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回应模式 费正清

合集下载

鸦片战争对清王朝的影响

鸦片战争对清王朝的影响

宁波大学答题纸(2017—2018学年第1学期)课号:053A02DA1课程名称:中国近代史专题研究改卷教师:学号:156003448姓名:任聪得分:鸦片战争对清政府的影响关于鸦片战争,很多学者认为,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但同时也存在诸多反对鸦片战争开端说的学者,他们否认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巨变,认为以鸦片战争为开端割裂了清史……总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就我而言,鸦片战争是一个重要的节点,特别是由它而引发的一系列事件,以及它对清政府产生的一系列影响,接下来我就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个方面来阐述一下,它对清政府的影响。

一、对政治:(一)消极影响:1.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黄埔条约》等,丧失了部分主权,开始沦为两半社会。

从费成康先生著的《中国租界史》中的一段话,“1848年,英国领事阿礼国迫使苏松太道麟桂同意,将英人居留地西界扩展,总面积达到2800多亩。

”①了解到,近代中国的第一个租界,就是在鸦片战争的间接影响下形成的。

2.中国传统的朝贡体系,天朝外交受到冲击。

郭鑫先生指出“人们的国家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最明显的例子是道光二十年之后‘天朝’这个词的使用次数减少‘中国’这个词的使用次数增加,由此可以看出,清朝渐渐明白自己并非世界的中心,而是世界众多国家中的一员,在中国整个近代化的进程中,这种思想变化是伴随始终1861年设立的总理衙门。

”②这说明,我们清王朝内部一些开明士大夫对于天朝观念有了一定的反思,有一些激进的,如:魏源主张学习“夷之三技”。

(二)积极影响:1.鸦片战争的冲击,加速了清王朝封建制度的解体。

2.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

鸦片战后,“买办制度”随着洋行业务的开展而发生了变化。

买办阶层的出现,他们同外商利益上的共同点使其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具独特色彩的集团,在社会上拥有很大的话语权,民族资产阶级的前身就是买办阶层。

而买办阶层办的工厂以及洋人的工厂中工作的工人就是无产阶级的前身。

《冲击与回应:从历史文献看近代中国》

《冲击与回应:从历史文献看近代中国》

龙源期刊网
《冲击与回应:从历史文献看近代中国》
作者:
来源:《决策探索》2019年第15期
作者:邓嗣禹【美】费正清
译者:陈少卿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8月
定价:72.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在“冲击-回应”模式的框架下,试图分析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条重要的线索:面对西方的强势扩张,中国精英阶层如何理解这个陌生的文明,以及如何存续本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

本書通过选取近代历史文献中的部分核心史料和经典篇章,全景式地展现了近代中国几代先锋人物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费正清思想在中国的译介和接受研究

费正清思想在中国的译介和接受研究

DOI: 10.14092/11-3956/c.2020.06.013费正清思想在中国的译介和接受研究赵慧芳1,刘晓峰2(1. 西安外国语大学 英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8;2. 西安外国语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128)摘 要: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 )是美国最负声望的中国问题专家,一生致力于中国问题研究,出版了大量涉及中国历史、政治、战争、改革、文化方面等重要话题的著作。

他的思想推动了海外对中国研究由传统汉学角度向近现代中国视角转变,代表着美国主流社会对中国问题的看法。

从70年代开始,费正清著作陆续译入中国,国内学术界一直重视对其思想的研究。

然而,翻译界对其著作在中国的译介和接受研究基本是空白。

文章从翻译文化史的视角,从出版社、译者群体、翻译模式、副文本、传播与接受等多个维度切入,梳理费正清思想对中国学术思想的影响,推动费正清著作思想在国内的译介和接受研究。

关键词:费正清思想;翻译模式;副文本;译介与接受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03(2020)06-0106-10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 )是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历史学家、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专家和现代中国学的开拓者。

他组织成立了“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

费正清一生致力于研究中国问题、近现代中国史以及中美两国关系走向。

他的研究推动了国外对中国由传统的汉学研究角度向近现代中国研究转变,其思想不仅影响着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对美国在华政策也有着重要影响。

费正清思想从70年代开始陆续译介到中国,国内已有学者对费正清思想加以研究,蔡葆真曾对比了《美国与中国》(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旧版与新版本的不同点,针对著作思想内容进行探讨[1]。

可是,费正清思想在国内的译介研究仅有冉隆勃从翻译策略角度出发,分析了《剑桥中国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第15卷的两个版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海南出版社出版)[2]。

柯文“内部取向”余英时“内在理路”比较

柯文“内部取向”余英时“内在理路”比较

柯文的“内部取向”与余英时的“内在理路”比较研究摘要:柯文在《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一书中提出的“内部取向”理论与余英时在《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一书中推崇的“内在理路”研究方法有很多相似之处,作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理论,值得学者关注与研究。

本文便以这两种理论为基础,运用比较研究方法来解析这两种之间的相同与区别。

关键词:柯文;余英时;“内部取向”;“内在理路”;比较研究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9-0000-01一、柯文的“内部取向”柯文在《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提出了“中国中心观”(即以中国为出发点,深入探索中国社会内部的变化动力与形态结构,并力主进行多学科性协作研究。

)从中国社会的内部按照社会自身的观点探索其历史进展,推崇“内部取向”。

柯文的“内部取向”被赋予了三层含义:第一,内部取向主要是指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时把注意力集中在中国社会内部因素,而不是放在外因上。

第二,内部取向是指认为产生历史变化的根源来自内因的。

第三,内部取向是指从有别于“局外人”的“局内人”的角度来观察历史,从其自身的情况出发,通过自身的观点,加以认识。

[1](p.10)“内部取向”理论的提出,打破了费正清等人对中国史研究的垄断,批判了“冲击——回应”理论模式。

柯文将研究中国近代史分为三个层带,即外层带、中间层带和内层带。

其中内层带是指注重晚清的文化与社会的侧面,强调内因的作用,这个层带在柯文看来“不仅不是西方入侵的产物,而且在最漫长的时间内最少受到西方入侵的影响。

”[2](p.138)二、余英时的“内在理路”余英时在《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提出的“内在理路”理论对于研究清代学术思想以及中国学术思想的变迁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内在理路”是说思想史本身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领域,存在自身的问题,我们可从它的发展过程,寻找出从上一阶段发展到下一阶段的线索,就是所谓的“理路”。

中学历史教学前沿问题探析与思考

中学历史教学前沿问题探析与思考

宋代因印刷术的发展,教育较唐代大为普及,识字率大为提高,但也不 能估计过高。宋代“农家十月乃遣子入学,谓之冬学;所读《杂字》、《百 家姓》之类,谓之村书”。著名诗人陆游的一首诗说: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 (卷1《观村童戏溪上》) 农家子弟读冬学,念村书,是为识一些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 公卿”。但地主或大商就不同,他们不惜工本,教其子弟读书,正如廖寅先 生所指出,是为由富族转变为士族,“入仕是富族的终极目标”。“科举考 试需要巨大的投入,普通农民很难负担得起”,“首先成为富族,然后再投 资于文教,使自己士人化”。“富族向士族转化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很多士族从富族转化而来”。按科举制下的宋代的时尚观念,正如黄震说: “人若不曾读书,虽田连阡陌,家赀巨万,亦只与耕种负贩者同是一等齐 民。”依个人之见,如果通过乡试而取得贡士的身份,大致就算是士族了, 当然,这也并不等同于很少量的名门望族。在科举制的引导和作用下,光是 富,即拥有大田产和其他财富,还不足以造就家族的强势,而必须读书,争 取科考及第,才能使家族拥有强势。故前引“豪右往往多有官荫及得解进士” 之语,是准确地反映了宋代社会的统治和剥削阶级状况,而不可忽视。
一些重要的教会人士宣扬关于“民治思想的理论”, 这在“阿奎那的著作中有着某种证据,尽管他更赞同 有限的君主制”。对世俗社会影响更大的,也许是教 会的选举制度和宗教会议制度,教皇是通过红衣主教 团选出来的,特别是罗马帝国晚期兴起的宗教会议或 公会议制度,对未来城市议会和等级制度的发展有重 要的启发和示范作用。法国的等级会议和英国的议会 的形成,“无疑都与教会的做法有关”。中世纪晚期 出现的公会议权威至上论主张用宗教会议来取代教皇, 无疑也是共和思想在当时教会内的反映。 ——王加丰《西方历史上的共和制与共和思想》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的冲击与因应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的冲击与因应

虎门销烟
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 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 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 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 银』。
命卿为钦差大 臣,赴广东查 禁鸦片。
虎门销烟
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查禁鸦片。4月至5月,收缴英国、印度和美国商 人的鸦片2万多箱。从6月3日至25日,在林则徐亲自主持下,将全部鸦片在虎门海 滩当众销毁。
第一阶段
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随后,法国也加入侵华战争。英 法联军攻陷广州,继而北上进逼天津。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两国签订《天 津条约》,主要内容包括: 1.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江沿海十处通商口岸; 2.赔偿英法巨额白银; 3.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 4.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同行。
它本是明代一故园。清朝从康熙至咸丰的六代帝王, 历时一百五十多年,集中全国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把它营建生肖兽首”目前已经回归的有8件: 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马首、鼠首、 兔首、龙首;另外4件——蛇首、羊首、 鸡首、狗首铜像至今下落不明。
第二次鸦片战争
△徐继畬与《瀛寰志略》
英国为开新市场,走私鸦片危害广。 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国强。 一八四零鸦战起,南京条约丧权益。 赔款通商又割地,半殖半封近代始。
04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美俄卷土来,圆明三园情何堪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由圆明园、长春园、万 春园组成,总称圆明三园;占地面积约五千二百亩。
汉口 南镇京江上海 九江 宁波 福州 厦门淡水
广汕州头 台湾
琼州
探究问题 3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提出了著名的冲击--回应模式 ,即面对西方列强的强势扩张,中国精英阶层如何 理解这个陌生的文明,以及如何存续本国的文化、 政治和社会体制。

2020届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总结:近现代东西方的思想解放与科教文艺

2020届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总结:近现代东西方的思想解放与科教文艺

专题总结提升八近现代东西方的思想解放与科教文艺(一)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与近现代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二)近代以来中国和世界的科技发展及文学艺术一、近代中国人在探索民主革命道路过程中走过的三种道路1.第一种道路:走资本主义的路。

(1)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向日本学习,通过改良,建立日本式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结果失败。

实践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2)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向美国学习,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建立以美国为榜样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结果,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实践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行不通。

2.第二种道路:走俄国人的路。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传入中国。

之后,中国共产党试图通过学习俄国的城市中心道路来夺取政权。

为此,中共一大规定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结果,第一次工人运动从高潮走向低潮。

1927年,中国共产党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全部以攻打中心城市为目标,结果都失败了。

事实证明,俄国的城市中心道路不符合中国国情。

3.第三种道路:走自己的路。

1927年的文家市决策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在实践基础上,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中国人民终于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道路。

【考题例证1】[2018·湖南长郡中学一模]1930年2月,中共中央在向全党发出的通知中指出:“一切分散红军,逃避敌人进剿,向偏僻地区发展的观念,在现时局势下便成为极端错误的……观念。

”这说明()A.中共迫切需要统一军事领导权B.党内存在严重的逃避主义倾向C.国共两党力量发生了巨大变化D.革命道路中国化尚未达成共识二、20世纪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比较【考题例证2】 [2018·河南豫南豫北名校联考] 萧功秦指出,极“左”思潮使中国在“文化大革命”中陷入了绝境,而摆脱这一困境的办法,并不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执政精英预先根据某一现成的施工蓝图,而是在实践与试错中,针对面临的具体矛盾、困难与问题不断进行的政策调整。

冲击回应模式

冲击回应模式

一、费正清与“冲击—回应”模式费正清是美国现代中国学研究的开拓者,他早年赴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曾受过英国著名汉学家马士(Hosea B.Morse)的指导,同他进行过深入交谈,③马士的《中华帝国对外关系》(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Chinese Empire)是根据大量英国档案和中国海关史料撰写而成,对费正清决定研究海关档案作为他的博士论文,开始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有很大影响,为他一生从事中国学研究奠定基础。

费正清来中国后又受美国汉学家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和中国历史学家蒋廷黻的影响,拉铁摩尔地缘政治研究的许多新观点“恰好可以和费正清关于“东南沿海的贸易与外交研究”计划互相补充”④。

费正清在中国期间,在蒋廷黻指导下,致力于《筹办夷务始末》研究,以中国档案与英国档案互相堪对,蒋的外交史研究方法在观念上对费正清有重要启发,他在多年从事中国学研究中注重从外部逐渐进入中国史的内层,这对他用“冲击—回应”模式来解释中国近代史进程,无疑是一个自然的发展。

费正清的著作很多,其中《美国与中国》(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条约港口的开放》(费正清博士论文)(Trade and Diplomacy on the China Coast:The Opening of the Treaty Ports)、《中国对西方的反应》(China’s Reponse to the West-A Documentary Survey,1839-1923),建立了近代中国研究的基本框架和模式。

其中“冲击—回应”模式作为一个架构的核心,贯穿他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始终。

无论是《美国与中国》,还是他与邓嗣禹合著的《中国对西方的反应》,对“冲击—回应”模式都作了极为深刻的论述。

在阐述西方侵略对传统中国社会产生灾难性的影响时,费正清认为,这种影响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和一系列复杂的历史进程,而且“经过三代人的更替,旧秩序已经改变模样。

费正清

费正清

《中国的思想与制度》由费正清主编,由美国远东协会中 国思想文化研究会召集十几位汉学专家分别撰述而成。由于 各位作者都是各自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使本书成为一部在 当时富有创见且影响深远的著作。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 部分阐述了国家的权力运用和思想流派之间的联系。第二部 分探讨的是在中国传统社会秩序中思想所扮演的角色,尤其 是那些影响官僚阶级的思想。这些论文的覆盖面很广,诸如: 研究诸子百家的思想渊源;界定关键术语;描述、评价一些 思想观念的发展历程;讨论价值观念的沿革;记述学术取向 的变迁;分析外来观点在中国的发展,等等。
《美国与中国》是美国中国学的经典著作。全书可分 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中国早期的历史;第二部分为近 代中国革命史的描述,从西方入侵直至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第三部分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后的中美关系。本书 被美国权威杂志《外交》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书之一, 曾在西方学界和政界产生了广泛影响。费正清以博学而洒 脱的风格,风趣、清新的笔调娓娓道来,使一本严肃的史 学专著成为难得的极具可读性的历史文化佳作。对于历史 学家,它是对于现代中国的历史分析;对于学生,它是关 于中国的权威指南;对于外交家和企业家,它成功探索了 中美两国间难以捉摸而又颇具影响的情感呼应。
1932年费氏到北平,至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蒋廷黻指导下,研究故宫 清季档案。1936年牛津毕业后,返哈佛任教。二次大战时短期从政,曾任 美国驻华大使特别助理及美国驻华新闻处处长。他战后复回哈佛,1959年 升为讲座教授;首创哈佛东南亚研究中心,任主任职凡十八年(19551973),贡献极大。1977年,为表彰他的巨大贡献,该中心被改名为“费 正清东亚研究中心”
费正清
பைடு நூலகம்
原名John King Fairbank(约翰· 费尔班克) 金·

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

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
Japanese Studies of Modern China:A Bibliographycal Guide to Historical and Social—Science Research on the19th and 20th Centuries(ed.with Masataka Banno),Tokyo,Charles E.Tuttle Company,1955.
《清季史料入门》
China Administration:Three Studies(ed.with ssu—yu Teng),HUP,1960.
《清代的政府:三项研究》
East Asia:The Great Tradition(with E.O.Reischauer),HUP,1960.
1967 在剑桥①举行六十大寿庆祝会;费维恺(Albert Feuerwerker)、莫菲(Rhoads Murphey)、芮玛丽(Mary Wright)等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史入门》(由加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以作贺礼
1968 当选为美国历史协会主席
1972 夏天,与威尔玛重访中国
《中国:人民的中央王国与美利坚合众国》
The Chinese World Order:Traditional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ed.and contrib.),HUP,1968.
《中国的世界秩序:中国传统的对外关系》
New Views of China’s Tradition and Modernization,Washington, D.C,American Association Service Center for Teachers of History,1969.

简谈“西方中心观”研究的三种模式

简谈“西方中心观”研究的三种模式

简谈“西方中心观”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三种模式——读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随感荒岩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伴随着中外史学界交流的日益频繁和深化, 大量优秀的西方中国研究著作开始进入国内史学家的视野, 西方学界的历史研究风格和理论方法极大地影响和撞击着国内许多已经定形的思维陈述和研究框架。

从某种意义上, 这也可以说是中国史学界真正审视自身的切入口。

尤其是西方中国史研究最兴盛的近代史领域, 其研究队伍日益壮大, 成果倍出, 而且研究的理论方法不断创新, 这些都引起了中国学者的注意和重视。

从众多西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论述中把握西方中国近代史观的发展和演变, 或在西方中国近代史观嬗变的基础上理解各个阶段的中国近代史的论著, 都应是国内史学界需要做且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

美国学者柯文的专著《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一书所探讨的主要方面是对西方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整体道路与方向产生怀疑,从而对美国研究中国近代史中以西方为出发点之模式提出挑战,倡导以中国为出发点,精密地探讨中国社会内部形态与变化动力,并力主进行多科协作研究,该书从上述方面为国内学界提供了广泛的思考。

虽然作者的着眼点仅限于美国, 但事实上在作者所分析的三十多年里, 美国俨然是西方中国史研究的中心, 由此可见, 柯文这一著作同时也体现整个西方世界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总体特征和研究范式。

(一)“西方中心观”三种模式的类型步入近代的中国, 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遭逢到需要认真加以对待的西方入侵文化, 所谓的“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即是西方因素介入到中国内部,也就是第一次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 中国传统固有的发展模式被强行切断, 历史在夹杂着本土与西方的冲突与融汇过程之中向前发展。

因此, “二战”后开始关注中国近代史的美国学者都趋向于把研究起点选择在西方,即所谓的“西方中心观”。

按照柯文在书中的总结,他把“西方中心观”这一观点总结为经历了“西方冲击—中国回应”模式、“传统—近代”模式、帝国主义模式依次相继的三个阶段。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解读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解读

蔡元培的主张: ①真理无国界 ②世界教育 蔡元培思想的问题 蔡元培思想的实质: 可能是对中国传统的特殊价值的一种失 败主义的维护的理论
3.“物质”与“精神”:“体用” 模式的两极
1.一战让中国人对西方思想入侵这一问题进行 重新思考 2.民族主义者认识的改变
3.儒教成为“体用”模式推动者的原因 4.“体用”前后不同的原因
Page 2
什 么 是 儒 学 , 佝 了 解 儒 学 吗
儒教:戒称孔教、名教、礼教戒先王乊教。 广义上:儒教是以孔子为先师,圣人神道设教,「祖述尧 舜,宪章文武」,倡导王道德治、尊王攘夷和上下秩序的 国家宗教。儒教以十三经为宗教经典,以古代官僚机构为 宗教组细,以天坛、宗庙、孔庙、泰山为宗教场所,以郊 祀、祀祖、祭社稷、雩祀、释奠礼、五祀为宗教仪式。 狭义上则是指民国初年以来康有为等人的孔教运动。儒教 是丨国传统的国家宗教,也是丨国传统文化的神经和灵魂。
第一组成员
袁梦 叶可 段亚楠 鲁梦影 陈伟 汪琳璟
作考简介
约瑟夫· 列文森(1920—1969)
生平: 青年时期就读亍哈佛大学,二戓时应彾人 伍,戓后回到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51年, 经费正清推荐,赴加州大学伯兊利分校任教。 1969年丌并溺水身亡。 评价:列文森是20丐纨五六十年代美国丨国学研 究领域的代表人物,美国丨国近代思想史研究 领域的开拓考。他规野广阔、才华横溢,被同 仁誉为“莫扎特式的历史学家”。以他名字命 名的“列文森丨国研究最佳著作奖”,是美国 丨国学领域最重要的奖项乊一。 代表作:《梁启超不丨国近代思想》(1953)、 《儒教丨国及其现代命运》(1965)、《革命 不丐界主义》(1971)。
第三卷:迚一步阐明其观点,将论述上升到了历史的高度。 提出了著名的“博物馆”的比喻。

费正清中国史观论析

费正清中国史观论析

费正清中国史观论析费正清是一位著名的美国汉学家,他的中国史观在其学术生涯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探讨费正清的中国史观,分析其观点的内涵、特点及其影响。

在搜集相关文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费正清的学术成果涉及广泛,包括中国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

然而,本文将主要费正清的中国史观,即他对中国历史发展和演变的理解和阐述。

在整理思路方面,费正清的中国史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调历史的连续性和变迁性;二是将中国历史置于全球视野中;三是坚持客观、实证的历史研究方法。

针对这些方面,本文提出以下观点:首先,费正清认为中国历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既有传承也有变迁。

他特别强调了中国文化的连续性,认为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基础。

同时,他也指出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变迁,例如秦朝的统一、科举制度的创立等。

其次,费正清将中国历史置于全球视野中,认为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是相互、相互影响的。

他强调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关系,以及外部因素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最后,费正清坚持客观、实证的历史研究方法。

他认为,只有通过客观、实证的研究,才能深入了解历史的真相。

他的研究方法对后来的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引用证据方面,本文将主要引用费正清的著作和论文,如《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等。

这些作品详细阐述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特点及其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关系。

同时,我们也会引用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以验证和补充费正清的观点。

总结归纳本文通过对费正清中国史观的分析,指出了他观点的内涵、特点及其影响。

费正清强调了中国历史的连续性和变迁性以及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关系,同时也坚持了客观、实证的历史研究方法。

这些观点对后来的中国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我们深入了解中国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然而,我们也需要注意到,费正清的中国史观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例如,他过分强调了中国文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而忽视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大变革和动荡时期。

面对“冲击”,我们应当如何“反应”?

面对“冲击”,我们应当如何“反应”?

面对“冲击”,我们应当如何“反应”?作者:赵剑峰李广元董运动田磊来源:《历史教学·中学版》2013年第05期2012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历史卷第41题甫一亮相,便赢得满堂喝彩,以其形式新颖、视野开阔、关注学生、关注现实、综合性强、开放度高、思维力度大、能力要求高,被视为同类试题中最好的一题。

试题呈现如下: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

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

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为了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更好地备战2013年的高考,2012年6月底,笔者组织了淮北市四所省示范高中即将升入高三的学生共199人进行了模拟测试。

为了保证测试效果,尽量缩小和高考实战之间的误差,虽然笔者选择了各校基础知识较为扎实的文科实验班学生作为测试对象,但测试暴露出来的问题依然令笔者大跌眼镜。

命题者选取了涉及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范式问题,以学术视野俯瞰高中课程内容,在总结中国人追求现代化历程中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在当今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中国该如何应对世界的挑战。

命题者希望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希望看到有创意且论证严密的观点,进而以此引领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方向。

但学生答题的现实和命题者预设的理想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反差,折射出存在于中学历史教学现实中的偏差。

问题1:199人中,没有一个人选择“另有观点”,没有一个人能够提出与“冲击—反应”模式不同的中国近代史的解释模式。

(当然,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题目中的“运用材料中的史实”)问题2:23人明确表示反对“冲击—反应”模式(15人),或认为该模式观点片面(8人),占总人数的11.5%。

关于通商口岸的研究综述

关于通商口岸的研究综述

关于近代通商口岸研究的史学综述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与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开放了广东,厦门等通商口岸,由此产生了中国近代通商口岸制度,随着中国与西方交流的加深,通商口岸也由沿海到沿江并逐渐深入内地,那么近代到现代,越来越多的史家将研究对象放在通商口岸,这个近代中西交往的产物上,他们的观点,方向以及侧重点都有所不同。

一、通商口岸的涵义及分类研究通商口岸的涵义研究未形成专门性的著作,都是夹杂在其他研究通商口岸的著作中,且大多史家将通商口岸与条约口岸,贸易口岸,条约港口,条约商埠等相等同。

如吉普鲁著的《亚洲的地中海 13 21世纪中国、日本、东南亚商埠与贸易圈》 2014第十章《被迫开放与通商口岸》中,作者将开放港口称为停泊港,并把港口,加上开放城市、沿海和沿江港口、边境市镇及铁路枢纽成为商埠,即贸易口岸。

这些开放对外贸易的口岸可一本分为三类:“条约商港”、中国政府自愿开放的口岸、以及不允许外国人转运的居留口岸。

另外杜语<《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研究——历史与现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6年第6期> 中认为:通商口岸,从字面上讲,是指国家或地区间为贸易往来而设立的港口,但到近代中国,通商口岸是有特定内涵的。

一般地说,通商口岸就是条约口岸,这是因为,近代中国的通商口岸,大都是通过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关的规定开辟的,但到清末,租借地,自开口岸的通商口岸和条约口岸的概念逐渐有了新的发展。

一些论者认为,条约口岸还可进一步划分为几类,第一类:“在那里,有完全通商的权利,在那里,可以设立领事馆,在那里,有一个海关衙门”,这一类可以称作标准条约口岸。

第二类:“在那些城市里,一般是没有海关衙门的,没有领事馆,外国人是不应该在那里永久居住的。

”这一类虽说亦属标准口岸,但大多数不沿海、沿江、沿河。

第三类,“沿着长江和西江的某些地方,有所谓访问口岸,在这些商阜,在这些商阜,外国公司的轮船可以为着装货和载客而在那里停泊,在另外一些这样的商阜,该轮船只能为载客而停泊。

费正清

费正清


• “冲击—回应”模式是一个以西方人价值观来认识 东方的研究模式,它假设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是一 个动态的近代社会,而中国社会则是一个长期处 于停滞状态的传统社会,其缺乏自身发展的内在 动力,只有经过西方的冲击,中国传统社会才有 可能摆脱困境,获得发展。这种以“西方为中心” 的“外向型”模式在美国现代中国学界一直占有 统治地位,成为一种“学术规范”。直到60年代 后期,中国研究领域兴起了一股批判思潮,才有 人公开对这一模式提出质疑。费正清部分地纠正 了自己对中国历史的观点,承认自己的中国史观 并非无懈可击,并在《中国新史》和再版的《美 国与中国》中对自己以前的观点进行了修正,承 认中国的近代化主要是基于中国自身的内在生命 和动力,西方的影响是有限的。
著作
《美国与中国》 《在亚洲的下一步》 《近代中国:1898—1937年中文著作书目指南》 中国共产党文献史 《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1842——1854年通商口岸的开 埠》 《中国对西方的反应:文献通考》 等
学术思想与实践
• 1.讲求实证

费正清学术的一个主要特点是讲求实证,不愿意构筑庞大的理 论体系。在1968年任第八十三届美国历史学会会长的演说中,费 正清毫不讳言自己是主张经世治国的,他相信研究应当具有实际 的效用,学者的责任不仅在于增加知识,而且在于教育公众,在 于影响政策。他在自己毕生的学术研究中始终强调历史与现实的 联系,强调学术研究与现实政治的关系。 • 在费正清的一生中,他花了很多时间来证明,欲了解今日的 中国必须要了解中国的过去。费正清认为,那种以为中国的原始 资料不可、甚至中国人的视野也不必要的观点,是绝对错误的。 西方人那种仅仅依靠英国、法国和美国档案史料来写中国学著作 的做法,已经风光不再,对西方原始资料的依赖,反映了一种自 以为是的态度。他竭力推动新的研究,主张深入发掘中国的史料, 开展对人口问题、社会流动问题、知识分子倾向、文化史、经济 制度、税制、考试制度等问题的系列调查研究。 •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教案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教案

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重点难点】重点:《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火烧圆明园、开眼看世界难点:冲击--回应模式与睁眼看世界、多元史观与通商口岸的开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圆明园图片、《十二生肖》、《盗墓笔记》相关剧照。

教师讲述: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

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总称圆明三园;占地面积约五千二百亩。

它本是明代一故园。

清朝从康熙至咸丰的六代帝王,历时一百五十多年,集中全国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把它营建成为一座举世无匹的大型皇家宫苑。

然而,在第二次鸦片中,它却被英法联军付之一炬。

教师提问:这两部影视作品《十二生肖》《盗墓笔记》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历史上真实的圆明园兽首下落何方?教师补充:这些影视作品反映的是流失国外的圆明园文物“12生肖兽首”。

目前已经回归的有8件: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马首、鼠首、兔首、龙首;另外4件——蛇首、羊首、鸡首、狗首铜像至今下落不明。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6课第二课时: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冲击与因应。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美俄卷土来,圆明三园情何堪1.教师展示材料:材料一:《南京条约》签订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满以为打开了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他们就能大量销售产品,获得高额利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英国商人惊奇地发现,拥有3.6亿人口的中国,1853年人均消费其棉纺织品的价格只有0.57便士。

”“他们把英国棉纺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罪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

材料二:(咸丰)十一月乙卯朔,……英人在广东以查船构衅,放砲攻城。

绅团愤击之,歼数百人。

敕叶名琛相机办理。

……己卯,叶名琛奏防剿英夷获胜。

——《清史稿·文宗本纪》教师提问:以上材料说明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根本原因:列强为继续扩大在华利益;直接原因:清政府拒绝其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

教师提问:为了掩盖战争的侵略性,英法两国为战争寻找了什么借口?学生回答:“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费正清的“冲击反应”模式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略论

费正清的“冲击反应”模式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略论

其 实 就 在 英 国人 来 到 中 国 不 久 的 1 9世 纪 中 叶 , 比 费 正
他种种进步的摇篮和发明者,因而西方能够从 自身 的文 明中 力 量 和 自然 资 源 , 从 而 有 效 地 融 汇 传 统 与 现 代 因 素 , 以 迈 完 成近代化 ,而 中 国由于 自身独特 的传 统 ,则只 能借助 外 入 富 强 之 途 。 部 力 量 实 现 近 代 化 ” 费 正 清 在 其 主 编 的 《 桥 中 国 晚 清 。 剑 与十九世纪的 日本相 比,日本成功的实现 了向现代化转 史 》 中 把 晚 清 的 历 史变 化 理 解 为 庞 大 中央 帝 国在 西 方 文 明 不 型 ,而 中国则 不 能适应 这种 冲击 ,在 现代 化过 程 中崩溃 。 冲击 反应 ”说, 中国理应 能够实现 近 断 强 大 的 冲 击 下 被 迫 做 出 的 笨 拙 的 、 充 满 惰 性 的 回 应 , 从 如果 按照 费正清 的 “


费 正 清 “ 击~ 一 反 应 ”模式 的主 要 内涵 冲
大 的影响 。
度 来 理 解 它 。 ”
近 代 中 国 与 西 方 发 生 联 系 、 接 触 到 近 代 化 , 实 际 始 于 清 早 一 个 世 纪 的 约 翰 密 尔 ( o n t a t M l , 1 0 — 鸦片 战争 。然 而 ,在 近代 开始 的前 二十年 ,鸦 片战争 的炮 J h S u r i 1 8 6 1 3)就 曾 经 表 露 过 与 “ 击 一 一 反 应 ” 相 类 似 的 观 点 。 响 ,西方军舰 的一 次次重 重的撞击 ,几 乎没有 引起几个 中 7 8 冲 他 指 出 , 中国 “已变 成静 止 的 了,他 们 几千 年 来 原封 不 国人像费正清描述 的那样的反应。古老的 中国和中国人缓慢 动 ; 而 他 们 如 果 还 会 有 所 改 进 , 那 必 定 要 依 靠 外 国 人 。 的步 伐依 旧。从鸦 片战争 到 甲午 战争 ,历 史给 予中 国有 近 ” 而 费 正 清 在 表 述 其 “ 击 反 应 ”观 的 时 候 , 采 用 了类 似 的 半 个 世 纪 的不 算 短 的时 间 , 帝 国上 下 却 迟 迟 没 有 意 识 到并 适 冲 说法 :“ 西方是 1 9世纪和 2 0世纪震撼全球 的技术进 步及其 时 调 整 国家 的 政 治 、 经 济 、 社 会 结 构 , 重 新 汇 集 新 的社 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冲击回应模式
费正清
一、费正清与“冲击—回应”模式费正清是美国现代中国学研究的开拓者,他早年赴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曾受过英国著名汉学家马士(Hosea B. Morse)的指导,同他进行过深入交谈,③马士的《中华帝国对外关系》(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Chinese Empire)是根据大量英国档案和中国海关史料撰写而成,对费正清决定研究海关档案作为他的博士论文,开始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有很大影响,为他一生从事中国学研究奠定基础。

费正清来中国后又受美国汉学家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和中国历史学家蒋廷黻的影响,拉铁摩尔地缘政治研究的许多新观点“恰好可以和费正清关于“东南沿海的贸易与外交研究”计划互相补充”④。

费正清在中国期间,在蒋廷黻指导下,致力于《筹办夷务始末》研究,以中国档案与英国档案互相堪对,蒋的外交史研究方法在观念上对费正清有重要启发,他在多年从事中国学研究中注重从外部逐渐进入中国史的内层,这对他用“冲击—回应”模式来解释中国近代史进程,无疑是一个自然的发展。

费正清的著作很多,其中《美国与中国》(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条约港口的开放》(费正清博士论文)(Trade and Diplomacy on the China Coast:The Opening of the Treaty Ports)、《中国对西方的反应》(China’s Response to the West-A Documentary Survey,1839-1923),建立了近代中国研究的基本框架和模式。

其中“冲击—回应”模式作为一个架构的核心,贯穿他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始终。

无论是《美国与中国》,还是他与邓嗣禹合著的《中国对西方的反应》,对“冲击—回应”模式都作了极为深刻的论述。

在阐述西方侵略对传统中国社会产生灾难性的影响时,费正清认为,这种影响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和一系列复杂的历史进程,而且“经过三代人的更替,旧秩序已经改变模样。

”⑤费正清强调,西方的挑战对中国是一种刺激,为中国提供一种进步的机遇。

他在《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中一开始就提出中国文化“既有传统的遗产,又受西方的影响,他们相互交织在一起”。

⑥认为这种以“西方为中心”的“外向型”模式在美国现代中国学界一直占有统治地位,成为一种学术规范。

⑦费正清把中国近代史看作是中国从传统向现代化缓慢迈进的过程,这种近代化过程,就是中国对西方的冲击回应过程. “冲击—回应”模式包含着这样一个假设:即中国的文化一旦形成传统,就具有巨大的稳定性,即使有发展,也不过是内部稍作调整,除非外来作用,否则中国难以跳出传统的窠臼。

这种观点,费正清在他的《美国与中国》一书中也有所反映。

他认为,“传统中国不是不变的,也不是静态的或停滞的。

正相反,它曾经有过不断的变化,并且变化多端。

可是变化总是在一个明显的文化形式与规章制度形式的范围之内。

这个无所不包的典型之所以能如此坚强持久,是因为在中国的地理范围内,中国规章制度——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曾经在许多世纪发展了规模宏大的自给自足、平衡和稳定。

”他运用物理学原理分析道,“就物理学的动量的意义而言,联系性已经形成了惰性,积重难返,但还没有达到一成不变的地步。

”⑧费正清还从思想意识方面论述中国对西方入侵的反应,认为,“面对近代西方的侵略扩张,中国的士大夫阶层在认识外来文明的过程中采取行动来维护自己的文明和政治、社会制度。

”⑨ “冲击—回应”模式的核心问题是中国的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

在费正清看来,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在长期以来成功地占据了意识形态上的正统地位,从而使中国社会保持极大的稳定。

当近代大量西方人来到中国沿海寻求贸易机会时,这个古老的中华帝国对外部世界表现出惊人的惰性,它闭关自守,排斥一切外来势力,费正清指出,“中国政府在外交方面的冥顽和愚钝,实可追溯到它久远的历史。

对中国的朝贡制度的评价,费正清认为“最成功之处在于它与中华帝国的各种制度和社会生活融为一体,同时表明它的既稳定又脆弱,中国没有能力对西方的挑战做出有效的反应。

” “冲击—回应”模式是一个以西方人价值观来认识东方的研究模式,它把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比作是一个动态的社会,而把中国说成是一个长期以来处于停
滞状态的传统社会。

中国缺乏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经过西方的冲击,才能有可能摆脱困境,取得进步。

费正清对这一模式做了详细描述。

指出,“中国是人口最多的大一统国家,又有着最悠久的绵延不断历史,她在过去百年中遭受西方蹂躏就必然产生连续不断,汹涌彭湃的思想革命,对这场革命我们至今看不到尽头,在充满‘不平等条约’的整整一个世纪中,中国这一古代社会和当时居于统治地区的,不断扩张的西欧与美国社会接触日益频繁。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这种接触对古老的中国社会产生了灾难深重的影响。

在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一系列复杂的历史进程—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意识形态的和文化的进程—对古老的秩序进行挑战,展开进攻,削弱它的基础,乃至把它制服。

中国国内的这些进程,是一个更加强大的外来社会的入侵所推动的。

”费正清的这种观点几乎贯穿与《中国对西方的反应》的始终,他过多地论述中国对西方冲击所做出的回应,同时又试图说明中国对西方的挑战回应不力,他指出,“中国近代化的失败是她的统治制度的失败,也是封建士大夫的思想意识与西方文明无法融合而导致的失败。

”他列举从林则徐到孙中山的许多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认为这些人“无论是旧式满清官僚还是近代革命者,他们都感受到西方的冲击,并且做出强烈地反应”,但近代中国社会难以变革的原因是因为“背后存在着一种传统文化的情结,也就是强烈的大一统中国的意识”。

冲击—回应模式在美国广泛应用于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甚至成为战后教科书的核心概念。

如保罗·H·克莱德(Paul H. Clyde)和伯顿·F·比尔斯(Burton F. Beers)合著的《远东:西方冲击与东方回应之历史》,(The Far East: A History of the Western Impact and the Eastern Response)一书,将东亚比作“是一个革命的舞台”,认为“这场革命的广度和深度可能是史无前例的,它包括两个伟大的运动。

第一个运动是西方文化生气勃勃地向中亚与东亚的古老传统社会全面扩展,从19世纪初开始,通称‘西方之冲击’。

到20世纪初,就政治权力而言,它几乎征服了整个亚洲。

”关于运动的第二部分,该书认为是亚洲对西方冲击的回应,指出回应“开始是软弱无力,步调参差,方向不明的。

但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已是汹涌彭湃,势不可挡。

到 2 0世纪中叶出现了一个崭新的东亚”。

费正清与赖肖尔、克雷格(Albert M. Craig)合著的《东亚文明史》(A History of East Asian Civilization)再次清楚地提出这样的问题,指出“为什么中国对外国的入侵没有较早地做出更有力的回应?”认证中国“对西方挑战回应不力”的原因是中国社会存在着“明显的惰性”。

他与赖肖尔合著的另一部著作《中国:传统与变革》,也试图阐明这种观点,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

并且将中国的情况与日本相比较,认为,“在日本,一种经济和社会变革已在酝酿中,部分由于对与西方接触做出反应,这种酝酿将发展成为全面的政治和社会变革。

而在庞大得多的清帝国内部,却没有发生这种变革。

”费正清在解释中国变革姗姗来迟的主要原因时,指出“中国统治阶级的世界观或自我意识造成中国社会死气沉沉”,“这种统治介乎于人口众多的农民和规模相当小的帝国政府之间”。

关于中国对外经济反应迟缓,费正清认为是中国“幅员广阔,高度自给自足”的缘故,而“有限的对外贸易不能改变这种庞大的国内经济模式”。

他认为,“政府的惰性、腐败导致中国的衰弱”,主要体现在政府的职能、财政管理制度的惰性和腐败。

《中国:传统与变革》这本书吸收了“冲击反应”观的主要成分,表明在19世纪中期以后社会政治、经济及思想文化领域中国历史的进程主要是由西方的挑战所决定的。

尽管费正清等在提法上较以前有所变化,但“这个构架仍然强调西方是在近代中国某种结果的主要量变”。

费正清还在《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中列举许多西方文明对近代中国产生影响的事例,提出“西方思想成为中国各派斗争的武器”,无论是1898年的主张君主立宪派人士、1911年提出共和思想的革命家,还是太平天国革命中的基督教教义,说明西方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无孔不入。

费正清甚至不同意中国近代社会是“封建半封建”性质,认为中国不适合这种体制模式。

因为近代中国产生过许多“新生力量”,包括“共产党掌握政权”,而“这些力量形成的根源都是西方文明影响的结果”。

“冲击—回应”模式的产生同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学术界许多人更多地关注欧洲这个重点紧密相连。

所谓“西方中心”、“欧洲中心”的论点成为学者们认
识的起点。

“费正清所开创的东亚研究在取向上是难以超越这种特定的‘共识’的”。

所以与其说是“冲击—回应”还不如说是费正清的“西方中心”思想、殖民主义学术传统在他头脑里的反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