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王铭)第五章相对论习题解答

合集下载

普通物理学05相对论习题答案汇总.

普通物理学05相对论习题答案汇总.
相对论 基础
爱因斯坦
结束
习题总目录
相对论习题
5-1 5-7 5-2 5-8 5-3 5-9 5-4 5-10 5-5 5-11 5-6 5-12
5-13
5-19
5-14
5-20
5-15
5-21
5-16
5-22
5-17
5-23
5-18
习题总目录
5-1 一个质点,在惯性系K′中作匀速圆 周运动,轨道方程为: x´2+ y´2 = a 2 z´= 0 试证:在惯性系K中的观察者测得该质 点作椭圆运动,椭圆的中心以速度u 移动。
结束 目录
解:由长度收缩公式:
2 2 v 2 l = l 0 1 c 2 = 5 1 ( ) = 3.7m 3 h = l0= 5
画面的尺寸为 5×3.7 m2
结束 目录
5-4 远方的一颗星以0.8c的速度离开我 们,接受到它辐射出来的闪光按 5昼夜的周 期变化,求固定在此星上的参考系测得的闪 光周期。
结束 目录
5-9 地球上一观察者,看见一飞船A以速 度2.5×l03 m/s从他身边飞过,另一飞船B 以速度2.0×l08m/s 跟随A飞行。求: (1)A上的乘客看到B的相对速度; (2)B上的乘客看到A的相对速度。
结束 目录
解:固定在此星上的参照系测得的闪光 周期为固有时间τ 0 时间Δ t =5既包括地球上测得的闪光周期 τ ,还包括光信号传递的时间vτ /c ,即: Δt v τ τ = v Δ t= c + τ (1 + c ) 2 2 Δt v v τ 0= τ 1 c2 = v 1 c2 (1 + c ) 5 2 5 = 1 0.8 = 1+0.8 3 在此星上测得的闪光周期为5/3昼夜 结束 目录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 第五章 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相对论时空观简介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 第五章 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相对论时空观简介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第五章经典力学的局限性与相对论初步1 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2 相对论时空观简介3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1.(安徽芜湖高一期末)若在速度为8 km/s的飞船上有一只完好的手表走过了1 min,则地面上的人认为它走过这1 min“实际”上花的时间( A )A.略大于1 minB.等于1 minC.略小于1 minD.无法判断1min,由相对论时间变换公式,则地面上看到的时间t'=√1-(c )2=√1-(8×1033×108)min≈(1+3.6×10-10)min,故选A。

2.(广东佛山高一期末)9月科学家探测到宇宙中距离我们13亿光年的两个黑洞合并而产生的引力波,填补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的最后一块“拼图”。

关于相对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经典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相互关联的B.相对于观察者运动的时钟会变慢C.在运动的参照系中测得的光速与其运动的速度有关D.同一物体的长度不随观察者所处参考系的变换而改变,故A错误;根据时间延缓效应,相对论时空观认为相对于观察者运动的时钟会变慢,故B正确;根据爱因斯坦的光速不变原理可知,在所有惯性参考系中光速是恒定的,故C错误;根据长度收缩效应,相对论时空观认为同一物体的长度会随观察者相对参考系的运动而改变,故D错误。

故选B。

3.(上海杨浦高级中学高一期末)如图所示,地面上A、B两处的中点处有一点光源S,甲观察者站在光源旁,乙观察者乘坐速度为v(接近光速)的火箭沿AB方向飞行,两观察者身边各有一个事先在地面校准了的相同的时钟。

下列对相关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D )A.甲测得的光速为c,乙测得的光速为c-vB.甲认为飞船中的时钟变慢了,乙认为甲身边的时钟变快了C.甲测得的AB间的距离小于乙测得的AB间的距离D.当光源S发生一次闪光后,甲认为A、B两处同时接收到闪光,乙则认为B先接收到闪光,可知甲、乙在两种不同的参考系里测出的光速都为c,故A错误;根据时间延缓效应,甲认为飞船中的时钟变慢了,乙认为甲身边的时钟变慢了,故B错误;根据长度收缩效应,可知甲测得的AB间的距离大于乙测得的AB间的距离,故C错误;当光源S发生一次闪光后,甲认为A、B两处同时接收到闪光,乙认为B先接收到闪光,故D 正确。

大学物理答案5.第五章

大学物理答案5.第五章

大学物理答案5.第五章第五章狭义相对论思考题5-7一列行进中的火车的车头和车尾遭一次雷,车上的人看来两次雷击是同时发生的,地面上的人看来是否同时?若不同时,何处雷击在先?答:雷电放电时,不同的电荷通过一定的闪电通道相互中和,产生强烈的光和热,发出的强光称之为“闪”,放出的热能使闪电通道周围的空气突然膨胀,产生极大的轰鸣声称之为“雷”。

所以我们认为雷电的放电后以光速传播。

由于车上的人看到两次雷击同时发生,所以放电源在车头和车尾之间。

在研究地面上的人看雷击过程的时候,首先我们要考察火车的行进速度:如果火车的速度远远小于光速,我们不需要考虑相对论效应。

那么,地面上的人看来,两次雷击也是同时发生的。

如果火车的速度非常非常地快,可以和光速相比拟,那么我们需要考虑相对论效应。

此时,两次雷击不是同时发生的。

此时与课上讨论的爱因斯坦火车中间闪光发出,何时到达车头和车尾类似。

由于雷电放电后火车在前进,因此车尾比车头先遭到雷击。

5-8 使用反证发说明垂直于相对运动方向的长度测量与运动无关的。

(提示:假设反命题成立,利用一个假想的物理过程说明结果的不可行性。

)答:假设垂直于运动方向的长度测量与运动有关。

一列火车静止时的高度为h0,以速度v运动的火车的高度为hv。

假设有一座与火车同高度的山洞,那么同样山洞静止时的高度为h0,以速度v运动时的高度为hv。

那么我们知道,当火车一非常缓慢的速度运动时,火车刚刚好可以通过山洞。

对于以高速v运动的火车,如果垂直于运动方向的长度测量与运动有关,假设(1)运动的垂直高度变小,即hv< h0。

此时对于火车上的观察者来说,火车时静止的,而山洞是以速度-v运动的,那么山洞的高度变成了hv,而根据假设hv< h。

,则在火车上的观察者看来,由于火车的高度高于山洞,所以火车不能通过山洞。

这与事实相违背。

(2)运动的垂直高度变大,即hv> h0。

此时对于地面上的观察者来说,火车是运动的,告诉为hv,而山洞是静止的,高度为h0。

《第五章 牛顿力学的局限性与相对论初步》试卷及答案_高中物理必修 第二册_2024-2025学年

《第五章 牛顿力学的局限性与相对论初步》试卷及答案_高中物理必修 第二册_2024-2025学年

《第五章牛顿力学的局限性与相对论初步》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牛顿力学的基本假设?A、时间和空间是绝对存在的B、物体不受力时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C、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D、物体的运动是绝对的,与观测者的运动状态无关2、在狭义相对论中,光速在真空中的值是:A、恒定的B、随观测者的运动状态而变化C、随光源的运动状态而变化D、随介质的运动状态而变化3、在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中,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时间在所有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B、长度在所有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C、光速在所有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且不依赖于光源和观察者的相对运动。

D、物体的质量随速度的增加而增加。

4、在相对论中,如果一个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以下哪个效应会变得显著?A、物体的质量将保持不变。

B、物体的长度将保持不变。

C、时间会变慢,即时间膨胀效应。

D、物体的速度将无限增加。

5、根据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当一个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其质量会如何变化?A. 减小B. 不变C. 增加D. 先增加后减小6、在高速运动的情况下,牛顿力学与狭义相对论的主要区别在于哪一点?A. 加速度的概念B. 质量的概念C. 时间的概念D. 力的概念7、在狭义相对论中,下列哪个选项描述了物体在高速运动时与经典物理学不一致的现象?A. 时间膨胀B. 长度收缩C. 质能方程D. 力的相互作用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关于牛顿力学的局限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可多选):A、牛顿力学适用于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情况。

B、牛顿力学同样适用于高速接近光速的粒子。

C、牛顿力学无法准确描述宏观物体在强引力场中的运动。

D、牛顿力学无法解释电子的高速运动导致的磁场现象。

2、相对论中的基本假设和牛顿力学的区别在于(可多选):A、相对论强调光速是恒定不变的,这一速度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测量都相同。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 第五章 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相对论时空观简介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 第五章 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相对论时空观简介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1.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2.相对论时空观简介3.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基础巩固1.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是( )A.宏观物体的低速(与光速相比)运动B.微观粒子的运动C.宏观物体的高速(与光速相比)运动D.受到强引力作用的物体答案:A解析:牛顿力学属于经典力学,它只适用于低速、宏观物体的运动以及弱引力作用时的情况。

故A对,B、C、D错。

2.(多选)关于狭义相对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狭义相对论认为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B.狭义相对论认为在一切惯性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都等于c,与光源的运动无关C.狭义相对论只涉及无加速运动的惯性系D.狭义相对论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答案:ABC解析:根据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可知,选项A、B正确;狭义相对论只涉及惯性参考系,不涉及非惯性参考系,选项D错误,C正确。

3.A、B两火箭沿同一方向高速飞过地面上的某处,v A>v B,在火箭A上的人观察到的结果正确的是( )A.火箭A上的时钟走得最快B.地面上的时钟走得最快C.火箭B上的时钟走得最快D.火箭B上的时钟走得最慢答案:A解析:在火箭A上的人看来,地面和火箭B都高速远离自己,由τ=0√1-(c )2知,在火箭A上的人观察到的结果是地面和火箭B上的时钟都变慢了,且v A>v B,故地面的时钟最慢,因此A正确,B、C、D错误。

4.如图所示,假设一根10 m长的梭镖以光速穿过一根10 m长的管子,它们的长度都是在静止状态下测量的。

以下叙述中最好地描述了梭镖穿过管子情况的是( )A.梭镖收缩变短,因此在某些位置上,管子能完全遮住它B.管子收缩变短,因此在某些位置上,梭镖从管子的两端伸出来C.两者都收缩,且收缩量相等,因此在某个位置,管子恰好遮住梭镖D.所有这些都与观察者的运动情况有关答案:D解析:如果观察者是在相对于管子静止的参考系中观察运动着的梭镖,那么梭镖看起来就比管子短,在某些位置梭镖会完全在管子内部。

普通物理学05相对论习题答案汇总.PPT共77页

普通物理学05相对论习题答案汇总.PPT共77页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Hale Waihona Puke 普通物理学05相对论习题答案汇总.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1-5力-狭义相对论 大学物理作业习题解答

1-5力-狭义相对论 大学物理作业习题解答

速度从0.9c加速到0.99c又要做多少功?
解:
W mc 2 m 0 c 2 (
4.1 10 16 ( J ) 2.58 10 3 (eV )
1
1
v2 c2
1)m 0c 2
W E k m 2c2 m 1c2 m 0c2[
4.06 1013 (J ) 2.54 106 (eV )
1
1
v
2 2
c2
1]
1
v
2 1
c2
5-7 *地球大气层每分钟接受的太阳能平均值约为8.4104焦耳/米2,(1) 求太阳每分钟辐射的总能量;已知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1.5 1011米;( 2)求每分钟太阳质量的减少量;(3)计算太阳在4 109年内的质量减少量 所占的比率,这段时间间隔是太阳年龄的近似值。
t
t' ,
1
v2 c2
vt
vt' r
1
v2 c2
v
r2 c2t'2 r2
c
v 0 .50 c
2
5-3 设K’系以恒定速率相对K系沿XX’轴运动,在K系中观察到有两 个事件发生在某一地点,其时间间隔4.0秒,从K’系中观测到这两 个事件的时间间隔6.0秒,试求从K’系测量到这两个事件的空间间 隔是多少?
解:同一地点不同时刻
t 4.0s, t' 6.0s
即 t' t
1
v2 c2
9 4
c2
c2 v2
;
v2 5 c2 9
而在K’系中
x1'
( x vt 1 )
1
v2 c2
x2'
( x vt 2 )
1

物理学(王铭)第五章相对论习题解答

物理学(王铭)第五章相对论习题解答
或者,也可以根据 ′系中A′钟显示的为原时来求。 或者,也可以根据S′系中 ′钟显示的为原时来求。
第8页
v
v
3. 观察者甲以4c/5的速度(c为真空中光速)相对于观察者乙运动, 若甲携带一长度为l 、截面积为S、质量为m的棒,这根棒安放在 运动方向上,则: m ls (1) 甲测得此棒的密度为 ; 2.78 m (2) 乙测得此棒的密度为 。 ls
第五章 相对论
习题解答
第1页
一、选择题 1. 下列几种说法: (1) 所有惯性系对物理基本规律都是等价的。 (2) 在真空中,光的速率与光的频率、光源的运动状态无关。 (3) 在任何惯性系中,光在真空中沿任何方向的传播速度都相同。 其中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D ] (A) 只有(1)、(2)是正确的; (B) 只有(1)、(3)是正确的; (C) 只有(2)、(3)是正确的; (D) 三种说法都是正确的。

(1)本题的电子作高速运动,要考虑相对论效应: )本题的电子作高速运动,要考虑相对论效应:
E = mc = m0γ c =
2 2
m0 c 2 1 − v2 c2 = 5.80 ×10−13 J = 3.62 Mev
=
9.1×10 c
−31 2
1 − (0.99c) 2 c 2

第 11 页
(2)按经典力学计算电子动能和相对论计算动能之比为: )按经典力学计算电子动能和相对论计算动能之比为:
3 3
(C) 2 c
3
(D) 1 c
3
系中看来, 系中看来 尺子在x方向上 解 在K系中看来,尺子在 方向上
y
K
y′
K'
有长度的收缩,而y方向上是不 有长度的收缩, 方向上是不 收缩的,因此尺子与x轴的夹角 收缩的,因此尺子与 轴的夹角 会变大。 会变大。 此时有关系: 此时有关系:

大学物理第五章题解_-_复件

大学物理第五章题解_-_复件

第五章 相对论基础5-1.设某事件在S 系中发生的地点为180km x =,10km y =,1km z =,发生时刻为42.010s t -=⨯.S '系以0.8v c =沿公共x 、x '轴正向运动,两惯性系的原点在0t t '==时重合.求该事件在S '系中的时空坐标x '、y '、z '、t '各为多少?解由题意知10.6γ===,所以 4180082010()220(km)06.c .x'x vt .γ--⨯⨯=-==10km y'y == ,1km z'z == 4242201008180()46710(s)06vx ..c c t't .c .γ--⨯-⨯=-==-⨯5-2.一个事件于0t =时刻发生在S 系原点,另一个事件于4s t =发生在S 系的51s x c =⨯、0y =、0z =处.若S '系沿公共x 、x '轴正向匀速运动,则以上两事件在S '系内同时发生,求S '系相对S 系的速率.解 设两事件在S 系和S '系中的时空坐标分别为11()x ,t ,11()x ,t '',22()x ,t ,22()x ,t ''.根据洛仑兹变换 2121212[()()]vt t t t x x c γ''-=--- 由于2151s x x c -=⨯,214t t -=,210t t ''-=,则 22121()()t t v c x x -=-245c c =08.c =5-3.火箭平行于惯性系S 的x 轴飞行,从S 系观测火箭长度为其固有长度的一半,求火箭相对于S 系的速率.解根据动尺收缩公式l l =012l l ==所以0866v .c ==.5-4.在海拔50km 处,由高能宇宙射线产生的π+介子,以0.995c 的速率垂直飞向地面,已知其固有平均寿命82.610s τ-=⨯.问:(1)在地面惯性系中π+介子的平均寿命是多少?它们平均在海拔多少米处衰变?(2)若不是由于相对论效应,它们平均只能飞越多少距离?解 (1)以地面惯性系为S 系,与π+介子相对静止的惯性系为S '系. 在S 系中π+介子的平均寿命为8702610(s)r .ττ--===⨯π+介子在其平均寿命时间内运动的距离为0995776(m)s .c .τ=⨯=,所以π+介子衰变的平均海拔为()500007761499224m h'h s ..=-=-=(2)若不是相对论效应,π+介子平均飞越的距离为()809952610776m s .c ..-=⨯⨯=5-5.惯性系S 和S '有公共的x 和x '轴,在S 系中有两个事件同时发生在x 轴上相距31.010m ⨯的两处,在S '系中两事件相距32.010m ⨯.试问由S '系测得两事件的时间间隔为多少?解 设两事件在S 系和S '系中的时空坐标分别为11()x ,t ,11()x ,t '',22()x ,t ,22()x ,t ''.根据洛仑兹变换212121[()()]x x x x v t t γ''-=---33320101010110..γ⨯=⨯⨯=⨯ 所以2γ=,2v c =.由洛仑兹变换,由S '系测得两事件的时间间隔为2121212[()()]vt t t t x x c γ''-=--- ()36212101025810(s)2v x x ..c c γ-=--=-⨯⨯=-⨯5-6.火箭以0.6c 的速率相对地球运动,火箭中的观察者测得火箭长度为60m ,从火箭尾部向火箭前端的靶发射一颗相对火箭以0.8c 的速率运动的高速子弹.求:(1)火箭中的观察者测得的子弹击中靶所用的时间;(2)地球上的观察者测得的子弹击中靶所用的时间.解法一 以地球为S 系,以火箭为S '系,x 和x '轴沿火箭运动方向,发射子弹为事件1,子弹击中靶为事件2.设两事件在S 系和S '系中的时空坐标分别为11()x ,t ,11()x ,t '',22()x ,t ,22()x ,t ''.根据洛仑兹变换 2121212[()()]vt t t t x x cγ''''-=-+- 由于2160x x ''-=,06v .c =, 1.25γ==;又可知火箭中的观察者测得的子弹击中靶所用的时间72160251008t t ..c-''-==⨯ 可知地球上的观察者测得的子弹击中靶所用的时间7721206(251060) 1.254610(s).c t t ..c---=⨯+⨯⨯=⨯ 解法二 22080614061481108x x xu v .c .c .u c v .c .u .c c c'++==='++⨯在S 系中观测到子弹相对于火箭的速率14060346148x .w u v c .c .c .=-=-= 在S 系中观测到火箭的长度6048(m)l l ===所以地球上的观察者测得的子弹击中靶所用的时间7484610(s)0346l t .w .c-∆===⨯5-7.从地球上观测一星系以速率0.3c 向某一方向退行,另一星系以同样速率向相反方向退行.求从某一星系观测另一星系的退行速率.解 以地球为S 系,星系A 为S '系,x 和x '轴沿星系A 运动方向,则在相对论速度变换公式21x x x u vu vu c-'=- 中03v .c =、03x u .c =-,所以从星系A (S '系)观测星系B 的运动速率20303055103(03)x.c .cu .c .c .c c --'==--⨯- 所以从某一星系观测另一星系的退行速率为055.c .5-8.设有两把互相平行的尺,在各自相对静止的惯性系中的长度均为0l .它们以相同的速率v 相对某一惯性系运动,两尺均与运动方向平行,但彼此运动方向相反.求在与其中一尺固连的惯性系内测量另一尺的长度.解 以某一惯性系为S 系,其中一尺为S '系,x 和x '轴沿S '系运动方向,则在相对论速度变换公式21x x x u vu vu c -'=-中x u v =-,所以在S '系内测量另一尺的运动速率为2222221x v v vc u v c c v---'==++ 根据动尺收缩公式,在S '系内测量另一尺的长度为22022c v l l l l c v-===+5-9.静止μ子的平均寿命为62.210s -⨯,实验室中测得运动μ子平均寿命为66.610s -⨯.求:(1)μ子在实验室中的速率;(2)μ子的质量;(3)μ子的动能和动量各为多少?(μ子静质量为e 207m ,31e 9.110kg m -=⨯为电子静质量.)解(1)根据动钟变慢公式t τγ∆=∆⨯,由62.210s τ-∆=⨯和66.610s t -∆=⨯可知3γ=所以μ子在实验室中的速率v =09428.c =.(2)根据质速关系,μ子的质量为e 621m m ===(3)μ子的动能和动量为220k E mc m c =-222e e e 621207414m c m c m c =-=3182114149110(3010)33910(J)...-=⨯⨯⨯⨯=⨯212MeV =e 6210943p mv m .c ==⨯318196219110094331016010(kg m s)...--=⨯⨯⨯⨯⨯=⨯⋅5-10.如果将100kg 铜的温度升高100K ,它的质量会增加多少?铜的比热容390J (kg K)c '=⋅.解 100k g铜的温度升高100K 的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 Q c'm t =∆63901001003910(J).=⨯⨯=⨯质量的增加为 611228239104310(kg)(3010)E Q .m .c c .-∆⨯∆====⨯⨯5-11.氘(2H )和氚(3H )可发生聚变反应,生成氦(He )和中子(n ).若反应前氘和氚的静质量总和为503g ,反应后氦和中子的静质量总和为501g ,求该聚变反应中的质量亏损及释放出的能量.解 质量亏损为 5035012(g)M ∆=-=释放出的能量为 ()2E M c∆=∆38214210(310)1810(J ).-=⨯⨯⨯=⨯5-12.有一立方体,各棱的固有长度均为0l ,静质量为0m .现沿其一棱的方向以速率v 运动,求静止观察者测得立方体的体积和密度.解静止观察者测得立方体沿运动方向的棱长为l l =长仍为0l ,所以静止观察者测得立方体的体积为200V l l l =⋅=静止观察者测得立方体的质量为m =,所以立方体的密度为03220(1)m m V l v c ρ===-5-13.要求误差不超过5%,质量用0m 或m ,动能可以表示成20112m u 或2212mu 时的最大速率1u 或2u 大约是多少?解222k 001)E mc m c m c =-=-224101013()28u m u m c c ≈+表示成2k 0112E m u '=,误差401k k 2k01385%12m u E E c E m u '-=≤',即221115u c ≤,所以10258u .c ≤.222200(1)(1k E mc m c mc m m mc =-=-=2242211()28u mu mc c≈+表示成2k 212E mu '=,误差422k k 2k218512mu E E c %E mu '-=≤',即22215u c ≤,所以20447u .c ≤. (第五章题解结束)。

高中物理 第五章 相对论 第二节 时空相对性自我小测 高二物理试题

高中物理 第五章 相对论 第二节 时空相对性自我小测 高二物理试题

点囤市安抚阳光实验学校时空相对性1一根长标尺以极快速度穿过一根几米长的管子,它们的长度都是在静止状态下测量的.以下哪种叙述最恰当地描述了标尺穿过管子的情况( ) A.标尺收缩变短,因此在某些位置上,管子能完全遮住它B.标尺收缩变短,因此在某些位置上,标尺从管子的两端伸出来C.两者都收缩,且收缩量相,因此在某个位置,管子恰好遮住标尺D.所有这些都与观察者的运动情况有关2原长为15 m的飞船以v=9×103 m/s的速率相对地面匀速飞行时,从地面上测量,它的长度是多少?假设飞船的速率v=0.95c,从地面上测量,它的长度又是多少?3π介子与质子相碰可产生其他粒子.其中有一种k0粒子,它经d=1×10-1m的距离便衰变成两个具有相反电荷的π介子.若k0粒子的速率为v=2.24×108 m/s,试求其固有寿命.4地面上A、B两个事件同时发生,对于坐在中沿两个事件发生地点连线飞行的人来说(如图5-2-1)哪个事件先发生?图5-2-15一张正方形的宣传画,贴在铁路旁的墙上,一高速列车驶过时,在车上的司机看来这张宣传画成了什么样子?6如图5-2-2所示,在地面上M点固一光源,在离光源距的A、B两点上固有两个光接收器,今使光源发出一闪光,问:图5-2-2(1)在地面参考系中观测,谁先接收到光信号?(2)在沿AB方向高速运动的火车参考系中观测,谁先接收到光信号?7一以108 km·h-1的速度沿一长直的高速公路行驶,试求站在路旁的人观察到该长度缩短了多少?已知此停在路旁时,测得其长度为3 m.8一固有长度L0=90 m的飞船,沿船长方向相对地球以v=0.80c的速度在一观测站的上空飞过,该站测得的飞船长度及船身通过观测站的时间间隔是多少?船中宇航员测得前述时间间隔又是多少?9半人马星座α星是太阳系最近的恒星,它距地球为4.3×1016m.设有一宇宙飞船往返于地球与半人马星座α星之间.若宇宙飞船的速度为0.999c,按地球上的时钟计算,飞船往返一次需多长时间?如以飞船上的时钟计算,往返一次的时间又为多少?10假如有一对孪生兄弟A和B,其中B乘坐速度为v=0.9c的飞往大角星(牧夫座a),而后又飞回地球.根据A在地球上的观测,大角星离地球有40万光年远,这次B往返飞行经历时间为80.8年.如果B在离开地球时,他们的年龄都为20岁,试问当B回到地球时,他们的年龄各有多大?11(探究)有一个科幻故事:一个中年人乘坐速度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他在宇宙中航行了很长的时间后回到了地球,当他到达地面上时,发现他的儿子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汉,而自己基本上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你觉得这个故事的道理在哪里?参考答案1解析:观察者的运动情况不同,选取不同的惯性系,标尺与管子的相对速度也不相同,观察到的标尺和管子的长度也不相同,所以选项D正确.答案:D2解析:当飞船的速率为v =9×103m/s 时,l =l 01-(v c)2=15×1-(9×1033×108)2m =14.999999 98 m ,当飞船的速率v =0.95c 时,l′=l 01-(v c )2=15×1-0.952m =4.68 m.答案:14.999 999 98 m 4.68 m3解析:k 0粒子的速率已达v =2.24×108m/s ,是光速的70%以上,该用相对论解题.在室中测得的粒子运动的时间间隔为t =d v =1×10-12.24×108s =4.5×10-10s 根据时间延缓效: t =t 01-v 2c2t 0=t1-v 2c2=4.5×10-10×1-(2.24×108)2(3.0×108)2s=3.0×10-10s.答案:3.0×10-10s4解析:可能设想,在事件A 发生时,A 处发出一个闪光,事件B 发生时,B 处发出一个闪光,“闪光相遇”作为一个事件,发生在线段AB 的中点,这在不同参考系中看都是一样的,“相遇在中点”这个现象在地面系中很容易解释:两个闪光同时发出,两个闪光传播的速度又一样,当然在线段中点相遇.而上的人则如下推理:地面在向的方向运动,从闪光发生到两闪光相遇,线段中点向的方向运动了一段距离,因此闪光B 传播的距离比闪光A 长些,而光速在任何参考系中是不变的,那么一是闪光B 发生的早一些.答案:见解析5解析:取列车为惯性系,宣传画相对于列车高速运动,根据尺缩效,宣传画在运动方向上将变窄,但在垂直运动的方向上没有发生变化.答案:宣传画成了长方形,此画的高度不变,宽度变窄了.6解析:(1)因光源离A 、B 两点距,光向A 、B 两点传播速度相,则光到达A 、B 两点所需要的时间相,即在地面参考系中观测,两接收器同时收到光信号.(2)对于火车参考系来说,光源和A 、B 两接收器都沿B A →方向运动,当光源发出的光向A 、B 传播时,A 和B 都沿BA 方向运动了一段距离达到A′和B′.如右上图所示,所以光到达A′的距离更长,到达B′的距离更短.所以B 比A 先收到信号.答案:(1)同时收到 (2)B 先收到 7解析:按长度收缩公式:L′=L 01-(v c)2长度缩短量为ΔL=L 0-L′=L 0[1-(v c )2]2,把上式右端后一项按二项式理展开,并考虑到vc ,则有已知L 0=3 m ,v =108 km·h -1=108×103m 3 600 s =30 m·s -1,c =3×108m·s-1,代入上式,得ΔL=3 m 2×(30 m·s -13×108 m·s-1)2=1.5×10-14m. 答案:1.5×10-14m8解析:观测站测得的船身长L =L 01-(v c)2得L =54 m通过时间Δt=L v=2.25×10-7s该过程对宇航员而言,是观测站以v 通过L 0,所以Δt=L 0v =3.75×10-7s.答案:54 m 2.25×10-7s 3.75×10-7s9解析:选地球为惯性系,飞船往返一次所需时间为:t =s v =2×4.3×10160.999×3×108s =2.87×108s =9年,选飞船为惯性系,设飞船上时钟时间为t′,根据钟慢效得:t =t′1-v 2c3=t′1-0.9992=9年, 解得:t′=0.4年. 答案:9年 0.4年10解析:设B 在飞船惯性系中经历的时间为t′,根据尺缩效得:t =t′1-v 2c2,即80.8=t′1-0.92,解得:t′=35.2(年).所以B 回到地球时的年龄为20+35.2=55.2(岁).答案:A 的年龄为100.8岁,B 的年龄为55.2岁.11解析:根据相对论的时间延缓效.当飞船速度接近光速时,时间会变慢. 时间延缓效对生命过程、化学反也是成立的.飞船运行的速度越大.时间延缓效越明显,人体陈代谢越缓慢,因此以地球为惯性系,飞船里的时间变缓慢了.答案:相对论的时空观认为同时是相对的,即在一个惯性系中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在另一个惯性系中不一是同时的.根据爱因斯坦的时间延缓效,当飞船接近光速时,时间会变慢.公式是:Δt=Δt′1-v 2c 2飞船里的人陈代谢变缓慢,而地球上的时间并没有减缓,所以说他在回到地球时,就发现儿子比他还老.。

教科版高中物理 第五章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与相对论初步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教科版高中物理  第五章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与相对论初步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选择题)1. 根据相对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狭义相对论全面否定了经典力学理论B.如果物体在地面上静止不动.任何人在任何参考系里测出的物体长度都是一样的C.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也是不同的D.物体运动时的质量总要大于静止时的质量2. 关于恒星的演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白矮星的密度比中子星小B.恒星演化到最后都会变为密度极大的中子星C.恒星向外辐射的能量来自于核心区域的核聚变D.超大质量的恒星晚期会变为红超巨星,最后形成黑洞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是一种横波B.波形曲线表示介质中“某个质点”在“各个时刻”的位移C.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变化的磁场D.由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可知,真空中的光速对于任何惯性参考系都相同4. 形成目前宇宙的原始火球特征为()A.温度很高、密度很小,体积很小B.温度很低、密度很大,体积很小C.温度很高、密度很大,体积很小D.温度很低、密度很小,体积不断变动5. 自古以来,人类就开始孜孜不息地探索自然界的基本运动规律,以下符合史实的是()A.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地心说”B.牛顿最早提出“日心说”C.丹麦天文学家第谷提出了太阳系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D.爱因斯坦提出假说:在一切惯性参考系中,测量到的真空中的光速c都一样6. 你现在正在完成90分钟的物理期中考试,假设一艘飞船相对你以的速度匀速飞过(c为真空中的光速),则飞船上的观察者根据相对论认为你考完这场考试所用时间()A.大于90分钟B.等于90分钟C.小于90分钟D.不能确定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国际单位制中力学三个基本物理量之一B.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C.高速运动的子寿命变长的现象,既能用相对论时空观解释,又能用经典理论解释D.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场强、电容、加速度都是采用比值法定义8. 恒星的寿命取决于它的()A.质量B.体积C.温度D.亮度9. 下面关于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A.宇宙是由银河系和太阳系组成的B.宇宙是由地球和银河系组成的C.太阳系中只有八大行星绕它运行D.宇宙中有数十亿个星系,银河系是其中的一员10.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经典力学的局限性与相对论初步测试(A)含答案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经典力学的局限性与相对论初步测试(A)含答案

第五章测评(A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其中1~5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6~8小题有多个正确选项)1.对于经典力学理论,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经典力学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B.经典力学在今天广泛应用,它的正确性无须怀疑,仍是普遍适用的C.经典力学在历史上起了巨大的作用,随着物理学的发展而逐渐过时,成为一种古老的理论D.经典力学在宏观低速运动中,引力不太大时适用答案:D解析:经典力学和其他任何理论一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和适用范围,但对于低速宏观物体的运动,经典力学仍然适用,并仍将在它适用范围内大放异彩,所以D 正确。

2.相对论告诉我们,物体运动时的质量与其静止时的质量相比( )A.运动时的质量比静止时的质量大B.运动时的质量比静止时的质量小C.运动时的质量与静止时的质量相等D.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无法比较答案:A解析:根据狭义相对论的质速关系m=0√1-(v c )2知,物体运动时的质量比静止时的质量大,A对,B 、C 、D 错。

3.关于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mc 2中的E 是物体以光速c 运动的动能B.E=mc 2是物体的核能C.E=mc 2是物体各种形式能的总和D.由ΔE=Δmc 2知,在核反应中,亏损的质量Δm 与放出的能量ΔE 存在一定关系 答案:D解析: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E=mc 2,只是说明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它的质量之间存在着简单的正比关系。

物体的能量增大了,质量也增大;能量减小了,质量也减小。

故只有D 项是正确的,其他均错。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不随运动状态而改变,在狭义相对论中,物体的质量也不随运动状态而改变B.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随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在狭义相对论中,物体的质量随物体速度的增大而增大C.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是不变的,在狭义相对论中,物体的质量随物体速度的增大而增大D.上述说法都是错误的答案:C解析: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是不变的,在狭义相对论中,物体的质量随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二者在速度远小于光速时是统一的,故只有C正确。

高中物理第5章第1节初识相对论第2节相对论中的神奇时空第3节探索宇宙的奥秘课后练习鲁科版必修第二册

高中物理第5章第1节初识相对论第2节相对论中的神奇时空第3节探索宇宙的奥秘课后练习鲁科版必修第二册

初识相对论相对论中的神奇时空探索宇宙的奥秘(建议用时:40分钟)考点一相对论的基本原理1.经过不断的努力,科学家终于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

引力波是实验验证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相对论在一定范围内弥补了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关于经典力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典力学完全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B.经典力学取得了巨大成就,是普遍适用的C.随着物理学的发展,经典力学将逐渐成为过时的理论D.随着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经典力学已经失去了它的应用价值A[经典力学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宏观物体是相对于微观粒子而言的,故A正确;经典力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它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是普遍适用的,故B错误;在微观高速情况下,要用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来解释,但是并不会因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就否定了经典力学,经典力学不会过时也不会失去价值,故C、D错误。

] 2.(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以11 000c的速度竖直向上升空的火箭上向前发出的光,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一定大于cB.在以11 000c的速度竖直向上升空的火箭上向后发出的光,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一定小于cC.在以11 000c的速度竖直向上升空的火箭上沿水平方向发出的光,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cD.在以11 000c的速度竖直向上升空的火箭上向任意方向发出的光,相对于地面的速度都为cCD[根据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光速不变原理可知:竖直向上升空的火箭上发出的光相对于火箭的速度为c,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也为c,故选项C、D正确,选项A、B错误。

] 考点二狭义相对论的两个效应3.A、B两火箭沿同一方向高速飞过地面上的某处,v A>v B。

在火箭A上的人观察到的结果正确的是( )A.火箭A上的时钟走得最快B.地面上的时钟走得最快C .火箭B 上的时钟走得最快D .火箭B 上的时钟走得最慢A [在火箭A 看来,地面和火箭B 都高速远离自己,由t =t 01-⎝ ⎛⎭⎪⎫v c 2知,在火箭A 上的人观察到的结果是地面和火箭B 的时钟都变慢了,且v A >v B ,故地面的时钟最慢,故A 正确,B 、C 、D 错误。

第5章习题答案

第5章习题答案

第五章习题答案5-1 略 5-2 略5-3 你是否认为在相对论中,一切都是相对的?有没有绝对性的方面?有那些方面?举例说明。

解 不是一切都是相对的。

题意绝对性的方面。

如,光相对于所有惯性系,其速率是不变的,亦即是绝对的。

又如,力学规律是绝对的,如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在所有惯性系中都是成立的,即相对于不同的惯性系力学规律不会有所不同,此也是绝对的。

5-4 设'S 系相对S 系以速度u 沿着x 正方向运动,今有两事件对S 系来说是同时发生的,问在以下两种情况中,它们对'S 系是否同时发生?(1)两事件发生于S 系的同一地点; (2)两事件发生于S 系的不同地点。

解 由洛伦兹变化2()vt t x c γ'∆=∆-∆知,第一种情况,0x ∆=,0t ∆=,故'S 系中0t '∆=,即两事件同时发生。

第二种情况,0x ∆≠,0t ∆=,故'S 系中0t '∆≠,两事件不同时发生。

5-5 飞船A 中的观察者测得飞船B 正以0.4c 的速率尾随而来,一直地面站测得飞船A 的速率为0.5c ,求:(1)地面站测得B 船的速率; (2)飞船B 测得飞船A 的速率。

解 (1)'0.4,0.5x u c v c ==,2'341'x x x u v u c vu c+==+ (2)-0.4c5.6 惯性系S ′相对另一惯性系S 沿x 轴作匀速直线运动,取两坐标原点重合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在S 系中测得两事件的时空坐标分别为1x =6×104m,1t =2×10-4s ,以及2x =12×104m,2t =1×10-4s .已知在S ′系中测得该两事件同时发生.试问:(1)S ′系相对S 系的速度是多少? (2) S '系中测得的两事件的空间间隔是多少? 解: 设)(S '相对S 的速度为v ,(1) )(1211x c vt t -='γ )(2222x cvt t -='γ由题意 012='-'t t 则)(12212x x cvt t -=- 故 812122105.12⨯-=-=--=cx x t t cv 1s m -⋅(2)由洛仑兹变换 )(),(222111vt x x vt x x -='-='γγ 代入数值, m 102.5412⨯='-'x x 5-7 一门宽为a ,今有一固有长度0l (0l >a )的水平细杆,在门外贴近门的平面内沿其长度方向匀速运动.若站在门外的观察者认为此杆的两端可同时被拉进此门,则该杆相对于门的运动速率u 至少为多少?解: 门外观测者测得杆长为运动长度,20)(1cu l l -=,当a ≤1时,可认为能被拉进门,则 20)(1cu l a -≤解得杆的运动速率至少为:2)(1l a c u -= 5-8 在S 系中有一静止的正方形,其面积为100m 2,观察者S '以0.8c 的速度沿正方形的对角线运动,S '测得的该面积是多少?解 设正方形在S 系中每边长为L, ,因为相对运动,沿着运动方向的对角线缩短,垂直于运动方向的对角线长度不变。

教科版高中物理 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与相对论初步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教科版高中物理 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与相对论初步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选择题)1. 经典力学不能适用下列哪些运动()A.火箭的发射B.宇宙飞船绕地球的运动C.“勇气号”宇宙探测器在太空的运动D.微观粒子的波动性2. 在物理学建立、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了多年研究,得出了绕同一恒星太阳运行的行星轨道的半长轴的平方跟公转周期的立方之比都相等B.牛顿进行了著名的“月―地检验”,得出天上和地上的物体间引力作用都遵从万有引力定律,而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用实验的方法比较准确的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值C.爱因斯坦建立了相对论,使人们认识到经典力学只适用于低速运动与宏观世界,其中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假设是相对性原理与光速不变原理D.德国的伽勒在勒维耶预言的位置处发现了海王星,人们称其为“笔尖下发现的行星”,显示了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3. 关于恒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恒星的质量越小,寿命越短B.视星等越高的恒星,表面温度就越高C.绝对星等越高的恒星,表面温度一定越高D.恒星的颜色与表面温度有关,温度低的呈暗红色,更热的比太阳稍蓝4. 在一惯性系中观测,有两个事件同时不同地,则在其他惯性系中观察,结果是()A.一定同时B.可能同时C.不可能同时,但可能同地D.不可能同时,也不可能同地5. 中国探月工程,又称“嫦娥工程”。

工程分为“绕”,“落”,“回”3个阶段。

玉兔二号,嫦娥四号任务月球车,于2019年1月3日22时22分完成与嫦娥四号着陆器的分离,驶抵月球背面。

首次实现月球背面着陆,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

在科学的发展历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下列叙述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伽利略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引力常量C.卡文迪许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D.以牛顿运动学为基础的经典力学是普遍适用的6. 根据恒星的分类,太阳属于()A.超巨星B.巨星C.主序星D.白矮星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在真空中传播B.铁路,民航等安检口使用红外线对行李内物品进行检测C.根据狭义相对论的原理知,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物理规律都是不相同的D.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8. 静止质量不为零的微观粒子作高速运动,这时该粒子物质波的波长λ与速度v的关系为()A.B.C.D.9. 在物理学建立、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页
二、填空题 1. 一列高速火车以速度u驶过车站时,停在站台上的观察者观察到 固定在站台上相距1m的两只机械手在车厢上同时划出两个痕迹, 1 则车厢上的观察者应测出这两个痕迹之间的距离 。 m

设车厢上的观察者测得长度为l, 设车厢上的观察者测得长度为 , y y′ 则这一长度在站台上看来就是为 K K' u ☺ 1m距离,即这两只机械手在站台 距离, 距离 上的距离为l 作长度收缩后的距离。 上的距离为 作长度收缩后的距离。 因此有关系式: 因此有关系式:
3 3
(C) 2 c
3
(D) 1 c
3
系中看来, 系中看来 尺子在x方向上 解 在K系中看来,尺子在 方向上
y
K
y′
K'
有长度的收缩,而y方向上是不 有长度的收缩, 方向上是不 收缩的,因此尺子与x轴的夹角 收缩的,因此尺子与 轴的夹角 会变大。 会变大。 此时有关系: 此时有关系:
u

o
o′
x′ x

(1)本题的电子作高速运动,要考虑相对论效应: )本题的电子作高速运动,要考虑相对论效应:
E = mc = m0γ c =
2 2
m0 c 2 1 − v2 c2 = 5.80 ×10−13 J = 3.62 Mev
=
9.1×10 c
−31 2
1 − (0.99c) 2 c 2
第 11 页
(2)按经典力学计算电子动能和相对论计算动能之比为: )按经典力学计算电子动能和相对论计算动能之比为:

对上述每一句话进行分析: 对上述每一句话进行分析: (1)正确 √ ) (2)正确 √ ) (3)正确 √ )
第2页
2. K系与K′系是坐标轴相互平行的两个惯性系,K′系相对于K系沿x 轴正方向匀速运动。一根刚性尺静止在K′系中,与x′轴成30°角。今 在K系中发现该尺与x轴成45°角,则 K′系相对于K系的速度u是: [ C ] (A) 2 c (B) 1 c
EkC m0 v 2 m0 v 2 v = = = 2 2 2 EkR mc − m0 c m0 (γ − 1)c 2(γ − 1)c 2 = (0.99c) 2 2(1 1 − (0.99c) 2 c 2 − 1)c 2 = 0.0805
22Biblioteka 2第 12 页第 13 页
l ′ = lγ = l
1 − u c = l tan 30°
2 2
⇒ u = 2 3c
第3页
3.根据相对论力学,动能为0.25 MeV的电子,其运动速度约等于 [ C ] (A) 0.1c (B) 0.5c (C) 0.75c (D) 0.85c ( c表示真空中光速, 电子的静止能 m0c2=0.5 MeV) 相对论的动能表达式为: 解 相对论的动能表达式为:Ek=mc2−m0c2,即:

甲相对于棒子是静止的,因此测得密度为: m 甲相对于棒子是静止的,因此测得密度为:
ls
乙观察棒子是运动的,因此测此棒的密度时, 乙观察棒子是运动的,因此测此棒的密度时,测得的质 量为棒子的动质量,测得的长度为棒子收缩后的长度, 量为棒子的动质量,测得的长度为棒子收缩后的长度, 2 所以密度为: 所以密度为: 2 mγ mγ m 1 25 m = = = (l γ ) s ls ls 1 − v 2 9 ls
τ = γτ 0 ⇒ 5 = γ ⋅ 4 ⇒ u = 3c 5
K
甲 K ' y′v
y



x′ x
o
o′
(2)乙测得这两个事件先后发生的时刻过程中已经运动 ) 过的距离为: 过的距离为: 3c
l = uτ =
5
⋅ 5 s = 3c m
第 10 页
2. 一电子以0.99 c(c 为真空中光速)的速率运动。试求: (1) 电子的总能量是多少? (2) 电子的经典力学动能与相对论动能之比是多少? (电子静止质量m0=9.1×10−31 kg )
第五章 相对论
习题解答
第1页
一、选择题 1. 下列几种说法: (1) 所有惯性系对物理基本规律都是等价的。 (2) 在真空中,光的速率与光的频率、光源的运动状态无关。 (3) 在任何惯性系中,光在真空中沿任何方向的传播速度都相同。 其中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D ] (A) 只有(1)、(2)是正确的; (B) 只有(1)、(3)是正确的; (C) 只有(2)、(3)是正确的; (D) 三种说法都是正确的。

y y′ 系中的人看来, ′ 在S系中的人看来,S′系包括其中 系中的人看来 v S' S 的钟都是以速度v沿 轴运动的 轴运动的, 的钟都是以速度 沿x轴运动的, A′ ☺ ′ 因此当钟A′ 因此当钟 ′与B钟相遇时经过的时 ☺ 钟相遇时经过的时 x′ 间为: 钟的读数。 间为:∆x/v,就是 钟的读数。 ,就是B钟的读数 o′ o x A B S系中的∆x在S′系中看来长度为: 系中的∆ 系中的 在 ′系中看来长度为: ∆x γ 而不是∆x,即有长度收缩。所以此时 ′系中 ′钟 而不是∆ ,即有长度收缩。所以此时S′系中A′ 的读数为: 的读数为: ∆x γ ) v = ∆x 1 − v 2 c 2 。 (
1 − u 2 c2
l
γ
=1 m ⇒ l =
1 1− u c
2 2
o o′
x′
x
m >1 m
注意到,两个痕迹在车厢上是固定的, 注意到,两个痕迹在车厢上是固定的,而机械手在站台 上同时划痕的动作在车厢中的人看来不是同时的。 上同时划痕的动作在车厢中的人看来不是同时的。
第7页
2. 在S系中的x轴上相隔为∆x处有两只同步的钟A和B,读数相同, 在S′系的x′轴上也有一只同样的钟A′。若S′系相对于S系的运动速 度为v , 沿x轴方向,且当A′与A相遇时,刚好两钟的读数均为零。 那么,当钟A′与B钟相遇时,在S系中B钟的读数是 ; ∆x γ 此时在S′系中A′钟的读数是 (∆x γ ) v = ∆x 1 − v 2 c 2 。
c2
第9页
三、计算题 1. 观察者甲和乙分别静止于两个惯性参考系K 和 K′中,甲测得在 同一地点发生的两个事件的时间间隔为4s ,而乙测得这两个事 件的时间间隔为5s,求:(1) K′相对于K的运动速度;(2) 乙测得 这两个事件发生的地点的距离。

(1)本题中甲测得的时间间隔为 ) 原时τ0,而乙相对于这两个事件是 运动着的, 运动着的,测得的时间间隔为 膨胀后” 故有: “膨胀后”的时间间隔τ 。故有:
Ek = mc − m0 c = m0 (γ − 1)c
2 2
2
Ek m0 c 2 = 0.25Mev 0.5Mev = 1 2 = (γ − 1) = (1 1 − v 2 c 2 − 1)
5 ⇒ v= c = 0.745c 3
第4页
4.一物体静质量为m0,当该物体以速率v运动时(v接近光速c), 该物体的动能为 m0 1 1 v2 2 [C ] (A) m0 v (B) 2 1 − v2 c2 2 m0 m0 2 2 c − m0 c c2 (C) (D) 1 − v2 c2 1 − v2 c2

相对论的动能表达式为: 相对论的动能表达式为:Ek=mc2−m0c2, (A)为经典力学动能表达式, )为经典力学动能表达式, (B)错误 ) (C)正确 ) (D)为相对论总能量 )
第5页
5.两个惯性系S与S′,沿x (x′)轴作相对速度为u的相对运动。设在 S′系中某点先后发生两个事件,用固定在S′系中的钟测出两事件间 隔时间为τ0 ,而用固定在S系中的钟测出两个事件间隔为τ;又在S′ 的x′轴上放置一固有长为l0的细杆,从S系中测得其长度为l,则: [ B ] (A)
τ < τ 0 , l > l0 (C) τ > τ 0 , l > l0
(B) (D)
τ > τ 0 , l < l0 τ < τ 0 , l < l0

根据相对论有时间膨胀(动钟变慢)、 根据相对论有时间膨胀(动钟变慢)、 时间膨胀 长度收缩(动尺缩短), 长度收缩(动尺缩短), 注意这两个效应都是相对于原时 原时( )、原长 原长( 注意这两个效应都是相对于原时( τ0 )、原长( l0 ) 而言的。 而言的。 (B)正确
或者,也可以根据 ′系中A′钟显示的为原时来求。 或者,也可以根据S′系中 ′钟显示的为原时来求。
第8页
v
v
3. 观察者甲以4c/5的速度(c为真空中光速)相对于观察者乙运动, 若甲携带一长度为l 、截面积为S、质量为m的棒,这根棒安放在 运动方向上,则: m ls (1) 甲测得此棒的密度为 ; 2.78 m (2) 乙测得此棒的密度为 。 l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