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 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合集下载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案与教学反思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电第1课时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出自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教学准备】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体验静电现象1、引入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问:靠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教师演示: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头发飘起来了。

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出示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体验静电现象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

发现了什么?----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二、认识电荷1、不一样的电荷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2)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小组研讨解释前面的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互相靠近时产生互相吸引的现象,所以头发就飘起来了。

3)用一块羊毛皮反复摩擦充气乞求的一个侧面,将气球的一个侧面靠近头发,发现了什么?(2人一个小组,一人操作,一人观察,后互换)小结: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互相排斥,跟我们前面所学的磁铁的现象类似,同一种电荷(都是正电荷或都是负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一正电荷和一负电荷)互相吸引。

2、让电荷流动起来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正静电。

四年级下 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科版实用PPT

四年级下 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科版实用PPT


4.凡是创造之中都有欣赏,但是创造 却不仅 是欣赏 。创造 和欣赏 都要见 到一种 意境。 欣赏见 到意境 就止步 ,创造 却要再 进一步 ,把这 种意境 外射到 具体的 作品中 去。

5.比如我此刻想象到一个很美的夜景 ,其中 园亭、 花木、 湖山、 风月, 件件都 了然于 心,可 是我不 能把它 画出来 。我何 以不能 把它画 出来呢 ?因为 我不能 动手, 不能像 支配筋 肉一样 任意活 动。
四、拓展:静电危害大
四年级下 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科版实用PPT
四年级下 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科版实用PPT
四、拓展:静电危害大
四年级下 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科版实用PPT
四年级下 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科版实用PPT
四、拓展:静电危害大
平时在生活中,我们可以 用哪些方法消除静电呢?
三、研讨:让电荷流动起来
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等 电器元件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四年级下 11《生活中的静电现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科版实用PPT
四、拓展:静电危害大
四年级下 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科版实用PPT
四年级下 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科版实用PPT
教科版四下《电》单元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一、聚焦

你知道这是什么现象吗?
请你找找身边的静电现象
实验材料:塑料梳子、 碎纸片、泡沫球
你是怎么做的? 你怎么知道它带上静电了?
在生活中,你还见到哪些静电现象?
在生活中,你还见到哪些静电现象?
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 的生物与非生物。

6.起初都要模仿。“模仿”和“学习 ”本来 不是两 件事。 姑且拿 写字做 例来说 。小儿 学写字 ,最初 是描红 ,其次 是写印 本,再 其次是 临帖。 这些方 法都是 借旁人 所写的 字做榜 样,逐 渐养成 手腕筋 肉的习 惯。

小学科学《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反思小学科学《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反思范文小学科学《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反思范文11.静电实验。

实验材料有两种,一种是橡胶棒和毛皮,一种是玻璃棒和丝绸。

课前我在实验准备的时候做了尝试,用橡胶棒和毛皮摩擦吸附纸屑不是很明显,而有机玻璃棒经过丝绸的摩擦在靠近纸屑时吸附现象非常明显,有的纸屑甚至飞舞了起来。

于是选择了后者作为学生实验的材料。

课上对比实验效果非常好。

2.意外收获。

学生在做静电实验的时候,有些同学叫起来:“看,我的袖管也能吸附纸屑。

”我一看,果然,他的袖管上吸附着一些纸屑。

因为今天学生穿的是校服,衣料是腈纶的,在摩擦后很容易产生静电,也出现了吸附效果。

于是,我顺水推舟,和学生探讨起生活中其他的静电现象……3.细节失算。

静电实验需要纸屑,而且是那种撕的很细小的纸屑。

虽然再三提醒,下午三节课下来,地上掉了一些纸屑。

因为学生起身带起的风也会使得纸屑飘落。

我只得让学生下课后把掉在地上的纸屑一一捡起。

现在想想,只要在课前准备一些盒子,把纸屑放在盒子里进行实验,那么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纸屑飘落在地上了。

小学科学《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反思范文2《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是本学期科学四年级第一单元《电》的第一课,我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经验,他们都经历过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只是他们大多数没有对静电现象进行深入的探究。

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我首先用几个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引导学生对静电现象的关注,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然后通过摩擦起电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有些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产生静电,进一步认识静电产生的原因,电流的形成。

在执行教学时,出现了意外的情况:摩擦并不产生静电。

尽管同学们的热情很高,使劲用塑料棒摩擦头发,摩擦衣服,或者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均不能吸起细碎的纸屑或头发,我也感到意外,按照常规,用摩擦过的塑料棒或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去接近碎纸屑和观察用梳过干燥头发的梳子去接近头发,它们是会相互吸引。

教科版科学四下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下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下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的第一课。

教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入了静电这一物理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静电的产生、传播和利用,以及静电给人们带来的利与弊。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实验操作,又有知识拓展,还有生活应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动手实践,又能动脑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的认识。

在学习这一课时,学生将通过观察和实验,进一步探究静电现象,理解静电的产生、传播和利用,以及静电给人们带来的利与弊。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静电的产生、传播和利用,知道静电给人们带来的利与弊。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静电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科学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静电的产生、传播和利用。

2.难点:静电现象的原理和静电的利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静电现象。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如塑料摩擦起电、静电除尘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课题。

2.探究静电的产生:让学生用丝绸摩擦塑料尺,观察塑料尺带电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静电是如何产生的。

3.探究静电的传播:让学生用毛皮摩擦气球,将气球靠近头发,观察头发被吸引的现象,引导学生了解静电的传播方式。

4.探究静电的利用:让学生了解静电除尘、静电喷漆等静电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静电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5.探究静电的防止:让学生了解静电的防止方法,如使用抗静电材料、穿棉衣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避免静电带来的不便。

教科版科学最新四下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反思

教科版科学最新四下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本节课对四年级的学生而言,认识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是不难的。

但因为电荷看不见摸不着,要解释产生静电的原因确实有不小的难度。

因此,我们有必要利用一个个有趣的小实验将电荷“可视化”,帮助学生理解产生静电的本质原因。

所以授课过程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
一、体验静电现象。

通过摩擦过的塑料梳子可以吸引碎纸片的现象引出静电现象,引导学生回忆在生活中见过的静电现象,从而对静电有了初步的了解。

二、认识不同的电荷。

从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不带电这一现象,寻求合理的解释,并引入电荷概念。

然后将两个摩擦后的气球相互靠近,观察现象,并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理,推导出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三、让电荷流动起来。

引入电流的概念和形成电流的条件,为后续通路、断路、短路等概念的教学奠定基础。

1。

§1.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1.1电场

§1.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1.1电场

§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1.1电场
1、雷电和避雷
附近的电场特别,它会导致一个重要的后果,就是尖端放电。

3、导体上的电荷分布:平衡时导体内部没有电荷,其电荷只分布在外表面.
4、静电屏蔽现象: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这样,导体壳就可以保护它所包围的区域,使这个区域不受外部电场的影响,这种现象叫做
5、静电屏蔽实验:
任务二:【互动交流】
例1:一个空心金属球A带5X10-4C的正电荷,一个有绝缘手柄的金属小球B带2X10-4C 的负电荷,将金属球B放入A球壳内与内壁接触,静电平衡后,A球、B球带的电荷量分别是C和C。

例2:如图所示,将悬在细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A放在不带电的金属空心
球C内(不和内壁接触),另有一个悬挂在细线上的带负电的小球B向C
靠近,则A球位置,B球位置。

任务三:【随堂检测】
1.使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张开。

下列各图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
2.一个带电的金属球,当它的电荷量增加后,其内部的场强将()
A.一定增强 B.一定减弱
C.可能增强 D.不变。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一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材分析]《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的第一课。

本课是《电》单元的起始课,主要是让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来认识电荷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一切物质中的,多余的电荷如果在一个物体上静止不动的话,就会产生静电现象,如果电荷沿着导线定向移动,就会产生电流。

从而使学生对电的本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学生后面学习电的其他知识打基础。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了解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知道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电荷在电路中能够流动起来并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活动中,能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学情分析]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动;在干燥的季节脱毛衣,会听到啪啪声;在干燥的季节用手去触摸门把手会有触电的感觉;阴云密布的天空,常常有雷电产生……这些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每一个四年级的学生都会经历过。

他们知道其中的一些现象是静电现象,但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对静电现象进行过深入的探究。

本课将为学生探究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提供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活动。

在一课时内要让学生对静电现象进行全面的认识是不可能的,所以学生对静电现象的认识只能是初步而又概括的。

这些认识将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电的本质,是学生学习其他电的知识的基础。

[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逻辑推理,对实验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难点:通过实验解释不一样电荷之间的吸引和排斥关系。

[教法学法]教法:引导法学法:交流讨论法、实验法[教学准备]PPT课件。

[媒体说明][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体验静电现象1.引入师:首先老师请大家看一段视频,边看边思考,这位大叔遇到了哪些麻烦? (播放视频)师:想一想,这位大叔遇到了哪些麻烦呢,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些情况吗?对了,他在脱衣服时,发出了啪啪的响声音,在用梳子梳头时,梳子接触头发时,发出刺啦的响声,开门时,手接触门把手有触电的感觉。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科版
( √ )2.下雨前看见天空打雷和闪电
( ×)3.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烧水
( √ )4.冬天脱毛衣时看见火花并听到噼啪声
( √ )5.塑料尺在身上摩擦后能吸起碎纸屑
( ×)6.通电后电视机播放节目 ( √ )7.梳头时,塑料梳子与头发互相吸引
1.关于静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静电只存在于非生物中,如梳子、气球等 B静电只存在于生物中 C静电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中,人体也带有静电 2.物质中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与负电荷。 但是物体不显示带电的原因是( C ) A静电不是电 B静电很微弱,人类感觉不到 C物体内的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
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静电: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脱毛衣,听到噼啪声响,看到小火花
接触门把手或水龙头,有时会被触电 与别人握手,感觉到指尖好象被针刺
早上起床梳头,头发常会飘起来……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Biblioteka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打雷打雷的原因
静电原理
通过摩擦引起电荷的重新分布而形成的,也有由于电荷的 相互吸引引起电荷的重新分布形成,具体说就是因为物质 都由原子组成,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原子 核。一般情况下原子核的正电荷与电子的负电荷相等,正 负平衡,所以不显电性。 但是如果电子受外力而脱离轨道, 造成不平衡电子分布,比如实质上摩擦起电就是一种造成 正负电荷不平衡的过程。当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并且 相互摩擦时,一个物体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就因为 缺少电子而带正电,而另一个体得到一些剩余电子的物体 而带负电,物体带上了静电。
进一步实验,我们发现带静电气球相互靠近时 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静电在生活中的例子

静电在生活中的例子

静电在生活中的例子
静电在生活中的例子
1. 接触静电:当你在去厕所时,你可以感受到你家电器上出现的接触静电。

当你接触到绳子,椅子或床的某些部分时,你也会感受到一阵刺痛或接触静电,这都是静电在生活中的一个例子。

2. 毛绒冬衣:当你穿着毛绒冬衣时,你可以感受到穿着和拉下衣服会产生静电。

这是由于毛绒纤维摩擦时易于形成静电,并在拉动的时候产生电荷。

3. 车子上的闪电:当你开车在暴风雨中时,你一定能看到升起的火花穿过前方的树木,对静电的发生产生了视觉冲击。

闪电是静电现象的一个例子,它既可以使你印象深刻,也可以给你带来害怕。

4. 移动电话和静电:当你使用你的手机时,动作过大或环境太潮湿时,经常会出现静电现象。

当你给手机接触静电表面时,手机会发出静电声音,这也是静电在生活中的一个例子。

- 1 -。

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头发被气球吸起来
活动步骤
现象
PART TWO
不一样的电荷
活动二 观察摩擦物体之间发生了什么(二) 将两个充气气球紧挨着悬挂在约一米长的木 尺上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 的部位,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原本靠近的两个气球分开了
活动步骤
现象
PART THREE
电荷的相互作用
两个物体带相同电荷时就相 互排斥,当两个物体带不同电荷 时就相互吸引。
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PART ONE
体验静电现象
用塑料笔杆快速摩擦头发,然后将笔杆迅 速靠近准备好的小纸片,注意观察发生了什么 现象?
PART ONE
体验静电现象
你还知道哪些静电现象?
PART ONE
体验静电现象
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 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
PART TWO
不一样的电荷
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
电荷,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 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
PART TWO
不一样的电荷
++ - ++ - ++ - ++ -
电荷发生了转移
PART TWO
不一样的电荷
活动一 观察摩擦物体之间发生了什么(一) 用充气的气球摩擦羊毛制品后,在再用这个 气球的摩擦面靠近头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 生。
+
+
-
-
+
-
点亮灯泡需要有持续 的电流,而摩擦后带静电 物体中的电荷无法持续流 动,因此不能形成电流。
PART FOUR
让电荷流动起来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生活中的静电现象1》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生活中的静电现象1》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一、教材分析:《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是教科版新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的第一课。

本课是《电》单元的起始课,主要是让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来认识电荷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一切物质中的,多余的电荷如果在一个物体上静止不动的话,就会产生静电现象,如果电荷沿着导线定向移动,就会产生电流。

从而使学生对电的本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学生后面学习电的其他知识打基础。

本课一共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体验静电现象静电现象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教材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去接近碎纸屑和观察用梳过干燥头发的梳子再去接近头发,这些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能让学生感受到静电的存在。

接下来交流学生知道的静电现象。

使学生们感受到静电存在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中,包括人体自身在内的生物体和非生物体。

第二部分:认识电荷及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于学生尚不具备原子结构的知识,教材中以资料的形式呈现,对静电的知识做了简单的介绍。

教材到这里其实是完成了从学生对静电现象的原始认识到对静电现象进行科学解释的过程。

教材接下来通过两个实验现象的观察,并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的推理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活动一:用充气的气球和头发摩擦后分开,再用经过摩擦的气球的一侧去靠近头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活动二:将两个充气气球分别系在约1米长的线绳上,并让它们紧挨着挂起来。

用头发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的部位,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第三部分:初步认识电流这部分内容帮助学生发展对电荷的认识,也是后面学习电流的基础。

教材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如果让电荷持续地流动起来就会产生电流,“电荷的流动就像缆绳上的缆车,导线上所有的电荷都同时流动”,而要使电荷持续地流动必须有供电荷流动的通道——电路,和为电荷持续流动提供动力的电源。

二、学情分析: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动;在干燥的季节脱毛衣,会听到啪啪声;在干燥的季节用手去触摸门把手会有触电的感觉;阴云密布的天空,常常有雷电产生……这些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每一个四年级的学生都会经历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 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
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 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 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 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而且在它 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用一块羊毛制品反 复摩擦充气气球的一个 侧面,将气球的这个侧 面靠近头发观察有什么 现象。
头发和气球会相互吸引。
两个气球都带负电,会相互排斥。
摩擦后,两个带电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互相排斥。
结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这跟我们前面所学的磁铁间相互作用的性质相似。
让电荷流动起来 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但是在带静电的物体中,电 荷却不能持续流动。 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1、要有动力,就是电源;
3、在干燥而寒冷的天气里,用手触及门的金属把 手,经常会有被电击的感觉。 4、脱下毛衣时,经常会发出啪啪的响声。
5、脱下线帽时,头发被吸起来。 6、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会竖起来。 7、闪电和打雷现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 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 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 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
实验材料: 玻璃棒、橡胶棒、梳子、尺子、气球、丝绸、毛皮、纸屑
实验建议: 1、任意选择2种物体,快速摩擦。 2、用它们分别去接近纸屑,观察现象。 3、注意尽量不要用手接触摩擦过的部位。 4、每个实验最好做2-3次。 发现:任何两个物体摩擦,都可以起电。(有些不是很明显) 规定: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2、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电路:由电源、用电器(灯泡)、导线等电器元件 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用电器
导 线
导 线
电 源
课外延伸:
1、油罐车为什么会有一条尾巴?
2、避针怎样避雷?
女孩用手触摸静电起电机的金属球……
“怒发冲冠”
玻璃棒 橡胶棒
梳子 尺子
气球
丝绸
毛皮
探究活动:摩擦起电
1、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 子慢慢靠近碎纸屑,观察有什 么现象发生?
纸屑被塑料梳子吸起来了。
怎样解释这两种现象?
2、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 子靠近头发,观察又有什么现 象发生?
头发被塑料梳子吸起来了。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
1、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靠近碎纸屑, 纸屑会被梳子吸起来。 2、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靠近头发, 头发 和梳子会相互吸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