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原理实验指导手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
第1部分实验箱使用基础
1.1各实验模块介绍
一、实验模块
RZ9681型现代通信技术平台采用基于操作系统的智能主控系统和实验模块结构,形象展示实验原理、操作步骤,有助实验原理理解、设备维护和功能升级扩展。
配置模块支持通信原理课程的原理实验、系统实验、二次开发实验等,模块既能完成对应的实验内容,多模块级联配置后,能构成完整的基带通信系统或频带通信系统。
在本节中对标配的实验模块进行介绍:
系统标配了以下几种实验模块:
●智能主控系统;
●基带数据产生与码型变换模块-A2;
●信源编码与复用模块-A3;
●信道编码与频带调制模块-A4;
●纠错译码与频带解调模块-A5;
●信源译码与解复用模块-A6;
各个模块之间由CAN总线通信,因此在实验时可以通过主控屏幕对各个实验模块的工作状态和参数进行设置,代替了传统的跳线器,切换开关等方式。
每个模块均采用了ARM+FPGA的软件无线电架构模式,由ARM做为主控芯片,负责和主控模块的通信和参数设置;而FPGA模块则运算各种类型的算法,完成通信过程中不同的子功能模块。
由于每个模块一般运行一个类型的实验,如信道编码会同时运行汉明,循环,交织,卷积等实验,可以通过状态设置切换各个模块的功能输出。
1.2实验平台操作及注意事项
一、实验平台基本操作方法
在使用实验平台进行实验时,要按照标准的规范进行实验操作,一般的实验流程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将实验台面整理干净整洁,设备摆放到对应的位置开始进行实验;
(2)打开实验箱箱盖,或取下箱盖放置到合适的位置;(不同的实验箱盖要注意不能混淆);
(3)简单检查实验箱是否有明显的损坏;如有损坏,需告知老师,以便判断是否可以进行正常实验;
(4)为实验箱加电,并开启电源;开启电源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实验箱电源指示灯,如果指示灯状态异常,需要关闭电源,检查原因;
(5)实验箱开启过程需要大约30s时间,开启后可以开始进行实验;
(6)实验内容等选择需用鼠标操作;
(7)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打开置物槽,选择对应的配件辅助完成实验;
(8)实验完成后,关闭电源,整理实验配件并放置到置物槽中;
(9)盖上箱盖,将实验箱还原到位。
二、实验平台系统功能介绍
实验平台系统分为八大功能板块,分别为实验入门、实验项目、信号源、误码仪、二次开发、实验测评、固件更新、系统设置。
三、实验平台系统实验方法
在实验箱右侧预留了鼠标接口,在实验时,主要通过鼠标进行操作完成实验,实验前可以先熟悉一下实验箱的的操作使用习惯。
编写常识
在编写过程中,默认采用了一些习惯用语,下面将部分习惯用法给出说明,以便理解。
(1)在实验中,每个板子均有测量点和对应的铆孔,测量点和对应铆孔在电路板短接,信号相同(除频带解调模块A5有几个不对应外);测量铆孔采用xPxx
的命名规则,其中P前面的数字代表板号,P后面的数字代表该铆孔在板子上
的序号。
例如1P2和2P3分别对应了板1上的测量孔和板2上的测量孔。
(2)实验中连线时需要注意,连线铆孔分输入孔和输出孔。
在实验室先要确定每个铆孔的功能,原则上不能将两个输出孔连接在一起。
(3)实验中,对应的实验步骤选用示波器默认为双通道示波器,但实际中用四通道示波器会有更好的实验效果。
四、实验注意事项
(1)为实验箱加电前,要简单检查一下实验箱是否有明显的损坏现象;加电时,观察实验箱右上角的电源指示灯是否正常显示,如果指示灯闪烁,请立即关
闭实验箱,并检查故障原因。
(2)实验箱盖子翻开后,可以取下。
但是取下和安装时,都需要注意后端的卡轴是否完全卡好。
在没有完全卡好卡轴的情况下关闭实验箱,会对卡轴造成损
坏。
另外,每台实验箱的盖子和箱体编号是对应的(箱体和盖子后端均有编
号),不对应无法安装,因此实验时应妥善保管实验箱盖子,以防弄混。
第2部分通信原理预备性实验
2.1DDS信号源使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DDS信号源的工作原理;
2.掌握RZ9681实验平台DDS信号源使用方法;
3.理解DDS信号源各种输出信号的特性;
4.配合示波器完成系统测试。
二、实验仪器
1.RZ9681实验平台
2.实验模块:
•主控模块
3.100M双通道示波器
三、DDS信号操作设置
主控模块可以提供两路DDS信号源,分别是低频信号源DDS1和高频信号源DDS2,其中DDS2信号源除了作为调幅和调频的载波输出外,其他功能暂时保留。
实验中主要用到的是DDS1信号源,DDS1信号源可以生成各种类型的信号,提供可调的频率、幅度。
信号源可以单独设置使用,也可在实验时结合实验内容进行操作设置。
在本节主要了解两路DDS信号源的使用方法。
打开实验箱电源,等待系统启动,启动完成后,选择“DDS信号源”功能,进入信号源设置页面,如下图所示。
在信号源设置页面上,标注了各个区域的基本功能,下面对每个功能做简单的介绍。
●信号源切换:点击切换,选择当前设置的为DDS1或DDS2的输出类型,默认和实
验使用的都是DDS1信号源;
●信号波形选择:单击选择当前DDS1信号的输出类型;DDS1信号源可以输出以下
类型:
✧正弦波
✧方波(占空比可调)
✧三角波
✧半波
✧全波
✧复杂信号(1KHZ+3KHZ正弦波叠加)
✧扫频信号(频率范围从0到设置的频率)
✧调幅(DDS1输出调幅波、DDS2输出载波)
✧调频(DDS1输出调幅波、DDS2输出载波)
✧双边带(DDS1输出调幅波、DDS2输出载波)
✧音乐信号(频率变化的方波信号)
●信号源信息显示:显示当前信号的参数显示:波形,频率,幅度指示(仅代表幅
度是调大还是调小,不代表实际电压值,实际电压值需用示波器进行测量);
●信号调节设置:两个白色旋钮中上方的为设置信号频率旋钮,结合频率档位可以
调节信号频率;调节时,将鼠标移动到频率选择旋钮上,通过鼠标滚轮上下滚动调节频率。
信号频率也可以通过主控模块“输入输出区”上的频率旋钮进行调节;
下方的为幅度设置旋钮,设置信号的电压。
调节时,将鼠标移动到幅度选择旋钮
上,通过鼠标滚轮上下滚动调节幅度。
信号幅度也可以通过主控模块“输入输出
区”上的幅度旋钮进行调节;
●频率档显示:鼠标单击“频率设置”旋钮,可以切换频率的调节档位,档位在
10K/1K/100HZ切换。
●频率、幅度显示:记录当先信号源下的频率和幅度指示值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加电
打开系统电源开关,底板的电源指示灯正常显示。
若电源指示灯显示不正常,请立即关闭电源,查找异常原因。
2.信号输出类型调节
通过DDS信号源设置页面,调节DDS1的输出类型,使其分别输出1.正弦波,2.三角波,3.方波,4.扫频信号,5.调幅信号,6.双边带信号,7.调频信号等。
3.信号频率调节
旋转复合式按键旋钮“频率”,在“抽样”、“正弦波”、“三角波”、“方波”等输出状态时,可步进式调节输出信号的频率,顺时针旋转频率每步增加100HZ,逆时针减小100HZ;
4.输出信号幅度调节
调节幅度旋钮,可改变DDS1,DDS2输出的各种信号电压值。
5.用示波器观察DDS信号源产生的信号,并记录波形。
完成下面的实验任务:
●DDS1输出2k正弦波,调节使Vp-p(峰峰值)=2V;
●DDS1输出4k三角波, 调节Vp-p(峰峰值)=3V:
备注:1.对于调幅、双边带、调频信号,载波频率固定为20KHz,内部产生调制信号频率固定为2KHz,由外部“调制输入”的调制信号频率由外部输入信号决定。
第3部分通信技术实验
3.1基带传输实验
3.1.1码型变换
一、实验目的
1.熟悉RZ、BNRZ、BRZ、CMI、曼彻斯特、密勒、PST码型变换原理及工作过程;
2.观察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变换测量点波形。
二、实验仪器
1.RZ9681实验平台
2. 实验模块:
• 主控模块 、基带信号产生与码型变换模块-A2
3. 信号连接线
4. 100M 双通道示波器
三、实验框图及功能说明
3.1 实验框图说明
框图说明:
本实验中需要用到以下1个功能模块:
(1)A2(基带信号产生与码型变换):
模块完成基带信号产生与码型变换编译码功能。
其中基带信号产生:从2P1输出基带信号,2P3输出基带时钟(时钟速率可以设置),2P4输出对2P1信号的码型变换结果。
2P7输入码型变换的输入,将译码后的数据从2P9输出。
3.2 框图中各个测量点说明
(1). 基带信号产生与码型变换-A2
● 2P1:基带数据输出;(可以设置PN 序列或16bit 数据)
● 2P3:基带时钟输出;(时钟速率可选,建议32k 或64k )
● 2P4:编码信号输出;2P7:译码信号输入;2P9:译码输出;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4.1 实验准备
(1). 实验模块在位检查
在关闭系统电源的情况下,确认下列模块在位:
● 基带产生与码型变换模块-A2;
A3A2A4A6A5
A1
(2).加电
打开系统电源开关,模块右上角红色电源指示灯亮,几秒后模块左上角绿色运行指示灯开始闪烁,说明模块工作正常。
若两个指示灯工作不正常,需关电查找原因。
(3).选择实验内容
在液晶上根据功能菜单选择:实验项目->原理实验->基带传输实验->码型变换,进入码型变换实验功能页面。
(4).信号线连接
使用信号连接线按照实验框图中的连线方式进行连接,并理解每个连线的含义。
4.2 单极性不归零码(NRZ码)
(1).编码观测
通过鼠标在编码码型中选择“NRZ码”,点击“基带设置”按钮,将基带数据设置为:16bit,64K,然后修改16bit编码开关的值。
用示波器通道1观测编码前基带数2TP1,用通道2观测编码数据2TP4;尝试修改不同的编码开关组合,观测不同数据编码数据的变化。
将基带数据设置为:“15-PN”,“64K”,观测编码前数据2TP1和编码数据2TP4,并记录波形。
根据观测的编码前数据和编码后数据时序关系,分析编码时延。
译码观测
使用双踪示波器,同时观测编码前数据2TP1和译码后数据2TP9,观测编码前数据是否相同。
尝试多次修改编码数据,观测译码数据是否正确。
根据观测的编码前数据和译码后数据的时序关系,分析译码时延。
4.3 双极性不归零码(BNRZ码)
(1).编码观测
通过鼠标在编码码型中选择“BNRZ码”,点击“基带设置”按钮,将基带数据设置为:16bit,64K,然后修改16bit编码开关的值。
用示波器通道1观测编码前基带数2TP1,用通道2观测编码数据2TP4;尝试修改不同的编码开关组合,观测不同数据编码数据的变化。
将基带数据设置为:“15-PN”,“64K”,观测编码前数据2TP1和编码数据2TP4,并记录波形。
根据观测的编码前数据和编码后数据时序关系,分析编码时延。
译码观测
使用双踪示波器,同时观测编码前数据2TP1和译码后数据2TP9,观测编码前数据是否相同。
尝试多次修改编码数据,观测译码数据是否正确。
根据观测的编码前数据和译码后数据的时序关系,分析译码时延。
4.4 单极性归零码(RZ码)
(1).编码观测
通过鼠标在编码码型中选择“RZ码”,点击“基带设置”按钮,将基带数据设置为:16bit,64K,然后修改16bit编码开关的值。
用示波器通道1观测编码前基带数2TP1,用通道2观测编码数据2TP4;尝试修改不同的编码开关组合,观测不同数据编码数据的变化。
将基带数据设置为:“15-PN”,“64K”,观测编码前数据2TP1和编码数据2TP4,并记录波形。
根据观测的编码前数据和编码后数据时序关系,分析编码时延。
(2).译码观测
使用双踪示波器,同时观测编码前数据2TP1和译码后数据2TP9,观测编码前数据是否相同。
尝试多次修改编码数据,观测译码数据是否正确。
根据观测的编码前数据和译码后数据的时序关系,分析译码时延。
4.5关机拆线
实验结束,关闭电源,拆除信号连线,并按要求放置好实验附件。
五、实验报告要求
1.根据实验结果,记录NRZ、BNRZ、RZ、BRZ、曼彻斯特码的基带和编码后的对应波形图各一组(带时延)
2.根据实验结果,记录NRZ、BNRZ、RZ、BRZ、曼彻斯特码的编码前和译码后的波形图各一组(带时延)
3.1.2线路编译码
一、实验目的
1.掌握AMI、HDB3、CMI码编译码规则;
2.了解AMI、HDB3、CMI码编译码实现方法;
二、实验仪器
1.RZ9681实验平台
2.实验模块:
•主控模块
•基带信号产生与码型变换模块-A2
3.信号连接线
4.100M双通道示波器
三、实验框图及功能说明
3.1 实验框图说明
框图说明:
本实验中需要用到以下1个功能模块: (1). A2(基带信号产生与码型变换):
模块完成基带信号产生与码型变换编译码功能。
其中基带信号产生:从2P1输出基带信号,2P3输出基带时钟(时钟速率可以设置),2P4输出对2P1信号的码型变换结果。
2P7输入码型变换的输入,将译码后的数据从2P9输出。
3.2 框图中各个测量点说明 (1). 基带信号产生与码型变换-A2
● 2P1:基带数据输出;(可以设置PN 序列或16bit 数据) ● 2P3:基带时钟输出;(时钟速率可选,建议32k 或64k ) ● 2P4:编码信号输出;2P7:译码信号输入;2P9:译码输出;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4.1 实验准备
(1). 实验模块在位检查
在关闭系统电源的情况下,确认下列模块在位:
● 基带产生与码型变换模块-A2;
(2). 加电
打开系统电源开关,A2模块右上角红色电源指示灯亮,几秒后A2模块左上角绿色运行指示灯开始闪烁,说明模块工作正常。
若两个指示灯工作不正常,需关电查找原因。
(3). 选择实验内容
在液晶上根据功能菜单选择:实验项目->原理实验->基带传输实验->线路编译码
,进
A3A2A4A6
A5
A1
入线路编译码实验功能页面。
(4).信号线连接
使用信号连接线按照实验框图中的连线方式进行连接,并理解每个连线的含义。
4.2 CMI码编译码实验
(1).编码观测
通过鼠标在编码码型中选择“CMI码”,点击“基带设置”按钮,将基带数据设置为:16bit,64K,然后修改16bit编码开关的值。
用示波器通道1观测编码前基带数2TP1,用通道2观测编码数据2TP4;尝试修改不同的编码开关组合,观测不同数据编码数据的变化。
错误提示:CMI码“0”码应该用“01”表示,实验结果中为“10”表示。
将基带数据设置为:“15-PN”,“64K”,观测编码前数据2TP1和编码数据2TP4,并记录波形。
根据观测的编码前数据和编码后数据时序关系,分析编码时延。
译码观测
使用双踪示波器,同时观测编码前数据2TP1和译码后数据2TP9,观测编码前数据是否相同。
尝试多次修改编码数据,观测译码数据是否正确。
根据观测的编码前数据和译码后数据的时序关系,分析译码时延。
4.3 AMI码编译码实验
(1).编码观测
通过鼠标在编码码型中选择“AMI码”,点击“基带设置”按钮,将基带数据设置为:16bit,64K,然后修改16bit编码开关的值。
用示波器通道1观测编码前基带数2TP1,用通道2观测编码数据2TP4;尝试修改不同的编码开关组合,观测不同数据编码数据的变化。
将基带数据设置为:“15-PN”,“64K”,观测编码前数据2TP1和编码数据2TP4,并记录波形。
(2)译码观测
使用双踪示波器,同时观测编码前数据2TP1和译码后数据2TP9,观测编码前数据是否相同。
尝试多次修改编码数据,观测译码数据是否正确。
根据观测的编码前数据和译码后数据的时序关系,分析译码时延。
4.4 关机拆线
实验结束,关闭电源,拆除信号连线,并按要求放置好实验附件。
五、实验报告要求
1.根据实验结果,记录CMI、AMI、HDB3码的基带和编码后的对应波形图各一组(带
时延)
2.根据实验结果,记录CMI、AMI、HDB3码编码前和译码后的波形图各一组(带时延)
3.2.数字调制解调
数字调制解调技术(digtal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technology)使传输数字信号特性与信道特性相匹配的一种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按照基带数字信号对载波的振幅、频率和相位等不同参数所进行的调制,可把数字调制方式分为3 种基本类型:幅度键控(ASK)、频移键控(FSK)和相移键控(PSK)。
其他任何调制方式都是在这3种方式上的发展和组合。
正交调幅QAM就是可以同时改变载波振幅和相位的调制方式,根据载波相位变化,调制分为两大类,即线性与非线性以及连续与不连续。
前者是指在一个码元内相位路径的轨迹,后者是指在相邻码元转换点上相位路径是否连续。
二相移相键控(BPSK),四相移相键控(QPSK)、交错正交移相键控(OQPSK)属“不连续相位路径数字调制”;最小移频键控(MSK)属“线性连续相位路径数字调制”;正弦移频键控(SFSK)、平滑调频(TFM)、高斯滤波最小频移频键控(GMSK)属“非线性连续相位路径数字调制”。
其中除了BPSK,QPSK,OQPSK之外,都可以看成调制指数h =1/2的连续相位移频键控(CPFSK)。
数字调制解调部分又区分了二进制调制解调和多进制调制解调,包含以下实验内容:
●二进制调制解调
✧ASK调制解调
✧FSK调制解调
✧PSK调制解调
✧DPSK调制解调
●多进制调制解调
✧QPSK调制解调
✧OQPSK调制解调
✧DQPSK调制解调
✧QPSK成型调制解调
✧MSK调制解调
✧QAM调制解调
3.2.1 ASK调制解调
一、实验目的
1.掌握ASK调制器的工作原理及性能测试;
2.学习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实现ASK调制、解调的实现方法。
二、实验仪器
1.RZ9681实验平台
2.实验模块:
●主控模块
●基带信号产生与码型变换模块-A2
●信道编码与频带调制模块-A4
●纠错译码与频带解调模块-A5
3.信号连接线
4.100M双通道示波器
三、实验原理
2ASK调制
振幅键控(Amplitude Shift Keying,ASK)是利用载波的幅度变化来传递数字信号,而其频率和初始相位保持不变。
在2ASK中,载波的幅度只有两种变换状态,分别对应二进制信息“0”或“1”。
NRZ码2ASK
调制信号
1 110
ASK调制结果示意图
2ASK解调
2ASK解调有非相干解调(包络检波法)和相干解调(同步检测法)两种方法,这里我们采用包络检波法,其原理框图如下图所示。
图3.3.1.3 2ASK 解调包络检波法原理框图
解调过程中各测试点波形如下图所示:
抽样判决
基带ASK
调制
整形输出
1
1
1
判决输出
同步输出
0110010
图3.3.1.4 2ASK 解调各测试点波形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4.1实验准备
(1). 实验模块在位检查
在关闭系统电源的情况下,确认下列模块在位:
● 基带产生与码型变换模块-A2; ● 信道编码与频带调制模块-A4; ● 纠错译码与频带解调模块-A5; (2). 加电
整形抽样判决
A3A2A4A6
A5
A1
打开系统电源开关,通过液晶显示和模块运行指示灯状态,观察实验箱加电是否正常。
若加电状态不正常,请立即关闭电源,查找异常原因。
(3).选择实验内容
在液晶上根据功能菜单选择:实验项目->原理实验->数字调制解调-ASK调制解调,进入到ASK调制解调实验功能页面。
(4).信号线连接:
使用信号连接线按照实验框图中的连线方式进行连接,并理解每个连线的含义。
4.2 ASK调制观测
(1).基带数据设置及时域观测
使用双踪示波器分别观察2P1和2P3,使用鼠标点击“基带设置”按钮,设置基带速率为“15-PN”“2K”,点击“设置”进行修改。
观察示波器观测波形的变化,理解并掌握基带数据设置的基本方法。
(2).基带数据频域观测
采用示波器的FFT功能,观测分析2P3的频谱特性。
将基带信号设置为“16bit”,“2K”,自己设置16bit基带数据,观测分析其频谱变化。
4.3 ASK解调观测
(1).ASK解调整形输出观测
在实验中ASK解调采用了包络检波法。
示波器同时观测ASK调制输入5P1和调制信号整形输出5TP3,观测ASK调制整形前后的波形对比,并思考后面怎么处理整形后波形;
(2).整形信号滤波后输出
示波器同时观测ASK调制输入5TP3和滤波后输出5TP5,对比整形后输出和滤波后输出,分析是否和基带信号相关;
(3).判决输出观测
示波器同时观测判决前5TP5和判决后输出5P2,结合当前的判决电平5TP7,判断判决后数据是否正确。
通过模块右下角的“编码器”修改当前的判决电平,观测5TP7的变化以及判决后5P2的变化情况。
观测在不同判决电平下的判决输出,分析解调对判决电平有什么要求?
(4).同步后信号观测
示波器同时观测同步前信号5P2和同步后信号5P6,结合5TP2本地的同步时钟,观测同步前后数据的变化。
对比调制前2P1和解调后5P6,分析解调结果是否正确。
实验结束,关闭电源,拆除信号连线,并按要求放置好实验附件和实验模块。
五、实验报告要求
1.完成实验内容,记录实验相关波形及数据;
2.描述ASK调制的基本原理;
3.描述ASK包络检波法解调的原理。
3.2.2 FSK调制解调
一、实验目的
1.掌握FSK调制器的工作原理及性能测试;
2.学习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实现FSK调制、解调的实现方法。
二、实验仪器
1.RZ9681实验平台
2.实验模块:
●主控模块
●基带信号产生与码型变换模块-A2
●信道编码与频带调制模块-A4
●纠错译码与频带解调模块-A5
3.信号连接线
4.100M双通道示波器
三、实验原理
2FSK(二进制频移键控,Frequency Shift Keying)信号是用载波频率的变化来传递数字信息,被调载波的频率随二进制序列0、1状态而变化。
-A
2FSK调制信号波形示意图
FSK解调工作原理
2FSK有多种方法解调,如包络检波法、相干解调法、鉴频法、过零检测法及差分检波法等。
这里采用过零检测法,其原理框图如下图所示。
2FSK 解调过零检测法原理框图
解调过程中各测试点波形如下图所示。
过零检测判压输出
解调输出
基带数据调制
输入
滤波输出
1100
1
1
1
1
计数输出
2FSK 解调各测试点波形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4.1实验准备
(1). 实验模块在位检查
在关闭系统电源的情况下,确认下列模块在位:
● 基带产生与码型变换模块-A2;
A3A2A4A1
●信道编码与频带调制模块-A4;
●纠错译码与频带解调模块-A5;
(2).加电
打开系统电源开关,通过液晶显示和模块运行指示灯状态,观察实验箱加电是否正常。
若加电状态不正常,请立即关闭电源,查找异常原因。
(3).选择实验内容
在液晶上根据功能菜单选择:实验项目->原理实验->数字调制解调-FSK调制解调,进入到FSK调制解调实验功能页面。
(4).信号线连接:
使用信号连接线按照实验框图中的连线方式进行连接,并理解每个连线的含义。
4.2FSK调制观测
(1).选择FSK实验内容
在液晶上根据功能菜单选择:实验项目->原理实验->数字调制解调-FSK调制解调,进入到FSK调制解调实验功能页面。
(2).FSK两个载波观察
鼠标单击“基带设置”按钮,基带数据选择“16bit”、“2K”,然后分别设置为全“1”码和全“0”码,用示波器观测4TP9,分别观测两个载波信号频率;
(默认:“载波频率”f0为24K和“频率分离”f△为8K。
)
4.3 FSK解调观测
(1).FSK解调过零点输出观测
在实验中FSK解调采用了过零点检测法。
示波器同时观测FSK调制输入5P1和调制信号整形输出5TP2,观测FSK调制经过过零点检测后的波形,在观测不同时刻过零点脉冲疏密的区别;
(2).过零点计数输出观测
示波器同时观测过零点输出5TP2和计数输出5TP3,观察脉冲计数输出的波形,分析其关系;
(3).计数输出滤波后输出观测
示波器同时观测计数输出5TP3和滤波后输出5TP5,对比滤波前后波形的变化。
(4).判决输出观测
示波器同时观测判决前5TP5和判决后输出5P2,结合当前的判决电平5TP7,判断判决后数据是否正确。
通过模块右下角的“编码器”修改当前的判决电平,观测5TP7的变化以及判决后5P2的变化情况。
观测在不同判决电平下的判决输出,分析解调对判决电平有什么要求?
实验结束,关闭电源,拆除信号连线,并按要求放置好实验附件和实验模块。