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试题记叙文阅读汇编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试题汇编试题试卷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试题汇编试题试卷

2007记叙文专题(一)2007北京课标阅读《晶莹的泪珠》,完成第14-16题。

(12分)2019-2020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试题汇编试题试卷①我手里捏着一张休学申请书朝教务处走去。

②我要求休学一年。

③我敲响了教务处的门。

获准以后便推开了门,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正伏在米黄色的办公桌上,手里拿着木杆蘸水笔在一本表册上填写着什么。

"老师,给我开一张休学证书。

"④她抬起头来,诧异地瞅了我一眼,然后拿起我的申请书看着。

她很快看完了,抬起头来问:"就是你写的这些理由吗?"⑤"就是的。

"⑥"不休学不行吗?"⑦"不行。

"⑧"亲戚全都帮不上忙吗?"⑨"亲戚……也都穷。

"⑩"可是……你休学一年,家里的经济状况也不见得能改变,一年后你怎么能保证复学呢?" (11)于是我就信心十足地告诉她我父亲的精确计划:待到明年我哥哥初中毕业,父亲谋划着让他投考师范学校,师范学校的学杂费和伙食费全由国家供给,据说还发三块零花钱。

那时候我就可以复学接着念初中了。

(12)她轻轻舒了口气,拉开抽屉取出公文本在桌子上翻开,用那支木杆蘸水笔,在墨水瓶里蘸上墨水后又停下手,问:"你家里就再想不出办法了?"我看着那双充满忧郁的眼睛,突然意识到因为我的休学致使她心情不好。

她平时就是在教务处做些抄抄写写的事,我和她几乎没有说过话,甚至至今也不知道她的姓名。

我便说:"老师,没关系,我年龄小。

"她说:"白白耽误一年多可惜!"随之又换了一种口吻说:"我知道你的名字,也认得你。

每个班前三名的学生我都认识。

"我的心情忽然灰暗起来。

我没有开口。

(13)她终于落笔填写了公函,取出公章在下方盖了,又在切割线上盖上一枚合缝印章,吱吱吱撕下并不交给我,放在桌子上,然后把我的休学申请书抹土糨糊,贴在公文存根上。

2019-202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专题

2019-202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专题

2019-202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专题宝山区、嘉定区(二)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22分)婆媳微博过招孙道荣①小米是个微博控,每天都要发几十条微博,比日记还详细地记录了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引来粉丝无数。

麻烦苦恼也来了。

②一天吃早饭时,婆婆板着脸对她说□现在有的女人,不晓得照顾好自己的老公和孩子,老是在外面和不三不四的人应酬,还常常半夜不归,真是太不像话了。

虽然没有点名道姓,小米还是听出来了,婆婆这是在指桑骂槐呢。

昨晚,因为来了一个多年未见的外地同学,一帮老同学聚会,聊得比较晚。

其间,小米还用手机发了几条微博,描述了同学聚会的情形和自己的感受。

③婆婆是怎么知道的□老公不可能和婆婆讲,晚上回家时,她也是蹑手蹑脚地进了门,连澡都没敢洗,没有吵醒任何人啊。

让小米想想都怕的是,一段时间以来,只要自己有一丁点风吹草动,婆婆似乎都了如指掌,并在饭桌上旁敲侧击一番。

小米感觉自己总是被一双无形的眼睛盯着,这让她很不自在。

④一次,和小姑子闲聊,小米意外地得知,不久前,婆婆也学会了上网,而且,也注册了微博,成了一个老年网虫。

惊讶不已的小米,来到办公室,打开电脑,仔细查阅了自己的粉丝名录,发现有一个网名叫秋山听雨的,似乎对她特别关注,而且,总是跟帖点评一番,说的话,与婆婆如出一辙。

看来,这个秋山听雨,就是婆婆无疑。

⑤结婚以后,小米他们是单住的,后来,公公去世,考虑到婆婆一个人孤独无依,小米将婆婆接来和他们一起住。

说实话,婆婆的到来,给了她莫大的帮助,勤快的婆婆将几乎所有的家务活都包揽了。

婆媳关系一直也比较融洽,直到最近,婆婆的言行,才突然变得古里古怪,对小米横竖看着不顺眼。

小米恍然大悟,是自己在微博上的言行,刺激了婆婆。

在微博上,小米说的都是真心话,大实话,包括对老公的不满,对工作上的不如意,对婆婆生活习惯的不同看法,都会在微博上发泄一通,毫不隐晦。

⑥真相摆在了面前,小米犹豫了。

要不要直接与婆婆沟通下,今后别在微博上窥探自己?自己并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婆婆知道本无妨,问题是两代人的习惯、观念、态度不同,容易产生误解和矛盾。

2019-202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专题

2019-202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专题

2019-202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专题宝山区、嘉定区(二)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22分)婆媳微博过招孙道荣①小米是个微博控,每天都要发几十条微博,比日记还详细地记录了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引来粉丝无数。

麻烦苦恼也来了。

②一天吃早饭时,婆婆板着脸对她说□现在有的女人,不晓得照顾好自己的老公和孩子,老是在外面和不三不四的人应酬,还常常半夜不归,真是太不像话了。

虽然没有点名道姓,小米还是听出来了,婆婆这是在指桑骂槐呢。

昨晚,因为来了一个多年未见的外地同学,一帮老同学聚会,聊得比较晚。

其间,小米还用手机发了几条微博,描述了同学聚会的情形和自己的感受。

③婆婆是怎么知道的□老公不可能和婆婆讲,晚上回家时,她也是蹑手蹑脚地进了门,连澡都没敢洗,没有吵醒任何人啊。

让小米想想都怕的是,一段时间以来,只要自己有一丁点风吹草动,婆婆似乎都了如指掌,并在饭桌上旁敲侧击一番。

小米感觉自己总是被一双无形的眼睛盯着,这让她很不自在。

④一次,和小姑子闲聊,小米意外地得知,不久前,婆婆也学会了上网,而且,也注册了微博,成了一个老年网虫。

惊讶不已的小米,来到办公室,打开电脑,仔细查阅了自己的粉丝名录,发现有一个网名叫秋山听雨的,似乎对她特别关注,而且,总是跟帖点评一番,说的话,与婆婆如出一辙。

看来,这个秋山听雨,就是婆婆无疑。

⑤结婚以后,小米他们是单住的,后来,公公去世,考虑到婆婆一个人孤独无依,小米将婆婆接来和他们一起住。

说实话,婆婆的到来,给了她莫大的帮助,勤快的婆婆将几乎所有的家务活都包揽了。

婆媳关系一直也比较融洽,直到最近,婆婆的言行,才突然变得古里古怪,对小米横竖看着不顺眼。

小米恍然大悟,是自己在微博上的言行,刺激了婆婆。

在微博上,小米说的都是真心话,大实话,包括对老公的不满,对工作上的不如意,对婆婆生活习惯的不同看法,都会在微博上发泄一通,毫不隐晦。

⑥真相摆在了面前,小米犹豫了。

要不要直接与婆婆沟通下,今后别在微博上窥探自己?自己并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婆婆知道本无妨,问题是两代人的习惯、观念、态度不同,容易产生误解和矛盾。

【备考2020】2019全国中考语文记叙文汇编(Word含答案)

【备考2020】2019全国中考语文记叙文汇编(Word含答案)

2019全国中考语文记叙文汇编(Word含答案)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记叙文试题汇编(Word含答案)(注:先统考地区,汇编答案为标准答案的地区,答案不准确的没有收录,大概50篇左右,119页)一、(2019安徽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2分)访梅小时候,对于我们这些孩子,冬天实在单调,到处是一片白。

游戏也懒得去做,生活一下子变得索然无味。

正难熬着,奶奶说,舅爷要来家了。

我们十分高兴,盼望着他早点到。

舅爷是个画家,听奶奶说,他名气老大,在国外办过画展。

但我们翻看他的画集,却并不佩服他。

他的画简单极了,每幅画都懒得去画满,往往就是那么几块几笔水墨,那蚂蚱,似乎并不就是蚂蚱,那小鱼,似乎并不就是小鱼。

我们当时就嗤地笑.了,觉得和我们的画差不多呢。

于是乎,我们就不敬而远之了,随便着和他对话,缠他讲城市的故事,日子也觉得有些生气。

一天,他提出要出外作画,大雪天里,天地一片花白,有什么可画的呢?我们很有几分(),更有几分好奇,便闹嚷嚷地跟了他去。

山包上雪很厚,什么凹的凸的地也没有;树上,也没有一片叶子。

这里有什么可画的呢?舅爷拣着一块石头坐下,眯缝了那双眼睛,左看看,右看看,看远又看近。

足足半个时辰,才拿出画夹开始画起来了。

我们一眼一眼看,果然天地单调,画面更单调。

“单调极了,”我们说,“我们给你寻些能画的色彩吧。

”“找些什么色彩呢?”“譬如梅花,那花是多么的红呢!”“去吧,舅爷等着你们寻来最美的东西。

”舅爷笑了,叮咛我们小心去寻。

我们跑去了,先是到了东边,那是一漫斜坡,稀稀地站着几株柿树,如今光裸裸的,没有一颗红艳艳的果子,铁似的枝条衬在雪里,似乎作着沉思。

再往远去,也是一片灰白。

我们又跑到山包北边,往日里,那是个大草坝,上面有着青茵茵的草,草里长着花,黄的,红的,紫的,蓝的。

可如今,雪埋得平平的,什么也没有了。

我们又跑到山包西边,心想这儿是一定有梅的,因为长着许多树。

但是,我们细细地找了,并没有什么梅,甚至连别的什么颜色的东西也没有。

2020年中考记叙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08篇)

2020年中考记叙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08篇)

2020年中考记叙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08篇)2020年中考记叙文阅读试题及答案本文讲述了大学生XXX支教的经历,通过她的经历展现了她的性格变化和对社会的关注。

文章的标题“34个鸡蛋”则是一个重要的情节,它唤醒了XXX的善良和爱心,让她下定决心留下来帮助当地的孩子们。

XXX是一个细心体贴的人,她在餐馆中制止“我”再点两个菜,体现了她的关怀和体贴。

同时,她对社会上的贫富不均也怀有深深的怨愤。

在支教的过程中,她变得更加有耐心和细心,像一个母亲一样为孩子们分配食物。

她的善良和真诚感染了当地的孩子们,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在文章中,作者通过细腻、生动的笔触,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温暖人心的正能量。

同时,文章也揭示了当地教育的困境和社会的不公,呼吁人们关注教育事业和社会公平。

答案:1、B(XXX制止“我”再点两个菜,突出了她心思细密的特点,表现了她对学生的关怀体贴,也清晰地反映了她对社会上的极度贫富不均怀有深深的怨愤。

)2、“34个鸡蛋”这一情节是主人公XXX思想感情发生重大转变的重要(关键)情节。

正是孩子们自发送来的34个鸡蛋,深深感动了XXX,唤醒她的善良、真诚与爱心,从而让她下决心要留下来兑现她的承诺。

3、(1)第一处是环境描写,写出了路途的遥远和当地的落后,暗示了支教条件的艰苦。

(2)第二处是神态描写,写出了XXX的细致和耐心,表现了她对孩子们的关爱之情。

4、XXX是一个细心体贴、关怀体贴、有耐心和有爱心的人。

在支教的过程中,她的善良和真诚感染了当地的孩子们,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艾叶香中寻玉佩——XXX雨水催春,山茶红艳,麦苗翠绿,湖色朦胧。

艾叶清雅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让我想起了儿时的情景。

我跟着奶奶走过村头的木桥,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

沿着田间小路,我回到了老屋。

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

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详解版:记叙文阅读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详解版:记叙文阅读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详解版:记叙文阅读【2016·北京卷】(二)阅读《沙枣》完成 18-20题(共11分)沙枣梁衡记得我刚从北京来到河套时就对沙枣这种树感到奇怪。

1968年冬,我大学毕业后分到内蒙古临河县,头一年在大队劳动锻炼。

我们住的房子旁是一条公路,路边长着两排很密的灌木丛,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第二年春天,柳树开始透出了绿色,接着杨树也发出了新叶,但这两排灌木却没有一点表示。

我想大概早已干死了,也不去管它。

后来不知不觉中这灌木丛发绿了,叶很小,灰绿色,较厚,有刺,并不显眼,我想大概就是这么一种树吧,也并不十分注意。

只是在每天上井台担水时,注意别让它的刺钩着我的袖子。

6月初,我们劳动回来,天气很热,大家就在门前空场上吃饭,这时隐隐约约飘来一种花香。

我一下就想起在香山脚下夹道的丁香,清香醉人。

但我知道这里是没有丁香树的。

到晚上,月照窗纸,更是香浸草屋满地霜。

当时很不解其因。

第二天傍晚我又去担水,照旧注意别让枣刺刮着胳膊,这才发现,原来香味是从这里发出的。

真想不到这么不起眼的树丛能发出这么醉人的香味。

从此,我开始注意沙枣。

认识的深化还是第二年春天。

那是4月下旬,我参加了县里的一期党校学习班。

党校院里有很大的一片沙枣林,房前屋后也都是沙枣树。

学习直到6月9日才结束。

这段时间正是沙枣发芽抽叶、开花吐香的时期,我仔细地观察了全过程。

沙枣的外表极不惹人注意,叶虽绿但不是葱绿,而是灰绿;花虽黄,但不是深黄、金黄,而是淡黄;个头很小,连一般梅花的一个花瓣大都没有。

它的幼枝在冬天时为灰色,发干,春天灰绿,其粗干却无论冬夏都是古铜色。

总之,色彩是极不鲜艳引人的,但是它却有极浓的香味。

我一下想到鲁迅说过的,牛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它就这样悄悄地为人送着暗香。

当时曾写了一首小词记录了自己的感受:干枝有刺,叶小花开迟。

沙埋根,风打枝,却将暗香袭人急。

1972年秋天,我已调到报社,到杭锦后旗的太荣大队去采访,又一次见识了沙枣的壮观。

2019-2020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

2019-2020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

从此,在我的印象中,秦淮河与风月,与商女、人家、诗人是裹挟在一块儿的。
②当时的我没有能力走近秦淮河, 只能是心生些无端的遐想。 想什么呢?想秦淮河的风
月,历经六朝撂下来是不是可以撂成一摞诗册了?想有谁可以测知秦淮河里究竟融了商女胭
脂红多还是融了商女相思泪多?想秦淮人家是谁?是酒家、
船家、 商家、 女人家?是酒家的
对先生上课的崇拜(爱国精神的敬佩;美好人格的赞颂;独特个性的欣赏……)
(共 6 分。结合原文 1 分,说出情感 2 分,谈出理解 2 分,语言表达 1 分。学生任一个
角度谈出理解即可)
大兴区
(一)阅读《人在胡同第几槐》,完成第 15— 17 题。(共 15 分)
人在胡同第几槐 刘心武
①五十八年前跟随父母来到北京,从此定居此地再无迁挪。 ②北京于我,缘分之中,有槐。童年在东四牌楼隆福寺附近一条胡同的四合院里居住。 那大院后身, 有巨槐。 那株巨槐, 仰起头, 脖子酸了, 还不能望全它那顶冠。 巨槐叶茂如伞,
有关系的。一是一,二是二,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心口如一,义无反顾。他的人格,是一
首诗。
⑥能为闻先生塑像的理想人物,是罗丹。可惜罗丹早就死了。
⑦在西南联大旧址,现在的西南师范学院的校园中有闻先生的全身石像,长髯飘飘,很
有神采。
⑧闻先生遇难时,已经剃了胡子,那时抗战已经胜利。我建议在闻先生牺牲的西仓坡另
叶姑娘,如果是秋天就戏说来江南贡院考试的才子唐伯虎的风流韵事…… ④后来,我读大学时,读到了朱自清、俞平伯两位散文大师的同题美文
《桨声灯影里的
秦淮河》, 对秦淮河有了新的感悟。 两位大师因为生活经历和对事物感悟的角度不同,
写出
来的文章或重于抒情或偏于状景,伯仲难分, 均是千秋文章。 这时的秦淮河,已然没了六朝

中考真题——记叙文10篇

中考真题——记叙文10篇

中考真题——记叙文阅读1.2019湖北武汉,12——15题,22分占了命运的便宜①回乡过年,带小外甥去小店买花炮,回来路上听见有人喊他名字,我正要回头,却听小外甥压低声音说,快走。

我还没反应过来,他已经一溜烟跑回家了。

我转过头,看见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小男孩愣愣地站在远处,无所适从的样子。

②回到家里,小外甥说那是他同学,不过大家都不跟那小男孩玩。

小男孩有时撵着跟人家玩,有时候又会莫名其妙地骂人,甚至动手,下手还特别重,有次把一个男生的耳朵都打出血了。

④为什么会这样呢?小外甥的爸爸告诉我,小男孩没人管,妈妈几年前就没了,爸爸在外面打工,也不怎么回来,他跟着爷爷奶奶住。

④父子俩的话帮我拼凑出小男孩的处境:他打小没有父母照顾,家里经济条件较差。

他既孤单又暴躁,想靠近同学,又无法采取正确的方式,所以被孤立。

⑤我力劝小外甥对他好一点,还想买个礼物让小外甥送给他,小外甥统统不以为然。

我想这也非一人之力所能改变,就给他们老师写了一封信,让小外甥交给老师。

⑥倒不是因为我天性善良,更多的是不安全感使然。

这种不安全感包括两方面,一是我担心将来会在社会新闻里看到这个孩子。

⑦这些年新闻里的恶性事件,很多作案者都有着被伤害的童年,但人们往往拒绝倾听他们的童年故事。

倾听并不意味着原谅,只是让人思考,有没有可能事先防范。

如若他们都能够得到公正的对待,有些事情也许就不会发生。

⑧《红楼梦》里薛宝钗就深谙这一点。

探春把土地承包给那些“本分老诚能知园圃”的人,这样能够让土地的价值最大化。

但是,有获利的人,就有吃亏的人。

宝钗敏锐地指出,大观园的建设者们都有享受红利的权利,若有人是仗着某些先天优势而获利,那些未承包到土地的人必然觉得不公正,这种不公正就会引起敌意,那么,对不起,谁也不是没有杀伤力的。

⑨这是第一个层面上的不安全感,还有更深层面的,是我从这个孩子身上想到了自己。

⑩我们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却有可能输在终点线前,因为我们谁也不知道自己的明天会怎样。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技巧专项复习试题含解析9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技巧专项复习试题含解析9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技巧专项复习试题含解析9(二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题。

①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②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③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④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烧。

1.写出领起②、③句的一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语段中表明“变化之速、寒威之烈”的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语段中处处洋溢着作者什么样的豪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二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题。

听人事背地里谈论,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逃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

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抄抄书,换一碗饭吃。

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

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

如是几次,叫他抄书的人也没有了。

孔乙己没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

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

1.从记叙的顺序来看,这个语段在全文的结构中应该属于______________2.语段介绍了孔乙己的______________、营生手段、______________、好品行四个方面的情况。

也同时介绍了孔乙己有一种好品行,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他的某种性格注定了这种好品行是不能长久保持下去的,这种性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长大后,要想不成为孔乙己式的人物,从现在起,我们应该怎样去面对学习和生活?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二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中考试题汇编——记叙文阅读《灯》(含答案详细解析)

中考试题汇编——记叙文阅读《灯》(含答案详细解析)

中考试题汇编——记叙文阅读《灯》(含答案详细解析)**省**市20**年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及升学考试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灯侯发山①周末,小伟回乡下看望父亲。

②看到小伟回来,父亲的眼角、眉梢,还有皱纹、舒心的笑意都一起弥漫出来。

小伟算个孝子,虽然在城里上班,平时没少回家看看,有时忙,回不来,打个电话,或是在微信上视频聊天,这一切都让父亲自豪、欣慰。

③吃罢晚饭,父亲提出要带小伟到东江钓鱼。

晚上钓鱼?黑灯瞎火的能钓到吗?父亲要给自已做鱼吃?还是父亲缺钱花啊?小伟心里打了不少的问号,嘴上还是爽快地答应了。

④小伟知道,人上了年纪,往往跟小孩子一样,会做出一些看似可笑或是愚蠢的事。

他还知道,顺着老人的意思就是最好的孝顺母亲死得早,是父亲一把屎一嘴饭把自己带大的,风里来雨里去,靠捕鱼供自己吃喝,供自己上学。

小伟毕业参加工作后,想把父亲带进城,父亲执意不去,说自己在乡下习惯了,小伟也就没再坚持。

他心里清楚,最主要的,家里有母亲的影子和味道,父亲舍不得离开。

⑤来到江边,天已经完全暗下来,江和天似乎连接到一块儿了,只能听到江水不安分的波涛声。

⑥父亲没有拿出鱼竿,没有带鱼饵。

小伟以为父亲忘了,正要自责自己没有提醒他,父亲笑了笑,说,孩子,不用鱼竿,照样可以钓鱼。

小伟吃惊不小,心说父亲什么时候会徒手逮鱼了?从未见过,也从没有听说过啊。

难道是父亲早就有的绝技,今天要露一手给自己瞧?小伟正在胡乱猜测,父亲拉着他来到浅水处,让他往水里看。

顺着父亲的手势,小伟辨认天,才看清水底下有个闪闪发光的东西。

那是什么?小伟心里疑惑,正要问父亲,父亲说,小伟,那是蛤蟆鱼,也叫老头鱼,学名安康鱼。

还有这种鱼?它怎么会发光呢?小伟惊诧不已。

他又往水里细看,看到这种鱼头顶上有一根钓竿,这根钓竿不时会发出星星一样的闪光,像一只悬挂明灯的钓鱼竿。

⑦父亲说,蛤蟆鱼基本上是吃等食的,平时潜伏不动,以背鳍笫一棘的皮瓣为钓饵,诱捕那些趋光的鱼虾类。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厉彦林/文有删改)1.本文标题的作用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从第①段看,本文记叙的顺序是什么?那么,删去开头画线部分是否更简洁?请说明理由。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文章第②段中加点(挂)字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②段中与结尾画线句相呼应的那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5.分析第③段说明文字在本文中的作用。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根据语境推断④段中加点词语(星星点点)的具体含义。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文中反复说煤油灯的光亮如荧微弱有些昏暗如豆的用意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文章的记叙对象②全文的记叙线索2.①倒叙②不行,先开篇点题,对煤油灯做必要的交待以引起读者的关注,然后引出回忆。

3.形象传神:①写出山的高和坡的大,暗示了村庄周围的环境。

②写出村庄的僻陋。

4.给我的童年升起了一道生命的霞光。

5.①将制作过程写得丝毫不差,突出煤油灯在我心中印象的深刻程度。

②写出我的全神贯注和全情付出。

中考记叙文阅读及答案10篇

中考记叙文阅读及答案10篇

中考记叙文阅读及答案10篇例【一】(2020·黑龙江绥化)阅读《鹅毛压得父亲喘》,完成下面小题。

①每到冬季,父亲都要去收鹅毛,此时乡下的养鹅人,都会把鹅毛拔下来卖钱。

父亲便拿着麻袋和扁担,走村串屯地上门去收,早出晚归。

②天一黑,我就跟姐姐站在村口的冷风中,等待父亲的归来。

有一年,父亲身体特别弱,“鹅毛担子”一上肩,就大口大口地又喘又咳,为此每次看到父亲,姐姐便会飞快地跑过去,接过他的担子,父亲便如释重负,一下轻松很多。

年幼的我很是不懂,那鹅毛担子,分明很轻盈,我曾挑过几次,看似鼓囊囊的两麻袋,其实一点都不重,轻如鸿毛呀,可为何在父亲的肩上,却是那般沉重,压得他直喘呢?③晚饭后,父亲拨亮带玻璃罩的油灯,借着灯光,将收来的鹅毛,全部摊放在屋内,然后打开家里的所有门,让阵阵萧萧北风穿屋而过——他要一边拨弄,一边利用那又冷又硬的北风,将鹅毛中最轻,最软,也是最值钱,最有用处的鹅绒,吹分离开来,另作他用,吹不起来的则卖给毛厂。

④如若吹进来的风不够大,父亲就拿扇子去扇,被他扇起的鹅绒,恰似屋外飘扬的雪花,片片雪白,凌空飞舞。

父亲一边扇,一边剧烈地喘着、咳着,形单影只地被一片“雪白”若隐若现地裹挟着,碰触着,吞没着……?他从不让我和姐姐帮忙,而让我们去学习。

⑤父亲为何气喘和咳嗽得那么严重,我从不知其因。

我更不明白,为何村里别的成年男子,都去集体的队里上工,挣工分,可他却不去,而让柔弱的母亲去?⑥母亲白天上工,晚上还要给有钱人做羽绒鞋,好赚些手工费,供我和姐姐读书,父亲分拣出的鹅绒,正是她做鞋时所需的填充保暖材料。

母亲的手很巧,做出的羽绒鞋暖和得很,极受镇上的居民欢迎,尤其是临近春节的腊月,订做羽绒鞋的人很多,母亲要整宿地去做,天快亮时才能和衣躺会儿。

⑦更糟的是,我家的泥墙草屋,也在那年的一场暴雪中坍塌了,一家只能住进一间四面都漏风的草棚里。

晚上归来,母亲仍要在草棚里做鞋,父亲分过鹅绒后,还得去垒房子——取来半干半湿的田泥,赤脚将它们一脚脚地踩熟,踩得有黏性和劲道,之后再用它们去垒墙。

2020中考语文必备:19年中考语文真题-记叙文阅读(全国版)

2020中考语文必备:19年中考语文真题-记叙文阅读(全国版)

第四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十三记叙文阅读类型1 叙事散文:成长故事一、(2019·盐城)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芬芳的蜡梅花秦湄毳①天空飘着雪花,和雪花一同落在我手中的还有朵朵芬芳的蜡梅花——几个学生随信寄来的,我不禁带着微笑想起那群学生……②秋风扫净落叶的时候,学校临时安排我接管初三的一个班,这个班里有几个出了名的“捣蛋鬼”。

③一进教室,我就看见靠门的小书桌边缘刻着一个“恨”字——而且右边多了一点,我知道这是一群“恨错了”的孩子,我笑了。

我微笑着说:“孩子们,我有一个难题,请帮助我解决。

”他们停住了嚷嚷,睁大眼睛望着我,眼神很丰富:有吃惊,有冷漠,有怀疑,有猜测……这么多样的眼神一齐注视我,我也有些慌神,不由歪了一下身子,我掩饰地清着嗓子说,“我做教师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我的烟炎愈来愈严重了,我今年30岁,可我的声带却未老先衰,恐怕有300岁的年纪了。

”听到这里他们中不少人笑了,有情不自禁笑的,也有故意大声呵呵的、但我发现他们的衣情里没有恶意。

我放心地笑了……④接下来的情形可想而知,他们卖力地献计献策,我一一点头说“试过了”。

最后,他们有些泄气,有的已开始“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我想我得实施我的“底牌”方案了,否则这只能是疲软无效的“情感搭讪”。

突然,我听见小胖说,“我知道一个方法,就是用蜡梅花拌蜂蜜……”这就是我要等的那个孩子,他终于发话了,我早知道他是这个班的“七寸”。

我说,“是吗?这个办法倒还没试过……”⑤窗外,飘着雪花。

我和小胖这些孩子的对话也像雪花一样落进彼此心里。

显然,他们开始配合我“帮助”我了。

⑥其实,我只需要他们的配合,并不指望他们的“药方”,事实上,他们在卖力地“帮助”我,放弃了属于自己的玩乐时间,为我寻找新鲜的腊梅花……⑦有一天,他们的“小神探”跑来给我说,“老师,小胖领着我们找到一片蜡梅树林,我们摘了一些在家晾着呢,等干了给你拿来,”我呆了,想着他们可别“毁林”啊。

2019-2020年中考记叙文阅读试题试卷

2019-2020年中考记叙文阅读试题试卷

2019-2020年中考记叙文阅读试题试卷(一)知识点梳理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引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精华试题汇编(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精华试题汇编(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精华试题汇编(人教新课标版)一、河南省阅读下文,完成8-12题。

漓江情韵雨霏霏,雾茫茫。

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

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鳊织成篇。

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

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

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

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你好一”我顿时愣在那儿了。

还没客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

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竞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

鹦鹉觅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

”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

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

终于,a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

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

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

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

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肫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

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

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上船来吧!”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备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痰人。

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

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

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

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

”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

“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

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记叙文阅读及答案(精编版)

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记叙文阅读及答案(精编版)

2020年全国各省中考语文试题汇编——记叙文阅读及答案说明:本试题汇编来源于2020年全国各地100余份中考语文试题,每8个阅读编为一组,是谓一套。

共6套,96页,均有答案。

2020年非连续文本阅读和散文阅读较2019年有所增加,故记叙文阅读相对少了一些。

第一套中考记叙文试题汇编【一】(2020年中考·河南卷)我的太爷老师①我的家乡在西北高原上,那是一个贫寒闭塞的小山村。

村子的中间有一个小学堂,学堂里有几排高低不等的长桌和板凳,西墙上挂着块小黑板。

②学堂只有一个老师,官名漆润江,四十多岁,民办教师。

农村人讲究辈分,我叫他太爷。

他有个绰号叫“行人”,“行人”就是能干能行的意思。

他很早就入了党,作宣传抓革命,样样在行。

他精于木工、画画,还会女红,村里唱戏穿的各类戏服,绝大部分出自他的手,最厉害的是,他还担任村里社戏的总导演和主演。

太爷做老师的时候,把自己这十八般武艺发挥得淋漓尽致,使他的学堂在全县大有名气。

③学堂只有一间教室,但太爷调配得次序井然。

他教完一年级生词,就让他们在外面的窗台下对着太阳去狂喊狠读,再教二年级或者三年级,互相岔开,互不干扰。

他教书有声有色,形神兼具。

有娃问,“拖”宇是个啥?咋个念?太爷就拽着他的手满院子跑,直到他说出“拖”字来才放手,从此他永志不忘。

我至今还记得他教《草原英雄小姐妹》时声嘶力竭地喊:“龙梅——,玉荣——,你们在哪里?”喊得我们都为英雄小姐妹揪心。

④那年月课本经常不能按时到,好在每年的课本也没有什么区别,太爷就抄在黑板上让我们跟着抄。

没有复写纸,他有时一页一页地抄下来,发给大家。

我觉得他抄得比课本还要好,可惜那些宇纸都已经不存在了。

⑤太爷对我们纪律的要求有些酷苛,不许迟到,更不许逃学旷课。

如果谁没来上课,太爷会派一个娃子去他家请,如果还不来,就派四个男娃去抬。

所以如果不想上学,我们哪怕跑到野地里去,也不敢在家里呆着。

如果你今天没有来,那明天一大早提前去,把学堂打扫得干干净净,太爷才不会处罚你。

2019-2020-201X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精选(20)-word范文 (4页)

2019-2020-201X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精选(20)-word范文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201X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精选(20)二十,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11-18题。

(25分)溃散的黑暗赵丽宏①我的眼前闪动着一双乌黑的眼睛。

在这双眼睛里,世界是一片无穷无尽的黑暗,然而它们执著地亮着,寻觅着旁人无法体会的光明。

②大约是10年前,记者吴斐告诉我,上海盲童学校有一个盲姑娘,叫杜琼,喜欢文学,喜欢朗诵散文和诗歌,很希望得到我的书。

这样的要求是不能拒绝的。

我把刚出版的散文诗集《人生遐思》寄给她时,心里纳闷:一个双目失明的孩子,怎么读书?③不久,我就收到了杜琼的信。

信很厚,是盲文,用针在厚厚的纸上刺出来,必须用手指来读,我当然读不懂。

不过,信中附了她父亲的译文。

她在信中告诉我:我朗诵了你书中的很多作品,以后我把录音带送给你。

这是我收到的第一封盲文来信。

④她真的给我送来了录音带。

那天,她由父亲陪着来到我家。

如果事先不知道,我真看不出她是个盲人。

那一双乌黑的眼睛,很神气地睁着,仿佛世上所有的光明都在她的视野里。

她微笑着,用清脆悦耳的声音大声说话,客厅里回落着她的笑声。

她告诉我,她准备把这本书翻译成盲文出版。

她这么说,我报之一笑。

我问她,将来毕业了,准备做什么,她想了想,答道:我很想到广播电台做一个播音员。

我看不见,但我能说,可以把心里想的都告诉别人。

我想搞盲人教育,譬如,教育人学会用电脑,他她们能像明眼人一样面对生活。

她的这些想法使我惊讶,当时,电脑对大多数明眼人来说还是一个神秘莫测的东西,她竟然已经异想天开了。

这是她的美好愿望,有愿望,总是好事情。

对一个盲人来说,最可怕的大概就是对生活失去信心。

而眼前的这个盲姑娘,对一切都充满了兴趣。

这些兴趣,能不能将她引向理想的光明境地呢?⑤我听了杜琼朗诵的录音。

她的声音柔和甜美,热情洋溢,对散文和诗的意境有独特的感情,这声音里有一个中学生的天真烂漫,也有一个生活在黑暗中的人对光明的憧憬,而这,决非一般的孩子所能表达。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记叙文阅读理解(含答案)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记叙文阅读理解(含答案)

中考语文真题汇编---记叙文阅读理解父亲的长笛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

那时,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唱。

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

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

邻居们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笛长横放嘴边。

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

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

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

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

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

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

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

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子哭了。

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

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

渐渐的,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

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

可事情就是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

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啊,扫大街还忘不了吹笛子!”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

她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着了!”“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

“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长大的呀!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一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你听……父亲的沉默和母亲的训斥并没有打动她,她还是悄悄地拿走长笛,扔进了城外的小河里。

2019-2020年中考语文阅读题复习 记叙文全新思维

2019-2020年中考语文阅读题复习 记叙文全新思维

2019-2020年中考语文阅读题复习记叙文全新思维在一座山上,有两个兵:老兵和新兵。

他们同守一个山洞,至于那里面“藏”着什么,他们一无所知,一把大锁锁住了厚实的铁门。

日子过得百无liáo lài,今天是昨天的复印,明天又是今天的翻版。

老兵的日子倒有点色彩,按规定老兵每个星期可下一次山,去镇上买来柴米油盐,并从连部带回报纸和信件。

老兵总是在新兵羡慕的目光中下山,在新兵企盼的目光中上山。

这次老兵下山,为新兵带来了一束鲜花。

老兵说:“这鲜花是山下卖花姑娘送的。

她听说你守山很孤独很单调,就托我给你束鲜花。

”新兵的眼里突然闪出亮光,年轻的脸上有如鲜花般灿烂,捧鲜花的手也不禁抖了起来。

新兵把鲜花小心翼翼地插入瓶中。

鲜花枯萎了,也舍不得扔。

一个星期后,老兵又下山,上山时又带来了一束鲜花。

“班长,这星期咋过得这么快?”新兵手捧鲜花,迷惑地问老兵。

老兵笑笑,说:“那姑娘想见你,我对她说这是军事禁区,任何人不得上山。

那姑娘就让我带你一起下山,我告诉她你不能下山,要守山的,她又问我啥时候能见到你,我说待我退伍后你成了老兵,她就可以见到你了!”新兵心里就油然而生企盼,盼日子快快地过,盼自己早日成为老兵。

有一回老兵没有带鲜花上山。

新兵有些失望:“咋没有鲜花呢?”老兵说:“我没见到那卖花姑娘。

”新兵一脸焦虑:“是不是病了?”“我不太清楚。

”老兵回答,“可能是她家里有事吧。

”这一周新兵有了度日如年之感,病恹恹的。

老兵就劝新兵耐心等待,说卖花姑娘还会给他送鲜花的。

老兵再度下山,上山时又为新兵带来一束鲜花。

新兵的脸又如鲜花般灿烂起来。

“班长,她上个星期咋没卖花?”“双抢耽搁了呗。

”新兵吁了口气。

新兵一次次地问老兵:“那姑娘长得啥模样?”“跟花一样美!”“到底怎样美?”“你自己想吧。

”新兵开始勾画卖花姑娘的模样:秀发飘飘像瀑布,眉毛弯弯似柳叶,眼睛水汪汪如清泉,嘴唇樱桃一样红,还有那杨柳一样婀娜多姿的身材……想着想着,新兵的脸蛋便有些发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中考试题记叙文阅读汇编201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创新的快乐从哪里来邓中翰①我国著名数学家谷超豪院士,曾将自己的三大研究领域——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亲昵地称为“金三角”,并告诉别人:“别看它们表面上枯燥,其实只要深入进去,就会发现其中奥妙无穷,充满快乐。

而正是这快乐给予了我无穷的动力。

”谷先生的数学人生启示我们,科研工作者要在创新之路上不断前行,不可缺少那种发自心底而又融入生活的创新的快乐,否则就缺少了动力。

可是,在很多人眼里,科研创新是艰深、枯燥、乏味的“苦差事”,又如何成为快乐的源泉呢?其实快乐就来源于创新的各个环节:从源头到过程再到结果。

②创新的快乐,基于对科研的热爱......。

许多从事基础创新科研的学者,对自己所研究的学问怀有真诚的喜爱、极大的兴趣、澎湃的激情与乐道的情怀,把治学作为人生最高价值来追求。

科学巨匠们都有这样的心得:搞科研要有对科研的热爱。

【甲】有了这种热爱,学者们才会对艰辛的研究工作甘之如饴,兴味盎然,产生创新的恒久动力,在创新之路上越走越远。

③创新的过程.....虽然充满着艰难曲折,但其中却有着无限的乐趣。

从谷超豪到邓稼先、孙家栋,科学家们或埋头于复杂的数字演算,或跋涉在人迹罕至的荒漠,或坚守在偏僻孤寂的实验室,虽有艰辛,但乐趣无穷。

【乙】为了科技攻关,科学家们战胜了无数的挑战,攀登了无数的险峰。

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享受着因不断畅想、发现、创造、超越而带来的种种乐趣。

④创新的快乐,还在于对创新成果的分享........。

爱迪生用电灯给人类增添光明,袁隆平用杂交水稻为人类解决温饱,高锟用光纤使人类加强交流……一直以来,全球的科学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让全人类共享科技进步的成果。

【丙】用创新成果为大众创造美好生活,是科研工作者最大的快乐。

⑤科技创新事业,因其兴趣的基础、挑战的过程和共享的目的而充满了魅力,带给了科研工作者无限的快乐,也因为这样的快乐,创新智慧才会竞相迸发,创新成果才会大量涌现,国家自主创新的步伐才会坚实有力。

(有删改)------------------【注】①邓稼先,我国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两弹元勋”。

②孙家栋,我国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

③袁隆平,我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④高锟,华裔物理学家,被誉为“光纤之父”。

18.文章第①段引用谷超豪院士的事例意在表明。

(不超过25个字)(2分)19.阅读第②-④段,简要分析为什么说创新的快乐来源于“对科研的热爱”、“创新的过程”和“对创新成果的分享”。

(3分)答:20.根据文意,将下面三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

(3分)①孟子认为,独乐乐,不若与众乐乐(自己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不如与众人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

②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③俄国文学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幸福的斗争不论它是如何的艰难,它都不是痛苦,而是一种快乐。

”【甲】处应填:【乙】处应填:【丙】处应填:18.答案:创新的快乐是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

19.答案示例:对科研的热爱可以产生创新的恒久动力,在创新之路上越走越远;创新的过程可以使人享受到因不断畅想、发现、创造、超越而带来的种种乐趣;创新成果的分享为大众创造了美好生活,这正是科研工作者最大的快乐。

20.答案:【甲】②【乙】③【丙】①2010年北京燕山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蔽人①“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蔽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主张以存疑的态度来对待他人的意见和学术观点,同时又主张客观看待自己的意见和学术观点,反对独断专行。

这种态度对于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②不以人蔽己,可以解疑解蔽,推动认识的前进。

鲁迅说:“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是不会有真的新文艺的。

”文艺如此,科学亦然。

普朗克教授虽然提出了量子力学假设,但因为这一发现破坏了他一直虔诚奉为权威的牛顿的完美理论,所以他宣布取消自己的假设,物理学理论因此停滞了几十年。

而25岁的爱因斯坦不以人蔽己,他赞赏普朗克的假设并向纵深探索研究,提出了光量子理论,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

随后他又锐意打破了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论,创立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

事实上,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因受种种条件的限制,往往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程度的表面性与片面性。

谁也不可能“一眼望穿天下事,一书写尽天下理”。

如果对别人的观点理论全盘接受,也许就会被错误见解蒙蔽头脑而一错再错了。

所以,只有具有不以人蔽己的精神,才能去鉴别前人认识的对错,才能在实践中去认真考察,不断思考,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建树。

③不以己蔽人,可以解放思想,让许多后进者创造出比前人更高的成就来。

罗蒙洛索夫在德国留学时,指出老师沃尔夫的一个论点有错,沃尔夫这位欧洲著名科学家,在自己学生的真知灼见面前,欣然认错,并鼓励他写成论文在校刊上发表。

应该说,罗蒙诺索夫后来之所以能够在化学、物理学、天文学等许多领域都取得了杰出成就,被人称为“俄罗斯科学之父”,这与他在前进道路上遇到了像沃尔夫这样不以己蔽人的前辈有关。

正是在这些“不以己蔽人”的学者名家的引导下,更多的人才能推陈出新,获得了比前人更高的成就。

④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能够做到不以人蔽己,敢于否定别人的错误认识,固然不容易,但是要想做到不以己蔽人,勇于否定自己的错误见解,就显得更加困难些。

值得庆幸的是,大多数科学家,不仅具有“不以人蔽己”的勇气,而且具有“不以己蔽人”的胸怀,科学因此而发展,社会因此而进步。

⑤科学的昌明,社会的进步,需要大力发扬“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蔽人”的精神。

19.选文要阐明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分)答:20.第○2段与第○3段的论证角度有什么不同?(3分)答:21.读罢本文,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简要作答。

(3分)答:(三)《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蔽人》(共7分)19. “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蔽人。

”( 1分)20.示例:两段文字的指向性不一样。

第②段侧重于阐述以存疑的态度来对待别人的意见和学术观点,从而解疑解蔽,有所发现,有所建树。

第③段侧重于阐述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意见和主张,从而推陈出新,获得比前人更高的成就。

两段文字相互补充,使全文的论证更具有逻辑性和说服力。

(共3分。

每点1分)21.答案:略。

(共3分,交代启示1分,展开简要说明2分)2010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成熟的稻谷会弯腰野泉电视节目主持人李咏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谈到自己婚姻幸福的秘诀。

他说:“夫妻之间难免会因为争吵失和,我每次吵架后总是首先向妻子认错。

”记者问道:“如此一来,您不觉得很没面子吗?”李咏笑呵呵地说:“成熟的稻谷才会弯腰。

”成熟的稻谷才会弯腰,这是一句多么朴素而深刻的哲言。

成熟的稻谷之所以会弯腰,是因为它经过默默地孕育已经结出成熟的果实。

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忽视了这个道理。

难怪孟买佛学院将弯腰作为学生入学的第一课。

孟买佛学院是印度最著名的佛学院之一。

在它的正门旁边开了一个小门,门高l.5米,宽40厘米。

一个成年人进去,不仅要侧身,而且还得弯腰,否则就是碰了壁也无法入内。

所有新来的学生,都会由他的老师带领着来到这个小门前,弯腰进出一次。

老师教育大家说:大门当然进出方便,但是很多时候,我们要进入的地方没有很宽阔的大门,或者,有的大门不是随便可以进入的。

这个时候,只有学会了弯腰侧身、暂时放下尊贵和体面的人才能进入,否则你只能被挡在门外。

这是佛家的哲理,其实也是人生的哲学。

你留意过大雪过后的雪松吗?它的树枝因积雪而压弯了腰,低垂下来。

第一次看的时候我曾这样想,不是“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吗?雪压青松也弯腰,岂不愧对先人的赞誉?思绪一闪而过,眼球早被另一雪景吸引。

人行道上的梧桐,虽然它们也高低错落,交叉穿梭,但却有很多枝条因不能弯腰而被雪压断了。

原来雪松之所以在大雪的重压之下弯下腰来,为的是不让自己折断,为的是往后的日子继续挺拔向上。

原来,弯腰并非就是软弱,而是一份弹性,一种韧性,是生命的一种更深刻的睿智!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些弯腰成就了他们,让他们从凡人走向圣贤。

需要指出的是,弯腰并非毫无原则的妥协,二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

对于外界的压力,我们要尽可能地去承受,在承受不住的时候,不妨弯一下腰。

是的,有时弯腰就如同蝉蜕。

那不是倒下,而是通过自身的改变,来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摘自2009年11月20日《广州日报》,有改动)18.阅读全文,谈谈你对标题“成熟的稻谷会弯腰”的理解。

(4分)19.孟买佛学院将“弯腰”作为学生入学的第一课有什么目的?(4分)20.列举雪松后,作者为什么还要举梧桐的例子?请谈谈理由。

(4分)21.请分析最后一段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4分)有时弯腰就如同蝉蜕。

22.请结合你的一次“弯腰”经历,谈谈你对“弯腰”的认识。

(4分)18.“弯腰”就是暂时放下尊贵和体面。

“成熟的稻谷会弯腰”是说一个成熟的心智,要善于通过自身的改变,选择“暂时的放弃”,以弹性和韧性,求得一种更为深刻的生命睿智,从而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19. 孟买佛学院将“弯腰”作为学生入学的第一课,是要让学生明白:“很多时候,我们要进入的地方没有很宽阔的大门,或者,有的大门不是随便可以进入的。

这个时候,只有学会了弯腰侧身、暂时放下尊贵和体面的人才能进入,否则你只能被挡在门外。

” 20.列举雪松证明了“重压之下弯下腰来,为的是不让自己折断,为的是往后的日子继续挺拔向上”的道理后,再举梧桐的例子,从反面证明“不弯腰被折断”的道理。

这样的正反对比论证,更全面,更辩证,说服力更强。

21.蝉蜕是为了新生,“有时弯腰就如同蝉蜕”,比喻“弯腰”也是人的一种新生方式,通过“弯腰”这种自身的改变,来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22.示例:我从来就是一个莽撞之人,眼里夹不得沙子,对别人“侮辱”之事,非要争斗得你死我活方可罢休。

有一次,一个我经常看不惯的人口出狂言,侮辱我妈。

我火冒三丈,提起凳子就像那人砸去,结果将那人砸得鼻血长流。

万幸的是,没有砸出大问题,现在想来就后怕,如果砸出大事来,后悔的一定是我。

这件事让我看到了自己性格中的莽撞成分,我要改改自己了,要学会弯腰,训练自己的韧性,磨砺自己的好性格。

2010年浙江温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为汉语的处境忧心不平卢新宇⑴最近,一则关于汉语的消息让人百感交集。

⑵上海举行的一项翻译大赛爆出冷门:由于缺乏最好的译文,大赛不仅一等奖空缺,还将二等奖颁给了一位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其原因不仅在于他突出的英文水平,更在于他“流畅、优美的中文表达”。

相形之下,国内选手提交的相当多的作品言不达意,其中用词不精当、标点符号误用等小错误“更比比皆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