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2018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

合集下载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最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今天,《<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2018版)发布更正说明,共计8处修改,下面将18J811-1版图示更正内容进行对比如下,供大家研究交流。

更正内容如下:1、3-33页:修改平面图中尺寸标注线的位置。

更正前:更正后:修改原因:原图示标注线位置有误。

2、3-35页:修改3.6.10图示的注释。

更正前:更正后:修改原因:原图示中的注释与规范正文的原则不一致,规范并没有要求隔墙具有抗爆功能。

3、5-64页:修改5.5.17图示2中a的标注位置;增加注释(3)。

更正前:更正后:修改原因:原图示a的标注位置有误;增加注释(3)对高层建筑做了进一步说明完善。

4、5-66页:增加注释4。

更正前:更正后:修改原因:增加注释4,明确楼梯方式应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肯定,解决了前述图示的误解和争议。

5、5-67页:修改5.5.17图示7续中室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或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的标注及该图示的注释。

更正前:更正后:修改原因:更改后的图示数据和标准正文表5.5.17的数据进行匹配。

6、5-78页:修改防烟楼梯灾遁迹层同层错位平面示企图的注释。

更正前:更正后:修改原因:调解了“防烟楼梯在遁迹层(间)的做法平面示企图”的注释,解决了原注释的毛病和冲突。

7、5-79页:修改5.5.24图示1中避难间的入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索引线的位置。

更正前:更正后:修改原因:修正了原图示的小BUG,非原则问题。

8、5-88页:删除共用前室平面示企图中前室宽度的标注。

更正前:。

建筑设计防火要求规范2018修订版)

建筑设计防火要求规范2018修订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14与《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45-95(2005年版)相比,本规主要有以下变化:1.合并了《建筑设计防火规》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调整了两项标准间不协调的要求,将住宅建筑的高、多层分类统一按照建筑高度划分;2.增加了灭火救援设施和木结构建筑两章,完善了有关灭火救援的要求,系统规定了木结构建筑的防火要求;3.补充了建筑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4.将消防设施的设置独立成章并完善了有关容;取消了消防给水系统、室外消火栓系统和防烟排烟系统设计的要求,这些系统的设计要求分别由相应的国家标准作出规定;5.适当提高了高层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技术要求;6.补充了有顶商业步行街两侧的建筑利用该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时的防火要求;调整、补充了建材、家具、灯饰商店营业厅和展览厅的设计疏散人员密度;7.补充了地下仓库、物流建筑、大型可燃气体储罐(区)、液氨储罐、液化天然气储罐的防火要求,调整了液氧储罐等的防火间距;8.完善了防止建筑火灾竖向或水平蔓延的相关要求。

【条文说明】修订后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规定了厂房、仓库、堆场、储罐、民用建筑、城市交通隧道,以及建筑构造、消防救援、消防设施等的防火设计要求,在附录中明确了建筑高度、层数、防火间距的计算方法。

主要修订容为:1、在“建筑构造”一章中补充了建筑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

2、为便于建筑分类,将住宅建筑原按层数划分多层和高层住宅建筑,修改为按建筑高度划分,并与原规规定相衔接;修改、完善了住宅建筑的防火要求,主要包括:1)住宅建筑与其他使用功能的建筑合建时,高层建筑中的住宅部分与非住宅部分防火分隔处的楼板耐火极限,从1.50h修改为2.50h;2)小于等于100m的高层住宅建筑套宜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对公共部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提出了要求;3)规定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应设置可兼具使用功能的避难房间,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应设置避难层;4)明确了住宅建筑疏散楼梯间的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的条件;5)规定高层住宅建筑的公共部位应设置灭火器。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修订版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修订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5 年版)相比,本规范主要有以下变化:1.合并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调整了两项标准间不协调的要求,将住宅建筑的高、多层分类统一按照建筑高度划分;2.增加了灭火救援设施和木结构建筑两章,完善了有关灭火救援的要求,系统规定了木结构建筑的防火要求;3.补充了建筑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4.将消防设施的设置独立成章并完善了有关内容;取消了消防给水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和防烟排烟系统设计的要求,这些系统的设计要求分别由相应的国家标准作出规定;5.适当提高了高层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技术要求;6.补充了有顶商业步行街两侧的建筑利用该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时的防火要求;调整、补充了建材、家具、灯饰商店营业厅和展览厅的设计疏散人员密度;7.补充了地下仓库、物流建筑、大型可燃气体储罐(区)、液氨储罐、液化天然气储罐的防火要求,调整了液氧储罐等的防火间距;8.完善了防止建筑火灾竖向或水平蔓延的相关要求。

【条文说明】修订后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了厂房、仓库、堆场、储罐、民用建筑、城市交通隧道,以及建筑构造、消防救援、消防设施等的防火设计要求,在附录中明确了建筑高度、层数、防火间距的计算方法。

主要修订内容为:1、在“建筑构造” 一章中补充了建筑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

2、为便于建筑分类,将住宅建筑原按层数划分多层和高层住宅建筑,修改为按建筑高度划分,并与原规范规定相衔接;修改、完善了住宅建筑的防火要求,主要包括:1)住宅建筑与其他使用功能的建筑合建时,高层建筑中的住宅部分与非住宅部分防火分隔处的楼板耐火极限,从修改为;2 )小于等于100m的高层住宅建筑套内宜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对公共部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提出了要求;3)规定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应设置可兼具使用功能的避难房间,建筑高度大于100 m的住宅建筑应设置避难层;4 )明确了住宅建筑疏散楼梯间的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的条件;5)规定高层住宅建筑的公共部位应设置灭火器。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解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解

第二部分建筑(多低层)消防设计建筑高度对于阶梯式地坪,统一建筑的不合部位可能不处于统一高程的地坪上.此时,建筑高度的肯定原则是:当处于不合高程地坪上的统一建筑之间设置有防火墙分隔,各自相符请求的安然出口,且可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或设有止境式消防车道时,可分离盘算建筑高度.不然,仍应按个中建筑高度最大者肯定.当多层建筑物内设置主动扶梯.封闭楼梯等高低层相连通的启齿时,其防火分区面积应按高低层相连通的面积叠加盘算;当其建筑面积之和大于本规范第条的规准时,应划分防火分区.建筑物内设置中庭时,其防火分区面积应按高低层相连通的面积叠加盘算;当超出一个防火分区最大许可建筑面积时,应相符下列划定:1.房间与中庭相通的启齿部位应设置能主动封闭的甲级防火门窗.2.与中庭相通的过厅.通道等处应设置甲级防火门或防火卷帘;防火门或防火卷帘应能在火警时主动封闭或下降.防火卷帘的设置应相符本规范第条的划定.3.中庭应按本规范第9章的划定设置排练举措措施.当歌舞厅.录像厅.夜总会.放映厅.卡拉OK厅(含具有卡拉OK功效的餐厅).游艺厅(含电子游艺厅).桑拿浴室(不包含沐浴部分).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合必须安插在袋形走到的两侧或尽端时,最远房间的分散门至比来安然出口的距离不该大于9m.当必须安插在建筑物内首层.二层或三层以外的其他楼层时,尚应相符下列划定:1.不该安插在地下二层及二层以下.当安插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地面与室外出进口地坪的高差不该大于10m;2.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该大于200m2,并应采取耐火极限不低于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不低于的不燃烧体楼板与其他部位离隔,厅.室的分散门应设置乙级防火门;3.应按本规范第9章设置防烟与排烟举措措施.数座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多层室庐或办公楼,当建筑物的占地面积的总和小于等于2500 m2时,可成组安插,但组内建筑物之间的间距不宜小于4m.组与组或组与相邻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不该小于本规范第条的划定.平易近用建筑的安然出口应分散安插.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安然出口比来边沿之间的程度距离不该小于5m.下列公共建筑的分散楼梯应采取室内封闭楼梯间(包含首层扩展封闭楼梯间)或室外分散楼梯:1. 病院.疗养院的病房楼2. 旅店3. 超出2层的市肆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4. 设置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合且建筑层数超出2层的建筑5. 超出5层的其他公共建筑主动扶梯和电梯不该作为安然分散举措措施.公共建筑和通廊式非室庐类栖身建筑中各房间分散门的数目应经盘算肯定,且不该少于2个,该房间相邻2个分散门比来边沿之间的程度距离不该小于5m.当相符下列前提之一时,可设置1个:1.房间位于2个安然出口之间,且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20 m2,分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2.除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外,房间位于走到尽端,且由房间内任一点到分散门的直线距离小于等于15m.其分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3.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合内建筑面积小于等于50 m2的房间除本规范尚有划定者外,建筑中的分散走道.安然出口.分散楼梯以及房间分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经盘算肯定.安然出口.房间分散门的净宽度不该小于,分散走道和分散楼梯的净宽度不该小于;不超出6层的单元式室庐,当分散楼梯的一边设置雕栏时,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m..5市肆的分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分散人数换算系数盘算.地上市肆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市肆的面积折算值不该小于70%.分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2肯定.防火墙横截面中间线距天窗端面的程度距离小于4m,且天窗端面为燃烧体时,应采纳防止火势舒展的措施.建筑物内的防火墙不宜设置在转角处.如设置在转角邻近,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之间比来边沿的程度距离不该小于4m..4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门厅.5除室庐外,其他建筑内的厨房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掌握室.固定灭火体系得装备室.消防水泵房和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等,应采取耐火极限不低于的隔墙和的楼板与其他部位离隔.设置在丁.戊类厂房中的通风机房应采取耐火极限不低于的隔墙和不低于的楼板与其他部位离隔.隔墙上的门除本规范尚有划定者外,均应采取乙级防火门.建筑物内的电缆井.管道井应在每层楼板处采取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建筑内的电缆井.管道井与房间.走道等相连通的孔洞应采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5消防电梯的井底应设置排水举措措施,排水井的容量不该小于2 m3,排水泵的排水量不该小于10 L / s .消防电梯间前室门口宜设置挡水举措措施..4防火门设置在变形缝邻近时,防火门开启后,其门扇不该跨越变形缝,并应设置在楼层较多的一侧.下列场合应设置排烟举措措施.3公共建筑中经常有人逗留或可燃物较多,且建筑面积大于300m2的地上房间;长度不大于20m的内走道..5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200m2或设置在四层及四层以上或地下.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合..6总建筑面积大于200m2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m2且经常有人逗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半地下建筑或地下室.半地下室..7 其他建筑中长度大于40m的分散走道.。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修订2018年10月1日执行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修订2018年10月1日执行

名称高层民用建筑单、多层民用建筑一类二类住宅建筑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7m,但不大于54m的住宅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公共建筑1.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2.建筑高度24m以上部分任一楼层2建筑面积大于1000m的商店、展览、电信、邮政、财贸金融建筑和其他多种功能组合的建筑3.医疗建筑、重要公共建筑、独立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4.省级及以上的广播电视和防灾指挥调度建筑、网局级和省级电力调度建筑5.藏书超过l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除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外的其他高层公共建筑1.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

2.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其他公共建筑。

5.1.1民用建筑根据其建筑高度和层数可分为单、多层民用建筑和高层民用建筑。

高层民用建筑根据其建筑高度、使用功能和楼层的建筑面积可分为一类和二类。

民用建筑的分类应符合表5。

1。

1的规定.表5。

1.1 民用建筑的分类注:1表中未列入的建筑,其类别应根据本表类比确定。

2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宿舍、公寓等非住宅类居住建筑的防火要求,应符合本规范有关公共建筑的规定;3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裙房的防火要求应符合本规范有关高层民用建筑的规定。

【条文说明】本条对民用建筑根据其建筑高度、功能、火灾危险性和扑救难易程度等进行了分类。

以该分类为基础,本规范分别在耐火等级、防火间距、防火分区、安全疏散、灭火设施等方面对民用建筑的防火设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以实现保障建筑消防安全与保证工程建设和提高投资效益的统一。

(1)对民用建筑进行分类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将民用建筑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其中居住建筑包括住宅建筑、宿舍建筑等.在防火方面,除住宅建筑外,其他类型居住建筑的火灾危险性与公共建筑接近,其防火要求需按公共建筑的有关规定执行.因此,本规范将民用建筑分为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并进一步按照建筑高度分为高层民用建筑和单层、多层民用建筑。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解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解

第二部分建筑(多低层)消防设计建筑高度对于阶梯式地坪,同一建筑的不同部位可能不处于同一高程的地坪上。

此时,建筑高度的确定原则是:当处于不同高程地坪上的同一建筑之间设置有防火墙分隔,各自符合要求的安全出口,且可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或设有尽头式消防车道时,可分别计算建筑高度。

否则,仍应按其中建筑高度最大者确定。

5.1.9当多层建筑物内设置自动扶梯、敞开楼梯等上下层相连通的开口时,其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下层相连通的面积叠加计算;当其建筑面积之和大于本规范第5.1.7条的规定时,应划分防火分区。

5.1.10建筑物内设置中庭时,其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下层相连通的面积叠加计算;当超过一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房间与中庭相通的开口部位应设置能自动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2.与中庭相通的过厅、通道等处应设置甲级防火门或防火卷帘;防火门或防火卷帘应能在火灾时自动关闭或降落。

防火卷帘的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7.5.3条的规定。

3.中庭应按本规范第9章的规定设置排演设施。

5.1.15 当歌舞厅、录像厅、夜总会、放映厅、卡拉OK厅(含具有卡拉OK功能的餐厅)、游艺厅(含电子游艺厅)、桑拿浴室(不包括洗浴部分)、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必需布置在袋形走到的两侧或尽端时,最远房间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9m。

当必须布置在建筑物内首层、二层或三层以外的其他楼层时,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应布置在地下二层及二层以下。

当布置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应大于10m;2.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m2,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体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厅、室的疏散门应设置乙级防火门;3.应按本规范第9章设置防烟与排烟设施。

5.2.3数座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多层住宅或办公楼,当建筑物的占地面积的总和小于等于2500 m2时,可成组布置,但组内建筑物之间的间距不宜小于4m。

2018最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解读 ppt课件

2018最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解读  ppt课件

FM乙
FM乙
分隔区域 B
FM甲
分隔区域 A
FM甲
分隔区域 B
FM乙
ppt课件
22
(4) 防烟楼梯间
分隔区域A
分隔区域B
ppt课件
23
7. 商业步行街
ppt课件
底层平面
24
7. 商业步行街
二层及以上平 面
ppt课件
剖面
25
8. 平面布置
(1)除附属库房外,民用建筑内不应设置生产车间和其他库房,附属库房严禁设甲、乙类火灾危险 品。 (2)一、二级耐火等级商店建筑、展览建筑不应设在地下三层及以下楼层。(仅B1/B2)
说明:1. 防烟楼梯间:在楼梯间入口处设置防烟的前室、开敞式阳台或凹廊(统称前室) 等设施,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防火门,以防止火灾的烟和热气进入的楼 梯间。 2. 室内外安全区域:符合规范规定的避难层、避难走道、室外地面、上人屋面和 平台(符合疏散要求并具有直接到达地面的设施)、天桥和连廊(仅供通行、不燃 材料、与建筑物的连通口采用乙级防火门)
ppt课件
19
(1) 下沉式广场
分隔区域 1
分隔区域 3
分隔区域 2
1. W:不小于任一防火分区通向室外开敞空间的设计 疏散总宽度
2. 开口设置百页时,百页的有效排烟面积按百页通 风口面积的60%计算
ppt课件
20
(2) 防火隔间
分隔区域A
分隔区域B
ppt课件
21
(3) 避难走道
分隔区域 A
FM甲
(10)燃油或燃气锅炉、油浸变压器、充有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等:
a. 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下、左、右等贴邻。(柴发同)

详解2018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

详解2018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

详解2018版《建筑设计防⽕规范》图⽰37⼤亮点,100多项变更—详解2018《建筑设计防⽕规范》图⽰新版图⽰意义重⼤,解决了诸多应⽤⽭盾!本⽂归纳37⼤亮点,100多项补充及变更,⼒求极致精简。

37⼤亮点,100多项变更,8点遗憾,详解附后:1、解决了客(货)梯和消防电梯共⽤前室的问题;2、修改了“直线距离”的计算⽅式;3、所有⼉童活动场所,均不得采⽤防⽕卷帘分隔;4、明确了回字形、U形建筑不同防⽕分区相对外墙之间的距离;5、明确了柴油发电机房储油容量⼤于1m3的处置⽅法;6、明确了疏散门、安全出⼝、疏散楼梯的净宽度计算⽅法;7、调整了疏散楼梯在避难层分隔的⽅式;8、明确了丁字形⾛道的疏散距离要求;9、解决了裙房主体投影⽅式的争议;10、观众厅、展览厅等,最⼤疏散距离与两个疏散⽅向的连线夹⾓相关;11、明确了住宅建筑单元与单元之间凹槽的防⽕间距;12、商业服务⽹点可以应⽤封闭楼梯间;13、商业服务⽹点最远点与2个安全出⼝增加了夹⾓要求;14、修改了共⽤前室2个安全出⼝之间的距离计算⽅法;15、明确了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等场所的适⽤条⽂;16、明确了⾼层病房楼和⼿术室的避难间设置要求;17、明确了剪⼑楼梯间服务4户时的⼊⼝⽅向要求;18、明确了剪⼑楼梯间服务3户时的⼊⼝⽅向要求;19、明确了剪⼑楼梯间服务2户时的⼊⼝要求;20、调整了建筑外墙防⽕玻璃墙的设置要求;21、明确了室外疏散楼梯的设置要求;22、明确了坡屋⾯的坡度要求;23、增加了消防救援场地和⼊⼝图⽰;24、明确了住宅建筑与其他使⽤功能建筑合建时的外保温要求;25、明确了天桥、连廊与建筑物连接部位的防⽕门设置⽅式;26、明确了天桥、连廊作为安全出⼝的相关要求;27、明确了相邻较⾼建筑外墙到较低建筑天窗、洞⼝的⽔平距离;28、明确了民⽤建筑与10kV及以下的预装式变电站的防⽕间距;29、明确了建筑⾯积>20000 m2的地下或半地下的商店防烟楼梯间的防⽕门形式;30、明确了超⼤城市综合体中,步⾏街两侧主⼒店的防⽕分隔和疏散要求;31、明确了剧院、电影院和礼堂的疏散楼梯设置要求;32、商业服务⽹点疏散⾛道两端均应设置安全出⼝;33、明确了裙房的疏散楼梯形式和疏散宽度设置要求;34、消防电梯、客货电梯、⾃动扶梯、⾃动⼈⾏道不应计作安全疏散设施;35、当⼚房内设置⾃动灭⽕系统时,最⼤允许建筑⾯积扩⼤⾄20000m2?36、新增27m<建筑⾼度≤54 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度>54m的住宅建筑拼合时安全出⼝和疏散楼梯的相关要求;37、解决了⾼⼤空间单层公共建筑中附设辅助⽤房⾼度与整体⾼度的关系及定性问题;更多精彩,详见正⽂。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解读图文71页PPT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解读图文71页PPT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建筑设计Fra bibliotek火规范解读图文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修订内容解读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修订内容解读

(资料参考网上相关人士整理,在此感谢对考生的贡献)1修订条文在老年人设施中的适用范围什么样的“老年人设施”需按新《规范》设计?《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修订条文适用的范围床位总数(可容纳老年人总数)大于或等于20床(人),为老年人提供集中照料服务的公共建筑,包括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和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

其他专供老年人使用的、非集中照料的设施或场所,如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等不属于老年人照料设施。

2老年照料设施独立建设或合建时需注意的事项2.1新《规范》中高层老年人照料设施被划分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新《规范》第5.1.1条:建筑高度大于24m的独立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原《规范》中建筑高度大于50m的老年人建筑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新《规范》中标准有所提高,24m 以上的独立建造(包含贴临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即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2.2老年人照料设施建设位置的选择新《规范》第5.4.4A 条:老年人照料设施宜独立设置。

当老年人照料设施与其他建筑上、下组合时,老年人照设施宜设置在建筑的下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老年人照料设施部分的建筑层数、建筑高度或所在楼层位置的高度应符合本规范第5.3.1A条的规定;2.老年人照料设施部分应与其他场所进行防火分隔,防火分隔应符合本规范第6.2.2条的规定。

新《规范》对老年人照料设施的设置位置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独立、宜在下部),并对其高度(不宜超过32m,不应超过54m)和防火分隔(楼板耐火极限1.0h,隔墙耐火极限2.0h)进行了规定。

条文说明中指出,对于部分改建建筑,受建筑内上、下使用功能和平面布置等条件限制时,尽量争取设置独立出入口。

2.3老年人照料设施的外墙材料新《规范》第6.7.4A:除本规范第6.7.3条规定的情况外,下列老年人照料设施的内、外墙体和屋面保温材料应采用燃烧性能为A 级的保温材料:1 独立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2 与其他建筑组合建造且老年人照料设施部分的总建筑面积大于500㎡的老年人照料设施。

2018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主要内容分析

2018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主要内容分析
41
十一、关于地下车库借用疏散楼梯
6.0.7 与住宅地下室相连通的地下汽车库、半地下汽车库,人员疏散可借用住宅部分的疏 散楼梯;当不能直接进入住宅部分的疏散楼梯间时,应在汽车库与住宅部分的疏散楼梯之间 设置连通走道,走道应采用防火隔墙分隔,汽车库开向该走道的门均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如果通向地下车库的上部为住宅,地下楼梯可以和地上共用大堂出口,如果为住宅外的功能则
按新规范每个地下超市的防火分区的疏散宽度:2000*0.6*1/100=12米,如果按2米一把楼梯的话需要 六部楼梯
20
四、关于商业的规定
本规范用于商业时可能会对商业的大空间使用造成一定影响
21
六、关于住宅安全出口设置
22
六、关于住宅安全出口设置
23
五、关于住宅安全出口设置
24
五、关于住宅安全出口设置
44
谢 谢!
45
在新规范实施后,商业分隔内的楼梯必须设置 为封闭楼梯。
15
四、关于商业的规定
在新规范 实施后,明确 了商业服务网 点的疏散距离 及疏散口的数 量。疏散距离 有喷淋27.5m 无喷淋22m,比 老规范大家默 认的30m有所 减少。
16
四、关于商业的规定
老规范底商疏散 按营业厅小于30米进 行控制,但新规范已 经明确底商的疏散距 离比原标准疏散距离 短,将来设计的底商 疏散楼梯靠后端布置, 将不一定满足规范要 求。
28
七、关于建筑构造-前室开门
虽然规范规定住宅建筑前室可以设管道井门,但是昆明消防对于开在独立前室里的强电井还是有所保留, 所有我们在设计时还是尽可能避免在前室内设管井,特别是超高层住宅,避免报消防时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29
七、关于建筑构造-防火卷帘门

5.2 民用建筑防火总平面布局(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

5.2 民用建筑防火总平面布局(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

5.2 民用建筑防火总平面布局5.2.1 在总平面布局中,应合理确定建筑的位置、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和消防水源等,不宜将民用建筑布置在甲、乙类厂(库)房,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可燃气体储罐和可燃材料堆场的附近。

5.2.2 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5.2.2的规定,与其他建筑的防火间距,除应符合本节规定外,尚应符合本规范其他章的有关规定。

表5.2.2 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m)注:1 相邻两座单、多层建筑,当相邻外墙为不燃性墙体且无外露的可燃性屋檐,每面外墙上无防火保护的门、窗、洞口不正对开设且该门、窗、洞口的面积之和不大于外墙面积的5%时,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表的规定减少25%。

2 两座建筑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或高出相邻较低一座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屋面15m及以下范围内的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

3 相邻两座高度相同的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中相邻任一侧外墙为防火墙,屋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时,其防火间距不限。

4 相邻两座建筑中较低一座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屋顶无天窗,屋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时,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5m;对于高层建筑,不应小于4m。

5 相邻两座建筑中较低一座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且屋顶无天窗,相邻较高一面外墙高出较低一座建筑的屋面15m及以下范围内的开口部位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设置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规定的防火分隔水幕或本规范第6.5.3条规定的防火卷帘时,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5m;对于高层建筑,不应小于4m。

6 相邻建筑通过连廊、天桥或底部的建筑物等连接时,其间距不应小于本表的规定。

7 耐火等级低于四级的既有建筑,其耐火等级可按四级确定。

5.2.3 民用建筑与单独建造的变电站的防火间距应符合本规范第3.4.1条有关室外变、配电站的规定,但与单独建造的终端变电站的防火间距,可根据变电站的耐火等级按本规范第5.2.2条有关民用建筑的规定确定。

2018最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解读

2018最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解读

护;或耐火极限不低于3.0h的防火卷帘。
5. 与中庭相同的门窗应采用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A
B
6. 地下和半地下商业
总建筑面积大于2万平米的地下和半地下商店,应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3h)、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楼板进行分隔 成多个建筑面积不大于2万平米的区域。
总建筑面积:包括营业面积、储存面积及其他配套服务面积 若这些相邻区域确需局部连通时,只有以下4种方式可以连通: (1)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 (2) 防火隔间。 (3) 避难走道。 (4)防烟楼梯间
住宅
商业服务网点 地下室
住宅
商业服务网点
自行车库/敞开
2. 民用建筑防火间距
相邻建筑通过连廊、天桥 或底部的建筑物等连接时, 其间距不应小于本表的规定。
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 建筑与相邻建筑的防火间距, 当符合本规范第3.4.5、 3.5.3、4.2.1、5.2.2条允许 减小的条件时,仍不应减小。
二. 总平面
1. 街区内,消防车道的中心 间距不宜大于160m
消防车道
2. 设环形消防车道的条件(建筑物沿街长度:X)
3. 应设环形消防车道的建筑(民用) 确有困难可沿建筑两条长边设置(L1/L2) X
L1
高层民用建筑 >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 >2000个座位的会堂 占地面积>3000的商店建筑、展览建筑等
新消防规范讲解
一. 术语 二. 总平面 三. 民用建筑 四. 建筑构造
一. 术语
1. 裙房
在高层建筑主体投影范围外,与建筑主体相连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附属建筑
技术交流
高层建筑 核心筒
裙房
核心筒 塔楼(高层建筑)

3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修改

3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修改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修订版)全文现批准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5.1.3A、5.4.4(1、2、3、4)、5.4.4B、5.5.8、5.5.13、5.5.15、5.5.17、6.2.2、6.7.4A、7.3.1、7.3.5(2、3、4)、8.2.1、8.3.4、8.4.1、10.1.5、10.3.2、11.0.4、11.0.7(2、3、4)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经此次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

注明:修订处已标亮1 总则为了预防建筑火灾,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1 厂房;2 仓库;3 民用建筑;4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5 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6 可燃材料堆场;7 城市交通隧道。

人民防空工程、石油和天然气工程、石油化工工程和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等的建筑防火设计,当有专门的国家标准时,宜从其规定。

本规范不适用于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厂房(仓库)、花炮厂房(仓库)的建筑防火设计。

同-建筑内设置多种使用功能场所时,不同使用功能场所之间应进行防火分隔,该建筑及其各功能场所的防火设计应根据本规范的相关规定确定。

建筑防火设计应遵循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针对建筑及其火灾特点,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建筑高度大于250m的建筑,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要求外,尚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更加严格的防火措施,其防火设计应提交国家消防主管部门组织专题研究、论证。

建筑防火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高层建筑 high-rise building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

注:建筑高度的计算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5.3 民用建筑防火分区和层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

5.3 民用建筑防火分区和层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

5.3 民用建筑防火分区和层数5.3.1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不同耐火等级建筑的允许建筑高度或层数、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表5.3.1的规定。

表5.3.1 不同耐火等级建筑的允许建筑高度或层数、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注:1 表中规定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当建筑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1.0倍;局部设置时,防火分区的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0倍计算。

2 裙房与高层建筑主体之间设置防火墙时,裙房的防火分区可按单、多层建筑的要求确定。

5.3.1A 独立建造的一、二级耐火等级老年人照料设施的建筑高度不宜大于32m,不应大于54m;独立建造的三级耐火等级老年人照料设施,不应超过2层。

5.3.2 建筑内设置自动扶梯、敞开楼梯等上、下层相连通的开口时,其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应按上、下层相连通的建筑面积叠加计算;当叠加计算后的建筑面积大于本规范第5.3.1条的规定时,应划分防火分区。

建筑内设置中庭时,其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应按上、下层相连通的建筑面积叠加计算;当叠加计算后的建筑面积大于本规范第5.3.1条的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与周围连通空间应进行防火分隔:采用防火隔墙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采用防火玻璃墙时,其耐火隔热性和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1.00h。

采用耐火完整性不低于1.00h的非隔热性防火玻璃墙时,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保护;采用防火卷帘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并应符合本规范第6.5.3条的规定;与中庭相连通的门、窗,应采用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2 高层建筑内的中庭回廊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3 中庭应设置排烟设施;4 中庭内不应布置可燃物。

5.3.3 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设施分隔。

采用防火卷帘分隔时,应符合本规范第6.5.3条的规定。

5.3.4 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的商店营业厅、展览厅,当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采用不燃或难燃装修材料时,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1 设置在高层建筑内时,不应大于4000㎡;2 设置在单层建筑或仅设置在多层建筑的首层内时,不应大于10000㎡;3 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不应大于20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7大亮点,100多项变更—详解201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
新版图示意义重大,解决了诸多应用矛盾!本文归纳37大亮点,100多项补充及变更,力求极致精简。

37大亮点,100多项变更,8点遗憾,详解附后:
1、解决了客(货)梯和消防电梯共用前室的问题;
2、修改了“直线距离”的计算方式;
3、所有儿童活动场所,均不得采用防火卷帘分隔;
4、明确了回字形、U形建筑不同防火分区相对外墙之间的距离;
5、明确了柴油发电机房储油容量大于1m³的处置方法;
6、明确了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楼梯的净宽度计算方法;
7、调整了疏散楼梯在避难层分隔的方式;
8、明确了丁字形走道的疏散距离要求;
9、解决了裙房主体投影方式的争议;
10、观众厅、展览厅等,最大疏散距离与两个疏散方向的连线夹角相关;
11、明确了住宅建筑单元与单元之间凹槽的防火间距;
12、商业服务网点可以应用封闭楼梯间;
13、商业服务网点最远点与2个安全出口增加了夹角要求;
14、修改了共用前室2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计算方法;
15、明确了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等场所的适用条文;
16、明确了高层病房楼和手术室的避难间设置要求;
17、明确了剪刀楼梯间服务4户时的入口方向要求;
18、明确了剪刀楼梯间服务3户时的入口方向要求;
19、明确了剪刀楼梯间服务2户时的入口要求;
20、调整了建筑外墙防火玻璃墙的设置要求;
21、明确了室外疏散楼梯的设置要求;
22、明确了坡屋面的坡度要求;
23、增加了消防救援场地和入口图示;
24、明确了住宅建筑与其他使用功能建筑合建时的外保温要求;
25、明确了天桥、连廊与建筑物连接部位的防火门设置方式;
26、明确了天桥、连廊作为安全出口的相关要求;
27、明确了相邻较高建筑外墙到较低建筑天窗、洞口的水平距离;
28、明确了民用建筑与10kV及以下的预装式变电站的防火间距;
29、明确了建筑面积>20000 m2的地下或半地下的商店防烟楼梯间的防火门形式;
30、明确了超大城市综合体中,步行街两侧主力店的防火分隔和疏散要求;
31、明确了剧院、电影院和礼堂的疏散楼梯设置要求;
32、商业服务网点疏散走道两端均应设置安全出口;
33、明确了裙房的疏散楼梯形式和疏散宽度设置要求;
34、消防电梯、客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不应计作安全疏散设施;
35、当厂房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最大允许建筑面积扩大至20000m2?
36、新增27m<建筑高度≤54 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54m的住宅建筑拼合时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的相关要求;
37、解决了高大空间单层公共建筑中附设辅助用房高度与整体高度的关系及定性问题;
更多精彩,详见正文。

部分疑惑和遗憾,期待修正探讨(个人观点):
一、取消了常开防火门标示,个人认为不妥;
二、3.7.4的变更不妥,宜以老图示为准;
三、避难层同层错位平面示意图的注释有误;
四、没有解决首层扩大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直通室外的门与楼梯间的距离问题;
五、5.5.28共用前室平面示意图错误。

六、商业服务网点疏散走道已不能再全部采用防火玻璃隔墙?是否会延伸至其他场所?
七、当厂房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最大允许建筑面积扩大至20000m2?
八、前室内的两个楼梯间入口不再有距离要求?两个独立楼梯间能否共用前室?
37大亮点,100多项变更—详解201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
1、解决了客(货)梯和消防电梯共用前室的问题:
客(货)梯不得向前室开放,如客(货)梯和消防电梯共用前室,客(货)梯应满足消防电梯设置要求。

(详见5.5.28图示1,P151)
2、修改了“直线距离”的计算方式:
涉及图示:5.3.6、5.5.2、5.5.10、5.5.17、5.5.28。

如下图所示:左侧为老版图示的直线距离(a+b),右侧为新版图示的直线距离(a+b),新版图示更符实际。

3、所有儿童活动场所,均不得采用防火卷帘分隔:
所有儿童活动场所,均不能采用防火卷帘分隔(包括与其他部位的相邻分隔)。

(详见5.3.2图示3,P82)
4、明确了回字形、U形建筑不同防火分区相对外墙之间的距离:
回字形、U形建筑不同防火分区的相对外墙之间的距离,一般不小于6米。

(详见5.2.2图示,P75)
5、明确了柴油发电机房的储油容量大于1m3的处置方法:
布置在民用建筑内的柴油发电机房,当储油容量大于1m³时,可分开设置。

(详见5.4.13图示3,P108)
6、明确了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楼梯的净宽度计算方法:
7、调整了疏散楼梯在避难层分隔的方式:
适应规范条文解释的要求,调整了“疏散楼梯在避难层分隔”的方式,可以使人员选择继续通过疏散楼梯疏散还是前往避难区域避难。

(注:图示的注释有
误,请忽略!)
8、明确了丁字形走道的疏散距离要求:
(详见5.5.17图示2,P1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