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规划
《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2035年)》实施方案
”原则按有关规定推广适用。(省政府办公厅、省发展改革委、商务厅、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省税务局、人民 银行广州分行负责)
(十五)建设国际人才自由港。健全吸引培养国际人才体制机制,在知识城设立海外人才工作站,实现精准引 才、高效引智。支持将知识城列入省级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推动全省人才重大管理改革举措和创新政策在知识城 先行先试。建立灵活高效的人才使用和激励机制,探索对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可设置特设岗位专门用于引进高 层次人才。探索取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外籍人才在知识城创办科技型企业方面享受国民待遇,领衔承担知识城国家科 技计划项目,担任知识城新型研发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积极探索人才自由流动等先行先试政策,探索制定外 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为符合条件的外籍人员办理R字签证和提供出入境便利。按程序赋予知识城外国高端人 才确认函审发权限和外籍及港澳台高层次人才认定权限。知识城引进的外籍首席专家和科技领军人才,经认定后可 申请在华永久居留。对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携运进境且列入清单的科研、教学物品和自用物品实施进口免税优惠 政策。对符合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的高端紧缺人才,可以给予财政奖励。(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公安厅、财政 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省税务局负责)
(十六)开展自然资源管理综合改革试点。编制知识城国土空间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依照法定程序报批。探 索二三产业混合用地政策和管理机制。继续深化省“三旧”改造改革探索,再取得一批突破性进展,形成一批可复制 推广的制度成果。支持开展旧村改造房屋搬迁补偿安置行政裁决试点。在“三旧”改造中注意加强历史文脉传承和文 化遗产保护。(省发展改革委、司法厅、自然资源厅负责)
一、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引擎
(一)建设科技创新重大平台。高标准规划建设知识城大科学装置和中试应用区、科教创新区,支持建设呼吸 疾病防控领域国家重大战略平台的成果转化基地,推动与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共建高水平研究院集群,加快建设粤港 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加快推进广州第三代半导体创新中心建设,大力推进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建设,研究 推进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合作建设综合性材料科学研究中心。加快布局航空轮胎等大科学设施,为提升知识城 基础研究能力提供支撑。(省科技厅、发展改革委,广州市人民政府负责。以下均需广州市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不 再列出)
广州中新知识城规划
1、中新知识城概念性规划
• 规模
•
规划总人口54万人,其中就业人口27
万人。规划范围123平方公里,建立用地60
平方公里;其中启动区建立用地约6平方公
里,产业用地占55% 。
1、中新知识城概念性规划
• 重点产业
• 开展研发效劳、创意产业、教育培训、生命 安康、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与环保、 先进制造八大支柱产业。
中新知识城大事记
2021年9月,广东、新加坡双方同意合作建立一个示范性工程,使之成为 引领广州、广东以至中国国产业高端开展尤其是知识经济开展的新引擎。
2021年3月,“知识城〞工程合作谅解备忘录正式签订。中共中央政治局委 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与新加坡国务资委吴作栋出席并见证。
2021年7月,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完成。
1、中新知识城概念性规划
• 社会文化
规划突出村民与城市居民互融的理念,村民 安置区与城市居民区相融合,创新社区管理模式, 强调社会和谐的宜居生态新城 。
2、中新知识城投资预算规划
2021年 城市基建
2021年 2亿元 征地拆迁
土建施工
2021年 2亿元 道路建立
投资 预算
建立起止年限为2021-2021 年 总投资1000亿元
1、中新知识城概念性规划
• 产业布局 ——“一核两区多园〞 • 一核:即以行政区、商业区为中心,重点开展研
发效劳业、创意产业、教育培训业、生命安康效 劳业、形成中心知识城的核心区。 • 两区:北部产业片区以现有工业园区为依托,重 点开展先进制造、生物技术产业;南部产业片区 主要依托科学城,重点开展信息产品制造、新能 源与节能环保产业。 • 多园:在核心区和南北两个产业片区规划建立研 发设计园、创意产业园、生物技术园、信息技术 园,新能源产业园等园区。
广州中新知识城规划
总体规划
远景规划 在远景规划中,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60平方公里,约占“知识城”用地总 面积的49%,城市建设用地以产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为主。
总体规划的特点
突出产业高端发展 突出人才高端聚集 突出机制改革创新 突出环境宜业宜居 突出城乡社会协调发展
LOGO
总体规划
用地规模 人口规模
近期(2015年)
10平方公里 8万人
远期(2020年)
30平方公里
26万人
远景
60平方公里 54万人
总体规划
起步阶段
建设用地10平方 公里,包括北部 约2平方公里的 先进制造业基地, 中部为约2平方 公里的绿道,南 部约6平方公里 的起步区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居住用地规划
•产业用地规划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总体规划
交通规划 对外交通规划
高速铁路规划
城际轨道规划 地铁线路规划
总体规划
交通规划 道路系统规划 建立层次分明、 功能明晰、有分 有合、交通分流 的路网系统. 规 划道路分为:高 速公路、快速路、 主干道、次干道、 支路五个等级。
总体规划
功能定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的战略前沿 •国家战略产业先导区 •珠三角产业升级引擎、 体制创新先行区 •广州都会区的先进生产 服务中心 •广州开发区“二次创业 ”的拓展提升区
战略定位
立足珠三角,辐射华南, 面向全球,服务全国, 影响东南亚,努力建设 成为中国自主创新的先 行区、知识经济的高地、 推动珠江三角洲产业转 型的强大引擎、中国— 东盟区域性创新中心和 生态宜居的新城区
生活社区规划
兼顾各个社 会阶层、安 置区与规划 居住区凝合、 构建和谐社 区
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
中新广州知识城信息技术产业区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规划组织单位: 广州开发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中新广州知识城分局评价单位: 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2019年5月1.规划概要规划名称:中新广州知识城信息技术产业区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组织单位:广州开发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中新广州知识城分局规划范围:北规划区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南部,北起知识城南起步区,南至广河高速,西依帽峰山,东抵九龙大道,总面积为7.77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详见图1。
年风向玫瑰图(C:11.3%)图1本规划区地理位置图一、功能定位与人口规模(1)发展定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检验检测为主导发展产业,打造引领知识城的自主创新示范核心区。
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以智慧、绿色、低碳的高标准建设要求,打造世界一流水平的低碳生态智慧新区。
结合多个共享服务核心,以人才吸引和创新集聚为核心的国际化创新高地。
(2)人口规模规划范围内居住人口规模8.15万,产业就业人口2.97万。
二、规划结构规划形成“一谷四脉水相连,四核六区绿野间”的总体结构。
(1)一谷四脉一谷——创新者乐谷保留中部原始地貌山丘谷地,利用谷地地形打造串联各办公组团的中心休闲绿带,连接北部滨水景观生态廊道,将滨水景观延续至中心谷地,同时在谷地内部打造多个绿心,营造园林式办公的氛围,成为生产、生态和生活“三生”并重的创新者乐谷。
四脉——滨水景观生态绿脉依托现状水系格局,构建狮岭水、荔枝坑、塘面村河三条滨水带状生态公园与公共绿廊。
四条生态绿脉贯穿连通整个信息技术产业,有机串联各个功能组团,形成规划范围内生态体系的主要脉络,结合滨水河道,打造连续的联系的互动式交流共享服务空间。
(2)四核六区四核——综合服务核心区域创新共享智慧服务核心:依托汤村地铁站,在紧邻九龙大道西侧采用TOD的开发模式打造综合型的共享服务港,作为信息技术产区的服务枢纽。
设置青年创客社区、活力安置社区、共享邻里中心,为片区提供完善的生活配套服务。
中新知识城功能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3-2020年)
中新知识城功能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3-2020年)中新知识城功能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3-2020年,一、规划范围1本规划范围是萝岗区九龙镇行政辖区范围内除迳头村南片外的全部土地~包括长庚村、大涵村、大坦村、枫下村、凤尾村、佛塱村、福洞村、福山村、何棠下村、红卫村、黄田村、金坑村、金坑林场、迳头村北片、迳下村、九楼村、均和村、莲塘村、麦村、埔心村、山龙村、穗北社区、汤村、旺村、蟹庄村、新田村、燕塘村、洋田村、镇龙村和重岗村等30个行政村,社区、林场,~土地总面积为178.66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本规划基期年为2012年~规划期限为2013-2020年~规划近期目标年为2015年~规划远期目标年为2020年。
三、土地利用规划目标1、切实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严格保护耕地与基本农田~确保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规划至2015年和2020年~耕地保有量均不低于3016公顷。
规划期1 本规划范围不包括九龙镇迳头村南片区140公顷用地。
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稳定在2298公顷以上。
2、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合理安排建设用地布局~重点保障交通、水利、能源、环保以及其他重点建设项目~控制建设用地过快增长。
规划至2015年~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3377公顷以内,规划至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4251公顷以内。
3、积极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统筹规划城乡建设用地~推行集约布局、节约发展。
规划至2015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215公顷以内~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1080公顷以内,规划至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910公顷以内~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1728公顷以内。
4、严格控制建设占用农用地和耕地严格控制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特别是耕地。
规划至2015年~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227公顷以内~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面积控制在1148 公顷以内~新增建设占用耕地面积控制在407公顷以内,规划至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045公顷以内~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面积控制在1914公顷以内~新增建设占用耕地面积控制在900公顷以内。
广州中新知识城总体规划2011
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规划(2010—2020)(简要说明)2010年4月目录一、规划范围 (1)二、现状概况 (1)1、人口概况 (1)2、经济概况 (1)3、城镇建设现状 (2)三、发展目标与定位 (2)1、发展目标 (2)2、功能定位 (3)四、产业发展 (3)五、发展规模 (4)1、用地规模 (4)2、人口规模 (4)六、空间结构及布局规划 (4)1、空间结构 (4)2、主要规划用地布局及构成 (6)七、交通规划 (9)1、对外交通规划 (9)2、道路系统规划 (10)八、绿地与景观系统规划 (12)九、开发时序规划 (14)十、起步区规划 (15)附件1:概念性总体规划2020年规划总图 (19)附件2:概念性总体规划远景规划总图 (20)1 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规划(2010—2020)简要说明一、规划范围“知识城”位于广州市区东北部(萝岗区北部),距离广州城市中心区约35 公里、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15 公里。
北面与白云区钟落潭镇接壤、南面为广河高速公路、东面与增城市中新镇相接、西面为帽峰山省级风景名胜区。
总用地面积约123平方公里。
二、现状概况图1:中新知识城规划范围1、人口概况知识城范围内现有的居民点由众多零散村庄聚居点组合而成。
区内共包括20个行政村, 村民约4.5万人。
2、经济概况知识城目前总体上为准城市化地区,开发建设依托原九龙镇区沿九龙大道相对独立发展,总体上形成镇区综合服务、园区工业生产、外围农业种植的发展格局。
但镇中心区规模较小,经济基础薄弱,镇级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滞后。
农业镇特征明显,工业企业数量不多、现有工业档次低,主要为电子电器、石化、塑料制品和轻机械制造业等。
现状工业用地主要集中在规划区北部的九龙工业园,主要产业类型有电子、化工、制塑和机械制造业等。
3、城镇建设现状知识城规划区内的城镇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九龙镇区,受交通和用地条件的限制,现状九龙镇区建设规模较小,主要沿九龙大道两侧建设,建成区面积约4平方公里。
广深科技走廊规划图来了!这10个片区未来不可限量
广深科技走廊规划图来了!这10个片区未来不可限量展开全文素材来源:广东科技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究竟指的是什么?简单来理解,就是一条连接了广州、深圳、东莞,长度约180多公里,总面积超过1.1万平方公里的经济带。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存在的意义?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走廊正日益成为科技创新要素挤产业集聚的新空间组织方式。
举几个例子:美国硅谷:依托大学等科技创新机构知识外溢形成;美国波士顿地区:与城区的大学有一定的距离,由功能独立、等级明确的园区组成;东京—横滨—筑波创新带:筑波创新城以主力型科研机构为主题,承担区域科技创新的主题功能。
广深经济走廊的诞生,就是对标以上这些区域,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打造成为“中国硅谷”,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重要一级。
现在来看重点,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空间布局——“一廊十核多节点”。
一廊即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依托广深高速、广深沿江高速、珠三环高速东段、穗莞深城际、佛莞城际等复合型的交通通道,集中穗莞深创新资源,三市连成一个产业联动、空间联结、功能贯穿的创新经济带,建设成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
十核即十大核心创新平台这十大创新平台,广深各占了4个,东莞占2个,分别是:1、广州大学城-国际创新城战略定位主导产业:以广州大学城教育科研创新为支撑,建设珠三角科技创新高地、华南科技合作之窗、高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与高端制造、文化创意、生命健康产业。
2、广州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战略定位主导产业:打造广州新经济重要引擎、亚太地区互联网总部基地、全球互联网投资首选地及国际高端人才汇集地。
重点发展“互联网+”产业。
3、广州中新知识城战略定位主导产业:建设知识经济产业集聚区,推动国家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成为广州建设国家科技创新枢纽的核心组团。
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知识经济产业。
4、广州科学城战略定位主导产业: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突出创新创业生态建设,提升创新要素密集度,扩大对外辐射带动影响力,把科学城建设成为区域性科技创新创业中心。
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规划
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规划(2010—2020)(简要说明)2010年4月目录一、规划范围 (1)二、现状概况 (1)1、人口概况 (1)2、经济概况 (1)3、城镇建设现状 (2)三、发展目标与定位 (2)1、发展目标 (2)2、功能定位 (3)四、产业发展 (3)五、发展规模 (4)1、用地规模 (4)2、人口规模 (4)六、空间结构及布局规划 (4)1、空间结构 (4)2、主要规划用地布局及构成 (6)七、交通规划 (9)1、对外交通规划 (9)2、道路系统规划 (10)八、绿地与景观系统规划 (12)九、开发时序规划 (14)十、起步区规划 (15)附件1:概念性总体规划2020年规划总图 (19)附件2:概念性总体规划远景规划总图 (20)一、规划范围“知识城”位于广州市区东北部(萝岗区北部),距离广州城市中心区约35 公里、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15 公里。
北面与白云区钟落潭镇接壤、南面为广河高速公路、东面与增城市中新镇相接、西面为帽峰山省级风景名胜区。
总用地面积约123平方公里。
二、现状概况图1:中新知识城规划范围1、人口概况知识城范围内现有的居民点由众多零散村庄聚居点组合而成。
区内共包括20个行政村, 村民约4.5万人。
2、经济概况知识城目前总体上为准城市化地区,开发建设依托原九龙镇区沿九龙大道相对独立发展,总体上形成镇区综合服务、园区工业生产、外围农业种植的发展格局。
但镇中心区规模较小,经济基础薄弱,镇级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滞后。
农业镇特征明显,工业企业数量不多、现有工业档次低,主要为电子电器、石化、塑料制品和轻机械制造业等。
现状工业用地主要集中在规划区北部的九龙工业园,主要产业类型有电子、化工、制塑和机械制造业等。
3、城镇建设现状知识城规划区内的城镇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九龙镇区,受交通和用地条件的限制,现状九龙镇区建设规模较小,主要沿九龙大道两侧建设,建成区面积约4平方公里。
中新广州知识城概况
二、知识城开发建设工作进展
知识城自2010年6月30日奠基以来,在省、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起步区为带动,基础建设全面铺开,产业项目加速落地,创新体系日趋完善,机制创新成效凸显,中新合作深入拓展,实现了广州东部山水新城从“谋”到“动”的跨越。
一是国家和省市给予了大力支持。去年是知识城开发建设的关键之年,国家和省市领导对知识城的开发建设给予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在中新联委会第十次会议上,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进入中新联委会议题,张高丽副总理对知识城的开发建设提出了“三个支持”,支持知识城作为国家级合作平台纳入中新联委会常设议题;支持知识城在知识产权保护及服务、科技创新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与新加坡的合作,支持在知识城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综合改革试点。胡春华书记、万庆良书记多次到知识城调研指导、现场办公。胡春华书记在充分肯定知识城合作项目推进良好的基础上,提出了“四个进一步”的要求,要求进一步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深化中新合作,进一步坚定以知识经济高端产业为主导的合作方向,进一步解决好知识城开发建设中面临的土地、政策等实际问题,进一步抓住发展机遇、加快开发建设步伐。万庆良书记在今年1月视察知识城时做出了“三个加快”的指示,要加快形成主城区和核心区框架,加快构建完善的城市功能体系,加快做大知识经济产业体系。
五是体制机制创新深入推进。形成了以《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为龙头的“1+11”规划体系,出台了《知识城条例》等一批重要法规和政策文件,在享受市一级管理权限的基础上,获得了20项省级管理权限、16项省级绿色通道。与美国兰德公司合作开展知识城创新体系项目研究,建立了知识城智囊库、项目库、人才库。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广州开发区、萝岗区机构职能向知识城实现全覆盖,整合9个业主单位组建了“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中心”。突出人才优先战略,制定实施知识城人才特区建设方案,构建了人才居住、落户、出入境等政策体系,形成有利于高级人才创新创业的特殊机制。
中新广州知识城生态低碳规划
中新广州知识城生态低碳规划作者:刘巍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18期[摘要] 中新广州知识城是中国和新加坡第三代战略合作项目,是广州实现知识经济发展,推动转型升级的新探索,是发展创新型城市的战略要求。
目前,依托广州市良好的政策基础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知识城已取得良好的发展开端,具有巨大的建设潜力,为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提供了先决条件。
[关键词]生态环境格局、低碳交通、绿色建筑、岭南建筑一、规划背景中共广州市第十次代表大会做出了走“经济低碳、城市智慧、社会文明、生态优美、城乡一体、生活幸福”的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的重大决策部署。
中新知识城作为中国和新加坡战略合作的标志性项目,是践行绿色、低碳、智慧等新型城市化发展理念的重要平台,需要将新型城市化的理念融入到空间布局和各个支撑系统。
二、区位及规划范围中新广州知识城位于广州市区东北部、萝岗区北部。
距离广州城市中心区约35公里、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25公里。
南为广河高速公路、北与白云区钟落潭镇接壤、东与增城市中新镇毗邻、西为帽峰山。
规划总面积约123平方公里,建设用地约60平方公里。
三、生态环境格局3.1 现状气候和自然条件中新知识城处于北回归线南部,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年平均降雨量为1500-1700毫米,光热资源充足。
以帽峰山、福和山作规划区的生态背景。
知识城位于两山中间地势相对平缓地带,规划范围内散布众多低矮丘陵台地和成片的水果苗木林地。
且水网密布,大小水系纵横交错,凤凰河、平岗河及其支流,以及大小水库。
可见,规划区外围丰富的山、水、田、园景观资源,构成优美的基底画面。
3.2 生态环境格局中新广州知识城是广州市“123”(即“一个都会区、两个新城区、三个副中心”)城市功能总体布局规划中东部山水新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广州城市建设重点,该地区将面临大规模开发建设。
未来将受到不断加大的人工建设和经济活动影响,怎样做才不会割裂城市生态系统与区域农业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及水生生态系统?怎样做才不会阻碍了物质与能量的循环流动?一是保障生态本底的安全性,构建良好的生态格局;二是通过生态廊道联系周边生态背景基质,生态廊道建设结合生物通道,在生物栖息地之间建立一定宽度的生物廊道,并确保廊道的宽度和廊道成分的乡土性;三是在城市建设用地间控制组团生态隔离带,控制城乡建设用地的延绵发展趋势,形成组团式的空间格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规划(2010—2020)(简要说明)2010年4月目录一、规划范围 (1)二、现状概况 (1)1、人口概况 (1)2、经济概况 (1)3、城镇建设现状 (2)三、发展目标与定位 (2)1、发展目标 (2)2、功能定位 (3)四、产业发展 (3)五、发展规模 (4)1、用地规模 (4)2、人口规模 (4)六、空间结构及布局规划 (4)1、空间结构 (4)2、主要规划用地布局及构成 (6)七、交通规划 (9)1、对外交通规划 (9)2、道路系统规划 (10)八、绿地与景观系统规划 (12)九、开发时序规划 (14)十、起步区规划 (15)附件1:概念性总体规划2020年规划总图 (19)附件2:概念性总体规划远景规划总图 (20)1 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规划(2010—2020)简要说明一、规划范围“知识城”位于广州市区东北部(萝岗区北部),距离广州城市中心区约35 公里、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15 公里。
北面与白云区钟落潭镇接壤、南面为广河高速公路、东面与增城市中新镇相接、西面为帽峰山省级风景名胜区。
总用地面积约123平方公里。
二、现状概况图1:中新知识城规划范围1、人口概况知识城范围内现有的居民点由众多零散村庄聚居点组合而成。
区内共包括20个行政村, 村民约4.5万人。
2、经济概况知识城目前总体上为准城市化地区,开发建设依托原九龙镇区沿九龙大道相对独立发展,总体上形成镇区综合服务、园区工业生产、外围农业种植的发展格局。
但镇中心区规模较小,经济基础薄弱,镇级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滞后。
农业镇特征明显,工业企业数量不多、现有工业档次低,主要为电子电器、石化、塑料制品和轻机械制造业等。
现状工业用地主要集中在规划区北部的九龙工业园,主要产业类型有电子、化工、制塑和机械制造业等。
3、城镇建设现状知识城规划区内的城镇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九龙镇区,受交通和用地条件的限制,现状九龙镇区建设规模较小,主要沿九龙大道两侧建设,建成区面积约4平方公里。
规划的现状公共服务设施主要集中在九龙镇区中心,设施等级较低,主要服务于镇区居民及周边的村民。
规划区南部的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康大学校形成了集文化教育、科图2:土地利用现状图研于一体的集聚区。
三、发展目标与定位1、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打造引领广州、广东乃至中国产业高端发展尤其是知识型经济发展新引擎⏹打造汇聚全球精英人才的人才高地⏹打造国际一流水平的生态宜居新城⏹打造中新战略合作的代表作品和杰出典范⏹打造国际化科技信息枢纽城市(2)阶段目标⏹近期目标(至2015年):知识城建设初具雏形;⏹远期目标(至2020年):初步成为世界知识经济高地;⏹远景目标(2020年以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知识经济高地。
2、功能定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战略前沿⏹国家战略产业先导区⏹珠三角产业升级引擎、体制创新先行区⏹广州都会区的先进生产服务中心⏹广州开发区“二次创业”的拓展提升区四、产业发展按照知识密集度高、市场潜力大、附加价值高、产业关联强、生态环境好的原则,重点选择发展研发服务业、创意产业、教育培训、生命健康服务、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产业等八大产业,形成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主导、高附加价值制造业和宜居配套产业为支撑的产业结构。
五、发展规模1、用地规模⏹近期(2015年):10平方公里;⏹远期(2020年):30平方公里;⏹远景:60平方公里。
2、人口规模近期(2015年)8万人,远期(2020年)26万人。
六、空间结构及布局规划1、空间结构(1)基于“井”字型快速交通骨架的轴向生长格局顺应基地南北狭长的带状谷地特征,构建沿谷地南北向拓展的城市骨架,塑造开放城市格局,有利于实现与周边地区便捷联系和整合发展。
为满足知识城与空港经济区、广州中心城区及大学城等重要城市功能节点的便捷联系和顺畅交流,构建“井”字型快速交通骨架,形成对外联系快速通道的同时,拉开城市发展的基础框架。
(2)遵从自然生态的蓝绿网络格局着眼基地良好的山水环境特色进行蓝绿网络系统的构建。
考虑到中部谷地的城市建设会对两侧山地生态系统的联系产生一定的阻隔,沿基地中部凤凰河和平岗河的分水岭建设两条东西向生态廊道,有助于生态保育和水源涵养,从而保护和提升知识城生态系统的安全。
(3)“TOD”导向的组团发展格局考虑知识城的带状组团格局,采用“TOD”模式引导组团开发,结合轨道站点形成服务中心,打造串联于生长主轴的三大公共服务核心。
另外,以生长主轴为中心向东西两侧依次递减的发展模式,可保持区内良好的生态环境。
图3:空间结构规划图2、主要规划用地布局及构成中新(广州)“知识城”选址地区用地总面积12246.49公顷,规划期末城市建设用地将达到2962.48公顷,占规划区总用地的24.19%。
(1)居住用地规划规划居住用地总面积为907.3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为30.63%,其中一类居住用地为107.26公顷,二类居住用地为605.35公顷。
用地主要分布在商业用地与研发用地之间,在中心区南部布置集中的居住及服务区。
规划在自然环境良好的区域,主要发展高素质的住房,而与各类产业用地相邻的地区,则主要发展多层居住小区。
(2)产业用地规划规划产业用地总面积890.8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30.07%。
用地包括高科技研发用地、一类工业用地(以高新科技制造业为主)面积分别为296.25公顷和594.62公顷。
在三大组团中,研发产业布局与公共服务设施、居住用地紧密结合,形成良好的交流与居住环境;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一类工业相对临近研发机构,布局于各组团外围。
(3)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规划公共设施用地总面积303.90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为10.26%。
公共服务设施按服务级别分为区域级、新镇级和小区级,总体布局采取区域级服务设施大集中,新镇级和小区级服务设施小分散的模式,形成网络化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7 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规划(2010—2020)简要说明表1:规划建设用地平衡表七、交通规划1、对外交通规划(1)高速铁路规划广惠汕高速铁路,起点设于广州北站,向东经过白云机场、增城市、惠州市后,通向汕头市。
本次规划将其调整至规划区外围通过,避免对区内用地分割。
(2)城际轨道规划穗莞深城际轨道广州段,起点设于广州北站,与广惠汕高速铁路并行,向东经过白云机场、钟落潭后,进入规划区后沿九龙大道南下,接新塘轨道枢纽站,通往东莞、深圳及深圳机场。
本次规划将其调整至沿规划图5:对外轨道网衔接规划图东部快速路西侧通过,分别在北、中、南三大组团设站。
(4)地铁线路规划规划区周边已有的地铁线路六号线(萝岗线)、地铁十四号线(从化线)、地铁十四号线支线。
10 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规划(2010—2020)简要说明规划南北轨道线北接十四号线,沿九龙大道南下,经永和开发区、东区,最后南抵西区,并预留远期往北与花都汽车城、往南与东莞轨道网对接。
(5)快速路规划“井”字型快速路网,与外围高快速路网衔接。
2、道路系统规划图6:对外路网衔接规划图建立层次分明、功能明晰、有分有合、交通分流的路网系统. 规划道路分为:高速公路、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五个等级。
八、绿地与景观系统规划规划形成“两山屏障、一廊骨架、蓝绿脉络、绿园点缀”的生态绿地结构。
1、两山屏障:帽峰山是西部生态屏障,同时也是广州市域绿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福和山是东部生态屏障,与广州西北生态大背景融为一体。
两大生态屏障确立的规划区基本的带型生态格局,也是规划区城市发展的生态边界。
2、一廊骨架:规划构建一条跨越规划区东西的生态廊道,联系东西两侧山体。
3、蓝绿脉络:蓝绿脉络将规划区两侧的山体氧源和外部风引入城市内部,让自然和城市完全交融渗透,使规划区内外绿化及生态系统联系顺畅,促进内外交换从而有利生态平衡;串连各个绿化景观节点,提高开敞空间的连续性,为市民提供易达的开敞空间。
4、绿园点缀:结合规划区内现有景观资源,如结合水库鱼塘、丘陵山体景观形成新的公共活动中心。
九、开发时序规划知识城建设将分为近期(2010-2015)、远期(2016-2020)、远景(2021- )三个阶段,2015年、2020年知识城建设规模将分别达到10平方公里和30平方公里,并在远景达到60平方公里的最终建设规模。
近期(启动期,2010-2015年)建设规模约10平方公里。
利用南部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和北部九龙工业园的现状建设基础,建设知识城起步区,完善公共设施建设,集聚高端产业吸引人才。
提升九龙工业园南部工业区的建设,升级九龙工业园的产业类型,完善配套,使其成为知识城重要的高新产业组团。
远期(滚动发展期,2016-2020年)总建设规模约30平方公里。
在近期建设的基础上,依托轨道线的开发建设,基本完成知识城南部组团的大部和中部组团东南部的建设,完善北部高新产业片区的建设。
远景(完善期,2021- )总建设规模约60平方公里。
以前两个阶段建设为基图9:分期建设规划图础,进一步完善整个知识城的建设。
15 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规划(2010—2020)简要说明十、起步区规划起步区对于知识城的总体发展起着重要的示范效应。
知识城起步区处于知识城的中南部和北部,面积约10平方公里,依托九龙大道和现有建设发展,将为知识城的发展打下基础。
知识城起步区建设范围包括:约8平方公里建设用地:即南部约6平方公里的南起步区和北部约2平方公里的新兴产业基地;约2平方公里非建设用地,指南起步区北部东西向联系两侧山体的公园绿道。
表2:近期建设用地平衡表十一、远景规划布局中新(广州)“知识城”规划区总面积约123平方公里,在远景规划中,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60平方公里,约占“知识城”用地总面积的49%。
城市建设用地以产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为主,此外还布置了一定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和开敞绿地,为“知识城”的发展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和优良的生态宜居环境。
表3:远景规划建设用地平衡表附件1:概念性总体规划2020年规划总图20 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规划(2010—2020)简要说明附件2:概念性总体规划远景规划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