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传统与变迁——西方汉学家谈中国传统文化
理论与学习⊙李约瑟(J N eedham),费正清(J.K.Fairbank)和巴拉茨(EtienneBalazs)分别为英、美、法的汉学权威。
他们认为,要看清现代中国的运动方向,就必须确定它长久以来所走过的历程;只有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才能理解它的变迁。
下面就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典型的一个方面谈传统与变迁。
在西方汉学家看来,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典型的是延续了两千余年,我们称为官僚封建主义制度。
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学者官僚制度。
他们认为,到目前为止,这是世界上已证明的最稳定、延续时间最长的政治秩序,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伟大成就。
在他们看来,这一制度仍然在影响现代中国社会。
这种影响有两个方面,要么它还在发挥功能作用,要么人们在力求改变它以适应新环境。
首先,令人奇怪的是,当他们谈论这一制度时,几乎完全漠视皇帝的作用,甚至存在。
比如李约瑟把这种制度定义为非竞争社会中的非世袭精英统治制。
这显然没有把皇帝包括在内。
而且他都有意避免使用封建(feudal)这个字眼,在他们看来,中国从秦朝以来的官僚统治社会,与欧洲的封建社会不一样。
欧洲封建社会的特点是世袭贵族统治和军事领主制。
在中国,这似乎在战国时期已经结束。
因此,他们更愿意使用马克思所说的,亚洲式生产模式,或者用他们通用的学者—官僚制度。
所谓学者官僚是指由选拔的学者来充当官吏管理国家。
这种选拔的非世袭性质(这是从总体上说),对西方人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类似的官吏考试制度在十九世纪才在法国出现。
李约瑟认为这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民主,其中有自由竞争的因素。
这种因素,有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中国的学者—官僚制度能持续这样久。
由于它把许多最优秀人才网罗进去了,可以缓解社会精英层的不满。
而欧洲的贵族世袭制做不到这一点。
他们的继承人可能是白痴,而无出路的其它阶层精英会致力于发展反对势力。
这也许能够解释为什么欧洲的封建制度较短命。
当然,这不是马列主义的观点。
学者—官僚制度的特点是,官僚作为个人,地位极无保障,很可能一夜之间,名誉、地位、财产甚至生命全部失去。
【课时练】2019-2020学年最新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青铜器和甲骨文》课时练习卷 (四)
2019年秋部编本七年级上册历史配套练习题《青铜器和甲骨文》课时练习题一、选择题1.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文物的发现也是如此,在清朝末年,北京有一位官员去药店买药,发现龙骨上刻有符号.他认为是古文字学者研究认定这些符号是下列选项中哪个朝代的文字?A.清朝B.秦朝C.汉朝D.商朝2.西周时期,举行仪式所用的舞队和鼎的数量都有严格规定,低等级的贵族使用了高规格的礼器或乐器,会被视为挑战等级秩序的“违礼”行为。
这些规定A.形成了禅让方式B.稳定了社会秩序C.实现了土地分封D.扩大了国人利益3.如用中国已知最早的汉字将下面春联括号中▲补充完整,则应选择A.甲骨文猪B.小篆猪C.隶书猪D.行书猪4.青铜器反映了我国古代高度发达的文明。
后母戊大方鼎(又称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铸造于A.商朝B.西周C.秦朝D.汉朝5.“至于商朝的历史,则因有近代殷墟出土的遗物以为佐证,已大体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
”下列出土的遗物可以佐证商朝历史的是A.棉纺织品B.景德镇的瓷器C.刻有文字的甲骨D.圆形方孔半两钱6.中国古代史籍浩如烟海。
研究西周历史,你认为最有价值的史料应该是A.甲骨文B.金文C.《史记》D.神话传说7.汉字字体不仅能满足书写的需要,也是时代审美的体现。
下列图片反映的汉字字体演变顺序正确的是A.①④③②B.①④②③C.①③④②D.①②③④8.文字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
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是:A.甲骨文B.小篆C.楷书D.行书9.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下列文字属于“会意”字的是A.日B.田C.明D.正10.妇好是商王的王后。
有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
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A.龟甲或兽骨上B.竹简上C.丝帛上D.蔡侯纸上1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缤纷多彩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
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聚焦训练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演变和科技文化
高频考点聚焦训练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演变和科技文化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
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 (2013·河北一模)孔子主张人在修养的过程中,其来自内部的自由、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由、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孔子主张的“他律”指的是( )A. 君主意志B. “爱人”之心C. 内心自省D. 礼乐规范2. (2013·石家庄一模)孟子指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荀子认为:“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
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人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
”这表明儒家主张( )A. 藏富于民B. 勤俭节约C. 忠孝为本D. 国富民贫3. (2013·深圳一模)有学者认为:“古代中国官僚政府所获得的支持,主要来源于社会习俗和社会价值观。
”下列属于这种“社会价值观”的有( )①三纲五常②因行称义③天赋人权④君权神授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①④4. (2013·佛山二模)恒山悬空寺三教殿里,正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左边是孔子,右边是老子,三人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对话。
据此判断,悬空寺最早可能建于( )A. 汉朝B. 魏晋南北朝C. 隋唐D. 宋朝5. (2013·河南六市一模)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
”“全新的创造”是指( )A.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B. 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C. 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辨化D. 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6. (2013·潮州调研)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发展情况示意图。
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a处处于低潮是受秦朝“焚书坑儒”的影响B. b处处于高潮是受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推动C. c处处于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思想的冲击D. d处处于高潮是受明清批判思想的推动7. (2013·宜宾一模)马克垚认为:“明清之际中国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出现的新思想是很重要的,如果按照这种思路发展下去,则可以有助于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目标。
《中国:传统与变革》读书报告
《中国:传统与变革》读书报告费正清是世界上最负声望的中国问题观察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在中国研读、旅行、教学。
1955-1973年费正清担任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并担任哈佛的希根森历史讲座教席。
直至他逝世前,他领导着美国的中国问题的学术研究。
当今美国诸多有影响的中国问题专家皆出于其门下。
费正清是美国也是世界上最有声望的汉学家。
他的着作及其主要观点代表着美国社会的看法,对几代美国学者和政治家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他号称“头号中国通”,其对中国的深厚研究在此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此书从远古的史前文明一直写到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跨度几千年,涉及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及意识形态各个方面的传承与流变。
这本书的内容正像作者在前言所说的目的一样,从中国人自己的历史中去了解中国社会。
第一章中作者就讲到:“通过历史可以按照中国人了解自身的方式来了解中国。
其次,通过研究中国人的审美、认识和制度的衍变,最可以看出他们在这方面取得的独特成就。
”这本书中最令我感兴趣的“独特成就”便是贯彻中国漫漫几千年历史而绵延至今的中央集权体制。
这本书以类似塞缪尔·亨廷顿的角度阐述了东亚文化圈的起源。
即地理上的原因,中亚的荒漠,南亚的茂密雨林,东边的海洋,将东亚在现代西方的地理大发现时代以来一直就作为一个相当封闭的文明圈在独立发展,而其中中华文明又是绝对的主体。
上溯自夏商周,甚至更早的历史时期,因为对抗黄河泛滥等自然灾害,以及农业文明对抗游牧文明骚扰的客观需要,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中央集权形式的统治结构。
对比之下,也就能理解古希腊城邦及其早期共和民主能诞生在一个气候温和,地势平坦,又多岛屿环海条件下的原因了。
历史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往往不是几个偶然因素所导致的。
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和集权专制特点又受到其他几个因素的推动,比如有一点很出人意料的一点,那就是汉字。
费正清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那些不能互相沟通的方言其实已经可以算是不同语言,其差异程度近似今天的德语,法语,意大利语,但中国并没有因为不同语言分裂为像欧洲那样的多个国家,而这正是得益于汉字的特性。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测试】-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
第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测试】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8分)1.《晋书·食货志》记载: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二年“罢五铢钱,使百姓谷帛为市”。
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以物易物成为魏晋时期主要的交换手段。
其主要原因是A.封建统治者重农抑商政策B.北方少数民族内迁C.我国经济重心南移D.朝代更替频繁和社会动荡2.下图为1981年宁夏固原北魏墓出土的木棺上的漆画(局部)。
经考证,漆画绘制于太和(477-499,孝文帝年号)年间,中心内容是中原地区的历史故事。
画中人物的服饰除汉服外,大多穿着典型的鲜卑服;下方装饰连珠纹的团花图案,显示出波斯文化的重要特征。
作为实物史料,该画可以证明当时A.中原文化占据了统治地位B.鲜卑贵族阻挠孝文帝改革C.与西亚建立了直接的联系D.不同民族间存在文化交融3.翻开历史长卷,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裤。
这些现象主要反映了A.各民族文化上互鉴交融B.中外文化的相互交流C.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D.汉族文化占主体地位4.北魏孝文帝下令,鲜卑等草原人后裔分成甲、乙、丙、丁四姓,中原士人分为全国大姓及州大姓、郡大姓、县大姓几个等级,鼓励二者按等级通婚。
这一诏令的推行有利于A.促进民族融合B.取缔特权阶层C.加快社会流动D.提升官员素质.5.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说:北朝的强盛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作者旨在强调A.孝文帝改革有重大历史进步性B.北魏因改革成为了强大帝国C.隋唐统治重创了士族势力D.北朝统治政策缺乏稳定性6.近代以来,唐代钱币在新疆多地发现。
1992年,在新疆库车附近的新和县,又发掘出大批唐代钱币,样式如图所示。
适合中学生的历史书推荐
适合中学生的历史书推荐大漠说史2019/6/16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推行,许多省份采用了3+1+2的高考模式。
其中的“1”指的是物理或历史任选一门,作为高考必学科目。
这样,就提高了历史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
而要想学好历史,课外阅读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没有多少阅读经验的中学生来说,如何在琳琅满目的历史书籍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历史读物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下面。
笔者就自己的阅读经验,向广大的中学生推荐一些书目,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这个推荐书目包括了两个层次,分别针对不同阅读经验的中学生使用。
“入门读物”针对阅读经验少的学生,侧重于了解基本的历史常识,提高历史兴趣。
“深化读物”侧重于扩展视野,加深对人类历史的理解,提高历史素养。
不同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
一、入门读物1、龚书铎刘德麟主编:《图说天下·中国历史系列》本套图书按照不同的历史分期,通过新的体例、模式来整合讲述中国历史,涵盖政治、经济、军事、中外交往、艺术、思想、科技、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以时间为经,以人物和事件为纬,经纬交织,全面反映每一朝代治乱兴衰的全过程。
每一个故事都蕴含了或高亢激昂或哀婉悲痛的场景,让人们重温那一段历史,不断唤起人们内心尘封已久的记忆,与中国历史再次进行亲密接触,深入地寻绎历史中所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随机穿插的知识花絮、专题和附录,有机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样,知识信息更为密集,从而营造出一种全息的历史镜像。
2、郭方著:《看得见的世界史:世界简史》(套装共3册)世界历史经历了艰辛而漫长的发展历程。
大致分为上古期、中古期、近现代三个阶段。
在每个阶段中,都留下了人类坚实的步伐。
《世界简史》(上卷、中卷、下卷),共分八章,内容涵盖了从人类文明的开端,至21世纪漫长的历史长河里的重大历史史实,以时间为经,各国历史为纬,纵横开讲,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世界历史全景。
本套书采用故事体,叙述生动,引人入胜。
3、郭子林著《看得见的世界史:古罗马》从公元前753年罗马建城,到公元476年罗马最后一个皇帝被废黜,千余年的岁月中,罗马人占据了舞台的中心位置,御宇内而制六合,驯服了周围的国家,使罗马成为“永恒之城”。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其实英国在要求外交平等及商业机会等方面代表了西方各国的愿望。
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
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它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
”费正清的上述观点A.认为中英战争借口具有偶然性B.肯定中国反抗侵略正义性C.科学表述了鸦片战争性质D.指出中国战败具有必然性2.近年来,中国皇宫文物大量流失到西方国家,这一现象首先出现于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太平天国时期流传着一首歌:“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
”歌谣中“新君”指的是A.洪秀全B.杨秀清C.洪仁玕D.陈玉成4.《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务使天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本质上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民A.要求人人分到土地B.追求社会公平的理想C.要求大家都吃饱饭D.追求财富的绝对平等5.法国皮诺家族曾在北京宣布,将向中国无偿捐赠150多年前被抢劫并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
当年,这两件文物的流失与下列那些殖民者有关()A.美、俄殖民者 B.法、俄殖民者 C.英、美国殖民者 D.英、法殖民者6.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
李想把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过程设计以下表格,你认为李想在③的位置上会写上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7.某历史公众号推出如下研究内容。
该公众号研究的主题应该是A.列强的侵略B.中国人民的抗争C.近代化的探索D.民族觉醒8.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公车上书”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②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③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④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9.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呈现“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
统编版历史(2024)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情评估
第三单元学情评估一、选择题(本大题含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他(秦王嬴政)迅速灭掉韩、赵、魏、楚、燕、齐等国……建立起自以为是万世不替的大帝国。
”材料中的这一“帝国”创建于()A.公元前2世纪前期B.公元前2世纪后期C.公元前3世纪前期D.公元前3世纪后期2.秦统一后,启动了大规模的土木建设工程,修筑长城,建造宫殿、陵墓。
秦能够修建大型工程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经济的空前繁荣B.和平稳定的国内环境C.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D.思想文化统一的需要3.下面是某班同学们编排的秦朝历史剧的相关信息,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A.一位商人携带刀形币前往临淄做生意B.各个郡县官员用金文撰写告示C.各地农民用统一的“斗”缴纳地租D.刘邦和项羽首先揭竿而起,决心反抗秦朝的暴政4.下表是某同学搜集的关于秦朝的史料。
据此推断,他研究的主题是()A.秦灭六国B.秦的暴政C.秦朝文化D.秦朝疆域5.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件,历史观点是人们对史实的看法和评价。
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A.佛教产生于约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印度B.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C.卫青、霍去病率兵与匈奴进行大战D.东汉明帝时,派班超出使西域6.刘邦在谈到自己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下列成语与刘邦这一言论相符的是()A.知人善任B.多多益善C约法三章D.破釜沉舟7.汉文帝时,有人来献千里马,他拒绝接受,还下诏说:“朕不受献也,其令四方毋求来献。
”汉文帝这一做法有利于()A.监视地方官吏B.打击豪强地主C.形成廉政风气D.废除苛政刑法8.秦朝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 第3讲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
课后限时集训(三)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其实英国在要求外交平等及商业机会等方面代表了西方各国的愿望。
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
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它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
”作者强调了中英战争的( )A.必然性B.偶然性C.可能性D.必要性A [从材料“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中可以看出鸦片战争有其发生的必然性,A项符合题意。
]2.1834年,英国两艘军舰仅受轻伤就轻易闯过虎门,威逼某某。
为加强虎门要塞,这年底,道光帝任命关天培为某某水师提督。
……关天培吸取1834年的教训,历时5年,修建了“三重门”的防御体系。
……战前,多次操练演习。
材料表明( )A.面对挑衅,清政府是有所准备的B.清政府本质上是腐朽卖国的C.清朝备战工作在知己知彼的状态下展开D.清朝的备战无法应对工业化的西方军队A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清政府是有所准备的,故A项正确;清政府本质是维护封建统治,故B项错误;材料只反映个别地方的准备,知己知彼的说法夸大了清朝的准备工作,故C 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西方军队的工业化,故D项错误。
]3.1839年,林则徐起草了一封给英国女王的信,开头原谅她对清帝国近年来禁烟举措不知情,然后劝告她在统治的领土上禁绝鸦片生产。
并说“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宣明此例”。
这件事表明当时( )A.林则徐外交手段过于偏激B.天朝上国思想根深蒂固C.清政府腐败无能愚昧无知D.英国女王支持鸦片生产B [根据材料文字“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宣明此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明当时中国人天朝上国思想根深蒂固,故B项正确。
]4.《某某条约》第十一条规定:议定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
高考历史核心考点专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高考历史核心考点专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单选题1.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
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2.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
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
”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
这反映了( )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3.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
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A.重农抑商B.强调制度与秩序C.厚古薄今D.重视道德与人伦4.“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四端也,尤其有四体也。
”此段文字出自( )A.《庄子》B.《孟子》C.《韩非子》D.《道德经》5.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
对此合理的解释时(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6.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
材料表明,董仲舒(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7.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
该学者应该是( )A.韩非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8.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
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
费正清中国史观论析
费正清中国史观论析费正清是一位著名的美国汉学家,他的中国史观在其学术生涯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探讨费正清的中国史观,分析其观点的内涵、特点及其影响。
在搜集相关文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费正清的学术成果涉及广泛,包括中国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
然而,本文将主要费正清的中国史观,即他对中国历史发展和演变的理解和阐述。
在整理思路方面,费正清的中国史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调历史的连续性和变迁性;二是将中国历史置于全球视野中;三是坚持客观、实证的历史研究方法。
针对这些方面,本文提出以下观点:首先,费正清认为中国历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既有传承也有变迁。
他特别强调了中国文化的连续性,认为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基础。
同时,他也指出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变迁,例如秦朝的统一、科举制度的创立等。
其次,费正清将中国历史置于全球视野中,认为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是相互、相互影响的。
他强调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关系,以及外部因素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最后,费正清坚持客观、实证的历史研究方法。
他认为,只有通过客观、实证的研究,才能深入了解历史的真相。
他的研究方法对后来的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引用证据方面,本文将主要引用费正清的著作和论文,如《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等。
这些作品详细阐述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特点及其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关系。
同时,我们也会引用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以验证和补充费正清的观点。
总结归纳本文通过对费正清中国史观的分析,指出了他观点的内涵、特点及其影响。
费正清强调了中国历史的连续性和变迁性以及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关系,同时也坚持了客观、实证的历史研究方法。
这些观点对后来的中国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我们深入了解中国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然而,我们也需要注意到,费正清的中国史观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例如,他过分强调了中国文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而忽视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大变革和动荡时期。
高一历史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单元练习卷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高一历史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单元练习卷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等,必须遭到同样损害;但如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一点钱财。
这说明该法典具有A.等级性B.公平性C.随意性D.民主性2.有人说:“爱琴海区域海陆交错,东通阿拉伯半岛,南望埃及,西对亚平宁半岛,北通黑海,因而成为融通亚非欧不同文明的加工场。
”这句话揭示了( )A.爱琴海区域的航海业发达B.爱琴海地区的地形、地貌C.地理环境对爱琴文明的影响D.爱琴文明源于古埃及3.“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这个西方谚语可以转意为成语“入乡随俗”。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该西方谚语的形成从实质上说明了A.罗马帝国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B.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C.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D.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4.世界文明可分为东西方两大体系,古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为东方文明,古希腊、古罗马为西方文明。
以下对这两种文明不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东方文明都发源于亚洲,西方文明都发源于欧洲B.东方文明实行中央集权制,西方文明是民主政治C.东方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西方文明发源于沿海或海洋 D.东方文明以农耕为主,西方文明工商业发达5.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从分散隔绝走向整体融合的。
以下属于人类文明交往的主要方式的有①专制集权②和平交往③暴力冲突④民主政治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6.某旅行社为配合某高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C.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D.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7.古代埃及和西亚都有辉煌的文化成就,在许多领域走在当时世界的前列。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浏览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可以看到不胜枚举、异彩纷呈的珍品下列项中属于先秦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是()A. 汉赋B. 楚辞C. 话本D. 散曲【答案】B【解析】汉赋是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故A排除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故B符合题意话本是在宋朝兴起用通俗文字写成多以历史故事和当时社会生活为题材是宋元民间艺人说唱的底本故C排除散曲在元代兴盛是一种起源于民间新声的中国音乐文学是当时一种雅俗共赏的新体诗故D排除故选B2.夏商周祭祀时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而且都自认为是黄帝族的后裔战国时期的楚人也认为自己是黄帝后人颛项的一脉汉代匈奴也自认为是夏的分支这一现象()A. 反映了以华夏为核心的文化认同B. 促进了汉代边地区的长期稳定C. 表明了华夏文化由祭祀发展而来D. 体现了战国时期楚人大一统观念【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的“夏商周……都自认为是黄帝族的后裔”“楚人也认为自己是黄帝后人”“匈奴也自认为是夏的分支”等信息可以看出从三代到汉朝从中原邦国到周边族群多具有以华夏为核心的文化认同感故A正确B、C、D对材料信息分析片面且与材料主旨不符均排除3.“饮酒仰脸要翻手喝茶平饮微低头丑角总要多出相其他人物要遮口”下列与这句艺术谚语有关的是()A. 汉赋B. 传奇C. 话本D. 京剧【答案】D【解析】A.材料反映的是京剧舞台表演的程式化特征以及丑角的艺术特点不是汉赋B.传奇是唐朝的小说不是材料中的艺术C.话本是说书人的底本没有材料中的丑角这一角色D.从材料中的饮酒仰脸要翻手喝茶平饮微低头可以看出这是京剧程式化的表演而且还有丑角这一角色的出现所以是指京剧4.北宋有12\% 以上的户口(约二百万户以上)居住在城市之内由此形成了庞大的市民阶层使宋朝社会出现了一种市肆风俗的文化充分体现这一文化的是()A. 文学社团中填词与弹琴B. 瓦舍勾栏中的百戏表演C. 四大发明的演进与应用D. 理学成为中国正统思想【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由此形成了庞大的市民阶层使宋朝社会出现了一种市肆风俗的文化”可知B正确.A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C明显是无关项故排除.理学只能看作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中国的正统思想依然是儒家学说故D说法片面.故排除D.故选B.5.清康熙帝多次请黄宗羲出山未能如愿便命令当地巡抚到黄宗羲家里把黄宗羲写的书认真抄来送入宫内以供自己拜读黄宗羲有所感动他让儿子黄百家进入皇家修史局帮助完成修《明史》的任务这实质上反映了()A. 汉族知识分子的妥协B. 汉儒成为清朝的政治主导C. 反封建民主思想衰落D. 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答案】D【解析】材料中康熙帝对于黄宗羲的高度推崇以及黄宗羲与康熙帝在修《明史》问题上的一致说明中华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项正确黄宗羲与康熙帝在修《明史》问题上的一致并不等同于妥协 A项错误B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材料无法体现反封建民主思想的衰落 C项错误故选D6.《宣和书谱》中说孙过庭的书法“得名翰墨间作草书咄咄逼羲献尤妙于用笔”以下书法作品中与此风格类似的是( )①②③④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宣和书谱》对孙过庭的评价说他的“间作草书咄咄逼羲献” 可知考查的是草书四幅图片中只有③是草书故选C7.下面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A. 东汉的《九章算术》——中国古代数学理论形成B. 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经阿拉伯人传到西方——推动资产阶级人文思想的传播C. 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中记载西方兴修水利的方法——中国近代科技形成D. 清中期京剧的形成和繁荣——我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东汉的《九章算术》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排除A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经阿拉伯人传到西方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推动了西方人文思想的传播故B项正确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中记载西方兴修水利的方法他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而不是中国近代科技形成排除C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排除D故选B8.当代某学者评价某一作品“是诗人用他的整个生命熔铸成的伟大诗篇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执着的人生追求融汇成激越的精神力量奇特的想象和瑰丽的语言产生了巨大的艺术魅力” 下列作品符合这一评价的最有可能是()A.B.C.D.【答案】B【解析】依据“激越的精神力量”“奇特的想象和瑰丽的语言” 再联系屈原的《离骚》的浪漫主义风格可知B项正确《诗经》、汉魏乐府、杜甫诗歌具有现实主义风格故ACD三项均可排除故选B9.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反映了()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②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③城市经济的繁荣④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答案】D【解析】从整体上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的变化主要是为了适应市民文化生活的需要而市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又取决于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商业的发展故③④正确①②均不符合题意排除10.《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赞颂周族祖先开拓之功的《生民》《公刘》《大明》等篇章出自《诗经》中的()A. 《风》B. 《雅》C. 《周颂》D. 《商颂》【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是周王朝京城所在地的诗歌主要反贵族的生活和思想感情《生民》《公刘》《大明》等是其中的作品故B正确ACD均不合题干主旨排除故选B1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下列文化成就不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A. 柳永的词雅俗并陈适应娱乐场所的需要B. 关汉卿的《窦娥冤》大量使用白话、方言C.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的市井生活D. 王冕的《墨梅图》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柳永的词雅俗并陈适应了当时娱乐场所需要符合高雅文化“都市化”“市民化”的特征关汉卿的《窦娥冤》大量使用白话、方言符合“市民化”的特征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的市井生活符合高雅文化“都市化”“市民化”的特征王冕的《墨梅图》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体现了文人画的特征故选D12.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下列图片是一些传统京剧剧目中人物脸谱共同反映出中国传统戏曲的特点是A. 综合性B. 程式性C. 虚拟性D. 唯美性【答案】B【解析】图中四张脸谱各有特点但又有一定的规律和章法结合所学可知京剧脸谱的非常讲究章法有规律地形成了一定的程式所谓程式是指对生活动作的规范化、舞蹈化表演并被重复使用脸谱则是京剧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式故选B 图中四张脸谱表现出了各自特点而没有体现综合性故排除A 虚拟性是指以演员的表演用一种变形的方式来比拟现实环境或对象借以表现生活图中脸谱没有体现虚拟性故排除C 图中脸谱没有体现唯美性故排除D.13.汉武帝到东汉中期规模宏大、歌颂为主的大赋兴盛东汉和帝后以抒情为主的小赋逐渐取代鸿篇巨制的大赋这说明()A. 皇帝喜好决定汉赋兴盛B. 士人热衷于颂扬国运C. 汉赋的风格受时代影响D. 赋是汉代的官方文学【答案】C【解析】皇帝个人的喜好会影响到文学的发展但不起决定作用故A错误文人士大夫们颂扬国运也会影响到文学的发展但也不起决定作用故B错误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是这一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汉武帝时期国家大一统综合国力异常强大所以体现国家强盛风格的大赋盛行东汉和帝以后国家政治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决定了当时文学发展的趋势故C正确D项表述是错误的汉赋只是当时主流的文学形式没有官方文学这一说法故错误故选C14.下图是我国出土的古代杂剧砖雕图案据此可知元杂剧()A. 已经有明确的角色分工B. 演变为后来的京剧C. 以歌舞为主要艺术形式D. 基本取材于宫廷生活【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出土的古代杂剧砖雕图案中有(托鸟笼的)副末、(执立轴画的)引戏、(执笏者)装孤等不同角色说明元杂剧已经有了角色分工 A项正确元杂剧不是常说的“京剧” B项错误歌舞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元杂剧适合“宫廷生活” D项错误故选A15.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文学形式异彩纷呈明清涌现出著名的四大小说其中更有一部大历史境界的“为后人说不尽的奇书” 它是()A. 《三国演义》B. 《红楼梦》C. 《水浒传》D. 《西游记》【答案】B【解析】“为后人说不尽的奇书”指的是《红楼梦》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6.明代一批文人士大夫为了适应当时大多数人对于民间流行的说书故事的兴趣在创作时模拟原来话本的结构形式形成了明代特有的短篇小说——拟话本的创作高潮这种文学新形式出现的背景是()A. 民众消费观念变化B.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C. 士人影响逐渐增强D. 市民阶层日益扩大【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明代一批文人士大夫为了适应当时大多数人对于民间流行的说书故事的兴趣在创作时模拟原来话本的结构形式形成了明代特有的短篇小说”可知短篇小说是为了适应民间流行的说书故事的兴趣而产生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随着市民阶层的兴起并日益扩大明清小说大量出版且畅销故D项正确通过材料看不出民众消费观念的变化故A项错误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昇发明的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受市民阶层扩大的影响而不是士人的影响故C项错误故选D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7.(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词表达形式的特点并分析宋词“兴旺”的主要原因17.(2)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导致宋朝“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的“不利因素”【答案】(1)特点具有娱乐艺术性形式自由活泼趋于平民化原因更能表达个人情感更适合市民的需要文人反抗统治思想的压制及对文学艺术的创新【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信息“……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词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概括即可原因根据材料信息“在北宋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成员……强大的社会政治组织与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抑……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条彻底解脱出世的途径”概括即可【答案】(2)不利因素封建政治体制的束缚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科技发明(成果)难以推广理学的束缚【解析】(2)不利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可将不利因素概括为以下几点封建政治体制的束缚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科技发明(成果)难以推广理学的束缚18.(1)你从材料一、材料二中可以分别获得什么信息?18.(2)指南针是由什么人传入欧洲的?18.(3)材料一、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答案】(1)北宋时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特别是在阴晦天时要靠指南针辨其方向而在晴天仍是观测日月星辰南宋时则完全靠指南针来定方向【解析】略【答案】(2)阿拉伯人【解析】【答案】(3)因果关系指南针的发明和使用推动了宋代航海事业与海外贸易的发展【解析】19.(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科学文化所具有的特征19.(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现代价值【答案】(1)特征重实用、轻理论重经验积累重直觉突出整体思维【解析】(1)根据材料“中国古代科学著作基本上是看到什么就记下什么对看到的事可以想些什么就很少有人去探究了”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特征是重实用、轻理论重经验积累重直觉突出整体思维【答案】(2)现代价值古代科技精神及辉煌成就有助于提升我国文化的软实力“整体思维”能够为现代科技创新注入新活力“天人合一”思想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解析】(2)根据材料“现代复杂性科学技术要想取得重大的进展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中的整体思维方式是很好的指导方法”可知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现代价值可从提高文化软实力、科技创新、理论指导等方面归纳概括。
13.费正清 《中国:传统与变迁》
《中国:传统与变迁》费正清第一章中国概况1.中国是人口大国,其文化与西方迥然不同,生活方式也千差万别。
而且,她正经历着一场迅猛的发展与变革。
2.中西方之间的和谐相处需要以互相谅解为基础。
要做到谅解,远观式的了解是不够的,日渐频繁的接触则有助弥合这一差距。
但某些因素反而会扩大这一分歧,一是中国人高涨的民族意识与爱国精神,二是中西方物质生活水平上的差距,三是中西对于战争的不同体验。
3.了解中国不仅仅是为了发展和平,中国的传统社会是西方文化的一面镜子,它展现出另外一套价值和信仰体系、不同的审美传统及不同的文学表现形式。
4.通过中国历史就可以最好地了解中国,因为相对于其他民族,中国人更爱从历史角度观察自身,他们强烈地感受到传统的存在。
只有在中国历史长河的背景下,我们才会发现其运动的轨迹和未来的动向。
5.当代中国变革转型的根本原因,主要源于西方的新兴力量与本土传统习惯及思维方式之间的冲突互动。
6.本书分为两大部分:(1)3000多年来中国传统文明在相对隔绝的状况下的衍变(2)近代以来作为对现代西方社会的回应,所经历的变故和转型一、东亚的土地、民族与语言1.“东亚”的三种含义:(1)地理上指亚洲被高山大漠一分为二的东部地区(2)人种学上指蒙古人种的栖居区(3)文化上指深受中国古代文明影响的地区(中、日、朝、越)二、中国的地理环境1.山系交错形成若干独特的地理环境,为经济和政治的统一造成了不少麻烦,并且对军事战略也有决定性影响。
2.河流:中国的江河为人烟稠密的山村提供了水源。
3.气候:大陆性气候明显,降水不均。
北方降水少,易干旱,南方降水多,水土流失。
三、中国的传统经济与社会1.农田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自然资源,因此,气候与地势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形成具有很大作用。
2.典型中国百姓生活的几点特征:(1)依靠“夜土”给庄稼施肥(2)中国的经济生活属于严重依赖人力的劳动密集型3.中国农业自古就在每小块土地上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水。
山东省寿光现代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50题,满分75 分)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大凡受过训练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当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下列字体的汉字在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形成和进展中最具有打算意义的是2、“张颠(张旭)没在二十年,谓言草圣无人传。
零陵沙门继其后,斯书大字大如斗。
”诗中“零陵沙门”指的是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宗元 D.怀素3、据《书林藻鉴》卷九记载:“(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
”下列关于图中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A.反映当时简单的社会冲突 B.体现宋代书法尚意风格C.表现文人猛烈的爱国情怀 D.标志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4、他是中国画史上第一位有作品可考的大画家,他认为“四体妍媸(yánchī,美和丑),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眼睛)之中”,此人是A.顾恺之 B.吴道子 C.马远 D.张择端5、下图说明A.三教合流成为社会潮流 B.中外文明碰撞冲突不断C.艺术作品日益世俗化 D.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6、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在分析中国某一时期文化特征时曾这样概括: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接受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尝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
该时期是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7、下图是明代杰出画家徐渭的《黄甲图》(局部),图中肥阔的荷叶已开头凋零,一只螃蟹缓缓爬行,留出大片空白表现秋水,荷叶墨色淋漓,画蟹外形虽夸张,却饶有笔情墨趣。
此画所反映的中国文人画的典型特点是A.留意写实,富有生活气息 B. “以形写神”,形态逼真8、2021年12月15日北京京剧院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指出,为扩大京剧的社会影响力,2022年北京京剧院将以整体运作、整体宣扬的方式集中推出“十大品牌演出活动”。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自主学习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张家港高级中学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自主测试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卷(2018年10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把选择题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1.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主要内容包括“出版前言、中国概况、文明的诞生、中国哲学思想的黄金时代、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国、帝国的再生……”,其中“中国哲学思想的黄金时代”是( )A.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B.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唐代的崇儒尚佛 D.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活跃2.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
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
这体现了( )A.民贵君轻的主张 B.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C.克己复礼的思想 D.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3.《庄子·天道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四时有明法而不议, 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两者都强调( )A.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B.顺应自然,无为而治C.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 D.天人感应,天人合一4.右图漫画是《“孔子”照“镜子”》,四只镜子分别是全球化、权利、自由和资本主义。
下列分析最符合漫画主旨的是A.儒学压制人性,违背人文精神的时代潮流B.儒学是小农经济的产物,不符全球化潮流C.儒学价值观与现代的价值观可以相容相通D.儒学主张“有序”,可用来促进世界的和平5.董仲舒称:“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
”这反映出董仲舒( )A.继承发展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 B.把道家、法家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C.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D.将“无为”思想提升到了天意的高度6.汉武帝时期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举措;汉元帝主张:“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2020年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课时检测卷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8.“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这里的 “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隶书
9.考古发现是了解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甲骨文是在殷墟等地发现的刻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关于
15.鼎是中国悠久历史及古代文化的一个象征,也是世界文明史上与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古书记载:铸 造一件精美的青铜器必须具备“典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几个条件。下面是商朝司母戊鼎制作的 想象图。
请回答: (1)计算一道与铸造司母戊鼎有关的应用题。商代一个用来熔化青铜的坩埚的容积是 0.001 4 立方米,现在要铸 造一个重 832.84 千克的大鼎,一次浇注成功,请计算:需要多少个坩埚(每立方米的铜重 8 900 千克)?如果一个坩 埚需要 4 个人的话,至少需要多少人合作铸造司母戊鼎?
(2)通过计算,你对司母戊鼎的制作有何认识?
(3)我国古代的青铜器种类繁多,而数量最多的是青铜礼器。青铜礼器大多数是王室与贵族祭祀时使用的器皿。 夏、商、西周时代的青铜器上有复杂的纹饰,这些纹饰或与贵族的祖先、神灵崇拜有关,或与他们的权力、财 产有关。有的青铜器上还刻有文字,纪念祖先、记录赏赐或王命。依据以上内容,谈谈你对青铜器的认识。
D.商朝以后青铜器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 6.(2018 北京门头沟一模)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 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 )
A.甲骨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与变迁》
费正清
第一章中国概况
1.中国是人口大国,其文化与西方迥然不同,生活方式也千差万别。
而且,她正经历着一场迅猛的发展与变革。
2.中西方之间的和谐相处需要以互相谅解为基础。
要做到谅解,远观式的了解是不够的,日渐频繁的接触则有助弥合这一差距。
但某些因素反而会扩大这一分歧,一是中国人高涨的民族意识与爱国精神,二是中西方物质生活水平上的差距,三是中西对于战争的不同体验。
3.了解中国不仅仅是为了发展和平,中国的传统社会是西方文化的一面镜子,它展现出另外一套价值和信仰体系、不同的审美传统及不同的文学表现形式。
4.通过中国历史就可以最好地了解中国,因为相对于其他民族,中国人更爱从历史角度观察自身,他们强烈地感受到传统的存在。
只有在中国历史长河的背景下,我们才会发现其运动的轨迹和未来的动向。
5.当代中国变革转型的根本原因,主要源于西方的新兴力量与本土传统习惯及思维方式之间的冲突互动。
6.本书分为两大部分:(1)3000多年来中国传统文明在相对隔绝的状况下的衍变
(2)近代以来作为对现代西方社会的回应,所经历的变故和转型一、东亚的土地、民族与语言
1.“东亚”的三种含义:(1)地理上指亚洲被高山大漠一分为二的东部地区
(2)人种学上指蒙古人种的栖居区
(3)文化上指深受中国古代文明影响的地区(中、日、朝、越)二、中国的地理环境
1.山系交错形成若干独特的地理环境,为经济和政治的统一造成了不少麻烦,并且对军事战略也有决定性影响。
2.河流:中国的江河为人烟稠密的山村提供了水源。
3.气候:大陆性气候明显,降水不均。
北方降水少,易干旱,南方降水多,水土流失。
三、中国的传统经济与社会
1.农田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自然资源,因此,气候与地势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形成具有很大作用。
2.典型中国百姓生活的几点特征:
(1)依靠“夜土”给庄稼施肥
(2)中国的经济生活属于严重依赖人力的劳动密集型
3.中国农业自古就在每小块土地上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水。
4.对外国观察者来说,古老而多样化的中国社会可以概括出以下几点:
(1)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家庭而非个人、政府或教会。
(伦理道德体系的中心)中国的亲属关系涉及上下五代,庞杂无比。
而且在在家庭中,上下尊卑有着严格的区分。
父亲是一家之主,至少在理论上控制着家里的财产并决定子孙们的终身大事。
所谓“百姓以孝为先”就说明了这种个人对家庭的服从关系。
家庭包办婚姻则正是这一点的象征。
婚姻不是个人的结合,而是家庭与家庭之间的结合(门当户对)。
传统上妇女嫁前从夫、嫁后从夫、夫死从子。
而在西方那种多元社会里,各种社会力量,如教会与国家、资本与劳动力、政府与企业,都通过法制以获得有机的平衡。
而在中国,社会行为规范却来自家庭制度本身所蕴含的忠贞诚善等个人品德:法律是进行管理的必需工具:而个人道德却是社会的基础。
中国社会远未因为法律观念薄弱而导致无政府状态,恰恰相反,它靠儒家思想紧紧地结成一体。
可以说,这种伟大的伦理制度比法律和宗教在西方所起的作用还要巨大。
正如所有的大型农业社会,中国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权力和荣誉鸿沟。
第二章古代中国:文明的诞生
一、考古发现(彩陶与黑陶文化、青铜)
1.中国农业大约是在黄河转弯的地带发展起来的。
2.东亚的农业与上古文化是独立发展起来的。
中国西北黄河转弯地区的文化亦胎始于东亚文化,但似乎同时也受到西方的影响。
3.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北方相继发现了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
黑陶文化是在彩陶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4.彩陶文化(仰韶文化),广泛分布于山东以外的华北地区,而在甘肃持续时间最久。
其最重要的遗址位于西安(古代长安)附近的半坡村。
5.以山东龙山文化为代表的黑陶文化,与彩陶文化覆盖的地区相同,另外还延伸到山东及长江中下游地区。
6.早期青铜器:河南;中期青铜器:郑州;晚期青铜器:安阳。
二、上古中国传统
1.通过上古文献和考古发现,我们可以隐约看出中国从母系社会逐渐向由众多氏族(或类似的集团)组成德父系社会进行转化。
(“姓”)
2.祖先崇拜:当时的宗教思想集中在氏族及其神格话的祖先上。
3.中国人很早就具有强烈的历史感与政治大一统的理念。
(“四夷”、“中央国家”、“天下”)4.文化英雄:“三皇”“五帝”“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