活力。
第三步,尝试肋间呼吸。
把双手放在肋骨两侧,吸气的时候感受肋骨像小鸟的翅膀一样张开,呼气的时候收拢。
哇,是不是很有趣?注意事项可不少呢!首先,一定要慢慢来,别着急。
就像跑马拉松不能一开始就冲刺一样,呼吸肌伸展训练也得循序渐进。
如果感觉不舒服,马上停下来。
毕竟,身体是自己的,可不能乱来。
其次,找个安静舒适的地方,让自己放松下来。
要是在一个吵吵闹闹的地方,怎么能专心训练呢?那安全性和稳定性呢?放心吧!这些训练方法都是经过专业人士验证的,只要你按照正确的步骤来,绝对安全可靠。
就像走在平坦的大路上,只要你不瞎跑乱跳,就不会有危险。
而且,呼吸肌伸展训练不会给身体带来太大的负担,稳定性杠杠的。
应用场景可多了去了。
不管是做大手术还是小手术,术前进行呼吸肌伸展训练都能让你的身体更好地应对手术的挑战。
想象一下,手术就像是一场暴风雨,而呼吸肌伸展训练就是你提前准备的雨伞,让你在暴风雨中也能保持稳定。
优势也很明显啊!可以提高肺功能,让你呼吸更顺畅。
还能减轻紧张情绪,让你更加放松。
这就像给你的身体加了一层保护罩,让你更有信心面对手术。
给你讲个实际案例吧。
有个小伙伴马上要做手术了,心里特别紧张。
医生建议他进行术前呼吸肌伸展训练。
他一开始还不太相信,觉得这能有啥用?但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坚持训练了几天。
哇,效果简直惊人!他感觉自己的呼吸更有力了,紧张情绪也缓解了很多。
肺癌护理常规
肺癌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执行外科手术前护理常规。
2、评估有无咳嗽、咳痰、及痰中带血或咯血现象。
3、对吸烟者术前严格戒烟2周,指导及训练病人有效咳嗽、咳痰及腹式呼吸。
二、术后护理
1、执行外科手术后护理常规、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常规。
2、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后,常规取半坐卧位及健侧卧位。
3、功能锻炼:病人清醒后,鼓励病人深呼吸、咳嗽,每1~2小时一次,咳嗽前
先由上向下、由外向内扣背,后嘱病人作3~5次深呼吸,深吸气后屏气3~5秒,再用力将痰咳出;也可鼓励病人吹气球训练,每天3~5次,每次疲倦为止,对咳嗽无力、痰液粘稠者遵医嘱给予吸痰。
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后,常规取半坐卧位及健侧卧位。
4、根据患者的耐受力鼓励早期下床活动,预防肺不张。
5、术后第一天开始患肢肩、臂的主动运动,如:上臂上举、爬墙及肩关节旋前
旋后运动,每次5~10分钟,每天3~4次。
6、观察术后有无肺炎、肺不张、胸腔内出血等并发症。
三、健康教育
1、自我监测:若出现切口渗液、渗血、伤口疼痛、剧烈咳嗽及咯血等症状及时
就诊。
2、饮食指导:戒烟酒,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3、活动与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出院后半年内不能从事重体力活动,指导病人出
院后坚持进行腹式呼吸及有效咳嗽,指导病人进行抬肩、抬臂、举手过头等活动,预防术侧肩关节僵直。
4、定期随访:术后一个月常规随访一次。
参考文献:《临床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拟定:何** 审核:护理部修订日期:2020年9月。
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功能的训练与指导
《海南医学》2008年第19卷第9期畅术后患儿意识未清醒前,极易因呕吐发生误吸,故应专人守护,严格按全麻术后常规护理:①、床旁备气管切开包和吸痰器等设备,②、绝对去枕侧卧位,持续低流量(1~2L/分)吸氧,直至患儿意识清醒为止。
③、定时观察意识变化及呼吸道有无分泌物,若发生呕吐应及时处理,防止误吸。
④、术后对患儿及家属进行饮食指导,发生呕吐者可口服灭吐灵和针炙内关穴治疗[4]。
对频繁呕吐者及时处理,如止吐、禁食及静脉补液等。
4总结随着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护理质量不断提高,高质量的护理是术后机体康复的重要保证。
因此,作为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认真分析全麻术后小儿呕吐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确保术后小儿安全与疾病恢复,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1李志辉.新编眼科临床手册.北京:金盾出版社,1995,10.2宋琛.手术学全集.眼科卷.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11.3黄宇兄.麻醉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陈新谦新编药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收稿日期)为了使患者能很好地配合手术,确保手术成功,我院自2004年1月2006年12月,对42例肺癌患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术前和术后呼吸功能的训练和指导,术后未出现肺部并发症。
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42例,其中男34例,女8例,年龄45-73岁,其中有吸烟史33例,术前合并有心血管病10例,有慢性气管炎或肺气肿者10例,术前肺功能正常者24例,非正常有18例,行部分肺切除术36例,一侧肺切除术6例。
2术前健康教育2.1劝吸烟者戒烟。
对吸烟患者讲述吸烟的致癌、促癌作用以及吸烟增加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通过健康教育,患者认识吸烟的危害,33例患者在术前均自觉戒烟。
2.2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
分别坐位练习胸式深呼吸和平卧位练习腹式深呼吸,每日2-3次,每次15分钟,术前1周开始进行。
2.3对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或肺部感染的患者,按医嘱进行解痉抗炎,若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每日2次。
肺癌的围手术期护理
减轻焦虑和抑郁
对于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的患者, 可进行心理疏导和药物治疗。
帮助患者适应角色转变
协助患者逐渐适应术后生活,帮助其 重新融入社会和家庭。
提供康复指导和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提供康复指导和健康教 育,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
05
肺癌围手术期护理的未 来展望
个体化护理
总结词
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肺癌的围手术期护理
contents
目录
• 肺癌手术前的护理 • 肺癌手术中的护理 • 肺癌手术后的护理 • 肺癌围手术期护理的注意事项 • 肺癌围手术期护理的未来展望
01
肺癌手术前的护理
心理护理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的焦虑、恐惧等情绪, 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慰,帮助患者 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健康教育
为后续的疼痛管理提供依据。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 的止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
阿片类药物等,以缓解疼痛。
物理治疗
采用物理治疗手段,如冷敷、热 敷、按摩等,缓解术后疼痛。
呼吸功能训练
深呼吸训练
呼吸操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练习,以增加肺 通气量,促进肺功能的恢复。
进行呼吸操训练,以提高呼吸肌的肌 力和耐力,促进呼吸功能的恢复。
详细描述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个体化护理在肺癌围手术期护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根 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以满 足患者的特殊需求。
延续性护理
总结词
在患者出院后,继续提供必要的护理服务和健康指导。
详细描述
肺癌患者在手术后需要长期的康复和随访,延续性护理能够确保患者在出院后得 到持续的专业照顾和健康指导。通过定期随访、电话咨询等方式,关注患者的病 情变化和生活质量,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完整版)肺癌术前术后护理
肺癌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肺癌术前准备:①而心解释,消除病人对手术的恐惧。
②做好术前教导,使病人掌握有效的咳嗽,练习在床上排尿,进行适当活动,以增强心肺功能。
③加强口腔卫生,痰多者应用祛痰剂和抗生素。
④进高蛋白、多维生素饮食,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肺癌术后护理:1、按全麻术后护理: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预防及早期发现出血和休克。
全肺切除及气管成形术后24~48小时内需充分吸氧,氧流量4~6L/分。
2、术后体位:一般术后需平卧6小时,待生命体征平稳后改半坐卧位。
气管成形术为减轻气管、支气和的张力,促进吻合愈合,术毕以粗丝线作下颌、前胸皮肤缝合,需将枕垫高25~30。
,头部两侧用砂袋固定,特别防止麻醉苏醒时因躁动损伤吻合口。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预防肺不张和肺炎。
♦麻醉清醒后,鼓励行深呼吸、咳痰。
♦术后由于创面大和胸腔引流管的刺激,病人疼痛较重,应按时为病人注射镇痛剂。
♦协助病人翻身,活动肢体,并按时扶病人坐起拍背。
♦手术雾化吸入每日3次,并加入抗生素和糜蛋白酶稀释痰液,预防感染。
♦气管成形术后用鼻导管吸痰时,应避免引起剧烈咳嗽,必要时行支气管吸痰。
4、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肺切除术后常在肺上部和下部各置一引流管,上管以排气为主,下管以排液为主,以加速肺的复张,消灭残腔。
术后连接下引流管于胸腔闭式引流瓶的长玻璃管,上管手术后第二天由医师接负压吸引,其压力调节管应保持在水面下12~16cm。
胸腔闭式引流插入水面2~3cm。
注意事项:♦引流橡皮管不宜过长下垂成角,影响液体排出。
♦引流不可抬高超过胸腔水平,使瓶内液体倒吸入胸腔内。
♦避免引流管受压或曲折,经常挤压,防止引流管被血块或纤维素堵塞。
♦随时观察水柱波动情况,一般幅度为4~6cm;如无水柱,检查引流装置是否漏气或引流管脱入胸壁;如水柱不波动,可能是引流管堵塞或扭曲;如水柱波动范围过大,可能上呼吸道有阻塞;如水柱波动不大,过度升高,可能为肺不张,均应及时纠正。
肺癌的术前护理试题及答案
肺癌的术前护理试题及答案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术前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手术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以下是关于肺癌术前护理的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肺癌术前护理中,以下哪项措施是错误的?A. 鼓励患者戒烟B. 进行肺功能训练C. 给予高蛋白饮食D. 避免使用镇静剂答案: D2. 肺癌患者术前需要进行哪些检查?A. 血常规、心电图、胸部X光B. 肝功能、肾功能、胸部CTC. 胸部MRI、PET-CT、肺功能测试D. 所有上述检查答案: D3. 肺癌术前护理中,以下哪项不是心理护理的内容?A. 建立信任关系B. 提供疾病相关知识C. 鼓励患者参与决策D. 强制患者接受治疗答案: D二、多选题1. 肺癌术前护理中,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A. 呼吸功能训练B. 戒烟C.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D. 进行胸部理疗答案: A, B, C, D2. 肺癌术前护理中,以下哪些因素需要评估?A. 患者的营养状况B. 患者的心肺功能C. 患者的手术风险D. 患者的心理准备答案: A, B, C, D三、判断题1. 肺癌术前护理中,患者不需要进行肺功能训练。
(错误)2. 肺癌术前,患者应避免使用镇静剂,以减少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正确)3. 肺癌术前护理中,心理护理是不必要的。
(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肺癌术前护理中呼吸功能训练的目的和方法。
答案:呼吸功能训练的目的是增强患者的肺活量和呼吸肌力,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
方法包括深呼吸练习、咳嗽练习、呼吸操等。
2. 肺癌术前护理中,如何进行心理护理?答案:心理护理包括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供疾病相关知识,帮助患者了解手术过程和术后恢复情况,鼓励患者表达担忧和恐惧,提供心理支持,必要时可邀请心理专家进行干预。
五、案例分析题患者,男性,58岁,诊断为右上肺肺癌,拟行手术治疗。
术前护理中,护士应该如何进行?答案:- 评估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营养状况、心肺功能等。
- 进行肺功能训练,如深呼吸、咳嗽练习等。
肺癌术前术后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措施 1.合适体位 意识未恢复,头偏于一侧 血压稳定,半坐卧位 肺叶切除或者楔形切除着,半卧、左或右侧卧位,建议健侧卧位,促进患侧肺 复张 全肺切除,平卧,1/4侧卧 有血痰或支气管瘘管者,患侧卧位并通知医生 2.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3.保持呼吸道通畅 氧气吸入 听呼吸音,观察有无缺氧表现 鼓励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必要时行叩背排痰 稀释痰液,可行雾化吸入等,必要时行纤支镜灌洗 4.减轻疼痛 半卧位 胸带固定 止痛药:观察有无呼吸抑制 5.维持体液平衡,补充营养 严格控制补液的量与速度,防止负荷过重导致肺水肿,记录24h出入量。 麻醉苏醒后适量饮水与进食:流食-半流食-普食。要求高蛋白,高热量,丰 富维生素饮食,保证营养。
6.活动与休息 鼓励早期下床活动,预防肺不张,改善肺功能,促进手与关节的活动,防止废 用性萎缩。 7.胸腔闭式引流 按胸腔闭式引流常规护理,一侧全肺切除胸管护理:持续夹闭,间断开放
谢谢聆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术前呼吸功能锻炼方法
术前呼吸功能锻炼方法
术前呼吸功能锻炼方法主要包括腹式呼吸法、缩唇式呼吸法和有效咳嗽法。
1. 腹式呼吸法:双膝半屈使腹肌放松,分别将双手放于胸前和上腹,用鼻子慢慢吸气,保持膈肌松弛,放于腹部的手有随着向上抬的感觉,放于胸部的手保持不动,呼气时腹肌收缩,放于腹部的手有随之下降的感觉。
每天进行5~7次,每次持续5~15分钟。
2. 缩唇式呼吸法:以鼻子吸气,用缩唇呼气,在呼气时,将腹收紧,胸部稍微前倾,口唇做吹口哨状,使气体通过缩窄的口型缓慢呼出。
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每天进行7~8次,每次持续10~20分钟。
3. 有效咳嗽法:患者可取立位或坐位,头部稍向下,身体保持微微前倾,用力呼吸后屏住2~3秒,然后声门打开,腹部收缩连续用力咳嗽2~3声,然后深呼吸几次再继续做。
请注意,锻炼时请注意坐、卧、立位均可。
呼气时间为吸气时间的2-3倍,尽量深吸慢呼。
缩唇程度可自行调整。
肺结节术前正确的咳嗽方法
肺结节术前正确的咳嗽方法肺结节是指肺部出现的小型肿块,一般直径小于3厘米。
对于发现肺结节的患者,术前正确的咳嗽方法可以帮助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改善肺功能,减少手术的风险。
下面是肺结节术前正确的咳嗽方法:1. 能进行正常咳嗽的患者应尽量多咳嗽,以清除呼吸道积聚的分泌物和杂质。
咳嗽时应用力,使得呼吸道有足够的气流流经,从而将分泌物带出。
2. 术前可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包括深呼吸、腹式呼吸等。
这些方法可以增加肺活量,改善肺功能,加强呼吸肌肉的协调性,有助于清除分泌物。
3. 喝足够的水。
水可以帮助稀释和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让痰液更容易咳出。
建议每天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
4. 可以试用震动臂器或者蜗牛背,这些设备可以通过震动来刺激呼吸道,从而促进分泌物的咳出。
5. 保持室内空气湿润。
干燥的空气会使呼吸道黏膜变干,分泌物变得更加粘稠,阻碍咳嗽排痰。
使用加湿器或者多喝水来保持室内空气湿润。
6. 避免吸烟和接触二手烟。
吸烟会造成呼吸道黏膜充血和炎症,使分泌物更加黏稠,咳出困难。
二手烟同样有害,应尽量避免接触。
7. 有选择性地服用止咳药物。
在术前咳嗽期间,可以适量服用一些止咳药物,以缓解咳嗽症状。
但要注意,这些药物只是缓解症状的临时措施,不能长期滥用。
8. 保持良好的体位。
平卧时会使呼吸道受限,分泌物易滞留。
建议病人保持半坐位或侧卧位,以利于分泌物的排出。
9. 术前应注意平时饮食的调理。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饮品,如辛辣食物、咖啡等。
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有助于增强呼吸道的抵抗力。
10. 定期进行气管清洁。
通过医生指导,使用气管导管、气道吸引器等器械进行气管清洁,有助于清除分泌物和痰液,减少感染的风险。
这些咳嗽方法能够帮助肺结节患者在术前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改善肺功能,降低手术的风险。
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因此在选择合适的咳嗽方法时,应咨询医生的建议,并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呼吸功能锻炼对肺癌根治术的影响
呼吸功能锻炼对肺癌根治术的影响我们来了解一下肺癌根治术后的常见问题。
肺癌根治术后,患者通常会出现呼吸困难、肺活量下降、肺功能受损等情况。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恢复造成一定的困难。
而呼吸功能锻炼正是针对这些问题而设计的康复方法之一。
呼吸功能锻炼对肺癌根治术的影响是积极的。
通过呼吸功能锻炼,患者可以增强肺部肌肉的力量,提高肺活量,改善呼吸功能,促进肺部康复。
呼吸功能锻炼还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呼吸模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促进身体的康复和恢复。
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多种多样,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锻炼。
深呼吸、吐纳练习、肺活量训练等方法都是常见的呼吸功能锻炼方式,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锻炼方法进行锻炼。
除了呼吸功能锻炼之外,肺癌根治术后患者还需要综合康复措施的支持。
合理的营养、适量的运动、心理疏导等都对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我们建议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的患者还应该结合其他康复方法,全面地促进身体的康复和恢复。
由于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身体状况不同,因此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之前,患者最好能够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
有条件的患者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呼吸功能测试,了解自己的肺功能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呼吸功能锻炼。
这样可以避免因为锻炼不当导致身体不适的情况发生。
呼吸功能锻炼对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呼吸功能,促进肺部康复,提高身体的抵抗力,有利于身体的康复和恢复。
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之前,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并结合其他康复措施,全面地促进身体的康复和恢复。
希望本文对正在康复期的肺癌根治术后患者有所帮助,也希望患者能够早日康复,重返健康的生活。
术前强化呼吸训练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肺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术前强化呼吸训练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肺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汪爱平①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强化呼吸训练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肺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选择鹰潭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病例来源时间为2020年1月—2022年10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所有患者均实施肺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开展术前强化呼吸训练。
比较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FEV1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Borg评分、6分钟步行试验(6MWT)距离,以及术后肺不张、胸腔积液、肺部感染及低氧血症发生情况。
结果:干预前,两组FEV1%pred、FEV1/FVC%、Borg评分、6MWT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FEV1%pred、FEV1/FVC%、6MWT距离均低于干预前,Borg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但观察组FEV1%pred、FEV1/FVC%、6MWT距离均高于对照组,Borg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术前强化呼吸训练可减少肺癌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预防肺功能恶化,利于肺功能恢复,干预效果满意。
【关键词】 肺癌 强化呼吸训练 肺康复 并发症 Effect of Preoperative Intensive Respiratory Training on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Function and Lung-related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WANG Aiping.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4, 21(01): 106-109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reoperative intensive respiratory training on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function and lung-related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Method: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admitted to Yingtan City People's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 cases originated from January 2020 to October 2022.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radical resection of lung cancer,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erioperative period routine nursing. On this basis,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reoperative intensive respiratory training. The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percentage of the preadicted value (FEV1%pred), percentage of FEV1%pred to forced vital capacity (FEV1/FVC%), Borg score, six minutes walk test (6MWT) distance, and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atelectasis, pleural effusion, pulmonary infection and hyoxemia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FEV1%pred, FEV1/FVC%, Borg score and 6MWT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After the intervention, FEV1%pred, FEV1/FVC% and 6MWT distance in both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Borg scores in both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but FEV1%pred, FEV1/FVC% and 6MWT distance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and Borg scor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lung-related complications in observation group (7.50%)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25.0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Preoperative intensive respiratory training can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prevent pulmonary function deterioration, and facilitate the recovery of pulmonary function, with satisfactory intervention effect. [Key words] Lung cancer Intensive respiratory training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Complic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 Second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Yingtan City People's Hospital, Yingtan 3350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4.01.026①鹰潭市人民医院骨二科 江西 鹰潭 335000通信作者:汪爱平- 106 - 肺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深入进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及人口结构老龄化加剧,肺癌的发病率呈现上升且患病人群年轻化的趋势[1-2]。
术前如何进行有效的肺功能训练
术前如何进行有效的肺功能训练在进行某些手术之前,良好的肺功能是手术成功和术后恢复的重要保障。
通过有效的肺功能训练,可以提高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那么,术前如何进行有效的肺功能训练呢?首先,了解一下为什么术前肺功能训练如此重要。
手术过程中,身体会经历一定的创伤和应激反应,这可能导致呼吸功能暂时下降。
如果术前肺功能本身就不太好,术后就更容易出现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延长住院时间,影响康复进程。
接下来,让我们具体看看有哪些有效的肺功能训练方法。
深呼吸训练是基础且重要的一项。
患者可以采取坐位或半卧位,放松肩部和胸部肌肉。
用鼻子缓慢地吸气,尽量使腹部隆起,感觉空气充满腹部;然后用嘴慢慢呼气,腹部收缩,尽量将肺部的气体全部呼出。
每次练习 10 15 分钟,每天进行多次。
有效咳嗽训练也必不可少。
先深吸气,然后紧闭声门,增加胸内压;接着打开声门,使气体快速冲出,产生咳嗽动作。
这样可以帮助排出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吹气球训练是一种有趣且有效的方法。
深吸一口气,然后尽力将气球吹大。
通过吹气球,可以锻炼呼吸肌的力量,增加肺活量。
缩唇呼吸对于改善肺功能也很有帮助。
吸气时用鼻子,呼气时嘴唇呈缩唇状(类似于吹口哨)缓慢呼气,尽量延长呼气时间。
这种呼吸方式可以增加气道内的压力,防止小气道过早陷闭。
呼吸操也是常见的训练方式之一。
例如,双手分别放在胸部和腹部,吸气时腹部隆起,胸部保持不动;呼气时腹部收缩,胸部尽量保持不动。
还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上肢伸展和扩胸运动,配合呼吸,增强呼吸的深度和幅度。
对于一些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适当的有氧运动也有助于提高肺功能。
比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在进行肺功能训练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训练要循序渐进,避免一开始就过度训练,导致身体不适。
要保持正确的呼吸方式和动作要领,确保训练的效果。
如果在训练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训练,并咨询医生的意见。
肺癌健康教育知识
预纵 及放液量,放液速度不宜过快,防止纵隔摆动,严重者可导
移 致心跳骤停。
防隔 全肺切除者,应避免过度侧卧,可采取1/4侧卧位,以预防 位 纵膈移位而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后,
应交替采用半卧位与患侧半卧位,以利于健侧肺扩张,禁止
健侧卧位,以防组织受压,影响呼吸及循环功能。
03 心胸外科
术后两大重点
胸管夹闭要注意,不可随 便输把液钳速取度很重要,不要随意调 大小
输液 速度
全肺切除后,由于血液重新分布,健侧肺循环血量 增加,心脏负荷加重,若输液速度过快,输液量过 多,易诱发肺水肿、左心衰。
滴速:20—40滴/分
24h输液量控制在2000ml以下
03 心胸外科
术后机械通气指导
安抚患者很重要,意外拔 管不得了
疼痛指导:用身体松弛疗法或分散注意力法,鼓励患者克服 疼痛,使用镇痛泵,遵医嘱使用镇痛药
呼吸功能训练:雾化吸入,翻身扣背,有效咳嗽 讲解管道维护知识:开放时禁止咳嗽,并有医护人员在旁。 康复指导训练:术后早期活动可防止肺不张、术侧肩关节僵
硬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等并发症。同时可预防压疮,促进 胃肠蠕动早期恢复,减轻腹胀,增进食欲。
术后两大重点
胸管夹闭要注意,不可随 便输把液钳速取度很重要,不要随意调 大小
预纵 移 防隔 位
输液 速度
03 心胸外科
术后两大重点
胸管夹闭要注意,不可随
便输把液钳速取度很重要,不要随意调
大小
全肺切除后,均遗留较大的残腔,保留一定量的胸腔积液是
防止纵隔移位的必要手段。夹闭胸腔闭式引流管,注意观察
患者一般情况及气管位置,并根据气管位置决定开放引流管
01 心胸外科
肺功能锻炼宣教手册
肺功能锻炼宣教手册一、术前手术前进行肺部功能锻炼可以帮助提高肺活量,增强体质,提升机体对手术的耐受程度。
1、深呼吸:取坐位,双手叠放置于腹部,用鼻深吸气,屏气2s,嘴唇做吹口哨状,缓慢呼气,吸气与呼气比为1:2,重复10次,每天3-4次。
2、有效咳嗽取坐位,先做2-3次深呼吸动作,吸气后屏气3s,张嘴哈气2-3次后,以胸壁力量用力咳嗽,咳嗽后再做1-2次深呼吸动作。
3、吹气球训练取坐位或站位,先用鼻深吸气2s,缓慢匀速将气球吹起(注意:吹的过程中不要漏气,指导吸入的气体最大量地吹入气球内)。
将气球吹至直径5-20cm(比拳头大一些)。
吹气过程保持3-5s。
每次10-15min,每天3-4次。
二、术后术后进行肺功能锻炼,可以帮助改善通气功能、锻炼肺功能有助于提升肺功能状况,增强肺部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能力,能够有效预防术后因麻醉插管、长期卧床引起的肺不张、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
1、深呼吸取平卧位或坐位,双手叠放置于腹部,用鼻深吸气,屏气2s,嘴唇做吹口哨状,缓慢呼气,吸气与呼气比为1:2,重复10次,每天3-4次。
2、有效咳嗽取坐位,双手掌根稍用力向中间挤压切口,先做2-3次深呼吸动作,吸气后屏气3s,张嘴哈气2-3次后,以胸壁力量用力咳嗽,咳嗽后再做1-2次深呼吸动作。
3、叩背(患者在咳嗽过程中家属要给予扣背的动作,辅助患者咳痰,通过震动的原理,使肺内痰液松动再配合患者咳嗽,将痰液咳出体外)患者取侧卧位或坐位,家属手指并拢手掌弯曲成杯状,用手腕的力量自下向上、由外向内快速叩击背部(注意避开脊柱、骨隆突部位及腰部)。
频率为120-180次/分钟,每侧叩击3分钟,每天3-4次。
4、吹气球训练取坐位,先用鼻深吸气2s,缓慢匀速将气球吹起(注意:吹的过程中不要漏气,指导吸入的气体最大量地吹入气球内)。
将气球吹至直径5-20cm(比拳头大一些,根据患者情况逐渐增加)。
吹气过程保持3-5s。
每次10-15min,每天3-4次。
术前呼吸锻炼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肺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Apr 31(8)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研究显示其已成为疾病死亡率排名第二的恶性肿瘤,已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
有调查显示,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吸烟者患肺癌概率为正常人10~20倍,故戒烟对于降低肺癌发病率具有重大意义[2]。
目前临床治疗肺癌的主要方式为手术根治,通过切除已经癌变的组织,阻止癌变转移至尚未癌变组织,以缓解病情,但由于手术存在一定风险性,且对患者身体创伤较大,易导致患者术后产生心律失常、呼吸衰竭甚至肺部感染,故寻找合理有效的护理方式至关重要[3]。
本研究旨在探讨术前呼吸锻炼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3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根治术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对照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42~78(58.36±7.03)岁;肿瘤直径2~6(3.49±0.84)cm 。
观察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43~76(58.83±6.92)岁;肿瘤直径1~7(3.51±0.87)cm 。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经MRI 、CT 确诊为肺癌;精神状态良好;交流无障碍;(2)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心、肝等功能障碍;(2)合并严重并发症;(3)治疗依从性差;(4)对本次研究有干扰性疾病;(5)中途退出本研究或未完成随访统计。
1.3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心理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护理等。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呼吸锻炼,具体内容为:(1)心理沟通:护理人员于术前与患者进行沟通,充分了解患者具体病情和吸烟史以及对于呼吸锻炼的理解程度,并按照实际情况适当要求患者戒烟,给患者讲解术前呼吸锻炼对于术后肺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癌术前需要做深呼吸锻炼
来源:养生保健频道
邮件内容:
关于肺癌的治疗,不少人都清楚地知道手术治疗这一主要手段,但是手术治疗后肺不张、呼吸功能不全等一些常见的呼吸道并发症还是经常会发生,临床上一般会嘱咐患者术前适当的进行一些深呼吸锻炼,来预防这些呼吸道的并发症。
正文:
关于肺癌的治疗,不少人都清楚地知道手术治疗这一主要手段,但是手术治疗后肺不张、呼吸功能不全等一些常见的呼吸道并发症还是经常会发生,临床上一般会嘱咐患者术前适当的进行一些深呼吸锻炼,来预防这些呼吸道的并发症。
肺癌术前深呼吸锻炼的方法:
1、呼吸功能训练
肺癌患者肺顺应性低,术后呼吸明显变浅、变快,容易发生呼吸功能不全及低氧血症。
在术前一周就要训练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即平卧位练习腹式呼吸;立位练习胸式呼吸,每日2~4次,每次15~20 分钟。
或是做缩唇呼吸与慢快呼吸法,吸气训练器进行深呼吸训练:这种吸气训练器是鼓励病人进行主动的深而慢的最大吸气的运动装置,通过观察球升起的个数和升起速度判断吸入量的多少,了解病人的通气功能。
具体方法如下:做1次正常的深呼吸后,把吸气嘴紧含嘴里把球吸起吸上1个球为600毫升,2个、3个分别为900 毫升、1200 毫升,让球停留在管腔顶端2~3 秒,然后取出吸气嘴,缩唇把气徐徐吹出如此反复5次,每小时20次。
2、术前两周进行登楼梯锻炼
即步行五层以上的楼梯,每日四次,对增强心肺功能大有帮助。
专家建议,患者也可以适当地做些散步,以增强体力。
术前做深呼吸锻炼,对患者的治疗十分有利。
国外的公开权威资料显示,灰树花D组分不但可以有效地对抗癌细胞,也能够防止癌细胞转移和复发。
另外,灰树花D组分激活多种免疫细胞需要1~2周时间,专家建议患者在手术前就尽早开始服用,这样能有效减轻
手术给病人造成的免疫力降低,降低手术的风险和肿瘤种植的几率,为手术成功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