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与北洋海军的建立、发展和覆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鸿章与北洋海军的建立、发展和覆灭
摘要:“自强”是李鸿章洋务思想的核心之一,而“自强”主要是通过增强清政府的军事实力得以实现。鉴于列强威胁主要来自海上,所以李鸿章主张大治水师,巩固海防,变旧水师为近代海军以抵御外来侵略。作为建设近代海军的重要尝试,北洋海军应运而生,本文将论述北洋海军的建立与背景、发展的过程与覆灭的结局,并分析北洋海军覆灭的原因与李鸿章的关系及其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李鸿章北洋海军建设历史原因
正文:
一、北洋海军创建的背景
中国是一个有着辽阔陆地面积的大国,《明史》称其“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同时也是一个有着18000多公里漫长海岸线的海洋大国。在冷兵器时代的中国,海洋的阻隔作用大于交通作用,因此统治者认为国防的重心在陆而不在海。妄自尊大、固步自封的传统观念始终占据着统治者的头脑,甚至到了明清时期还演变为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
1840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发动鸦片战争,从海上敲开了中国封闭已久的国门,以30余艘舰船和不足万人组成的远征军,远涉重洋侵犯中国,使拥有近百万常备军的中国军队一触即溃。清政府从全国调兵遣将,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武器装备,但在历时两年的战争和绵延数千里的战线上,竟然没有打过一场胜仗,没能守住一处重要阵地,最后落得一个割地赔款的战败结局。这一严酷的现实,使朝野上下均受到前所未有的强烈震动;并迫使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有识之士开始睁开自己的双眼,用客观冷静的目光去仔细审视周围早以变得陌生的外部世界,进而去思考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在二十年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再次落败。英法联军的胜利,再次显示出海军舰队实施海上机动作战的巨大优势,清朝统治集团中有更多的人看到了这一点,于是创建强大海军以抵御外侮,被列入清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由于处于长期闭关锁国的中国没有工业基础及造舰制炮的技术和人才,因此在1861年清政府决定向西方购买一支近代化的海军舰队。几经周折,花费巨资买来的却是一支挂着外国旗帜的“阿思本舰队”,朝野舆论一片哗然;清政府不得不遣散了这支不伦不类的舰队。在为此付出了67万两白银的“学费”之后,中国人充分领略了海权在握的西方列强的狼子野心,也加强了创建属于自己的海军的决心。李鸿章就是其中的代表。
1862年春,李鸿章率淮军入沪“援剿”太平军,面对外国兵舰“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精巧,器械之鲜明,队伍之雄整”,“深以中国军械远逊于外国威驰”(《奏稿》卷24第13页)并亲身感受到“外国力气,强兵百倍中国,内则狎处辇毂之下,外则布满江海之间,实能持我短长,无以扼其气焰”(《朋撩函稿》卷5第34页)他认识到中国的积弱在于没有坚船利炮,“但以开花大炮和轮船两样,西人便可敛手”(《朋撩函稿》卷5第34页)。因此他认为应及早筹建海军,学习西法,变旧水师为近代海军。
李鸿章在1872年的奏折中说:“臣窃以为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东北,闯入中国边界腹地,凡前史之所未载,亘古之未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西人专恃其枪炮,轮船之精利,故能横行于中土”。可以看出,李鸿章已经认
识到世界形势的变化,看到海军力量在时局变化中的作用,有了海防意识的萌芽,他的主张得到了清政府的重视,清政府开始支持设厂造船,办学堂,但由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思想并不统一,因此海军海防事业不得不在泥泞不堪的沼泽地里艰难跋涉。
直至1874年,日本出兵侵犯台湾。此事虽以和谈告终而未开启中日战端,但它却在中国朝野上下引起强烈震动并在清廷内部引发了一场“海防大讨论”。其中,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的《筹议海防折》最令人瞩目,也确能反映出海军海防问题在当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这篇奏折中,他分析了严峻的国防形势:“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之势,客主之形,皆适相埒,且犹有中外界限。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麇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数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强敌!”在分析了前所未有的严酷形势的同时,李鸿章还特别一针见血地强调指出,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在于国家的实力:“洋人论势不论理,彼以兵势相压,我弟欲以笔舌胜之,此必不得之数也”。他还将海军海防问题提升到新的社会发展高度来作认识:“居今日而欲整顿海防,舍变法与用人,别无下手之方。”
1875年,清政府发布上谕:“海防关系紧要,既为目前当务之急”,因此“亟宜未雨绸缪,以为自强之计”,并要求“通盘筹划”,“分段督办,以专责成”。清政府采纳了李鸿章等人的建议和主张,决定创建近代海军,并指令有沈葆桢、李鸿章分别负责南、北洋海军的筹建工作。后因经费一时难筹,总理衙门又提出“移缓就急”(《中国近代资料丛刊·洋务运动》(第2册)),先尽北洋创办。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由此起步。
二、北洋海军的筹办过程
1879年,清政府因财力所限,决定先于北洋创设水师一军,俟力渐充,由一化三。并规定筹建海军的经费由粤海关,江海关和江苏、广东、福建、浙江、江西、湖北六省的厘金内每年提取400万两,头两年统归北洋支配,以后则由南北洋各得半数。当年10月,原南洋在英国阿摩士庄厂订购的四艘炮舰“镇东”、“镇西”、“镇南”、“镇北”,先期由江海关税务司赫德赴广东迎护,驶抵天津海口。11月19日,李鸿章带同津海关道郑藻如、道员许钤身、税务司德璀琳等,亲往大沽验收。同一天,李鸿章奏请将记名提督丁汝昌留于北洋海防差遣。并称赞丁汝昌“材略勇武”,可作为“横海楼船之选”。不久,派丁汝昌督操炮船,以英国人葛雷森为总教习。
1881年8月3日,“超勇”、“扬威”竣工,由驻英公使曾纪泽亲引龙船,升炮悬挂。8月17日,“超勇”、“扬威”放洋启程,沿途“经行各国,均鸣炮致贺,以为中国龙旗第一次航行海外也。”9月17日,山东新购的两艘炮舰“”镇中、“”镇边驶抵大沽。李鸿章认为,两艘炮舰若零星分布,力单无用,与新任山东巡抚任道镕商妥,将“镇中”、“镇边”与“镇东”等四炮舰及新购的两艘快船“合为一小枝水师,随时会操,轮替出洋,防护北洋要隘,以壮声势”(《奏稿》卷42第9页)。11月17日,“超勇”、“扬威”驶抵大沽港。于是,李鸿章奏请以丁汝昌统领北洋海军,改三角龙旗为长方形,以纵3尺、横4尺为定制,质地章色如故。这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海军旗。
至此,北洋海军从英国购进的两艘快船,六艘炮船,加上先后调进沪、闽工厂制造的“操江”、“镇海”、“湄云”、“泰安”、“威远”五船,共13艘舰船,北洋海军已经初具规模了。
1879年,日本以武力吞并琉球;1885年,中法战争马江一役,福建海军全军覆没,朝野震惊。清政府总结教训,于1885年6月宣称:“当此事定之时,惩前毖后,自以大治水师为主。”李鸿章立表赞同,誉之为“洵为救时急务。”鉴于前一时期,海防、海军建设缺乏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